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楼梯净高规范

楼梯净高规范楼梯净高规范是指楼梯的踏步间的垂直高度,也是楼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楼梯净高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避免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出现不适或者易发生事故。
按照国家标准,楼梯净高规范的要求如下:1. 楼梯踏步(步行面)的高度应当相等,一般情况下,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得大于190mm,也不得小于120mm。
这个范围是为了保证人们上下楼梯时的步伐舒适,不会出现踩空或踩不稳的现象。
2. 在同一楼梯中,楼梯踏步的高度应该保持一致,允许的偏差范围为±5mm。
这是为了保证楼梯的平稳性和使用者的稳定性,避免上下楼梯时的踩空或脚踝扭伤等情况。
3. 当楼梯踏步的高度超过170mm时,为了增加用户的舒适感,需要在楼梯的踏步前部设置合适的踢脚板,一般高度为150mm。
踢脚板的设置有助于减小上下楼梯时的步幅差异,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 楼梯踏步的宽度一般为250mm,也应保持一致,允许的偏差范围为±5mm。
确保楼梯踏步的宽度一致可以防止上下楼梯时的踩空或踩斜,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
5. 楼梯踏步之间的间距,即楼梯短径,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280mm。
这是为了确保用户在上下楼梯时有足够的空间,不受限制和拥挤的感觉。
6. 楼梯踏步之间的垂直高度差,即楼梯间高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200mm。
这是为了避免上下楼梯时出现跨越过高的情况,增加使用者的安全风险。
总之,楼梯净高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楼梯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并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当然,在具体的楼梯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楼梯是连接建筑物各个楼层的重要通道,其规范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楼梯的设计和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楼梯的规范要求,包括楼梯的尺寸、坡度、安全措施等。
1. 楼梯尺寸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楼梯的宽度应适应人员流动和疏散的需要,一般不得小于1.1米,且在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区域,宽度应增加到1.5米以上。
楼梯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踏步的深度应大于30厘米,确保人们踩踏时的安全稳定感。
2. 楼梯坡度要求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的斜度,一般规定在25°-45°之间。
过小的坡度会增加楼梯的台阶数目和体积,给人们带来不便;而过大的坡度则容易导致行走不稳,增加跌倒的风险。
合适的坡度可以保证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楼梯间距要求为了保证人们在楼梯行走时的安全,楼梯的每个踏步之间应有规定的间距。
一般来说,楼梯的间距不得大于19厘米,以确保人们踩踏时的稳定。
此外,楼梯的扶手也必不可少,扶手的高度一般在85-90厘米之间,以便人们在行走时有可靠的支撑。
4. 楼梯的安全措施为了进一步保证楼梯的安全性,还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楼梯的起始和结束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引导人们正确进出楼梯。
楼梯两侧应设有防护栏杆,一般高度不低于1.05米,以防止人们从楼梯旁边掉落。
此外,在楼梯的台阶上,应保持干燥、无障碍物的状态,以防止人们滑倒或绊倒。
总结起来,在建筑工程中,楼梯规范要求是确保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的安全和舒适的基础。
楼梯的尺寸、坡度、安全措施等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只有在确保楼梯的合理设计和安装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人们在建筑物内的楼层间安全快捷地移动。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3 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当踏步上下两级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 , 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踏步宽度超过0.22m 时,可不受此限制。
4 室外疏散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下行 人流不应妨碍地面人流。
▪ 4.2.7 观众厅内走道和座位排列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座位片区 容量相适应,与疏散门联系顺畅,且其宽 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2.7条的规定;
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 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
▪ 4.2.8 当观众厅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座位 前沿或侧边应设置栏杆,栏杆应坚固,其 水平荷载不应小于lkN/m,并不应遮挡视 线: 1 紧临横走道的座位地坪高于横走道0.15m 时;
2 座位侧向紧邻有高差走道或台阶时; 3 边走道超过地平面,并临空时。
第二、《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2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排,靠 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的座 位不宜超过10排;
3 小厅座位可按直线排列,大、中厅座位可 按直线与弧线两种方法单独或混合排列;
4 观众厅内座位楼地面宜采用台阶式地 面,前后两排地坪相差不宜大于0.45m; 观众厅走道最大坡度不宜大于1.8。当 坡度为1:10~1:8时,应做防滑处理; 当坡度大于1:8时,应采用台阶式踏步; 走道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6m且不应大 于0.20m;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符合现
第一、《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58-2008
▪ 6.2.5 1 对有候场需要的门厅,门厅内供入场使用
的主楼梯不应作为疏楼梯。
2 疏散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 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 1.20m,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 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 1.20m。
(整理)楼梯踏步高度与宽度的规范

楼梯踏步高度与宽度的规范《商店建筑及其他建筑设计规范》JGJ 48一88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确定的,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适的要求。
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对仅供少数人使用服务楼梯则放宽要求,但不宜超过45°。
步距是按2r+g:水平跨步距离公式,式中r为踏步高度,g为踏步宽度,成人和儿童、男性和女性、青壮年和老年人均有所不同,一般在560~630mm范围内,少年儿童在560mm左右,成人平均在600mm左右。
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
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10m;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其它答案11.家装楼梯一个要讲究安全,另一方面又要讲究经济。
其中经济包括经费上的经济和空间的经济,家装楼梯的踏步高度一般设计在180mm-200mm之间,只有公共场所的楼梯踏步高度才会设计在130mm-160mm之间。
其次是踏步中心距,即所为的进深,一般设计在230mm-250mm之间,最小不要小于220mm,踏步进深设计到300mm一步迈不到,两步还不够走起来很累。
2.踏步宽度的选择,一般家装楼梯的踏步宽度选择800mm,可根据洞口空间适量增加。
楼梯的设计尺寸规范

楼梯的设计尺寸规范楼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尺寸规范尤为重要。
在建筑设计时,各种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循,否则就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楼梯,作为一条重要的人行通道,必须考虑到人体的工程力学特性,按照一定的尺寸标准进行设计。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楼梯的设计尺寸规范。
楼梯的尺寸指标主要包括:踏步高度、踏步间距、踏步宽度、护栏高度和坡度等。
这些尺寸标准对于保证楼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踏步高度。
踏步高度是踏步面到下一个踏步面的垂直距离。
根据设计规范,踏步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00mm,同时,楼梯的每个踏步高度应该保持一致,不应过大或过小。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踏步间距。
踏步间距是踏步正面前后两点间的距离。
根据规范,踏步间距一般在230mm~310mm之间,同时,踏步间距也必须保持一致,以保证楼梯的稳定性。
再来看一下踏步宽度。
踏步宽度是踏步前沿到后沿的水平距离。
规范要求,踏步宽度在900mm以上,同时,对于公共场所的楼梯,踏步宽度应该在1200mm以上。
这样可以确保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更加安全。
除了以上三项尺寸标准,楼梯的护栏高度也非常重要。
护栏高度是指楼梯旁边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它的作用是防止人们在楼梯旁边摔落。
根据设计规范,护栏高度一般在900mm以上,同时,护栏的每个竖杆之间的间隔也有规范要求。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楼梯的坡度。
坡度是指楼梯延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程度。
规范要求,楼梯的坡度一般不得超过45度,否则就容易造成人们的失足。
总的来说,楼梯的设计尺寸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才能保证楼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楼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种尺寸标准,以确保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更加安全可靠。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楼梯踏步设计规范楼梯是建筑物中常见的交通通道,设计规范的楼梯可以提供安全、便捷的上下楼方式。
其中,踏步是楼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踏步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楼梯踏步设计规范的详细要求:1. 尺寸规范:楼梯踏步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700mm,踏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踏步高度不应超过200mm,但也不应小于120mm。
踏步高度的差异不应大于5mm。
2. 倾斜度规范:楼梯踏步应有适宜的倾斜度,能够提供舒适的步行体验。
一般来说,楼梯的倾斜度角度不应小于30度,也不应大于50度。
3. 踏步材料规范:楼梯踏步应采用安全、防滑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木材、钢筋混凝土和石材等。
对于公共场所的楼梯,最好使用防滑材料或者在踏步表面做防滑处理,以防止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滑倒。
4. 垂直差异规范:楼梯各个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保持一致,不应有过大的差异。
踏步之间过大的垂直差异容易让人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摔倒。
5. 亮度规范:楼梯应有足够的照明亮度,特别是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在楼梯踏步上设有适当的照明设施,如楼梯边缘、楼梯踏步内部或楼梯侧面。
6. 扶手规范:楼梯设有扶手以提供支撑和平衡。
扶手应适当高度、宽度和强度,并且安装牢固。
对公共场所的楼梯,扶手一般应设在两侧。
7. 颜色对比规范:楼梯踏步与楼梯本身应具有明显的颜色对比,以便人们在行走时能够清晰地分辨踏步位置,减少跌倒的风险。
8. 安全标志规范:在公共场所的楼梯上,应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如上下楼梯的箭头指示、行走方向指示以及踏步边缘的黄色或者白色防滑提示标识等。
9. 楼梯出入口规范:楼梯出入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以便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出口和入口,减少事故的发生。
10. 非滑梯的规范:在安装滑梯的楼梯上,滑梯设计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以防止儿童在使用滑梯时发生意外。
总之,楼梯踏步的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安全和便捷。
住宅楼梯踏步尺寸规范

住宅楼梯踏步尺寸规范住宅楼梯踏步尺寸规范通常是根据当地的建筑法规和建筑标准制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住宅楼梯踏步尺寸规范:1. 踏步深度:踏步深度是指从楼梯前缘到楼梯后缘的水平距离。
通常,踏步深度应该在250mm到350mm之间,以提供足够的踏步空间。
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以避免踏步太短而不易行走。
2. 踏步高度:踏步高度是指从一个踏步的顶部到下一个踏步的顶部的垂直距离。
通常,踏步高度应该在150mm到200mm之间。
踏步高度的一致性非常重要,以确保使用者可以方便地爬上或下楼梯。
踏步高度不应超过220mm,以避免高度过大而导致使用者的不便。
3. 跑道宽度:跑道宽度是指楼梯的水平空间,也就是踏步与踏步之间的距离。
通常,跑道宽度至少应为900mm,以便使用者能够舒适地通过。
对于较宽的楼梯,跑道宽度可能需要更大。
4. 手把高度:对于用于上下楼梯的住宅楼梯,手把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手把高度通常应为900mm到1000mm之间,以适应大多数人的身高。
手把的位置应该易于抓握,并且平滑且结实。
5. 立柱间距:立柱是支撑楼梯的竖直杆或柱子。
立柱间距应视楼梯的设计和结构而定,但通常不应超过1500mm。
立柱间距过宽可能会影响楼梯的结构稳定性。
6. 台阶和踏步材料:台阶和踏步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滑性,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常见的材料包括实木、复合木、石材、金属和塑料等。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使用方式、美观和耐久性等因素。
除了上述规范外,住宅楼梯还应满足当地的消防和安全规定,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逃生通道。
此外,楼梯的设计也应考虑到使用者的特殊需求,例如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
总之,住宅楼梯踏步尺寸规范应根据当地的建筑法规和建筑标准制定,以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楼梯的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特殊需求,并提供防滑材料和合适的手把高度。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58-20086.2.5 1 对有候场需要的门厅,门厅内供入场使用的主楼梯不应作为疏散楼梯。
2 疏散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0m,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20m。
3 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踏步上下两级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 ,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制。
4 室外疏散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下行人流不应妨碍地面人流。
4.2.7 观众厅内走道和座位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座位片区容量相适应,与疏散门联系顺畅,且其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2.7条的规定;2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10排;3 小厅座位可按直线排列,大、中厅座位可按直线与弧线两种方法单独或混合排列;4 观众厅内座位楼地面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前后两排地坪相差不宜大于0.45m;观众厅走道最大坡度不宜大于1.8。
当坡度为1:10~1:8时,应做防滑处理;当坡度大于1:8时,应采用台阶式踏步;走道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6m且不应大于0.20m;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
4.2.8 当观众厅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座位前沿或侧边应设置栏杆,栏杆应坚固,其水平荷载不应小于lkN/m,并不应遮挡视线:1 紧临横走道的座位地坪高于横走道0.15m时;2 座位侧向紧邻有高差走道或台阶时;3 边走道超过地平面,并临空时。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一1999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踏步的尺寸标准规范

楼梯踏步的尺寸怎么设置?楼梯踏步的尺寸设计是有一定标准的,但是很多楼梯踏步尺寸设计也不规范,对于楼梯踏步尺寸也没有个统一,楼梯踏步尺寸对室内楼梯的影响非常大,下面就由小编来具体讲解下楼梯踏步尺寸标准规范。
1、为避免上下楼梯时产生错觉,楼梯的第一级台阶与最后一级台阶的高度应该与其他级一致。
如需改变,应该控制在4厘米以内,最好以不超过2厘米~3厘米为宜。
2、楼梯最高一级踏步到天花板的高度,需要有两米以上的净空,最低不低于1.8米。
否则会产生压迫感3、栏杆间距:两根栏杆中心距离以8厘米为宜,不大于12.5厘米,以免小孩子把头从间隙处伸出去。
4、扶手高度:到腰部位置,85~90厘米,扶手直径以5.5厘米为好。
5、阶梯高度与深度:阶高应该在15~18厘米,阶面深度为22~27厘米。
阶数为15步左右,如果过高了,可能需要设置楼梯休息平台。
6、楼梯宽度:一边临空时,净宽不小于75厘米;两侧有墙时,净宽不小于90厘米。
7、安全性:楼梯部件应光滑、圆润,无突出、尖锐部分。
有小孩老人的家庭,楼梯坡度要缓,旋转角度不能太大;楼梯踏板要做好防滑措施,如防滑条、防滑垫、防滑凹槽等。
8、住宅楼梯踏步尺寸为:150~175 、260~300。
中小学校楼梯踏步尺寸为:12 0~150 、260~300。
办公楼楼梯踏步尺寸为:140~160 、280~340。
幼儿园楼梯踏步尺寸为:120~140 、260~280。
疗养院楼梯踏步尺寸为: 150 300。
剧场、会堂楼梯踏步尺寸为:160 130~150 、300~350。
9、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B和梯井宽度。
10、确定踏步级数咒,调整踏步高矗和踏步宽b,用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H/h,当以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H/n),用公式b+h=450(mm),或b+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b。
楼梯踏步规范

保养建议:定期涂抹防锈漆或蜡, 保持踏步的防锈能力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楼梯踏步表面的灰尘、污垢和其他杂物,保持踏步的清洁和整洁。 防潮防霉:定期检查楼梯踏步的防潮防霉情况,避免因潮湿而引起的霉变和损坏。 防滑处理:定期对楼梯踏步进行防滑处理,确保行人的安全。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楼梯踏步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或松动的地方。
踏步宽度和高 度符合设计要
求
踏步表面应平 整、耐磨、防
滑
踏步与挡墙之 间应设置可靠
的连接措施
施工完成后应 进行验收,确 保符合规范要
求
定期清理:保持踏步表面干净, 无杂物和灰尘
定期检查:检查踏步的牢固性和 完整性,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防滑处理:在踏步表面铺设防滑 材料,确保行走安全
环保材料的推广: 政府、企业和个人 应共同努力,推广 环保材料在楼梯踏 步中的应用
楼梯踏步的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未来趋势 定制化服务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喜好 定制化楼梯踏步将提高居住体验和舒适度 定制化楼梯踏步将促进家居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水泥:用于固定踏步和增加强度 沙子:填充踏步与地面之间的空隙 石子:与水泥混合制成混凝土 钢筋:增加踏步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准备:检 查现场环境、 材料准备等
基层处理:清 理基层、修补 缺陷等
弹线定位:确 定踏步位置、 标高等
踏步安装:按 照设计要求进 行踏步安装
调整与验收: 对踏步进行调 整、验收等
博,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楼 梯 踏 步 的 基 本 要 求 03 楼 梯 踏 步 的 设 计 原 则 04 楼 梯 踏 步 的 施 工 规 范 05 楼 梯 踏 步 的 维 护 与 保 养 06 楼 梯 踏 步 的 特 殊 情 况 处 理
办公楼楼梯设计规范

办公楼楼梯设计规范办公楼楼梯设计规范主要涉及楼梯的尺寸、坡度、材质、安全设施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办公楼楼梯设计规范。
1.尺寸规范:(1)楼梯宽度:建议办公楼楼梯的宽度不小于1.2米,以适应较大的人流量。
(2)楼梯踏步长度:踏步长度一般不小于28厘米,且不宜超过35厘米,以保证行走舒适度。
(3)楼梯踏步高度:踏步高度一般不大于19厘米,以方便步行。
2.坡度规范:(1)台阶高度差规范:楼梯台阶高度差不宜超过30厘米,以便人们能够轻松行走。
(2)楼梯坡度规范:楼梯的坡度一般为30度至40度之间,其中32度是较为合理的设计角度。
3.材质规范:(1)楼梯踏面材质:为了增加防滑性,建议楼梯踏面使用防滑材质,如橡胶、防滑瓷砖等。
(2)楼梯扶手材质:楼梯扶手一般采用钢制或木制材料,以提供稳定的抓握支持。
4.安全设施规范:(1)楼梯扶手:楼梯的两侧应该设置扶手,扶手高度一般为85厘米至95厘米之间,以提供稳定的支撑。
(2)楼梯扶手道宽度:扶手道宽度一般不小于0.6米,以便人们可以轻松抓住扶手。
(3)楼梯踏步边缘处理:楼梯踏步的前沿边缘应平滑处理,以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4)楼梯照明:楼梯的照明应充足,不得出现黑暗角落。
(5)楼梯防滑:楼梯的踏面应设计防滑措施,以减少滑倒的风险。
(6)楼梯标志:楼梯的不同部位应设置标识,如楼梯出入口标志、紧急出口标志等,方便人们找到避险出口。
总之,办公楼楼梯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尺寸、坡度、材质和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满足规范要求,才能提供安全、舒适的楼梯环境,保障办公楼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楼梯踏步尺寸规范

楼梯踏步尺寸规范在建筑设计中,楼梯踏步尺寸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下面是关于楼梯踏步尺寸规范的详细内容。
1. 踏步尺寸的基本要求楼梯踏步的尺寸应该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步距:即相邻两个踏步前端之间的直线距离,通常为270mm-300mm,这个步距适合绝大部分人的步幅。
(2) 步高:即相邻两个踏步的高度差,通常为140mm-200mm,较大的步高是为了减少楼梯的长度,但同时也会增加上下楼梯时的劳累感。
(3) 踏步平面:踏步的宽度应该不小于250mm,以提供足够的支撑面积。
2. 楼梯的不同类型和使用场所下的规范(1) 国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设计标准,一般每个踏步的步距范围为240mm-280mm,步高范围为120mm-200mm。
这个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
(2) 公共场所:对于公共场所的楼梯,踏步的步距一般应该控制在260mm-280mm,步高控制在150mm-180mm,以适应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保证行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 特殊场所:对于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来说,他们的步幅通常较小,因此在规划楼梯时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需要。
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踏步的步距应该控制在240mm-260mm,步高控制在120mm-140mm;对于儿童来说,踏步的步距应该控制在200mm-220mm,步高控制在100mm-120mm。
3. 楼梯间的规范楼梯同样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人们可以安全地上下楼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楼梯间规范:(1) 楼梯间的宽度:楼梯间的宽度不能小于1200mm,以确保人们在楼梯间有足够的空间来移动。
(2) 踏步间的高度: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踏步之间的水平间距应该控制在280mm-300mm,以便人们可以舒适地走过。
(3) 扶手的设置:楼梯应该安装扶手,扶手的高度一般为900mm-1100mm,以提供支撑和保护。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和残疾人,扶手的高度应该适当调整。
住宅楼梯踏步标准

住宅楼梯踏步标准
楼梯踏步标准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它涉及到住宅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下是关于住宅楼梯踏步的标准:
1. 踏步高度:住宅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8厘米,以确保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较小的踏步高度也更适合老年人、小孩和身体不便的人群。
2. 踏步宽度:踏步宽度一般不小于28厘米,以确保人脚能够舒适地放置在踏步上。
踏步宽度过窄会带来行走的不稳定性和不舒适感。
3. 踏步间距:踏步之间的间距应保持一致,以确保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平衡和舒适。
一般来说,踏步间距不小于29厘米,也不能太大,避免行走时出现脚踩空的情况。
4. 踏步前沿标识:踏步前沿应有明显的标识,以帮助人们在楼梯行走时更加安全。
标识可以采用对比鲜明的颜色或其它标识方式,以便于行人注意到。
5. 楼梯扶手高度:楼梯扶手的高度一般在80-110厘米之间,以便不同身高的人们都能够舒适地使用。
扶手的存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降低上下楼梯时的风险。
住宅楼梯踏步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舒适感。
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在建造住宅楼梯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楼梯的合规性。
而我们居民在使用楼梯时,也应当保持注意,遵守楼梯的使用规定,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整理)楼梯踏步高度与宽度的规范

楼梯踏步高度与宽度的规范《商店建筑及其他建筑设计规范》JGJ 48一88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
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
3m.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
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
15m,并不宜小于0。
10m,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确定的,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适的要求。
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对仅供少数人使用服务楼梯则放宽要求,但不宜超过45°.步距是按2r+g:水平跨步距离公式,式中r为踏步高度,g为踏步宽度,成人和儿童、男性和女性、青壮年和老年人均有所不同,一般在560~630mm范围内,少年儿童在560mm左右,成人平均在600mm左右.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
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
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
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
10m;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
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
30m其它答案11。
家装楼梯一个要讲究安全,另一方面又要讲究经济.其中经济包括经费上的经济和空间的经济,家装楼梯的踏步高度一般设计在180mm-200mm之间,只有公共场所的楼梯踏步高度才会设计在130mm—160mm之间。
其次是踏步中心距,即所为的进深,一般设计在230mm—250mm之间,最小不要小于220mm,踏步进深设计到300mm一步迈不到,两步还不够走起来很累。
2.踏步宽度的选择,一般家装楼梯的踏步宽度选择800mm,可根据洞口空间适量增加.其它答案2楼梯安装过程中设计的尺寸问题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踏步的地面,踏步数量之外,还有很多规范的数据需要注意,这些数据中容易被客户忽略的是:1。
楼梯踏步尺寸规范

楼梯踏步尺寸规范楼梯踏步尺寸的规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下是通常被认可的一些标准尺寸规范:1. 踏步高度(Rise):踏步高度是指楼梯每个踏步的纵向垂直距离。
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规范,踏步高度通常应在150 mm到200 mm之间。
这个范围旨在确保上下楼梯时的步幅相对均匀且舒适。
2. 踏步宽度(Run):踏步宽度是指楼梯每个踏步的横向水平距离。
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规范,踏步宽度通常应在250 mm到300 mm之间。
这个范围旨在确保踏步足够宽阔,以供用户在上下楼梯时放置脚部。
3. 踏步深度(Going):踏步深度是指楼梯每个踏步的前端到后端的水平距离。
踏步深度应保证楼梯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规范,踏步深度通常应在220 mm到300 mm之间。
较大的踏步深度可以提供更大的踏步面积,从而提高用户在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4. 踏步间隔(Pitch):踏步间隔是指楼梯踏步前缘的垂直距离。
踏步间隔应保证用户在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规范,踏步间隔通常应在200 mm到220 mm之间。
5. 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之间的比例: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之间的比例也是楼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常来说,踏步高度和两倍踏步宽度之和应在570 mm到650 mm之间。
这个比例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平稳和舒适的上下楼梯体验。
总之,楼梯踏步尺寸的规范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因素。
合适的踏步高度、踏步宽度、踏步深度和踏步间隔可以保证楼梯的使用者能够轻松、安全地上下楼梯。
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提高楼梯的可用性和舒适性,同时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住宅楼梯踏步尺寸标准

住宅楼梯踏步尺寸标准
住宅楼梯的踏步尺寸标准可以根据当地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踏步尺寸标准供参考:
1. 踏步深度:通常踏步深度应在 240mm 至 360mm 之间。
较浅的踏步可能会导致踩踏不稳,而较深的踏步则可能增加行走的不便。
2. 踏步宽度:踏步宽度应当满足舒适的行走需求,通常在800mm至1000mm之间。
过窄的踏步会限制行走的舒适度,而过宽的踏步可能会浪费空间。
3. 踏步高度:踏步高度通常为 160mm 至 200mm 之间。
过高的踏步可能会增加上楼的困难,而过低的踏步可能会增加下楼时的风险。
这些尺寸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楼梯的用途、楼层高度、用户需求等。
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和舒适性,应当遵守当地的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
楼梯踏步净高设计规范

楼梯踏步净高设计规范1. 简介楼梯是建筑中常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走安全和舒适度。
楼梯的踏步净高是指楼梯每个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是楼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介绍楼梯踏步净高的设计规范。
2.设计规范要求2.1 踏步净高范围根据国家标准,楼梯踏步净高应在170mm-200mm之间。
这个范围的设定是为了保证楼梯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踏步净高小于170mm将使上楼时腿部弯曲过大,增加人们上楼的困难度;而踏步净高大于200mm则会使腿部伸展过大,上楼时腿部需要过分抬高,给人带来不便。
因此,楼梯踏步净高的设计应在170mm-200mm之间,以保证人们步行的舒适度。
2.2 均衡性和一致性在设计楼梯踏步净高时,需要保持每个踏步净高的均衡性和一致性。
均衡性是指在楼梯的整个设计范围内,每个踏步净高相对平衡,避免出现过大的高低差。
一致性是指在设计中,保持楼梯踏步净高尽量一致,不应出现大的跳变。
均衡性和一致性的设计可以提高楼梯的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
2.3 防滑性设计楼梯踏步净高的设计还需要考虑防滑性。
踏步表面应设计为防滑面,以防止人们在使用楼梯时滑倒和摔伤。
防滑面的设计材料和纹理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以保证人们的行走安全。
2.4 楼梯宽度和扶手设计楼梯的宽度和扶手设计也与踏步净高有关。
宽度过窄的楼梯会使踏步净高过大,增加上楼的困难度。
因此,楼梯设计中应注意合理的宽度和扶手设计,以提高人们上下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设计实施方法在实际设计中,楼梯踏步净高的设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3.1 确定楼梯用途首先需确定楼梯的具体用途,如是作为室内楼梯还是室外楼梯,用于住宅、商业或工业等场所。
不同用途的楼梯可能对踏步净高有不同的要求。
3.2 根据标准确定踏步净高范围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规范,确定楼梯踏步净高的设计范围,一般在170mm-200mm之间。
3.3 进行设计和计算根据楼梯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计算,确定每个踏步的净高。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02
注:必要时可采用1/ 的整数倍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第条 楼层高度应采用下列参数:
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3600mm;
3600、3900、4200、4500、4800、5100、5400、5700、6000mm及其他300mm的整数倍数。
第条 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宜大于210mm,并不宜小于14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其计算数值可按附录三表选用。(图)
第条 楼梯踏步的宽度,应采用220、240、260、280、300、320mm。
注:必要时可采用250mm。
第条 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即 ≤0.7813,供少量人流通行的内部交通楼梯可按附录三表放宽。(图)
手绘主题教育宣传通用模板
第七、《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GBJ 101-87
第条 楼梯间的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楼梯间开间及进深的尺寸应符合水平扩大模数3M的整数倍数:(图) 注:必要时可采用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预制梯段和平台构件的水平投影标志长度的尺寸应符合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01
第条 楼梯梯段宽度应采用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图)
第条 楼梯平台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000mm,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线与顶部凸出物的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图、)
第条 中间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的宽度,对不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其深度可不受此限。
楼梯踏步尺寸规范要求

楼梯踏步尺寸规范要求楼梯踏步尺寸规范是用于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楼梯的踏步尺寸的准则。
合理的楼梯踏步尺寸能够提高人们上下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以下是对楼梯踏步尺寸规范要求的详细介绍。
楼梯踏步尺寸规范要求主要包括踏步高度、踏步宽度和踏步间距等方面。
首先是踏步高度。
踏步高度是指楼梯踏步的垂直高度,也称为台阶高度。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踏步高度应控制在150mm到200mm之间,以确保上下楼梯时人的脚步舒适。
如果踏步高度超过200mm,人们上下楼梯时会感觉吃力,容易造成跌倒和伤害。
如果踏步高度小于150mm,则人们上下楼梯时步伐不稳,也容易造成意外。
其次是踏步宽度。
踏步宽度是指楼梯踏步的水平宽度,也称为踏面宽度。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踏步宽度应控制在250mm到300mm之间。
过小的踏步宽度会导致人们上下楼梯时脚部的支撑面积不足,不稳定性增加,容易造成跌倒和滑倒。
过大的踏步宽度则会造成上下楼梯时的不便和不舒适。
最后是踏步间距。
踏步间距是指楼梯的垂直间距,也称为台阶间距。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踏步间距应控制在150mm到180mm之间。
踏步间距过小会导致上下楼梯时脚部的踏步间距不足,步幅受限,不便于行走。
踏步间距过大则会增加上下楼梯时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摔倒和受伤。
此外,楼梯踏步的尺寸规范要求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楼梯的倾角、扶手的高度和楼梯的稳定性等。
楼梯的倾角应控制在30度到45度之间,确保人们上下楼梯时的行走舒适度。
扶手的高度应根据楼梯使用者的身高来确定,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安全性。
楼梯的稳定性则需要设计和施工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结构设计,确保楼梯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楼梯踏步尺寸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确保楼梯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
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设计楼梯时应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寸设计。
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楼梯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用户在使用楼梯时也要注意注意踩着踏步、抓好扶手,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二级建造师考试楼梯空间尺寸要求

二级建造师考试楼梯空间尺寸要求
以下是关于楼梯空间尺寸要求的部分内容,如需更多内容,可以咨询建筑行业专业人员或查阅相关规范:
1. 楼梯平台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2. 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8m。
3. 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30m。
4.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m,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175m。
5. 楼梯扶手高度不应该小于9m,楼梯栏杆垂直干件间净空不应大于11m。
6. 楼梯的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断尽的宽度且不应小于2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可以人行走。
7. 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两米。
这些要求是为了确保楼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体的尺寸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建筑规范和标准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
范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58-2008
6.2.5 1 对有候场需要的门厅,门厅内供入场使用的主楼梯不应作为疏散楼梯。
2 疏散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0m,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20m。
3 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踏步上下两级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
10 ,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制。
4 室外疏散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下行人流不应妨碍地面人流。
观众厅内走道和座位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2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10排;
3 小厅座位可按直线排列,大、中厅座位可按直线与弧线两种方法单独或混合排列;
4 观众厅内座位楼地面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前后两排地坪相差不宜大于0.45m;观众厅走道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当坡度为1:10~1:8时,应做防滑处理;当坡度大于1:8时,应采用台阶式踏步;走道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6m且不应大于0.20m;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
4.2.8 当观众厅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座位前沿或侧边应设置栏杆,栏杆应坚固,其水平荷载不应小于lkN/m,并不应遮挡视线:
1 紧临横走道的座位地坪高于横走道0.15m时;
2 座位侧向紧邻有高差走道或台阶时;
3 边走道超过地平面,并临空时。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一1999
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3.1.6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 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
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标准》 GB 50226-95
5.1.3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7.2.4.1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8.2.4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10m;
2 不得采用螺旋楼梯,采用扇形梯段时,离踏步窄端扶手水平距离0.25m 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宽端扶手处不应大于0.50m,休息平台窄端不小于
1.20m;
3 楼梯应设置坚固、连续的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85m。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楼梯
6.7.1 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既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宽为+(0~)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米。
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表的规定。
0.22m
台阶、栏杆和坡道
一、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二、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1m时,宜有护栏设施。
第4.2.3条
一、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
二、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轮椅或病床等尺寸及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三、坡道应用防滑地面。
四、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
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
1.20m;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
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0.11m。
《建筑楼梯协调标准》GBJ 101-87
第2.0.1条楼梯间的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间开间及进深的尺寸应符合水平扩大模数3M二、预制梯段和平台构件的水平投影标志长度的尺寸应符合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第2.0.2条
注:必要时可采用1/的整数倍数。
楼层高度应采用下列参数:
一、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3600mm;
二、3600、3900、4200、4500、4800、5100、5400、5700、6000mm及其他300mm的整数倍数。
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宜大于210mm,并不宜小于140mm,各级
楼梯踏步的宽度,应采用220、240、260、280、300、320mm。
注:必要时可采用250mm。
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即
第2.0.7条楼梯平台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000mm,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线与顶部凸出物的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
第2.0.8条中间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的宽度,对不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其深度可不受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