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期末复习案例
企业风险内控与风险管理案例十二、十三
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与风险案例十二、HL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话费用控制办法HL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总经理是外国总公司派住的,总经理经常打国际长途,对企业员工电话费没有具体的限制,每月的电话费达到20000元以上,仅总经理个人就达6000多元。
公司改进了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电话的使用管理,制定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办法,实行新办法的当月,电话费为8000多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该公司电话费具体的管理办法如下:1.凡在办公室电话中发生的信息费,一律由使用者个人负担。
2.电话费的支付手续一律由个人办理,公司不予报销,并严禁以任何形式在外单位报销电话费。
因公电话补贴标准为各职能部室经理每人每月补贴200元,副经理每人每月补贴150元。
员工每人补贴80元,公司副总经理(含)以上管理人员由公司托收并由行政事务部监督管理。
对调出职能部室的有关人员自调令发出的次月起停发其住宅电话补贴。
对新聘任的管理人员,正下达任职通知的次月起按标准核发。
对降职和免职的管理人员,在其降职或免职的次月起按标准减免。
3.移动电话管理规定:核定各职能部室配备一部移动电话作为公务通讯工具。
如因工作需要需增加,需按预算管理规定,报主管财务副总裁批准,各部门使用者在辞职、调离或职务调整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带走移动电话。
4.除公司领导(副总经理以上)外,每部月话费在300元以内实报实销,超出部分由使用者自付。
5.提倡文明和节约使用移动电话,在办公室和家中不使用移动电话。
还要说明一点,总经理的国际长途费的降低主要是充分利用了网络工具和由国外打入电话带来的结果。
【案例分析】成本费用控制是一项具体而繁琐的工作,各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企业经营特点的管理要求的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电话费是企业各项费用中普通的项目,对于一个大公司而言,电话费的多少并不会对企业产生大的影响,但HL公司把电话费的费用标准制定这么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说明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内控与风险管理案例
内控与风险管理案例在咱们城市的一个小角落里,有一家名叫“美味小馆”的餐馆。
这家餐馆的老板老王,是个做菜超棒但对管理一知半解的人。
这就为后来的一系列事儿埋下了伏笔。
一、内控缺失,危机初现。
老王的餐馆原本生意还不错,他呢,一心就想着怎么把菜做得更好吃,对于餐馆内部的管理就有点随心所欲了。
比如说,他没有一个正规的采购制度。
负责采购食材的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小李,小李这人有时候就会为了图便宜,从一些没有正规资质的小商贩那儿买食材。
这就像在餐馆的地基里埋了颗定时炸弹。
有一天,好几个顾客吃了餐馆的菜之后,纷纷出现了肚子疼的症状。
这可不得了,一下子就把卫生部门给招来了。
经过检查,发现是食材有问题,部分食材农药残留超标,而且来源不明。
这时候,老王才意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方面犯了大错。
他没有对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把控,连基本的食材检验都没有,这就导致了这么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
这一事件被曝光后,“美味小馆”的名声一下子就臭了,顾客们都不敢再来了,餐馆的营业额直线下降,老王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
二、亡羊补牢,建立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
老王知道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于是决定彻底改变管理方式,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在采购方面,他不再让亲戚小李一个人说了算。
他找了几家有正规资质、口碑好的供应商进行招标,最后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一家。
并且规定,每次采购的食材都要有详细的检验报告,送货的时候必须附带清单,清单上要写明食材的来源、生产日期等信息。
他还专门安排了自己信得过的员工老张负责验收食材,老张得按照严格的标准检查,要是有不合格的,直接就退货。
在员工管理方面,老王也制定了新的规则。
以前服务员们都是自己随便安排工作,有时候忙起来就乱成一团。
现在,老王给每个服务员都明确了职责范围,谁负责点菜、谁负责上菜、谁负责收拾桌子,都清清楚楚的。
而且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员工考核制度,根据顾客的评价和工作表现来给员工发奖金。
这样一来,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之“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之“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完善的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的实施。
其中,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
但良好的内部环境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内部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有力保证。
海尔集团的发展历程则鲜明地阐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海尔为例进行内部控制中企业文化的分析:案例: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成立的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曾一度亏损147万元,濒临破产倒闭,1984年12月张瑞敏临危受命,担任厂长,那时,厂里生产混乱且缺乏秩序,1985年,海尔出现工人工资发不出的局面,同时,生产的一些冰箱发生质量问题,引发“砸冰箱”事件,正是这次事件砸响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海尔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产品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名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案例分析:海尔集团从濒临破产到较早走出国门并在国外享有很高知名度,正是得益于健全的内部控制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才能持续发展。
1、诚信和道德价值观规范的制定执行和高层基调的建立管理层应该在公司范围内传达对诚信与道德价值观规范的遵循,使员工感觉被督促做正确事的压力,并且完全执行。
1985年顾客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进行检查发现仓库中还有有缺陷的冰箱76台时,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工厂生产的电冰箱,强制的手段让海尔树立了深深的质量意识。
通过“砸冰箱”这一行为,公司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进行了有效地宣传推广;且通过张瑞敏的践行建立了质量意识的高层基调。
企业专项监督案例 内部控制
企业专项监督案例内部控制
案例一:某制药公司内部控制失效
某制药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药品生产商,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然而,近年来,该公司因为内部控制失效而陷入了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和质量问题。
首先,该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发现了一些财务问题,包括虚假记账、滥用公司资金等。
这些问题导致公司的财务报表严重失真,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其次,该公司的质量控制部门也出现了问题。
由于内部控制的缺失,一些不合格的药品被误认为是合格的,从而流入了市场。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最后,该公司还因为违反环保法规而被罚款。
由于内部控制的失效,公司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了环境污染。
这个案例表明,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
如果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案例二:某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
某银行是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其业务遍布全球。
然而,近年来,该银行因为内部控制问题而陷入了一系列的丑闻。
首先,该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
他们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交易,导致银行遭受了大量的损失。
其次,该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他们未能有效地监督和检查其他部门的工作,导致一些违规行为长期未被发现。
该银行的合规部门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他们未能确保银行的业务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银行被罚款和起诉。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事例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事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这俩词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跟咱过日子似的。
咱就说家里管钱这事儿吧。
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公司的财务管理,那就是一种内部控制。
你不能乱花钱啊,得有个计划。
每个月挣多少,花多少,哪些是必要开销,像柴米油盐这些,哪些是可以节省的,就像那些不必要的小摆件儿啥的。
这就是在控制风险,要是不管不顾地乱花,到时候遇到个突发情况,像家人生病啥的,没钱可咋整?这就跟企业似的,如果没有内部控制,胡乱投资,不考虑风险,资金链一断,那不就玩完了?再说说出门旅游吧。
你得提前做计划,这也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体现。
你得选好目的地,考虑当地的治安、天气啥的。
你不能说脑袋一热,啥都不了解就去了。
比如说你要去一个经常下雨的地方,你就得带上雨具,这就像是企业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的防范措施。
要是你啥都不准备,到了那儿被淋成落汤鸡,游玩的心情全没了,还可能因为生病花更多的钱。
这就好比企业没有对风险进行管理,一旦出了问题,损失可就大了。
咱再聊聊小饭馆儿的事儿。
一个小饭馆儿,从买菜到做菜,再到服务顾客,这里面全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买菜的时候得保证菜的质量吧,不能买那些烂菜叶子,这就是控制原材料的风险。
做菜得按照一定的标准来,盐不能放多了,火候得合适,这就是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服务员态度得好啊,不然顾客一生气就不来了,这就是控制服务方面的风险。
要是饭馆儿不重视这些,菜不好吃,服务又差,那迟早得关门大吉。
在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
招聘员工的时候,得找靠谱的、有能力的人。
就像你找对象,你得找个靠谱的吧,不能随便找个人就结婚啊。
要是招进来的员工能力不行或者品德有问题,那就像是家里进了个小偷一样,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企业得给员工培训,让他们更好地工作,这就像是给花草浇水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
如果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养,员工就没有进步,企业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
从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无处不在。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案例咱来聊聊一家曾经很牛的连锁餐饮企业,就叫它“大嘴美食”吧。
一、企业概况。
“大嘴美食”在当地可是小有名气,主打特色家常菜,以实惠的价格和独特的口味吸引了一大批忠实顾客。
它从一家小小的街边店,逐渐发展到有十几家连锁店,那生意可谓是红红火火。
二、内部控制漏洞。
# (一)盲目扩张。
1. 开店决策。
老板呢,被成功冲昏了头脑,觉得这餐饮市场就像自家的后花园,想咋开拓就咋开拓。
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就决定疯狂开店。
比如说,有个新的商业广场邀请他入驻,他一听人流量大,二话不说就签了租赁合同,也不管这个商业广场周边的消费水平、竞争对手情况,以及交通是否便利等因素。
2. 资金管理混乱。
为了开这些新店铺,资金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流。
他没有一个严格的预算控制系统,钱从各个渠道筹集,银行贷款、找亲戚朋友借,也不考虑还款压力。
甚至在一些店铺装修上,超支严重,因为他没有规定一个合理的装修成本上限,装修工人说啥就是啥,今天加个高档吊灯,明天换个进口地砖,反正就是“不差钱”的架势。
# (二)人员管理失控。
1. 招聘乱象。
随着店铺增多,员工需求大增。
招聘就变得特别随意,只要是个人,看起来能干活就行。
没有正规的面试流程,也不做背景调查。
结果招进来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员工,比如有个员工之前在其他餐饮企业就因为偷拿食材被开除,进了“大嘴美食”后,旧病复发,偷店里的高档酒出去卖,这可给企业带来了不少损失。
2. 培训缺失。
新员工入职后,几乎没有像样的培训。
直接就被扔到工作岗位上,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有的服务员态度恶劣,顾客问个菜都不耐烦,有的连基本的菜品知识都不知道,顾客问这道菜有啥特色,回答是“不知道,就那样呗”。
这可让顾客的体验感极差,很多老顾客都开始流失。
三、风险管理缺失。
# (一)供应商管理风险。
1. 单一供应商依赖。
“大嘴美食”在食材采购上,长期依赖一家供应商。
这供应商开始的时候还挺靠谱,供应的食材新鲜又便宜。
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经典案例案例1:环境保护方面的风险控制
背景:一家制造公司最近面临着因环境问题而遭受的负面声誉和法律诉讼的风险。
解决方案: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严格遵守环境法规:公司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并且不做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
2. 提升生产工艺:公司投资研发新的生产工艺,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引入新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减少废水、废气和废物的产生。
3. 定期监测和评估:公司建立了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排放物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排放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 培训和意识提升:公司向员工提供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增加他们对环境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以便能够主动参与风险控制。
案例2:内部欺诈防控
背景:一家金融机构发现内部存在欺诈行为,导致财务损失和声誉受损的风险。
解决方案:该金融机构采取了以下经典的内部欺诈防控措施:
1. 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政策:金融机构制定了明确的内部控制政策,规定了员工的职责和行为准则,以及风险识别和报告机制。
2. 强化内部审计:金融机构加强了对内部交易和操作的审计,确保所有交易和操作符合规定,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实施双重核查机制:关键操作和决策需要通过双重核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 建立举报渠道:金融机构建立了匿名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发
现内部欺诈行为时进行举报,以便及时纠正问题。
这些案例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经典案例,可以为其他企业提
供经验和参考。
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并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和企业规模的增长,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护企业的财务和声誉,高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案例分析案例描述某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制造业公司,生产高科技电子产品。
该公司规模庞大,拥有多个生产部门和分支机构。
然而,由于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薄弱,一系列重大的风险事件相继发生,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风险事件分析1.盗窃案件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仓库管理和盘点制度,导致仓库中的部分高价值原材料被盗。
由于没有及时察觉,导致损失较大。
2.财务造假公司的财务部门存在漏洞,造成一名员工成功伪造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上的虚增数字导致公司被认定为利润虚报,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3.供应链风险公司依赖于某一家主要供应商,但未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进行充分了解,结果该供应商突然破产,导致公司无法及时获得所需原材料,影响了生产进程。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缺失分析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以下缺失:1.缺乏完善的仓库管理制度,导致盗窃事件发生;2.财务部门的制度漏洞使得财务造假成为可能;3.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没有充分了解,导致无法及时避免供应链风险。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上述案例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保护企业的财务安全和声誉。
一方面,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运营和管理体系,提高效率和透明度;另一方面,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和应对各种风险,降低损失和影响。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针对上述案例中的缺失,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1.建立完善的仓库管理制度,包括仓库管理流程、盘点频率和责任人等。
员工应接受培训,掌握相关仓库管理知识和技能。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are crucial for any organization to operat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It is important for companies to have systematic procedures in place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business operations,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compliance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 Without proper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companies are susceptible to fraud, errors, and non-compliance which can result in financial losses and reputational damage.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于任何组织的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公司需要建立系统性的程序来监控和评估业务运作、财务报告以及法律法规的遵从情况。
缺乏正确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措施会使公司易受欺诈、错误和违规的影响,从而导致财务损失和声誉受损。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is establishing clear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is helps to ensure that tasks are properly assigned and understood, reducingthe risk of errors or fraud. By clearly defining who is responsible for what, companies can create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in theiroperations, making it easier to identify and address any issues that arise.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在组织内建立清晰的角色和责任。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资料内部控制P2 1.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最初形态:内部牵制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最初形态。
P5 1.2.1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二分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P5 1.2.2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三分论:1.控制环境,2.会计系统,3.控制程序P7 1.2.3COSO19921992年9月,COSO发布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P8 1.2.4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COSO2004/ERM框架P34 2.1.11992年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遵循适用的P41 2.1.3 (了解)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局限性P50 2.3.3 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要求:从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A公司经理层提交的基本规范实施方案各要点中的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实施方案要点1中,A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且标定位不当(或将确保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作为内控且标不当)。
理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且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或企业内部控制且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且标、合规目标)。
.实施方案要点2中,(1) 由总会计师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不当。
理由: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县备相应的独立性(或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由独立董事担任)。
(2)由总会计师兼任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组长,全权负责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不当。
理由: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或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3) 将业务能力作为选人、用人的决定性标准不当。
理由:企业选拔、任用员工,既应当看重业务能力。
也应当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或企业选拔.任用员工,应当德才兼备)。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期末复习案例
【案例】美国“水门事件”诞生《反海外贿赂法》美国政商两界曾盛行贪污腐化之风。
1977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披露,400多家美国公司涉嫌行贿外国官员,行贿金额高达30亿美元。
由于美国经济高度全球化,拥有“世界500强”公司数量长期高居各国之首,因此,海外商业贿赂,势必破坏其国内的市场竞争秩序。
同年发生的“水门事件”,成为了美国政府反腐的一个转折点,公众借此强烈要求加强对政府官员和大公司行为的监督。
美国“水门事件”对非法政治捐献和洗钱活动进行调查,发现不少美国在财团企业为了获取有利于自己的待遇,几乎清一色地都是将这些拿不上台面的竞选费用,通过复杂的会计处理转移到海外的子公司去了。
由此,美国传媒掀起持续十余年的揭露官商勾结运动,各种官方调查也随之展开,并促使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反海外贿赂法》,这也是目前规制美国企业海外行贿最主要的法律。
这些事件不仅促进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也对今天的世界经济及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案例】美国9·11事件“9·11事件”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
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
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该事件造成3000多人丧生。
当白宫办公厅的主任告诉布什,飞机连续两次撞了世贸中心之后,布什先生当时的表情显得非常吃惊。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使得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
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汇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更是难以用数字估量。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
嘿,咱今儿来唠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那些事儿!就好比你开车,内部控制就像是你的安全带和刹车,能在关键时刻保你平安。
风险管理呢,则像是你对路况的预判,提前想好怎么应对各种状况。
咱说个例子哈,有个小公司,老板觉得自己啥都能管,结果呢,财务那边乱成一团麻。
采购人员偷偷拿回扣,仓库管理混乱,这可不就是内部控制出问题了嘛!这不就好比开车没系安全带,危险随时可能找上门。
再说到风险管理,假如有个大企业准备拓展新市场,但对那个市场一点都不了解,也不评估风险,就贸然冲进去,那不是自找麻烦嘛!就像开车到了陌生的地方,不提前看看地图,不留意路上可能的状况,能不出事嘛!
有次我去参观一个工厂,他们的负责人特别自豪地跟我说他们的内部控制做得有多好,每个环节都有人把关,流程清晰得很。
我就想,这才对啊!这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啥,不该干啥。
反过来,我还听说过一个故事呢,有个公司因为没有重视风险管理,结果市场稍微有点波动,他们就招架不住了,差点破产。
哎呀,这多吓人呐!
所以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真的超级重要!它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保护神,能让我们走得更稳、更安全。
我们可不能小瞧它们,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一样。
总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两把利剑,得好好用起来!。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事例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事例一、案例背景介绍哎呀,咱就说有这么个企业吧,是一家做电子产品制造的企业呢。
这个企业规模不算小,有好几个生产车间,员工也有好几百人。
在市场上呢,竞争超级激烈,周围类似的企业也不少。
这个企业一直以来管理模式有点老套,不太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这一块,就觉得只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卖出去就好了,根本没有意识到潜在的风险。
二、问题详细描述那问题可就多啦。
首先就是财务方面,财务流程可乱了,报销啥的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有些员工虚报费用都没人发现,这钱就像流水一样白白流走了。
生产环节也有问题,原材料的采购没有合理规划,有时候库存积压得像小山一样,占用了大量资金,有时候又缺货,导致生产停滞。
还有销售部门,为了冲业绩,随便给客户承诺一些优惠政策,也不考虑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导致企业收入减少。
而且对市场风险也没有应对措施,一旦市场上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新技术,企业就慌了神,不知道该咋办。
三、解决方案概述后来企业请了专业的管理团队来帮忙。
管理团队首先对财务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建立了严格的报销审核制度,每一笔费用都要经过多层审核才能报销。
对于生产环节,他们采用了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来采购原材料,既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避免了库存积压。
销售部门呢,制定了统一的销售政策,不能随便给客户承诺,所有的优惠政策都要经过上级批准。
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成立了市场调研小组,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一旦发现风险就及时调整企业战略。
四、实施步骤细节财务流程的改造,先从制定新的报销制度开始,然后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这个新制度,还设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检查报销情况。
生产环节的库存管理系统,先进行市场调研,选择适合企业的系统,然后进行系统安装和调试,同时培训员工如何使用这个系统。
销售政策的制定,先收集各个销售区域的情况,综合分析后制定出统一的政策,再向销售人员传达这个政策并监督执行。
市场调研小组的成立,先挑选有经验的员工组成小组,然后明确小组的职责和任务,最后制定调研的周期和内容。
某公司内部控制及管理知识分析案例
注册资本
公司注册资本为XX亿元人 民币。
股权结构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 无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超过 XX%。
公司组织架构
组织形式
某公司采用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分 为管理层、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三个 层次。
监事会
公司监事会由XX名监事组成,其中包 括XX名职工代表监事。
董事会
公司董事会由XX名董事组成,其中包 括XX名独立董事。董事会下设审计委 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 会。
PART 03
管理知识分析
战略管理
战略规划
该公司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战略规 划,明确了长期发展目标,并制 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和步骤
。
战略实施
公司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资源分配 和员工培训等措施,确保战略规划 的有效实施。
战略评估与调整
公司定期评估战略实施效果,并根 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战略规划,以 保持战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某公司内部控制及管 理知识分析案例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公司概况 • 内部控制体系 • 管理知识分析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公司概况
公司背景
01
02
03
成立时间
某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 国内最早从事XXX行业的 企业之一。
。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案例结论与建议
结论
该公司在内部控制及管理方面存在以 下问题: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信息沟通不畅、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员工培训不足等。
(完整)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期末复习案例
【案例】美国“水门事件”诞生《反海外贿赂法》美国政商两界曾盛行贪污腐化之风。
1977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披露,400多家美国公司涉嫌行贿外国官员,行贿金额高达30亿美元。
由于美国经济高度全球化,拥有“世界500强”公司数量长期高居各国之首,因此,海外商业贿赂,势必破坏其国内的市场竞争秩序。
同年发生的“水门事件”,成为了美国政府反腐的一个转折点,公众借此强烈要求加强对政府官员和大公司行为的监督.美国“水门事件”对非法政治捐献和洗钱活动进行调查,发现不少美国在财团企业为了获取有利于自己的待遇,几乎清一色地都是将这些拿不上台面的竞选费用,通过复杂的会计处理转移到海外的子公司去了。
由此,美国传媒掀起持续十余年的揭露官商勾结运动,各种官方调查也随之展开,并促使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反海外贿赂法》,这也是目前规制美国企业海外行贿最主要的法律.这些事件不仅促进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也对今天的世界经济及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案例】美国9·11事件“9·11事件"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
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
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该事件造成3000多人丧生。
当白宫办公厅的主任告诉布什,飞机连续两次撞了世贸中心之后,布什先生当时的表情显得非常吃惊。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使得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
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汇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企业内部控制案例:1.基于销售人员的回扣问题的内控案例:公司发现销售人员与供应商联合操作,通过各种手段收取回扣,以便取得更多订单。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内部控制,例如建立了供应商审查机制,出台了禁止员工接受回扣的道德行为准则,并加强了采购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力度。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遏制了销售团队的回扣问题,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
2.核心数据操作问题的内控案例:银行的一些行员利用职务便利,修改客户账户信息,并将大量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加强了对核心系统的访问权限控制、记录和监控,完善了账户信息的修改审批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业绩考核,以及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频率。
这些措施帮助银行发现和防止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并保护了客户利益和银行的声誉。
3.财务造假问题的内控案例: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问题被证监会罚款。
公司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加强了财务报告的编制流程,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
公司还强调了企业道德和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恢复了投资者对其财务信息的信心,并改善了内部控制,确保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4.员工违规行为问题的内控案例:制药公司发现一名员工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的创新技术被利用,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利润。
公司立即采取行动,加强了对敏感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了员工行为准则和保密协议,并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意识和风险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保护了知识产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对于确保企业运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这些经典案例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内部控制挑战,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有效管理风险,保护公司利益和声誉。
会计职称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实践案例分享
会计职称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实践案例分享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会计职称考试中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也是现实工作中会计师们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本文将分享一些会计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与参考。
案例一:假冒资金在某公司的货款管理流程中,会计人员发现了一起假冒资金的案例。
该公司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声称是向公司购货,并附有一张银行汇款单和确认函。
然而,细心的会计人员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比如汇款单的银行地址和公司官网上的地址不一致,汇款金额也远远超过了正常的采购金额。
面对这一情况,会计人员立即启动了内部控制流程。
他们首先向供应商核实了购货信息,发现供应商并未对该公司进行过任何交易。
随后,会计人员联系了银行核实了汇款单的真伪,结果发现该汇款单是伪造的。
通过这次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会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及时警觉性和敏锐的分析能力。
他们严格遵循了公司的支付流程,并及时识别了潜在的风险。
在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及时的响应和适当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二:内部财务纪律某公司的财务部门一直以来都有严格的内部纪律要求,包括财务核算流程、费用报销规定等。
然而,在某一次审计中,发现了一位员工违反了财务纪律,私自增加了一项费用报销金额,以获取更高的报销款项。
这一问题被审计人员及时发现后,立即向公司高层报告并启动了内部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该员工为了个人利益而违反了公司的内部纪律和财务规定。
公司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对该员工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进一步增强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度。
这个案例反映出了内部控制在防范员工不当行为、维护财务纪律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果公司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员工的违规行为很可能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给公司带来损失。
案例三:数据泄露在某公司的财务系统中,会计人员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某次查询数据时,他们发现一名员工的账号异常频繁地登录到系统,并且在非工作时间有大量的数据操作记录。
案例分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案例分析1:南山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营业务为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现在成为一家销售网络遍布各地的医药公司。
2011年初,公司股东大会决定筹备公司上市申请事宜。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股东大会重组了董事会,引入3名独立董事,并且成立了审计委员会等四个专业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由3人组成,分别是独立董事某大学会计学教授李某、(1)独立董事卫生管理部门退休医学专家张某和(2)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赵某。
审计委员会成立一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召开了(3)一次审计委员会会议,讨论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事宜,与内部审计师,(4)总经理一起讨论公司审计的相关事宜。
要求:指出南山公司的不妥之处(1)作为前卫生部门退休医学专家,张某缺乏相关财务经验,不具备在审计委员会中的专业胜任能力(2)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赵某进入审计委员会违反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原则(3)审计委员会每年应该至少召开3次会议,并于审计周期的主要日期举行。
南山公司审计委员会一年中只召开1次会议,次数少(4)审计委员会在与内部审计师见面讨论审计相关事宜时,管理层不应在场案例2:毒胶囊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制药企业内控存在缺失2012年4月15日,央视报道了某些企业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2012年4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
随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责成有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包括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销毁被查封的铬超标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案例启示:1、我国药品行业管理缺失2、制药企业在采购环节缺乏有效内部控制相关企业没能提供有效的进货检验记录,对供应商的管控措施也不到位。
采购管理是被掩盖的最深的管理死角之一,内控失效的采购流程中通常充满各种复杂的利益驱动和人情关系。
完善采购内控对企业健康发展,履行社会职责十分重要。
某公司内部控制及管理知识分析案例
建议有关上管部门撤销直接为琼民源进行审计的海南中华 会计师事务所,吊销其主要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对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6 个月,对该事务所在琼民源财务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 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对海南大正会计帅事 务所罚款30万元,暂停其从事证券相关资产评估业务的资 格6个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 业务资格3年。
向北京开源 机械设备公 司转让北京 民源大厦未 来建成的商 场经营权
Page 16
“北京第一烂尾楼”民源大厦
竣工后的SOHO中国
Page 17
(二)虚增资本公积金
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评估 “琼民源”1996年年报宣称,其资本公积金增长
6.57亿元,主要来自对部分土地的重新评估。公 诉人认为,所谓6.57亿资本公积金,是“琼民源” 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 项和确认的情况下编造的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资产 评估,违反了有关法规,构成了严重虚假陈述行 为。
44617.61
10782.88 111359.92
虚构资本公积来源
金额(亿) 调整前
资产
民源大厦东侧 一至十二层写 0.74 字楼
九百七十个地
下停车场位
0.1862
重组后的公司 资产等
调整后 3.01 1.75
虚构数
2.27 1.5638
2.74
(三)操纵市场
“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 曾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于 “琼民源”公布1996年中期报告“利 好消息”之前,大量买进“琼民源” 股票,1997年3月前大量抛售,获取 暴利 。
公诉人认为所谓657亿资本公积金是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编造的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资产评估违反了有关法规构成了严重虚假陈述行19资产负债表96年度95年度货币资金万元1643087177749应收账款万元18813721823256其他应收款万元3443045631353存货万元2788472047467流动资产万元72963814687665固定资产万元70324102274028总资产万元3090017813857976应付账款万元15477561698283流动负债万元43981592543384负债合计万元45767592721984股本万元55956425595642资本公积万元110350614461761盈余公积万元10782881078288股东权益万元2256220811135992少数股东权益万元3761210金额亿资产调整前调整后虚构数民源大厦东侧一至十二层写074301227九百七十个地下停车场位0186217515638重组后的公司资产等274page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南公司股东股东财务顾问1996年下半年民源海南公司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炒作琼民源股票某些传媒对琼民源业绩大加渲染致使众多投资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盲目跟进
第四章-企业内部控制案例(下载版)
第四章企业内部控制【案例1】A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3月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而召开董事会,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1)董事长王某: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
能提高效益的控制我们就要实施,否则一律不实施。
(2)总经理黄某:内部控制建设要考虑效率,为了避免环节过多,执行不便,应当成立领导小组,由财务总监担任组长,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
(3)财务总监刘某: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某些业务的控制成本太大,针对这些控制不建议实施,在无替代控制程序的情况下,就不实施控制,严格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4)销售总监李某:由于销售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对于销售业务的确认不应当涉及多个环节的控制。
(5)投资总监田某:投资活动一般金额较大,且时限性较强,因此报董事长决定即可.(6)内审总监高某:根据内部控制的变化必须要及时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由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实施.(7)副董事长刘某:企业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重要的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和经理层、财务部门。
(8)董事陈某: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企业不应当考虑成本,应当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分析判断A 公司管理层上述成员的发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案例2】B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4月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价。
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1)2013年1月,B公司在总经理范总的推动下进入大豆期货市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期货交易并不十分了解,仅仅是根据当前市场的行情进行大额投资。
公司董事会虽然知道公司进行期货投资,但总经理并没有向董事会报告,董事会也没有及时制止。
(2)2012年6月,B公司董事长刘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是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总经理的彭某,双方约定,由B公司向甲公司投入1000万元,期限1年,无论资金的回报如何,甲公司均按固定收益率20%支付给B公司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美国“水门事件”诞生《反海外贿赂法》美国政商两界曾盛行贪污腐化之风。
1977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披露,400多家美国公司涉嫌行贿外国官员,行贿金额高达30亿美元。
由于美国经济高度全球化,拥有“世界500强”公司数量长期高居各国之首,因此,海外商业贿赂,势必破坏其国内的市场竞争秩序。
同年发生的“水门事件”,成为了美国政府反腐的一个转折点,公众借此强烈要求加强对政府官员和大公司行为的监督。
美国“水门事件”对非法政治捐献和洗钱活动进行调查,发现不少美国在财团企业为了获取有利于自己的待遇,几乎清一色地都是将这些拿不上台面的竞选费用,通过复杂的会计处理转移到海外的子公司去了。
由此,美国传媒掀起持续十余年的揭露官商勾结运动,各种官方调查也随之展开,并促使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反海外贿赂法》,这也是目前规制美国企业海外行贿最主要的法律。
这些事件不仅促进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也对今天的世界经济及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案例】美国9·11事件“9·11事件”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
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
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该事件造成3000多人丧生。
当白宫办公厅的主任告诉布什,飞机连续两次撞了世贸中心之后,布什先生当时的表情显得非常吃惊。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使得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
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汇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更是难以用数字估量。
无论是对美国总统布什,还是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
在两小时之内,造成美国本土遭遇数以千计的伤亡。
甚至连白宫、总统的空军一号座机、国防部大楼、金融财务中心的世界贸易大楼,都成了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
这一事件也给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
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事件发生后,布什立即采取适当行动,恢复政府、社会正常活动。
为了显示他不受恐怖威胁,9月11日晚上,虽然白宫仍有受到攻击的威胁,他仍决定返回白宫,并在白宫向全国民众发表讲话,借此显示:恐怖分子并不能阻断美国行政中心的运作。
“美国9·11事件”的经济影响不仅局限于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信心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等主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及欧洲及亚洲等主流金融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减慢。
“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联邦政府高度重视国土安全风险,组建了国土安全部,并将开展国土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
2003年12月发布的总统关于国土安全的指令HSPD-7,要求国土安全部把风险管理应用在国土安全基础设施防护中。
美国国土安全部(DHS)、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航天局等联邦政府机构都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建设工作,各机构结合自身的特点,设立或确定相关风险管理部门,制订自身风险管理指南或手册,推进相关领域的风险管理标准化建设,促进其内部成员掌握和运用风险管理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提高政府整体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启示:建立和完善适合政府各部门特点的定性与定量的测量方法,监督政府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充分考虑主动性的绩效测量以监督风险管理计划、工作指南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情况,以及被动性的绩效测量以监督由于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风险管理绩效差距的情况;建立和完善后续矫正与预防分析制度;探索和建立风险管理问责制度等措施,促进风险管理工作深入细致、扎实有效开展。
【案例】安然的末日一直以来,安然身上都笼罩着一层层的金色光环: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在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1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是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安然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股价高达70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势。
直到破产前,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安然一直鼓吹自己是“全球领先企业”,业务包括能源批发与零售、宽带、能源运输以及金融交易,连续4年获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小布什政府关系密切……1.安然的噩梦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短期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
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
据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切欧斯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安然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
作为安然的首席执行官,斯基林一直在抛出手中的安然股票——而他不断宣称安然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美元左右升至126美元。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公司董事会成员如果没有离开董事会,就不能抛出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
也许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安然的怀疑,并开始真正追究安然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
到了8月中旬,人们对于安然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
8月9日,安然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美元左右跌到了42美元。
10月16日,安然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美元,即每股亏损1.11美元。
同时首次透露因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与合伙公司经营不当,公司股东资产缩水12亿美元。
10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瞄上安然,要求公司主动提交某些交易的细节内容。
并最终于10月31日开始对安然及其合伙公司进行正式调查。
11月1日,安然抵押了公司部分资产,获得J.P摩根和所罗门史密斯巴尼的10亿美元信贷额度担保,但美林和标普公司仍然再次调低了对安然的评级。
11月8日,安然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让人瞠目结舌:自1997年以来,安然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美元。
11月9日,迪诺基公司宣布准备用80亿美元收购安然,并承担130亿美元的债务。
当天午盘安然股价下挫0.16美元。
11月28日,标准普尔将安然债务评级调低至“垃圾债券”级。
11月30日,安然股价跌至0.26美元,市值由峰值时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
12月2日,安然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高达498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
当天,安然还向法院提出诉讼,声称迪诺基中止对其合并不合规定,要求赔偿。
2.安然模式的破产首先遭到质疑的是安然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
在10月16日安然公布第二季度财报以前,安然公司的财务报告是所有投资者都乐于见到的。
看看安然过去的财务报告:2000年第四季度,“公司天然气业务翻升3倍,公司能源服务公司零售业务翻升5倍”;2001年第一季度,“季营收成长4倍,是连续21个盈余成长的财季”……在安然,衡量业务成长的单位不是百分比,而是倍数,这让所有投资者都笑逐颜开。
到了2001年第二季度,公司突然亏损了,而且亏损额还高达6.18亿美元!然后,一直隐藏在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
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层官员所控制,安然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
这样,安然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安然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中牟取私利。
更让投资者气愤的是,显然安然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
包括首席执行官斯基林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
而公司的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安然关系特殊,要么正在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盈利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安然假账问题也让其审计公司安达信面临着被诉讼的危险。
位列世界第五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作为安然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者,既没审计出安然虚报利润,也没发现其巨额债务。
今年6月,安达信曾因审计工作中出现欺诈行为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了700万美元。
点评:安然事件虽然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事件,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阵狂波巨浪,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美国的经济制度,撼动了美国为之骄傲的经济体系。
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主动出击,对恐怖袭击行为坚决进行打击,无论从道义还是力量上来说都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
但是安然事件却让山姆大叔的颜面扫地,自己内部机制出现大窟窿,对世界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而补救还得靠自己。
但是,在美国的这两大事件当中,美国人的危机公关,化被动为主动来解决危机的做法,是值得学习和讨论的。
(二)安然事件带来的结果不管是企业还是社会,都在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如果没有对这种风险进行充分的认识,在前期阶段加以防范和阻止,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从安然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1.会计丑闻现在的社会是经济社会,经济社会是一个市场进行资源优化和资源配置的过程。
资源在优化配置、自由流动的过程当中,有个依据和指向,那就是会计信息。
我们资源怎么去优化配置?通俗一点就是说,买股票的时候,买谁的,怎么去买?这些就要依靠会计信息所反映出来的内容。
会计信息是市场的一个指向标,一旦会计信息机制失灵,整个国民经济就会混乱。
安然的假账事件让外国投资者对美国投资回报的信心丧失,大量国际资金抽离美国,外国对美国的投资下降近 60%,同时对中国的投资上升近15%。
2.安然事件对美国股市的影响美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在很多方面都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然而真正让美国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低下头颅的是安然事件。
安然事件反映的是整个会计信息机制和体系制度,特别是经济基础上的漏洞和缺失,对此美国必须进行反思。
9·11让美国的股市跌了近1000点,而安然事件之后,2002年美国股市连续下跌,远远突破了1000点。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安然事件不只是安然公司的一个事件,而是由会计丑闻引发的对整个会计体系的质疑,这种质疑对美国的影响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