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写作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政策的法、理、情谈起

政策是指以政府和政党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目标,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行动方针和行为准则。它是社会组织从事社会管理的依据,是判断是非、划分行为界限的准绳,是社会秩序的“调节器”。

良好的政策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良性运转,不良的政策则会引起社会恐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政策在制定前.要进行科学地预测和评估,切合实际,符合法律和情理。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也要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恰当地处理好政策与法、理、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政策的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和公开化。

法即法则,强调的是统一性、确定性和强制力,它为政府的行政行为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但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而是置政策内容的规定不顾,这不仅违犯了政策的原则性,而且导致群众对政策严肃性的怀疑,从而使政策的权威大大减少,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因此,政府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理即公理、公共道德或者是公共利益,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对事情的本来面目起到一种昭示或者揭示的作用。如四川某县发布行政命令让干部买桔,这种行为不属于政府的职能范围之内,有悖于常规,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体现出政策的缺陷。因此,政策制定后要及时地优化方案,本着符合实际、效益突出、合法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修订后再出台。

情即情感、社会道德,它是一种行为规范,一般不具有实施的强制力。它的实现靠社会的舆论评价、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惯例、传统和社会教育的力量维系,对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规范和调整作用。当政策里包含过多的情感或者是在执行过程中与公众的内心信念、社会道德相抵触时,在集体主义面前,应以政策为主,同时,对于不完善的政策也应及时修正,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总之,政策的制定应多方面考虑,制定前不仅要对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还应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交流,汇集民智,采取民意,并要兼顾法律与社会道德,全方位、多角度思考,从而制定出科学、法治、民主的政策,以此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领导干部要做全民阅读的模范

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与发达。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与未来。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当读书模范,引领社会风气,在阅读中提升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起到表率和标兵作用。

在干部读书现状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领导干部在阅读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应酬和工作原因缺少阅读时间;读的书籍品位不高,甚至品位庸俗,趣味低下;受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不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对理论业务钻研不够,读书缺乏针对性与计划性等等。产生这些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全社会还未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二是领导干部对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对提升个人思想觉悟、理论水平的热情不高。

领导干部好读书、读好书,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身行正的基本前提。是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而不重视学习,不努力提高.就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对领导干部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很多惨痛的例子告诉我们,忽视对自身修养和觉悟的培养,往往是许多干部堕落的开始。为了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首先,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觉悟,认识到读书对于干部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观念。各级领导部门要加强对干部阅读意识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快促进阅读风气的形成,使各级干部做到自愿读。

其次,各级党组织和机关单位,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活动,减少文山会海,繁文缛节,制定集体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歪风邪气的侵染,少喝一杯酒,多读一本书,做到自觉读。

再次,有关部门要经常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和讲座,使各级干部在读书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使各级干部有一个可以互相交流读书经验的平台。温总理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多读能够给人的思想以启迪,同时了解大学问家的治学精神和风范的书,能够使人震撼灵魂、激动思考的书。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书籍的认识,学会辨别书籍,学会如何读书。而且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思想觉悟的提高与工作能力的提升统一起来,做到自主读。

最后。不仅要在领导干部中间,还要在社会中形成读书的氛围和风气,积极宣传组织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时尚,使读书成为习惯,做到全民阅读,健康阅读。

读书是执政党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当下金融危机面前,提倡阅读更可以起到树立信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引领社会风气之先,起到表率作用,为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和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和文化为代价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各级政府、民众乃至整个国家关于发展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致有些地方盲目的把经济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指标,为谋求眼前小利和短期效益,弃环境、文化于不顾,不惜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古文化风貌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毁灭性破坏。殊不知环境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是至关重要的命脉。

首先,环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第一,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作后盾,任何经济发展目标都难以实现。第二,环境是人们得以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前提和保障。如果不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和工作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就算经济再发达、物质再丰富,没有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又谈何生活水平和品质。

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则是不可再生、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于某些以原始文化和古遗址著称的地区,经济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冲击固然不可避免,但尽可能的让原始文化保留原始的状态、让古遗址古建筑继续存在下去,给子孙后代留下可以瞻仰的圣地和可以传承的文明,是我们应该给予祖先的交代和尊重。

诚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对环境和文化的破坏为代价。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文化保护的关系,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必然选择。

基于此,发展经济应该建立在保护环境和文化的基础上,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保护环境和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精神家园,就是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在保护中寻求发展,把加强环境、文化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视之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切以牺牲环境和文化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行为都是暂时的、短期的,都是与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如果强行通过破坏环境和文化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不仅会造成巨大损害,而且最终还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为修复其造成的损害需要更巨额的经济投入。实践证明,要正确处理环境、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最终达到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