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0622a0be23482fb5da4cdc.png)
【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f796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1.pn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以下是初中物理常用公式的总结:1. 运动学公式:- 速度v = 位移s / 时间t- 加速度a = 变化的速度v / 变化的时间t - v平均 = (v初速 + v末速) / 2- s = v平均 * t2. 牛顿运动定律:- F = m * a (牛顿第二定律)- F摩擦= μ * N (摩擦力公式)- F重力 = m * g (重力公式)3. 力的合成与分解:- F合= √(F1² + F2² + 2 * F1 * F2 * cosθ)- Fx = F * cosθ- Fy = F * sinθ4. 能量与功:- 功 = 力F * 位移s * cosθ- 功率P = 功W / 时间t- 动能K = 1/2 * m * v²- 势能Ep = m * g * h- 总能量E = K + Ep5. 压力公式:- 压力P = 力F / 面积A6. 波动公式:- 速度v = 频率f * 波长λ- 声速v = 频率f * 波长λ7. 频率和周期:- 频率f = 1 / 周期T- 周期T = 1 / 频率f8. 光学公式:- 焦距f = 光线1和光线2的夹角sinθ / 光线1倾斜角度sinα- 物距u + 像距v = 焦距f- 放大率 = 像高/物高 = 像距v/物距u9. 电学公式:- 电流I = 电荷量Q / 时间t- 电阻R = 电压V / 电流I- 电压V = 电流I * 电阻R- 电功率P = 电流I * 电压V10. 热学公式:- Q = m * c * ΔT (热量公式)- λ = Q / (t * A * ΔT) (导热系数公式)这些公式是初中物理中最常用的公式总结,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公式,可以解决许多基本的物理问题。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章节和知识点,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相应的公式。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精编)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1c6e0f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b.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精编)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5、纳米科学技术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初中物理各章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各章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e2350b6a0116c175e0e4830.png)
ρ 液﹥ρ 物 ρ 液﹥ρ 物 ρ 液=ρ 物 ρ 液﹤ρ 物 ρ 液﹤ρ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1/4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W = Fs = P t 【基本单位:
W----J;
|| 功 焦耳
F----N;
|| 力牛
s----m;
|| 距离 米
六
������
2
、
P = = UI
P = = UI = ������2������ =
电
������
2
功
Q = ������2������������ ﹤W
Q = ������2������������ = W = UIt = Pt = ������
、
������
电
电风扇、电吹风、洗衣机、油烟机;空调、电冰箱; 电灯(白炽灯);电饭锅、电熨斗、电热水壶;
力 牛 距离 米 力 牛
(G 为物体重量,h 为物体被提升高度,F 为沿斜面的拉力,s 为沿斜面的移动距离,
f 为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
对于滑轮组:若无特别说明:η =
有
=
=
=
(垂直方向)
总
【n 为绳子段数,无单位】
若说明不计绳重、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η =
有
=
=
=
=
总
=
动
动
(G 为物体重量,h 为物体被提升高度,F 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 为绳子自由端的移动距离, n 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数量,G 动为动滑轮的总重量)
2/4
第十三章 内能
Q = cm△t 【基本单位: Q----J; c---- J/(kg·℃);
初中物理一二三年级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一二三年级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0370cf767f5acfa1c7cd92.png)
初中物理一二三年级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初中物理公式整理
![初中物理公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94c802af45b307e9719725.png)
I1=I2=…
I = I 1 +I 2 + …
电压
U=U1+U2+…
U1=U2=…
电阻
1/R=1/R1+ 1 / R 2+
…
R=R1+R2+…
R = R 1 R 2 /(R 1 +
R = n R 0 ( n个等值电 R 2)
阻 R 0串联)
(两个电阻并联) R = R 0 / n ( n个等值电阻
R 0并联)
标准大气压值:1.0×105Pa
水的密度:ρ=1.0×103kg/m3
水的比热容:C
=4.2×103J/(kg×℃)
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一节铅蓄电池电
压:2V
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家庭电路电压:
220V
四、初中物理单位换算:
1 m / s = k m / h ; 1 m = mm (毫米)= цm (微米)= nm(纳米)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 3. 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4. 密度:人 1×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
金属 >ρ水 >ρ油 5. 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6.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 8.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①F浮 = F上 - F下 计算浮力的步骤:
②F浮 = G – F (1)根据物体浮沉条件
按章节整理八上八下,九年级全部的物理公式标出名称
![按章节整理八上八下,九年级全部的物理公式标出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4a1f93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d.png)
按章节整理八上八下,九年级全部的物理公式标出名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初中物理学学习中,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公式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公式涵盖了各种物理现象和定律。
在初中物理学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八上、八下和九年级的物理内容,今天我们将整理出这些章节中的全部物理公式,并标出它们的名称,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公式。
第一章:物理在生活中1.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Δx/Δt3.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gt²/2第二章:力和压力4. 物体受力平衡公式ΣF=05.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7. 浮力公式F=ρVg第四章:机械能9. 动能公式E=1/2mv²10. 功公式W=Fs第五章:功率和机械效率12. 机械效率公式η=输出功率/输入功率第七章:轻微过程和多次反射15. 折射定律公式n1sinθ1=n2sinθ216. 多次反射中某一次反射的发生位置公式2ndcosθ=nλ17. 薄透镜成像公式1/f=1/v+1/u第八章:热和热性质18. 热量传递公式Q=mCΔT第二篇示例: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个阶段,其内容相对简单,但涵盖了许多基础知识。
下面按照章节来整理初中物理八上、八下和九年级所有的物理公式,并标出名称。
一、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第一章: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 物体的长度=实际长度/放大倍数第二章: 温度1. Celsius温度=T(摄氏度)+273.15第三章: 热与机械能的转化1. Q=mcΔT2. W=Fs3. 机械能守恒定律:K1+U1=K2+U2第四章: 压力1. 等压焓变化量=等压热容×温升2. p=F/A3. P=F/S第五章: 牛顿运动定律1. F=ma2. W=Fs3. W=mgh第六章: 相互作用1. P=F/S2. F1=F23. F1/d1=F2/d2第七章: 光的传播1. c=fλ第八章: 光的折射1. Snell定律:n1sinθ1=n2sinθ2第十章: 电荷1. Q=ne2. I=Q/t3. U=RI第十二章: 环流变压器1. U1/I1=U2/I2第十三章: 磁效应1. F=qvBsinθ第十五章: 电磁感应1. ε=-NΔφ/Δt以上是初中物理八上、八下和九年级所有的物理公式,每个公式标出了名称,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声速和回声章节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声速和回声章节公式定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dbc882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6.png)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声速和回声章节公式定理大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笔记】大家都知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下面就将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声速和回声章节公式定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记忆了。
声速和回声
重点定义: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
1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通常在液态中传播最快,其次就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3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重点: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开拓:
1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落抵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存有17m离
2回声的作用:
①强化原声;②声源定位;③声源测距
3回声测距离:2s=vt
看完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笔记优选之声速和声源章节公式定理,恳请同学们深入细致记忆了,不要忘老师的一片真心。
接下来除了更多更全系列的讯息天下在。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88d58adaaea998fcc220ee5.png)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0dda4cbdd3383c4ba4cd220.png)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
2.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 米;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1毫米=10-3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秒表 。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 小时 , 分 。
1h= 60 min= 3600 s. 1.2 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标准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不动 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相等 。
(速度不变)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
公式: v =s/t 速度的单位是: m/s ;常用单位是: km/h 。
最全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
![最全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5b0e292da38376bae1fae2b.png)
最全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一、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二、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 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 v水<v冰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三、重力公式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 F1 /F2=l2/l1五、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六、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七、压强公式(普适)P=F/S固体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 =102dm2 =106mm2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九、浮力公式(1)F浮=F’-F (压力差法)(2)F浮=G-F (视重法)(3)F浮=G (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功的公式W=FS把物体举高时W =GhW=Pt一、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二、有用功公式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三、总功公式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四、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η=P有/ P总(在滑轮组中η=G/Fn)(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五、热学公式C水=4、2103J/(Kg℃)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 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W=UIt=Pt=UQ (普适公式)(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6)U1/U2=R1/R2 (分压公式)(7)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 =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5f5ccd1b9f3f90f76c61bfc.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知识点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7d73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5.png)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知识点初中物理共包含以下章节:力和压力、运动的描述、速度和加速度、力与加速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升空运动、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机械能与能量守恒、波动和光学、力学工作和能量、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等。
以下是初中物理的公式和知识点:一、力和压力1.力的定义:力(F)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形、加速度变化或者位置发生偏移的物理量。
2.重力和重量:重力(G)=质量(m)×重力加速度(g)重量(W)=质量×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9.8m/s²(在地球上)二、运动的描述1.位移(s):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
2.速度(v):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的位置。
速度=位移÷时间(v=s/t)3.平均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4.加速度(a):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
加速度=速度改变量÷时间(a=Δv/Δt)三、速度和加速度1.速度的变化率:即速度增长的速率,表示速度的增加或减少的快慢。
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时间速度的变化(Δv)=加速度×时间(Δt)2.速度-时间图:表示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直线斜率为加速度。
3.加速度的变化率:表示加速度的增加或减少的速率。
加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增量÷时间加速度的变化(Δa)=加速度的增量×时间(Δt)四、力与加速度1.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加速度。
合力(F)=质量(m)×加速度(a)或者:F = ma(在国际单位制中)这是力的基本定律。
五、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
2.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相等且反向作用。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整理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8b17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a.png)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整理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其中包含了许多与物质和能量有关的知识。
为了方便学习和记忆,我们可以将一些常见的物理计算公式整理起来。
下面将介绍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声学等方面的常见计算公式。
一、力学部分:
1.速度公式:
速度=距离/时间或速度=变位/变时间
2.加速度公式:
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3.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时间或位移=0.5×加速度×时间²
4.力的公式:
力=质量×加速度
5.牛顿第二定律:
力=质量×加速度
6.动能公式:
动能=0.5×质量×速度²
7.动能定理:
动能变化=力×位移
8.合力公式:
合力=质量×加速度
二、热学部分:
1.热量公式:
热量=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
2.热量传递公式:
热量传递=热传导率×横截面积×温度差/厚度
三、光学部分:
1.距离公式:
距离=速度×时间
2.光速公式:
光速=距离/时间
3.光程公式:
光程=光速×时间
四、电学部分:
1.电压公式:
电压=电流×电阻
2.电流公式:
电流=电量/时间3.电量公式:
电量=电流×时间4.电阻公式:
电阻=电压/电流
五、声学部分:
1.声速公式:
声速=频率×波长2.频率公式:
频率=声速/波长。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8f367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6.png)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物理学是一门描述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如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等。
以下是初中物理常见的公式:1.力学- 动能公式:E = 0.5mv²- 动量公式:p = mv-动量定理:FΔt=Δp- 牛顿第一定律:F = ma-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牛顿第三定律:F₁₂=-F₂₁2.热学- 热量公式:Q = mcΔT-热传导公式:P=kAΔT/Δx3.光学-光速公式:v=fλ-光程差公式:ΔL=nλ/2-焦距公式:1/f=1/d₁+1/d₂4.霍姆定律-电流公式:I=Q/t-电阻公式:R=V/I-电阻定律:V=IR5.频率-频率公式:f=1/T-圆周频率公式:ω=2πf6.波速-波速公式:v=λf7.光的折射- 斯涅尔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折射角公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8.加速度-加速度公式:a=(v-u)/t9.电势差- 电势能公式:Ep = mgh-电势差公式:V=W/q10.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公式:F=G*m₁m₂/r²11.速度-速度公式:v=(s-u)/t12.高度- 高度公式:h = vt - 0.5gt²13.电功率-电功率公式:P=IV14.电能-电能公式:E=Pt15.机械功- 机械功公式:W = Fs*cosθ16.密度-密度公式:ρ=m/V17.声速-声速公式:v=fλ18.电容-电容公式:C=Q/V。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7a250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2.png)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10.声的传播需求介质,真空不克不及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包管XXX和就寝,声音不克不及超过50dB;为了包管工作和研究,声音不克不及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克不及超过90dB。
15.声的使用:(1)传递信息:比方声呐、听诊器、B超、反响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办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底或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XXX――――液化(2)雪、霜――――XXX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中考物理必背公式大全
![中考物理必背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c935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4.png)
中考物理必背公式大全Essential Physics Formulas for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中考物理必背公式大全1. Velocity (v) = Distance (s) / Time (t)速度(v)等于距离(s)除以时间(t)2. Acceleration (a) = Change in Velocity (Δv) / Time (t)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量(Δv)除以时间(t)3. Force (F) = Mass (m) x Acceleration (a)力(F)等于质量(m)乘以加速度(a)4. Work (W) = Force (F) x Distance (s)功(W)等于力(F)乘以距离(s)5. Power (P) = Work (W) / Time (t)功率(P)等于功(W)除以时间(t)6. Momentum (p) = Mass (m) x Velocity (v)动量(p)等于质量(m)乘以速度(v)7. Kinetic Energy (KE) = 0.5 x Mass (m) x Velocity² (v²)动能(KE)等于0.5乘以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²)8. Potential Energy (PE) = Mass (m) x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g) x Height (h)势能(PE)等于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乘以高度(h)9. Density (ρ) = Mass (m) / Volume (V)密度(ρ)等于质量(m)除以体积(V)10. Pressure (P) = Force (F) / Area (A)压强(P)等于力(F)除以面积(A)These are some essential physics formula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 Mastering these formulas is crucial for scoring well in the physics section of the exam.这些是中考中常用的一些基本物理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e449baa580216fc710afd53.png)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 6km/h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亦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 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一→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 (1) 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一-液化(2)雪、霜一-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 (1)降低温度(2) 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X 108m/s。
初中物理知识点清单
![初中物理知识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bf9bf3e168884868662d62d.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清单想要学好初中物理,熟记物理公式是前提。
下面是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包括初中物理力学公式、热学公式、电学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物理量:力学部分一、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二、密度公式(ρ水=1.0×103kg/ 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 v水<v冰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三、重力公式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 F1 /F2=l2/l1五、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六、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七、压强公式(普适)P=F/S固体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6mm2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九、浮力公式(1)F浮=F’-F (压力差法)(2)F浮=G-F (视重法)(3)F浮=G (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十、功的公式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十一、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十二、有用功公式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十三、总功公式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十四、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η=P有/ P总(在滑轮组中η=G/Fn)(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十五、热学公式C水=4.2×103J/(Kg·℃)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W=UIt=Pt=UQ (普适公式)(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6)U1/U2=R1/R2 (分压公式)(7)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 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 m3=103kg/m3(3)1kw·h=3.6×106J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公式、知识点汇总,学习方法和技巧
总结!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W有+W额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普适公式)
(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 (分压公式)
(7)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 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 m3=103kg/m3
(3)1kw·h=3.6×10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