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讲解学习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劳动权D. 财产权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3. 我国《民法典》规定,合同的订立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自愿原则B. 公平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强制原则答案:D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的被告是:A. 行政机关B.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C. 行政相对人D. 行政诉讼代理人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益?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 休息休假的权利C. 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D. 无限制加班的权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酒后驾驶答案:ABCD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A.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B. 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C.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D. 合同当事人未满18周岁答案:ABC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列哪些属于著作权的客体?A. 文字作品B. 音乐作品C. 电影作品D. 计算机软件答案:ABCD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A.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B.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C. 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D. 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答案:ABCD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哪些行为是禁止的?A. 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染物B. 非法占用农用地C. 破坏生态保护区域D.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卷与答案解析整理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卷与答案解析整理版一、试题卷(附答案解析)(请根据题目需求自行编写试题)二、法律基础知识试题答案解析整理版作为法律从业者或法律学习者,熟悉法律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您学习法律知识有所帮助。
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宪法是国家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根据和原则B. 宪法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C. 宪法是刑法和民法的基础D. 宪法是国际法的一部分答案解析:A. 宪法是国家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根据和原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国人民通过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
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国家的根本制度。
2. 下列属于我国立法机关的是:A. 政府部门B. 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国务院答案解析: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立法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国家的法律。
3. 以下是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类型的是:A.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B. 法律、习惯法、规章C. 法律、习惯法、司法解释D. 法律、行政法规、人民公约答案解析:A.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其中,法律是最高的法规形式,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在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一般性规范性效力的具体规定,规章是国务院部门对行政法规的细化和具体化。
4. 下列法律是我国刑法的基础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刑法通则》C. 《刑法修正案》D. 《刑事诉讼法》答案解析:B. 《刑法通则》。
《刑法通则》是我国刑法的基础性法律,是对刑法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定的总结和规范。
它规定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对刑事犯罪行为以及法律责任进行了规范。
5. 下列关于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B. 合同是协议的一种特殊形式C. 合同必须具备合同的要件才能成立D. 合同一旦成立,当事人就不能变更合同内容答案解析:D. 合同一旦成立,当事人仍然可以协商变更合同内容。
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权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而财产权并非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基本权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合同无效的情形?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B.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D. 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而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有效的条件之一。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结果。
犯罪动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量刑,但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B. 劳动者自愿离职C. 劳动者被判刑D.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其他选项中,劳动者自愿离职、被判刑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均不是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法学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学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法律基本原理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一套规则和准则,用于管理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争议。
2. 法律的分类有哪些?法律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 按法律性质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按法律层级分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按法律领域分类:劳动法、刑事法、合同法等。
3. 法律的效力有哪些?法律的效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其他法律必须符合宪法规定;- 法律在法律层级中具有较高效力,其他法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行政法规在行政管理范围内具有效力,但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合同、条例等属于较低效力的法律。
第二部分:刑法基础知识1. 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违反法律为目的而实施的行为。
2. 刑法的目的是什么?刑法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惩罚犯罪行为并实现社会正义。
3. 刑法的主体有哪些?刑法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但法律对不同主体的构成要件和责任规定可能有所不同。
第三部分:民法基础知识1. 什么是民事关系?民事关系是以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关系,主要涉及个人之间的权益、义务和责任。
2. 民法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民法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人格权利: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等;- 财产权利:所有权、使用权、担保权等;- 婚姻家庭权利:婚姻权、离婚权、继承权等。
3. 合同是什么?合同是民事法律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依法达成的协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以上是法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一些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A. 道德规范B. 行为准则C. 社会规则D. 法律规范答案:D2. 法律的实施需要依靠()。
A. 舆论B. 道德C. 法律意识D. 国家强制力答案:D3.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A.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B.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C.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D. 所有社会关系答案:D4. 法律的效力来源于()。
A. 法律的合理性B. 法律的公正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C5.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C. 法律的稳定性D. 所有选项答案:D6. 法律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
A. 起草B. 审议C. 表决D. 所有选项答案:D7. 法律的解释权属于()。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所有选项答案:A8. 法律的适用必须遵循()。
A. 法律程序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所有选项答案:D9.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
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象效力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
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执行C. 法律的遵守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的制定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稳定性原则答案:ABC2. 法律的效力具有以下特点()。
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权威性答案:ABCD3. 法律的适用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A. 法律的明确规定B. 法律的合理解释C. 法律的公正执行D. 法律的普遍遵守答案:ABC4. 法律的解释包括()。
A. 文字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ABCD5. 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
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执行C. 法律的遵守D. 法律的监督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 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答案:B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其中,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2、我国的根本大法是()A 刑法B 民法C 宪法D 行政法答案:C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 出生B 10 周岁C 16 周岁D 18 周岁答案:A解析: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4、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A 盗窃财物B 打架斗殴C 闯红灯D 故意杀人答案:C解析:闯红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行政管理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盗窃财物、打架斗殴、故意杀人都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5、已满()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 14B 16C 18D 20答案:B解析: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多选题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主体B 客体C 内容D 法律事实答案:ABC解析: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以下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A 平等权B 政治权利和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人身自由权答案:ABCD解析: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3、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主观方面答案:ABCD解析: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
2020年法律基本知识题目与解答

2020年法律基本知识题目与解答1. 什么是合同?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它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约定了双方履行合同的方式和条件。
2. 什么是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常见的侵权行为包括人身侵权、财产侵权、名誉侵权等。
3. 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发现和发明中产生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4. 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刑法规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5. 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订立的,约定劳动者提供劳动力,雇主支付工资的协议。
劳动合同规定了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6. 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组织、职权行使和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则的总称。
它主要涉及行政机关的设立、职权行使、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方面。
7. 什么是民法?民法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8. 什么是刑法?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刑事犯罪法律规则的总称。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的性质、刑罚种类和适用条件等。
9. 什么是诉讼法?诉讼法是规范司法机关审理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规则的总称。
它规定了诉讼的主体、程序、证据等方面的规定。
10. 什么是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性,即符合法律制定的规则和要求。
行为或事物的合法性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判断的。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3篇)

第1篇1.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A. 国家意志性B. 规范性C. 强制性D. 灵活性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 人民主权原则B. 社会主义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答案:D3.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任务?A. 保护国家利益B. 保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保护公民个人权益D. 维护社会秩序答案:C4.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A. 人身关系B. 财产关系C. 民间借贷关系D.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答案:D5.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A. 法律关系主体B. 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D. 法律关系形式答案:D6.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责任能力D. 违法责任主体答案:D7.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事实的分类?A. 法律事件B. 法律行为C. 法律关系D. 法律规范答案:C8.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规范的特征?A. 普遍性B. 必然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B9.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产生的条件?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主体C. 法律关系客体D. 法律事实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法律责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法律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 国家意志性B. 规范性C. 强制性D. 公正性答案:ABC2.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 人民主权原则B. 社会主义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刑法的任务?A. 保护国家利益B. 保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保护公民个人权益D. 维护社会秩序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A. 人身关系B. 财产关系C. 民间借贷关系D.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答案:ABC5.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A. 法律关系主体B. 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D. 法律关系形式答案:ABC6.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责任能力D. 违法责任主体答案:ABCD7.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事实的分类?A. 法律事件B. 法律行为C. 法律关系D. 法律规范答案:AB8.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规范的特征?A. 普遍性B. 必然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ABCD9.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产生的条件?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主体C. 法律关系客体D. 法律事实10.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法律责任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根据您所给的题目,我将按照试题和答案解析的格式来写文章。
请注意,以下文章中的试题和答案解析仅作示例用途。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近年来,法律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变化,大家了解并熟悉法律基础知识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和正确行使法律权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法律的了解。
试题1:什么是法律?答案解析: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规则和准则。
它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以及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可以分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不同领域。
试题2:什么是刑法?答案解析:刑法是以禁止和惩罚犯罪行为为核心内容的法律体系。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
它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试题3: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答案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法律规定而发生的具有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益的行为。
比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都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试题4:什么是合同?答案解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合同是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依据。
试题5:法律有哪些基本原则?答案解析:法律有多项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公正原则、公共利益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法律制度的基石,为公民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试题6:什么是法人?答案解析:法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具有独立法律地位,能够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的组织或者机构。
比如公司、社团、政府机关等都可以成为法人。
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一些法律基础知识。
然而,要真正熟练掌握法律知识,需要勤加学习和深入研究。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法律的关注,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做到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法律的定义,哪一项是正确的?A. 法律是道德的体现B.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C. 法律是宗教的教义D. 法律是人们之间的约定答案:B2. 我国的法律体系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A. 大陆法系B. 英美法系C. 混合法系D. 伊斯兰法系答案:A3. 下列哪一项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A. 法律是靠道德约束力实施的B.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 法律是靠人们的自觉遵守的D. 法律是靠宗教信仰约束力实施的答案:B4. 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答案:A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D6. 下列关于合同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B. 合同是单方面的法律行为C. 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民事法律关系D. 合同是依法成立的行政法律关系答案:C7. 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B.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C.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一般较短D. 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答案:C8.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期限B.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C.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即丧失胜诉权D.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即丧失实体权利答案:B9. 下列关于法律援助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B. 法律援助包括诉讼代理、法律咨询等服务C. 法律援助的对象只能是低收入群体D. 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答案:C10. 下列关于法律监督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法律监督是指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B. 法律监督只能由司法机关进行C. 法律监督的对象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D. 法律监督的目的是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A. 宪法B. 刑法C. 民法D. 行政法答案:ABCD12.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B. 法律关系具有权利义务性质C. 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的D. 法律关系是依法成立的法律关系答案:ABCD13. 下列关于合同履行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合同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B. 合同履行是合同权利义务的实现C. 合同履行是合同效力的体现D. 合同履行是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答案:ABC14. 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权B. 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C.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一般较长D.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的智力成果答案:ABD15. 下列关于法律援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B. 法律援助包括诉讼代理、法律咨询等服务C. 法律援助的对象只能是低收入群体D. 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答案:ABD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6.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甲将其房屋出租给乙,租赁期限为一年。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 A. 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 B. 具有强制性• C. 源于人民意志• D. 行为规范性答案:C2.法律的效力具有以下哪种特点?• A. 条兴奋灌注法则• B. 有别于寻常的自然现象• C. 与情感无关• D. 对人类行为具有普遍规律性答案:D3.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功能?• A. 维护社会秩序• B. 保障社会公平• C. 保护人民权益• 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D4.法律权威来源于哪个方面?• A. 立法机关的制定• B. 司法机关的解释• C. 行政机关的执行• D. 科学研究答案:A5.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A. 公平原则• B. 即时原则• C. 确定性原则• D. 一贯原则答案:B二、判断题1.法律规定可以强制性执行,并由国家强制力支持,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法律基本特征。
答案:正确2.法律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答案:正确3.法律的效力是一种行为规范性的效力,与人的自由意志无关。
答案:正确4.法律的权威来源于立法机关的制定,司法机关的解释,以及行政机关的执行。
答案:正确5.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确定性原则和即时原则。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解释法律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具有强制性,源于人民意志,以及行为规范性。
其中,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是指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强制性是指法律规定可以强制性执行,并由国家强制力支持;源于人民意志是指法律的形成和制定需要反映和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为规范性是指法律规定适用于人类行为,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
法律的基本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等。
维护社会秩序是法律的最基本功能,通过法律规范和制度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是指法律通过制定公正的规则和原则,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保护人民权益是指法律通过规定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保护措施,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是指法律通过制定经济法律规范,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创新活力。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法律概述1.法律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保护人民权利和利益,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则和法令的总称。
2.法律的分类有哪些?答案:法律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分为公法和私法。
公法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用于调整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私法包括民法、商法等,用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3.法律的实施方式有哪些?答案: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立法、行政执行和司法裁判。
立法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公民行为。
行政执行是指政府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管理和执行。
司法裁判是指法院根据法律来审理和判决案件。
第二部分:法律原则1.法律的平等原则是什么?答案:法律的平等原则是指法律对所有人都是平等适用的,不论其地位、财富、种族、性别等因素。
任何人都应当在法律面前受到平等对待。
2.法律的公正原则是什么?答案:法律的公正原则是指法律应当公正无偏地对待每个人,不受特定利益群体的影响。
法律应当公正地维护正义,保护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利益。
3.法律的自由原则是什么?答案:法律的自由原则是指个人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自由和权利,并且不受不合理限制。
法律应当保障人们的基本自由,例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第三部分: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概念是什么?答案:法律责任是指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违反这些义务和责任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可以是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2.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有什么区别?答案:民事责任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它主要以经济赔偿为主。
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它主要以刑罚为主。
3.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答案: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主体责任和附带责任。
主体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承担的直接责任,例如赔偿损失、服刑等。
附带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对他人的责任,例如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责任、雇主对员工的安全责任等。
第四部分:法律程序1.法律程序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法律程序是指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纠纷解决、刑事审判等行为时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法律基础学习的考试题目与答案

法律基础学习的考试题目与答案第一题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法律?答案法律是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用于管理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并为公民提供权利和义务的体系。
第二题列举三个法律的主要功能。
答案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制定规则和准则来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2. 保护公民权利:法律确保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财产权等。
3. 解决争议和纠纷:法律提供了公正的争议解决机制,通过法庭和仲裁等途径解决纠纷,确保公平和正义。
第三题请解释什么是法律责任?答案法律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和责任。
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导致各种形式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第四题什么是刑法和民法?答案刑法是规定和规范犯罪行为及其刑罚的法律分支,主要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民法是调整个人和私人关系的法律分支,主要涉及民事权益的保护、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财产的保护等。
第五题解释什么是合同?答案合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一种法律协议,约定了各方在特定事项上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要求才能成立。
第六题列举三种常见的刑事犯罪。
答案1. 杀人:故意或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2. 盗窃: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3. 贩毒: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行为。
第七题请解释什么是知识产权?答案知识产权是指由人类智力创造的各种独特的、非物质的资产。
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用于保护创新和知识的产权和利益。
第八题什么是行政法?答案行政法是调整政府与个人、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分支。
它规定了政府的权力、职责和程序,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并保护公民的权益。
第九题列举三个常见的民事纠纷类型。
答案1. 合同纠纷:涉及合同的履行、解除、违约等问题。
2. 知识产权纠纷: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侵权和保护。
3. 侵权纠纷: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名誉权侵犯等侵权行为的争议。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卷)与答案解析【整理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B. 一般法和特别法C.国内法和国际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国务院C.广大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B.一般C.可以D.不能4.法律()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B.调整的方法C.保障权利的途径D.调整的机制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年制定的宪法。
A.1949B.1950C.1952D.19546.()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B.区域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平等制度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B.指导C.监督D.管理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B.6C.7D.811.增值税属于()。
A.流转税B.财产税C.所得税D.营业税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B.3月11日C.3月12日D.3月15日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
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
法律基础知识考核的题目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考核的题目及答案
一、刑法基础知识
1. 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 答: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触犯刑法的行为。
*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行为、结果和犯罪动机等要素。
2. 什么是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 答: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但仍然故意实施的行为;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没有达到故意的程度,但由于疏忽、过失等原因,造成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合同法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合同?合同的要素有哪些?
* 答: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合同的要素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目的、合同内容和合同形式等。
2. 什么是合同的无效和合同的解除?
* 答:合同的无效是指合同因违反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之间
存在重大瑕疵而失去法律效力;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效力。
三、知识产权法基础知识
1. 什么是专利权?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多久?
* 答:专利权是指国家授予发明者或其他权利人对其发明创造
的专利实施专有权的权利。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一般为20年。
2. 什么是商标?商标的注册有效期是多久?
* 答:商标是指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志。
商标的注册有效
期为10年,有效期满后可以续展。
以上为部分法律基础知识考核题目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
法律基础知识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50063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C】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2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D】A故意伤人致人死亡B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C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D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我国的政体是【C】A民主集中制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4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A秘密投票的原则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D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5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C】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6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元罚款。
交警的行为属于【B】A抽象行政行为B羁束行政行为C被动行政行为D非要式行政行为7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
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C】A客观性特征B关联性特征C合法性特征D排他性特征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B】A经理B股东会C董事会D监事会9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D】A自主选择权B公平交易权C人格尊严受尊重权D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10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B】A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调整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百度文库专用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A BC D2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A BC D3A(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B(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
)C(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D(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4ABC直辖市的划分D5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
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A BC D1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2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ABD答案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
4ABC答案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答案】选D。
5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监督权利体现在公民有权申诉投诉或者检举。
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6的是ABCD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7处罚的是ABCD【】8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B整CD9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A BC D10A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6【解析】本题A答案违反民事法律,B答案违反道德义务,D答案违反国家安全法律。
【答案】选C。
7ABC答案要受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能免除。
【答案】选D。
8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
9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10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解析

练习题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1.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3.一个人只能有一个配偶,不得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偶。
(√)4.人权英文为the rights for all 不是human rights。
(√)5.我们可以依照《妇女权益保障法》到法院起诉自己被性别歧视了。
( ×)6.女性基于其生理、体质、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作为母亲在怀孕、分娩、哺育子女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理应给予充分的承认和必要的照顾。
(√)7.由追求“无性别差异的男女平等”转向“重视性别差异的男女平等”。
(√)8.常回家看看,看看老人,看看父母不仅仅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
(√)9.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10.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11.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12.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13.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结婚是指男女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缔结婚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15.2001年,精神病学会颁布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同性恋首次不再被划为心理异常病态。
(√)16.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当地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
(√)17.依照我国现行婚姻法,林黛玉和贾宝玉可以领取结婚证。
( × )18.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19.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A. 刑法B. 宪法C. 民法典D. 行政法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享有以下哪项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财产权C. 劳动权D. 所有上述权利3.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刑事处罚权4. 以下哪个选项是刑事责任的主体?A. 未成年人B. 法人C. 自然人D. 所有上述选项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品不归还D. 以上都不是6. 以下哪个选项是民事诉讼的特点?A.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B. 以调解为主要方式C. 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D. 以刑事处罚为目的7.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A.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B. 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C. 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D. 犯罪行为和犯罪故意8. 以下哪个选项是行政法的调整对象?A. 民事关系B. 行政关系C. 刑事关系D. 国际关系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责任的形式?A. 停止侵害B. 恢复原状C. 赔偿损失D. 刑事处罚10. 以下哪个选项是行政诉讼的特点?A. 以调解为主要方式B. 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C.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D. 以刑事处罚为目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集会、结社自由D. 所有上述权利12.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A. 违约行为B. 侵权行为C. 违法行为D. 犯罪行为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贪污公款B. 受贿C. 故意杀人D. 所有上述行为14. 以下哪些选项是刑事诉讼的特点?A.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B. 以刑事处罚为目的C. 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D. 以调解为主要方式15. 以下哪些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效率性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我国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法律的基本特征?()A. 国家制定或认可B. 具有普遍约束力C.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 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答案:C2. 下列哪种法律渊源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3. 在我国,下列哪个机关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A. 最高人民检察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答案:C4. 下列哪项属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罚当其罪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罚不当罪D. 犯罪分子必须受到惩罚答案:B5. 下列哪种合同属于无效合同?()A.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B. 恶意串通订立的合同C.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D. 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属于法律的基本功能?()A. 规范功能B. 教育功能C. 调解功能D. 制裁功能答案:ABCD7.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A. 宪法B. 民法C. 刑法D. 国际法答案:ABC8.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行政B. 合理行政C. 公平公正D. 诚实守信答案:ABCD9.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A. 合同自由B. 诚实信用C. 公平公正D. 法律保护答案:ABCD10.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A. 危害公共安全罪B.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C.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D. 贪污贿赂罪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答案:正确12.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但不是所有法律都具有强制力。
()答案:错误13. 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答案:正确14.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分子因其所犯罪行为而应受追究的法律责任。
()答案:正确15.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4)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A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民法B 刑法C 宪法D 行政法C 】2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规定:故意伤人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或者死刑。
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 D 】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 我国的政体是【 C 】A 民主集中制 B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4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 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D 】 A 秘密投票的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D 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5 A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 C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6 A C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抽象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被动行政行为 D 非要式行政行为200 元罚款。
交警的行为属于【B 】7 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 作为定案证据。
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C 】A 客观性特征B 关联性特征C 合法性特征D 排他性特征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 A 经理 B 股东会 C 董事会 D 监事会B 】9 A C10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 自主选择权 B 公平交易权 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D 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 B 】【 D】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A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 调整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 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 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 D 】 A 公平原则的要求 B 平等原则的要求 C 等价有偿原则的要求破坏国家D 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的要求12 甲企业欲赠乙小学一批电脑, 遂委托公民丙以该企业的名义与丁公司签订了法律后果由 该企业承受的电脑买卖协议。
根据代理制度规定,此民事活动中的被代理人是【A 】 A 甲企业B 乙小学C 公民丙D 丁公司 13 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D 】 A 某企业在报纸刊登的商业广告 B 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 C 某商场向 居民小区散发的商品价目表D 某单位向经销商发出订购 50 台最新配置的某品牌电脑的订货单14 公民甲拒付公民乙房租案件的诉讼时效为【 C 】A 3 个月B 6 个月C 1 年D 2 年15 在公民甲窃取公民乙钱包的犯罪中,犯罪客体是【 D 】 A 公民甲 B 公民乙 C 公民乙的钱包D 公民乙对钱包的所有权16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 年内再 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 D 】 A 可以假释 B 可以缓刑 C 应当从轻处罚D 应当从重处罚17 甲因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
在审讯期间, 甲主动交代出曾实施过抢劫犯罪。
甲交代抢劫 犯罪的行为属于【 A 】A 自首B 坦白C 立功D 悔过 18 有期徒刑作为刑罚主刑之一【 B 】A 只能附加适用,不能独立适用B 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C 既能独立适用,又能附加适用D 数罪并罚时最高年限可以超过 20年 19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B 】A 世界观B 人生观 C 自然观 D 历史观 20 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 A 】A 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 从社会上获得的尊重和满足C 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D 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21 在我国现阶段,个人选择和确立的人生目的,应当【 D 】 A 放弃个人的利益和追 B 有利于个人私利的实现求C 以利己为主又兼利他人D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2 社会主义信念是一种科学信念。
这主要因为社会主义信念【C】A 已经为当今世界多数人所确立B 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 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D 表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观念和坚决执行的态度23 A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应当做到【 一切向钱看 B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D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B 】24 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
这就 需要人们见义勇为, 临危不惧, 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
这是社会生活中 【A 】A 社会公德的要求B 职业道德的要求C 家庭美德的要求D 环境道德的要求25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 “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 “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由此看来,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应当是【 B 】A 个人纵欲目的的实现B 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C 出于异性吸引的一时冲动 ”D 金钱、权势等爱情之外的非分之念 26 A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即成为【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原则 D 道德规范D 】 27 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 D 】 A 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D 互助互惠,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28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称为【 B 】A 竞争B 合作C 人际交往D 人际关系29 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 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 不做 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C 】 A 养性 B 内省 C 慎独 D 顿悟30 现代中国人人生修养的境界应该是【 A 】A 争做“四有”新人B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C 立德、立言、立功D 无己、无功、无名二、多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有【BCDE 】A 制定行政法规B 监督宪法的实施C 决定国家重大问题D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E选举、决定和罢免有关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32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下列各项公民的个人所得中,的有【 ABCDE】A 银行存款利息所得B 车辆转让价款所得C 房屋出租租金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D 发表文章稿酬所得E购买福利彩票抽奖所得33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能够取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ABCDE】A 发明B 实用新型C 外观设计D 科学发现E 疾病治疗方法34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 ABCDE 】A 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D 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B 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C 领导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E , , 胁迫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35马克思指出,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 ACDE】A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存在B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 个人的自我价值就是社会价值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D 人只有作为社会存在,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价值E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36 具有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人生目的的人,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BCE】A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B 愿意多做贡献,少取报酬C 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D 只有国家、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E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此前提下获取个人正当利益37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当代青年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需要有【ABCE 】A 真才实学B 献身精神C 艰苦奋斗的精神D 随心所欲的想象E 学习前人并超越前人的民族气概38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 ABDE】A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B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D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E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手段39 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BCE】A 是对个人行动自由的干预和限制B 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能使人们自觉地遵守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D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巩固和维持道德原则规范E能使道德原则规范由外在的要求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40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集中表现为【AD】A 争取祖国统一B 促进世界和平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E 争得国家独立,求得民族解放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三、简答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第 41、42 题各 4 分,第 43、44、 45 题各 6 分,共 26 分 ) 41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取得方式。
(4 分 ) 42 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4 分 ) 43 简 述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构成。
(6 分 ) 44 什么是社会理想 ?在我国,社会理想包括哪两个层面的内容 ?(6 分 ) 45 简述人际交往 和人际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6 分) 四、论述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46试述你对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理解。
(12 分 )47 结合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试论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2 分 )试卷完全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