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地貌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哪类特征的科学?A. 生物特征B. 气候特征C. 地形特征D. 人文特征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外动力地貌?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风成地貌D. 火山地貌答案:D3. 地貌学中,“侵蚀”是指什么?A. 物质的沉积B. 物质的搬运C. 物质的破坏D. 物质的溶解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地貌学研究的内容?A. 地貌的形成过程B. 地貌的分类C. 地貌的分布规律D. 地貌的气候影响答案:D5. 地貌学中,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峡谷C. 沙丘D. 断层答案:C6.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河口三角洲B. 峡湾C. 火山口D. 瀑布答案:B7.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漫滩D. 火山锥答案:C8.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断层D. 沙洲答案:C9.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火山锥B. 断层C. 沙洲D. 河谷答案:C10.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漫滩D. 瀑布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研究的外动力包括哪些?A. 风B. 水C. 冰D. 火答案:ABC2.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水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沙丘C. 瀑布D. 河漫滩答案:ACD3.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峡湾B. 冰川谷C. 沙丘D. 冰碛答案:ABD4.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湾C. 风蚀柱D. 河谷答案:AC5.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沙洲B. 河漫滩C. 冰川谷D. 沙丘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的科学。

(对)2. 地貌学只研究自然地貌,不涉及人文地貌。

地貌学相关试题及答案高中

地貌学相关试题及答案高中

地貌学相关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地貌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的内部结构B. 地球的表面形态及其发展变化C. 地球的大气现象D.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地貌学中的基本概念?A. 侵蚀B. 沉积C. 风化D. 地震答案:D3. 河流地貌中,哪个部分是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A. 河床B. 河岸C. 河口D. 河谷答案:C4. 喀斯特地貌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A. 风化作用B. 冰川作用C. 流水作用D. 海洋作用答案:C5.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冰川谷D. 断层答案:A二、填空题6.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包括______、______和化学侵蚀。

答案:物理侵蚀、生物侵蚀7. 冰川地貌中,由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叫做______。

答案:冰川谷8. 地貌学中的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和______。

答案:河流、海洋9. 地貌学中,______是地表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移动的现象。

答案:滑坡10. 地貌学研究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和地貌演化。

答案:地貌形态、地貌过程三、简答题11. 简述地貌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地貌学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过程,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地质勘探、工程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论述题12. 论述地貌学中的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的区别及其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答案: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它们主要作用于地表,改变地表物质的分布和形态。

内力作用则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它们影响地球的内部结构,造成地表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等地貌形态。

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地球表面多样化的地貌形态。

结束语:地貌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对于我们认识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地貌学”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地貌学”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流阶地 2、沙粒休止角 3、海蚀崖 4、雅丹地形 5、潮流界 6、冰斗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新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

2、简述弯曲型河床的发育演化规律。

3、简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与古土壤互层分布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简述石灰岩地区的Karst 地貌演化规律(即:演化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组合特点)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2、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阐述分析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四:实践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1、根据图1所示的某一山地之上冰斗湖(过去的冰斗冰川消融后留下的)的分布情况,试分析区域古气候的变化历史。

2、在一山区修建公路开挖路堑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地质地貌边坡地段。

请根据图2中的A 、B 、C 三个边坡地段情况,选择在哪一个地段工程建设最安全,哪一个地段最不安全,并说明理由。

3、由于断层F 的水平错动,河流R 的河床经常发生改动乃至被废弃。

图3是野外实测的在断层南盘上于现代河床东侧被废弃掉的几个不同时代的古河床。

试据此分析该断层的类型(是左旋还是右旋)、自距今15万年来的活动次数、每次的幅度、每次活动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床纵剖面 2、风蚀蘑菇 3、海蚀穴 4、石林 5、黄土塬6、峡湾地形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有哪些分支学科?2、什么是河流阶地?导致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什么是Karst 漏斗?形成Karst 漏斗的原因有哪两种?4、什么是风沙流?风沙流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坡面岩层产状 拟开挖路堑拟开挖路堑坡面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坡面拟开挖路堑图2ABC现代雪线(4000m a.s.l.)冰斗C (36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冰斗B (32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3万年左右)冰斗A (27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5万年左右)图1 废弃河床A 年代为距今 2万年左右现代河床断层F图33070150m废弃河床B 年代为距今 8万年左右废弃河床C 年代为距今 15万年左右2、哪些条件易于导致滑坡的发生?实践中如何防止崩塌的发生?四:实践分析题(每题4分,共24分)1、由于断层F下游的同一测阶地高度变形数据,来的活动特生的年代)2、图2如果在河流旅游区的地3、图3及所反映一:名词解1、河流阶地过去的河谷底部因河流的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并高出洪水位的高度,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的谷坡上。

《地貌学》练习题

《地貌学》练习题

《地貌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详尽叙述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布、成因及区域特征的著作是()A、《禹贡》B、《水经注》C、《梦溪笔谈》D、《徐霞客游记》2、下列地貌类型不属于断裂地貌的是()A、单斜山B、掀斜山C、断层谷D、断层崖3、下列风化壳类型属于岩浆岩化学风化早期阶段的是()A、硅铝一碳酸盐型B、硅铝粘土型C、高岭土型D、铁铝型4、下列地貌类型不属于褶皱地貌的是()。

A单斜山B掀斜山C背斜山D猪背山5、下列风化壳类型属于岩浆岩化学风化中期阶段的是()。

A硅铝---碳酸盐型B 高岭土型C砖红壤型D铁铝型6、工程建设上一般采用块体的稳定系数K值是()。

A K=1B 1<K<2C 2<K<3D 3<K<47、坡地重力地貌的触发因素最主要的是()A、重力和生物B、重力和水C、风和人类活动D、冰川和地震8、下列哪组地貌类型全属山区河床地貌()A、石质浅滩、沙波B、石质深槽、心滩C、岩槛、壶穴D、边滩、江心洲9、在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中有利于垂直和水平地下溶洞发育的地带是()A、垂直渗透带B、季节变动带C、水平流动带D、深部滞流带10、三角洲位于河口的哪段()。

A近口段 B河口段C口外海滨段D后滨11、对碳酸盐岩石溶蚀最强的溶蚀因素是()。

A大气中CO2B有机成因CO2C无机成因CO2 D有机酸12、在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中有利于蜂窝状小洞穴发育的地带是()。

A垂直渗透带B季节变动带C水平流动带D深部滞流带13、符合下列地貌特征,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哪种类型()①地表喀斯特地貌以干谷为主②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隙、溶孔及溶洞为主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型B、地中海型C、温带型D、干燥型14、风沙流搬运的沙量主要集中在离地面的距离()A、0—10cmB、10—20cmC、20—30cmD、30—40cm15、《汉书·地理志》中“白龙滩,乏水草,沙形如卧龙”所描述的是哪种地貌类型()A、沙丘B、风蚀谷C、风蚀雅丹D、风蚀残丘16、符合下列地貌特征,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哪种类型()。

地貌学试卷库及答案

地貌学试卷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流阶地 2、沙粒休止角 3、海蚀崖 4、雅丹地形 5、潮流界 6、冰斗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新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

2、简述弯曲型河床的发育演化规律。

3、简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与古土壤互层分布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简述石灰岩地区的Karst 地貌演化规律(即:演化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组合特点)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2、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阐述分析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四:实践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1、根据图1所示的某一山地之上冰斗湖(过去的冰斗冰川消融后留下的)的分布情况,试分析区域古气候的变化历史。

2、在一山区修建公路开挖路堑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地质地貌边坡地段。

请根据图2中的A 、B 、C 三个边坡地段情况,选择在哪一个地段工程建设最安全,哪一个地段最不安全,并说明理由。

3、由于断层F的水平错动,河流R 的河床经常发生改动乃至被废弃。

图3是野外实测的在断层南盘上于现代河床东侧被废弃掉的几个不同时代的古河床。

试据此分析该断层的类型(是左旋还是右旋)、自距今15万年来的活动次数、每次的幅度、每次活动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床纵剖面 2、风蚀蘑菇 3、海蚀穴 4、石林 5、黄土塬6、峡湾地形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坡面岩层产状 拟开挖路堑拟开挖路堑坡面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坡面拟开挖路堑图2ABC现代雪线(4000m a.s.l.)冰斗C (36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冰斗B (32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3万年左右)冰斗A (27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5万年左右)图1废弃河床A 年代为距今 2万年左右现代河床断层F图33070150m废弃河床B 年代为距今 8万年左右废弃河床C 年代为距今 15万年左右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有哪些分支学科?2、什么是河流阶地?导致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什么是Karst 漏斗?形成Karst 漏斗的原因有哪两种?4、什么是风沙流?风沙流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地貌学》练习题集

《地貌学》练习题集

《地貌学》练习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下列哪项不属于地貌学的研究范畴?( )A. 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作用B. 山脉的隆起与剥蚀过程C. 冰川的移动与地貌塑造D. 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规律2.下列哪种地貌类型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 )A. 雅丹地貌B. 喀斯特地貌C. 丹霞地貌D. 火山地貌3.关于河流侵蚀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河流侵蚀作用分为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三种类型B. 下蚀作用使河床加深,河流纵剖面呈阶梯状C. 侧蚀作用使河床展宽,河流横剖面呈“V”型D. 溯源侵蚀作用使河流长度缩短,河源向下游方向移动4.下列哪种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直接产物?( )A. 冰斗B. 溶洞C. 峰林D. 黄土塬5.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哪种岩石分布区?( )A. 石灰岩B. 花岗岩C. 砂岩D. 页岩6.下列哪项不是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 )A. 风力沉积B. 河流冲积C. 冰川搬运D.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7.下列关于海岸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潮线以上B. 海积地貌主要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C.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域特有的海岸地貌D. 沙滩是海浪侵蚀作用的产物8.下列哪种地貌是由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A. 峰林B. 雅丹C. 火山锥D. 冰川9.下列关于地貌发育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地貌的发育速度和方向B. 冰川地貌的发育与全球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密切相关C. 干旱气候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D. 河流地貌的发育受到降水、气温等气候因素的影响10.下列哪项不是地貌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A. 为水利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B. 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C. 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D. 评估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1. D. 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规律(地貌学主要研究地表形态,不涉及地球内部岩浆活动)2. A. 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3. D. 溯源侵蚀作用使河流长度缩短,但河源是向上游方向移动(不是向下游)4. A. 冰斗(冰川侵蚀作用的直接产物)5. A.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6. C. 冰川搬运(黄土高原形成与冰川搬运无直接关系)7. C.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域特有的海岸地貌(正确)8. A. 峰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9. C. 干旱气候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干旱气候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湿润气候更有利)10.C. 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地貌学不能预测地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地貌学原理复习题(5套)

地貌学原理复习题(5套)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貌学》复习思考题(1)一.填空(每空 1 分,共20 分)1. 由流水堆积在沟谷中的沉积物称为。

2. 岩溶地貌中的溶蚀洼地是进一步溶蚀扩大而成。

3.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的等于。

副热带高压带的雪线高度比赤道附近高,说明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4.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5.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成反比,与成正比。

6. 干旱荒漠按照地貌形态与地表组成物质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和。

7. 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

在水深小于1/20 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波高处发生破碎。

8. 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和两大部分。

谷底包括和;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发育。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10分)1. 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2. 河流袭夺是由于自由河曲截弯取直的结果。

()3. 年平均地温在0oC 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4. 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5.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可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6.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是大陆冰盖地区常见的冰蚀地貌类型。

()8. 分布在河谷两侧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平坦地形一定是河流阶地。

()9. 壶穴和岩槛是河流下游砂质冲积河床上常见的地貌类型。

()10. 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卯是典型的黄土沟间地地貌。

()三. 名词解释(每组 5 分,共30 分)1. 河床与河漫滩2. 泥石流与洪积扇3. 鼓丘与羊背岩4. 石窝与雅丹5. 黄土塬与黄土峁6.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四.简述题(每题 5 分,共20分)1. 简述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

2. 简述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3. 简述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4. 简述海蚀作用的三种基本形式。

五.试论述河流下切侵蚀发育阶地的主要原因以及阶地的形态特征和结构(2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20 分)1. 横向环流的形成主要是由和的影响所造成的。

“地貌学”试卷库和参考题答案

“地貌学”试卷库和参考题答案

1、河流阶地2、沙粒休止角3、海蚀崖4、雅丹地形5、潮流界6、冰斗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新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

2、简述弯曲型河床的发育演化规律。

3、简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与古土壤互层分布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简述石灰岩地区的Karst 地貌演化规律(即:演化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组合特点)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2、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阐述分析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四:实践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1、根据图1所示的某一山地之上冰斗湖(过去的冰斗冰川消融后留下的)的分布情况,试分析区域古气候的变化历史。

2、在一山区修建公路开挖路堑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地质地貌边坡地段。

请根据图2中的A 、B 、C 三个边坡地段情况,选择在哪一个地段工程建设最安全,哪一个地段最不安全,并说明理由。

3、由于断层F 的水平错动,河流R 的河床经常发生改动乃至被废弃。

图3是野外实测的在断层南盘上于现代河床东侧被废弃掉的几个不同时代的古河床。

试据此分析该断层的类型(是左旋还是右旋)、自距今15万年来的活动次数、每次的幅度、每次活动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床纵剖面 2、风蚀蘑菇 3、海蚀穴 4、石林 5、黄土塬6、峡湾地形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有哪些分支学科?2、什么是河流阶地?导致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什么是Karst 漏斗?形成Karst 漏斗的原因有哪两种?4、什么是风沙流?风沙流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坡面岩层产状 拟开挖路堑拟开挖路堑坡面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坡面拟开挖路堑图2ABC现代雪线(4000m a.s.l.)冰斗C (36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冰斗B (32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3万年左右)冰斗A (27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5万年左右)图1 废弃河床A 年代为距今 2万年左右现代河床断层F图33070150m废弃河床B 年代为距今 8万年左右废弃河床C 年代为距今 15万年左右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地貌学考试题及答案湖师

地貌学考试题及答案湖师

地貌学考试题及答案湖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内部结构B. 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过程C. 地球大气层D. 地球生物圈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地貌学的研究内容?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植物学答案:D3. 地貌学中,侵蚀作用主要是指什么?A. 风化作用B. 沉积作用C. 搬运作用D. 重力作用答案:C4.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河谷C. 冰川谷D. 火山锥答案:B5. 地貌学中的“地貌”一词最早由哪位学者提出?A. 达尔文B. 李希霍芬C. 赫特纳D. 洪堡答案:B6.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冰碛B. 风蚀柱C. 河漫滩D. 火山锥答案:B7. 地貌学中的“侵蚀基准面”是指什么?A. 侵蚀作用的起点B. 侵蚀作用的终点C. 侵蚀作用的强度D. 侵蚀作用的深度答案:B8.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漫滩D. 火山锥答案:B9. 地貌学中,沉积作用主要是指什么?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物的堆积答案:D10.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海浪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海蚀崖C. 冰川谷D. 火山锥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野外调查B. 实验模拟C. 数值模拟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地貌形态的形成?A. 气候B. 地质构造C. 植被覆盖D. 人类活动答案:A、B、C、D3.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包括哪些类型?A. 水蚀B. 风蚀C. 冰蚀D. 化学侵蚀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河漫滩C. 冰川沉积物D. 火山灰沉积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地貌类型是由人类活动形成的?A. 人工湖B. 梯田C. 矿山D. 城市地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貌学的研究意义。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过程的科学,它主要关注于以下哪个方面?A. 地震活动B. 矿产资源C. 地表形态D. 大气环境答案:C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表的地貌形态?A. 构造活动B. 风化和侵蚀C. 人类活动D. 大气压力答案:D3. 下列哪个现象属于风化作用?A. 洪水侵蚀河岸B. 降雨侵蚀山坡C. 风吹沙土堆积D. 冰川融化形成湖泊答案:C4.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河流侵蚀形成的?A. 冰川谷B. 风沙地貌C. 岛屿地貌D. 耕地地貌答案:A5.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A. 冲积平原B. 石灰岩溶洞C. 玛瑙峡谷D. 火山口和火山锥体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地表形态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构造活动、风化和侵蚀、地表沉积2. 冰川是由积雪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作用形成的。

答案:堆积、压实、冰融3. 扬子地台是中国的一块古老的_________地块,主要由_________构成。

答案:陆地、沉积岩4. _________是地壳内部的板块相互碰撞和相互拆离形成的断裂带。

答案:地震带5. 河流发育的基本阶段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娑罗纪、成熟期、老年期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火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答案:火山地貌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活动通常发生在地壳板块碰撞的地区。

当地下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后,形成了火山锥体和火山口。

火山喷发时会喷出熔岩和火山灰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喷发口周围堆积形成了火山喷发物。

火山地貌的特征包括陡峭的火山锥体、广阔的火山口、喷发物堆积和熔岩流等。

2. 解释地表侵蚀的原因及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地表侵蚀是指水流、风力等力量对地表岩石和土壤的破坏和剥蚀作用。

地表侵蚀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降雨、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发展的科学,以下哪项不是地貌学的分支学科?A. 冰川学B. 海岸学C. 气象学D. 生态学答案:C2.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流峡谷D. 火山锥答案:A3. 地貌学中的“侵蚀基准面”指的是什么?A. 侵蚀作用开始的最低点B. 侵蚀作用的终点C. 侵蚀作用的起点D. 侵蚀作用的强度答案:A4.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貌?A. 断层谷B. 褶皱山C. 火山D. 冲积平原答案:D5. 河流地貌中的“河漫滩”是指什么?A. 河床两侧的平坦地带B. 河流中水流较慢的区域C. 河流两侧的湿地D. 河流的源头答案:A6.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峡湾B. 河谷C. 沙丘D. 溶洞答案:A7. 地貌学中,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断层B. 褶皱C. 沙丘D. 冲积扇答案:D8.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A. 火山B. 断层C. 褶皱D. 沙丘答案:A9. 地貌学中的“侵蚀循环”是指什么?A. 地貌形态的周期性变化B. 地貌形态的连续性变化C. 地貌形态的随机性变化D. 地貌形态的无规律变化答案:A10.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化学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断层C. 沙丘D. 火山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是指__________。

答案:外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剥离、搬运和重新沉积的过程。

2. “V”型谷是__________地貌的典型特征。

答案:河流侵蚀3. 地貌学中的“堆积作用”是指__________。

答案:物质在地表或地下堆积的过程。

4. 地貌学中的“侵蚀基准面”通常是指__________。

答案:海平面5. “U”型谷是__________地貌的典型特征。

答案:冰川侵蚀6. 地貌学中的“风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

地貌学考试试题

地貌学考试试题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定义?A.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特征的学科B.研究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的学科C.研究土壤形态和特征的学科D.研究地球表面物质组成的学科正确答案:C.研究土壤形态和特征的学科2、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研究内容?A.地貌形态学B.地貌过程学C.土壤学D.地貌环境学正确答案:C.土壤学3、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分支学科?A.地质地貌学B.水文地貌学C.土壤地貌学D.生物地貌学正确答案:C.土壤地貌学二、简答题4、简述地貌形态的基本类型及形成因素。

正确答案:地貌形态基本类型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

形成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41、简述地貌过程的基本类型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地貌过程基本类型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植被覆盖等。

411、简述地貌环境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正确答案:地貌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特征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环境。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地貌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貌环境保护与治理等。

三、论述题7、请结合实例论述地貌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地貌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工程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资源开发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储量,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环境保护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建设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定义?()A.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特征的学科B.研究地貌形态、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学科C.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D.研究地貌形成和演化的学科2、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内力作用造成的?()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雅丹地貌3、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气候因素无关?()A.冰川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4、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无关?()A.红树林海岸地貌B.珊瑚礁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5、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A.城市地貌B.喀斯特地貌C.黄土地貌D.河口三角洲地貌6、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重力地貌?()A.河口三角洲地貌B.喀斯特地貌C.黄土地貌D.风蚀地貌7、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流水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8、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风力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雅丹地貌9、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海蚀地貌?()A.红树林海岸地貌B.珊瑚礁地貌C.海蚀崖D.海蚀平台10、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冰川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 U型谷D.冰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地貌学试题与答案

地貌学试题与答案

地貌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A. 台地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风蚀地貌答案:D. 风蚀地貌2. 以下哪个环境因素对地貌发育影响最大?A. 温度B. 大气压强C. 降雨量D. 植被覆盖答案:C. 降雨量3. 论述主要气候类型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不同主要气候类型对地貌发育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的高温、高湿度和季风等特点,有利于植被生长,也常常导致强烈的化学风化和侵蚀过程,形成丰富多样的河流、山地和岛屿地貌。

而温带和寒带气候区的低温和较为干燥的气候条件,导致植被生长有限,地表侵蚀相对较少,形成了较为平坦的地貌特征,如河谷、平原和冰川地貌等。

二、简答题:1. 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是什么?答案: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中的各种形成和变化现象。

地质构造直接影响着地表地貌的形成。

例如,地壳隆起和下陷会导致地表地貌的变化,如山脉和盆地的形成。

地震和地壳运动也会改变地表地貌特征。

此外,断层和裂隙的存在也会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河床的侵蚀过程。

2. 风蚀地貌的形成与何种气候条件有关?答案:风蚀地貌的形成与干燥和风力强劲的气候条件有关。

在干燥地区,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土壤贫瘠,无法保持土壤结构。

风力强大并带有沙尘的风朝着一个方向吹袭,携带和沉积沙子,形成沙丘、流沙等风蚀地貌特征。

三、论述题:论述地貌是地球表层形态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和内容。

答案:地貌是地球表层形态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起源和演变规律。

地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不同尺度的地貌要素(如山地、河流、湖泊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内容涵盖了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以及地质构造、气候环境等对地貌的影响。

地貌学通过对地貌的观察、测量和实验,以及对地球历史和现代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地球表面地貌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

地貌研究对于了解地理环境、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哪类特征的学科?A. 生物特征B. 地形特征C. 气候特征D. 水文特征答案:B2. 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地貌形态和成因B. 地貌的演变过程C.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地貌学的研究方法?A. 野外调查B. 遥感技术C. 实验室分析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D4.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包括以下哪项?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风成地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地貌学研究的尺度通常包括哪些?A. 微观尺度B. 宏观尺度C. 区域尺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包括以下哪项?A. 地形起伏B. 地表覆盖C. 地质构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地貌学研究中,地形起伏的测量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形图B. 卫星遥感C. 地质剖面D. 地面测量答案:C8.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演变过程包括以下哪项?A. 侵蚀作用B. 沉积作用C. 构造作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地貌学研究中,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土地利用变化B. 城市建设C. 气候变化D. 自然灾害答案:C10. 地貌学研究的区域尺度通常包括以下哪项?A. 地方尺度B. 国家尺度C. 大陆尺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理解地貌形态的成因B. 预测地貌的演变趋势C. 评估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 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答案:ABCD2.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中,以下哪些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断层地貌答案:AB3. 地貌学研究中,地形起伏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地形图B. 卫星遥感C. 地质剖面D. 地面测量答案:ABD4.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中,以下哪些属于地表覆盖?A. 植被B. 土壤C. 岩石D. 水体答案:ABD5. 地貌学研究中,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A. 土地利用变化B. 城市建设C. 气候变化D. 自然灾害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的学科。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内部结构B. 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过程C. 地球大气层D. 地球生物圈答案:B2.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流冲积平原B. 冰川谷C. 沙丘D. 火山锥答案:C3. 断层地貌通常与哪种地质现象有关?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沉积作用D. 风化作用答案:A4.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河漫滩C. 冰碛地貌D. 洪积扇答案:C5. 河流的哪个部分通常具有最丰富的沉积物?A. 源头B. 中游C. 河口D. 河床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总字数约1000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包括_、_、_等。

答案:水蚀、风蚀、冰蚀2. 地貌学中,_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的变化。

答案:构造地貌3.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_,而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_。

答案:上游、下游4. 地貌学中的堆积地貌包括_、_、_等。

答案:洪积扇、冲积平原、沙丘5. 地貌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地表形态的_、_和_。

答案:类型、分布、演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河流在上游地区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切割地表形成峡谷和河谷;中游地区河流开始携带大量的泥沙,形成曲流和河漫滩;下游地区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河流地貌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上游到下游,地貌形态和沉积物粒度逐渐变化。

2. 描述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答案: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碛地貌、冰川谷、冰川湖等。

冰碛地貌是由冰川携带的岩石和泥沙在冰川融化后沉积形成的,如冰碛石、冰碛土等。

冰川谷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形谷,两侧有冰川侵蚀的痕迹,如冰川擦痕。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貌学的研究内容?A. 地貌形态B. 地貌成因C. 地貌演变D. 地貌分类答案:D2.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貌变化属于哪种地貌类型?A. 构造地貌B. 河流地貌C. 冰川地貌D. 风成地貌答案:A3.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峡谷C. 沙丘D. 溶洞答案:C4. 地貌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外力作用?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A5. 地貌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野外调查B. 室内实验C. 计算机模拟D. 遥感技术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人工地貌答案:ABCD2. 地貌学研究的外力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BCD3.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包括以下哪些?A. 平原B. 山脉C. 盆地D. 峡谷答案:ABCD4.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成因包括以下哪些?A. 构造运动B. 气候变化C. 人类活动D. 河流作用答案:ABCD5.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演变包括以下哪些?A. 地貌形成B. 地貌稳定C. 地貌破坏D. 地貌重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

(对)2. 地貌学只研究自然地貌,不涉及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错)3. 地貌学中的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

(错)4.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计算机模拟和遥感技术。

(对)5.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地貌分类。

(对)6.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包括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和人工地貌。

(对)7.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包括平原、山脉、盆地和峡谷。

(对)8.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成因包括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河流作用。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填空题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及其发生、、结构和的科学。

2、山顶形态一般划分为三种,即,,。

3、谷地由,谷坡,等要素组成。

4、山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形态,常见的有、、、阶梯状坡在地形图上是通过等高线的变化来显示的。

5、陆地地貌划分为几种主要类型,即山地,,平原,,。

6、区域地貌分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地图图例系统。

7、组成地表物质的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

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

8、促使地貌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和,前者作用的总趋势是,后者作用则是对地表形态进行。

9、单斜构造地貌的独特地貌表现为和——-——两种形态类型。

10、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由、、坡向、坡长等方面表现出来。

11、岩溶地貌形体在地表出露的有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洼地、、干谷、盲谷、、、孤峰以及山地、高原、丘陵、、海岸等。

12、组成坡地的松散堆积物或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发生向坡下的运动,形成坡地重力地貌主要有崩塌、、崩落、等类型。

13、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形态有和,冰川谷和悬谷。

14、地貌形态是相对于某一近似水平面或周围临近的另一地貌形态为突起的形态。

15、地貌图将地表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各种地貌进行科学地归纳和综合,用、和文字依比例如实地、定性和定量地描绘于地图上。

16、外力作用按动力特征可以分为、、水的作用。

二、概念题1、剥蚀2.地貌结构3、滑坡4.侵蚀基准面5、锥形火山6.尾碛堤7、风蚀丘8.海蚀平台9、新月形沙丘10.大陆架三、简答题(共30分,任选6题作答)1、山地海岸2、黄土墚3、长轴褶曲地貌4、河漫滩5、扇形地6、山谷冰川7、阶地四、论述题(20分)1、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10分)2、河流谷地类型与形态特征(10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起伏形体,发展,空间分布于组合规律2、平顶,尖顶,圆顶3、谷底,谷缘4、等斜坡,凸形破,凹形坡5、高原,盆地,丘陵6、形态-成因原则,等级规律原则,数量指标7、性质,结构和构造8、内动力和外动力,上升或者下降以加大地表起伏,削高填低减小地表起伏9、单面山,猪背岭(单斜谷)10、坡度,坡形11、溶蚀盆地,溶蚀谷地,蜂林,蜂丛,溶蚀平原12、滑坡,蠕动13、角峰,刃脊(踞脊)14、负向(盆地,洼地)15、符号,数字16、剥蚀,搬运,堆积,风力作用,冰雪作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

地貌学考试题(仅供参考)

地貌学考试题(仅供参考)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单位面积上水文网的长度,称为水平切割密度。

根据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中地貌演化阶段定出的地貌年龄称为相对年龄。

2. 在黄土地层划分上,S1 是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的分界线,L15是离石黄土与午城黄土的分界线。

3. 河流中泥沙的起动流速大小与泥沙粒径的平方根成正比。

4. 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固体降水的年消融量等于年积累量。

副热带高压带地区的雪线高度比赤道地区高,说明降水量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在结构上洋壳缺少花岗岩层,在厚度上洋壳比陆壳薄。

6.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活动层,下部为永冻层。

7. 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渗浸-冻结和重结晶。

8.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高度成反比,与输沙率成正比。

9. 由于地壳均衡作用,当一个地区被侵蚀去1000m的地层时,其高度并不能降低1000m,高度大约降低仅为180 m。

10. 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1\2 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

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 1.28 波高处发生破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1)2.地质构造对地貌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形成背斜的地方一定出现山地,出现向斜的地方肯定形成谷地。

(2)3.年平均地温在0º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1)4.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2)5.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不能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2)6.具有圆弧滑动面的滑坡体的抗滑阻力等于滑动面上的摩擦力和粘结力之和。

(2)7.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因此变成了干旱气候的任何地方都会发生沙漠化并形成沙漠。

(2)8.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

地貌学试题

地貌学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貌学2017.6.26一、名词解释20分1.地貌过程“地貌过程”是由三维空间构成的地貌体;随时间演化的地貌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2.石笋:由洞底向上生长横剖面具同心圆结构;但无空洞..3.喀斯特作用:凡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破坏与改造作用叫喀斯特作用4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崩塌的特征:陡峻的山坡上;岩体土体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沿坡向下倾倒、崩落现象;在坡脚处形成倒石锥或岩屑堆..5.顺地形:地形起伏与构造形迹一致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二、填空10分1.内营力与外营力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消长;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二者是不平衡的2.在两列单面山之间的谷地中发育了垂直汇入顺向河的一级支流----次成河三、简述黄土的特征10分①质地均一;以粉沙为主;②结构松散;空隙比较发育;③富含碳酸钙;④无沉积层理;垂直层理发育;⑤具有湿陷性遇水后碳酸钙等可溶盐被淋溶、流失而沉陷..四、简述分水岭迁移的原因10分分水岭两坡不对称;侵蚀速度不一分水岭两坡两坡不对称的原因:1分水岭两坡岩性、地层、地质构造等地质因素不同;导致的地表抗侵蚀能力的差异..2相邻两个流域的侵蚀基准面的位置高低不同;或分水岭到两侧侵蚀基准面的距离不等;引起分水岭两坡沟床纵比降不同;导致的地表侵蚀的差异..3分水岭两坡降水量不同;导致的地表流水侵蚀能力的差异..4分水岭两坡植被覆盖度差异;导致的地表抗侵蚀能力的差异等..五、简述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0分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①多年积雪的形成要求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长期保持在0 度以下..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具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和自平地向高山递减的规律;所以低纬度地区雪线位置比较高;高纬度和极地雪线位置比较低..温度:尤其是夏季气温正相关②降水:负相关③地形对雪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势、坡向等方面..陡峻的山地;不利于冰雪的积累与保存;雪线位置较高;凹地或平缓的地势;有利于冰雪的堆积;雪线位置较低..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强;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分布高..但是;由于地形主要通过气候对雪线分布起作用;因此有时可出现雪线南坡低于北坡的情况如喜马拉雅山阻挡印度洋西南季风;南坡降水丰富六、试述戴维斯的地表侵蚀循环理论20分地表侵蚀循环理论幼年期:水系尚未发育;河谷间分水地带宽广面平坦壮年期:地面起伏最大;地面最为破碎、崎岖老年期:地面由原来的高峰深谷变成低丘宽谷戴维斯的地貌循环理论的局限:地貌的剥蚀不完全发生在地面上升以后;而是在地面上升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对地面剥蚀导致的地面均衡补偿上升没有考虑;地面稳定的时间不一定会足够的长;保证地面的演化能够经历从幼年期到老年期的所有阶段..戴维斯的地表循环学说假定开始时的原始地貌是一个简单的平原..这个平原因地壳运动而被迅速抬升;当升到一定高度后;地壳转而长期稳定;那么;在水流长期侵蚀作用下;地貌经历有三个发展阶段;其变化过程如下:幼年期:由于地壳迅速上升;河流深切侵蚀剧烈;河谷一般都是狭长的 V 形; 谷坡陡峭;与坡顶和分水岭地面有一定的坡折..这时;水系尚未充分发育;河网密度较小;地面比较完整;故河谷间分水地带宽广;分水岭顶部尚保存有大片平坦的原始地面;这是地貌发育处于早期阶段的标志..此后;水系发展;密度加大;地面分割更严重;河谷切割得更深;较大的河流先下切到最大深度;纵剖面逐渐趋于平衡..与此相应的是 ;谷坡的剥蚀速度相对大于河流的下切速度;河谷不断展宽..由于谷坡不断剥蚀后退;使分水岭两侧的谷坡渐渐接近;终于相交;原来宽平的分水岭终于变成了锋锐的岭脊..此时地势起伏最大;地面最为破碎、崎岖;地貌发展到了这个时期;标志着幼年期的结束;壮年期的开始..壮年期:从幼年期进入壮年期的时候;主河纵剖面开始达到平衡剖面;随着侵蚀的发展;到了壮年后期;各条支流也相继趋于平衡..河流的侧蚀作用较强;河谷逐渐展宽..浑圆的山脊缓缓降低;地势起伏缓和..地面由原来的峭峰深谷; 演变为低丘宽谷..老年期:壮年期以后河流作用主要为侧蚀和堆积;下蚀作用已很微弱;故形成宽广的谷底平原;山坡变得更加平缓;坡麓堆积已与谷底连成一片;分水岭缓缓降低;整个地势起伏微缓;只在个别硬岩地段;因抗蚀性强而保留下来;成为低矮的孤立残丘;这种长期侵蚀发展所形成的夷平地面;称为准平原..七试述阶地形成的原因、形成过程、类型20分由形成阶地的条件分析成因;一是宽广的谷底;这需要稳定的地壳环境;二是下切;与构造运动、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和侵蚀基准面下降有关..构造运动:当地壳上升时;原先河床纵剖面的位置相对抬升;而水流侵蚀作用使河床降低;地壳上升的速率与河床下切的速率保持相等;在这种动态平衡的情况下;河床高程基本上保持原先的位置;原先谷底面靠近谷坡的部分则被抬升; 形成阶地.. 地壳运动并不总是简单直线上升;而是间歇性的..如果在长期的总的上升过程中;每当向上运动期间;河流则以下切为主;而当相对稳定期间;河流则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由于构造性质不同;阶地的形态表现也有差异..大面积上升地区;河流普遍下切侵蚀;整个河系都将有阶地形成..如果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地段构造运动方向不一致;则上升地区将形成阶地;而下降地区则发生堆积;没有阶地形成..气候变化:气候向寒冷方向发展;引起流域物理风化加强;或气候向干燥方向发展;流域植被覆盖率减少..引起水系上游部分沟谷活动加强;坡面冲刷强度加大;结果使流域补给河水的水量减少;流域供给河流的沙量增加;造成河床中上游普遍淤积.. 相反;气候向湿热方向发展;河流中来自流域的泥沙量减少;径流量增加;由于流量增加;引起水流挟沙力加大;加上流域供给量减少;致使河床发生下切侵蚀;而形成阶地;阶地相对高度自河口向上游增加;至中游达最大值;再往上游又逐渐减少;然后逐渐向河源尖灭..第四纪以来;冰期与间冰期气候交替出现..冰期为河床普遍加积的时候;而间冰期为河流下切;阶地形成的时期..由于这类阶地是流域气候变化的产物;因此;常称为气候阶地..侵蚀基准面下降:侵蚀基准面下降通常会引起河口段河床的增加;比降的增大引起水流下切侵蚀;侵蚀作用从河口段开始;然后不断向上游方向发展;即溯源侵蚀;在溯源侵蚀能达到的范围;一般都会形成阶地..阶地的相对高度从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少;在溯源侵蚀所达到的一点‐‐裂点处消失..如果侵蚀基准面多次下降;则能在河床纵剖面上出现数个裂点;每一裂点的上游将比裂点下游少一级阶地..裂点下游的一级阶地与裂点上游的河漫滩是相应的;即裂点上游的河漫滩与下游一级阶地是同一时期的谷底.. 一般认为;第四季间冰期是海面普遍上升的时期;也是河流因海浸而发生淤积的时期;间冰期是海面普遍下降的时期;也是河流下游及河口段河床下切形成阶地的时期;由于海面变化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内交替出现;因此;因侵蚀基准面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旋迴阶地..根据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分侵蚀阶地:由基岩组成;阶地面上很少有河流冲积物覆盖;侵蚀阶地多发育在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这里水流流速较大;侵蚀作用较强;所以沉积物很薄;有时甚至在河床中坦露基岩;当后期河流进行强烈下切时;河谷底部抬升形成阶地;因而在侵蚀阶地上很少找到冲积物堆积阶地:堆积阶地在河流下游最为常见;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组成;它的形成过程;首先是河谷侵蚀成宽广的谷底;然后冲积物加积;最后河流下蚀形成阶地..按河流下蚀深度与多级堆积物阶地间的接触关系;分为內迭与上迭..内迭阶地:是指新的阶地套在新的阶地之内;后一次的河流冲积物分布的范围和厚度都比前一次的小;这说明各级阶地的形成过程中;各次河流的下切作用所达到的深度基本一致;而后期的堆积过程较短或堆积作用比前期弱..上迭阶地:指组成新阶地的冲积物完全叠置在较老的阶地冲积物之上;河流后期的下蚀都未达到基岩;说明后期下蚀与堆积的规模都在逐次减小、地壳抬升幅度下降..基座阶地:基座阶地的特点是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这主要是由于后期河流下蚀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若阶地形成以后;由于地壳下降或基面上升;引起河流大量堆积;使阶地被堆积物所覆盖;埋藏于地下;形成埋藏阶地..如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一带就有这种埋藏阶地..。

地貌学考题

地貌学考题

地貌学考题1.峰林和峰丛的演化关系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200 m,直径小于高度,坡度较陡,大多在60°以上,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平地上,形似树林,故而得名。

峰丛是由上部为耸立的锥形山峰和下部为相连的基座组成,相对高度为300~600m,山峰坡度为30°~60°。

从峰丛或峰林的单个山峰外形看,有呈锥状、塔状、圆柱状等不同形态,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山峰之间洼地或平原有河流落水洞和溶洞。

它们构成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两个地貌组合。

峰丛是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在垂直渗入扩大而成的,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小,山峰的下部有尚未溶蚀的基座相连。

峰林是峰丛进一步演化当溶蚀向深处发展,直到水平循环带,地下水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得侵蚀作用加强。

峰丛基底被切开,相互分离成为峰林2.河流阶地<1>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和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2>河流阶地成因构造升降运动—河床侵蚀纵剖面相对抬高气候变化—(河流水量和含沙量)——气候阶地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袭夺作用<3>河流阶地类型侵蚀阶地(基岩阶地)基座阶地(覆盖阶地)堆积阶地(上叠阶地、内叠阶地)埋藏阶地3.黄土的塬、墚、峁黄土塬是黄土堆积的高原面,四周为沟谷的沟头向源侵蚀,从平面上看,黄土塬常呈花瓣状。

塬的顶面部分地势极平坦,坡度不到1°,塬的边缘地带的坡度可增至5°。

黄土墚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根据黄土墚的形态可分为平顶墚和斜墚两种。

黄土峁是一种孤立的黄土丘,平面呈椭圆形或圆形,峁顶地形呈圆穹形。

塬、墚、峁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的原始地面经流水切割侵蚀后的残留部分。

它们的形成和黄土堆积前的地形起伏及黄土堆积后的流水侵蚀都有关。

宽广的黄土塬,随着时间的推移,沟谷的源头进一步伸长和切割,也可使黄土塬变成黄土墚或黄土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学》考试试题《地貌学》考试试题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单位面积上水文网的长度,称为 。根据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中地貌演化阶段定出的地貌年龄称为 。
2. 在黄土地层划分上, 是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的分界线, 是离石黄土与午城黄土的分界线。
2. 地质构造对地貌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形成背斜的地方一定出现山地,出现向斜的地方肯定形成谷地。()
3. 年平均地温在0&ordm;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4. 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5.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不能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10. 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 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
波高处发生破碎。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气候干旱少雨,故岩溶作用不强烈,地貌不明显。
2. 简述W. Penck坡地发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W.Penck的坡地发育模式是以构造活动和外力侵蚀之间关系的对比为出发点的。他认为地貌的形状取决于陆地上升的相对速率,以及侵蚀搬运营力的有效性。关联这两种作用的营力主要是河流。它决定着下切河谷谷底的速率而控制了边坡的发育。在W.Penck看来构造活动和外力侵蚀的关系可分为三种:
5. 新月形沙丘与黄土梁
新月形沙丘
该类型沙丘在平面上呈月牙形,交伸向前的两个角成为沙丘的两翼。两翼之间的夹角成为新月形沙丘的开张度,开张度的大小与风速的大小有关,风速越大,开张度越小。新月形沙丘在纵剖面上两坡呈不对称状,迎风坡较缓,坡度一般为5—20度,背风坡较陡,坡度在28—34度之间,相当于沙粒的休止角。这种沙丘一般不太大,多在3—8m,很少超过15m。典型的新月形沙丘多零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
1、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形成阶地主要是通过构造抬升或下降改变河流比降来完成的。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河流在均衡条件下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在强烈构造抬升时期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不是持续进行的,它具有旋迴性,多级构造抬升的结果是形成多级阶地。多级阶地的形成导致河道横剖面呈阶梯状地形。同一时代阶地沿河分布,即河流阶地高度在河流纵剖面上的连线称河流阶地位相图。多级阶地在河流纵剖面上表现为一束阶地,称阶地束。
黄土梁 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长几百米至数十公里,宽度仅几十米到数百米,其脊线起伏较小,横剖面成穹形,坡度为20度左右,梁的形成,或是基底控制,或是流水侵蚀。
6.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
断层崖 由断层错动直接形成的陡崖,它不一定就是断层面,断层崖的高度基本代表了断层垂直错动的距离。
4. 沙坡与风沙流
沙坡 在河床上由于河床泥沙颗粒的不均一性与水流的不稳定性综合产生的起伏不平的由沙组成的波状地形。
风沙流
当风速达到或超过沙粒的起动速度以后(我国的沙漠沙粒径一般在0.1~0.25mm左右,对裸露的沙质地表来说,当距地表2m高处的风速达到4m/s左右,或者气象台站风标风速大于等于5m/s沙子就可起动),沙粒被起动,空气中夹杂大量颗粒,这时的风称为风沙流。
9. 地壳均衡 约180
10. 1/2 1.28
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判断
1. a
2. r
3. a
4. r
5. r
6. r
7. r
8. r
9. a
6. 具有圆弧滑动面的滑坡体的抗滑阻力等于滑动面上的摩擦力和粘结力之和。()
7. 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因此变成了干旱气候的任何地方都会发生沙漠化并形成沙漠。()
8.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
9. 黄土虽是风成沉积物,但刚降落到地表的由风搬运的粉尘物质并不是黄土。()
2、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岩溶
以南斯拉夫Karst高原为代表,该带夏季干热,冬季冷湿,水热条件不如热带。故Karst地貌不如热带典型。但地表及地下Karst仍是相当发育的。地表多见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干谷与盲谷等,缺乏发育完美的峰林。
3、温带湿润气候的岩溶
雨量及热量条件均较上述二带差,故岩溶作用不强烈,地貌不明显,地表Karst以干谷为主,石芽,溶沟,落水洞及溶蚀谷地不发育。地下Karst以溶孔、溶隙和小型溶洞为主。缺乏大型溶洞。
10. r
三、 名词解释
1. 河漫滩与洪积扇
河漫滩 河床两侧高出平均水位之上而又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洪积扇
由暂时性的沟谷水流搬运的大量碎屑物质在沟谷出山口后,由于坡度的变化,水流的挟沙力降低而沉积下来形成的堆积物称为洪积物。形成的地貌多呈扇型,称为冲出堆和洪积扇。冲出堆和洪积扇在成因上没有什么重要差异,仅仅在规模和大小上有差异,小型的沟谷谷口堆积地貌体称为冲出堆,较大的称洪积扇。
3. 河流中泥沙的起动流速大小与泥沙粒径的 成正比。
4. 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固体降水的 等于 。副热带高压带地区的雪线高度比赤道地区高,说明
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在结构上洋壳缺少 ,在厚度上洋壳比陆壳 。
形成地貌的特点简述如下:
1、热带,亚热带季风型岩溶(以溶蚀作用为主)
降水多,高温,繁茂的植被,溶蚀作用十分旺盛,形成十分发育的Karst地貌。这不仅表现在地表岩溶上,也表现在地下岩溶上。十分发育的Karst地貌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峰林发育的最好、漏陷地貌和谷主坡发育、石芽和溶沟十分显著,石芽高大、地下溶穴发达。
6.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 ,下部为 。
7. 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 和 。
8.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 成反比,与 成正比。
9. 由于 作用,当一个地区被侵蚀去1000m的地层时,其高度并不能降低1000m,高度大约降低仅为 m。
断层线崖
当断层稳定相当一段时间时,由于断层两盘抗侵蚀能力的差异,造成上盘低,下盘高的倒置地貌,称为断层线崖。它是由剥蚀作用形成的,不是断层直接形成,仅受断层控制。
四、 简述题
1. 简述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岩溶作用是发生在可容性岩石地区的一类地貌过程。但是岩溶作用的强度特征深受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气候条件的差异,岩溶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形成的地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岩溶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现将几个主要地带的岩溶作用特征和
一、 填空
1. 水平切割密度 相对年龄
2. S1 L15
3. 平方根
4. 年积累量 年消融量 降水量
5. 花岗岩层 薄
6. 活动层 永冻层
7. 重结晶 渗浸-冻结
8. 高度 输沙率
① 构造抬升小于外力侵蚀,即构造相对稳定条件下,行成凹形坡
② 构造上升与外力侵蚀相等,并且上升是均速的,形成直形坡
③ 构造上升大于外力侵蚀速度,并且上升是加速的,形成凸形坡
在陆地加速隆起期间,河流推行着强大的下切作用,地表的起伏因而加大。这时河谷边坡的形状将趋向凸形坡发育。如果下切的速率减低,河流搬运坡脚崩积物质的能力将会逐渐衰落,于是堆积作用开始。这时的河谷边坡首先趋向均匀的直形坡,然后发育成凹形坡。如果河流的侵蚀作用保持一定,那么就会出现均衡的状况,河谷边坡也就保持着均匀直形坡的状况。因此W.Penck的地貌发育观念与地貌侵蚀循环无关;相反,受控于与陆地隆起有关的河流侵蚀能力。河流侵蚀能力的大小,受到众多因子的控制,如陆地隆升速率的变化、侵蚀基准面的改变、径流量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或者上述诸因子的综合影响等。
10. 分布在河谷两侧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平坦地形一定是河流阶地。()
三、 名词解释(每组5分,共30分)
1. 河漫滩与洪积扇
2. 冰丘与羊背岩
3. 波浪与石海
4. 沙坡与风沙流
5. 新月形沙丘与黄土梁
6.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
波浪 风吹过海面时,通过压力和摩擦力作用将能量传递给海水,使海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做圆周运动,海面随之发生周期性起伏,这就形成了波浪。
石海
基岩经剧烈的冻融风化破坏产生大量的巨石、角砾,它们就地堆积在平坦的地面上所形成的满布石块的地形。富有节理、硬度较大的块状基岩是形成石海的物质基础。严寒而温差较大是其形成的气候条件。石海形成后,很少移动。有人认为石海是多年冻土的村志。
4、寒热及高山型岩溶
气温低,水多以常年冻结和季节冻结的冰的形式存在,因此岩溶作用微弱。因此存在少数圆形洼地和小型漏斗。地下Karst主要是蜂窝状溶孔及小型溶洞,但是在高山地区由于融冻风化强烈,崩解作用常沿断裂、节理和层理面进行。也常形成类似于热带的峰林地貌,但规模很小,并主要分布在断层面附近。
5、干燥地带的岩溶
五、 河流阶地有哪些形成原因?试述主要河流阶地类型的特征。
河谷中分布于河床两侧谷坡上的,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于一般洪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平坦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一)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
由河流阶地的形态要素可以看出,它最主要的是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两个地貌面构成,两个地貌面指示出河流阶地的形成必须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河流拓宽谷底,形成宽阔河漫滩的时期。另一个是河流强烈下切,使原来的河漫滩高出于一般洪水位之上成为阶地的时期。在形成河漫滩时,河流流经地区一般说来构造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作用,沉积作用为主,河流至少处于和接近处于均衡状态。河流的挟沙力等于或大于河流的含沙量。而河流使河漫滩成为阶地的时期,一般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河流下切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流的挟沙力大于河流的含沙量,以至于河流还有剩余的能量用于对河谷的加深。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两个时期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河流能否形成阶地取决于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特别是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河流负载特征的变化又取决于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变化。能改变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构造活动、基面升降、流域环境的变化和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一般来说河流流域环流的重大改变主要受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的控制。故能改变河流负载状况和河流作用性质,进而形成阶地的因素主要是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基面升降和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