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

合集下载

城乡二元结构优质课件

城乡二元结构优质课件
第二,就社会发展旳角度来看,大量旳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 吸收,不得不涌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力依然饱和
第三,就生态而言,城市生态极限轻易遭到被突破,生态学 研究表白,城市污染过于集中旳时候,就会破坏生态系统旳 承受能力,最终会造成无法修复旳永久性破坏
第四,就文化而言,城市化会使乡村旳教育长久滞后,乡村 旳劳动者素质与城市需求之间旳沟壑无法弥补。
二元构造下两部门经济
在二元经济构造旳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旳经 济一般由两个不同旳经济部门构成,即老式 部门和当代部门。
因为老式部门与当代部门旳增长呈现出明显 旳反差性,即老式部门增长速度滞缓,当代 部门则迅速扩张,成果进一步使两部门之间 旳差距在二元构造下越拉越大,最终成为制 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旳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在共享中发展。农民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旳 建设者,是社会不断进步旳助推力量,应该和其他主体一样 取得经济发展和带来旳收益。与此同步,作为社会旳一份子, 应该能够分享经济利益以及有经济发展带来旳社会福利和社 会保障,这是其生存发展旳最起码旳权利之一
城乡二元构造旳破解及城乡一体化
转移型策略
26221.8
4984.1
37213.5
30001.2
6344.1
合计 677.73
4375.6
5346.3 5746.9 5914.8 6122.7 6695.9
7212.3
农村 农户
478.4
非农户 199.3
202 2367.7 3.9
2544.0 2691.2 2681.5 2779.6
2802.3 3055.7 3233.3 3343.1
城乡二元构造旳破解及城乡一体化
包容性增长旳内在要求
第一,在参加中发展。包容性增长旳关键是发展权旳公平与 平等,让社会组员拥有更公平、均等旳发展机会,即公平参 加问题。机会平等是当代市场经济意义上公平正义旳一项主 要理念和准则。只有当“农民”或“农民工”在社会政治活 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建设等领域都具有参加旳资 格与权利旳时候,他们才干获取相应旳社会资源和实现其本 身利益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居民福利的二元性:国家福利制度的
“市民偏向”严重。 尽管现在针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些福 利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并设想未来 要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福利制度。但总体上 看,至少目前国家对城乡居民的福利待遇仍 然存在很大差别。 看下表:2004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工作 的地区和单位
人民公社制度
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作好 准备 人民公社制度保证了统购统销等计划经济政策得以 有效贯彻,成为“工占农利”战略的有力制度保障 这种制度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 响:平均主义 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隔 断了城市和乡村的联系,整个社会限于僵化状态; 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在较低水平徘徊
方面的影响。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统购统销制度
从体制和制度看
城乡分割带的户籍制度 人民公社制度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基本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可利用外资非
常有限。为尽快改变国民经济落后的面貌和维护国家安全,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有其历史 必然性和合理性。 实施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客观上要求政治动员能力很 强的政党和政府通过政治权力为其提供保障,在这种背景 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成为必然选择。以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计划地配置,快速的 提高了积累率,确保了重工业的优先高速发展,对工业化 的起步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遗憾的是这些正确的观点没能付诸实践。之后的超前发展 战略,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工农差距城乡 差距进一步拉大
473.5 483.4 503.7 527.9 550.6 588.0 624.5

《区域经济学》7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区域经济学》7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 二、 城乡统筹的主要模式
(一)城市工业导向人口迁移的城乡联系模式; (二)发展小城镇的城乡联系模式; (三)综合发展农村的城乡联系模式 。
• 三、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一)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进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完善现代农业产 业体系,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 建设;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思考题
• 1 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为什么会形成城乡二元结 构?
• 2 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有什么内在 联系?
• 3 如何决定城镇体系和城市规模分布? • 4 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乡村土地和劳动力
市场具有 何种特点? • 5 乡村金融市场和公共服务有何特点?我国反贫困
战略的特 点是什么? • 6 城乡统筹的内涵是什么?城乡统筹模式有哪些? • 7 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 二、可持续发展从认识到行动
《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
• 三、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共同性、永续性、需求性。 (二)区域经济中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三类:区域生态环境维 护的经济学问题、区域生 态环境损害的经济学问题、区域 生态环境治理的经济学问题。 (三)用经济学的思维考察生态问题;要用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进区域可持续 发展; 用公平公正的方法维护区域的可持续性;统筹区域内外推进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生态效率以推进绿色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一、本文概述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复杂现实影响的社会经济现象,尤其在中国这一具有悠久农业文明和快速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中,其表现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从中国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拓展以及优化路径,以期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文章首先回顾了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原因。

接着,文章通过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揭示了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包括城乡收入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共服务设施差距等方面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如制约农业现代化、阻碍城镇化进程、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等。

为了寻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有效路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包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等。

这些建议旨在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

本文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拓展及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为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复杂过程。

它既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政策导向、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发展差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农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农民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城市则主要是政治、文化和商业的中心,与农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社会经济差距。

这种传统的城乡关系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国家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这一战略导致了大量的农业资源被用于支持工业发展,农村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

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

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

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上都会存在。

但相比较而言,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别明显。

所谓二元经济结构,简而言之,不过是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的区分,即一个社会的经济和人口划分为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都进入了工业化进程。

发达国家发展到今天,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经机械化之后也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上基本上已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

而在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仍然极其鲜明的存在着。

但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二元经济结构抽象一点讲,是一个社会分为现代和传统两大部分。

现代部分无论是从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不同于传统部分。

中国在1949年建国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社会和经济的二元结构仍然十分明显,属于现代部分的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少数,属于传统部分的人口仍占绝大多数,70%的人口仍然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

50年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大约是总人口的10%,今天这一比例只提高了10几个百分点。

从生产方式角度来说,目前我国城乡从业人员达7亿多,其中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的劳动力大约有3.5亿人,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仍有3.5亿之多。

在劳动力的比例中,仍然有将近5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中传统生产方式占多大比例。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农业产值已缩小到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以占全国一半的3.5亿劳动力从事占国民生产总值15%的工作,可以看出这一领域劳动者的劳动收益是多么得少,农民的收入是多么得低。

农村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与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与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与乡村经济发展当今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资源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人口持续减少,农业产出逐渐减少。

如何改变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农民工向城镇转移,造成了人口的失衡。

其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再者,城市吸引了大量资源和资金,导致农村地区缺乏发展的动力。

最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也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之一。

二、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了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传承和挖掘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财富,通过文化的传承,可以激发当地的创新精神和经济发展潜力。

例如,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可以通过传承和创新,变成当地乡村经济的新支柱产业。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产业转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

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注重产业转型,使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例如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吸引人才和资金流入农村地区。

四、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产品的使用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例如,农村地区可以引进智能农机、农业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带动乡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五、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村地区缺乏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设施,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之一。

只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流入农村地区,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和局限性

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和局限性

1.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和局限性是什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由来已久。

新中国诞生后,为发展工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是依靠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部门的产出来提供的。

国家通过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

同时,还在户籍、就业、劳保福利待遇等方面把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分离开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

在工业化初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为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一定程度上使轻工业和农业受到相当挤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城乡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发展不协调,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六项矛盾和问题。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尽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农业生产力水平偏低、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的特征并未根本改变,同时,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滞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第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的社会事业尤为落后。

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大,而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更大。

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结构单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民教育负担重,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低,辍学率高,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大大低于城市居民。

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不能与城市相比,医疗人员少,素质低,条件差,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一些地方相当突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少,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论城乡二元结构

论城乡二元结构

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所谓“二元”的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的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

理论上,“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

落实到具体层面,城乡二元社会就是指作为现代因素的城市社会为一元而作为传统因素的农村社会为另一元的城乡分离、隔阂、相互封闭和差异的状态。

一、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成因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在近代历史上首次实现国家的独立、高度的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之时,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才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当时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强大的社会控制手段和高度的动员能力,农村的人口被大量的吸收进城市工矿区,这是我国城市化的起步阶段。

尽管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工业化起步晚、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的事实,使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受到许多内外条件的制约。

建国初期的工业化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中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却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拥有的依然是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没有走进农业生产,更没有走进农民的生活。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就此形成。

初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为了恢复城市秩序、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更好地控制城市规模和管理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对流入城市的农民进行劝阻、遣返和限制。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以分割城乡为目的的社会设置被建构起来。

粮油计划供应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制度都以“城乡二元”的方式被制定。

于是,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被制度化地确定并延续下来,城市和乡村分属不同的社会。

结构、拥有不同的发展轨迹,“二元结构”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的“行政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与行政共同主导型的二元结构”。

市场机制的介入使原本就呈分割状态的城乡关系变得更加分裂,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分裂状态下,只有城市中最先进的那部分与世界市场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广大的农村地区没有能力进行这种“接轨”,被甩到了全球化的过程之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综合改革取得很大成就,但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解读城乡二元体制

解读城乡二元体制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摘自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摘自2010中央一 号文件
对城乡二元体制的理解误区

误解一: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关于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 问题,一种误解是:农民已经习惯于一家一户的承包经营了,他们之中不少人不愿意 离开本乡本土。何必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反而使他们心里不踏实呢?何况农民一旦大 批进入城内,生活方式一变更,城市生活设施建设又跟不上,反而会引起他们不满, 有些人又想回到乡下去,社会不就不稳了吗? 误解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会因加重城市的负担而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乡二元 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关系方面,有一种误解是:城市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毕竟是最重要 的,而在现阶段着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很可能会加重城市的负担。西方发达国家一般 是在工业化后期政府才把农村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何 必这样急于去做本来可以推迟一些才做的事情呢? 误解三: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用消灭农村和农民的方法来强制性缩小城乡差别。对城 乡二元体制改革,还有一种误解是: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工人就是工人, 农民就是农民,进行城乡二元改革以后,农村就会逐渐不存在了,农民也就逐渐消失 了,这样,岂不是用消灭农村和农民的方法来强制性缩小城乡差别吗?这对中国经济 是祸还是福,还不得而知!

城乡二元体制主要表现
城乡有别的治理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加快工业化建设,国家一方面运用行政手段,如通过强制性粮食统 购统销和工农产品剪刀差,将农业剩余转化工业积累;另一方面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 迁移,以维持资本密集型城市大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 城乡有别的户籍治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被沿袭下来,尽管一些 地方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但这些改革因为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福利等诸多因素,需要 支付的社会成本较高,进展还不大,因而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水平事实上 的不平等还未根本改变。 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 从商品市场看,农民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一般只能进入城市集贸市场进行零星的、小 规模的现货交易,基本上没有进入批发市场,更难以参与大宗远期合约和期货交易, 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批发贸易基本仍由国有流通企业垄断经营。从要素市场看,货 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因农业平均利润率偏低和受利益驱动,主要面向城市经济,城市相 对充裕的资金没有进入农村,农民参与进入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条件和渠道都十分有限; 农村土地转化为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还不能直接市场化,必须通过国家征用转化为国 有土地后才能进入市场,一级市场由国家控制,二级市场农民很难进入,农民在土地 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分享农地向非农地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巨额增值收益。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

从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着手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对如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释疑城乡二元结构,就是传统的农村与现代的城市并存的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渡形态。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和乡村形成两个相对分割的板块,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别,主要包括: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不平等现象。

目前,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受到限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规划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财政、金融以及各种社会政策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通过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举措,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全国而言,建国以来我们的许多制度和政策措施(例如,粮食购销制度、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不是有助于消除这种二元体制,恰恰相反,而是强化或固化了这种二元体制,致使城乡之间的差异日趋显著,城乡分割亦日趋表现为刚性化。

与此相对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渐次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亦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表现改革初期的农村改革使得1978年到1984年间城乡差距出现了暂时性的缩小,但是自从1985年国家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城乡差距出现急剧扩大的趋势。

“城市建设像欧洲,农村发展像非洲”,这句话既夸张形象而又尖锐地道出中国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为11.3%,而第一产业劳动力仍占就业总人数的40.8%,农村大约有1.8亿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到二三产业,这是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的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经济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随着城市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

城市的产生过程就是城乡分离和对立的运动过程。

城乡分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由城乡生产力发展力差异而形成的,并随着这种差异的扩大而日益突出。

城乡二元化经济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差异等方面。

改变城乡二元化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标志,也反映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

长期以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

城乡之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存在不统一、不公平的体制和政策,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国民待遇上的不平等。

改期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末能建立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迄今为止,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尚末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城乡经济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成为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城乡二元结构,是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过程中特有的历史现象。

长期累积而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扩张受到严重削弱;二是阻碍了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三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之间的生产和生活依然表现出明显的二元化和结构性的失衡状态。 城乡之间的二元化不仅阻碍了国家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社会经 济的协调发展,也造成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贫富之间、干群之间及国 家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构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中的结构性障 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多地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了农业的低效益。农村经济的 落后导致农村内需不足,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 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的协调发展,但旧体制依然存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仍然存在着生产要素 流动的限制或障碍,不仅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而遇到阻力,而且乡镇 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以及物流业的发展都会因城乡分割、工农分 割现象的继续存在而受到制约。 不仅如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继续存在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 的不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而就业的不 平等又造成了收入的不平等。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下 一代、再下一代农村居民生活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中国城乡之间存在巨 大差距。他强调,不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和城 乡人力的顺畅流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什么是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大 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 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 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 的小农经济为主.城乡二元 Nhomakorabea构的特征
就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我国统一市场体系发育不全,生产要素流动性 差,城乡市场差距大 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行政干预严重 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二元意识与二元经济互动,形成恶性循环

城乡二元结构PPT演示课件

城乡二元结构PPT演示课件
额不变; 五、两部门的产出是时间的单调递增函数
12
根据以上假设以及模型的推理,乔根森得出了 农业剩余是工业部门发展的前提条件,劳动被 工业部门所利用的条件就是牺牲农业产出。
乔根森模型的研究将新古典增长理论应用于发 展经济学中,强调了农业与工业之间的联系并 且修正了古典二元经济模型中的劳动边际生产 率为零的假设,使得二元经济理论更具解释力。
14
评价
将预期因素引入城 乡劳动力转移的分 析中使得托达罗模 型更为确切的刻画 了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的过程。
第一,托达罗模型假设农 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 这是不符合大多数发展中 国实际情况的。
第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性的存在,所以在预期因 素上得到的这些推论是具 有一定盲目性的。
15
9
该模型以农村中存在着不变的维持生计工资或 制度性工资为假设前提,将经济结构的转变过 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部门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很 小,所以现代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就 为无穷大;
第二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在工业 部门的工人的平均农业剩余降低到制度性工资 水平,在剩余劳动重新配置和商业化点达到之 前,经济处于长期停滞;
5
上图说明了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过程,横轴OL代表劳动,纵 轴OD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和工资。OA表示传统农业部门的生 存收入,OW表示现代工业部门的现行工资水平。 WS是劳动供 给曲线,DkDk代表与投入资本对应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
6
基本要点
在此模型中存在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农业被认为 是缺乏就业机会的部门,而工业是强有力的增长部 门。
17
历史和传统因素
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制 度下的城乡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主要问题及成因1.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2.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

3.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在“推进城乡改革”部分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

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户籍附带福利,这是中国式户籍制度最为特别之处。

各地政府之所以要求农民用土地交换户籍,是因为当地政府认定,农民户籍转成市民户籍之后,就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与公共品。

然而,政府让农民拿土地来交换户籍、交换户籍背后的福利,是不公平的。

按照现代国家的宪法原则———平等原则,农村居民作为公民,本来就应当享受与同一区域内城市居民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

让农民用其手里唯一的财产———土地———来交易,在把农民转成城镇户籍的时候,也把他们转成无财产者。

这种交换显然是不合适的。

农民是因为权利遭到限制、福利遭到剥夺而让城镇户籍形成溢价的,让农民拿土地再来购买各种权利和福利,这不是在矫正先前的不正义,而是在进行第二次剥夺,制造第二次不正义。

二、对策建议1.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

2.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

3.加大农村基本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5.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可以具体的从八个方面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要统筹城乡规划的编制,建立城乡一体、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编制程序和管理体制。

二要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由城市延伸到农村。

三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

四要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方案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方案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难题。

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距,包括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产业支撑,而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通过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农村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可以有效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此外,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与流动。

解决方案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包括改善农村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减少城乡差距。

同时,也需要注重完善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解决方案三: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源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力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

解决方案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进入农村,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农村居民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等金融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解决方案五: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哪个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更为严重?

哪个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更为严重?

哪个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更为严重?城乡二元结构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

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距。

虽然各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差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这种差距更加严重,那么哪个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更为严重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1.中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非常严重。

中国的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大,城乡差异也很明显。

大城市里的富裕阶层可以享受到各种资源和福利,而农村地区的居民则生活在贫困和落后的条件下。

此外,中国的户籍制度使得来自农村的居民在城市中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和权利。

因此,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迁移和社会矛盾。

2.印度印度是另一个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非常严重。

印度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差距,二是教育差距。

印度的城市经济相对发达,而农村地区却是贫困的地区。

此外,在印度的教育体系中,城市里的学校和教育资源比农村地区要好得多,这导致了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异。

这种教育差距也直接影响了印度农村居民的社会地位和就业机会。

3.美国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同样严重。

美国的城市和农村区别在于文化和教育方面。

城市里的地区往往更加开放和多元化,而农村地区则更加保守和保守主义。

此外,由于美国城市的繁荣和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也远远超过农村地区的居民。

这种差异导致了美国城乡居民之间的巨大社会隔阂。

4.非洲非洲大陆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相当严重。

非洲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差距非常明显,在许多国家,农村地区的居民甚至无法保证基本的生存条件。

此外,非洲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的居民往往在这些方面缺乏支持和援助。

这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深刻社会分化和不公。

5.日本相比较其他国家,日本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较为轻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8 57.8 58.8 57.6 57.6 58.1 58.9 58.6 56.3 55.1 53.4 52.6 49.1 47.7 46.2 45.6 47.2 45.5
当代中国二元经济的特征
国家财政对城乡投入的二元性:财政投资的 “城市倾向”严重。
在下表全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中,表现出的 “城市倾向”的严重性
二元结构下两部门经济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一般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即传统 部门和现代部门。
由于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增长呈现出明显 的反差性,即传统部门增长速度滞缓,现代 部门则快速扩张,结果进一步使两部门之间 的差距在二元结构下越拉越大,最终成为制 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8406.2
22491.4
3614.2
29854.7
23732.0
4103.2
32917.7
26221.8
4984.1
37213.5
30001.2
6344.1
43499.9
35488.8
7790.9
55566.6
45811.7
10153.8
70477.4
59028.2
13158.3
88773.6
75095.1
讨论五
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一体化进 程
基概念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一般指以社会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
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 结构。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一般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因为户籍或居 住地制度的区别,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 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形成了两个 相对独立的社会单位
基本概念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
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 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 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 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 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包容性增长 是指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要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 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分享和资源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人 民生活改善全面协调的发展
127.0 160.4 198.1 212.4 232.9 255.1 276.8 290.3 301.6 311.9 329.9 360.6 383.7 416.3 472.1 514.3 554.2 607.4
191.3 397.6 686.3 708.6 784.0 921.6 1221.0 1577.7 1926.1 2090.1 2162.0 2210.3 2253.4 2366.4 2475.6 2622.2 2936.4 3254.9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元)
指数(1978年 =10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元)
指数(1978年 =100)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 家经济发展结构理论的概括,也是西方发展经济学 的奠基理论之一。
最早由荷兰社会学家J·博克提出;前苏联著名学者 尼·布哈林以当时的苏联经济为对象,分析了经济落
后国家的二元结构现象,提取了完整的”二元经济 结构理论“;刘易斯1954年发表《劳动力无限供给 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成为二元经济结构的标志性 研究成果。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 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 恩格尔系数
(%)
343.3
100
133.6
100
57.5
67.7
477.6 739.1 1510.2 1700.6 2026.6 2577.4 3496.2 4283.0 4838.9 5160.3 5425.1 5854.0 6280.0 6859.6 7702.8 8472.2 9421.6 10493.0
139.0 268.9 311.2 317.4 336.2 346.9 364.3 383.6 418.1 437.3 456.1 473.5 483.4 503.7 527.9 550.6 588.0 624.5
56.9 53.3 54.2 53.8 53.0 50.3 50.0 50.1 48.8 46.6 44.7 42.1 39.4 38.2 37.7 37.1 37.7 36.7
年份
1985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社会投入 2543.2
城镇
合计 1865.47
房地产开发 —
20019.3
15643.7
3149.0
22913.5
17567.2
3216.4
24941.1
19194.2
3178.4
15909.2
合计 677.73 4375.6 5346.3 5746.9 5914.8 6122.7 6695.9 7212.3 8011.1 9754.9 11449.2 13678.5
农村 农户
478.4 2007.9 2544.0 2691.2 2681.5 2779.6 2904.3 2976.6 3123.2 3201.0 3362.7 3940.6
非农户 199.3 2367.7 2802.3 3055.7 3233.3 3343.1 3791.6 4235.7 4887.9 6553.9 8086.5 9737.9
当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表现
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 村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
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 发达,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 农村人口众多
当代中国二元经济的特征
城乡居民收入的二元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日 益扩大的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的二元性,不仅可以从收入的 绝对水平上体现,还可以从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 的恩格尔系数上表现出来。如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