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期中复习1.
物理化学期中试题
![物理化学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694191b0717fd5360cdccd.png)
[CH3·] = (k1/k4)1/2[CH3CHO]1/2
间的关系为: ka = k2(k1/k4)1/2 表观活化能和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 为:Ea = E2 + ½ (E1 - E4)
四.计算题(共40分)
1.(8分)某电导池盛以0.02mol·dm-3,在298K测得其电阻为 82.4Ω,再换用0.0050mol·dm-3测得电阻为163Ω,求K2SO4溶液的 电导率和摩尔电导?已知0.02mol·dm-3溶液在298K时κ为 2.767×10-1S·m-1。 解: l/A=Rκ=82.4×2.767×10-1=22.8m-1 κ(K2SO4)=(l/A)/R=22.8/163=0.140S·m-1 Λm(K2SO4)=κ(K2SO4)/c==0.140/(0.005×1000)= 0.028S·m2·mol-1 2.电池Hg|Hg2Br2(s)| Br-(aq)|AgBr(s)|Ag,在标准压力下,电池电 动势与温度的关系是:E=68.04/mV+0.312×(T/K-298.15)/ mV, (1)写出通过1F电量时的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2)计算25℃时该电 池反应的ΔrGmθ,ΔrHmθ,ΔrSmθ。 解: (1)通过1F电量时,z=1 电极反应: (-)Hg(l) + Br-(aq)→1/2Hg2Br2(s) + e(+)AgBr(s) + e-→Ag(s) + Br-(aq) 电池反应: Hg(l)+ AgBr(s)→1/2 Hg2Br2(s)+ Ag(s) (2)25℃,100kPa时, 则 (3分) 3.(9分)溴乙烷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a=229.3kJ·mol-1,650K时的速
1.一般情况下, 连续反应的决速步是 。 2.25℃时,AgCl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3.41×10-4S·m-1,所用水的 电导率为1.60×10-4S·m-1。则AgCl的电导率为 。 3.设物质A可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a) (b) 式中,B和C 是需要的产品,D和E为副产物。设两反应的频率因子相等且与温度 无关,Ea>Eb,则反应(a)和反应(b)相比,速率较大的反应是 ,升高温度对 更有利。 4.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θ 90°。 5.电池不可逆放电时,电流密度增大,阳极的电极电势变得更 ,阴极的电极电势变得更 ,两极的电势差 。 6.对电池反应AgCl(s)+I-(aq) AgI(s)+ Cl-(aq),所设计的原电池为 。 7.溶胶粒子的半径在 之间。
物理化学上册期中复习
![物理化学上册期中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633b9506c85ec3a87c2c55a.png)
Vm(l)Vm(s)fuVs m 0 dp 0
dT
Vm(l)Vm(s)fuVsm 0
dp
0
dT
34
1. 卡诺热机是一部理想的热机,它的工作介质必须是理 想气体。______(对,错)
2.凡是Q=0的过程,其熵变S都等于零。______(对、 错)
3.一定量的液态水在100oC下经可逆及不可逆过程变为 饱和蒸气,此两过程的S ______。(相同,不同)
▪ 热现象与力学现象的区别:热现象伴随着 永久性的再也不能复原的变化—热和功的 不等价性。
▪ 宏观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实质 ▪ 热机效率的研究: Q2 = 0 ? Q2 能否简单地
由低温传向高温?~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 个等价表述。
13
推论:
(1) Q (T高→T低)、W→Q 是不可逆过程 (2) 所有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方向性 ▪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
Hm T
p
=
Cp,m
drHm odT
=rCop-,m
31
第二章
7.一定量的氮气经一无限小不可逆过程,温度
由T变为 T+dT、压力由p变为p+dp,则其dG
= -SdT+Vdp(>、=、<)。
11 . 对 于 理 想 气 体 , 下 列 偏 导 数 何 者 小 于 零? (2)、(4。)
(1 ) H S p ,(2 ) V A T ,(3 ) G p T ,(4 ) S p T ,(5 ) V S T
除 A T V , G T p需
待第三定律后解决外,其
T Sp,T SV,V AT,T AV,G pT,G Tp 它均已解决。
20
其中: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医学类)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医学类)](https://img.taocdn.com/s3/m/3d821ac95fbfc77da269b17e.png)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
1、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ΔU和ΔH的值一定是() (A)ΔU>0,ΔH>0 (B)ΔU=0,ΔH=0 (C)ΔU<0,ΔH<0 (D)ΔU=0,ΔH大于、等于或小于0不确定 ∵孤立体系,∴Q=0,W=0,∴ΔU=0 ∵ ΔH=ΔU+Δ(pV), ∴ΔH无法确定,∴答案选D 2、下列各过程可应用dU=(Cp-nR)dT进行计算的是() (A)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 ΔH=ΔU+Δ(pV), ∴显然只有理想气体才有pV=nRT, ∴A错误, ∵搅拌升温,属于环境做机械功, 明显W’ ≠ 0,B错误, ∴燃烧过程不是简单变化,体系组成 变化, 且Cp发生变化, ∴D错误。 C为理想气体,绝热可逆,答案正确。
17
T
T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热力学第二定律习题
A 值() 4、室温下对一定量的纯物质而言,当W’=0时 T V (A)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无定值
A dA SdT pdV S 0 T V
18
首页
上页
下页
15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热力学第二定律习题
1、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A)ΔS体>0,ΔS环=0 (B) ΔS体=0,ΔS环>0 (C) ΔS体=0,ΔS环=0 (D) ΔS体>0,ΔS环>0 循环说明始终态相同, ∴ ΔS体=0, 不可逆说明总熵增大, 即ΔS总>0 ,∴ ΔS环>0,答案选B
物理化学(下)期中复习
![物理化学(下)期中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cf178cea1c7aa00b52acb8a.png)
注意: 注意:
按上式计算出的Δ 按上式计算出的ΔrHm是该反应在没有非体 积功的情况下进行时的恒温恒压反应热。 积功的情况下进行时的恒温恒压反应热。 按上式计算出的电池反应的可逆热 r,m,是 按上式计算出的电池反应的可逆热Q 电池反应的可逆热 有非体积功的过程热, 有非体积功的过程热,它并不是该化学反应的 恒压反应热, 恒压反应热,因为通常所说的反应热要求过程 无非体积功。 无非体积功。
若用分压表示的反应速率, 若用分压表示的反应速率,如: r'=kppn k、kP两者的关系为 kp = k (RT)
c (1 − α ) c
=
2
c (1 − α )
=
∞ c Λ m (Λ − Λ m )
2 m ∞ m
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 (6) 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 电解质 M ν + Αν − → ν + M z + + ν − Α z −
a = aν = aν + aν − (ν = ν + +ν − ) ± + −
(2)
能斯特方程
RT ln Π a Bν E=E − B zF
θ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98.15K时: 298.15K时
E = E O − 0.05916 lg ∏ aν B z B
B
电池平衡时: 电池平衡时:
RT O E = ln K zF
O
(3) 电极电势 对于还原反应:氧化态+ 对于还原反应:氧化态+ ze- → 还原态 电极电势
摩尔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Λm= k /c 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 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 稀的强电解质: 稀的强电解质: ∞
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2280f0770bf78a65295417.png)
物理化学总复习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只适用于:(A)单纯状态变化(B)相变化(C)化学变化(D)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时绝热压缩到500K,则其焓变∆约为:4157JH3.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单质的焓值均为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A)不可逆循环过程(B)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A )0)TU(V =∂∂ (B ) 0)V U (T =∂∂ (C ) 0)P U (T =∂∂ (D )0)PH(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A ) Q = 0 ;H ∆ =0;P ∆< 0 (B ) Q = 0 ;H ∆ = 0;P ∆> 0 (C ) Q > 0 ;H ∆ =0;P ∆< 0 (D ) Q < 0 ;H ∆ = 0;P ∆< 0 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Q= 3741J 、W= -3741 J 、U ∆= 0 、H ∆= 0 。
9.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压力从p 1升高到p 2,则:Q = 0 ;W = 0 :U ∆ = 0。
(完整版)D组物化期中试题
![(完整版)D组物化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98e25f33d4b14e85246898.png)
第一学期物理化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30分)1.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A.降低B.增加C.不变D.增加、减小不能确定2.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而不引起其他任何变化B.功可以全部转化成热,而热不可能全部转化成功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任何变化D.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3. 当以5 mol H2 气与4 mol Cl2 气混合,最后生成2mol HCl 气。
若以下是其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ζ应是 --------------------------------( )H2(g) + Cl2(g)=2HCl(g)(A) 1mol (B) 2mol (C) 4mol (D) 5mol4.戊烷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是-3520KJ/mol,CO2(g)和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是-395 KJ/mol和-286KJ/mol,则戊烷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A.2839 KJ/molB.-2839 KJ/molC.171 KJ/molD.-171 KJ/mol5.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下述四种理解(1)状态一定,内能也一定(2)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3)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4)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正确的是----------------------------------------------()A.(1)(2)B.(3)(4)C.(2)(4)D.(1)(3)6.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该容器中同时放入锌块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若以锌和盐酸为体系则-----( )A.Q<0,W=0, ΔrU<0B.Q=0,W<0, ΔrU<0C.Q<0,W<0, ΔrU=0D.Q<0,W<0, ΔrU<07.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B.体系温度的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C.热力学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D.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此两体系的温度相同8.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98K,202.65KPa经历:(1)等温(2)绝热(3)等压。
九年级物理化学期中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化学期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5e39e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6.png)
九年级物理化学期中知识点在九年级的学习生活中,物理和化学是两门重要的科学课程。
通过学习物理和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并且为将来可能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九年级物理化学期中的重点知识。
一、力与运动在物理学中,力与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加速或减速。
常见的力有重力、摩擦力和弹力等。
了解这些力的作用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为什么我们需要推门才能打开它,而不是拉门?二、热与能量转化热和能量是物理和化学中的关键概念。
热是物体温度的表征,能量则是物理系统进行工作所需的资源。
了解热与能量之间的转化过程对于我们理解能源的利用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至关重要。
例如,为什么吹风机会吹出热风,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电暖器来加热房间?三、物质与反应在化学中,我们研究物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物质。
了解这些转化过程对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为什么金属会生锈?为什么有些物质能够发生燃烧?四、原子与分子结构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例如,为什么水能够沸腾?这是因为水分子在加热时能够克服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并转化为水蒸气。
五、电流与电磁学电流和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关键概念。
了解电流的运动方式和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电力的应用至关重要。
例如,为什么电灯可以发光?为什么手机可以无线充电?六、酸碱与溶液酸碱与溶液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酸和碱是特定化合物的性质,而溶液则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了解酸碱和溶液之间的反应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为什么柠檬汁味酸?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肥皂水洗涤衣物?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化学期中的一些重点知识。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可能的科学研究中。
物理化学复习重点
![物理化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47b2910722192e4436f602.png)
物理化学总复习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δWe= - p e d V d U =δQ +δW基本要求1 熟悉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能与焓等。
2 掌握各种过程Q 、W 、U ∆和H ∆的计算。
3 掌握应用Hess 定律、生成焓及燃烧焓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4 熟悉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能用基尔霍夫定律求算各温度的反应热。
容提要第二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1系统与环境:敞开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2系统的性质 3热力学平衡态 4状态函数与状态方程 5过程与途径 6热和功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热力学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第四节 可逆过程与体积功1体积功 2功与过程 3可逆过程 第五节 焓1焓的定义H=U+ pV2恒容热效应和恒压热效应V Q U =∆ p Q H =Δ 第六节 热容1 热容的定义。
2 定容热容与定压热容V C p C 第七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1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的C p 与V C 之差 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第八节 热化学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 反应进度 3 热化学方程式第九节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1Hess 定律2生成焓和燃烧焓 O mf H ∆ Om c H ∆3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d 0Q S Tδ-≥2221,,1112ln ln ln ln V m p m T V T p S nC nR nC nR T V T p ∆=+=+基本要求1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过程,S 的引入及引入F 和G 的原因; 2掌握克劳修斯不等式,过程可逆性判断; 3掌握∆S 、∆F 、∆G 在各种变化过程中的计算;变化过程单纯状态函数变化相变化学变化恒温过程恒压过程恒容过程绝热过程恒温恒压可逆相变恒压过程恒容过程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4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及规定熵,掌握在化学变化中标准状态函数的计算;5 掌握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容提要第一节自发过程的特征 第二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热量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物理化学复习题纲
![物理化学复习题纲](https://img.taocdn.com/s3/m/b51435d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4.png)
物理化学复习题纲一.期中考部分概念回顾1.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条件下可近似看作理想气体2.状态是性质的总和。
3.热力学只研究平衡态。
4.正常相变点下体系的功函的变量不一定为0,因为可能会有体积的变化(dA=-SdT-PdV)。
5.平动能和转动能对体系内能的贡献都是1/2K,因为振动能一般不会被激发。
6.简单体系:单组分,单相,封闭,(要确定其状态,只需确定两个强度性质T,P)7.可借助气体的绝热膨胀获得低温,因为体系对外所做的功等于体系内能的降低,降低的内能不可能从外部得到补偿,所以温度必下降。
8.绝热膨胀的压力下降程度大于等温膨胀的压力下降程度,因为绝热膨胀压力的下降不仅来自于因膨胀而导致的下降,还来自于温度下降导致的下降(P↓V=nR T↓).9.自发过程要使体系复原,环境应失去功而得到热。
10.自发与否有体系始终态的本质决定,可逆与否是过程的方式11.等温,等体过程,△A可能增大,但增大值一定小于环境的W 非12.内能包括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部电子和原子核的能量。
13.内能的物理意义:封闭体系,不做非体积功,体系在等容过程中所吸的热等于体系内能的增加14.孤立体系,焓可能不守恒因为如果体系有化学变化,T,P会改变,从而导致焓改变15.卡诺热机效率=W/Q,其中Q指的是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能量。
16.不可逆过程的热温熵不是熵变17.△S体=Q r/T=nRLn(V2/V1)=nRLn(P1/P2)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习题课习题:第三章1.298K和标准压力下,苯和甲苯混合组成X苯=0.8的理想溶液,将1mol苯从X苯=0.8的状态用甲苯稀释到X苯=0.6的状态,求此过程所需的最小功。
解:始态终态1mol苯+1/4mol甲苯→1mol苯+2/3甲苯稀释剂:纯甲苯X=2/3-1/4=5/12moldG=-SdT+VdP+∑Uidni 等温等压时,dG=∑Uidni 即(△G)T,P=∑Uidni(终)-∑Uidni(始)∑Uidni(始)=n苯U苯+N甲苯u甲苯+XU甲苯⊙=1*(U⊙苯+RTLnX苯)+1/4(u甲苯+RTLn X甲苯)+5/12 U甲苯⊙= U⊙苯+8/12 U甲苯⊙+RTLn0.8+1/4RTLn0.2∑Uidni(终) )=n苯U苯+N甲苯u甲苯+XU甲苯⊙=1*(U⊙苯+RTLnX苯)+ 2/3 (u甲苯+RTLn X甲苯)-Wr’=RTLn(0.6/0.8)+2/3RTLn0.4-1/4RTLn0.2=-1230J2.液体A,B形成理想溶液,现有一含A物质的量分数为0.4的蒸气相,放在一个带活塞的汽缸中,恒温下将蒸汽慢慢压缩,已知P*A和P*B 分别为0.4P⊙和1.2 P⊙,求(1)当液体开始凝聚出来时的蒸汽总压力(2)同温度下,气相全部液化后A物质在液相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时,溶液又开始汽化时的气相组成解:(1)刚凝聚时,气液平衡气相总压力P=P A+P B=P*A X A+P*B X B=0.4 P⊙X A +1.2 P⊙(1- X A)=1.2 P⊙-0.8P⊙X A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i=Pyi (气相)y A= P A/P= P*A X A=0.4=0.4 P⊙X A /(1.2 P⊙-0.8 P⊙X A)解得X A=0.667 P总=1.2×105-0.8×105×0.667=6.67×104Pa (2)液相组成X A =0.4 X B=1-X A= 0.6P=P A+P B=P*A X A+P*B X B=1.2 P⊙-0.8 P⊙X A=1.2×105-0.8×105×0.4=8.92×104Pa所以y A= P A/P= P*A X A=0.4 P⊙X A /(8.92×104)=0.18 Y B=1-0.18=0.823.将装有288.9mgN2O4的玻璃小泡放入体积为500.00cm3的石英容器中,将此容器抽成真空并放入恒温槽中,然后打破玻璃小泡(其体积可忽略不计),当温度为35℃时测其平衡压力为0.2395×105 Pa,试求反应的△r H m⊙及△r S m⊙(△C P=0)解:N2O4(g)→2 NO2始/mol: n0 0平/mol:n0- n0x 2n0x∑n= n0- n0x +2n0x= n0(1+ x) x=(∑n/ n0)-1M N2O4=92.0g/mol n0=0.2889/92.0=3.14×10-3molPV=nRT=∑nRT25℃时∑n=0.2143×105×500×10-6/(8.314×298)=4.32×10-3 mol x=(∑n/ n0)-1=(4.32×10-3/3.14×10-3)-1=0.376K⊙=K X(P/ P⊙)△V={2n0x×P/〔( n0- n0x) P⊙〕}2/{( n0- n0x) P/〔( n0+ n0x) P⊙〕}= 4x2P/〔(1- x2) P⊙〕=0.13935℃时∑n=0.2395×105×500×10-6/(8.314×308)= 4.68×10-3mol x=(∑n/ n0)-1=(4.68×10-3/3.14×10-3)-1=0.489K⊙=4x2P/〔(1- x2) P⊙〕=0.298△r G m⊙(298K)=-RTLn K⊙(298K)=△r H m⊙-298△r S m⊙ (1)△r G m⊙(308K)=-RTLn K⊙(308K)=△r H m⊙-308△r S m⊙(2)联立(1) (2)得△r H m⊙=58.2KJ/mol△r S m⊙=178.9 J/(k.mol)4.异构化反应:正戊烷<=>异戊烷已知298K时气相异构化反应的K⊙=13.24,液体正戊烷和异戊烷的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正戊烷:Ln(P*/ P⊙)=9.146-2453/(T-41)异戊烷:Ln(P*/ P⊙)=9.002-2349/(T-40)试求算298K时液相异构化反应的K⊙,假设形成的溶液为理想溶液。
九年级上册期中物化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期中物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4b05d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8.png)
九年级上册期中物化知识点物理和化学是九年级上册的重要学科,这两门学科涵盖了许多知识点。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九年级上册期中物化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内容。
一、物理知识点:1. 运动和力:九年级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物体的运动是由力的作用引起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向前的力,它将向前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它将向上运动。
2.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它们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3. 频率和周期: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循环次数,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
频率和周期的关系是倒数关系,频率越高,周期越短。
4. 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音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5. 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有波动和粒子性质。
光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通常为30万公里/秒。
光的传播可以是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二、化学知识点: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指只由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它们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更多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可以变化。
2.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外观或性质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例如,水的沸点和冰点是物理性质的改变。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例如,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化学反应的结果。
3. 原子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组成。
4. 物质的分子结构:物质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不同的分子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大学物理化学上册期中复习
![大学物理化学上册期中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ff3f484da38376baf1faede.png)
800K,pOH2
(g)
1 2
O2
(g)
H2O(g)
800K,pO
1
298K,pO H2(g) 2 O2(g)
H2O(g) 298K,pO
1 H2 (g) 2 O2(g)
800K,pO
△H1
H2
(g)
1 2
O2
(g)
298K,pO
rHm (800K)
H2O(g) 800K,pO
△H4
H2O(g) 373K,pO
试求: (1)环丙烷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θ(298.15K)
(2)环丙烷异构化变为丙稀的摩尔反应焓变值
解: (1) 3C(石墨)+3H2(g)→C3H6(环己烷) 该反应的反应热就为就是环丙烷的生成焓
f
H
m
(C3
H
6
)
r
H
m
(298.15
K
)
B
g
C
H
m
(
B
)
3
C
H
m
(C
(
s
))
3
C
H
m
化的单纯变温过程,相变过程中: Qp =vapHm(气化热)
3.在298.15K及100kPa压力时,设环丙烷、石墨及氢气的燃烧热
C
H
m
(298
.15
K
)
分别为-2092kJ·mol-1、-393.8kJ·mol-1及-285.84 kJ·mol-1.若已知丙稀C3H6(g)的标准
摩尔生成焓为 f Hm (298.15K)=20.50kJ mol1
R pV 100kPa 24.78dm3 100103Pa 24.78103m3 8.315Jgmol1gK1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完整版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5e3716964bcf84b9d57b27.png)
一、选择题1.已知化学反应:Zn(s)+Cd2+(m1)→Zn2+(m2)+Cd 把它设计成电池正确的是 ( B )A.Cd(s ) |Cd2+(m1)‖Zn2+(m2)|Zn(s)B.Zn(s)|Zn2+(m2)‖Cd2+(m1)|Cd(s )C.Cd(s ) |Cd2+(m2)‖Zn2+(m1)|Zn(s)D.Zn(s)|Zn2+(m1)‖Cd2+(m2)|Cd(s )2.相对于可逆电极来说,对于不可逆过程的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电势如何变化( C )A.原电池和电解池的阳极电势都降低,阴极都升高。
B.原电池的阳极电势升高,而电解池的阳极电势降低。
C.原电池和电解池的阳极电势都升高,阴极都降低。
D.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升高,而原电池的阳极电势降低。
3.已知温度300K时,电池Ag(s)-AgCl(s)|KCl(m)|Hg2Cl2(s)-Hg(l)的电动势E=0.0450V,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为3.38×10-4V/K .则可逆放电时的热效应Qr和△rGm分别为( C )A.9284J/mol -4391J/molB.9720J/mol -4038.5J/molC.9786J/mol -4342.5J/molD.9892J/mol -4242J/mol4.25℃时,有溶液a(Zn2+)=1.0 , a(Fe2+)=0.1 φº(Zn2+/Zn)=-0.763V φº(Fe2+/Fe)=-0.4402V当金属锌放入溶液时,能否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铁,且φ(Zn2+/Zn)和φ(Fe2+/Fe)的值( A )A.能φ(Zn2+/Zn)=-0.763V φ(Fe2+/Fe)=-0.4698VB.不能φ(Zn2+/Zn)= -0.7561V φ(Fe2+/Fe)=-0.4402V C.能φ(Zn2+/Zn)=-0.7561V φ(Fe2+/Fe)=-0.4402V D.不能φ(Zn2+/Zn)= -0.763V φ(Fe2+/Fe)= -0.4698V5.下面关于金属腐蚀的防护错误的是( D )A.选择合适的金属或合金B.金属的腐蚀与介质的密度相关C.电化学保护D.电镀不能使被保护金属与腐蚀介质分隔6、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通过电极的电荷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 B )成正比。
物理化学复习重点
![物理化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16c7290722192e4536f615.png)
第七节 典型的复杂反应 1 对峙反应
2 平行反应
3 连续反应
4 链反应
5 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
(1) 稳态近似法: (2) 平衡态近似法:
第八章 表面现象
基本要求
1 掌握表面能、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响表面吉布斯能的主要 因素。
2 熟悉弯曲液面的性质,拉普拉斯公式和开尔文公式,能用公式做解
释由于液面弯曲所引起的表面现象。
(T ,
p)
(T ,
p
)
RT
ln
p p
第一节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1 偏摩尔量 XB,m = 2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X = n1X1,m+ n2X2,m + …… niXi,m=
i
nB X B,m
B
3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nBdX B = 0
B
G
4
化学势::B
=
GB,m
=
( nB
)T
,P,n j
负偏差很大时,最高恒沸组成。
4 蒸馏与精馏
第四节 部分互溶和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 1 部分互溶的双液系统:最高临界溶解温度,共轭相。 2 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
第五节 二组分固-液系统平衡相图
第六节 三组分系统的相平衡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
基本要求
1 掌握基元反应、总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等基本概念。 2 掌握简单级数反应的微分和积分速率方程及特点。
)
RT
lnaA,
x
溶质:B
=
B
(
T,
p
)+RT
lnx
xB=
B
(
T,
p
)
RT
lnaB,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201002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201002](https://img.taocdn.com/s3/m/dd898462b84ae45c3b358cae.png)
物理化学复习一、选择题(6553)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最大转化率为30%,在同样条件下,当加入催化剂后,其转化率将:( )(A) 大于30% (B) 小于30%(C) 等于30% (D) 不确定(6553) [答] (C)(5296)某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k= 0.1 dm3·mol-1·s-1,起始浓度为0.1 mol·dm-3,当反应速率降至起始速率1/4时,所需时间为:( )(A) 0.1 s (B) 333 s(C) 30 s (D) 100 s5296 [答] (D)k unit: dm3·mol-1·s-1,2级反应r = -dc/dt = kc2c= (r/k)1/2c/c0=(r/r0)1/2 = (1/4)1/2 =1/2 c=0.5*c0=0.5*0.1 = 0.05 mol.dm-3t1/2= 1/c0k =1/(0.1*0.1) = 100 s(5257)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 s,初始浓度为0.024 mol·dm-3时,半衰期为600 s,此反应为:( )(A) 0 级反应(B) 1.5 级反应(C) 2 级反应(D) 1 级反应5257 [答] (C)t1/2= A/c0n-1k t1/2(1)/t1/2(2) = (c0(2)/c0(1))n-1(n-1)=ln[t1/2(1)/t1/2(2)]/ln[c0(2)/c0(1)]= ln[360/600]/ln[0.024/0.04] = 2(5426)根据常识, 试确定238U的半衰期近似为:(a表示年)( )(A) 0.3×10-6 s (B) 2.5 min(C) 5580 a (D) 4.5×109 a5426 [答] (D)(5267)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3 需时间10 min,若再消耗1/3 还需时间为:( )(A) 10 min (B) 20 min(C) 30 min (D) 40 min5267 [答] (C)A+B = P dC p /dt = -dC A /dt = kC A 2 C A =C B =C 0 k t = [1/C-1/C 0] t=(C 0-C)/kC 0C= x/kC 0(1-x) step 1: x 1=1/3 C(1)=C 0(1-x 1) x :转化率 step 2: x 2=1/3 C(2)=C 0(1-x 1)(1-x 2)=C 0(1-1/3)2 t 1 = (1/3)/kC 0(1-1/3) = 10 min t 2 = (1/3)/ kC 0(1-1/3)2t 1/t 2 ={(1/3)/(1-1/3)}/{(1/3)/ (1-1/3)2} =1-1/3=2/3 t 2=3t 1/2 = 3*10/2=15min (5553)1-1级对峙反应 A == B;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 1,k 2) ( ) (A) t = ln 12k k (B) t =11221ln kk k k - (C) t = 1121212ln k k k k k +- (D)112121lnk t k k k k =+-5553 [答] (C)[A0]=a [B]=x dx/dt=k1(a-x)-k2x = k1a-(k1+k2)xdx/{k1a-(k1+k2)x}=dt-d{k1a-(k1+k2)x}/{k1a-(k1+k2)x}=(k1+k2)dtln{k1a/[k1a-(k1+k2)x]} = (k1+k2)twhen [B]=[A] x=a-x x=a/2t = {1/(k1+k2)} ln{2k1/(k1-k2)}(5558)若反应A + B == C +D 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则平衡常数K与正逆向速率常数k+ , k- 间的关系为:( )(A) K > k+/ k-(B) K < k+/ k-(C) K = k+/ k-(D) K与k+/ k-关系不定5558 [答] (D)仅当平衡时k+=k-K = k+/k-(5255)某反应 A → B,反应物消耗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5 倍,此反应为:( )(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5255 [答] (D)-dC/dt = kC mC m=C0m(1-x)m C0m-C m= C0m{1-(1-x)m}1/(m-1){1/C m-1-1/C0m-1} = (C0m-1-C m-1)/(m-1)C0m-1C m-1=kt{1-(1-x)m-1} /{(m-1) C0m-1(1-x)m-1 }= k tx=1/2 k t1/2={1-0.5m-1} /{(m-1) C0m-1(0.5)m-1 }x=3/4 C=C0(1-1/2)(1-1/2)k(t3/4 - t1/2)={1-0.5m-1}/{(m-1) C0m-1(0.52)m-1}t3/4=5 t1/2(t3/4 - t1/2)/t1/2={[1-0.5m-1]/(0.52)m-1}/{[1-0.5m-1] /(0.5)m-1}=(05/0.25)m-1=2m-1 = (5t1/2-t1/2)/t1/2 = 4(m-1)ln2=ln4 m=ln22/ln2 +1 =3(5554)两个一级平行反应A k1B,A k2C,下列哪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A) k总= k1+ k2(B) k1/k2= [B]/[C](C) E总= E1+ E2(D) t1= 0.693/(k1+ k2)25554 [答] (C)(A) [A ]=a-x-y; [B]=x; [C]=y-d[A]/dt =k1[A]+k2[A] = (k1+k2)[a-x-y] k=(k1+k2)(B) d[B]/dt=dx/dt=k1[a-x-y] d[C]/dt=dy/dt=k2[a-x-y]d[B]/d[C] =[B]/[C]=k1/k2(C) k =Aexp(-E/RT) lnk=lnA- E/RTdlnk/dT= E/RT2dk/dT = Aexp(-E/RT){d[-E/RT]/dT}=k(E/RT2)平行反应k=k1+k2dlnk/dT=dln(k1+k2)={1/(k1+k2)}{(dk1+dk2)/dT}E sum/RT2 = {1/(k1+k2)} {k1E1/RT2+k2E2/RT2}E总= (k1E1+ k2E2)/(k1+ k2)(D) -d[A]/dt = (k1+k2)[A] k=(k1+k2)t1/2=ln2/k =ln2/(k1+k2)(5275)某一同位素的半衰期为12 h,则48 h 后,它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 )(A) 1/16 (B) 1/8 (C) 1/4 (D) 1/25275 [答] (A)x 转化率. 一级反应ln{1/(1-x)} = ktt1/2=12h x=0.5; t=48 h x=xln{1/(1-x)}/ln{1/(1-0.5)} = 48/t1.2 = 4ln{1/(1-x)}= ln{1/(1-0.5)}4 = ln(1-x) = ln(1/2)41-x=1/24 =1/16(5258)如果臭氧(O3) 分解反应2O3→ 3O2的反应机理是:O3→ O + O2(1)O + O3→ 2O2(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O3而言可能是:( )(A) 0级(B) 1 级(C) 2 级(D) 1.5 级5258 [答] (B)d[O] /dt = k1[O3]-k2[O3][O] =0 [O] = k1[O3]/k2[O3] = k1/k2d[O2]/dt=k1[O3]+2k2[O][O3] ={ k1+2k2[O]}[O3]={k1+2k2k1/k2}[O3] = 3k1[O3](5273)某反应的反应物消耗一半的时间正好是反应物消耗1/4 的时间的2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A) 0.5 级(B) 0 级(C) 1级(D) 2级5273 [答] (B)对于0级反应, 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线性减少C0-C = ktx1/x2 =t1/t2 (1/2)/(1/4)=2(5254)在0.01s以下,即称为对于一个一级反应,如其半衰期t12快速反应,此时它的速率常数k值在:( )(A) 69.32 s-1以上(B) 6.932 s-1以上(C) 0.06932 s-1以上(D) 6.932 s-1以下5254[答] (A) k=ln2/t1/2= 0.6932/0.01 = 69.32 s-1(5281)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 实验 p H 2/kPa p N 2/kPa (-d p 总/d t ) / (Pa·h ) 1 13.3 0.133 1.33 2 26.6 0.133 5.32 353.2 0.066510.64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 )(A) kp H 23 p N 2(B) kp H 22p N 2(C) kp H 2p N 2(D) kp H 2p N 225281 [答] (B)3H 2 + N 2 → 2NH 3 t=0 p 0(H 2) p 0(N 2) 0 t=t p 0(H 2)-3p(NH 3)/2 p 0(N 2)-p(NH 3)/2 p(NH 3) p sum =p 0(H 2)+p 0(N 2)-p(NH 3)-dp sum /dt= dp(NH 3)/dt = kp(N 2)a p(H 2)b for exp 1# and 2# p(N 2)1 = p(N 2)2{[-dp sum /dt]1/ [-dp sum /dt]2}= [p(H 2)1/p(H 2)2]b b=ln{[-dp sum /dt]1/ [-dp sum /dt]2}/ln[p(H 2)1/p(H 2)2] =2 for exp 3# and 2#{[-dp sum /dt]3/ [-dp sum /dt]2}=[p(N 2)3/p(N 2)2]a [p(H 2)3/p(H 2)2]2 10.64/5.32 = (0.0665/0.133)a (53.2/26.6)2a= ln[10.64*26.62/5.32*53.22]/ln[0.0665/0.133] =1 -dp sum /dt= dp(NH 3)/dt = kp(N 2)1p(H 2)2(5263)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t12为1/(k2c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t14应为:( )(A) 2/(k2c0) (B) 1/(3k2c0)(C) 3/(k2c0) (D) 4/(k2c0)5263c/c0=3/4 t1/4=(4/3-1)/k2c0 = 1/3k2c06254根据Tolman活化能的定义,一般反应的活化能为正值,但分子反应动态学实验发现,过渡态的能态也可能______于反应物的能态,即存在______活化能现象。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1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70078b67ee06eff9aff80714.png)
物理化学(0696)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答] (B)因为 绝热可逆ΔS = 0 ,绝热不可逆∆S > 0。
所以 状态函数 S 不同,故终态不能相同。
(0976)在凝固点,液体凝结为固体(设液体密度小于固体密度),在定压下升高温度时,该过程的Δl sG 值将: ( )(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 (D) 不能确定[答] (A)因 (∂∆l sG /∂T )p = -∆l sS > 0(0459)石墨(C)和金刚石(C)在 25℃, 101 325 Pa 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kJ·mol -1和-395.3 kJ·mol -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 $(金刚石, 298 K)为:( )(A) -393.4 kJ·mol -1 (B) -395.3 kJ·mol -1(C) -1.9 kJ·mol -1 (D) 1.9 kJ·mol -1[答] (D) 燃烧热 C + O2 = CO2 (g)(3) ↑↑ (2)生成焓C(石墨) → C(金刚石)(1)(1) = (3) – (2) = -393.4 –(-395.3) = 1.9(1091)1 mol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 bp,b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其焓H只是温度T的函数(B) 其内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C) 其内能和焓都只是温度T的函数(D) 其内能和焓不仅与温度T有关,还与气体的体积V m或压力p有关[答] (B)dU = -TdS - pdV(∂U/∂V m)T =-T(∂S/∂V m)T - p = T(∂p/∂T)V,m - p(∂U/∂V m)T =T(∂p/∂T)V,m- p= RT/(V m- b) - p = p - p = 0(∂U/∂p)T = -T(∂V m/∂T)p- p(∂V m /∂p)T = - RT/p + RT/p = 0U(T)又H =U+pV (∂H/∂V m)T = (∂U/∂V m)T + [∂(RT+bp)/∂V]T= 0 + b(∂p/∂V)T = b[∂{RT/(V-b)}/∂V)T≠ 0H(T, V)这表明该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T的函数,与V m无关,所以(B)正确。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1资料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1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4dcd32ed630b1c59eeb5c3.png)
物理化学(0696)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答] (B)因为 绝热可逆ΔS = 0 ,绝热不可逆∆S > 0。
所以 状态函数 S 不同,故终态不能相同。
(0976)在凝固点,液体凝结为固体(设液体密度小于固体密度),在定压下升高温度时,该过程的Δl sG 值将: ( )(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 (D) 不能确定[答] (A)因 (∂∆l sG /∂T )p = -∆l sS > 0(0459)石墨(C)和金刚石(C)在 25℃, 101 325 Pa 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kJ·mol -1和-395.3 kJ·mol -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 $(金刚石, 298 K)为:( )(A) -393.4 kJ·mol -1 (B) -395.3 kJ·mol -1(C) -1.9 kJ·mol -1 (D) 1.9 kJ·mol -1[答] (D) 燃烧热 C + O2 = CO2 (g)(3) ↑↑ (2)生成焓C(石墨) → C(金刚石)(1)(1) = (3) – (2) = -393.4 –(-395.3) = 1.9(1091)1 mol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 bp,b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其焓H只是温度T的函数(B) 其内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C) 其内能和焓都只是温度T的函数(D) 其内能和焓不仅与温度T有关,还与气体的体积V m或压力p有关[答] (B)dU = -TdS - pdV(∂U/∂V m)T =-T(∂S/∂V m)T - p = T(∂p/∂T)V,m - p(∂U/∂V m)T =T(∂p/∂T)V,m- p= RT/(V m- b) - p = p - p = 0(∂U/∂p)T = -T(∂V m/∂T)p- p(∂V m /∂p)T = - RT/p + RT/p = 0U(T)又H =U+pV (∂H/∂V m)T = (∂U/∂V m)T + [∂(RT+bp)/∂V]T= 0 + b(∂p/∂V)T = b[∂{RT/(V-b)}/∂V)T≠ 0H(T, V)这表明该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T的函数,与V m无关,所以(B)正确。
物理化学期中测验(答案)
![物理化学期中测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c36d7aff00bed5b9f31d7d.png)
15 恒温时, 封闭系统中亥姆霍兹函数降低量等于___D___.
A. 系统对外做膨胀功的多少
B. 系统对外做非体积功的多少
C. 系统对外做总功的多少
D. 可逆条件下系统对外做总功的多少
2020/10/31
5
16 对理想气体, 下列偏微分中 __B__D____小于零.
A. H S p
B. A V T
C.
H p
S
D .
S p
T
=T
= -p
=V
= -(V/T)p
压力减少混乱
17 对气体的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B___
A. 若是理想气体, 内能不变
B. 若是真实气体, 内能可能变化 C. 若是理想气体, 温度不变 D. 若是真实气体, 温度可能变化
18 对于任意封闭系统中H和U的相对大小, 正确的答案是 _A___
4 5 R( 3750 2500) 4 3 R( 5625 3750)
2R R
2R R
2 51250 2 31875
23.75kJ
U
nCv,m
( T3
T1
)
4
3 2
R(
5625 R
2500) R
2 3 3125 18.75kJ
5 5625 2500
H nC p,m (T3 T1 ) 4 2 R(
100100 4 8.314
2500 R
300.7K
T2
P2V2 nR
100150 4 8.314
3750 R
451.0K
T 2020/10/31 3
P3V3 nR
150150 4 8.314
5625 R
初三物化期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化期中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4859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c.png)
初三物化期中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三物理化学课程是中学科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对初三物理化学期中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重要知识。
一、物理知识点1. 运动和力学a.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图示表示;b.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c.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和斜面运动的计算方法;d. 物体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方法。
2. 力和压力a. 力的定义、分类和单位;b. 力的合成与分解;c. 弹簧弹力和弹簧定律的理解;d. 压强的计算方法;e. 压力传递和液体压力的计算。
3. 能量和机械功a.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b. 功的特点及其应用;c. 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方法;d.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e.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声音和光学a.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特点;b. 噪声与声音的调节;c. 光的传播、折射和反射;d. 镜子和透镜的成像原理。
二、化学知识点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a. 物质的分类和常见物质的特性;b.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c. 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d.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
2. 原子、离子和化合价a. 原子结构模型及其组成;b. 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理解;c. 元素的离子化和离子的电荷;d. 化合价的计算和应用。
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认识;b. 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和特点;c.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4. 酸碱和盐a. 酸碱定义和性质;b. 中和反应和盐的命名;c. 酸碱指示剂及pH值的认识;d. 酸碱反应的应用。
5.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a.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分类;b.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分类;c. 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和化合物的认识。
三、综合应用知识点1. 能量转化和能量利用a. 燃烧和热量的认识;b. 电能的产生和电路的连接;c. 发电与能源的利用。
2. 物质变化和环境保护a. 物质的氧化和还原反应;b. 酸雨和大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c. 垃圾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1.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cefaf40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e.png)
物理化学期中复习1.物理化学(0696)理想⽓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 (A) 可以从同⼀始态出发达到同⼀终态 (B) 从同⼀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终态(C) 不能断定 (A)、(B) 中哪⼀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定[答] (B)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绝热不可逆?S > 0。
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故终态不能相同。
(0976)在凝固点,液体凝结为固体(设液体密度⼩于固体密度),在定压下升⾼温度时,该过程的Δl s G 值将: ( ) (A) 增⼤ (B) 减⼩(C) 不变 (D) 不能确定[答] (A)因 (??l s G /?T )p = -?l s S > 0(0459)⽯墨(C)和⾦刚⽯(C)在 25℃, 101 325 Pa 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 kJ·mol -1和-395.3 kJ·mol -1,则⾦刚⽯的标准⽣成焓Δf H m $(⾦刚⽯, 298 K)为: ( )(A) -393.4 kJ·mol -1 (B) -395.3 kJ·mol -1 (C) -1.9 kJ·mol -1 (D) 1.9 kJ·mol -1[答] (D) 燃烧热 C + O2 = CO2 (g)(3) ↑↑ (2)⽣成焓C(⽯墨) → C(⾦刚⽯)(1)(1) = (3) – (2) = -393.4 –(-395.3) = 1.9(1091)1 mol某⽓体的状态⽅程为pV m= RT + bp,b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其焓H只是温度T的函数(B) 其内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C) 其内能和焓都只是温度T的函数(D) 其内能和焓不仅与温度T有关,还与⽓体的体积V m或压⼒p有关[答] (B)dU = -TdS - pdV(?U/?V m)T =-T(?S/?V m)T - p = T(?p/?T)V,m - p(?U/?V m)T =T(?p/?T)V,m- p= RT/(V m- b) - p = p - p = 0(?U/?p)T = -T(?V m/?T)p- p(?V m /?p)T = - RT/p + RT/p = 0U(T)⼜H =U+pV (?H/?V m)T = (?U/?V m)T + [?(RT+bp)/?V]T= 0 + b(?p/?V)T = b[?{RT/(V-b)}/?V)T≠ 0H(T, V)这表明该⽓体的内能只是温度T的函数,与V m⽆关,所以(B)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0696)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答] (B)因为 绝热可逆ΔS = 0 ,绝热不可逆∆S > 0。
所以 状态函数 S 不同,故终态不能相同。
(0976)在凝固点,液体凝结为固体(设液体密度小于固体密度),在定压下升高温度时,该过程的Δl sG 值将: ( )(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 (D) 不能确定[答] (A)因 (∂∆l sG /∂T )p = -∆l sS > 0(0459)石墨(C)和金刚石(C)在 25℃, 101 325 Pa 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kJ·mol -1和-395.3 kJ·mol -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 $(金刚石, 298 K)为:( )(A) -393.4 kJ·mol -1 (B) -395.3 kJ·mol -1(C) -1.9 kJ·mol -1 (D) 1.9 kJ·mol -1[答] (D) 燃烧热 C + O2 = CO2 (g)(3) ↑↑ (2)生成焓C(石墨) → C(金刚石)(1)(1) = (3) – (2) = -393.4 –(-395.3) = 1.9(1091)1 mol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 bp,b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其焓H只是温度T的函数(B) 其内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C) 其内能和焓都只是温度T的函数(D) 其内能和焓不仅与温度T有关,还与气体的体积V m或压力p有关[答] (B)dU = -TdS - pdV(∂U/∂V m)T =-T(∂S/∂V m)T - p = T(∂p/∂T)V,m - p(∂U/∂V m)T =T(∂p/∂T)V,m- p= RT/(V m- b) - p = p - p = 0(∂U/∂p)T = -T(∂V m/∂T)p- p(∂V m /∂p)T = - RT/p + RT/p = 0U(T)又H =U+pV (∂H/∂V m)T = (∂U/∂V m)T + [∂(RT+bp)/∂V]T= 0 + b(∂p/∂V)T = b[∂{RT/(V-b)}/∂V)T≠ 0H(T, V)这表明该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T的函数,与V m无关,所以(B)正确。
(0241)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图为下列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 )[答] (B)绝热过程=等熵过程等温过程=等内能过程卡诺循环1 等温过程= 等内能过程高温2 绝热膨胀过程= 等熵过程高温—> 低温低内能—>高内能3 等温过程= 等内能过程低温4 绝热过程压缩= 等熵过程低温—> 高温低内能—>内能在一简单的(单组分,单相,各向同性)封闭体系中,恒压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 吉布斯自由能值随温度升高如何变化? ( )(A) (∂G/∂T)p> 0(B) (∂G/∂T)p< 0(C) (∂G/∂T)p= 0(D) 视具体体系而定[答] (B)(∂G/∂T)p= - S < 0(1126)在理想气体的S-T图上,任一条恒容线与任一条恒压线的斜率之比,在恒温时所代表的含义是:( )(A) (∂S/∂T)V/(∂S/∂T)p=0(B) (∂S/∂T)V/(∂S/∂T)p=∞(C) (∂S/∂T)V/(∂S/∂T)p=C p/C V(D) (∂S/∂T)V/(∂S/∂T)p=C V/C p[答](D)dS=(1/T)( dU + pdV ) (∂S/∂T)V= (1/T) (∂U/∂T)V= C V / TdS=(1/T)( dH - Vdp ) (∂S/∂T)p=(1/T) (∂H/∂T)p = C p / T封闭体系从A 态变为B 态,可以沿两条等温途径:甲)可逆途径;乙)不可逆途径, 则下列关系式:(1) ΔU可逆> ΔU不可逆(2) W可逆> W不可逆(3) Q可逆> Q不可逆(4) ( Q可逆+ W可逆) < ( Q不可逆+ W不可逆)正确的是:( )[答] (2)(0243)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73 K,202.65 kPa, 经pT=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5.3 kPa的终态,该气体的ΔU为:( )(A) 1702 J (B) -406.8 J(C) 406.8 J (D) -1702 J[答] (D)p1T1=p2T2 273*202.65 = T2*405.3ΔU=Qv=Cv(T2-T1)=(3/2)R(T2-T1)(1030)在物质的量恒定的S-T图中,通过某点可以分别作出等容线和等压线,其斜率分别为(∂S/∂T)V=X和(∂S/∂T)p= Y,则在该点两曲线的斜率关系是( )(A) X < Y(B) X = Y(C) X >Y(D) 无定值[答] (A)因为(∂S/∂T)V = C V/T(∂S/∂T)p= C p/T通常情况下C p,m > C V,m ,X < Y(0694)有三个大热源,其温度T3>T2>T1,现有一热机在下面两种不同情况下工作:(1) 从T3热源吸取Q热量循环一周对外作功W1,放给T1热源热量为(Q-W1)(2) T3热源先将Q热量传给T2热源,热机从T2热源吸取Q热量循环一周, 对外作功W2,放给T1热源(Q-W2) 的热量则上述两过程中功的大小为:( )(A) W1> W2(B) W1= W2(C) W1< W2(D) W1≥W2[答] (A)因为η1= W1/Q = (T3-T1)/T3 , W1= Q(1-T1/T3)η2= W2/Q = (T2-T1)/T2 , W2= Q(1-T1/T2)所以W1> W2(0805)2 mol H2和 2 mol Cl2在绝热钢筒内反应生成HCl 气体,起始时为常温常压。
则:( )(A) Δr U = 0,Δr H = 0,Δr S > 0,Δr G < 0(B) Δr U < 0,Δr H < 0,Δr S > 0,Δr G < 0(C) Δr U = 0,Δr H > 0,Δr S > 0,Δr G < 0(D) Δr U > 0,Δr H > 0,Δr S = 0,Δr G > 0[答] (C ?)Qp=Qv-nRT H2 + Cl2 = 2HCl n=0Qv=0 ? Qv < 0 放热Δr S > 0Δr G =Δr H-TΔr S <0[答] (B)(0067)1 mol 373 K,p∃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p∃下的水气(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A) W1> W2Q1> Q2(B) W1< W2Q1< Q2(C) W1= W2Q1= Q2(D) W1> W2Q1< Q2[答] (A)W (可逆)最大(A, D)ΔH = Qp=Qv+nRT,(2) {p0, 373K, liq } —a—> {p, 373, gas }—b—> { p0, 373 K, gas }a W=0, Δ U=Q2=Qv=Op-nRT, Q2<Q1b, ΔH,ΔU=0 id gas(0911)从微观角度而言,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体系____________的一种量度。
熵值小的状态相对于____________的状态。
在隔离体系中,自____________的状态向____________的状态变化,是自发变化的方向,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
[答] 微观状态数比较有秩序比较有秩序比较无秩序(1034)单原子理想气体的C V,m= (3/2)R, [(∂T/∂S)p] / [(∂T/∂S)V] 等于_________ 。
[答] 等于0.6因为[(∂T/∂S)p]/[(∂T/∂S)V] = C V/C p= C V,m /C p,m = 0.6(C V,m = (3/2)R,C p,m = (5/2)R)2 分(1043)有个学生对理想气体的某个公式记得不太真切了,他只模糊地记得是(∂S/∂X)y= -nR/p,按你的看法,这个公式的正确表达式中,X应为______ , y应为______ 。
[答] p , T因(∂S/∂p)T = -(∂V/∂T)p= - nR/pdU = TdS - pdV dS=(dU + pdV)/T(∂S/∂p)T = [(∂U/∂p)T -p(∂V/∂p)T]/TdH = TdS + Vdp dS=(dH-Vdp)/T(∂S /∂p )T = [(∂H/∂p)T -V]/T=0-nR/p(0759)理想气体等温(T=300K )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600J ,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最大功的1/10,则体系的熵变∆S = 。
[答] 因为 W R = Q R = 600 J ×10 = 6.000 kJ所以 ΔS = Q R /T = 6000 J/300 K = 20 J·K -11042)对1mol Van der waals 气体,T )V /S (∂∂= 。
[答] (∂S /∂V )T = (∂p /∂T )V = R /(V m - b)9111公式-∆F =W R 的意义是,在 体系下,等温情况下,体系所能做的 等于其亥姆霍兹自由能的减少。
[答] 封闭 最大功(0253)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始态为p 1=202 650 Pa ,T 1=273 K ,沿可逆途径p/TV=a(常数)至终态,压力增加一倍,计算V1,V2,T2,ΔU,ΔH, Q, W及该气体沿此途径的热容C。
[答]ΔU=0, ΔT=0,W=nRT ln(V2/V1)=1718 kJQ=W=1718 J,ΔH=0(0493)(1) 已知下列物质的燃烧热值为:$(298 K)[H2(g)]=-241.8 kJ·mol-1Δc Hm$(298 K)[C6H6(g)]=-3168 kJ·mol-1Δc Hm$(298 K)[C6H12(g)]=-3689 kJ·mol-1Δc Hm$(298 K)。
计算反应:C6H6(g)+3H2(g)=C6H12(g)的Δr Hm(2) 已知各物质的摩尔热容为:C p[C6H6(g)]=[11.7+0.247(T/K)] J·K-1·mol-1,C p[C6H12(g)]=[10.9+0.401(T/K)] J·K-1·mol-1C p[H2(g)]=28.9 J·K-1·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