高中必修三历史1-2:汉代儒学 36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 汉代儒学课件(共1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 汉代儒学课件(共14张PPT)
①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②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消极为主) ③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 起了一定的作用。(积极)
一、儒学兴起的背景
2、汉初休养生息 ——儒家思想逐渐复苏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 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 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 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
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
3、特点:①带有神学倾向;
②外儒内法,兼有法家阴阳家思想。
4、影响:
( (512))、适结汉应束末了了至汉各隋武 学帝 派唐时 思发加 想展强 平:中 等央 竞集 争权的的局面需(要百;家争
鸣受局面佛彻教底、结道束教)冲,击扼,制儒了学学术权思威想被的削自弱由,发展; 实但质上仍也居是统一治种地文位化。专制政策;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独汉尊书儒•董术仲舒传》
材料四: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
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
2、具体表现
(1)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①“儒学独尊”; ②“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③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④“三纲五常”。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独尊儒术)
1、背景
(1)政权逐步巩固; (2)文化逐渐复苏; (3)汉武帝致力于“大一统”; (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君—权—神董授仲舒《春秋繁露》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2课 汉代儒学 课件(共2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2课 汉代儒学 课件(共24张PPT)
教育 设置太学、表彰六经
3、影响/评价: 积极:
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 其提供理论依据。
2)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3)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 史文化的进步。
消极:
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 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特点:
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4、影响:
A、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B、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C、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 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 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 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 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 段是利禄的诱引。
治者的需要。
影响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同 实质 文化专制

作用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 想的自由发展
小结升华 儒学的发展及其地位的演变过程
孔子的创立,孟子荀子的发展
春秋战国
成体系,遭冷遇
秦朝 汉代 隋唐
焚书坑儒
1)秦政治统一的需要 2)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3)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概况:
焚书——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
并被秦始皇采纳
坑儒——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
①焚书的范围: 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
+严禁私藏禁书。
②不焚的书: 为什么不焚? (1)秦《王秦朝记焚》书+博的士目官的管是理为的了文遏献制+知有识实分用子价的值思的想, (2)医书学籍、(卜医筮药、种卜树筮之、书种是树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 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人民版高中必修3历史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共35张PPT)精选课件

人民版高中必修3历史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共35张PPT)精选课件

价 大一统意识 值 民本意识、
维护中华民族统一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意识
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意识
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
1)中央:——创建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的官立学校 )
2)地方:——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的工具。 ②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
力量相对薄弱。
小结:
儒学的兴起
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时期 ——蔚然大宗
成体系, 遭冷遇
秦朝时期 ——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 ——逐渐复苏 汉 隋武 唐帝时时期 ——正统思 地想 位强化
学以致用
1、秦朝实行“焚书坑 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 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汉因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献策?
1)现实需要: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 个 权,鼎维盛护时国期家,的但统也一面。临许多问题,需什要么加问强题中?央集
2)用人政策:
3)个人发挥: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 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 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思考:董仲舒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拓展: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孔 孟儒家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他的思想宣扬皇帝是“代天治民”,神化封 建统治,是带有神学倾向的儒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共16张PPT)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统思想的史实。
高考考点
◦一、汉初的统治: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一、汉初的统治: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1)原因: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 (3)措施: ◦ ①减轻田租; ◦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 ③放兵回家,授予田宅; ◦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对三纲五常应辩证分析其作用
③、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为人处世)
使儒学神化带有 封建迷思信想色统彩一
④、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评价董仲舒思想
(1)积极: ①有利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②既有利强化君权;也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③兴办学校,有利教育发展。 ④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及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消极:
3、“独尊儒术”的影响
对政治 有利于中央集权,稳定汉朝统治秩序。
对民族 思想统一,儒学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 精神 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对学术 文化
结束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 上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了尚学风尚。
对主流 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对孔孟思想为哪些继承与发展?
不同: 秦朝: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汉朝: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及传统文化主流思
想,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继承: ①大一统:孔子强调正名等; ②实行仁政:天人感应防止暴政等; ③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 ■发展: ①思想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屈民而伸君(法家); ②神化皇权:天人感应(道家)、君权神授(阴阳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PPT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PPT课件
材料二:据《后汉书》,汉明帝曾亲自去太学,就儒 学经典的内容和诸博士相互讨论,前来围观听讲的人 不可胜数。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儒学地位的提升, 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统治者注重儒学教 育的文化趋势。 )
2021
2、影响:
1)对教育: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以上均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焚书坑儒”
2021
问题1: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1、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 2、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 秦朝的统治; 3、导火线:儒生抨击郡县制(主张分封,反对郡县)
2021
• 焚书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诗、 书、百家语等+禁书
2021
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
内:经济凋敝、王族问题 外:匈奴威胁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 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 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 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 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 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021
4、提出“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
加强君权的需要 中央集权的需要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 要,有利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 固政治的大一统)
2021
3、特点:
(1)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外儒内法。 (综合性) (2)把儒学神学化 、体系化、官方化。(神学化) (3)把先秦儒学的“民本”发展为“君本”,从批判时政转 为维护现实统治。(现实性)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历史1-2:汉代儒学 36ppt 优秀课件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历史1-2:汉代儒学 36ppt 优秀课件

(2)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 打击。秦朝利用法家思想,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由于实行严刑峻法,剥削沉重,仅存二世,就被农民
(3)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主流文化批判。汉武帝 初年,开始大批起用儒学之士,并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方略。 后来董仲舒提出的确立独尊地位,禁绝与儒家相异的学术这一 建议和文化上实行“大一统”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儒学 地位上升,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立为正统思想。
第2课 汉代儒学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唐乱朝诗,人章碣刘《焚项书坑原》 来不读书。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
汉 背景:焚书坑儒 代 的批判 儒
学 秦始皇“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遭打击
汉初:无为而治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 业而大饥谨。凡米石(dàn)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 汉。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 或乘牛车。
(2)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一定意义上的公平与公正的选官 制度,是隋唐以来的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而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却是封建制度严重衰落的具体
(3)科举制对文化的影响: ①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于是,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 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三 年


3、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 ——《汉书 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臣、父子、夫妻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 (共31张PPT)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 (共31张PPT)

儒家思想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王立群教授将人在世间的成功 因素总结为“四个‘行’”:
首先自己得行, 其次得有人说你行, 说你行的人也一定得行, 还有你自己的身体也得行。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选官制度的变化
时间 方式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先秦
汉代
魏晋
隋唐
世袭
推举兼有考试 考试
依据 贵族 德才 门第
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人感应”
目的:加强君权,抑制暴政 。
材料二: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大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始皇三十五年,书生议政有犯禁者四百六十 余,皆坑于咸阳。”
——以上均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
黄老之学
• “黄”:黄帝的学 说,修身,养生。
• “老”:老子的学 说,治国,无为。
西汉初期休养生 • 对外 与匈奴“和亲”; 息的具体措施 • 对内 轻徭 薄赋 ;
想一想,黄老思想的实施有何影响?
1、下列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主张?
为什么会提出这些主张?(目的?)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受命之
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君权神授”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
“天人合一”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国家将有失
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2汉代儒学 (共2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2汉代儒学 (共28张PPT)

实行仁政(对先秦儒学的继承)
材料六: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
三纲五常
思想主张
1.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实行仁政 4.三纲五常
5)对政坛: 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
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二、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选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 时间
方式 依据
察举制
汉代
九品中正制 魏晋
科举制 隋唐
考试 成绩
先秦
世袭 贵族
推举兼有考试 德才 门第
科举制考什么? 为什么? ——儒家经典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
大一统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 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汉武帝时期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但急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3.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4. 董仲舒改造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需要。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 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 利禄的诱引。” ————顾颉刚
导学: 为什么儒学会在汉代成为正统?(背景)
二、汉代哪些因素推动儒学成为正统?
汉初“无为而治”政策 材料一:“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 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 廪庾(lǐn yǔ,指粮仓 )尽满,而府库余 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

人民历史必修3专题一2汉代儒学(共34张PPT)

人民历史必修3专题一2汉代儒学(共34张PPT)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 “君权神授”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国家将有失 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 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人感应”
目的:加强君权,抑制暴政 。
材料二: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汉书.食货志》
如果你是刘邦,你会选择哪种思想来 治理国家?
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历 史 资 料
文景之治
从汉高祖到汉景帝几十年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的实行,西汉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汉武帝 推进大一统格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统思想) (一)“儒学”独尊的原因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统思想) (一)“儒学”独尊的原因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仁政
加强君权, 抑制暴政 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三纲五常”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链接高考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孔 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
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
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时代特征:走向大一统
刘邦为何不高兴?
刘邦初得天下,设宴庆功,群臣在宴会上喝醉,大 声喧哗,甚至拔剑击柱……。刘邦见状很不高兴。
一旁的儒生叔孙通乘机对刘邦说:“儒生虽然不能一块和您 打天下,但是您要治理天下,那就用得着了。臣愿意去鲁地 召集些儒生,与臣一起制定礼仪。”刘邦表示同意,于是授 权叔孙通。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1 2 汉代儒学课件PPT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1 2 汉代儒学课件PPT
栏目导航
合作探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一 (公元65年)①壬寅晦,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 上封事,各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以所上班示百官。诏曰: “群僚所言,②皆朕之过……永览前戒,竦然兢惧。” 史料二 董仲舒……③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 教主化的进程,④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为稳定 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栏目导航
3.提出“三纲”“五常”,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充满了封建意识,应该 对其持批判态度。“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去除其中的封 建成分,剩余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栏目导航
儒学成为正统 史料一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 间……①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 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 的绳子都朽断了。 史料二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 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②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 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栏目导航
[解读] (1)史料一①反映了日食出现,百官上奏得失;从②中 可得出皇帝为“得失”承担责任。
(2)由史料二③可得出董仲舒新思想服务的对象,由④可概括特 点。
栏目导航
[思考] (1)史料体现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据史料,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思想 有何显著特点?
——顾颉刚
栏目导航
史料三 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③秦始皇 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 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 的作用最大,④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 (共25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 (共25张PPT)
问 题 情 境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教 师 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 讲 解 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推进新课
推进新课 二、“罢黜百家”
问 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 题 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 情 境 历史成就吗? ①政治方面:存在王国问题和相国权重问题——实
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
推进新课
察举制: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它肇基于高祖 刘邦,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东汉末年因战争频仍
教 师 讲 解
而无法推行。
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东汉时 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 期,豪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
教 师 讲 解
③经济方面: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盐铁官营, 行“推恩令”和设立中朝; 铸“五铢钱”,统一货币; ②民族关系方面:匈奴问题和越族问题——抗击匈 ④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奴和设立三郡;
推进新课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
推进新课
问 题 情 境
太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教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 师 播。 讲 (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解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听
收敛。
推进新课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 (共33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 (共33张PPT)
(3)根据材料二、三,李斯和董仲舒的建议涉及什么相同问题?两人做法 又有何不同?
答案:共同问题: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专制 集权. 不同做法:①李斯主张法家思想,以暴力方式统一思想; ②董仲 舒主张独尊儒术,注重教化。
当堂测试
1、C 2、D 3、D 4、C 5、C
板书设计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1.焚书坑儒:儒学遭重创 2.汉初黄老之学:儒学有所恢复 二、汉代儒学内容 三、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四、科举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确立——隋朝:隋文帝“分科举人” 完善——唐朝:明经、进士科为主 发展——北宋:取士人数大增 强化——明清:八股取士
3、特点: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
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课堂探究
展示组 问题 2、6组 第一题 3、5组 第二题 1、9组 第三题
点评组 7组 8组 4组
课堂探究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消极: 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 术思想的发展;“三纲五常”宣扬纲常伦理,带有明显封建
等级意识和迷信色彩。
四、科举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1、选官制度的变化:(先秦)世官制——(两汉) 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 科举制 (明清)八股取士 2、 科举制的演变:

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1.2-汉代儒学(共22张PPT)优质课件

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1.2-汉代儒学(共22张PPT)优质课件

(2)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
(3)实质: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 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 化专制。
(4)特点: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5)影响:
①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儒学独尊,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 想;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 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 ⑤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 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结合本课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在哪?我们该怎样对待儒学?
大一统意识 维护中华民族统一
价 民本意识、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值 和谐意识
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意识
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
(1)性质: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 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意义:
• ②郡国学校的建立,初步建立起地方教 育系统。
• ③太学生的参政意识较强,敢于批评时 政,对黑暗的政治势力有一定的限制。
课堂探究 为什么秦 王朝不焚禁医药、卜 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 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 思想,而医学、卜筮、 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 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 而用之 。
董仲舒像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教学课件(共2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教学课件(共26张PPT)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 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 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
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
到人民的拥护
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强 制,更不能依靠暴力。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 断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发挥它 的社会功能。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是有生命 力的民族。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
系统
(4)影响或贡献:①②③④P9-10
思考:汉代太学规模的不段扩大,
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
儒家学说的发展历史: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四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进一步强化
对儒学 态度
排斥、打击

手段 简单粗暴
国力强盛;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 了统治者的需要
尊崇
倡导、劝勉、教化
作用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

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同 实质 文化专制,思想控制 点 作用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4时34分0秒 上午4时 34分04:34:0021.8.2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221.8.2Mond ay, August 0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4: 34:0004:34:0004:348/ 2/2021 4:34:00 AM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ppt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ppt课件
文理分科后一定要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法,不能一味“陈陈相因”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 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 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
学科网
汉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文化上 的重大变化
第二节

汉代儒学

西汉
东汉
三国
公元前 公元前 221年 202年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 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 者族。吏见之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 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 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故凡秦一代之政,皆源于荀、韩, 而百家之学遂定于一尊。盖诸子之兴, 本为在下者以学术争政治。而其衰,则 为在上者以政治争学术。” ——钱穆《国学概论》
天人感应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 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 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所知从矣。”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四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 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 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 可求于天。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 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 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 也。”
D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
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受到冷落、遭受打击、地位
(1)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儒家学说,其核心是“仁” 和“礼”,主张仁爱,维护周礼。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 学说,提出了仁政,认识到“民贵君轻”、人民的力量。春秋 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崩溃、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的变革时 期,儒家学说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打击奴隶主阶级,建立封 建制度、统一国家、相互争霸的需要,没有得到新型统治阶级 的重视。
2.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对文化的影 响。
我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有早期的“世官制”汉代的察举 制 (近代历史上的“公车上书”即源于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九品中正制(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的主要基础),隋
(1)科举制出现的社会背景:士族制度的腐朽与衰落,士族 地主与庶族地主间的裂痕严重地威胁着地主阶级的统治,隋唐 时期的大统一局面为弥合地主阶级间的裂痕提供了社会基础。
三 年


3、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 ——《汉书 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臣、父子、夫妻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
董仲舒的思想
2、董仲舒的新儒学 “天人感应”——加强君权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 “三纲五常”——稳定社会秩序
——《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时期

都鄙廪庾(lǐn yǔ)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jiaò),太仓之
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 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 则阻其强而合从(纵)以逆京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 打击。秦朝利用法家思想,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由于实行严刑峻法,剥削沉重,仅存二世,就被农民
(3)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主流文化批判。汉武帝 初年,开始大批起用儒学之士,并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方略。 后来董仲舒提出的确立独尊地位,禁绝与儒家相异的学术这一 建议和文化上实行“大一统”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儒学 地位上升,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立为正统思想。
②自唐代完善了科举制,起到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 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③科举制由于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 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尊师重教的传 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的形成。
④科举制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 的范围之内的制度,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以 “治国平天下”为唯一志向,这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研究
巩固儒学正统地位的措施
• 1、太学和郡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 2、察举制、科举制度——儒学的正统地位进一步 强化
太学招生简章
太学地位:国家培养政治
管理人才的学校
太学内容:五经
师资力量:博士 太学作用:1、对教育
2、对社会风气 3、对统治基础 4、对政坛
2、察举制、科举制度——儒学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强化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汉武帝
董仲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董仲舒的思想
1、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人君受命
于天,对人间进行统治。人君无道,天就会
降灾祸进行来谴责和警告。人君必须遵循天
道,实行仁政。
“天人感应”
2、“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
传》
“春秋大一统”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的原因: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积极方面:
儒学地位上升,同时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 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消极方面:
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 由发展。
秦朝实行“焚书坑 儒”,西汉实行“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二者的 根本着眼点是?
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察举制,推举儒生作官,
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儒学的地位。
隋唐时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定官员的标
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因此全面影 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儒学的现实意义挖掘:
• 政治方面:以人为本,以德治国 • 外交方面:和而不同,以和为贵 • 文化方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A. B. C. D.
1-2.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 )
C.儒法并用
D.
【例题2】
(C )
①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益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
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2)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一定意义上的公平与公正的选官 制度,是隋唐以来的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而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却是封建制度严重衰落的具体
(3)科举制对文化的影响: ①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于是,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 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例题1】
B( )
A.
B.
C.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分析】
统治者采取任何措施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汉武帝继位 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而董 仲舒的儒学独尊理论又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
1-1.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 B( )
第2课 汉代儒学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唐乱朝诗,人章碣刘《焚项书坑原》 来不读书。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
汉 背景:焚书坑儒 代 的批判 儒
学 秦始皇“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遭打击
汉初:无为而治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 业而大饥谨。凡米石(dàn)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 汉。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 或乘牛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