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砚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著名砚台赏析.doc

中国十大著名砚台赏析.doc

中国十大著名砚台赏析中国十大名砚赏析1.十大著名砚台和砚台是中国毛笔书法的必备工具。

由于它们强壮的天性,它们代代相传,不朽,被历代学者所珍视。

除了端石、射石、洮河石、程妮石、红石、砀石、菊花石之外,还有几十种砚石,如玉砚、玉杂砚、瓦砚、漆砂砚、铁砚、瓷砚等。

石砚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生产,但自唐代以来,广东的段、安徽歙县的歙县、甘肃南部的陶、河南洛阳的等被称为“四大名砚”。

然而,中国书法界公认的十大著名砚台是:1.段燕:段曦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斧山的段曦烂河山。

这种石头细腻、柔软,并且具有可以显影而不损坏画笔和气息的特性。

终端石自然生成的图案形成终端石的“石制品”,如香蕉叶白、鱼脑浆、天青、烫印、猪肝浆、金星斑、冰粒、石眼等。

端砚以其古朴、古朴、精致和自然的工艺而闻名。

它被誉为"世界第一砚"、"世界第一砚"和"文房四宝之宝"。

因其“质轻、质坚、质软、无纤维环而寂寞”,自唐代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青睐。

由于其美丽的质地和多样的名称,其加工技术越来越复杂,地位越来越高。

因此,它已成为中国第一石砚。

2.她砚: 始于唐代,产于古代周舍(今安徽婺源、江西、歙县、黟县、休宁等地)。

婺源的卫龙砚是最好的。

其材料取自江西省婺源县卫龙山周围的溪流,故名卫龙砚。

佘艳石坚硬、湿润、致密,质地美丽。

它像抚摸肌肉一样抚摸皮肤,用锋利的边缘打磨皮肤,在不光滑的水中留下一支笔,并且不抵抗墨水。

这种墨水体积小,容易干燥,洗后会变干净。

敲击时,有清晰的金属声,不耗水,寒冷天气不结冰,呼吸冰冷易磨,墨如油,不伤头发,雕刻精美,古朴典雅。

自唐代以来,它一直保持着著名砚台的地位。

3.闫涛:山西砚产于山西省新绛县(原名江州),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名砚之一,与段、佘、陶享有同等的声誉。

由于不同的原料来源和不同的烧制时间,程妮砚台有不同的颜色。

其中,"红朱砂、黄鳝、青蟹壳、绿豆沙、檀香紫"是最好的颜色,尤其是红朱砂和黄鳝。

四大名砚的介绍

四大名砚的介绍

四大名砚的介绍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大名鼎鼎的四大名砚呀!这四大名砚,那可真是宝贝中的宝贝呀!就好比武侠世界里的四大高手,各有各的厉害之处。

先说说端砚,那可是砚中的大明星啊!它来自广东肇庆,质地细腻温润,发墨快,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武林高手,出招迅速,威力惊人。

你想想,用它磨出来的墨,写起字来那叫一个顺畅,简直如行云流水一般!而且啊,端砚的石品花纹那叫一个丰富多样,什么鱼脑冻、蕉叶白,真是美不胜收,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卷展现在你眼前。

接着是歙砚,来自安徽歙县。

它呀,就像是一个低调却实力超群的隐士。

歙砚的纹理独特,线条优美,有的像龙,有的像云,充满了神秘感。

用它写字,感觉自己都变得有文化了起来呢!而且它的硬度适中,耐磨耐用,真的是能陪伴你好久好久的好伙伴呀。

洮砚呢,来自甘肃洮州。

它就像那高原上的骏马,奔放而有活力!洮砚的石质碧绿,呵口气就能磨墨,神奇吧?用它磨出的墨,颜色鲜亮,写出来的字都好像在闪闪发光呢!还有那澄泥砚,虽然它不是石头做的,但可别小瞧了它哟!它就像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精灵,经过特殊的工艺制作而成。

澄泥砚质地细腻,摸着就很舒服,而且蓄墨不涸,就像一个永远不会干涸的墨水池。

哎呀呀,这四大名砚,真的是各有千秋啊!你说要是能拥有一方,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它们不仅仅是写字画画的工具,更是艺术品,是文化的传承呀!你能想象吗,几百年前的文人墨客们,可能就是用着这些砚台,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呢!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呀!咱平时写字画画的时候,如果有这么一方好砚,那感觉肯定不一样。

就好像是武林高手有了一把绝世宝剑,那发挥出来的威力肯定更大呀!而且呀,这些砚台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呢,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呢!所以说呀,朋友们,可别小看了这四大名砚哟!它们可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呢!咱得好好保护它们,传承它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魅力呀!怎么样,是不是对四大名砚有了更深的认识啦?。

专访四大名砚

专访四大名砚

文/戴 茜 许 洁 图/吴秋影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留住记忆”。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它被文人墨客视为知己,反映了独特的书房文化。

中国有四大名砚,分别是端砚、歙(sh è)砚、澄(d èng )泥砚、洮(táo )河砚。

这些砚因各自的产地以及石材的不同而得名,今天我们有幸把它们都请到了现场,让它们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有请它们闪亮登场!大家好,我是端砚。

我的原料端石产于广东肇(zhào )庆。

因为唐代肇庆属于端州,所以我叫端砚。

在四大名砚中,我可是有着“群砚之首”“天下第一砚”的美誉。

一号嘉宾:端砚特点:根据开采坑口的不同,会有很多不同的样子竹节形端砚现藏于苏州博物馆老坑砚石 坑仔岩砚石 麻子坑砚石请问您是如何成为“群砚之首”的呢?那是因为我的“皮肤”细腻、坚实、致密,摸起来像婴儿的肌肤一样。

用我研出的墨汁书写流畅,虫蚁不蛀,字体颜色经久不变。

另外,我的原料端石需要人们进入深达数百米的坑洞开采,对采掘工人的技术要求极高,原材料如此难得,自然十分珍贵。

留住记忆专访四大名砚42那开采端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那可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端石开采始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到今天一直未曾中断。

话说回来,砚台不是加点儿水就能磨出墨汁吗?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墨水呢?哈哈,你仔细看看,人们在研墨的时候是不是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条状物?那个东西叫墨条,没有它,光靠砚台可是磨不出墨来的。

二号嘉宾:歙砚特点: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大家好,我是歙砚。

我是用歙石制作而成的,歙石在安徽皖南以及江西都有开采地,其中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的石材制砚最佳,因为唐代时这个地方属于歙州,于是人们将我们命名为歙砚,又称龙尾砚。

您的祖上也是唐代“人”吗?是的,我们歙砚和端砚一样在唐代已经出现了。

你瞧,我的这位“兄弟”就是在唐墓中被发现的。

箕形歙砚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特点:四大名砚中唯一以泥为原材料的砚大家好,我是澄泥砚。

中国十大名砚鉴赏

中国十大名砚鉴赏

中国十大名砚鉴赏中国名砚欣赏一、十大名砚砚台是中国毛笔书法的必备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

砚台的材料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几十种。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石砚,但自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属陶)被并称为“四大名砚”,但中国书法界公认的十大名砚是:1.端砚:用端溪砚石制作,产自广东省肇庆市东郊斧柯山端溪之烂河山。

石质细腻、幼嫩,有发墨不损笔毫和呵气即可研墨的特点。

端石天然生成的花纹构成端石的“石品”,如蕉叶白、鱼脑冻、天青、火捺、猪肝冻、金星点、冰纹、石眼等。

端砚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以古雅、朴实、精美、自然闻名于世,有“群砚之首”、“天下第一砚”、“文房四宝中的宝中之宝”的美誉。

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受文人学士青睐。

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2.歙砚:始于唐代,产于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等地)以婺源的龙尾砚为优,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

歙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美丽,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

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刻精细,浑朴大方。

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3.陶砚:山西澄泥砚,出产于山西省新绛县(古称绛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砚之一,与端、歙、洮砚齐名。

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烧制时间不同而有不同颜色,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

澄泥砚不施彩釉,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药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同窑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

澄泥砚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的特点。

歙砚

歙砚
歙砚石色如碧玉,又具有不吸水、不拒墨、不损毫、贮水不涸、易洗涤等特点,享有“孩儿面”、“美人肤” 之称,历代文人和书画家如柳公权、欧阳修、苏东坡、米芾、蔡襄、黄庭坚、唐寅等无不视歙砚为至宝,赞美歙 砚的诗人甚多。大书法家米芾在《砚史》中就盛赞歙砚“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墨水于纸, 鲜艳夺目,数十年后,光泽如初”。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在《砚谱》中赞誉歙砚“龙尾远出端溪上”,认为歙砚 胜过端砚,宋代书法家蔡襄偶得一方歙砚后曾盛赞道:“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 肯耍秦人十五城。” 。
歙砚2.制坯:砚坯分为定型坯、自然形坯两大类。定型坯是按计划生产的规格型坯,如正方形、圆形、不规 则形等。自然形坯则是就砚石之自然形状加以修整,锯磨成坯。
3.设计:是制作砚台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关键性工序,要根据砚石的石质形态,认真考虑题材、立意、构图、 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大自然赋予砚石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点因材施艺,即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不同的 石品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因为歙砚石本身具备了自然的美,取其美之特点,合理地加以运用,要用得恰当, 用得协调才能突出美的艺术效果。
金晕:团团奕奕,如晚霞中的金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金晕大小了然不定,给人以一种独特 的朦胧美。品名有玉带金晕、眉纹金晕、金花金晕等。大多分布在水舷坑、金星坑、水蕨坑、碧里坑。
歙砚 罗纹:罗纹的纹理如丝绸般旖旎,给人一种晶莹、素雅之美。罗纹或形如春水皱起,荡漾在细美微风 之中;或形如罗裙绮丽,飘散不定。宋米芾《砚史》中记载:“今人以细罗纹无星为上。”赵希鹄在《洞天清禄 集》中写道:“歙砚纹理有罗纹刷丝、金、银刷丝三品。”罗纹的品名有水波罗纹、细雨罗纹、金星罗纹、刷丝 罗纹等。罗纹一般分布在水舷坑、水蕨坑、碧里坑、罗纹坑、罗纹里山等。

中国四大名砚的介绍

中国四大名砚的介绍

中国四大名砚的介绍中国四大名砚是指四种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砚台。

它们分别是:四川峨眉砚、安徽歙县砚、广东南雄砚和湖南岳阳砚。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种名砚进行介绍。

四川峨眉砚,又称川峨砚,是中国传统名砚之一,产于四川峨眉山。

峨眉砚的特点是色泽丰富多样,品种繁多。

其色彩有黄、赤、青、黑等多种,且色泽鲜明,极具观赏性。

峨眉砚的质地细腻坚硬,非常适合用来研墨。

使用峨眉砚研墨,可以使墨汁饱满且墨色浓郁,书写流畅自然。

同时,峨眉砚还具有保墨性强、不易磨损的特点,常被书法爱好者视为珍品。

安徽歙县砚,是中国传统名砚之一,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歙县砚自古以来就以其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而闻名,是中国砚文化的重要代表。

歙县砚的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工艺流程繁琐,需要经过挖矿、切割、雕刻、磨砚等多个环节。

歙县砚的色泽多样,有黑、青、红、白等多种,每一块砚台都独一无二。

歙县砚以其质地坚硬、墨色饱满的特点,成为许多书法家和文人雅士的首选砚台。

广东南雄砚,是中国传统名砚之一,产于广东省南雄市。

南雄砚的制作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研究,南雄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南雄砚的质地细腻、坚硬,以墨色饱满、书写流畅而闻名。

南雄砚的色泽多样,有黑、青、红、白等多种,每一块砚台都独具特色。

南雄砚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开采原料、切割、雕刻、磨砚等多个工序。

南雄砚因其独特的质地和出色的书写效果,被誉为“砚中之王”。

湖南岳阳砚,是中国传统名砚之一,产于湖南省岳阳市。

岳阳砚的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岳阳砚的特点是质地坚硬、润泽,纹理美观。

岳阳砚的色泽丰富多样,有黑、青、白、赤等多种,每一块砚台都独具特色。

岳阳砚的制作工艺讲究精细,需要经过多个工序,包括开采原料、切割、雕刻、磨砚等。

岳阳砚因其独特的质地和卓越的书写表现力,被誉为“砚石之冠”。

中国四大名砚分别是四川峨眉砚、安徽歙县砚、广东南雄砚和湖南岳阳砚。

这些砚台以其独特的质地、色泽和书写效果而闻名于世,被广大书法爱好者和文人雅士所推崇。

暑期社会实践歙砚

暑期社会实践歙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逐渐升温。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暑假期间,我参加了“探寻传统文化瑰宝——歙砚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

歙砚,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以其独特的石质、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此次实践,让我对歙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歙砚的历史渊源歙砚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它产于安徽省歙县,因此得名。

歙砚以其石质细腻、纹理清晰、色泽典雅、雕刻精美而著称。

在宋代,歙砚与端砚、鲁砚、洮砚并称为“四大名砚”,享有“砚中王者”的美誉。

二、歙砚的制作工艺歙砚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主要包括选石、雕刻、打磨、抛光等环节。

1. 选石:歙砚的石料主要来自安徽歙县,石质细腻,硬度适中,易于雕刻。

选石时,工匠们会根据石料的颜色、纹理、形状等因素进行挑选。

2. 雕刻:雕刻是歙砚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工匠们运用刀法、凿法、磨法等技艺,将石料雕刻成各种形状的砚台。

雕刻过程中,工匠们注重表现砚台的主题,使砚台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

3. 打磨:雕刻完成后,工匠们会对砚台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打磨过程中,工匠们会根据砚台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磨料和磨具。

4. 抛光:打磨完成后,工匠们会对砚台进行抛光,使其更加光亮。

抛光过程中,工匠们会使用抛光膏和抛光布,使砚台呈现出独特的光泽。

三、歙砚的文化内涵歙砚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文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在歙砚的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书画、典故等。

1. 诗词:许多歙砚砚台都刻有诗词,这些诗词既有赞美歙砚的,也有表达文人墨客情感的。

如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砚台,就是一首著名的诗词。

2. 书画:歙砚砚台上的雕刻,既有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也有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

3. 典故:歙砚砚台上的雕刻,还融入了许多典故,如“八仙过海”、“白蛇传”等。

四大名砚是哪四个

四大名砚是哪四个

四大名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

端砚,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是知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

端砚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的端溪水一带而得名,开采于唐武德(618)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端砚中老坑特别名贵。

另外还有麻子坑、坑仔岩、宋坑、梅花坑、斧柯东等几十个砚坑。

端砚石质优美、幼嫩细腻、发墨不损毫、贮水不耗、秀而多姿,石品花纹丰富多彩。

唐代诗人李贺在「扬生端州青花紫石砚歌」中,用「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赞美端石的名贵和颂扬了端州石工采石的高超技艺。

歙砚,出产于江西省婺源县与安徽省歙县交界的龙尾山一带(罗纹山)。

歙砚始采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于南唐时期兴盛起来,南唐李后主曾派专门的砚务官制作官砚。

歙砚还一度得到欧阳修,苏东坡等人的推崇。

歙砚的石品很多,主要分为罗纹类、眉子、眉纹类及金星和金晕类。

古代称:“罗纹砚,其纹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其理坚密。

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

金星罗纹,是指砚面融有谷粒的结晶物,在光线照耀下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

眉子砚,“纹若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

洮河砚,产于我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故而得名,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洮河砚取材于深水之中,非常难得,是珍贵的砚材之一。

洮河石质地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

洮石有绿洮、红洮两种,其中尤以绿洮为贵。

洮砚适用于雕刻大面积的图意,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高浮雕等,其雕工质朴,清晰感强。

澄泥砚,早先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台.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

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多为题铭珍藏。

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

四大名砚

四大名砚

四大名砚端砚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

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

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

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

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

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

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

古人云:“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赊。

刈取紫云烦镂削,千金一砍未为奢。

”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

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一朵奇葩,闻名遐迩。

使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

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端砚是《端溪九龙砚》,其长为4.6米,宽3.15米,厚0.45米,重达13.8吨。

被誉为“中华之最”。

现收藏于肇庆市端茗砚雕工艺厂内。

现在,肇庆市生产的端砚,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在造型、构图、题材、立意上又有新的突破,创造了端砚实用之外的新艺术意境,如端州古邵图大端砚,巧妙地将古端州缩龙成寸,又如仙境立体雕刻大端砚,把端砚雕刻成立体的一条鳄鱼、一只鸣蝉、一堆瓜果、一群仙人,并巧妙地将砚池收藏其中,看似雕塑、古董,但又可磨墨挥毫,令人叹为观止。

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端砚制作,传统记忆的传承方式导致工匠后继乏人,只有认真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切实保护和延续传统端砚制作技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肇庆市的程文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 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四大名砚.歙砚

四大名砚.歙砚

四大名砚.歙砚歙砚歙砚的坑口大多在江西婺源,此处仍归于徽砚,这是由歙砚的名称所决定的。

歙砚名称的由来,是由于唐代开元间歙砚已成为贡品,名闻于世,因产于歙州故名歙砚,当时婺源归歙州管辖,宋代徽宗年间改歙州为徽州,歙砚出名在徽州之前,故有徽墨之称没有徽砚之名。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齐名。

产于古歙州(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江西婺源等地),其中以婺源的龙尾砚为优。

尤以龙尾山西麓溪头乡产的砚石料为精绝。

龙尾山高二百仞周三十里,幽谷谋潭,草木葱贫,溪流湍湍,怪石兀立,素有“砚山”之誉。

从《婺源县志》上看,产石之佳者,不尽在龙尾山,尚有驴济,洗泥坑、洞灵岩等处。

统称歙石,或婺源石。

据五代陶谷《情异录》记载,唐开元二年,玄宗赐给宰相张文蔚、杨沙等人的“龙鳞月砚”,就是歙州产的一种较为名贵的金星砚。

可见,歙砚的传世至少有一千二百余年了。

歙砚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

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

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歙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美丽,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刻精细,浑朴大方。

歙石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炭质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砚锋为片状砚锋。

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

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造型浑朴,浮雕、浅浮雕、半圆雕等手法是歙砚台的工艺风格和特点。

歙石的地质年代后属震旦纪,距今十亿年,是一种泥质粘板岩,广东端石的地质年代为泥盆纪,距今四亿年,是一种泥质变质疑灰岩。

中国四大名砚

中国四大名砚

歙(shè)砚
• “歙砚”的开山 • 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 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 后主的赏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 居安徽歙州,成为“徽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 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 •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 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 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 保持其名砚地位。这就是端砚。
四 大 名 砚
端砚
•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 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 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 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 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 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 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 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洮táo砚
• 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绿石产于甘 肃南部洮河中游与岷县、临潭县交界的卓 尼县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
• 谢谢!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 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 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 宝, 是中国书法的必备 用具 。
•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 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 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 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 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 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 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 支撑。唐、宋时,砚台的 • 造型在使用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
澄(dèng)泥砚
• 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 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 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 胎、立体、过通等品种。澄泥砚由于使用 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 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 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 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 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今日所见古澄泥 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

中国的四大名砚

中国的四大名砚

中国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端砚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

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

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

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

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亦称洮河砚。

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

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

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

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

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

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

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另外,东北有松花砚,河北有易水砚,山东有红丝砚等也比较有名。

砚台的正确用法:1、平时储水: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养研」2、使用时须换清水:用小壶滴清水在砚台表面,再用墨碇研磨。

注意热水伤润损墨。

3、用后刷洗:砚石使用之后,必须将余墨涤去,不可使之凝于砚上。

不然残墨乾则结成渣块,第一妨碍研磨,第二伤笔亳,且会损害砚面。

若与新墨相混,则无下墨或发墨之利。

洗的时侯可以用丝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坚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伤害光滑的砚面。

如果须要带出场的话,最好阴乾,不要用纸类擦拭,以免残屑留存,与墨相混。

中国四大名砚-2018-11-12

中国四大名砚-2018-11-12

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为砚中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它出产自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名 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采集端石的地方,通常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岩、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岩之质量最佳。
2、歙砚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现今江西婺源龙尾山西麓武溪,人称「龙尾砚」又称「罗纹砚」就是古歙砚,以 砚石在古歙州府治(歙县)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二、四大名砚的历史 1、端砚 端砚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用于书 画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端石制砚,以石质要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储水不耗,发墨 而不损毫者为佳。 端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端砚砚 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端砚石由于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具有发墨不伤毫和呵气可研墨的特点。端石中 的佳品长年浸于水中,温润如玉。《端溪砚史》称之:「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 温软嫩而不滑」。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 才采用次之的歙石。
3、洮砚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洮砚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末(1175 年)就已断采,现在每得一块洮砚特 级老坑石都相当于是得到千年的古董。洮砚被选为皇宫贡品,只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够拥有,百姓只是听闻甚至 难得一见。
4、澄泥砚 以过滤的细泥的材料制作的砚具。它并非石材,是以澄江之泥,精工烧炼而成,也是中国名砚之一。澄泥砚制作 起源于唐代,至宋代兴盛起来,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不损毫不耗墨,能与石砚媲美。唐 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澄泥砚造型朴实无华、山东的鲁概砚都属于澄泥砚的一种。

中国四大名砚的介绍

中国四大名砚的介绍

中国四大名砚的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中砚台文化是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中国四大名砚是指四种历史悠久、制作精湛的砚台,它们分别是:端砚、龙泉砚、歙砚和澄泥砚。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名砚。

一、端砚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最古老的一种,起源于汉代,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砚以其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而闻名,被誉为“国石”。

端砚的产地主要在广东阳江、肇庆一带,其石质细腻,质量上乘。

端砚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开采、切割、磨光等多个工序。

端砚的纹理独特,有山水、花卉、动物等各种图案,犹如一幅幅艺术品。

端砚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墨,还可以用来观赏和收藏。

二、龙泉砚龙泉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产地在浙江龙泉市,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龙泉砚以其质地细腻、色泽靓丽而受到广泛赞誉。

龙泉砚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选用优质石材,经过多次研磨、抛光等工序,才能制作成砚台。

龙泉砚的质地细腻,墨色浓郁,书写起来非常顺畅。

龙泉砚的外形也非常美观,多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被誉为“书法之砚”。

三、歙砚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最著名的一种,产地主要在安徽歙县,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歙砚以其石质细腻、纹理独特而备受推崇。

歙砚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需要选用上等石材,经过多次打磨、烧制等工序,才能制作成砚台。

歙砚的纹理丰富多样,有山水、花卉等各种图案,犹如一幅幅艺术品。

歙砚的质地细腻,墨色浓郁,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

四、澄泥砚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最独特的一种,产地主要在四川成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澄泥砚以其独特的泥质和制作工艺而闻名。

澄泥砚的泥质细腻、质地独特,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次揉捏、烘干等工序。

澄泥砚的外形粗犷、朴实,色泽沉稳,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澄泥砚的墨色饱满,书写起来非常流畅,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

中国四大名砚是中国砚台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质地、制作工艺和美观外形而备受推崇。

无论是用来制作墨,还是用来观赏和收藏,这些名砚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砚台发展“简史”及四大名砚

砚台发展“简史”及四大名砚

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而在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书法界也公认十大名砚:
1.端砚其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市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2.歙砚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3.山西澄泥砚为陶砚,唐宋时已是贡品。其精于雕琢,泽若美玉,储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
4.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歙、洮、红丝(后澄泥代替了红丝)文人墨客爱不释手。四大名砚之所以为人们称誉,当然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有它各自的地方特色和雕刻风格。虽然明代也生产瓷砚、铜砚和木砚等,由于石砚砚材来源广泛,所以仍以石砚为主,尤以端砚最为人们所重。端溪开采砚材,在明代又分为大西洞、小西洞、正洞、东洞(即龙洞)等(总称老坑洞),其中以大西洞出产的砚材,石质佳美,最为上乘。当时随形砚逐渐流行,各种砚的制作工艺日趋精细,成为工艺品。如端砚的石眼,被巧妙地加以利用,成了端砚特有的艺术装饰。文人墨客在砚台上镌诗,题铭的风格在明代大为盛行。砚台的艺术价值逐渐超出了使用价值,达官贵人附庸风雅,也多收藏砚台。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石砚,山东的紫金石砚和龟石砚,大汶口一带的燕子石砚,即墨的田横石砚和温石砚,蓬莱的砣矶石砚,临沂的薛南山石砚和徐公石砚,曲阜的尼山石砚,河南济源的天坛(盘古)砚,安徽宿县的乐石砚,江西修水的赭砚,吉林松花江下游的松花石砚,四川合川的嘉岭峡石砚,甘肃嘉峪关的嘉峪石砚,宁夏,青海的贺兰石砚,浙江江山的西砚,湖南湘西的水冲砚等等。但自唐代起,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和红丝砚便特具声名。澄泥砚属陶,其余四砚皆为石砚。

四大名砚赏析

四大名砚赏析

四大名砚赏析来自:黑老赵 >《雅兴》在当代,人们所说的四大名砚是指端砚、歙(shè)砚、洮(táo)河砚和澄(chéng)泥砚。

(一)端砚端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斧柯山西麓端溪一带。

因肇庆古称端州,所以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

端砚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由于端砚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所以它自宋朝后期被推为四大名砚之首,其霸主地位至今难以撼动。

1、端砚的坑口一个地方砚台的石料,一般并不是从一个石头坑中挖出来的。

所谓砚的坑口,就是说砚台是从哪个坑里开出来的。

端石有多个坑口,以品质而论可以分为两个档次。

第一档次: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1)老坑端砚优质石产区位于肇庆市郊羚羊峡南岸端溪水以东,各名坑星罗此间,有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

产区分三个矿层,老坑属第一含矿层,位于含矿段的最下部,这个层面上仅有老坑,别无他洞。

老坑砚石外观上看,青灰中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

砚石处于其临近的西江水位线以下,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以至达到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程度。

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

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沉重异常,但真一上手,却感到比重不是很大。

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的。

老坑砚石毕竟是石头,有着3度的硬度,但用手触摸却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

另外,如用指肚或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老坑石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

其之所以有这个特点,就是因为它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的。

再是,由于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大,所以敲击它时,就发出“笃笃”的木声,不像其他砚石特别是歙石那样发出铿锵的金属声,此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

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原因,所以它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

中国十大名砚 无温氏澄泥砚 澄泥砚为运城绛县 后在忻州定襄河边乡制砚

中国十大名砚  无温氏澄泥砚 澄泥砚为运城绛县 后在忻州定襄河边乡制砚

1端砚与徽墨、湖笔、宣纸并称“文房四宝”,在我国四大名砚中,端砚最为著名,它的石质坚实而润滑,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柯山和北岭山一带,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当时的端砚无图案花纹装饰,十分简朴。

据说到了唐中叶时,一名老砚工路经端溪,看见有两只仙鹤落进溪水中再没有起来,他张网捞捕,捞起了一块石头,石中有鹤鸣声,他把石橇开,奇石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上面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后来砚工们纷纷仿制,2贺兰砚,产于宁夏蓝宝。

贺兰石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石料。

用其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优点。

构成贺兰石的矿物非常微细,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而相互聚结又特别紧密。

就在这般细腻基底上,均匀散布着许多比较坚硬的石英粉和铁矿物微粒,它们恰似在贺兰石中嵌入了“硬质合金”。

贺兰砚发墨迅速,不郁结,又耐用,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

这一优点深受书法家、画家的喜爱。

上石刻舞台的,众说不一。

最早的一种传说跟“蒙恬制笔”联系上了。

蒙恬是秦始皇的一员战将,曾率兵十万屯恳于宁夏等地的黄河两岸。

蒙恬“以柘木为管,鹿皮为柱,羊皮为被”……3《红楼梦》数个版本中,最受“红学”研究者器重的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但“脂砚斋”究竟是谁一直难有定论,这也是马孝亮认为最难破解的一个谜。

红学家们多数望文生义,认为“脂砚”就是调胭脂的砚台,而不是研墨之用。

但记者在临朐采访时有了重大发现:“脂砚”其实是大量存在的!“脂砚”就是临朐特产红丝砚!“脂砚斋”应该就是临朐人!因为临朐属于青州,也称为青州红丝砚,都由红丝石制成。

红丝石主要在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周围出产,有红纹如刷丝,萦绕石面。

常见有黄地红丝、紫红地褐丝、红褐地紫丝等色彩,是制作砚台的优质材料。

红丝砚唐宋时期即负盛誉,文人墨客倍加推崇,唐柳公权、宋欧阳修……4洮砚在宋朝时已闻名全国,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开采历史。

砚台哪里产的最出名

砚台哪里产的最出名

砚台哪里产的最出名
古代没有一次性墨汁,基本研墨写字,所以砚台就是写字弄墨的必备工具之一。

好的砚台一般雕刻精美,不损害毛笔,发墨快不易干燥,易于清洗和研石细腻,好像是小孩屁股,摸起来光滑舒服。

砚石一般由石头雕刻而成,或者用材料制作而成。

一般用纯石头雕刻成的砚台保存价值较高,市场上也多方炒作,拉台这种砚石的收藏价格。

比较有名气的砚台是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并称四大名砚。

端砚,最著名的砚台,也是像宝石一样收藏。

端石主要产自广东省高要县和肇庆市,它的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其他颜色为辅。

其主要特点是石头纹丰富多彩,有青黑花纹、朱砂斑点、五彩斑点等,如果遇到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眼中闪现瞳仁,即为砚中精品。

端砚首问出处,主要是来自老坑、麻子坑和坑仔,老坑出品的石头细腻润泽,抚摸如女人肌肤,爱不释手,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产生很多纹理,冰纹冻和五彩癞病等是老坑特有的纹理,如果敲击石头即发出木鱼的传说,就是声音
轻脆犹如木鱼。

麻子坑据传一麻子石匠发现并且冒着生命开采,后人为了纪念他起名麻子坑。

它的岩石高洁,滋润,和老坑可以相媲美,如果有石纹和石眼即为佳品。

如果遇到“鸲鹆眼”,好像是八哥眼,带黄白,那就是宝贝,不要研墨,收藏就行。

声音轻脆,上品声音还是犹如木鱼之音。

坑仔石质与老坑相比较硬,石色比老坑稍偏红紫,没有老坑那样层次分明。

石质十分幼嫩。

石面花纹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等,尤以石眼多著称。

扣其声音沉闷,有杂音等。

日常生活百科知识问答

日常生活百科知识问答

⽇常⽣活百科知识问答 为了帮助⼤家强化⽇常⽣活百科知识,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常⽣活百科知识问答,欢迎阅读学习。

问:我国四⼤名砚即⼴东端砚,⽢肃洮砚、安徽歙砚、虢州澄泥砚,请问中国四⼤名砚中哪⼀种不是⽯砚? 回答:澄泥砚不是⽯砚,澄泥砚与⽯砚不仅取材有别,⽽且⼯艺⽅法也截然不同。

澄泥砚是在陶砚的基础上⽣产发展起来的。

问:“蜀⽝吠⽇”源⾃我国唐代诗⼈柳宗元的《答韦中⽴论诗道书》,请问它的意思是什么? 回答:四川这个地⽅常常阴天,终⽇不见阳光,偶尔出了太阳,连狗都感到奇怪,于是冲着太阳狂吠不已-这就是蜀⽝吠⽇的故事,此成语意为少见多怪 问:太阳⾦字塔是举⾏宗教仪式的祭坛。

太阳⾦字塔是古印第安⼈祭祀太阳神的地⽅,请问它坐落在哪⾥? 回答:“特奥蒂⽡埃”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诸神之都”,这个诸神之都遗址在墨西哥,位于墨西哥城东北公⾥,这⾥坐落着著名的太阳⾦字塔。

问:我国是⼀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能源⽣产和消费中的⽐例⼀直在%以上,请问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回答:我国煤炭资源最多的是新疆、内蒙古、⼭西、陕西、河南、宁夏、⽢肃、贵州等个省区,这些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 问: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和著名的⽂学家,被誉为世界上光彩夺⽬的科学和⽂学的双⼦星。

请问这些是对谁的描述? 回答:张衡字平⼦,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的科学家、⽂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曾发明过地动仪、浑天仪、指南针、候风仪等 问:年,葡萄⽛探险者来到称为“黄⾦海岸”的地⽅。

年荷兰⼈占领了整个黄⾦海岸。

有“黄⾦海岸”之称的是哪个国家? 回答:加纳位于西⾮,⼏内亚湾北岸,西邻科特迪⽡,北接布基纳法索,东毗多哥,南濒⼤西洋。

年,黄⾦海岸独⽴,改名加纳。

问:三峡是万⾥长江⼀段⼭⽔壮丽的⼤峡⾕,为中国⼗⼤风景名胜之⼀。

请问“长江三峡”包不包括虎跳峡? 回答:不包括。

三峡西起重庆⽩帝城,东⾄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词条中国四大名砚中国四大名砚石前言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

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就已粗见雏形。

刚开始时是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大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

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谈起砚的种类有许多种,从砚的材质可分为:玉砚、银砚、铜砚、铁砚、陶砚、瓷砚、石砚、漆砚等,其中石砚是最为普遍,也最实用的一种砚。

砚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砚是半坡村遗址出土的研磨颜料的研磨器,在1980年,大陆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色颜料。

很显然,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

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方砚台的实际寿龄已超过了五千年了。

秦汉时期,陶砚、瓦砚、铜砚、漆砚等砚的历史由来已久,据《古今事物考》记载:「自有书契,即有此砚。

盖始于黄帝时也。

一云子路作。

」目前所知,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须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磨天然或半天然墨了。

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到了唐宋为辉煌时期,开始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以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至此,中国的砚台历史产生了著名的端砚、歙砚、洮河砚。

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了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研》中记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歙州次之。

后始重端、临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

故史书便将「端、歙、临洮」合称为三大名砚。

到了清代末期,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

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红丝石砚代替澄泥砚而列为四大名砚之一(见1985年11月9日的《中国教育报》) 。

中国四大名砚石的介绍端砚端砚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

用于书画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端石制砚,以石质要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储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

端石产于现在的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

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

端砚砚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端砚石由于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具有发墨不伤毫和呵气可研墨的特点。

端石中的佳品长年浸于水中,温润如玉。

《端溪砚史》称之:「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

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石。

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为砚中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

它出产自广东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

采集端石的地方,通常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岩、中岩、上岩、龙岩、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岩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岩之质量最佳。

但浸在水里的下岩想开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时才可进入,潭水无出口,须七十个人排排座,一个个将装水的瓮往上传至岩口,如此做个月余,潭水始得涸,才能进入取石。

明年春天水涨,则又得重新来过了。

若非如此,下岩之石所做的砚岂能如此发墨,真是好的东西必须经过淬炼才能成材。

但下岩到北宋时已开采净尽,明朝以后另辟的新坑或中、上岩,质量就没有那么好了。

端石的开采是非常艰巨的,因此古代的砚石真是得来不易。

从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在「端溪铭」中说:「千大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

」可看出采石过程是非常艰巨。

唐代诗人李贺在「扬生端州青花紫石砚歌」中,用「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意思是说: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他赞美端石的名贵和颂扬了端州石工采石的高超技艺。

端砚还有另一个特征,为「有眼」。

如「鹦哥眼」、「了哥眼」等,据说是石嫩则眼多,石老则眼少,也有以眼来发质量优劣的,最上为活眼,再来是泪眼、死眼等。

其实所谓「眼」便是砚上石纹,倒不一定和质量相关了。

写字时多个水灵灵的眼注视是不错,又可增加砚的可欣赏性,但长出眼的地方不好,影响磨墨,却不如不要的好。

另外端石的颜色也被视为和质量有关,有紫、青、白等颜色,而以白色最佳,紫色最下。

端砚的优点,一是下墨,二是发墨,三是不损亳。

端砚的石质能达到致密、坚实、幼嫩、滋润,这与端砚的石品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端砚石品中有蕉叶白的,有火捺的,兼有青花。

只要是砚石质地致密、坚实、幼嫩、润滑,发墨而不伤毫,就能成为一方好砚材。

端石石品繁多,真正好的名贵石品也是难得的。

石品中有鱼脑冻,是较名贵的石品,有如受冻的鱼脑而得名。

清吴兰修《端溪砚史》中载:「一种生气,团团圞圞,如澄潭月祥者,曰鱼脑冻」。

其质细腻、幼嫩、滋润,一般产于水岩。

青花是名贵的石品,青花细致有如波面微尘,像轻纱,似水藻,隐约在紫石上面,秋之无形,沈入水中,方清晰可见。

细润如玉,叩磨无声。

蕉叶白是端石品中之一,形状如蕉叶初展含露欲滴,上下四旁有火捺花纹装饰。

蕉叶白处细嫩,石质较软,易于发墨,主要产于志坑。

端石中还有天青、火捺、猪肝冻、金星点、金银线、冰纹、石眼等品名。

端石石眼,以其形似而定名,有鸲鹆眼、乌鸦眼、鹦哥眼、象眼等;按其神态之分有活眼、泪眼、瞎眼等,还有高眼、低眼、底眼之分,石眼在端石砚雕刻艺术中起着装饰美化作用。

具有欣赏价值,被文人视为珍宝。

古代文人以石眼视为端石质地高洁、细润有神,犹如人的眼睛,别具一格,以此认为鉴别端石质量高低的标准。

其实,石眼对端石没有直接价值,只不过起了装饰效果,令古人称宝,视为珍藏。

端砚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

主要分采石、维料、制璞、雕刻、配合、打磨(即磨光)、上蜡等等工艺过程。

清代端石砚要求因材施艺,因石构图,在题材、立意、构图、造型、利用何种雕法都要精心推敲,刻划得当。

保持了端砚的古雅、朴实,古色古香、形态自然的特点。

如北京故宫收藏的「端石双龙砚」、「猫蝶砚」是端砚中的佳品。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现今江西婺源龙尾山西麓武溪,人称「龙尾砚」又称「罗纹砚」就是古歙砚,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歙县)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

据宋洪迈《歙砚谱》的记载,说明在唐朝开元年间,叶姓猎人逐兽至长城里,见迭石如城,莹洁可爱,携归成砚,自是歙砚名闻天下。

据五代陶谷《清异录》的记载,唐开元二年,赐宰相张文蔚、杨涉等人龙麟月砚各一,歙产也。

歙砚初产时间,应是开元之前,大约公元700年左右。

歙砚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

歙砚的品种有罗纹、眉子、金晕、银星、古屏、玉带、紫云等多种,尤以罗纹、眉子之奇特者为上品。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得到一方长约尺余的歙砚,砚前刻有山峰36座,大小间错、延伸至边,当中琢成砚池,池中碧水荡漾,妙趣横生,他竟然以此砚换得苏仲泰一座豪华宅邸!现在,歙砚多次被作为"国宝",送给外国贵宾。

歙砚的名砚有"龙尾砚、眉子砚、龙潭石砚、金星砚、庙前青石、歙红"等。

歙砚闻名是在南唐时代,由于歙砚石色青莹、石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元宗的喜爱,故歙州设置了砚务,并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专门搜罗佳石,为御府造砚。

之后李后主所用的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成为天下之冠。

歙砚石质坚密细腻,色黑深沈,纹理自然,以青黑多金星者为上品。

歙砚石品很多,大致分为眉纹,是歙砚石中花纹之一。

眉纹石按其石纹可分为七种,以雁湖、对眉子最佳。

歙石中还有罗纹,石纹如丝罗形状,可分金花罗纹,操作数罗纹、松纹罗纹等。

金星纹理也是歙石的一个品种,是砚石中融有谷粒的结晶物,撒布砚面,在光线照耀下,熠熠发光,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

古代称为,罗纹砚,石纹有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纹理紧密。

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

眉子砚,石纹像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

雨点金星砚,星如雨点,灿然遍地。

歙砚石质坚密细腻,色黑深沈,纹理自然,以青黑多金星者为上品。

歙砚的制作与端砚的制作差不多。

造型多样化,工匠用心立意后取材,达到歙石端庄、设计美观大方、浑厚特点。

如北京故宫收藏的「歙石竹节砚」、「歙石鱼子竹节砚」。

洮河石砚因产于中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故而得名。

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材料于深水之中,所以非常难得,是珍贵的砚材之一。

洮河石质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有绿洮、红洮两种,而绿洮特别贵重。

唐代洮砚制作比较盛行,与当时的端、歙、澄泥称为全国四大名砚。

纹理不多,传世的作品也较少。

洮河砚多为雕刻大面积的图意,它以线刻后填黑,清晰感强,以浮雕、透雕、高浮雕手法,雕工质朴。

如宋代「洮河石蓬莱山方砚」。

洮河砚是古称,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现在被简称为洮砚。

用以刻洮砚的岩石取自甘肃卓尼喇嘛崖,精品常卧深潭水底,取之极难,获之不易。

洮河石的石品高雅,常呈绿色,但不翠绿,多为淡绿泛蓝,晕点片片,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叩之却无脆声,浑朴而无火气。

涩不损毫,滑不拒墨﹔发墨迅疾,久蓄不涸。

总之,无论观赏,抑或实用,均属上乘,故被古代文人雅士共识为中国三大名砚之一,名列端、歙砚之后。

呜呼,此乃画中窥美,欲亲眼目睹精品洮砚,难矣。

它虽位列第三,存世量却远寡于端、歙,何耶?可能是佳石难求吧。

澄泥砚以过滤的细泥的材料制作的砚具。

它并非石材,是以澄江之泥,精工烧炼而成,也是中国名砚之一。

澄泥砚制作起源于唐代,至宋代兴盛起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不损毫不耗墨,能与石砚媲美。

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

澄泥砚造型朴实无华、山东的鲁概砚都属于澄泥砚的一种。

澄泥砚始于晚晋唐初之山西绛州,是人工手作之陶类砚,制作方法沿革自秦砖汉瓦,经无数改良而精制所成。

佳品坚实过于石,不涸水不伤毫。

色多作鳝鱼黄、虾头红、朱沙红、绿豆青等。

真正澄泥砚制法因古人不轻易传授秘方于宋初已失唐人之法,后来制成之作品多不属佳品了。

如何选购砚石随着时代的发展,砚的实用性慢慢的淡化,而它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也随之得到升华,一个好的高档次的砚,不但可以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朋友,而且还是拍卖和收藏的宠儿,如果是材质佳、流传有序的古砚,那么它的价值则更高。

所以要鉴别砚的优劣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品、工、质、铭、饰等五个方面来鉴别:(1)品,指明的是砚的品相和外形,砚的造型品相一般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为上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