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摆空城计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孔明大摆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那么你知道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下一句,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下一句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关于成语的“空城计”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用法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实例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计”;这“空城计”也有失手的时候。
英文 presenting a bold front to conceal a weak defence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引证在敌众我寡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史书多有记载。
但不限于守城。
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__回。
其情节为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里有甚么机关呢?比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要空得厉害的,是老卒残兵的影子都不见一个。
”茅盾《子夜》十六:“ 周仲伟像‘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似的笑退了那八个代表。
空城计的典故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与空城计有关的歇后语

与空城计有关的歇后语
1.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 例子:哎呀,你看那小王,碰到难题的时候怎么就跟诸葛亮弹琴似的,一下子就计上心来了,这脑袋瓜儿真灵光啊!
2.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例子:上次咱遇到那么棘手的事儿,多亏了老张想了个招,就跟孔明大摆空城计似的,一下子就给化险为夷了,厉害呀!
3. 空城计退敌——不费吹灰之力。
- 例子:你说那小李,解决那个麻烦简直就像用空城计退敌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牛啊!
4. 司马懿破空城计——失意而归。
- 例子:这次考试他准备得那么充分,结果没考好,那表情简直就是司马懿破空城计——失意而归呀,真可惜!
5. 空城计中孔明——故作镇静。
- 例子:瞧瞧那小赵,遇到事了表面还跟空城计中孔明似的故作镇静,其实心里估计也慌着呢!
6. 孔明用空城计——不得而已。
- 例子:他呀,还不是没办法了才那样做,就跟孔明用空城计一样,是不得而已呀!
我觉得空城计真的是一个很精彩的策略,体现了智慧和勇气的完美结合,能在看似绝境中创造出奇迹呢!。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答案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答案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化险为夷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解析[释义]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
夷:平坦;平安。
[语出] 唐·韩云卿《平蛮颂序》:“变氛罈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近义] 转危为安[用法] 多指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兼语式。
[辨析] ~和“转危为安”;都有“从危险、危急转为平安”的意思;有时可通用。
不同在于:~多用于书面语;“转危为安”多用于口语;~还多用于强调由于人为原因使危险转化为平安的意思。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造句1、有了钱,可以让人化险为夷,可以把人从死亡的危险境地就出来;而失去了钱,高贵的人也会变得贫贱,活的好好的人也会被夺去生命。
2、误会一旦发生,只有尽释前嫌,才能化险为夷。
3、集体的感觉会使你化险为夷,逼近你成功的目标。
4、他差点就没命了,真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5、突遇危险,他急中生智化险为夷了。
6、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怒发冲冠,鲁达倒拔垂杨柳。
7、诸葛亮尽避在危险的时候,都不慌不忙总是能化险为夷,让旁边的大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8、当遇见困难时这位绅士的英镑总是都能替他排除障碍,化险为夷,可是这一回英镑也不灵了。
9、飞机在降落前的两分钟,幸好驾驶员镇静沉着,才化险为夷。
10、尽管他一生中坎坎坷坷,但他总算化险为夷,走向成功。
11、如果不是消防队员及时抢救,化险为夷,这场火灾恐怕会造成惨重的伤亡。
12、森林火灾几乎无法控制,幸好老天突然下起大雨,才化险为夷。
13、我相信我和困难命中相克,我一定能够把困难都化险为夷的。
14、大浪打过来时,大家才能化险为夷,倖免于难。
15、遇到意外,首先要保持冷静,才能沉著应付,化险为夷。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歇后语的人名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歇后语的人名1.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那可是智慧的化身啊。
就像我们公司那次遇到个超级大难题,感觉就像敌军兵临城下。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有诸葛亮那两下子就好了。
我们老板啊,那简直就跟诸葛亮似的,看似啥资源都没有,却镇定自若,硬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客户忽悠得服服帖帖的,就像诸葛亮把司马懿忽悠得不敢进城一样,真的是化险为夷。
2.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这孔明啊,真是个神算子。
我有个朋友,他叫小李,他这人特别聪明,有一次他们小组参加一个竞赛,别的组都准备得特别充分,他们组却临时出了状况,就跟诸葛亮面临司马懿大军一样。
我就说他:“你可咋整啊?”他却不慌不忙,就像孔明似的,利用对手的多疑心理,巧妙地布置了一些假象,最后竟然脱颖而出,这可不就是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嘛。
3. 诸葛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嘿,诸葛孔明那脑子转得比风车都快。
记得小时候玩游戏,我们队被对方逼到绝路了,那情况紧急得就像诸葛亮在城楼上看到司马懿的大军。
这时候我们队的队长,就像诸葛孔明一样,突然想出个奇招,故意做出我们有后援的样子,把对方给吓住了,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嘛,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4. 卧龙先生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这卧龙先生啊,真是厉害得没话说。
我邻居老王,他做生意老是遇到各种麻烦。
有一次资金链断了,供应商又来催债,那场面就像敌军围城。
我心想这老王可惨喽。
结果他呢,像卧龙先生一样,表面上镇定得很,把仅有的一点资源摆弄摆弄,让供应商以为他背后有大靠山,就没再催了,这不就化险为夷了吗?我都忍不住感叹,老王真有两下子。
5. 诸葛亮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咱就说诸葛亮孔明这人,那是充满了谋略啊。
我表弟参加考试,有一道大题他不会做,时间也快没了,就像诸葛亮面临兵临城下还没准备好迎战一样。
可我表弟灵机一动,把前面做过的一些步骤巧妙地写在那道题旁边,装作自己会做只是没时间详细写的样子。
嘿,还真就蒙混过关了,这就跟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一个道理啊。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孔明大摆空城计“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故事,因之后世衍生出诸多歇后语和三十六计。
大家都知道多少关于空城计的事迹呢?如果知之甚少,就赶紧补课学习吧~一、作为歇后语的“空城计”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其实不管悲惨也好,完美也罢,我们都要走下去,不管我们高不高兴,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昨日随风已逝,明日迎风将来,世界从不理会任何人。
我最喜欢其中的小英子,活泼可爱。
聪明可爱,还很乐于助人。
英子去惠安馆陪秀贞那一段,就可以看出她的乐于助人,她听了秀贞的话,一直很热心的帮她找她的小桂子。
如果把英子换成别人,谁会帮她找?别人都会认为他是疯子,而英子却帮助她找回了小桂子。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但切忌多次使用。
二、作为成语的“空城计”正在争执间,还是沙僧懂师傅的心,说:“师傅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
”沙僧不简单,关键的时候懂领导的兴趣,一句话就解放了唐僧。
唐僧急不可耐地甩开徒弟和白龙马,一头奔向盘丝洞。
分明是他对这个快活地方已经早有所闻,早做好了功课,熟读了旅游指南,有备而来。
他老人家到了盘丝洞外,首先看见四个女流,接着又看见三个,觉得不好意思,没有上去打招呼,这个现象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他待着不走了,流着口水傻看。
前面四个美女,他看了半个时辰,“少停有半个时辰”,觉得不过瘾,又往后走,又见三个美眉,还是呆看,“看得时辰久了。
”罕见啊,罕见啊,节操像是烈日下的冰激凌,正在一点点融化,这哪里是唐僧的姿势,分明是八戒的姿势,组长私下里的面目和八戒似乎没什么区别。
诸葛亮用空城计歇后语的答案

诸葛亮用空城计歇后语的答案
历代至今,诸葛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历史人物、平面的文学形象,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经过世代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文化符号。
诸葛亮用空城计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吗?下面店铺为你带来答案啦,欢迎大家学习。
诸葛亮用空城计歇后语
不得己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8、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9、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11、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12、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13、刘备对诸葛亮——无话不说
14、诸葛亮打瞌充——勿算
15、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1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拜诸葛亮——自拜自
17、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18、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19、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20、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自吹自擂;自吹自嘞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谢谢.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导读: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更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假戏真做
2、诸葛亮扮空城计——只能如此
3、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4、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5、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6、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计上心头
关于空城计的歇后语

关于空城计的歇后语
以下是 7 条关于空城计的歇后语及例子:
1.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例子:哎呀,上次我遇到个大难题,就像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一样,还不是巧妙地化险为夷啦!这不正应了这句歇后语嘛。
2. 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
- 例子:你看那场比赛,他们队一开始落后好多,最后居然像使了空城计退敌似的,嘿,反败为胜了,真牛啊!
3. 司马懿破空城计——白忙一场。
- 例子:他费了那么大劲去准备那件事,结果啥也没捞着,这不就跟司马懿破空城计一样,白忙一场咯!
4. 空城计中诸葛亮——沉着冷静。
- 例子:遇到那么紧急的情况,他还能那么镇定,真是如同空城计中诸葛亮一样沉着冷静呀!
5. 唱空城计——没办法。
- 例子:哎呀,我现在是唱空城计——没办法呀,实在没招儿了呀!
6. 诸葛亮设空城计——急中生智。
- 例子:哇塞,你当时那反应,简直就是诸葛亮设空城计,急中生智呀,太厉害了吧!
7. 城中无大将——空城计。
- 例子:他们那儿现在是城中无大将,可不就只能用空城计来应对啦,真是没办法呀!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关于空城计的歇后语真是生动有趣又形象,把各种情况都描述得淋漓尽致啊!。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
1、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
1、孔明张嘴——计上心来
2、隔着门缝看孔明——瞧扁了英雄
3、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4、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5、孔明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6、张飞掌鹅毛扇——充孔明
7、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8、周瑜骗孔明——赔了夫人又折兵
9、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10、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糊里糊涂
11、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12、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13、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14、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15、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16、孔明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17、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18、隔夜孔明——过时话;假强
19、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20、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21、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下面是介绍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故事:空城计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
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
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
诸葛亮摆空城计歇后语

诸葛亮摆空城计歇后语
1、诸葛亮摆空城计——不得已
1、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2、诸葛亮当伙夫——能者多劳
3、刘备请诸葛亮——思贤心切
4、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5、诸葛亮犯错——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7、诸葛亮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8、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9、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0、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1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2、刘备三上卧龙冈——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13、诸葛亮骑木马——能说不能行
14、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5、事后的诸葛亮——人人会做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6、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17、孔明拜诸葛亮——自拜自
18、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19、诸葛亮气周瑜——自有妙方
20、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歇后语: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歇后语: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化险为夷这个歇后语的前一句是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选整理的化险为夷的歇后语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化险为夷的歇后语: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史书多有记载。
但不限于守城。
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
其情节为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里有甚么机关枪呢?比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要空得厉害的,是老卒残兵的影子都不见一个。
"茅盾《子夜》十六:" 周仲伟像“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似的笑退了那八个代表。
"典故:《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
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2、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2、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3、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4、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5、张飞扮姑娘——咋搞咋不像
6、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7、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8、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不服老
9、刘备种园子——韬晦之计
10、吕布杀敌董卓——大义灭亲
11、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12、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13、张飞吐沫子——刚来劲儿
14、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5、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16、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上当受骗
17、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18、刘备摔筷子——会遮掩
19、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0、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21、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22、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23、东吴招亲——上当一回;弄假成真
24、周瑜倒在芦花荡——气煞
25、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26、张飞戴口罩——显大
27、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28、孔明斩马谡——咬牙忍痛
29、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30、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故事,因之后世衍生出诸多和三十六计。
大家都知道多少关于空城计的事迹呢?如果知之甚少,就赶紧补课吧~一、作为歇后语的“空城计”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弹琴------计上心来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但切忌多次使用。
二、作为的“空城计”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用法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实例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计”;这“空城计”也有失手的时候。
英文presenting a bold front to conceal a weak defence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引证在敌众我寡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史书多有记载。
但不限于守城。
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回。
其情节为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里有甚么机关枪呢?比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要空得厉害的,是老卒残兵的影子都不见一个。
”茅盾《子夜》十六:“ 周仲伟像‘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似的笑退了那八个代表。
三、作为典故的“空城计”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导读:导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出自于《三国演义》,这其中讲了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空城计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歇后语解释: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但切忌多次使用。
空城计成语: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用法: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实例: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计”;这“空城计”也有失手的时候。
英文:presentingaboldfronttoconcealaweakdefence。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引证;在敌众我寡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史书多有记载。
但不限于守城。
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
其情节为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里有甚么机关枪呢?比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要空得厉害的,是老卒残兵的影子都不见一个。
”茅盾《子夜》十六:“周仲伟像‘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似的笑退了那八个代表。
空城计典故: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
1、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更多关于孔明的歇后语
1、孔明张嘴——计上心来
2、隔着门缝看孔明——瞧扁了英雄
3、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4、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5、孔明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6、张飞掌鹅毛扇——充孔明
7、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8、周瑜骗孔明——赔了夫人又折兵
9、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10、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糊里糊涂
11、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12、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13、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14、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15、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16、孔明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17、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18、隔夜孔明——过时话;假强
19、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20、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21、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空城计有关的歇后语

空城计有关的歇后语
1.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例子:哎呀,你说那诸葛亮当时咋就
用上空城计了呢?那可真是不得已呀,就像咱有时候遇到难题,没办法了才会出此下策呢!
2. 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
例子:你想想,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
用空城计居然能退敌,这不是反败为胜是什么?这就好比咱比赛快输了,突然来了个大招扭转局势呀!
3.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例子:孔明那可是厉害呀,大摆空
城计就把危险给化解了,这不就像咱平时遇到困难,一下就找到好办法化险为夷了嘛!
4. 空城计中诸葛亮抚琴——故作镇静。
例子:嘿呀,在空城计里诸葛
亮还能抚琴,那肯定是故作镇静呀,就跟咱有时候心里慌得很,表面上还装作没事一样!
5. 司马懿破空城计——多疑自误。
例子:那司马懿就是太疑神疑鬼了,才会破不了空城计,这不就是多疑自误嘛,就跟咱有的人想太多反而耽误事一个样!
6. 诸葛亮设空城计——能掐会算。
例子:你说诸葛亮咋就能设出空城
计呢,那可真是能掐会算呀,好比有人啥都能预料到一样!
7. 唱空城计的马谡——言过其实。
例子:马谡啊马谡,你就光会唱空城计,真正用起来就不行了,真是言过其实啊,就像咱身边有的人,说起来牛哄哄,实际做起来就不行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空城计相关的歇后语可真有意思,反映出好多道理和人的各种状态呀!。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相,其武德思想与他的卓越功勋一起指导并激励着后人。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吗?下面店铺为你带来答案啦,欢迎大家学习。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化险为夷化险为夷的词语解析[释义]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
夷:平坦;平安。
[语出] 唐·韩云卿《平蛮颂序》:“变氛罈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近义] 转危为安[用法] 多指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兼语式。
[辨析] ~和“转危为安”;都有“从危险、危急转为平安”的意思;有时可通用。
不同在于:~多用于书面语;“转危为安”多用于口语;~还多用于强调由于人为原因使危险转化为平安的意思。
化险为夷造句1、他差点就没命了,真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2、突遇危险,他急中生智化险为夷了。
3、飞机在降落前的两分钟,幸好驾驶员镇静沉着,才化险为夷。
4、尽管他一生中坎坎坷坷,但他总算化险为夷,走向成功。
5、我相信我和困难命中相克,我一定能够把困难都化险为夷的。
6、大浪打过来时,大家才能化险为夷,倖免于难。
7、遇到意外,首先要保持冷静,才能沉著应付,化险为夷。
8、飞机在降落前的两分钟,引擎坏了,幸而驾驶员镇静沉着,才化险为夷。
9、幸亏台风转向,才让这支登山队化险为夷,平安下山。
10、我次的化险为夷我们回去之后每个人都需要好好地总结一下。
11、这次你能够活着回来这的算是化险为夷了。
12、这次我能够化险为夷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妈妈。
13、经过军民三个多小时奋战,险情已经化险为夷了。
14、无论遇到什么危险,身经百战的老王总能化险为夷。
15、迟来的体验师父无边法力,使徒儿化险为夷喜悦的鸽子。
16、遇到这么危险的事,他竟然能化险为夷,真是福星高照。
17、不用担心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化险为夷的。
18、每次都是小明来帮我们大家化险为夷。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故事,因之后世衍生出诸多歇后语和三十六计,大家都知道多少关于空城计的事迹呢?如果知之甚少,就赶紧补课学习吧~一、作为歇后语的“空城计”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但切忌多次使用。
二、作为成语的“空城计”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用法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实例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计”;这“空城计”也有失手的时候。
英文 presenting a bold front to conceal a weak defence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引证在敌众我寡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史书多有记载。
但不限于守城。
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
其情节为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里有甚么机关枪呢?比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要空得厉害的,是老卒残兵的`影子都不见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摆空城计歇后语1、诸葛亮摆空城计——不得已
更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2、诸葛亮当伙夫——能者多劳
3、刘备请诸葛亮——思贤心切
4、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5、诸葛亮犯错——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7、诸葛亮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8、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9、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0、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1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2、刘备三上卧龙冈——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13、诸葛亮骑木马——能说不能行
14、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5、事后的诸葛亮——人人会做
16、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17、孔明拜诸葛亮——自拜自
18、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19、诸葛亮气周瑜——自有妙方
20、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