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全球金融危机对消防工作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部分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为降低运行成本可能会考虑压缩消防经费投入、裁减消防安保人员、减少消防设施维护、减少消防安全培训,自我监督管理功能可能会有所弱化,同时也给消防行政监管和源头管理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对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影响尤为明显.一般来说,人员密集场所都具有面积大、人员集中、可燃易燃物品多、用火用电量大的特点,火灾危险性极大.就目前全社会火灾发生的总体状况来看,人员密集场所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尤为多发,已成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抓好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工作,对于保障当前社会安全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经营场所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擅自开业,存在着先天性火灾隐患.人员密集场所大多设置在沿街房内或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不少该类场所尤其是较小规模的场所没有经过防火审核和验收,场所实际经营条件与消防安全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往往导致建筑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自动报警和喷水等消防系统欠缺等难以整改的先天性火灾隐患.〔二〕一些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场所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漠视消防安全,防火意识淡薄.这些人员密集场所除了平时消防经费投入不足,在经营过程中还常常出现消防安全疏散通道被占用、堵塞,安全出口上锁,灭火器材被遮挡或挪用等等,甚至由于经营上暂时的需要,擅自拆除、停用自动消防设施,严重妨害了单位的消防安全.有时,他们对于公安消防机构监督检查中提出的隐患整改要求,也不能积极有效地落实整改,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形同虚设.〔三〕部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欠缺.经营业主自身的安全素质不高,单位员工也欠缺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单位内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制度,消防工作管理措施不到位.譬如,这些单位配备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与防排烟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后,由于欠缺必要的消防专业知识、未落实专人管理,固定消防设施长期得不到正确的维护保养,损坏老化现象严重,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难以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四〕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线路敷设不规X,违章用火用电现象普遍.人员密集场所由于顾客流动量大、可燃物品集中、电气设备繁多,管理难度较大,许多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消防技术规X规定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体育场馆因大型活动需要,临时乱拉、乱接电气线路,过负荷用电,违规操作,一旦电气线路安装或使用不当,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另外,部分场所用火随意,违规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混乱,酿成火灾的现象十分普遍.〔五〕部分原先经过消防审核和验收的人员密集场所擅自进行改、扩建,造成新的火灾隐患.这些人员密集场所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擅自进行经营场所的改、扩建,并且在此过程中擅自采用大量可燃材料进行美观装修,降低了建筑的整体耐火等级;违规取消防火隔断,或进行防火分隔不合理,妨碍了正常的消防安全疏散;改变了原先电气线路设置,破坏了保护措施,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灾迅速蔓延,致使过火面积增大,火灾损失扩大.二、做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措施遏制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是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具体说来,政府部门、公安消防机构以与各人员密集场所都应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落实措施,共同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政府各部门、公安消防机构、单位本身要从思想上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各自的消防工作职责,切实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自身,要自觉按照《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等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并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努力形成"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消防自主管理工作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同时,人员密集场所每年应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书,并逐级签订,从消防安全角度对上至单位主要领导,下至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工作行为都要进行严格规定,从而使消防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形成一个系统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从思想上、行动上有效抓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政府牵头,部门合力,共同把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源头关〞.人员密集场所涉与到的职能管理部门很多,要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必须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大力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单位落实、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政府管理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各司其职.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消防监督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作为公安消防部门来讲,除了加强建审、验收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外,还要加强与其他行政部门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合力.在对人员密集场所完成阶段性的的联合执法活动以外,各部门之间还应当将执法行动延续到日常行政监管工作中去,加强部门联动,努力探索人员密集场所的长效管理机制.如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开业或使用,在不具备消防行政许可的条件下,工商部门应严格把关,严格杜绝其领取营业执照,从源头上把好消防安全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作用,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派出所的日常治安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派出所辖区情况清、人头熟的优势,切实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管力度.〔三〕强化培训,立足自救,有效提高单位抗御火灾的能力.人员密集场所在开业前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的同时,要组织对单位内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确保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同时,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还应提醒顾客注意防火,并配置必要的消防安全提示标识,切实增强顾客的消防安全意识.学校、幼儿园应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医院、商场、宾馆饭店应组建专职或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和器材,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公安消防机构也要按有关消防法律法规规定,每年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切实增强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中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硬性规定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取得消防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四〕重在平时,措施到位,加强单位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密集场所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使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平时,要认真落实每日防火巡查和定期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道.同时,要加强对固定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照明以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维修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确保发生火灾后,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进行有效的扑救.此外,还要加强对电器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线路均要按规定设置必要的保护措施,并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特别是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中的公共娱乐场所而言,在营业期间严禁动火施工,并要避免电气线路和设备超负荷运行,严格杜绝火灾事故发生.〔五〕严格执法,加强服务,确保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公安消防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对人员密集场所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或消防##行为,应依法下发相关法律文书,坚决依法督促整改.在人员密集场所按照要求落实整改的过程中,公安消防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帮助人员密集场所"快、好、省〞地改正火灾隐患,真正体现公安消防机构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对于那些拒不整改火灾隐患和##行为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必须坚决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从重处罚,联系舆论媒体予以曝光,以起到有效震慑消防##行为的作用.对于本地区存在的影响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难以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机构应与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此外,公安消防部队还要大力强化执勤备战工作,加强对辖区特别是重要人员密集场所附近的道路、消防水源等情况的"六熟悉〞,进一步完善灭火应急作战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演练,切实增强灭火实战能力,以在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时,消防警力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施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社会经济的提升以及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为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消防灭火救援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指挥不当或其他客观因素,导致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强化消防灭火救援的安全管理,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希望为消防灭火救援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字: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问题;对策1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部分消防员安全意识薄弱在消防灭火救援作战中,部分消防员由于安全管理经验偏少或者未参与系统性的安全技能培训,导致对作战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缺乏提前的评估和必要的防范,极易出现突发性的安全管理问题。
调查中发现,目前消防救援队伍内部普遍存在“重献身,轻安全”的情况。
在严峻的火灾救援任务面前,即便是自己的技能不足,部分消防员也会奋不顾身地继续参与作战,这种思想观念使得部分消防员所处的作战环境远远超越了其自身能力能够应对的程度。
1.2先进的消防灭火救援装备缺乏防护服、呼吸器、救生索、安全帽、防护面罩等消防灭火救援装备,是消防员灭火救援作战中的安全性保障。
虽然目前多数地区的消防救援队伍内部配备有相应的消防灭火救援装备,但是部分队伍中配备的装备存在性能方面的缺陷,难以完全保证复杂条件下消防灭火救援行动开展的安全性。
例如,部分基层的消防救援队伍因为缺乏足够的经费,导致消防员在开展消防灭火救援作战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装备,有关救生、堵漏、破拆、洗消、个人防护等方面的先进装备严重缺乏,不仅影响了消防灭火救援作战的效率,也增加了消防员在作战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1.3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除了要使每个消防员都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外,还要确保每支消防救援队伍都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性的标准进行救援,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风险甚至安全事故,这就需要借助完善的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
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文章立足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探讨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的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地改进措施,以期提升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农村;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现阶段,虽然有关部门强调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存在部分问题。
只有重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推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整改,才能促进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改进,逐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一、我国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仍有许多不足,主要包括:(一)建筑材质与物品耐火系数低农村地区的房屋建筑一般为木质建筑或砖石建筑,并且不同房屋间的距离较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会快速蔓延并产生严重的后果。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不足,交通不便捷,导致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难以快速抵达火灾一线,降低了救灾速度与效率[1]。
除此之外,农村火源管控制度也不完善。
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管控手段和措施不足,农民的消防认知水平普遍较低,甚至出现随意放置易燃物品的情况。
比如,许多村民在客厅中炭火取暖,室内存在沙发、棉絮等易燃物品;厨房使用明火直接取暖,且附近有大量柴草、秸秆等易燃物品。
对于易燃品管理,许多村民认知不足,经常为了燃烧方便,直接将木柴堆放于灶台附近,一旦发生火灾,易燃物会迅速燃烧,导致火势蔓延。
2021年1月25日11时58分许,安宁市金方街道办事处某民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304.6平方米,受灾户6户,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直接财产损失224787.44元。
经过现场勘验、走访询问、技术鉴定等工作,认定起火时间为2021年1月25日11时40分许,起火原因系住户杨某在堆放大量易燃物的厨房内使用明火取暖。
(二)人为火灾导致损失现阶段,人为因素是导致农村地区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
整体来看,农村地区火灾发生是由于不规范用电、用火所致。
许多农民外出务工,院落闲置,缺乏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摘要:当前,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着多重挑战。
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存在着消防安全工作得不到重视、专业素养缺乏以及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包括对管理模式的等级划分、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完善消防系统的法律法规以及强化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策略前言消防安全管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并就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提出创新策略。
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一)消防安全工作得不到重视在许多场合,消防安全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现象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来。
在一些企业和机构中,由于对消防安全认识的缺乏,安全预防措施往往被忽视,例如,火灾演习的不规律开展、安全检查的流于形式、消防设备的维护不到位等。
此外,部分管理者对于消防安全法规的执行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行机制,导致了消防安全措施的不到位和管理漏洞的存在。
(二)消防设施不完善虽然消防站、消防基站和消防车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在避免重大火灾以及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的消防站点分布不均,导致在紧急情况下响应速度受限。
此外,消防车道常常因私人汽车的非法占用而无法发挥作用,影响消防车辆的及时到达。
还有消防设施,如水源、消防栓和警报系统常常因维护不当而失效。
设备老化和技术更新的缺乏也是普遍问题,这些因素加起来大大降低了消防设施的有效性。
(三)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公众对于消防安全的意识普遍不强。
许多人对火灾的潜在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消防安全规则的遵守不够严格。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疏忽,如未关闭煤气、电器插座的长时间使用等,增加了火灾风险。
此外,对于消防演练和安全教育的忽视,导致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不知所措,不会使用消防设备,也不了解疏散路线。
新时期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新时期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急剧增加,城市建设中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消防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提高城市的消防安全水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城市建设中的消防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新时期消防安全管理现状1. 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消防安全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消防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消防安全隐患较大。
城市建设中的消防安全设施和设备普遍不完善,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建设中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相对滞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无法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消防安全事故。
城市居民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存在逃生能力差和急救应对不当的现象,不利于城市消防工作的开展。
2. 加剧城市火灾危机城市火灾危机是导致消防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建设中的无序发展、建筑结构疏散通道不畅、建筑火灾应急预案缺乏等因素,加剧了城市火灾危机。
消防安全问题在城市中愈演愈烈,城市火灾危机日益加剧,给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应对措施1. 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消防安全建设要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消防安全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的防火等级。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消防安全的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建筑结构,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建筑材料阻燃等,预防和减少城市火灾事故的发生。
要完善城市建设中的消防安全设施和设备,提高城市的消防安全水平。
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建筑消防系统的建设,确保消防设备完好有效,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火灾事故。
还要加强城市的火灾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城市火灾危机,确保城市的消防安全。
3.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加强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
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和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加强城市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城市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推动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改进方法

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改进方法作者:李帅来源:《消防界》2021年第20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中火灾情况趋于多样化和多元性,消防安全管理应针对当前的社会变化多方面考虑,注重城市建设中各类复杂问题分析,并根据防火要求进行统筹规划以及合理部署。
本文针对当前的消防安全管理特点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其改进方法以及优化路径。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方法由于当前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尤其是高层建筑不断拔地而起以及电气化设备逐渐增多,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较大挑战。
为了更好地确保一方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需要针对目前的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整改,让安全主体更加明确,同时也让安全保障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一、当前火灾事故以及消防工作的特点分析(一)火灾救援难度大随着当前我国基础建设不断深入,建筑的功能性在不断拓展,更好地满足了居民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救援难度。
例如很多城市当中居民数量增加导致土地空间不足,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增加建筑的垂直高度,高层建筑不仅是自身高度使得消防救援人员和消防车难以“触及”,而且由于建筑中易燃物以及电气设备数量较多、较复杂,使得火灾救援不能冒进,需针对建筑情况进行分析后逐步进行扑灭,如果贸然进行扑救不仅会造成消防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由于触电等连锁反应造成更大的损失[1]。
(二)隐形火灾数量多电力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电力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便捷性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短路、电缆温度过高、电气设备过载等都会形成燃烧隐患。
而且现代社会中的火灾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其主要原因是很多电气设备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出现老化等问题,存在隐性燃烧情况,当发现时为时已晚,给火灾的提前预防带来了极大难度。
(三)火势难以控制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每年接到的火灾火情报警约有三十余萬起,伤亡人数高达数千人,在如此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形势下,消防安全管理更不容忽视。
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可能包括:
1. 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单位或个人可能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2. 消防设施不完善:一些场所可能存在消防设施缺失、损坏或过期等问题,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3. 消防通道不畅:部分建筑可能存在消防通道被堵塞、占用或锁闭等问题,影响火灾时的疏散和救援。
4. 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一些单位可能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或者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消防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整改。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宣传等形式,提高单位员工和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完善消防设施:对缺失、损坏或过期的消防设施进行及时维修、更换或补充,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发挥作用。
3. 清理消防通道:对堵塞、占用或锁闭的消防通道进行清理和整治,确保畅通无阻,便于火灾时的疏散和救援。
4.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职责,加强日常检查和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消防安全隐患。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如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建立火灾报警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消防安全水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_1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1-04-06T08:28:13.964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期作者:黄加怀林密山[导读]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确保消防员的自身安全。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江头消防救援站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灾害事故越来越多。
同时,灾害事故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的,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残酷性。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消防指战员作战过程中的伤亡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深感难过和遗憾。
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防救援队伍作战安全问题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引言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在重视灭火救援的紧急避险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灭火救援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确保消防员的自身安全。
1消防救援站执勤训练和灭火救援能力概述消防救援站作为灭火作战的一线力量,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至关重要,是坚实的壁垒。
消防救援站的执勤训练是否有效、到位,直接影响火灾救援现场的施救速度和效果。
另外,我们还要不断对原有执勤训练的理念与方式进行创新改革,力争实现基地化、专业化、等级化、模拟化训练目标,增强广大消防指战员的战术水平,更好地为国家进步与发展保驾护航。
灭火救援能力也需要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提升,既能守护人民财产的安全,更能够首先保证自身的安全,对消防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消防员在火灾事故救援中伤亡的原因分析从我国长期以来的消防救援队伍思想教育来说,一直践行着“救人第一”“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致使消防指战员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在灭火救援实战中缺乏自身安全的有效防护,特别是专业安全知识的匾乏,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正确地保障个人安全。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搞,而高层建筑、大型超市、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现状却十分堪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必然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所以,强化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管理工作不论是对于企业来讲,还是对于消防部门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在不断推进,人员密度场所的数量也在急剧上升,各种消防隐患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这给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人员密集场所非常容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并且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也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一旦这些场所发生了火灾事故,那么势必将造成重大的财产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
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一)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员密集场所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忽视了消防安全工作,组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经验不足,能力不够。
甚至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消防安全通道占用堵塞,安全出口上锁等情况;有的为了经营需要,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有的对于消防部门检查中提出的隐患不及时整改,管理形同虚设;有的场所随意改变场所使用性质,随意改建、扩建;有的将酒吧、网吧、宾馆开在居民楼内,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层出不穷[1]。
(二)消防设施维修保养不到位由于业主自身消防素质不高,员工也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常识,加上单位内未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工作制度,消防安全工作措施不到位,导致单位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未能有效落实。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忽视情况,一些单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长期处于故障、误报状态无人管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无水、不能正常启动或者长期处于手动状态,其中防排烟系统的损坏最为严重。
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一、背景介绍在当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外来务工人员逐渐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外来务工人员总数已超过 2.9亿人,其中大部分人员在城市中从事工业、建筑、服务等行业,而在这些行业中经常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现状分析1.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1)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在许多企业和施工现场,缺乏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相关部门的明确。
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责任难以追究,造成了很大的后果。
(2)消防安全培训不足由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刚进入城市已有一段时间,他们对于新环境下的消防安全规范了解不全面,对于消防器材的使用也未经过相应的培训,这就很容易导致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3)消防设备不齐备在一些企业或施工现场,消防设备的安装、维护等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消防设备的完整性不能得到保证,这也会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风险。
2.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1)文化程度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对于消防安全规范等知识掌握不足。
(2)缺乏安全意识外来务工人员有的是在家乡务农,对于现代消防安全知识的认知较少,因此他们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比较低。
(3)语言不通外来务工人员有的是不会说中文,这给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三、对策建议1.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在企业、施工现场等场所,应当设立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专职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组织、检查、指导和决策等工作。
同时,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机构应当负责安排消防安全培训、组织消防演习、落实消防设施及器材的维护等相关工作。
2. 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应当加强对其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演讲、宣传、培训等多种形式,让外来务工人员充分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
至今年 6 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 4XXX人。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
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一)素质低能化。
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
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
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
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
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
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
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
如 20XX年 10 月 3 日,我县南安镇新安村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
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
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四)行为短期化。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

130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企 业 管 理DOI:10.16661/ki.1672-3791.2104-5042-9613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①蒋艳先(曲靖市消防救援支队 云南曲靖 655000)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消防隐患也在逐渐增加,很多人缺乏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影响城市消防的管理与监督,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消防监管机制,创新和优化消防监管模式。
该文通过对消防安全管理与消防监督管理的意义及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解决办法,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保障城市发展的安全性。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消防监督 管理模式 创新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3(c)-0130-03The Status Quo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 Innovation ofFire Supervision Management ModelJIANG Yanxian(Qujing Fire And Rescue Detachment, Qujing, Yunnan Province, 655000 China)Abstract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modernization, the hidden dangers of f ire protection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Many people lack the awareness of f ire safety management, which affects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urban f ire protec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ound f ire protection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novate and optimize the f ire supervision model.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and analyzes the signif icance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f ire safety management and f 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determines solutions to existing problems, innovates f 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odels, and guarantees the safety of urban development.Key Words : Status quo of f ire safety management; Fire supervision; Management mode; Innovation①作者简介:蒋艳先(1982—),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防火监督。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杨光洪来源:《消防界》2021年第16期摘要:随着灾害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对其进行控制时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危害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消防救援队伍的要求。
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救援知识,并能够根据火灾现场的具体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救援方案。
本文中分析了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的现状,并给出了加强消防救援灭火安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对策一、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一)消防员安全意识不足现阶段我国队伍消防队伍崇尚勇于牺牲、赴汤蹈火,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部分消防队员的安全知识储备不足,在开展灭火工作时,过于关注灭火结果及营救被困人员,忽视了自身安全,从而导致消防员受伤的概率较高,削弱了消防救援队伍的力量。
(二)灭火救援配备更新缓慢要想高效完成灭火救援工作,必须要有先进的救援配备,并且消防员要具备专业的救援业务水平。
但是,我国大部分灭火都是采用直接扑救的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其灭火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再加上一些地区队伍消防的投入力度比较低,导致消防车等必须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救援内容复杂,救援对象繁多高层建筑人口聚集程度比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救援的难度。
同时,建筑高度的增加,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队伍在救援时就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困难,从而给消防救援队伍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有些厂房发生火灾时,救援难度更大。
例如化工厂发生火灾,由于化工厂内部有很多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救援过程中发生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针对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的火灾,消防员在进行救援时必须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同时严格避免出现踩踏事件,最大限度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部分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有待提高火灾的发生往往是不可以预料的,并且火灾形势的不同其危害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別。
2021年人员聚集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

2021年人员聚集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1. 背景人员聚集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保障公共场所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随着2021年的到来,我们需要加强对人员聚集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目标确保人员聚集区域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管理措施3.1 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对人员聚集区域进行消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疏散通道等。
- 定期检查和测试消防设施的功能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 提供消防设施的使用指南和培训,确保人员熟悉操作方法。
3.2 消防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火灾事故的应急能力。
- 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 指定专门的消防安全人员,负责组织和监督相关培训和演练。
3.3 火灾风险评估和监测- 对人员聚集区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火灾隐患。
- 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及时监测火灾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火灾事故的应对措施。
3.4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建立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 加强安全巡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保持管理的严肃性。
4. 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 向公众公开人员聚集区域的消防安全信息,提高公众对消防安全的关注度。
- 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总结通过加强人员聚集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我们能够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履行管理责任,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2021年人员聚集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人员密集区的消防安全管理2021

人员密集区的消防安全管理20211. 引言人员密集区消防安全管理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科学、规范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案,以应对2021年及未来的消防安全挑战。
2. 管理原则2.1 预防为主预防火灾发生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
应加强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2 统一领导各级政府应设立消防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2.3 分工负责各部门、各单位应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职责落实。
2.4 社会共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消防安全管理,共同维护消防安全。
3. 管理内容3.1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3.2 火灾预防加强火灾隐患检查和整改,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3.3 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和居民的应急处理能力。
3.4 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为灭火救援提供有力保障。
3.5 消防安全检查与评估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
4. 管理流程4.1 消防安全策划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消防安全目标和要求。
4.2 消防安全实施按照制度和预案,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3 消防安全检查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4 消防安全改进根据检查结果,不断优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5. 责任与考核5.1 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确保责任到人。
5.2 消防安全考核定期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5.3 消防安全问责对于消防安全事故,要严肃问责,查明原因,总结教训。
6. 总结与展望通过全面、科学、规范的消防安全管理,我国人员密集区的消防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人员密集场所的2021年消防安全策略

人员密集场所的2021年消防安全策略引言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确保人员在这些场所的安全,制定一份2021年的消防安全策略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以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策略一:设立合适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剧院、体育馆等,应设立合适的消防设备和设施。
这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栓等。
这些设备和设施应定期维护检查,确保其正常运作。
策略二:制定详细的灭火预案和逃生计划人员密集场所应制定详细的灭火预案和逃生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
预案应包括火灾发生时的紧急措施、人员疏散路线、逃生通道的标识等。
演练可以增加人员的应急意识和逃生技能。
策略三:加强员工培训和消防知识普及人员密集场所的员工应接受消防培训,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他们应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其他消防设备,以及如何引导人员疏散。
此外,应定期组织消防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消防意识。
策略四: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维护人员密集场所应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维护。
检查应包括消防设备和设施的功能性检查、火灾隐患的排查等。
维护包括设备的保养、修理和更换。
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消防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策略五:加强消防宣传和警示标识人员密集场所应加强消防宣传和警示标识的设置。
宣传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形式进行,提醒人们关注消防安全。
警示标识可以标示出灭火器、逃生通道、灭火器箱等位置,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找到相关设施。
结论通过采取以上策略,可以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
然而,这些策略只是一个起点,还需要根据具体场所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制定。
消防安全是一个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的监测和改进。
2021年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维护

2021年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维护简介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维护是确保公共场所中的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随着2021年的到来,我们应当重视并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维护工作,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宣传与培训为了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人员密集场所应当积极进行安全宣传与培训工作。
这包括以下方面:-向员工和访客提供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包括灭火器使用、紧急疏散等培训课程。
-在公共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识,方便人们了解应急疏散路线和设施位置。
消防设施与装备人员密集场所应当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与装备,以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
以下是一些建议:-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及时发现火灾并启动应急措施。
-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同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设置适当数量和位置的紧急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灭火器自动喷射装置,以防止火势蔓延。
定期检查与维护为保证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以下是一些建议:-由专业的消防安全人员进行定期巡查,确保消防设备完好可用。
-定期检查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疏散通道等消防设施的工作情况。
-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消防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紧急疏散演练人员密集场所应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以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组织定期的紧急疏散演练,包括模拟火灾等紧急情况。
-在演练中检查疏散通道的畅通情况,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改进疏散计划和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维护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加强安全宣传与培训、配备消防设施与装备、定期检查与维护以及组织紧急疏散演练,我们可以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确保人员的安全。
我们应当始终将消防安全维护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措施,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风险与挑战。
2021年度人流繁忙地区的消防安全

2021年度人流繁忙地区的消防安全简介本文档旨在针对2021年度人流繁忙地区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
在这些地区,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场所通常存在更高的火灾风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消防安全措施至关重要,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火灾风险分析在人流繁忙地区,如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和大型活动场所,火灾风险较高。
这些地区的特点是人员密集、设施复杂,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快且难以控制。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火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建议以下是几项简单且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建议,以确保人流繁忙地区的消防安全: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确保建筑物、电气设备和消防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进行消防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修复工作,并确保灭火器、灭火栓等设施的正常运作。
2. 加强火灾防控措施: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标识,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
提供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灭火器材,并进行员工培训,使其了解火灾应急处理方法。
3. 定期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以提高员工和公众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同时,开展有关火灾预防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4. 加强监控和报警系统:安装和维护火灾监控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报警。
确保监控摄像头的正常运作,并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5. 增加消防宣传与教育: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公告等方式,向公众传达消防安全知识和预防火灾的方法。
加强与当地消防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结论在人流繁忙地区,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设施维护、预防措施、演练培训、监控报警和宣传教育,可以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们应该始终关注消防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流繁忙地区的消防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
理现状及对策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67
2021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
策
随着城市规模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追寻他们的“淘金”梦想。
他们的到来,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消防安全。
笔者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据统计,目前登记在册并纳入实有人口管理的外来人口已达60.2万人,大都在小加工、小作坊、小纺织、小化工等“六小”场所务工,也有一部分人是在商业网点和私营企业打工。
而相当一部分开展经营性活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导致外来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工作场所火灾时有发生。
纵观为数众多的外来人口火灾案例,反映出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水平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的艰辛生活,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丧失了对生命的重视,从思想上便没有对消防安全给予充分认识,甚至对最常用的电器、液化石油气如何安全使用也不是很清楚。
消防安全常识的无知或对火灾隐患的麻木,使得外来人口和场所及其居住区域被包裹在重重叠叠的火灾隐患中,稍有不慎,火魔即临。
二、人员素质低,自防自救能力差。
一旦遇到火灾发生,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不懂怎样报警,不懂得如何处置初期火灾,不懂得逃生自救,由此造成损失扩大乃至人员伤亡。
三、居住环境简陋,火灾隐患严重。
外来务工人员绝大部分在城郊结合处租住,为了省钱,很多租住简易平房,甚至自行搭建简易棚,堆放货物、生活用品、吃和住都在一个小屋内。
由于这里租房价格便宜,所以外来务工人员相对密集。
房东只顾租房,根本不管房客用来做什么,有的楼上住人,底楼用来做车间、库房,甚至人物混杂;屋内有的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有的堆放各种杂物,有的在院内私拉乱接电线,更有甚者在沿街两旁经营液化石油气,且
一个门面内既住人又生火做饭,还存放几个甚至十几个带气的液化石油气钢瓶,隐患令人触目惊心。
四、离城区消防队较远,缺乏消防基础设施。
在城郊结合处一带盖的房屋,绝大部分都是无规划住房。
这些未经城市市政规划的建筑大多数缺乏疏散通道,建筑间距窄小,缺乏消防水源,遇有火灾及时处置困难,消防车到达后进入现场难,取水灭火难,消防车往返运水距离长,投入灭火力量多,且容易发展成为火烧连营的态势,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五、遇劳资纠纷和情感破裂时容易引发放火案。
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计进城打工,他们辛苦劳动应得的报酬被拖欠克扣,讨要不成时,个别人往往失去理智,走上跳楼自杀、爆炸、投毒、放火报复的不归路。
此外,在外打工的男女双方发生情变,也易酿发类似行为。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我们当前的消防工作敲响了警钟。
长期以来,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易燃易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上,而忽略了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以致其火灾危害
凸显。
另一方面,也由于消防警力不足,无暇顾及该类区域的消防安全。
对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扭转这一不良局面,使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归口管理模式,形成消防长效管理机制。
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问题,无疑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
因此,我们只有按照公安部61号令的要求,借鉴公共聚集场所专项整治的成功经验,形成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消防监督,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这一做法,落实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按照消防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街道)和城市社区居委会、辖区派出所,要切实负起辖区内外来人口的消防安全责任,督促房屋中介机构和出租房业主与外来务工人员在租房时签订防火责任状,具体落实各项防火规章制度,认真做好防火工作。
辖区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应当发挥其优势,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与街道、居(村)委会密切配合,尽快促成“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改、消防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的形成,各职能部门
又切实对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工作场所的消防安全做到严查严管,以查促改,消除火灾隐患。
只要管理到位,从源头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场所火灾多发态势就能得以有效遏制。
二、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现状的严峻,已被越来越多的基层组织所关注。
针对这一现实,我们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应“送消防给外来务工人员”,使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不再成为防火宣传教育的盲区,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深化宣传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努力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防火意识与技能,使他们主动关心自身的生命安全环境,不再对火灾隐患“麻木”和“无知”,进而自觉地防患于未然。
三、职能部门勤于检查指导,营造消防安全氛围。
劳动、公安、消防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对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认真抓实抓好。
要克服人少事多的不利因素,配合乡镇(街道)、社区人员共同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劳动场所的防火检查和安全指导。
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结合“六小”场所、人员密集的公众聚
集场所和居民密集区的专项治理,重点整改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环境恶劣这一隐患。
在消防基础设施投入方面,要报请政府,督促城管、自来水公司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增设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改善消防环境。
四、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民工权益,消除放火毒瘤。
当前“体察民情,珍惜民力,关注民生,善待民工”的呼声,已经成为社会焦点。
劳动保障部门在解决劳务纠纷、治理欠薪现象、提供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全力保护好外来务工人员应有的合法权益。
企业在兴企业、求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善待外来务工人员,最起码应该按时发放工资。
常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只要不昧着良心故意克扣外来务工人员的血汗钱,由劳资纠纷引发的报复放火行为就会大为减少和杜绝。
当然,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教育,树立他们遵纪守法、依法消防的观念也至关重要。
外来务工人员只有通过学法和懂法,才不会因为遭受不公正待遇和婚姻、情感生活后失去理智,做出跳楼、爆炸、投毒,放火报复的错误选择。
总之,努力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创造学习消防、法律知识的环
境,关心他们的疾苦,维护他们应有的权益,加强防火的基本知识、灭火的基本技能、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自防自救能力,是预防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区火灾发生的上上之策,治本之策。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