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完整版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55352631b765ce050814a1.png)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四节丝网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一、丝网印版常见故障的分析在丝印感光制版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对制版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不尽合理,往往会使制得的丝网印版存在各种各样的故障与弊病,以至直接影响到丝印产品的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
(一)、糊版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糊版原因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
1、印物的原因。
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前一个因素。
例如:纸张类、木桩类、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制成糊版。
1、车间温度、湿度油墨性质的原因。
2、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油墨的黏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
另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
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
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黏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
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固。
丝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黏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版。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b1f7e88e4afe04a1b171de18.png)
第四节丝网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一、丝网印版常见故障的分析在丝印感光制版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对制版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不尽合理,往往会使制得的丝网印版存在各种各样的故障与弊病,以至直接影响到丝印产品的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丝网印版或产品的报二、丝网印刷故障及对策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
(一)、糊版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糊版原因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
1、印物的原因。
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前一个因素。
例如:纸张类、木桩类、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制成糊版。
1、车间温度、湿度油墨性质的原因。
2、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油墨的黏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
另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
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
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黏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
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固。
丝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黏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版。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2b92abaef8941ea76e057a.png)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糊版糊版(堵版),指丝印图文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印到材料上的现象。
丝印糊版原因就是错综复杂的。
1、材料原因材料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印刷中产生掉粉、掉毛现象,会导致糊版。
2、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原因丝印车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与相对湿度。
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溶剂就很快挥发掉,油墨粘度变高,堵住网孔,停机时间过长,也会糊版,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网版在使用前要干净并干燥。
如果制好版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压力过大刮板与网版与材料不就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油,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材料间隙不当的原因网版与材料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网版不能脱离材料,网版抬起时,印版底粘附油墨,这样也容易糊版与粘版。
6、油墨的原因油墨颗粒较大时,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因此要过滤油墨。
油墨干燥过快,容易糊版。
特别就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更为突出、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就是很多,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油墨溶剂蒸发,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
如果面积比较大,网版油墨消耗少,就容易造成糊版,(就是经常换用新油墨)。
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用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糊版,(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
发生糊版故障后,针对油墨的性质,用适当的溶剂擦洗。
擦洗的要领就是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
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
应注意的就是,版膜每擦一次,就变薄一些、二、油墨在材料上固着不牢1、材料印刷前应对随印材料进行印前处理的检查。
当材料表面附着油脂类、粘接剂、尘埃物等物质时,会造成油墨与材料粘接不良。
2材料在印刷时为提高与油墨的粘着性,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须除尘后才印刷、三、锯齿丝印出现锯齿(包括残缺或断线)。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e3f0fbf90f76c661371a3b.png)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1.漏浆:原因:查看四个台面同一位置是否有浆料解决方法:根据在硅片上漏浆的位置,确定网版漏浆的位置,查看网版漏浆洞的大小,如果漏洞不大,选择合适的胶带在网版下面将漏浆的位置粘住,试做一片,查看是否仍然漏浆,如果仍然漏浆,重新修补,如果不漏,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漏洞太大,无法用胶带修补的话,更换网版。
2.裂纹:原因:台面上有碎屑,实际压力比设定压力大出许多,网板上粘有碎片,换纸后有不平解决方法:清理碎屑,刮刀高度上升,擦拭网板,重新更换纸。
3.虚印:原因:印刷参数不好或者印刷刮条不平。
有时也可能是我们的网版使用的时间太长而造成虚印,台面的不平。
解决方法:抬高丝网间距,加大印刷的压力。
如果仍然不干净的话,可以尝试着更换刮条。
如果刮得干净看看网版的总的印刷数量,如果是因为网版使用的时间太长而造成虚印,我们在加浆料的时候采取少量多次。
4.堵网:原因:有干的浆料将本该漏印浆料的地方堵起来了。
解决方法:选择“先刮浆料后印刷”的印刷方式,将印刷头停在靠近自己的地方,按下F5键向上抬起网版,使用带酒精的抹布将堵网的地方擦干净即可。
5.印刷图形偏移:原因:印刷参数不正确、印刷台面太脏,造成摄像头进行待印刷硅片位置校正产生错误。
解决方法:调整印刷参数,即印刷的纵横轴的大小,即转角的度数。
更换印刷台面的纸张。
6.压板:原因:当某一个印刷台面上不断的碎片,并且碎片形状大同小异,印刷台面上可能有杂物。
解决方法:擦拭台面,如果还有碎片的话,更换印刷台面的纸张。
7.弯曲:原因:背电场印刷太厚解决方法:调整印刷参数。
如:减小丝网间距,同时加大印刷压力。
加大刮刀高度,减小印刷速度。
同时进行印刷前和印刷后的称重,看印刷是否符合印刷工艺要求。
8.铝苞:原因:印刷的浆料有点薄、网版有破损、折痕。
解决方法:减小压力,丝网间距加大,刮刀高度上升。
网版破损,请更换网版。
9.粘板:原因:丝网间距太小、印刷刮条不平,丝网刮不干净、印刷台面纸太脏,硅片吸附不住,硅片有厚薄不均。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2b92abaef8941ea76e057a.png)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糊版糊版(堵版),指丝印图文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印到材料上的现象。
丝印糊版原因就是错综复杂的。
1、材料原因材料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印刷中产生掉粉、掉毛现象,会导致糊版。
2、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原因丝印车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与相对湿度。
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溶剂就很快挥发掉,油墨粘度变高,堵住网孔,停机时间过长,也会糊版,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网版在使用前要干净并干燥。
如果制好版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压力过大刮板与网版与材料不就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油,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材料间隙不当的原因网版与材料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网版不能脱离材料,网版抬起时,印版底粘附油墨,这样也容易糊版与粘版。
6、油墨的原因油墨颗粒较大时,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因此要过滤油墨。
油墨干燥过快,容易糊版。
特别就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更为突出、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就是很多,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油墨溶剂蒸发,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
如果面积比较大,网版油墨消耗少,就容易造成糊版,(就是经常换用新油墨)。
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用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糊版,(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
发生糊版故障后,针对油墨的性质,用适当的溶剂擦洗。
擦洗的要领就是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
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
应注意的就是,版膜每擦一次,就变薄一些、二、油墨在材料上固着不牢1、材料印刷前应对随印材料进行印前处理的检查。
当材料表面附着油脂类、粘接剂、尘埃物等物质时,会造成油墨与材料粘接不良。
2材料在印刷时为提高与油墨的粘着性,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须除尘后才印刷、三、锯齿丝印出现锯齿(包括残缺或断线)。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f780eaee376baf1ffd4fad27.png)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第四节丝网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一、丝网印版常见故障的分析在丝印感光制版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对制版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不尽合理,往往会使制得的丝网印版存在各种各样的故障与弊病,以至直接影响到丝印产品的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丝网印版或产品的报废。
故障原因解决办法版膜粘网不牢丝网脱脂不良,除垢不净将丝网清洗干净干燥时间不够在规定的温度下彻底干燥丝网冲洗不合适按感光胶使用说明检查冲洗温度曝光不足增加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版膜曝光过度(间接法)减少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曝光光源温度过高,使干膜发生热硬化,影响版膜的粘网性(间接法)适当地增加灯距涂胶不均匀(直接法) 提高丝网张力,用刮胶斗均匀上胶丝网过粗选择较细丝网成膜剂与感光剂混合不均,感光胶放置时间过长搅拌混合均匀,并检查其配比,检查制造厂家规定的贮存期限显影时脱膜曝光不足增加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曝光前感光胶未完全干燥(直接法)涂胶后,待胶膜彻底干燥后再曝光丝网脱脂不良,除垢不净(直接、直间法)丝网清洗干净显影液温度过低(间接法)提高显影液温度显影液浓度不足(间接法)换用新鲜显影液曝光时曝光面错放(间接法)应是干膜的片基与底版密接图文部图文部分网孔不通透感光胶配制与使用间隔过长缩短使用间隔期涂胶不均匀(直接法)提高丝网张力,用刮胶斗均匀上胶涂胶、干燥的场所过分明亮(直接法)尽量在较暗、无紫外光照射的场所操作涂胶以后的网版搁置较长时间才进行曝光(直接法)网版涂胶后应立即曝光,或按感光胶使用说明确定最长搁置时间涂胶后的网版偶然曝白光(直接法)涂胶后的网版应避光保存干燥温度过高引起热交联(直接法)按感光胶使用说明,控制干燥温度曝光灯源选用不当合理选择灯源,以强紫外光为宜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进行曝光试验,调整曝光时间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采用真空吸附或其他方式使之紧密接合底片本身黑白反差小检查底片清晰度和黑度显影温度不适宜按使用说明,控制显影液温度显影时间不足增加显影时间显透图文版膜未吸干(间接法) 用吸水纸轻拭,直到纸上看不到有水为止版膜龟裂,使用时间短丝网脱脂不良除垢不净将丝网清洗干净木制网框产生形变更换为铝制网框网版张力松弛使感光膜面产生不平衡的收缩增加绷网张力干燥温度过高使丝网产生形变按感光胶使用说明控制干燥温度胶膜厚度不够均匀涂布,增加胶层厚度油墨细度不够或有异物继续研磨油墨并过滤后使用机械性摩擦洗版时应用较软的物品擦洗洗版溶剂不当,与感光胶发生反应注意洗版溶剂与感光胶相匹配曝光不足增加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油墨质量差,在网版上干燥快,洗版太多提高油墨质量,避免干燥过快,减少擦版次数印刷时刮板压力过大减小刮板压力,修磨刮刀刃口版膜易碎(直接、间接法) 空气湿度低应调整车间的湿度,尤其是冬季干燥温度过高降低干燥温度曝光过度减少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感光胶在使用前搅拌不均匀或感光胶本身有气泡(直接法)在涂布感光胶前,将感光胶充分搅拌均匀,或适当加以消泡剂印版产生气泡制版环境灰尘较多,丝网印版上落有灰尘注意制版环境空气中的灰尘程度,尽量减少灰尘及防止灰尘落入涂布感光胶的速度不均匀,或涂布速度过快(使气体残留在感光胶内)在涂布时,要保持涂布速度均匀,另一方面刮涂速度也不宜太快晒版底版上落有灰尘晒版时所用的底版要保证清洁无尘印版分辨晒版时,底片与胶膜接触不实采用真空吸附或其他方式使之紧密接触率差底片(阳图片)质量不好检查底片密度和图像质量感光胶本身质量差,分辨力低选用高质量感光胶光源选用不当使用与感光胶光谱波长匹配的光源,以及点光源丝网目数太低提高丝网目数显影冲洗处理不当检查显影冲洗程序,调整水压和水温曝光过度减少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灯距太小不小于1~1.5倍的图幅对角线曝光前感光胶未彻底干燥(直接、直间法) 延长干燥时间至完全干燥,使用毛细感光膜片,去除片基后继续干燥涂胶后的网版放置较长时间后才晒版(直接法)涂胶后的网版应及时晒版曝光时光线的衍射(直接、直间法)使用有色丝网图像边缘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采用真空吸附或其他方式使之密合清晰度差曝光时光线的衍射(直接、直间法)使用有色丝网显影冲洗不够从两面冲洗图像直到干净和清楚感光胶涂布不匀(直接法)检查涂布工序,增大丝网张力相对于图像选择丝网目数太低或丝网过粗(直接法)选用较细的丝网或提高丝网目数曝光不足增加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底版图像边缘质量差,密度不够使用图像边缘清晰、密度高的底版贴网压力过大(直接、直间法)减小贴网压力,保证粘贴面平整使用感光胶的类型不对使用分辨力较高的感光胶干燥温度过高(间接、直间法)引起卷边间接法制作的版膜应在25℃以下干燥固化不当(间接法)检查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浸版时间图像的细线和小网点丢失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采用真空吸附或其他方式使之密合底版密度不足选用密度高的软片制作照相图文底版曝光时间过长减少曝光时间,进行曝光试验光源照射不均匀选用点光源显影不充分充分进行显影图像边缘锯齿现象丝网目数选择不当根据图形更换适当的丝网曝光不足进行曝光试验,增加曝光时间胶膜厚度不够(直接法)均匀涂布,增加胶层厚度曝光时光线的衍射(直接、直间法)使用有色丝网绷网张力不均匀提高绷网张力和均匀度显影时水压过大减少冲洗压力二、丝网印刷故障及对策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cb25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5.png)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丝网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方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和报警情况,下面将介绍一些丝网印刷常见的故障、报警以及处理方法。
1.丝网粘住物料或工件故障原因:丝网张力不够、墨版座歪斜或错位、工件表面不平整等。
处理方法:检查丝网张力是否调整合适,需要根据实际印刷要求调整;调整墨版座使其与工作台平行并调整合适的座位位置;如果是工件表面不平整导致的问题,则需要考虑更换工件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修整。
2.墨版压力不均匀故障原因:墨版座错位、墨罩与墨版不平行、墨罩压力调整不当等。
处理方法:调整墨版座使其与工作台平行并调整合适的座位位置;保证墨罩与墨版接触部分平行,可以调整墨罩的角度或采用补偿垫片等方法;检查、调整墨罩压力,确保墨版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均匀。
3.墨版的镀网不良故障原因:镀网均匀度不够、网眼堵塞等。
处理方法:加强对墨版镀网质量的检查和控制,确保镀网均匀、完整;定期检查网眼是否堵塞,及时清理。
4.墨水不均匀故障原因:墨罩调整不当、腐蚀沟纹不明显等。
处理方法:调整墨罩使其与墨版接触均匀,墨水能够均匀分布;定期清理腐蚀沟纹,以保证墨水流畅。
1.墨水不足报警报警原因:墨水不足。
处理方法:及时添加墨水,注意墨水的储存和使用量的控制。
2.丝网张力异常报警报警原因:丝网张力过大或过小。
处理方法:根据报警提示进行调整,适当调整丝网张力。
3.墨罩压力异常报警报警原因:墨罩压力过大或过小。
处理方法:根据报警提示进行调整,适当调整墨罩压力。
4.墨版座异常报警报警原因:墨版座错位或损坏。
处理方法:检查墨版座的位置和状态,如有必要,则进行更换或修复。
总之,丝网印刷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和报警情况很多,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就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及时对丝网印刷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做好印刷过程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故障和报警的发生,提高印刷效率和产品质量。
丝网印刷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21dac3d5bbfd0a795673e2.png)
丝网印刷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第一道:1.上料台Feed C/V2经常会有承载盒不到位引起的报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agazine 处在Down的位置,只要把盒子推到位就可以了;另一种是Magazine 处在Up 的位置,那时你推盒子是推不动的,因为被卡死了,只要让Magazine 处在Down 位置再把盒子推到位就行了。
2.Wafer transfer 经常会吸住承载盒内的拖盘而报警,原因是盒子上端开口比较大,拖盘挡住了感应器而造成,只要将拖盘放正,把Wafer Fransfer移到另一个位置就行了,把盒子整一下。
3.Wafer transfer 有吸两片的现象,方法有a .调节风刀的大小和风刀吹风的位置; b .调节四个吸嘴的高低;c .调慢气缸的上升速度;d ,风刀吹风的时间。
4.Alignment 因为硅片碎掉,摄想头定位出现报警而造成的机械手不动作,方法有a .放好片子上重新照点定位就可以;b .如果a 不行,只有甩源关掉,用手将Alignment 推离StandbyP1的位置,然后重新启动电源,让Alignment 有一个复位的过程旧可以了。
5.印刷台面有压板的现象,原因有:网板下面胶带粘的太多太厚,员工在装片时没有注意硅片与硅片之间是否有小碎片或灰尘,印刷台面没有调平或是刚带打毛,硅片本身有受过伤或裂痕。
第二道:背电场有铝包或是铝珠:1.印刷太薄2.绒面过大而且不均匀3网版折痕严重1.背电场造成弯曲的原因:铝背场印刷太厚,影响印刷厚薄有几个参数:(1)丝网间距;(2)刮刀高度;(3)印刷速度;(4)气动压力四个参数中如果有三个参数不变,那么丝网间距抬高,背电场印厚,刮刀高度越低背电场约厚,印刷速度越快,背电场越厚,但速度超过一定量时,背电场又会变薄,气动压力越小背电场变厚。
2.背电场粘板的问题原因: 1.丝网间距过底,刮刀高度过小,使网板内还留有铝浆,而将硅片粘起;2.真空吸孔堵塞或是真空发生器有问题;3.台免平整速度有问题,使硅片没有平铺在台面上而造成漏真空。
丝网印刷常见异常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异常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e9d0c476eeaeaad1f3302e.png)
4
印刷末端偏位
1:网距异常
2:离网影响
3:产品有变形
1:重新较正网框与平台水平度
2:离网大小会影响印刷产品的长宽
3:确保产品印刷前尺寸OK,无缩水
5
大张印刷中间偏位
1:刮刀下压距离太大
2:网版张力有问题
1:印刷效果OK的情况下适当调小刮刀下压距离
2:在印刷前后测试网版张力
新增
6
溢胶
1:印刷参数
2:油墨粘度
1:调小刮刀角度,把印刷速度调快,
2:把油墨粘度调高
3:采取不回墨印刷
7
油墨不均
刮刀不平
1:重新研磨刮刀
2:刮刀左右水平不一致
8
线痕
刮胶有缺口
8.1:更换刮胶
8.2:碾磨刮胶
9
气泡
油墨粘度过高
刮刀压力过小
印刷速度太快
1、更换新油墨
2、降低印刷速度,增加刮刀压力
10
开路
1、异物堵塞网孔
2、刮刀角度太小
3、印刷参数不太适宜
1、清洁网版
2、调整刮刀角度
3、增加刮刀压力,降低油墨粘度,放慢印刷速度,降低离网
11
网版针孔
感光胶针孔
1:清洁网版,排除异物
2:确保产品印刷前洁净度
3:网版上线前检验确保无针孔
12
视窗区漏油
1、网版漏点位置穿孔
2、感光膜脱落
清洁网版漏点位置,封网胶封住漏点孔
13
印刷方向线条锯齿
印刷参数不适宜
1:调高离网
2:印刷速度降低3:把Fra bibliotek墨黏度调低14
丝网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59481d650e52ea55189818.png)
1 号 机 Ag /A l 浆
用薄胶带粘住漏浆部位 见上面(印刷偏移解决方法) 用干净的酒精布擦拭干净 更换网板 清理碎屑或重新更换衬纸 重新更换衬纸 用干净的无尘布将网板擦拭干净 降低压力 检查机械手加紧状况 刮刀高度上升 抬高丝网间距,适当加大压力 更换刮条 更换网板 降低网板及刮条高度或降低电机高度 检查来料 更换衬纸或调整台面 更换刮条 减小snap-off;减小down-stop;增大pressure;减 小speed 增大snap-off;增大down-stop;减小pressure;增 大speed 改变snap 显,但需注意 变过大会出现印刷不良 观察刮条刮拭的网板是否干 净,加浆料时采取少加多次 的方式进行加浆料
故障 现象
造成原因 丝网间距太小 印刷刮条不平 硅片有厚薄不均 网板张力太小
解决方法 加大丝网间距 调大snap
粘板
检查刮条的平整度 可放在玻璃门上检查平整度 检查来料 更换网板 更换网板前后测量网板张力 增大刮条下降深度(调大Down-stop绝对值 )和印刷 丝网刮不干净 不建议增大印刷压力 压力 ( Pressure ) 更换干净的衬纸 印刷衬纸太脏 单一台面出现粘板时该可能 硅片吸附不住 用干净的酒精无尘布擦拭台面 台面太脏 调大真空吸力 真空吸力太小 搅拌时间太长 浆料粘稠度太大 浆料刮不干净 加完浆料未及 时盖上盖子, 导致有机溶剂 轻微漏浆 网板破 减少搅拌时间 经常用刮浆板刮浆料 加完浆料后及时盖上盖子 用干净的无尘布擦拭网板 更换网板 更换衬纸 电机复位 从新校准相机 网板内浆料不要加的太多 及时擦干净刮浆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漏浆
衬纸脏导致相机自动识别系统识 别错误 印刷 偏移 设备故障 更换新的网板后没有校准相机 X/Y/Z轴或角度发生偏移 网板微破且不影响图形 漏浆 印刷偏移 Working Beam 上定位卡口处有 浆料 网板破坏严重无法用胶带粘住 台面上有碎屑 换纸后有不平 网板上沾有碎屑 隐裂 压力偏大 机械手夹的太紧 实际压力比设定压力大出很多 印刷参数不适宜 虚印 刮条不平 网板使用时间太长 网板及刮条高度太高 印刷模糊 wafer厚度不均匀 台面不平 刮条不平 Ag/Al 偏重 Ag/Al 偏轻
丝网印刷常见异常处理
![丝网印刷常见异常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2bcc9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b.png)
丝⽹印刷常见异常处理简单介绍,仅供参考⼀、堵⽹:1、车间温度、湿度与浆料性质原因:若温度⾼、相对湿度低,浆料挥发溶剂就很快挥发掉,浆料粘度变⾼,从⽽堵⽹。
注意:停⽌时间过长,会产⽣堵⽹,时间越长越严重。
其次,环境温度低,浆料流动性差也容易堵⽹,所以严格控制车间温度与湿度;2、⽹版:⽤松油醇擦⼲净并⼲燥后⽅能使⽤。
若放置时间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就会粘附尘⼟;3、印刷压⼒:印刷压⼒过⼤,会使刮条弯曲,刮条与⽹版和基板不是线接触,⽽成⾯接触,每次印刷都不能将浆料刮⼲净⽽留下残余浆料,时间长了就会堵⽹;4、印刷间隙不合适:太⼩也容易堵⽹;5、浆料原因:浆料颗粒⼤,要确保充⾜的搅拌时间⼆、翘曲:1、硅⽚太薄:控制原始硅⽚厚度;2、印刷铝浆太厚:控制铝浆增重量;3、烧结温度过⾼:调整烧结炉4、5、6、7区温度;4、烧结炉冷却区冷却效果不好:查看风扇状况、进出⽔温度压⼒等三、铝包:1、烧结温度太⾼:调整烧结炉4、5、6、7区温度;2、印刷铝浆太薄:增⼤铝浆的印刷量;3、使⽤前浆料搅拌不充分:搅拌时间必须达到规定时间;4、铝浆印刷后烘⼲时间不够:增加烘⼲时间或提⾼烘⼲温度;5、烧结排风太⼩:增⼤烧结炉排风;6、烧结炉冷却区冷却区冷却效果不好:查看风扇状况、进出⽔温度压⼒等;四、铝珠:1、印刷过厚:降低印刷厚度,调整印刷参数—提⾼压⼒,减低速度以及丝⽹间距;2、烧结热量过多:在不影响电性能的情况下,降低烧结温度或提⾼烧结带速;五、铝刺:1、背场印刷表⾯不均匀:检查刮条的平整度;2、烧结⽹带不洁净:清洗⽹带或对忘带进⾏打磨;3、烧结⽹带抖动严重:由设备⼈员来调整⽹带;4、烧结温度过⾼:不影响电性能的情况下降低烧结温度;六、虚印:1、⽹版堵塞:⽤松油醇先擦⼀遍,再⽤⼲⽆尘布擦⼲;2、印刷刮⼑条不平:更换刮⼑条;3、⽹版不合格:更换⽹版;4、车间温度与湿度不合适:温度控制在22±2℃,湿度控制在50±3%;5、印刷参数不合格:调整印刷压⼒、印刷间隙与印刷速度;6、⼯作台板不平,磨损严重:检查更换⼯作台板;7、印刷机导轨不平:设备重新调整导轨;七、粗线:1、原硅⽚为线痕⽚:控制线痕原硅⽚;2、⽹版使⽤次数太多,张⼒不够:更换新⽹版;3、⽹版参数不合格:核对该批⽹版参数,更换新⽹版;4、浆料太稠,搅拌时间太短:严格执⾏浆料搅拌规定;5、印刷参数不合适:调整印刷机参数;⼋、真空错误1、原硅⽚问题:硅⽚厚度不均匀;2、粘⽚:检查⽹版是否粘⽚;3、设备传送错误:找设备⼈员调整;九、对位错误:1、⽹版不⼲净:⽤⽆尘布蘸酒精擦拭⽹版四个基准点;2、原硅⽚边缘不整:拿出不规整的原硅⽚;3、设备问题:找设备⼈员调整机器;⼗、连续碎⽚:1、台⾯不平整:检查印刷台⾯是否不平整或有碎⽚;2、⽹版:检查⽹版是否粘有碎⽚,擦拭⼲净⽹版;3、刮条不平:检查刮条是否平整,更换新刮条;4、印刷压⼒过⼤:减⼩印刷压⼒;5、隐裂:检查前段⼯序是否有上述情况;⼗⼀、块状或粉末状脱落:1、烘⼲温度过⾼:降低起始烘⼲温度或降低整体烘⼲温度,缩短烘⼲时间;⼗⼆、烧结炉区不稳定:将温区停⽌加热,降低200度后重新启动加热,多次重复⾄稳定为⽌;⼗三、电性能参数:1、开路电压受光照的太阳电池处于开路状态,光⽣载流⼦只能积累与pn结两侧产⽣光⽣电动势,这是在太阳电池两端测得的电势差叫作开路电压,⽤符号Voc表⽰。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4d9fd176eeaeaad1f330b7.png)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在丝网印刷中,由于油墨的选择、印刷基材的特性、印刷环境因素的不定等等,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印刷故障,影响生产周期及产品质量,对用户及供应商带来损失。
如何来避免这些损失呢?现从以下一些分析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一、印刷图样不清晰产生的原因:1、油墨的选择不当或油墨本身存在质量问题;2、油墨过于快干,使印刷图纹或线条不清晰,产生图纹残缺或线条断线现象;3、油墨的粘度太高,印刷时产生图纹残缺或线条断线现象;4、印刷中出现塞版现象,影响油墨的正常过墨;5、印刷时刮刀压力不足或不均匀,造成过墨不均匀;6、承印物的表面凹凸不平。
处理方法: 1、更换相适合的油墨;2、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3、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4、正确选择慢干溶剂稀释油墨,并注意印刷网版的过墨性能;5、印刷时加大刮刀力度,同时注意刮力的均匀性;6、处理承印物表面(如印刷粗纹底材可以先用光油或其它材料打底后再印刷。
二、油墨在印刷的时候经常塞版,影响正常使用。
产生的原因:1、油墨本身太快干或在气温较高的印刷环境下使用快干溶剂稀释油墨,2、油墨的粘度太高,在印刷细小文字或线条时造成塞板;3、调墨时加入溶剂不适当(如加入溶剂溶解力不够造成油墨返粗等);4、油墨本身的颗粒太粗,而使用印版网目过高,油墨不能正常过网。
处理方法:1、更换慢干形的油墨或根据印刷环境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2、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3、使用指定的溶剂稀释油墨,使油墨能够正常溶解或分散;4、更换细度更高的油墨。
三、印刷品出现明显网纹产生的原因:1、油墨过于快干;2、油墨的粘度太高,流动性不够;3、使用的网目太粗处理方法:1、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2、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能;3、使用较高目数网纱。
四、印刷品出现明显水波纹产生的原因:油墨太稀或粘度太低,印刷时网距过低,印刷时产生油墨倒粘;排除方法:减少油墨中加入的溶剂份量,保持油墨的粘度同时适当调高网距,使印刷时能自然回弹五、油墨干燥不良产生的原因:1、选用溶剂不当,腐蚀底材(特别是印刷印刷软质PVC或覆膜尼龙布时容易产生);2、溶剂过于慢干或干燥时间不足;处理方法: 1、选择与底材相适应的溶剂;2、选用较快干溶剂或延长干燥时间六、油墨附着力不良产生的原因:1、选用油墨与底材不适应;2、底材表面不干净,有油污或表面处理剂等(如:防腐剂、脱膜剂等);另外,一些特殊材料,由于表面张力过低也会影响油墨的附着力;3、干燥时间不足,油墨没有完全固化;4、过多加入助剂或加入助剂不当。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51955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e.png)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丝印印版、丝印刮板、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工艺等诸多因素。
一、糊版糊版亦称堵版,通常是指丝网印版的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过程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糊版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糊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印刷的纸张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而导致糊版。
(2)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的湿度。
①如果温度过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很容易挥发,使油墨的粘度变高而堵住网孔,就产生糊版。
②但环境温度过低,油墨流动性变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③另外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停机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3)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如果制好的丝网印版放置时间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黏附尘土,如不清洗就印刷,也会造成糊版。
(4)印刷过程中刮刀压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丝网印版上的油墨刮干净,在丝网印版的表面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后残余油墨便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及时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黏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版。
(6)刮刀不合适或操作不当。
所用刮刀硬度不够、太软,或刮刀刀口尖锐不够,过于圆滑,印刷时刮刀角度太小,都可能导致出墨量过大而使印迹发糊。
为此可调整刀角,或选择硬度较高的刮刀或对刮刀刀口进行修磨。
(7)在丝网印刷油墨中颜料及其他固体色料的颗粒较大,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另外,所选用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比油墨的颗粒度小,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
对于油墨的颗粒较大而引起的糊版,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油墨的细度。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f88c0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9.png)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在丝网印刷中,由于油墨的选择、印刷基材的特性、印刷环境因素的不定等等,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印刷故障,影响生产周期及产品质量,对用户及供应商带来损失。
如何来避免这些损失呢?现从以下一些分析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一、印刷图样不清晰产生的原因:1、油墨的选择不当或油墨本身存在质量问题;2、油墨过于快干,使印刷图纹或线条不清晰,产生图纹残缺或线条断线现象;3、油墨的粘度太高,印刷时产生图纹残缺或线条断线现象;4、印刷中出现塞版现象,影响油墨的正常过墨;5、印刷时刮刀压力不足或不均匀,造成过墨不均匀;6、承印物的表面凹凸不平。
处理方法: 1、更换相适合的油墨;2、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3、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4、正确选择慢干溶剂稀释油墨,并注意印刷网版的过墨性能;5、印刷时加大刮刀力度,同时注意刮力的均匀性;6、处理承印物表面(如印刷粗纹底材可以先用光油或其它材料打底后再印刷。
二、油墨在印刷的时候经常塞版,影响正常使用。
产生的原因:1、油墨本身太快干或在气温较高的印刷环境下使用快干溶剂稀释油墨,2、油墨的粘度太高,在印刷细小文字或线条时造成塞板;3、调墨时加入溶剂不适当(如加入溶剂溶解力不够造成油墨返粗等);4、油墨本身的颗粒太粗,而使用印版网目过高,油墨不能正常过网。
处理方法:1、更换慢干形的油墨或根据印刷环境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2、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3、使用指定的溶剂稀释油墨,使油墨能够正常溶解或分散;4、更换细度更高的油墨。
三、印刷品出现明显网纹产生的原因:1、油墨过于快干;2、油墨的粘度太高,流动性不够;3、使用的网目太粗处理方法:1、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2、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能;3、使用较高目数网纱。
四、印刷品出现明显水波纹产生的原因:油墨太稀或粘度太低,印刷时网距过低,印刷时产生油墨倒粘;排除方法:减少油墨中加入的溶剂份量,保持油墨的粘度同时适当调高网距,使印刷时能自然回弹五、油墨干燥不良产生的原因:1、选用溶剂不当,腐蚀底材(特别是印刷印刷软质PVC或覆膜尼龙布时容易产生);2、溶剂过于慢干或干燥时间不足;处理方法:1、选择与底材相适应的溶剂;2、选用较快干溶剂或延长干燥时间六、油墨附着力不良产生的原因:1、选用油墨与底材不适应;2、底材表面不干净,有油污或表面处理剂等(如:防腐剂、脱膜剂等);另外,一些特殊材料,由于表面张力过低也会影响油墨的附着力;3、干燥时间不足,油墨没有完全固化;4、过多加入助剂或加入助剂不当。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对策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22a6e2e2af90242a895e52d.png)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对策汇总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丝印印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
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的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
一、糊版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糊版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
①承印物的原因。
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的一个因素。
例如:纸张类、木板类。
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造成糊版。
②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原因。
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
另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③丝网印版的原因。
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
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④印刷压力的原因。
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木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⑤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因。
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板。
⑥油墨的原因。
在丝网印刷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料的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另外,所选用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
丝网印刷常见异常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异常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e9d0c476eeaeaad1f3302e.png)
序号
异常描述
异常产生原因
解决办法
备注
1
拉丝/短路
1.1:油墨粘度低
1.2:异物导致
1.3:设备参数不对
1.4:刮刀不锋利
1.5:网版离网不及时
1.6:网距异常
1、1.1添加新油墨,使油墨粘度变高
1.2把印刷速度调快
2、印刷前清洁作业区域的5S,印刷产品时确保产品表面干净
3、印刷速度过慢,刮刀角度大
13
印刷方向线条锯齿
印刷参数不适宜
1:调高离网
2:印刷速度降低
3:把油墨黏度调低
14
印刷图案比菲林长
网版有拉网
网距太大,离网参数未设置合适
印刷前用菲林确认网版有无拉网,确认好张力
离网参数设置过小
10
开路
1、异物堵塞网孔
2、刮刀角度太小
3、印刷参数不太适宜
1、清洁网版
2、调整刮刀角度
3、增加刮刀压力,降低油墨粘度,放慢印刷速度,降低离网
11
网版针孔
感光胶针孔
1:清洁网版,排除异物
2:确保产品印刷前洁净度
3:网版上线前检验确保无针孔
12
视窗区漏油
1、网版漏点位置穿孔
2、感光膜脱落
清洁网版漏点位置,封网胶封住漏点孔
3.4:刮刀下压距离太大,导致刮刀中间变形严重,与网版成面接触,调小刮刀下压距离
4
印刷末端偏位
1:网距异常
2:离网影响
3:产品有变形
1:重新较正网框与平台水平度
2:离网大小会影响印刷产品的长宽
3:确保产品印刷前尺寸OK,无缩水
5
大张印刷中间偏位
1:刮刀下压距离太大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71a412cc7931b765ce150e.png)
a. 在输入-输出页检查有关的输入信号0E14。
该信号取自安装在传送横梁上下气缸表面上的传感器,如果该选项是高电平而错误信息标明“W1”则诊断中可能有误解。
同样,如果该选项是低电平而错误信息标明“W0”则诊断中可能有误解b. 在WAGO模块里检查输入信号0E14,每一个输入信号用xExx标明,第一个“x”是节点或盒号,“xx”是该节点或盒号里面的数字信号,例如0E14就是0号节点或盒号里的数字信号,不同的盒子被放置在机器的上部,第一个通常在印刷头上面,靠近PC部分,从正面看节点,可以看到通讯单元,CAN网线连接的地方,几个不同的模块用于数字的或相似的输入输出信号,这些数字信号被连接在顶上的黄色塑料模块上,每个模块能管理四个输入信号,它们的状态可以通过黄色塑料下的绿灯检查,从上面的左侧顺时针方向前进,这样,从最靠近黄色模块通讯单元,输入信号被读作0,1,2,3(第一个模块),4,5,6,7(第二个模块),8,9,10,11(第三个模块,这样一直下去,因此很容易地发现0E14,如果它是开着的而输入输出页里却是低电平(或相反),那么可能有一个软件错误或在输入输出单元有一个配置错误,或者与CAN网卡有一个通讯错误。
c. 检查信号来的地方的传感器状态:在这个例子中,它被安装在印刷机传送带的上缸表面上,如果传感器是开着的,而WAGO模块里是关着的,(或相反),则从传感器到WAGO的连接电缆可能有问题.d.检查传感器本身:它可能损坏了或者位置发生了偏移。
它很可能因松动而造成状态变化的假象.e.检查传感器应该所处的状态,在这个例子中检查传送带的位置,看它是否真的在上面或没有.f. 检查相关的输出信号:当传送横梁被要求升上来时,0A15(传送带下降命令)和。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对策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22a6e2e2af90242a895e52d.png)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对策汇总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丝印印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
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的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
一、糊版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糊版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
①承印物的原因。
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的一个因素。
例如:纸张类、木板类。
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造成糊版。
②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原因。
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
另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③丝网印版的原因。
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
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④印刷压力的原因。
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木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⑤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因。
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板。
⑥油墨的原因。
在丝网印刷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料的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另外,所选用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在输入-输出页检查有关的输入信号0E14。
该信号取自安装
在传送横梁上下气缸表面上的传感器,如果该选项是高电平而
错误信息标明“W1”则诊断中可能有误解。
同样,如果该选项
是低电平而错误信息标明“W0”则诊断中可能有误解
b. 在WAGO模块里检查输入信号0E14,每一个输入信号用
xExx标明,第一个“x”是节点或盒号,“xx”是该节点或盒号
里面的数字信号,例如0E14就是0号节点或盒号里的
数字信号,不同的盒子被放置在机器的上部,第一个通常在印
刷头上面,靠近PC部分,从正面看节点,可以看到通讯单元,
CAN网线连接的地方,几个不同的模块用于数字的或相似的输
入输出信号,这些数字信号被连接在顶上的黄色塑料模块上,
每个模块能管理四个输入信号,它们的状态可以通过黄色塑料
下的绿灯检查,从上面的左侧顺时针方向前进,这样,从最靠
近黄色模块通讯单元,输入信号被读作0,1,2,3(第一个模
块),4,5,6,7(第二个模块),8,9,10,11(第三个模块,
这样一直下去,因此很容易地发现0E14,如果它是开着的而输
入输出页里却是低电平(或相反),那么可能有一个软件错误或
在输入输出单元有一个配置错误,或者与CAN网卡有一个通讯
错误。
c. 检查信号来的地方的传感器状态:在这个例子中,它被安装在印刷机传送带的上
缸表面上,如果传感器是开着的,而WAGO模块里是关着的,(或相反),则从传感器到WAGO的连接电缆可能有问题.
d.检查传感器本身:它可能损坏了或者位置发生了偏移。
它很可能因松动而造成状态变化的假象.
e.检查传感器应该所处的状态,在这个例子中检查传送带的位置,看它是否真的在上面或没有.
f. 检查相关的输出信号:当传送横梁被要求升上来时,0A15(传送带下降命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