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习题三答案

合集下载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课后习题](第3章 文学与审美)【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课后习题](第3章 文学与审美)【圣才出品】

第3章文学与审美1.康德把艺术分为“机械的艺术”、“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三类,请结合你的审美经验,说说这三类艺术的特点。

答:康德对广义的艺术分类:(1)机械的艺术机械的艺术只是为了实现对某一对象的认识。

在广义的艺术概念中,自然的、科学的、手工的技艺和实践都被归入艺术范围之内,而这些艺术被康德称为“机械的艺术”。

例如关于植物生长的研究,天体运行的奥秘等等,这些机械艺术都伴随着对某一对象的理性认识。

(2)审美的艺术审美的艺术是以直接的快感作为目的,可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

①快适的艺术快适的艺术是一种单纯的快感。

在这样的艺术形式中,感官的愉悦感是其最直接的目的,在得到感官享受之后,快适的艺术戛然而止。

例如蛋糕的香气、丝绸的柔软,这些都给人带来了感官的快感。

②美的艺术美的艺术与快乐伴随的是理性认识。

例如绘画、诗歌等今天仍然界定为艺术的形式。

在这些美的艺术当中,创作者是自觉自愿的,心理状态是自由的,创造者内心是愉快的,通过对形式的理性认识和表达表现内心的自由,同时也引发出欣赏者的愉悦感。

2.康德认为天才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学史谈谈你的理解。

答:(1)天才的定义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

(2)天才的特点①独创性天才的独创性包括立意的独创性和形式的独创性。

天才提供的规则是不确定的,也即是说天才创造的艺术规则是前无古人的;天才创造的规则是无法重复的,也即是说天才提供的规则是后无来者的。

以唐代诗人李白为例,其以才为诗的创作方式,飘逸豪放的创作风格是极具独创性的,同时,这种极富个性化的创作方式并不能带给后人超越的机会,后代诗人只能进行模范而难以超越。

②示范性天才的作品是艺术中的典范。

天才的示范性是对天才的独创性的限制,独创性应达到示范性的高度,才会有意义。

同样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在诗歌创作当中将律诗用韵达到了圆融的地步,其诗歌用韵严谨规范同时不漏痕迹,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有赖于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概而言之,以下五个基本观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性是“自由自觉”。

(2)文学反映论。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第一章名词解释1,文艺学:(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这个学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中翻译过来,实际上应为文学学,但文学学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人们普遍接受文艺学这个概念;(3)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

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共时←—————————————→历时↓特殊2,文学活动文学是文学理论的核心研究对象。

而“文学”是多维的,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

美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这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刘若愚后来发展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

但当代学者将四要素发展为六要素,即文学活动还应包括传播媒介和批评家两种要素。

文学活动反映了一种文学研究的发展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单个元素逐渐向整体深化,也就是从对世界、作家、作品和欣赏者的单个研究到研究由这四要素构成的创作活动系统。

这是一种发展的文学观念。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

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理论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4,文学史文学史以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它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之间的沿革和更替,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等,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掌握一般规律,进而为现实的文学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批评、阐释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2.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阶段?- 古代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艺批评,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

- 文艺复兴以前的文学理论:包括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人文主义文艺理论。

- 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的文学理论:包括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文艺理论。

- 近代文学理论:包括德国浪漫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文学理论流派。

- 当代文学理论: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后殖民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等。

3.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价和解读的活动,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作品的艺术魅力、思想内涵以及与社会、历史和作者等的关联。

4.请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

- 传统批评方法:如历史主义批评、文化批评等,强调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的分析。

- 新批评方法:如新批评主义、形式主义等,注重对作品内在结构、语言运用和艺术效果等方面的分析。

-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作品的符号系统和结构组织,关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意义的构建。

- 后现代主义批评:质疑固定的真理和权威,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样化解读的可能性。

-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被殖民地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权力关系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二、论述题1.请论述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作品与社会有密切的关联。

首先,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作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物和事件的观察和思考,揭示社会的问题、矛盾和变革。

其次,文学作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和传播。

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社会产生影响,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第三,文学作品创作受到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

文学理论习题三答案

文学理论习题三答案

习题三:文学作为活动一、名词解释1、生活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文学本体论本体论属于哲学术语,它是探讨一切存在,即现实对象的基本特征的学说。

该术语由德国哲学家、唯理主义者伍尔夫所创,其含义与古希腊的“形而上学”(理论哲学)相近,但不涉及精神、宇宙等范畴。

文学本体论是对文学的基本属性作出界定的学说。

它是美国新批评家兰塞姆提出的一个文学理论术语,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用以指关注形式的理论。

具体而言,这一术语意在说明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而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思路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实质上,这种文学本体论是一种作品本体论。

3、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蕴含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来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

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5、文学起源的劳动说是关于文学起源问题的诸种学说的一种。

它认为,劳动对于文学活动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生活活动的劳动。

劳动说不仅是文学发生学诸说的一种,而且还能合理地说明其他诸说,这一学说包含了更多的真理性成分。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了文学起源的劳动说。

6、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是指作者与读者在文学活动的文本中所达成的潜在对话。

即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时,都已经替自己设定了具体的阅读对象,也就是潜在的读者或者可能的读者。

可见,从创作一开始,作者与读者就处于对话状态。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篇一: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1-8章)完整版】s=txt>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A、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BC)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B、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圣才出品】

第3章文学作为活动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答:(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的关系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

人的生活活动对于文学活动具有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的感觉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文学艺术正是人的感觉中这种诗意情感高度发展的产物。

在世界中,只有人才能以具有诗意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受事物。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地展现出来。

(2)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的位置①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虽然从根本上受物质实践活动的支配,但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物质实践活动。

②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该经济基础服务的也可以称之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与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性的性质。

③总之,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简述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依据,以及评析各自可能具有的局限。

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以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

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提出了艺术理论涉及作品、艺术家、作为描写对象的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的观点。

这与对文学活动四阶段的论述基本吻合。

(1)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世界作为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主要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主观世界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也包括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练习题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___________”说。

2、____________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___________、社会效果和____________效果。

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___________》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__________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态。

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文学典型2、文学史眼光3、文学情境4、审美感受力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描写和议论。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4.一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概论练习题2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____________是文本的基本层面。

童庆炳《文学理论》1--8章答案

童庆炳《文学理论》1--8章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完整word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A、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BC)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B、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文学理论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文学理论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
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②③⑤
①现实评价 ②自我表现 ③审美体验 ④情感宣泄 ⑤艺术形式
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②④
①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视野 ②对话欲望 ③思想正确 ④情感丰富 ⑤见仁见智
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②③⑤
① 表演艺术 ②造型艺术 ③s综合艺术 ④影视艺术 ⑤语言艺术
19.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 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②④
①寓庄于谐 ②阳春白雪 ③曲高和寡 ④下里巴人 ⑤文以载道
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②③④
①词语运用 ②体裁选择 ③结构安排 ④形象创造 ⑤社会状况
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②⑤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完整版(已使用)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完整版(已使用)

《文学理论教程》基本概念,习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三:文学作为活动一、名词解释1、生活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文学本体论本体论属于哲学术语,它是探讨一切存在,即现实对象的基本特征的学说。

该术语由德国哲学家、唯理主义者伍尔夫所创,其含义与古希腊的“形而上学”(理论哲学)相近,但不涉及精神、宇宙等范畴。

文学本体论是对文学的基本属性作出界定的学说。

它是美国新批评家兰塞姆提出的一个文学理论术语,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用以指关注形式的理论。

具体而言,这一术语意在说明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而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思路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实质上,这种文学本体论是一种作品本体论。

3、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蕴含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来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

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5、文学起源的劳动说是关于文学起源问题的诸种学说的一种。

它认为,劳动对于文学活动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生活活动的劳动。

劳动说不仅是文学发生学诸说的一种,而且还能合理地说明其他诸说,这一学说包含了更多的真理性成分。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了文学起源的劳动说。

6、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是指作者与读者在文学活动的文本中所达成的潜在对话。

即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时,都已经替自己设定了具体的阅读对象,也就是潜在的读者或者可能的读者。

可见,从创作一开始,作者与读者就处于对话状态。

二、填空题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了“人的活动”的范畴,这一范畴的引入有利于深化文学理论的研究。

2、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或生活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3、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它们是: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的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人的生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马克思将其概括为两大基本层次,它们是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

5、在人和自然的交换过程中,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6、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这部著作中,将构成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即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看作是四个坐标,并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界定和评价文学活动的价值。

7、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摹仿的世界主要有三种,即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和应有的事。

8、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其中,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的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是文学生产的主体,读者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还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是使上述一切活动成为可能的中介。

9、文学活动的发生是文学活动得以产生的原始历史起点,文学的发展则是其产生后的历史演变轨迹。

10、文学原始发生的学说主要有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心灵表现说、潜意识欲望说、劳动说等。

11、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文艺起源于游戏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12、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原因有: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人的生活活动是(D)。

A.无任何约束的活动B.主观随意的活动C.完全受制于客观规律的活动D.有目的、有计划、合乎一定规律的活动2、人的感觉具有感性形式又具有理性内容,作为感兴活动时,它是(A)。

A.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B.被动的、消极的C.具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D.完全理性化的3、即使在自然这一审美对象面前,人也是通过(A),才使得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

A.自然的人化B.自然对理念的确认C.自然规律的自我显现D.完全顺应自然规律4、推动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B)。

A.意识形态的发展B.经济的发展C.文化的繁荣D.上层建筑的发展(二)多项选择1、人的感觉可以同对象发生的关系包括( A.B.C.D.)。

A.伦理的关系B.道德的关系C.功利的关系D.诗意情感的关系2、人的生活活动( A.B.C.)。

A.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B.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C.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展开的一个过程D.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3、按照马克思所说的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人类的精神活动可分为(A.B.C.D.)。

A.宗教性或幻象性的精神活动B.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C.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D.伦理性或意志性的精神活动4、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下列( A.B.C.D.)要素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A.作品B.作者C.世界D.读者5、坚持并发展了文艺游戏发生说的主要理论家有( A.B.C.D.)。

A.谷鲁斯B.席勒C.斯宾塞D.康德6、文学原始发生说的主要理论学说有( A.B.C.D.)等。

A.巫术发生说B.宗教发生说C.游戏发生说D.劳动说7、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原因是( A.B.C.D.)。

A.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B.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C.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D.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8、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其“不平衡”主要有以下典型的体现,即( B.C.D.)。

A.艺术生产的发展绝对超越于经济发展B.经济发展了的国家或地区在文学艺术上不一定发展C.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D.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9、影响文学发展的原因除了经济基础外,还有( A.B.D.)。

A.政治、道德、哲学观念B.对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措施C.经济活动D.宗教观念四、判断题1、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是“人学”。

(√)2、文学是人的生活活动的一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文学活动的前提是人的生活活动。

(√)4、人的生活活动是属于自然的,并没有超越自然的一面。

(×)5、文学是以活动的方式而存在的。

(√)6、文学活动虽然基本上属于物质实践活动的范畴,但它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精神活动。

(×)7、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8、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摹仿的摹仿”。

(×)9、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而一个螺旋式的循环结构。

(√)10、文学起源的根本在于人的过剩精力的发泄。

(×)11、在原始社会,只有成为人们劳动生活对象的内容才可能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和艺术描写对象。

(√)12、劳动说不仅是文学发生学诸说中的一种,而且还能说明其它诸说。

(√)13、文艺发展的动力是某种非人力可以改变的因素,如理念。

(×)14、文学发展的动因只能从文学活动的内部来加以探讨。

(×)15、诗、乐、舞三位一体实际上是劳动过程中三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统一在一起的反应。

(√)16、文学的发展仅是其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所引起的形态变化。

(×)17、从总体上看,文学发展的水平常常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摇摆,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

(√)18、文学发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

(√)五、简答题1、何谓“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的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在人的生活活动的过程中,正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使人的本质力量成为了“现实”,亦即“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也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

这样,对象即作为人的对象而与人达成了特定的关系,并现实地确证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存在,肯定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功能,使人能够“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故而马克思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这也就是说,所谓“确证”指的是“对象”或“人化的自然”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证实和肯定,并在这种证实和肯定之中观照到其自身,从而引发由衷的喜悦。

具体言之,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生产活动,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既使得对象被改变后符合人的要求,同时在改造中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又使得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也正是在人改造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在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对自然对象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和实践能力,使得人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证。

进而言之,人的生活活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而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2、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指的是什么?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是美国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

这四个要素指的是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人类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作家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至于读者,他作为文学接受主体,就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于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子”,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者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作家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3、生产发展与文学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的是什么?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阐述并一直强调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生产的影响,并且又可以对物质生产等领域产生反作用;由于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甚至也不是直接关联的,其相互影响往往有着中介环节,所以,文学的发展也有其特殊情况,即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它显得快些,有时它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物质生产成反方向的发展。

对此,马克思指出这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