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化工原理干燥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干燥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干燥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对干燥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我国干燥设备的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我们学校特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干燥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干燥设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背景本次实训旨在使学员掌握干燥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提高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干燥问题的能力。

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干燥设备的分类、干燥原理、干燥工艺、干燥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等内容。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进行了干燥设备理论的学习。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干燥设备是利用热能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得到干燥产品的设备。

干燥设备按照加热方式可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大类;按照干燥方式可分为常压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等。

2. 实验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干燥设备的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物料特性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如何调整干燥工艺参数,以及如何进行干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 工程实践实训的第二阶段,我们参观了干燥设备生产企业,了解了干燥设备的实际生产过程。

在生产现场,我们看到了干燥设备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物料进行干燥工艺的调整。

4. 案例分析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对几个典型的干燥案例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掌握了如何根据物料特性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以及如何调整干燥工艺参数,提高干燥效果。

四、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掌握了干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在实验操作阶段,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在工程实践阶段,我们了解了干燥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2. 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物料特性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

这使我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大学认识实习报告化工

四川大学认识实习报告化工

四川大学化工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实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次实习,我选择了四川大学的化工专业,旨在通过实习,更深入地了解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化工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四川大学的化工实验室和工厂的实际操作。

在实验室,我参与了化学实验的操作,了解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在工厂,我参观了生产流程,了解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学习了工厂的管理和组织方式。

通过实习,我对化工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化工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它涉及到许多领域,如石油化工、基本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等。

同时,我也了解到化工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保问题、能源问题等。

三、实习心得通过实习,我对化工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化工专业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识到,化工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同时,我也认识到,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我们有创新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此外,我还认识到,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工厂,我们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化工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化工专业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化工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要关注化工行业的发展,关注环保问题,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我要感谢四川大学的实习安排,让我有机会参与到化工实习中来,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要感谢实习过程中的每一位老师和同事,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在实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化工原理含实验报告(3篇)

化工原理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3. 熟悉化工原理实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4. 学会运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精馏实验和流化床干燥实验。

1. 流体流动阻力实验实验目的:测定流体在圆直等径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将测得的~Re曲线与由经验公式描出的曲线比较;测定流体在不同流量流经全开闸阀时的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摩擦作用,会产生阻力损失。

阻力损失的大小与流体的雷诺数Re、管道的粗糙度、管道直径等因素有关。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的压差,计算出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步骤:1. 将水从高位水槽引入光滑管,调节流量,记录压差。

2. 将水从高位水槽引入粗糙管,调节流量,记录压差。

3. 改变流量,重复步骤1和2,得到一系列数据。

4. 根据数据计算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绘制~Re曲线和局部阻力系数曲线,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验证了流体流动阻力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2. 精馏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 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3. 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 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 测定全塔的浓度分布。

6. 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实验原理:精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混合物汽化,然后冷凝分离各组分的方法。

精馏塔是精馏操作的核心设备,其结构对精馏效率有很大影响。

实验步骤:1. 将混合物加入精馏塔,开启加热器,调节回流比。

2. 记录塔顶、塔釜及各层塔板的液相和气相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

3. 根据数据计算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等指标。

4. 绘制浓度分布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了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等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一、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装置,我们测定了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及流化床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实验过程中,我们计算了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和干燥速率,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此外,我们还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和空气流速,测定了流化床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 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 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 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 流化曲线在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床阶段(CD段),床层内部颗粒形成流化状态,颗粒间碰撞频繁,气体与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干燥速率显著提高。

2. 干燥速率干燥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物料中水分被移除的量。

干燥速率与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气速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测定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及流化床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计算出干燥速率。

四、实验装置与材料1. 沸腾流化床干燥器2. 空气压缩机3. 温度计4. 湿度计5. 粉末物料6. 计时器7. 计算器五、实验步骤1. 将粉末物料放入沸腾流化床干燥器中,启动空气压缩机,调节气速。

2. 记录初始床层温度、物料含水量和气速。

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一、引言干燥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操作,它的目的是将含有水分的物质去除,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干燥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本实验旨在探究干燥化工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干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 掌握干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干燥是通过将物质与干燥介质接触,使水分从物质中蒸发出来的过程。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太阳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

本实验选取热风干燥作为研究对象。

热风干燥是利用热风将物质表面的水分蒸发掉的过程。

干燥设备通常由热风发生器、物料输送系统和干燥室组成。

热风发生器产生高温的热风,通过物料输送系统将物质送入干燥室,热风与物质接触使水分蒸发,然后通过排湿系统将湿气排出。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2. 将待干燥的物质放入干燥室中;3. 打开热风发生器,控制温度和风速;4. 观察干燥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并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5. 干燥结束后,关闭设备,取出干燥后的样品。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不同初始含水率的物质进行干燥实验,并记录了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物质的含水率逐渐降低,直到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干燥速率与热风温度和风速有关。

当热风温度和风速增加时,物质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干燥时间缩短。

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物质的干燥速率存在差异,这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干燥化工原理,掌握了热风干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是一种有效的干燥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然而,本实验仅仅是对干燥原理的初步探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例如,如何提高干燥效率和降低能耗,如何解决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变化和损失等问题。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干燥实验研究化工原理中的干燥过程,探究干燥对物质含水率的影响,并分析干燥过程的热力学参数,以便于进一步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实验原理:干燥是指通过降低物质中的水分含量,达到目标含水率的过程。

在化工原理中,干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水分含量会对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中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

本次实验主要采用热风干燥方法。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干燥物质样品称取合适的重量,记录下原始含水率,并设定干燥终点。

2. 将样品均匀分布在干燥设备中。

3. 打开热风机,控制风量和温度,开始干燥过程。

4.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部分样品,快速冷却并称重,记录下质量,并计算出新的含水率。

实验数据与结果: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质量的物质样品进行干燥实验,并记录了干燥过程中每个时间段的样品质量。

我们计算了每个时间段的含水率,并绘制了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样品的质量在干燥过程中不断减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干燥速率逐渐减小。

同时,含水率也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干燥速率常数和干燥速率指数,进一步分析干燥过程的热力学参数。

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化工原理中的干燥过程,并掌握了干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技术要点。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干燥过程中,样品的含水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质量逐渐减小。

2. 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呈现出逐渐趋于稳定的态势。

3. 干燥速率常数和干燥速率指数是评价样品干燥性能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化工原理中的干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干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干燥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适的干燥方法和过程控制,可以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引言:干燥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操作,它是将物质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去除的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原料处理、产品制造和储存等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干燥方法的比较研究,探讨干燥过程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干燥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2. 掌握不同干燥方法的操作技巧;3. 分析干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4. 总结干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干燥是通过升高物体表面的温度,使其蒸发的水分达到饱和蒸汽压,从而实现水分的迁移和去除。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风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

1. 自然风干自然风干是将湿物料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利用自然风力和太阳辐射将水分蒸发。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速度较慢,适用于一些不急需干燥的物料。

2. 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是通过加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湿物料,使其水分蒸发。

热风干燥可以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方式。

直接加热是将热风直接接触物料,传热效率高,但易使物料变质。

间接加热是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风间接传递给物料,避免了物料的变质问题。

3. 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是将湿物料置于真空环境中,降低环境压力,使水分在低温下蒸发。

真空干燥适用于对物料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但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准备不同湿度的物料样品,例如湿度分别为30%、50%、70%的物料样品。

2. 自然风干实验分别将不同湿度的物料样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干燥时间和效果。

3. 热风干燥实验将不同湿度的物料样品放置在热风干燥设备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观察并记录干燥时间和效果。

4. 真空干燥实验将不同湿度的物料样品放置在真空干燥设备中,设置适当的真空度和时间,观察并记录干燥时间和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 自然风干的干燥时间较长,效果一般;2. 热风干燥的干燥时间较短,效果较好;3. 真空干燥的干燥时间较长,但效果最佳。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_干燥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_干燥

厢式干燥器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压下厢式干燥器的构造与操作2.掌握物料在干燥条件不变时干燥速率曲线(U —X )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用不饱和的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去干燥湿物料。

即热量由空气传至被干燥的物料,以供应物料中水分汽化所需的热量。

物料中的水分以扩散方式进入空气。

水分的扩散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由物料内部扩散到物料表面,然后由表面扩散到空气中。

开始时,物料的内部水分能迅速达到物料表面,水分的去除速率为物料表面上水分的汽化速率所限制,此阶段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内干燥速率不变,又称恒速干燥阶段。

当物料中水分逐渐减少,水分不能及时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表面,为水分内部扩散速率所控制。

此阶段称为内部扩散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内干燥速率开始不断降低,又称降速阶段。

上述开始降速时的物料含水率称临界含水率。

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很多,它与物料及干燥介质的情况都有关系,本实验在干燥条件——空气的湿度、温度及速度恒定不变下,对于同类的物料,当厚度及形状一定时,有如下函数关系:)()(τf x f u ==)(ττ∆∆-=-=XA G Ad dX G u c cccn n G G G X -=X G X X G G G c n n c n n ∆=-=-++)(1121nn n X X X +=- 三、实验装置流程本实验采用厢式干燥器干燥陶片砖,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在离心式通风机的作用下,干燥空气在干燥器通道内循环流动,在进入干燥室前,通过加热器,在控温装置的作用下,保持温度不变。

为了保证空气的湿度在干燥过程中保持不变,在风机的前、后管道上设有片阀,利用前者补充适当的新鲜干空气,依靠后者排出适当量的含湿气体。

气体的流量利用孔板流量计结合微压差计测定,实验装置设有干球和湿球温度计,气体流速用蝶阀控制。

干燥样品的重量变化用天平、砝码和秒表合作测定。

图1. 厢式干燥器实验装置示意图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将试样放入水中浸泡。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概述:干燥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操作,用于除去物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以提高产品质量或满足后续工艺的需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干燥的原理及其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

一、干燥的原理干燥是通过将物料暴露在适当的条件下,使水分或其他溶剂从物料中蒸发出来,达到去除水分的目的。

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加热干燥、真空干燥等。

1. 自然干燥自然干燥是将物料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利用自然界的温度、湿度和风力等因素,使水分逐渐蒸发。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速度较慢,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2. 加热干燥加热干燥是通过加热物料,提高其表面温度,使水分蒸发。

常见的加热干燥方法包括烘箱干燥、喷雾干燥等。

烘箱干燥是将物料放入烘箱中,利用热空气对物料进行加热,使水分蒸发。

喷雾干燥是将物料以液滴形式喷入热空气中,通过瞬间蒸发的方式进行干燥。

3. 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是在低压条件下进行干燥,通过降低环境压力,使水分在较低温度下蒸发。

真空干燥适用于对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能够避免物料的热分解或变质。

二、干燥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干燥在化工工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化工产品的干燥在化工生产中,很多产品需要经过干燥操作,以去除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

例如,某些化工产品在含水状态下容易发生反应或降解,因此需要进行干燥以提高稳定性和保存性。

2. 溶剂的回收在溶剂回收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溶剂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杂质。

通过干燥,可以提高溶剂的纯度和再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3. 催化剂的干燥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往往与其表面的水分有关。

因此,在使用催化剂之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干燥,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4. 原料的干燥在某些化工工艺中,原料的水分含量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质量。

因此,在反应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干燥,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质量。

结论:干燥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操作,通过去除物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提高产品质量或满足后续工艺的需要。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干燥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干燥过程中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加深对干燥过程的理解。

实验原理:干燥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工艺操作,其目的是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挥发,使物料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

在干燥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和水分的蒸发是两个关键的环节。

热传递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等方式进行,而水分的蒸发则受到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样品和干燥设备。

2. 将样品放入干燥设备中,并记录下初始重量和湿度。

3. 启动干燥设备,设置相应的温度和风速。

4. 定期取出样品,记录下其重量和湿度。

5.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干燥速率、热传递效率等参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干燥速率和热传递效率。

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风速条件下,干燥速率和热传递效率均有所不同。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影响干燥效果的因素,如样品的初始湿度、表面积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干燥过程中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对干燥工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如调整干燥设备的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等,以提高干燥效率和降低能耗。

总结:干燥是化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品率和品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干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艺优化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同时,也为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供了锻炼和提升的机会。

希望通过不断地实验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工原理,为工程实践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干燥实训的实训报告

干燥实训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干燥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熟悉干燥设备的操作原理、操作程序以及干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员在干燥设备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干燥任务。

二、实训内容1. 干燥设备操作原理及操作程序(1)干燥设备操作原理干燥设备是利用热能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达到干燥目的的设备。

干燥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等。

(2)干燥设备操作程序①启动设备:打开电源开关,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

②预热:根据物料特性,设定预热温度和时间,启动加热系统,预热干燥设备。

③加料:将物料均匀地加入干燥设备中,注意控制加料速度。

④干燥:启动干燥设备,调节加热温度和干燥时间,使物料水分达到要求。

⑤出料:物料干燥完成后,关闭加热系统,待物料冷却后取出。

2. 干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控制干燥温度:根据物料特性,设定合适的干燥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控制干燥时间:根据物料特性和干燥温度,设定合适的干燥时间,确保物料水分达到要求。

(3)防止物料结块:在干燥过程中,定期检查物料状态,防止物料结块。

(4)防止设备故障: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了解干燥设备的分类、原理、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员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干燥设备操作,并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

3. 总结交流:实训结束后,学员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操作经验。

四、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干燥实训,学员掌握了干燥设备的操作原理、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提高了在干燥设备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

同时,学员对干燥过程中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员对干燥设备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学员在实训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

3. 学员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化工原理实习报告4篇

化工原理实习报告4篇

化工原理实习报告化工原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本次化工原理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掌握化工实验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实验技术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对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进行应用。

二、实习内容1. 实验一:测定某溶液的密度和浓度本实验通过测定溶液的密度和折射率,计算出溶液的浓度,以加深对溶液浓度计算和质量测量的理解。

2. 实验二:观察固体物质的溶解过程本实验通过观察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过程,了解溶解过程的规律,进一步深入了解浓溶液的制备方法。

3. 实验三:测定物质的蒸汽压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物质的蒸汽压,掌握蒸汽压实验的操作方法,并了解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4. 实验四:测定反应物的溶解度本实验通过测定反应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掌握测定溶解度的方法,并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1. 实验一结果:测定某溶液的密度和浓度经过实验测定,得出该溶液的密度为1.02g/cm³,折射率为1.50。

根据密度和折射率的关系,计算出该溶液的浓度为10%。

2. 实验二结果:观察固体物质的溶解过程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符合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3. 实验三结果:测定物质的蒸汽压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物质的蒸汽压,得到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结果,符合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4. 实验四结果:测定反应物的溶解度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物的溶解度,得到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加的结果,符合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四、实习心得和体会通过本次化工原理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化工实验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技术,掌握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将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应用到实验中。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了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化工原理的理解,也了解了实际应用中化工原理的重要性。

干燥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干燥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单元操作之一,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1、熟悉常压厢式干燥器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测定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物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3、了解湿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及平衡含水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在干燥过程中,物料的含水量随时间而变化。

干燥曲线是指物料含水量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

干燥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干燥面积上气化的水分质量,干燥速率曲线则表示干燥速率与物料含水量的关系。

物料在干燥过程中,一般经历预热阶段、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

在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保持恒定,主要受外部条件(如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等)影响;在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逐渐下降,主要受物料内部水分扩散速率的限制。

三、实验装置与材料1、实验装置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常压厢式干燥器,主要由干燥室、电加热装置、风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组成。

2、实验材料选用湿的某种物料,其初始含水量较高。

四、实验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湿物料,记录其初始质量。

2、将湿物料均匀地平铺在干燥室内的托盘上。

3、开启电加热装置和风机,调节空气温度、流速等参数至设定值。

4、每隔一定时间(如 5 分钟)取出少量物料,迅速称重,记录质量和时间。

5、当物料的质量基本不再变化时,停止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时间(min)|物料质量(g)|||||5 |_____||10 |_____||15 |_____||||2、计算物料的含水量含水量=(湿物料质量干物料质量)/湿物料质量 × 100%3、绘制干燥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含水量为纵坐标,绘制干燥曲线。

4、计算干燥速率干燥速率=(相邻两次含水量之差)/(相邻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5、绘制干燥速率曲线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干燥速率为纵坐标,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干燥曲线分析从干燥曲线可以看出,物料在干燥初期含水量迅速下降,随后下降速度逐渐减缓。

化工原理干燥综合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综合实验报告

干燥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化床干燥装置及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 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5. 学会分析两种不同干燥方式的性能优劣二、基本原理在设计干燥器的尺寸或确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时,被干燥物料在给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数据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参数。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大多数具体的被干燥物料而言,其干燥特性数据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按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参数是否变化,可将干燥过程分为恒定干燥条件操作和非恒定干燥条件操作两大类。

若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则可以认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则称这种操作为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1 干燥速率的定义干燥速率的定义为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

即(1)式中,U -干燥速率,又称干燥通量,kg/(m 2s );A -干燥表面积,m 2; W -汽化的湿分量,kg ; τ-干燥时间,s ;Gc-绝干物料的质量,kg;X-物料湿含量,kg湿分/kg干物料,负号表示X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2 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2.1 流化床干燥利用床层的压降来测定干燥过程的失水量。

(1)将0.5kg的湿物料(如取0.5kg的黄豆放入水中泡8h,取出,晾干表面水分,待用。

(2)开启风机,调节风量至100m3/h,打开加热器加热。

待热风温度恒定后(通常设定在75℃),将湿物料加入流化床中,干燥τ时间后取少量样品进行称量得到G i,将该样品于烘箱中进行干燥恒重到G c,则物料的瞬时含水率为X i=(2)式中G c为相应样品恒重后的绝干物料。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54241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Drying experiment repor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一、摘要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二、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如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化工原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3篇

化工原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3篇

化工原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化工原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精选3篇(一)以下是一份化工原理实习报告的优秀范文,供您参考。

实习单位:XXX化工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实习地点:XXX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旨在通过进入化工企业生产车间,了解和熟悉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技术操作,掌握化工原理的实际应用,培养化工操作技能,同时增加对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意识的认识。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生产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物料搬运、原材料称量、反应槽设备操作、产品分离和净化等环节。

我还参加了实际的化工实验室分析和测试工作,对化工产品质量控制和指标检验进行了学习和实践。

二、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了化工生产现场的真实情况,认识到了化工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操作规程和工艺条件的重要性,只有准确掌握了这些,才能保证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在实习期间,我还积极参与了团队合作,与同事共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在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方面,我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通过与工程师的互动交流,我了解到了化工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和改进,为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提高提供了新思路。

总的来说,这次化工原理的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加深了对化工原理的理解,也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加深了对化工行业安全和环保意识的认识,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化工从业者的责任和使命。

三、实习感想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密切联系。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此外,我还要加强对化工行业最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同时,我还要注重与同事和工程师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我衷心感谢XXX化工有限公司在本次实习中给予我的机会和指导,让我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化工生产环境,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化工原理。

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干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1. 研究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干燥实验,了解干燥工艺的原理,熟悉干燥设备的操作,掌握干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参数,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

2. 实验原理干燥是将固体物质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挥发出来的过程,目的是降低含水率或含溶剂率。

干燥的原理是在固体与脱水气体之间形成气-固热传递,使得固体内部的水分或溶剂被气体带走,实现固体干燥的过程。

干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干燥空气流量:干燥空气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干燥设备内气体的流动速度。

干燥空气流量的选择要根据物料特性、含水率、干燥温度等因素来进行调整,以保证干燥效果和经济效益的达到平衡。

(2)干燥温度:干燥温度是指在干燥设备中设置的温度,它直接影响固体物料的含水率和干燥速度。

在选择干燥温度时,要考虑物料的热稳定性,以避免因过高的温度导致物料的质量下降。

(3)固体物料厚度:固体物料厚度对干燥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厚度过大会导致干燥不充分,而过小则会增加干燥空气的流量,增加干燥的能耗。

(4)物料的形状和尺寸:物料的形状和尺寸也会对干燥的效果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料比规则形状的物料更容易被干燥。

3. 实验内容及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干燥设备为热空气循环干燥器,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干燥的物料放入干燥器内。

(2)调节干燥温度和干燥空气流量,并记录干燥时间和物料重量。

(3)在干燥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一部分物料,测定物料重量和含水率。

(4)在干燥结束后,计算物料的干燥时间、干燥速率和物料的干燥终含水率等参数。

4. 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使用的物料为玉米淀粉,干燥的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120分钟。

经过实验得到的干燥数据如下:干燥时间(分钟)物料重量(g)含水率(%)-0 100.0 40.020 79.5 31.840 64.3 25.760 51.9 20.880 41.9 16.8100 33.8 13.5120 27.2 10.9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物料的干燥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干燥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2)物料的含水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干燥终含水率为10.9%;(3)在干燥后,物料的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减少,这是因为干燥过程中一部分水分被带走了;(4)干燥空气流量和干燥温度对干燥速率和干燥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一、摘要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二、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如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 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mf)。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小结(3篇)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工原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总结化工原理实验的学习过程,对实验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操作方法进行梳理,并对实验成果进行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化工原理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化工过程中涉及的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工程素养。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本实验通过测定流体在圆直等径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以及流体在不同流量流经全开闸阀时的局部阻力系数,了解流体流动中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

2. 流化床干燥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分析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临界含水量及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和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3. 精馏实验:通过测定稳定工作状态下塔顶、塔釜及任意两块塔板的液相折光度,得到该处液相浓度,绘制x-y图,用图解法求出理论塔板数,从而得到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描述。

局部阻力系数与流量和阀门开启度有关。

2. 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呈非线性变化,临界含水量和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均符合实验预期。

3. 精馏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与理论塔板数密切相关,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较高,而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相对较低。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1. 实验过程中,严谨的操作态度和细致的观察力至关重要。

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步骤,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实习报告
学院化学工程
学生姓名张锡坤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 *************
年级 2014级
指导教师何凌
教务处制表
二ΟΟ六年 12 月 20日
对流干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洞道式循环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物料干燥曲线的测定方法。

(3)测定湿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 C 。

(4)加强对干燥原理的理解,掌握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干燥是以热能为动力,利用分子浓度不同所带来的扩散性去除固体物料中湿份的操作。

干燥过程中,物料首先被空气预热,温度上升到空气的湿球温度,干燥速率上升,随后保持平衡,温度不变,干燥速率恒定。

当物料中的自由水被干燥完全后,干燥速率下降,最后至为0,到达水分的平衡。

实际过程中,物料的预热时间很短,可以被忽略。

(1)干燥曲线。

干燥曲线是物料的湿含量X 与干燥时间τ的关系曲线。

它反映了物料在干燥过程中湿含量随干燥时间的变化关系,其具体形状因物料性质及干燥条件而有所不同,干燥曲线的基本变化趋势如图3-15所示。

干燥曲线中BC 段为直线,CD 段为曲线,直线和曲线的交点为临界点,临界点的物料湿含量为临界湿含量XC 。

(2)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是干燥速率与物料湿含量的关系曲线。

它反映了物料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物料预热升温段、恒速干燥段和降速干燥段。

常常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是工业干燥器设计的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干燥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汽化的水分量来表示,其数学式为
τ
τAd dX
G Ad dW c ==
u (3-36) 式中:u ——干燥速率,s m ⋅2
/kg 水;
W ——汽化水分量,kg ;
G C ——绝干物料量,kg ;
X ——湿物料的干基含湿量,kg 水/kg 绝干物料;
图3-16干燥速率曲线
A ——干燥面积,m 2
; τ——干燥时间,S 。

实验中干燥速率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τ
∆∆=
A W
u (3-37) 式中:τ∆——干燥进行时间,S ;
W ∆——在τ∆时间内湿物料汽化的水分量,kg 。

干燥速率受到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动状态、物料的性质与尺寸以及物料与介质的接触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若这些因素均保持相对恒定,则物料的湿含量将只随干燥时间而降低,据此可作出:湿含量与干燥时间关系的干燥曲线;干燥速率与物料湿含量关系的干燥速率曲线。

本实验在洞道式循环干燥器内进行,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来加热湿物料,干燥是物料静止、热空气强制对流传热情况下的传质过程。

用电子称重传感器与秒表配合,测定物料每失重一定量所需的时间,即可求出该时段内湿分汽化量和干燥速率。

三.实验流程及设备
(1)气流干燥实验流程。

本干燥实验装置为洞道式循环干燥器。

空气由风机送出,经电加热器加热变成热空气,通过孔板流量计计量后进人干燥箱体内与湿物料进行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然后返回风机,循环使用。

湿物料由称重传感器测其随时间的重量变化,其流程示意如图3-17所示。

1- 球阀;2-蝶阀;3、11-热电偶;4、9-重量巡检仪;5、10-称重传感器;6-风机
7-加热器;8-巡检仪;12、13-干燥物料;14-孔板流量计
(2)实验设备及仪表。

干燥箱体:尺寸为mm mm 400400mm 1500⨯⨯,材质为不锈钢。

风机:Y9US-2.
其他仪表仪器:高精度数字显示仪DWI-D ,称重传感器C1Y3、孔板流量计;巡检仪F&B 、热电偶WZC-333、电子表。

图3-17 对流干燥实验装置流程
四.实验操作步骤
(1)理清流程,熟悉测试仪表的使用。

(2)蝶阀2全开,打开控制箱,依次开启总电源、风机、电加热器和仪表按钮,让空气进人电加热器7,预热空气后进人干燥箱体。

(3)预热空气升温至50℃以上,调节阀门1,保持温度恒定后,放人湿物料进入干燥箱内,记录其总重量,同时计时。

(4)每失重0.5g,记录一次干燥时间,共采集数据13组到15组。

(5)所有实验数据采集完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关闭电加热器、关闭风机和总电源。

(6)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用电的安全。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干燥箱内温度:55℃物料尺寸:86*108*2mm
湿物料起始量:46g 绝干物料质量:18.2g
表3-18 物料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六.试验数据处理
1、干燥曲线
湿含量 X=(G-Gc)/Gc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X1=(46-18.2)/18.2=152.75%
湿含量X% 时间
t/s
湿含
量X%
时间
t/s
湿含
量X%
时间
t/s
湿含
量X%
时间
t/s
湿含
量X%
时间
t/s
152.75 0 126.37 503 100.00 1121 73.63 1916 47.25 3144 150.55 41 124.18 544 97.80 1178 71.43 1992 45.05 3323 148.35 83 121.98 595 95.60 1239 69.23 2060 42.86 3518 146.15 111 119.78 648 93.41 1303 67.03 2152 40.66 3720 143.96 140 117.58 706 91.21 1373 64.84 2224 38.46 3916 141.76 181 115.38 757 89.01 1429 62.64 2317 36.26 4247 139.56 224 113.19 808 86.81 1494 60.44 2415 34.07 4570 137.36 270 110.99 862 84.62 1564 58.24 2518 31.87 4888 135.16 313 108.79 896 82.42 1626 56.04 2634 29.67 5275 132.97 354 106.59 949 80.22 1697 53.85 2729 27.47 5735 130.77 407 104.40 1004 78.02 1767 51.65 2835 25.27 6286 128.57 453 102.20 1062 75.82 1845 49.45 2997 23.08 6954
根据表3-19绘制干燥曲线如下
表3-19 湿含量-累计时间
图3-20 干燥曲线
2、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 c G dX dW u Adt Adt
==-
以第一组实验数据为例:
A=2*(86*108+86*2+108*2)mm 2=19352mm 2=0.019352m 2
42
0.0182 2.2% 5.05100.01935241Kg u m s
-⨯=-=⨯⨯
表3-21 湿份-干燥速率对应表
图3-22 干燥速率曲线
七.结果与分析
通过图3-15和3-20对比可以看出,实验测定的干燥曲线与理想的干燥曲线较为吻合,实验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恒速干燥段BC和降速干燥段CD,未出现AB段的原因可能是物料加热速度太快,很快就加热到了恒速段,因此AB段不明显。

而图3-22干燥速率曲线总体趋势与图3-16理想干燥速率曲线相符合,干燥速率先是在BC段保持平衡,当物料湿含量降到临界湿含量后干燥速率随湿含量降低而降低。

但是图3-22受测量误差干扰很大,波动太大。

去掉一些误差大的点,可以得到新的平稳的干燥速率曲线:
图3-23 处理后的干燥速率曲线
通过图3-23可以得到,物料的临界湿含量Xc=132%左右。

当湿含量大于临界湿含量时,干燥处于恒速段,湿含量小于临界含量时,速率随湿含量降低而降低。

八.实验思考与讨论
1、分析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

外因有:干燥气温度,风速大小,干燥气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干燥器的·相对湿度等,干燥气温度越高,风速越大,相对湿度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干燥速率越大。

内因与物料的内部结构性质,与水的结合力,作用力强弱有关。

在恒速干燥段,外因起主导作用,降速干燥段,内因起主要作用。

2、为什么在干燥操作中要先开风机,而后再通加热?
答:(1)如果先开加热,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很低,导致热量无法散出,容易烧徽设备。

(2)风机启动需要很大的电流,如果这时候加热开着容易造成电路过载。

3、在干燥箱内物料干燥相当长的时间后能否得到绝干物料?
答:不能。

只有使用绝干空气对物料进行干燥才能得到绝干物料,干燥箱内的空气不是绝干空气,物料只能干燥到相应的平衡水分。

4、实验中的平衡水分为多少?临界干燥速度是多少?
答:当物料干燥至平衡水分时,干燥速率为零,根据图3-23估计,当u=0时,X=6%。

临界干燥速率即临界湿含量时的干燥速率,通过图3-23可以读出,在Xc=132%时,干燥速率u c=5*10-4kg/(m2*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