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账号及日志审计规程

合集下载

配置Windows系统安全评估——Windows日志与审计

配置Windows系统安全评估——Windows日志与审计
(图 12) (3) 单击“高级”,然后单击“审核”选项卡。
(图 13) (4) 单击“添加”;在“输入要选择的对象名称”中,键入“Everyone”,然后单击“确 定”。
(图 14) 或者如图所示,单击“高级”,选择“Everyone”
(图 5)
(图 16) (5) 在“22”的审核项目对话框中,选择访问中的“删除”和“更改 权限”的功能;
(图 17) 至此,对“22”的审计设置完后,删除此文件。
(图 18) (6) 右键单击桌面上“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在计算机管理中,选择“系统工 具”—〉 “事件查看器”—〉“安全性”,或在开始 —〉运行中执行 eventvwr.exe, 应该能看到。
(图 19) 日志显示该规则的操作已经被记录
用英文逗号隔开。 选择需要添加的主机组。点击 和密码要具有对应主机的日志审核权限的用户。
图标一边创建一个新的主机组。 在登录名
(图 5) 7、创建告警 当事件匹配到一个特定的标准之后,告警就会产生。告警配置让您定义这些指定的标准,并 且在对应的告警被触发之后,通过邮件发送通知。 1)创建一个新的告警配置
(图 21)
5. 点击确定,完成应用。
Windows 服务:安全要求-WINDOWS 配置
实验概要: 列出所需要服务的列表(包括所需的系统服务),不在此列表的服务需关闭。如需启用 SNMP 服务,则修改默认的 SNMP Community String 设置。 6. 选择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进入服务和应用程序。 7. 查看所有服务,根据列出所需要服务的列表,将不在此列表的服务关闭。 8. 在所有服务列表中,找到 SNMP Service,单击右键打开属性面板中的安全选项卡,如 图,在这个配置界面中,可以修改 community strings,也就是微软所说的团体名称。

安全审计日志管理操作规程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安全审计日志

安全审计日志管理操作规程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安全审计日志

安全审计日志管理操作规程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安全审计日志1. 概述安全审计日志管理操作规程是指对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安全审计日志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监控的操作规程。

通过安全审计日志管理操作规程,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安全状况,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2. 日志管理原则2.1 完整性原则所有系统产生的安全审计日志都应该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不能有任何丢失或篡改。

为了保证日志的完整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将日志存储在可靠的介质上、设置访问权限、记录日志的时间戳等。

2.2 保密性原则安全审计日志包含着系统的敏感信息,如用户登录记录、系统配置变更等。

为了保护这些信息不被未授权人员获取,需要严格限制访问安全审计日志的权限,并采取加密等安全措施。

2.3 可用性原则安全审计日志的可用性非常重要,只有在需要时才能被及时获取和分析。

为了保证安全审计日志的可用性,需要将其存储在可靠的设备上,并能够快速恢复日志数据。

3. 审计日志记录要求3.1 记录事件监控和管理系统应该能够记录下所有重要的事件和操作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登录、文件访问、配置变更、系统崩溃等。

3.2 记录详细信息安全审计日志应该能够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审计和分析工作。

记录的信息包括事件的具体时间、操作人员的身份、执行的命令或操作、操作结果等。

3.3 记录关键参数在记录事件时,还需要记录关键的系统参数和状态信息。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方便后续的安全事件调查和风险评估。

4. 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安全审计日志4.1 自动化监控监控和管理系统应该配备自动化的安全审计日志监控工具,能够及时检测异常事件和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

这样有助于即时发现并应对系统安全风险。

4.2 数据分析对安全审计日志进行定期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和威胁,以及系统的漏洞。

通过分析日志数据,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系统遭受攻击或数据泄露。

加强对系统日志的安全审计

加强对系统日志的安全审计

加强对系统日志的安全审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系统日志的安全审计变得日益重要。

系统日志包含着系统运行时的各种事件和信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状态、检测潜在的安全威胁、回溯安全事件的真相以及实现合规要求。

为了确保系统日志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审计性,我们需要加强对系统日志的安全审计。

一、日志收集与存储正确地收集和存储系统日志是进行安全审计的首要步骤。

可以使用专门的日志收集工具或者系统自带的日志服务来收集系统日志,并将日志存储在安全的位置。

为了防止日志被篡改或删除,应将日志存储在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的安全存储介质中,例如加密的独立磁盘或网络存储设备。

二、日志记录与分析对系统日志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分析对于安全审计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配置日志级别和过滤规则,只记录重要的系统事件和安全相关的操作。

同时,也可以结合日志分析工具,实时监控系统日志,及时发现异常事件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对于大规模系统,可以考虑使用日志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与分析,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三、日志保护与备份保护系统日志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是安全审计的关键。

应采取措施限制对日志文件的访问权限,并且定期对日志文件进行备份,以防止其丢失或损坏。

备份的日志文件应存储在安全的地方,并进行加密保护,以免被未授权人员获取或篡改。

此外,也要对备份的日志文件进行定期的完整性校验,以确保其可信度。

四、日志监管与报告建立完善的日志监管和报告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事件。

应设定监控策略,对关键的日志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触发报警机制。

同时,还要定期生成并分发日志报告,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审阅和分析。

报告的内容应当简洁明了,并包含关键的日志事件和异常情况,以便进行追溯和分析。

五、日志合规与合法性在进行安全审计时,要确保所进行的操作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

应该明确规定安全审计的权限范围和流程,并且确保审计操作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也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审计能力和法律意识,以避免操作失误和滥用权限。

审计系统 操作规程最新

审计系统 操作规程最新

审计系统操作规程最新审计系统操作规程第一章概述1.1 目的和范围审计系统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审计工作的相关操作流程和规定,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质量保证。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参与审计工作的工作人员。

1.2 定义和缩略语1.2.1 审计系统:指用于支持和管理审计工作的软件系统。

1.2.2 审计对象:指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

1.2.3 审计工作人员:指执行审计工作的人员,包括审计师、审计助理等。

1.2.4 审计报告:指审计工作完成后提交的报告,包括审计发现、建议和意见。

第二章审计系统使用2.1 登录和权限2.1.1 审计工作人员需使用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审计系统。

2.1.2 审计工作人员的权限应根据其职责和需求进行设置,确保不同权限的人员只能访问其需要的功能和数据。

2.2 审计对象管理2.2.1 审计对象的新增、修改和删除需经过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审批,并在审计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操作。

2.2.2 审计对象的基本信息(如单位名称、联系人等)应准确、完整地录入审计系统,并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

2.3 审计计划和任务分配2.3.1 审计部门负责人应根据工作量和人员情况制定审计计划,并在审计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

2.3.2 审计任务的分配应根据人员的能力和经验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三章审计工作流程3.1 审计准备3.1.1 审计工作人员应事先收集和整理审计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文件,并录入审计系统。

3.1.2 审计工作人员应根据审计计划和任务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3.2 审计实施3.2.1 审计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计划和时间表进行实施,包括对审计对象的文件、账目、记录等进行查阅和分析。

3.2.2 审计工作人员应根据审计标准和方法,开展审计测试和调查,获取相关证据和信息。

3.3 审计发现和分析3.3.1 审计工作人员应将审计发现进行记录和整理,并在审计系统中添加相应的审计发现。

3.3.2 审计工作人员应对审计发现进行分析和综合,形成初步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日志审计

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日志审计

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日志审计一、引言在计算机系统管理中,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日志审计的实施是确保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的内容和日志审计的步骤,以帮助企业和组织确保其计算机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二、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1. 系统管理权限的设置为了确保系统安全,应根据不同职责设置不同的系统管理权限,并对各个权限进行明确规定。

例如,系统管理员应有较高的权限,而普通员工只能访问特定的应用程序或文件夹。

2. 系统维护和更新为了保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是必要的。

具体操作规程包括:- 确保系统备份的定期执行,并将备份文件存储在安全的位置。

- 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补丁,以修复已知漏洞。

- 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

3. 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规程:- 设置强密码策略,包括密码的长度、复杂度和定期更换的要求。

-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监控网络流量和异常活动。

- 管理网络访问权限,限制对敏感数据和重要系统的访问。

4. 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是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操作规程:- 为每个员工分配适当的权限,并定期审查权限设置。

- 禁止共享账号,确保每个员工只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 及时删除离职员工的账号,并禁止使用被盗的或遗失的账号。

三、日志审计步骤1. 日志记录设置确保系统对关键事件进行详细的日志记录,包括用户登录、文件更改、系统配置修改等。

同时,应定期备份日志文件,并妥善保存以供后续审计分析。

2. 日志收集和分析对系统的日志进行定期收集和分析,以识别任何异常活动或潜在的安全威胁。

可以使用特定的日志分析工具,如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等。

3. 异常检测和报警建立自动化的异常检测机制,及时发现并报警不寻常的活动或潜在的攻击行为。

系统账号管理制度

系统账号管理制度

系统账号管理制度一、账号开通管理(一)账号申请:员工需要向IT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提交账号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必要的身份信息和岗位职责,由IT部门或相关负责人审核并批准。

(二)账号开通:经审核批准后,IT部门或相关负责人开通相应的账号。

开通账号时,需设置强密码,并采取必要的安全策略,如密码长度、复杂度要求等。

(三)账号授权: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需要,分配相应的权限,确保账号的最小权限原则。

二、账号使用管理(一)账号使用规范:员工应遵守相关的账号使用规范,不得将账号开放给他人使用,不得私自更改或删除其他账号的信息或数据。

(二)密码管理:员工应定期更改密码,并采取复杂的密码,禁止使用重复或容易猜测的密码。

密码不得以明文形式存储或传输,不得轻易泄露或透露给他人。

(三)账号管理责任:每个账号的使用者都应对其账号的安全性和合法性负责,对于账号的操作行为负有明确的责任,不得违反相关安全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

三、账号权限控制(一)权限分级:根据员工的不同职责和需要,进行权限分级控制,实施最小权限原则,确保员工只拥有完成工作所需的权限,防止越权操作。

(二)审批流程:对于权限的变更或提升,需要经过审批流程,并由有关部门进行权限申请和授权,确保权限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四、账号安全审计(一)日志记录:建立系统账号的安全审计机制,实时记录账号的操作日志和登录日志,包括登录时间、地点、操作内容等。

确保账号的合法性和操作的可追溯性。

(二)异常监测:对账号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识别,如异常登录、频繁登录失败尝试等,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锁定账号、终止非法操作等。

(三)事件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账号安全事件,包括账号被盗用、非法使用等,启动紧急响应预案,迅速调查和处理,以最小化安全风险和损失。

通过建立和实施系统账号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减少账号滥用或泄露等安全风险。

同时,员工需要清楚了解和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共同维护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安全。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日志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控制措施,用于监控和记录系统中发生的活动。

在信息安全领域,日志审计合规要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确保组织在日志管理方面遵守国家和行业的法规、法律和规定,从而提高信息安全水平,保护组织和用户的利益。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包括严格的日志记录和保留政策。

组织需要记录关键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日志,包括事件、错误、安全事件等。

这些日志应该被保留一定的时间,并且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修改。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强调对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

组织应该实施日志分析工具和技术,以识别异常活动、安全事件和潜在的威胁。

同时,组织应该定期生成和发送日志审计报告,以便管理层和监管机构能够了解组织的安全状况。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还关注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组织应该实施适当的访问控制措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日志数据。

同时,组织还应该对日志审计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还强调日志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组织应该使用安全的日志传输和存储机制,以防止日志数据被篡改或丢失。

此外,组织还应该实施备份和恢复策略,以确保日志数据的可恢复性和可用性。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还强调日志保护和隐私保护。

组织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日志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性,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使用日志数据。

组织还应该合规地处理和保护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和敏感数据的日志数据,以遵守相关的隐私法规和政策。

日志审计合规要求对于保护信息安全和确保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应该认真对待这些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满足这些要求。

通过日志审计的合规性,组织可以提高信息安全水平,减少安全风险,并保护组织和用户的利益。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重要数据和隐私不被泄露,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一、用户账号与密码管理1、用户账号创建新用户账号的创建应由授权的管理员进行操作。

在创建账号时,应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责和需求,赋予适当的权限。

同时,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部门等,并记录在案。

2、密码设置要求用户应设置强密码,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长度不少于8 位。

密码应定期更改,建议每90 天更换一次。

避免使用常见的单词、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信息作为密码。

3、密码保护用户不得将密码告知他人,不得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记录或存储密码。

如果怀疑密码已泄露,应立即更改密码。

二、网络访问控制1、网络接入授权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和用户才能接入公司网络。

对于外部访客,应提供临时的访问账号,并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和时间限制。

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应配置防火墙,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同时,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网络攻击。

3、无线网络安全无线网络应设置强加密,如 WPA2 或 WPA3。

禁止使用默认的SSID 和密码,定期更改无线网络的密码。

三、数据备份与恢复1、备份策略制定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制定相应的备份策略。

重要数据应每天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异地的安全位置。

2、备份介质选择可以选择磁带、硬盘、云端等备份介质。

对于关键数据,建议采用多种备份介质,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恢复测试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数据,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

四、软件与系统更新1、操作系统更新及时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和更新,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管理员应定期检查系统更新情况,并安排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安装,避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日志管理与审核操作规程

日志管理与审核操作规程

XXX公司日志管理与审核操作规程1 .引言为促进XXX公司数据安全管理健康有序开展,进一步加强对数据安全日志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公司数据资产安全,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日志管理与审核操作规程,作为本公司数据安全相关系统平台开展日志管理的依据。

2 .总则2.1目的及依据本规程在国标以及集团现有技术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规定了数据安全日志管理要求。

2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指导公司各部门、各市(州、新区)分公司和各直属单位开展数据安全日志记录、审核等工作。

3 .日志管理3.1 日志记录各数据平台系统(包括前台应用、后台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等)应全面记录账号与授权管理、系统访问、业务操作、客户信息操作等行为,确保日志信息的完整、准确,相关的日志包括几方面:1、系统操作原始日志:包括系统前台应用、后台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等的原始操作日志。

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账号、时间、登录IP地址、详细操作内容等。

2、数据接口日志:包括系统数据接口调用、接口配置变更、接口数据传输内容等的数据接口相关日志。

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表(文件)、对端IP地址及端口、接口鉴权账号、数据流向(输入输出)、数据内容(不含敏感信息)等。

3、数据平台系统应全面记录账号与授权管理、系统访问、业务操作、客户信息操作等关键行为,确保日志信息的完整、准确,对不符合要求的应由主管部门牵头落实系统的整改。

3.2 日志留存1、日志不应明文记录账号的口令、通信内容等系统敏感客户信息和客户信息,应采取技术措施对涉及敏感数据字段进行模糊化或脱敏处理。

2、各系统主管部门应加强系统原始日志访问管理,任何人不得对日志信息进行更改、删除。

应对日志数据迁移相关的日志操作记录进行严格审核,并根据数据平台自身特点,制定日志规范,统一日志格式、范围和存取方式。

3、所有数据操作原始日志保留至少6个月;应保留所有敏感信息操作的凭据,确保真实有效,凭据至少保留1年,涉及客户敏感信息的操作日志应留存不少于3年。

集团公司信息系统日志管理及日志审计暂行办法

集团公司信息系统日志管理及日志审计暂行办法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日志管理及日志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信息化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业务流程的可靠性,及时发现信息化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敏感操作,及时统计敏感数据的操作记录,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的管理对象是影响公司业务流程的重要信息化系统,及监管审计范围内的公司业务系统,如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网站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第三条本办法涉及到的日志审计,其权责归属如下:信息技术部负责信息化系统日志的收集,并负责数据库、应用系统层面的日志审查,总部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业务应用层面及业务账户层面的日志审查。

第四条本办法在信息化系统的日志审查方面的管理规定,遵循以下总体要求:
(一)明确存放于各信息化系统日志中务必包含的内容。

(二)明确日志审核方式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

第二章日志内容要求
第五条各信息化系统应保证与本系统有关的敏感数
3。

sap账号数审计规则

sap账号数审计规则

sap账号数审计规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SAP是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最常用的软件之一,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并整合各种业务数据,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在SAP系统中,账号是非常重要的,它用于认证用户身份和控制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权限。

对SAP账号数进行审计是十分必要的,以确保企业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审计SAP账号数是指对SAP系统中的所有账号进行检查和核对,以确认系统中所有账号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审计SAP账号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以下是一些关于SAP账号数审计规则的建议:一、确保账号的准确性:在进行SAP账号数审计时,首先要确保所有账号的信息是准确的,包括账号的姓名、部门、职位等信息。

如果发现账号信息不准确或过时,应及时进行修改或删除。

二、审计账号权限:除了检查账号的基本信息外,还要审计账号的权限,包括对系统和数据的访问权限。

审计账号权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每个账号的操作范围和权限,确保账号使用的合规性。

三、定期审计账号:SAP系统中的账号数量通常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增加或减少,因此需要定期对账号进行审计。

建议至少每季度对账号进行审计一次,以确保系统中账号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四、审计账号活动日志:除了审计账号的基本信息和权限外,还要审计账号的活动日志,包括账号的登录记录、操作记录等。

审计账号活动日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发现账号的异常行为和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五、建立账号审计机制:为了方便账号审计,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账号审计机制,包括审计的流程、责任人员、工具和方法等。

建立良好的账号审计机制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风险。

六、加强账号安全管理:要注意加强账号的安全管理,包括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限制账号的使用范围等。

加强账号安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账号被盗用或滥用的风险。

审计SAP账号数是确保企业系统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重视账号审计工作,建立完善的账号审计规则和机制,确保系统中所有账号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日志审计管理规定

日志审计管理规定

XXXX日志审计管理规定变化状态:新建,增加,修改,文件修订履历目录1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X日志审计管理规定1目的为保证单位主要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操作和允许日志都能得到完整和准确的收集,规范日志管理,便于日后管理与分析,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XXXX(以下简称“XXXX”)的主要设备:常见操作系统的系统日志;路由器,交换机日志;常见服务器日志(如FTP、WEB服务器)单位的主要应用系统的操作日志。

3职责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应按照本规定做好日志审计管理工作。

4术语和定义安全审计:按确定规则的要求,对与安全相关的事件进行审计,以日志方式记录必要信息,并作出相应处理的安全机制。

5内容日志收集1、日志收集的范围应包括:主要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主要的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IPS、IDS;主要的服务器和主要的应用系统。

2、日志收集的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

3、收集日志的记录内容应包括系统的用户的登录成功失败的信息:日期、时间、类型、源和目的地址、协议类型、危险程度等信息。

4、存储日志的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防止生成日志过多对日志的覆盖,限制有权限可以查看日志的账户。

等级保护合规参考(日志审计)

等级保护合规参考(日志审计)
第二级要求(G2):
管理域
管理内容
说明
管理要求
实施要点
网络安全
运行状态
主要指网络设备
记录,保存周期(不少于1个月)
采集网络设备Syslog
网络流量
各流量汇聚点
采集网络设备Snmp
用户行为
客户端与服务器访问行为
互联网接入的上网访问行为
流量协议内容还原
互联网出口NAT转换记录
主机安全
(仅针对服务器)
重要用户操作
定义审计存储空间阈值
统一安全策略,集中审计
时钟保持与时钟服务器同步
同G3,综合审计平台,存储策略为满即停止,内置时钟同步
网络流量
各流量汇聚点
网络行为
客户端与服务器访问行为
互联网接入的上网访问行为
主机安全
(针对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
重要用户操作
所有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用户
记录,保存周期(不少于3个月)
定期分析和审计报表
包括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
集中管理
同G3
重要用户操作
所有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用户
记录,保存周期(不少于3个月)
定期分析和审计报表
应保护审计进程不中断
应保证无法删除、修改和覆盖
同G2
重要系统命令
主要指文件变化、系统变更和权限与配置调整
系统资源异常
主要指系统进程状态,CPU、内存和硬盘占用率
同G2,增加实时监控功能
应用安全
运行状态
应用状态跟踪
记录,保存周期(不少于3个月)提供统计、查询及审计报表
规定并控制操作对象和内容
运维操作审计平台
安全管理中心
所有安全事件

日志审计管理规定

日志审计管理规定

XXXX日志审计管理规定变化状态:新建,增加,修改,删除目录1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3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术语和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5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X日志审计管理规定1目的为保证单位主要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操作和允许日志都能得到完整和准确的收集,规范日志管理,便于日后管理与分析,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XXXX(以下简称“XXXX”)的主要设备:常见操作系统的系统日志;路由器,交换机日志;常见服务器日志(如FTP、WEB服务器)单位的主要应用系统的操作日志。

3职责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应按照本规定做好日志审计管理工作。

4术语和定义安全审计:按确定规则的要求,对与安全相关的事件进行审计,以日志方式记录必要信息,并作出相应处理的安全机制。

5内容日志收集1、日志收集的范围应包括:主要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主要的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IPS、IDS;主要的服务器和主要的应用系统。

2、日志收集的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

sap账号数审计规则

sap账号数审计规则

sap账号数审计规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SAP系统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之一,它在许多大型企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公司需要定期对其账号数进行审计。

本文将介绍关于SAP账号数审计规则的内容,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其系统账号。

一、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审计SAP系统的账号数是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通过审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及时应对和修复,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系统进行攻击和窃取机密信息。

审计还可以帮助企业规范账号管理的流程,防止账号滥用和泄露。

二、审计的对象和范围SAP账号数审计的对象一般包括系统中所有的用户账号和特权账号。

用户账号是系统中普通用户使用的账号,特权账号是系统管理员等特定岗位的账号,具有更高的操作权限。

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账号的创建、修改、授权和注销等环节。

三、审计的规则和方法1. 审计周期和频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和风险情况确定审计的周期和频率,一般建议定期进行账号数审计,如每季度或每年一次。

2. 审计流程和步骤:审计的具体流程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数据收集、数据分析、问题整改和报告编制等步骤。

审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审计工具和方法:企业可以借助专业的审计工具和软件来进行审计,如SAP的安全审计工具。

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数据比对、日志分析等方法来进行账号数审计,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四、审计的重点和注意事项1. 用户账号管理:企业应规范用户账号的管理流程,包括账号的开通、权限的授权、权限的审批和权限的撤销等环节。

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用户账号的权限设置和权限的合理性,防止账号滥用。

2. 特权账号管理:特权账号是系统中权限最高的账号,对系统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企业应加强对特权账号的管理和监控,避免账号滥用和泄露。

3. 审计结果的反馈和整改:审计人员应及时将审计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要求其及时整改和改进。

数据安全操作规程设置访问审计日志

数据安全操作规程设置访问审计日志

数据安全操作规程设置访问审计日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组织和企业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许多企业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数据安全操作规程。

其中,设置访问审计日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1. 概述设置访问审计日志是指在系统、网络或者应用程序中记录用户的操作行为、对象访问情况以及异常事件等信息的过程。

通过对这些日志进行分析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置。

2. 日志记录内容在设置访问审计日志时,需要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身份信息:记录用户的登录账号、姓名以及所属部门等信息,以便于确定具体的责任人。

(2)操作行为:记录用户进行的具体操作,包括文件的查看、修改、删除等操作,还有系统的配置修改、重要数据的导出等操作。

(3)访问对象:记录用户具体访问的对象,可以是文件、数据库、网络设备等。

(4)时间和地点:记录用户操作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信息,便于进行追溯和定位。

(5)异常事件:记录系统或者应用程序产生的异常事件,如非法登录尝试、权限越权操作等。

3. 日志保护和备份为了保证访问审计日志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和备份措施。

(1)日志记录的保护:应设置访问审计日志的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日志文件,以防止日志被篡改或者删除。

(2)日志文件的加密: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对日志文件进行加密,确保日志内容的机密性。

(3)定期的备份:设置访问审计日志应定期进行备份,备份的文件要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便于日后的审计和查询。

4. 日志的审计和分析日志的审计和分析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访问审计日志的审计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事件和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1)定期的审计:应定期对访问审计日志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2)异常事件的分析:对于异常事件的日志,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异常的原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数据库日志管理与审计的实施指南

数据库日志管理与审计的实施指南

数据库日志管理与审计的实施指南引言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据库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数据库存储了大量机密的和敏感的企业数据,因此必须实施严格的日志管理与审计措施来保护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日志管理与审计的实施指南,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其数据库。

一、日志管理的重要性及原则1.1 重要性日志是数据库的生命线,记录了数据库系统的操作和事件,对于查找故障、排除问题以及追踪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至关重要。

同时,良好的日志管理可以为审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安全防护和监管合规性也起着重要作用。

1.2 原则(1)全面记录:日志应记录数据库的所有操作和事件,包括登录、查询、新增、修改、删除等。

(2)保密性:日志的内容应加密存储,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查看和分析。

(3)完整性:日志记录必须完整和准确,不能受到篡改或删除的影响。

(4)可追踪性:每条日志记录都应包含有关事件的详细信息,方便查找和追踪。

二、数据库日志管理的实施步骤2.1 确定日志记录内容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记录的日志内容。

常见的记录内容包括:用户登录、数据库查询、更新、删除、表空间分配等。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定制化设置,以满足实际需求。

2.2 配置日志记录方式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配置参数来决定日志记录的方式。

常见的配置方式包括:(1)同步写:将日志信息直接写入磁盘,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异步写:先将日志写入缓存,再由后台任务定期写入磁盘,提升性能。

根据企业对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日志记录方式。

2.3 设置日志保留期限为了节约存储空间,避免日志过多造成性能问题,需要设置合理的日志保留期限。

一般建议将日志保留时间设置为一定的周期后自动删除,同时备份以便追溯。

2.4 配置日志审计和监控日志审计和监控是确保数据库安全与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配置审计策略,记录与分析数据库的操作。

监控工具可以实时监视和报警异常的数据库行为,通过阈值设置和警报规则,及时发现和响应潜在的风险。

日志审计管理规定

日志审计管理规定

XXXX日志审计管理规定文件修订履历目录1目的 (4)2适用范围 (4)3职责 (4)4术语和定义 (4)5内容 (4)6附则 (5)XXXX日志审计管理规定1目的为保证单位主要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操作和允许日志都能得到完整和准确的收集,规范日志管理,便于日后管理与分析,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XXXX(以下简称“XXXX”)的主要设备:常见操作系统的系统日志;路由器,交换机日志;常见服务器日志(如FTP、WEB服务器)单位的主要应用系统的操作日志。

3职责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应按照本规定做好日志审计管理工作。

4术语和定义安全审计:按确定规则的要求,对与安全相关的事件进行审计,以日志方式记录必要信息,并作出相应处理的安全机制。

5内容5.1日志收集1、日志收集的范围应包括:主要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主要的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IPS、IDS;主要的服务器和主要的应用系统。

2、日志收集的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

3、收集日志的记录内容应包括系统的用户的登录成功失败的信息:日期、时间、类型、源和目的地址、协议类型、危险程度等信息。

4、存储日志的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防止生成日志过多对日志的覆盖,限制有权限可以查看日志的账户。

5.2日志分析管理1、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应用系统管理员应每天查看日志记录,并对日志记录进行分析。

2、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对所分析的日志,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对系统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入侵事件并上报。

3、安全管理员应每月对所分析的日志进行总结,以报表的形式对所分析的日志直观体现。

4、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应定期查看审计系统是否正常。

5、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对产生的日志进行备份处理。

5.3日志安全防护1、应保证只有安全管理员和审计管理员才可以查看日志,或是授权日志安全管理对日志进行操作。

2、管理人员应具有所要审计日志的内容和日志记录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但仅限于对审计的优化,而不是简化。

日志审核制度

日志审核制度

日志审核制度一、对各项操作均应进行日志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等详细信息。

各级维护部门维护人员应每日对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进行审核,对异常事件及时跟进解决,并定期形成日志审核汇总意见报上级维护主管审核。

安全日志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1.对于应用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系统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访问记录、对敏感数据或关键数据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操作记录以及其他重要系统操作记录的日志;2.对于操作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操作记录、所有的登陆日志。

二、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维护,并检查系统运行日志。

1.对于应用程序级别的备份需要由IT部相关工作人员做每周的备份,重大变更前要整体做备份。

2.对于操作系统的日志备份要通过定制计划任务定期执行,并由指定人员检查运行情况,并登记在案。

三、各级维护部门应针对所维护系统,依据数据变动的频繁程度以及业务数据重要性制定备份计划,进过上级维护主管批准后组织实施。

四、重要系统的运行日志要定期异地备份。

(说明:起初在本地备份,每天晚上同步到异地指定位置)五、对系统的操作、使用哟呵进行详细记录。

六、各级维护部门应按照备份计划,对所维护系统进行定期备份,对于重要日志实施每天一次的增量备份、每月一次的数据库级备份以及每季度一次的系统级备份。

对于需实施变更的系统,在变更实施前后均应进行数据备份,必要时进行系统级备份。

七、各级维护部门应定期对备份日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

八、各级维护人员应按照本级维护工作相关要求,根据业务数据的性质,确定备份数据保存期限,应根据备份介质使用寿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恢复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九、IT部负责人应制定相应的备份日志审核计划,包括由于业务需求发起的备份日志审核以及日志文件的格式、时间、内容等。

计划中应遵循数据重要性等级分类,保证按照优先级对备份日志审核。

十、需要备份日志审核时,需求部门应填写《备份日志审核表》,内容包括数据内容、备份时间、数据来源、操作系统时间等,有需求部门以及IT部相关负责人审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日志审计范围
第一条账号的使用人要定期对使用该账号进行的操作进行审核并确认,对于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安全审计人员反映。

第二条涉及重要数据相关的操作和用户敏感信息的访问行为均应在系统中留下记录,安全审计员定期对其进行审核。

其中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
1、对主机系统进行的操作行为,是指用户登录主机,对系统配置文件、
定时器、文件系统、目录、文件等进行了某种操作(增加、删除、修改
等),审计主要针对上述行为,检查其合法性,是否为合法操作。

2、对数据库进行的操作行为,是指登录数据库,对系统配置文件、存储
过程、数据库表等进行了某种操作(增加、删除、修改等),审计主要
针对上述行为,检查其合法性,是否为合法操作。

3、程序上线的操作行为,是指应用系统中程序开发和修改完成后,通过
FTP等方式上传到主机和修改数据库配置,中间涉及到程序文件(包括
shell)的修改上传,数据库参数的修改,定时器的修改等,审计主要针
对上述操作,检查其合法性,是否为合法操作。

4、账号变更的操作行为,是指对用户账号的增、删、改操作。

审计主要
针对上述行为检查其合法性,是否为合法操作。

5、敏感数据管控行为,是指对相关系统的金库模式账号或指令进行金库
模式修改、删除等操作,及对金库授权人员与号码修改、删除等操作,
必须对该类操作进行审计,检查其操作是否合法,是否得到需要的授权。

第二章日志审计频次与流程
第三条日志审计的具体操作要求流程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