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摸底测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
历史试卷
1.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A. 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
B. 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
C. 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
D. 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时期,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说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动,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潮流并不是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排除A项;儒学强化社会秩序,并不是所有学派,故C项错误;性恶论是儒学的内容,儒学在当时并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D项错误。
2.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A.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 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 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划分是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中“消除”表述有误,不能消除隐患,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犬牙交错”,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也包括经济方面,故D项错误。
3.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
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 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 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历代政府加强对民间经济的管理,主要是为了恢复与发展经济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品的社会需求,排除C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是材料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4.清前期,广东的冶铁业中,“矿徙”“山贼”等雇工因官府的禁采、停炉造成失业而反抗;苏州的纺织业中,踹匠因克扣工钱而多次罢工,被政府压制。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 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
B.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体制
C. 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D. 无产阶级政治意识逐渐觉醒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清朝出现了手工行业雇工的反抗与罢工现象,反映了在清代商品经济发展之下,形成了雇工群体,为争取自身的利益进行一定的斗争与反抗,冲击了传统的体制,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能体现出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经济领域,没有反映君主专制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抗的人群并不是无产阶级,故D 项错误。
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人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反映出魏源
A. 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
B. 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 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
D.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结合魏源的思想主张,可以看出魏源根据实际提出了一些抵抗外敌的主张,反映了他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故C 项正确;魏源的认识中没有涉及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制夷”,没有反映魏源要学习西方,故“师夷”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6.胡愈之在欧战后认为旧文明旧制度已破产,“威尔逊总统国际联盟之理想”和“俄国劳农政府之极端改革”都是改造之先声,是“新时代纪元之始”。这一认识反映了
A. 以俄为师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
B.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 一战丰富了国人对西学的认识
D. 西方文明走向衰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在一战后,胡愈之认识到美国人提出的“理想”,与俄国的十月革命都可以作为中国的借鉴,体现出一战丰富了国人对西学的认识,故C项正确;以俄为师还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新时代纪元之始”可以看出,西方文明并没有走向衰落,D项错误。
7.1933年12月,关东军满铁经济调查会完成《设立对华经济调查机关计划案》,计划在天津、青岛和上海设立分会,在华北、华中、华南设立若干办事处。这表明日本意图
A. 扩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 扶植更多的傀儡统治政权
C. 扰乱中国社会经济秩序
D. 实行“以战养战”的侵华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设立对华经济调查机关计划案》的完成,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华经济侵略做准备,“计划在天津、青岛和上海设立分会,在华北、华中、华南设立若干办事
处”更体现出日本进一步扩大在华经济侵略的企图,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经济方面,与扶植傀儡统治政权无关,故B项错误;日本的意图是为了获得在华的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扰乱中国社会经济秩序,故排除C项;“以战养战”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项错误。
8.下表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
据下表可知
A. 香港的回归推动厂改革开放进程
B. 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
C. “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
D. 统一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88-1992年,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与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体现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故B项正确;香港1997年才回归,“一国两制”才能发挥作用,故ACD项错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