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017新版)教案+反思3.7.地球——水的星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7课 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主题为地球的水资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认识地球的水域种类,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并能通过量化的方式对比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
这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合作思考和保护水资源意识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2. 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科学探究目标:1. 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2.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科学态度目标:1. 观察细致,乐于合作,勤于思考。
2. 认同以量化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的科学准确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知道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领我们认识更多的地球秘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了解地球的水域种类,定性定量地感受“地球是一个有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2. 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量化的方式对比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地球、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球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记录整理信息的能力,但对于量化比较和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还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示范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地球仪、世界地图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球的水域分布情况,并进行量化比较。
六、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世界地图等教具。
2. 学生练习册、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具。
3. 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增加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
七、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基本特征,并提问:“地球上有哪些水域?”2.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鼓励他们思考:“地球上的水域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以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7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教科版)⼩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7地球-⽔的星球(教案)教科版⼩学科学三下3.7《地球-⽔的星球》教案课题地球-⽔的星球单元三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情分析学⽣已经认识到地球有很多的⽔,例如⼀望⽆际的⼤海、滔滔不绝的江流……那么这些液态⽔到底占到多⼤的⽐例呢?学⽣并不了解。
⽔资源对于⼀个星球的意义是⾮常重要的,这⼀点学⽣还没有深刻地认识。
学习⽬标科学概念⽬标1. 地球是⼀个液态⽔⼗分丰富的星球。
2. 地球陆地表⾯有河流、湖泊等⽔体类型。
3. 地球表⾯的海洋⾯积远⼤于陆地⾯积。
科学探究⽬标1. 能耐⼼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2. 能⽤数格⼦的⽅法量化⽐较陆地和海洋的⾯积。
科学态度⽬标1. 观察细致,乐于合作,勤于思考。
2. 认同以量化⽅法进⾏观察⽐较的科学准确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标1. 知道⽔资源对于⼈类的意义,有保护⽔资源的意识。
2. 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领我们认识更多的地球秘密。
重点了解地球的⽔域种类,定性定量地感受“地球是⼀个有丰富液态⽔的星球”,理解⽔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量化的⽅式对⽐陆地⾯积和海洋⾯积。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活动设计意图1. 新课聚焦1、利⽤维恩图导⼊:太阳和⽉球有哪些不同的特征?2、地球和太阳、⽉球相⽐较,有什么独特的地⽅?【提⽰】回顾、查看维恩图本单元是太阳、⽉球和地球单元,前⾯6课学⽣已经充分了解了太阳和⽉球的特征,在聚焦环节,让学⽣仔细⽐较三个天体的不同,聚焦地球的独特。
学⽣会回答“地球有⽔、⽣命、空4、通过地球仪,你观察到了什么?注意:观察时⼀定要结合图例判断哦。
5、地形地球仪可以很清晰地展⽰地球的地貌特征,如海洋、陆地、⼭峰、江河、湖泊等。
你发现地球有哪些特点?【提⽰】地球有绿⾊的平原、棕⾊的⼭峰,平原⽐较低矮、⼭峰⾼耸⼊云,还有丰富的⽔资源等。
6、仔细观察,地球仪上的⽔域有哪些?【提⽰】河流、湖泊、海洋、冰川、⽔库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水的星球》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水的星球》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水的星球》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水资源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水,但是对于水的重要性可能没有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水资源丰富,有的地方水资源匮乏。
2.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水资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的实例,如节水窍门、节水标语等。
3.准备一些关于水的重要性的资料,如水对生物的影响、水对环境的影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关于水资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地球上的水资源,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水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节约用水。
7.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针对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今后将加强对学生学习进度的监控,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个别指导。
2.针对教学组织方面的问题,今后将优化课堂活动的设计,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激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简单的蒸发实验,观察并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变化。
-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能够提出并实施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在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拓展过程中,学会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了信息素养。
4.创新与实践:
-学生在课后拓展应用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节水方案、开展水资源调查等。
-学生在反思总结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不足,提出创新性改进建议,促进自身成长。
课后作业
1.绘制水循环过程图解:
-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水循环过程,绘制一张详细的水循环图解,标注出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并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作用。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内讨论,共同完成蒸发实验。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深入讲解水循环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合作学习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循环的知识点,掌握实验技能。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2.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7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水的基本特征,识别地球上的水的类型,理解水对地球的重要性,掌握收集和分析水的样本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生能够亲历水的研究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水的特征,掌握收集和分析水的样本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水对地球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地球仪、水槽、水样本、试管、滴管、记号笔等。
2. 准备教学教材: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安排教学时间:本课时为单课时,时间约为45分钟。
4. 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水的观察、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水的奥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地球的照片,介绍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很多条件。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吗?水对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有什么重要性?(二)新课教学1. 观察地球上的水(1)展示地球上的水循环图片,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让学生思考:水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我们生活在陆地上,而不会生活在海洋中?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展示人类利用水资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3)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水体的特点和水循环的过程。
2. 让学生思考:如果水资源枯竭了,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表不同的内容。
绿色:平原及低山丘陵。
黄色、棕红色:山洋、冰川地、高原,颜色越深说明地势越高。
浅蓝色:湖泊、河流。
等。
深浅不同的蓝色:海洋,颜色越深说明水越深。
白色:雪地高山顶部。
黑色、红色:国界洲界。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上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化,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观看地球仪视频资料。
学生观再仔细观察地球仪上的水域有哪些。
察并分享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水域,水域所占的面积非常大,地球仪上结果。
大部分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地球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充足的生可学使星球。
直以观地地球仪上的水域主要集中在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看到地球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谁大谁小。
所上有的学生海利用观察准备:世界地图、透明计算纸、铅笔。
地陆和透洋,观察过程:(1)观察地图,你认为陆地与海洋相比,哪个明进行粗计算纸覆略地比较。
盖面积大?(2)将透明计算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数出陆地在世界地图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上数格子,10 4 3 2 1 格子数 5 9 8 7 6分享结果。
海洋格子数陆地格子数使学生明确海洋面大约占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
观察结果:海洋所占面积大,积与陆地学生查看课中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对比一下,地球和它们1查看第面积相比,第1课维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海洋面积对比一图。
大约能多相同点:都是球体、太阳系中的天体。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水的星球教案和反思
地球-----水的星球【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地球仪和地图的活动,了解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2.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3.总结海洋的特点,并能将地球与太阳和月球做比较。
4.了解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1.经历观察地球仪和地图的活动,了解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2.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图、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关于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一-地球、观察过地球仪的同学们,你们简单说说地球的特点吧。
2.学生自主汇报,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地球仪。
(1)教师分组学生,下发地球仪。
指导学生围绕以下几点观察地球仪:一是通过地球仪能观察到什么:二是仔细观察地球的水域有哪些。
(2)学生围绕问题在小组内观察地球仪,交流观察结果并记录。
(3)教师指名学生分享小组观察成果。
(4)教师总结:地球是一颗有若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地球表面主要分为海洋和陆地,海洋分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陆地分为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2.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1)教师分发世界地图和透明计算纸,指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观察:首先将透明纸履盖在世界地图上,然后数出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2)小组活动结束后汇报结果。
(3)总结:地球上占据面积最多的是海洋。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比较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与不同,并填写在维恩图中。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的特点。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的特点吗,说一说?(2)学生根据观察成果汇报。
(3)总结: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面积约5. 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 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71%: 陆地面积约1. 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29%.2.地球液态水带来的好处。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3.7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3.7地球—水的星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3.7地球—水的星球》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水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但是对于地球水资源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水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和重要性2.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实践操作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水的分布图,让学生对地球水资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水在地球上的分布,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丰富性和分布不均。
同时,展示一些因为水资源缺乏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每组给出一些建议,如:一水多用,回收废水,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明白水资源的珍贵,激发他们保护水资源的决心。
5.拓展(15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节约用水的小标语,设计一水多用的实验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用水习惯,找出可以节约用水的地方,并试着实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地球—水的星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3.7地球—水的星球》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
2.水的存在形式: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大气水等。
3.水的循环过程:蒸发、降水、径流等。
4.水的重要性:生物生存的基础,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水的性质和用途,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对于水的循环过程和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学生能说出地球表面水的分布,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3.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表面水的分布。
2.水的循环过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地球上的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方式,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3.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准备实验器材,如水、盆、杯子等。
3.准备案例资料,如我国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上的水,如大海、河流、湖泊等,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水资源。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水吗?这些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呈现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分布情况。
同时,展示水的存在形式: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大气水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循环过程。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水从蒸发到降水再到径流的过程。
4.巩固(5分钟)提问:谁能来说说水的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分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点。
3.7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教科版)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球表面水的分布、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等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掌握地球表面水的分布、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等基本知识点,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测试评价:设计课堂测试,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及时解决问题:根据课堂评价的结果,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作业评价
-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点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视频:教师提供关于水循环、水污染等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在线工具:教师使用在线地图、水资源统计工具等,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水的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4)书籍和杂志:教师推荐关于水资源的书籍和杂志,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进一步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知识。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地球表面水的分布、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等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地球表面水的分布、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等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及时反馈学习效果:通过作业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7《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3.7《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课题地球——水的世界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
2.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科学探究目标1.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科学态度目标1.观察细致,乐于合作,勤于思考。
2.认同以量化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的科学准确性重点了解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难点能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利用维恩图导入:太阳和月球有哪些不同的特征?2、地球和太阳、月球相比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提示】地球有水、生命、空气等。
3、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水资源特点。
导入:从图片上看地球,地球就像一个“水的星球”。
(展示地球图片)(1)先介绍了解陆地概念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叫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大陆;四周被海水包围的小块陆地称岛屿。
(2)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独特之处是拥有着丰富液态水。
思考:地球上有多少水?水对地球的意义是什么?回顾、查看维恩图比较回答认真听思考利用已有的维恩图导入,初步了解地球的特点:水资源丰富讲授新课一、探索:观察地球仪1、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上颜色表示什么?蓝色代表海洋,颜色越深代表深度越大;白色代表冰川;黄色代表陆地,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3、在地球仪上人们除了用不同的颜色,还用各种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
4、通过地球仪,你观察到了什么?注意:观察时一定要结合图例判断哦。
5、地形地球仪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地球的地貌特征,如海洋、陆地、山峰、江河、湖泊等。
你发现地球有哪些特点?【提示】地球有绿色的平原、棕色的山峰,平原比较低矮、山峰高耸入云,还有丰富的水资源等。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7.地球——水的星球 教案+反思
7.地球—水的星球【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地球仪和地图的活动,了解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2.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3.总结海洋的特点,并能将地球与太阳和月球做比较。
4.了解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1.经历观察地球仪和地图的活动,了解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2.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图、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关于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观察过地球仪的同学们,你们简单说说地球的特点吧。
2.学生自主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地球仪。
(1)教师分组学生,下发地球仪。
指导学生围绕以下几点观察地球仪:一是通过地球仪能观察到什么;二是仔细观察地球的水域有哪些。
(2)学生围绕问题在小组内观察地球仪,交流观察结果并记录。
(3)教师指名学生分享小组观察成果。
(4)教师总结: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地球表面主要分为海洋和陆地,海洋分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陆地分为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2.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1)教师分发世界地图和透明计算纸,指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观察:首先将透明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然后数出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2)小组活动结束后汇报结果。
(3)总结:地球上占据面积最多的是海洋。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比较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与不同,并填写在维恩图中。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的特点。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的特点吗,说一说?(2)学生根据观察成果汇报。
(3)总结: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29%。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水的星球》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了解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和水的循环过程。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地球上的水资源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上的水资源,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对于水的循环过程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来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和水的循环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3.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和水的循环过程。
2.水的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含义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来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水资源,提出问题:“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你们知道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和水的循环过程吗?”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和水的循环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含义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通过实验或者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水的循环过程,加深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循环过程对地球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地球水资源的理解,以及水的循环过程的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7 地球——水的星球》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地球——水的星球》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的学习主题为“地球——水的星球”。
在这一主题下,学生将通过学习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认识水的重要性以及水的各种形态变化,为后续深入学习地球的水循环系统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认识地球上的水资源,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知道水的三种形态及其变化条件。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感受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性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评价其是否正确理解水的形态变化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通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评价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上水资源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20分钟)(1)讲解水的概念及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2)实验演示: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水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变化条件。
(3)学习水循环的基本过程,通过图示、动画等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水循环的原理。
3. 课堂活动(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的形态变化,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时学习内容,强调水的重要性及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5. 布置作业(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水的形态变化”的绘本或手抄报,加深学生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提问及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与学习目标相关的作业,如完成绘本或手抄报,以检验学生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程度。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实验操作等方面,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7地球——水的星球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3.7地球——水的星球
过渡:地球的2/3是海洋,1/3是陆地,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分别了解它们,播放视频《海洋》,通过视频你了解了哪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四大洋,播放视频《四大洋》。
过渡: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通过视频分别来了解它们。
分别播放视频《太平洋》、《北冰洋》。
过渡:了解了大洋,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大洲,播放视频《七大洲》。
过渡:根据海洋和陆地所占比例,人们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之说,如果海洋和陆地所占比例互换会怎样呢?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如果海陆颠倒会怎样》
小结:通过观看以上视频,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探索三:比较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都是球体、太阳系中的天体。
不同点:地球:淡水、空气、大气层、海洋、动植物、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
月球:环形山、真空、质量小、温差大……
拓展延伸拓展:水是生命存在的可能
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
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
能。
分别播放视频《太阳系中水最多的星球是哪一个
》、《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幻灯呈现应用所学利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
板书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
教科版。
《地球—水的星球》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5.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引导学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水体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地球—水的星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周围的水体?”比如,我们喝的自来水、玩耍的河流和湖泊。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地球水体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举例:介绍水在生物体内、农业、工业、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如生物体内约有60%的水分,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3)水资源保护:教育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举例:讲解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等,以及保护水源地、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2.教学难点
(1)水体的分布与特点:学生对水体的分布和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的主题“如何保护水资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建议。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一方面的引导和启发。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更加系统的掌握。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水体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水资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为保护水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水的星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地球——水的星球》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性质、水循环以及水污染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要爱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等方面,学生的认知水平还需提高。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等方面充满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性质、水循环及水污染等基本知识;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关爱地球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性质、水循环及水污染知识。
2.难点:水循环的原理及其环境保护意义。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性质、水循环等现象。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水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节约用水。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盐、色素等。
2.教学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
3.作业布置:提前让学生观察家庭用水情况,准备课堂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水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哪里有水?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性质,如无色、透明、流动性等。
同时,展示水污染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用水情况,讨论如何节约用水。
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我们来看看地球仪,通过它,你观察到了什么?和小伙伴们合作,一起来观察地球仪吧!可以发现地球仪上海洋是用蓝色表示的,陆地是用其他颜色表示的,蓝色占大部分面积。
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内容。
绿色:平原及低山丘陵。
黄色、棕红色:山地、高原,颜色越深说明地势越高。
浅蓝色:湖泊、河流。
深浅不同的蓝色:海洋,颜色越深说明水越深。
白色:雪地高山顶部。
黑色、红色:国界洲界。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上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化,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观看地球仪视频资料。
再仔细观察地球仪上的水域有哪些。
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水域,水域所占的面积非常大,地球仪上大部分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地球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充足的星球。
地球仪上的水域主要集中在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谁大谁小。
观察准备:世界地图、透明计算纸、铅笔。
观察过程:(1)观察地图,你认为陆地与海洋相比,哪个面积大?(2)将透明计算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数出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格子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洋格子数
陆地格子数
观察结果:海洋所占面积大,大约占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
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特征。
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上所有的陆地和海洋,进行粗略地比较。
使学生明确海洋面积与陆地。
地球 水的星球教学反思
地球水的星球教学反思
地球被誉为“水的星球”,水是地球生命的基石和源泉,关乎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将水的重要性融入到地球影像制作的过程中,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教学任务。
地球上的水的分布范围广泛,不同的表层水体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在制作地
球的水的星球影像时,必须先对不同的水域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体现地球水域的多样性和
特点。
河流、湖泊、海洋等不同的水体,都有不同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在制作水的地球
影像时,可以运用空间数据采集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遥感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水域进行收
集和分类,以展示地球上水的多样性。
在制作地球水的星球影像时,需要深入探究水的特性和功能,以更好地展现全球水资
源的分布和相关生态系统。
水的比热容和传热能力大,可以调节气温,维持生态平衡,同
时还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
水作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被特别关注和重视。
在制作水的地球影像时,可以采用图标、动画等多种方式,以便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
特性和功能。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和合作的方式,探究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增
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以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科普书籍、环保知识传媒等
多种途径,了解到全球水资源的相关信息和保护方案,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
通过制作地球的水的星球影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构成和特点,还
可以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新
一代人才。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地球——水的星球教案.docx
7.地球一水的星球【教材倚析】本课是教科版三弟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3第7课。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月亮行了更多的认知。
本节课要用科学方法去了解地球与太阳、月球的其中•个不同之处一地球有非常丰富的液态水这也是地球的最大特征之一。
本课首先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发现地球上的水域多种多样并且感受到水域面积的辽Ir 从定性的角度直接观察到地球上有丰宓的液态水。
再通时震察世界地图,借助数学上数格子的方法,让学生用量化的方式分析比较地球上海洋和防地的面积,感受地球是一个海洋多陆地少的星球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丰富的液态水与生命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有水、有生命、有空气等,这是不同于太阳、月球的独特之处,对于地球“蓝色星球”的称谓也有所耳闻。
但是学生对于地球上的水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认识还不到位,也还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对于•个星球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本课时要完成的目标。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地球仪,感受地球的地貌特征,了解地球表面有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陆地面积,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科学思雉:用猜测、观察、对比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明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
探究实践: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证据.学会以量化方法观察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
态度责任:在地球和太阳、月球的对比中,知道水资源对丁•生命的意义,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2. J'解地球的水域种类,定性定量地感受“地球是一个有丰富液态水的星球”,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教学准备】教师:I.课件;2.大号地球仪。
学生:1.每组提供:地球仪、透明卡纸、世界地图;2.观察记录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地球—水的星球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地球仪和地图的活动,了解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2.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3.总结海洋的特点,并能将地球与太阳和月球做比较。
4.了解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1.经历观察地球仪和地图的活动,了解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2.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地图、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关于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观察过地球仪的同学们,你们简单说说地球的特点吧。
2.学生自主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地球仪。
(1)教师分组学生,下发地球仪。
指导学生围绕以下几点观察地球仪:一是通过地球仪能观察到什么;二是仔细观察地球的水域有哪些。
(2)学生围绕问题在小组内观察地球仪,交流观察结果并记录。
(3)教师指名学生分享小组观察成果。
(4)教师总结: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地球表面主要分为海洋和陆地,海洋分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陆地分为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2.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1)教师分发世界地图和透明计算纸,指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观察:首先将透明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然后数出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2)小组活动结束后汇报结果。
(3)总结:地球上占据面积最多的是海洋。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比较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与不同,并填写在维恩图中。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的特点。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的特点吗,说一说?
(2)学生根据观察成果汇报。
(3)总结: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29%。
2.地球液态水带来的好处。
(1)教师课件出示地球的液态水,学生观察后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有这么丰富的液态水都会带来哪些好处吗?
(2)学生根据经验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3)总结:地球上的液态水促进了生命的诞生与延续;液态水调节了地球的气候,改善了地球的生存环境……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太空探索与水的联系。
【板书设计】
地球—水的星球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前面的内容连贯起来,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地球。
了解到地球的陆地与海洋以及地球的一些其他特点,认识到液态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观察地球仪与世界地图两个学生自主观察的活动,一些学生因为课前有过观察,所以比较熟悉。
在观察世界地图的活动中,学生数方格时间较长,并且最终结果相差较大,这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没能在开展活动前明确方法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