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餐饮谈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谢谢观赏!
2020/11/5
16
在现代生理营养科学上,中西已逐渐趋向双方之 融合,西方的餐桌上蔬菜的种类及份量明显在增 加,而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和牛奶及 乳制品在饮食结构中的比重也在大大增加。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西方人的
饮食结构则以肉类、蛋白质为主。根据中西方饮食对 象的这一明显差异,中国人被认为具有植物性格,而 西方人具有动物性格。反映在文化行为方面:西方人 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平和 闲静。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时,他们把 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踏上了冒险的征程;而中国 人则时时刻刻记挂着“家”和“根”,这种叶落归根 的观念是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相联系的。
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
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餐具的差异
中西饮食上最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饮食 餐具的使用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 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比如中国人用筷 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 饮食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 化引导下形成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
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是又切又割,让人 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 物。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性喜吃肉,但 却表现得非常含蓄、婉转,丝毫感觉不到那 样血淋淋的“厮杀”和“搏斗”。
此外,中国人的
餐具以瓷器为主,品
种较少,主要是碗、
盘、筷子、勺子和酒 杯等 ,大大小小、各式 各样的宴会都适用。 西方人则不同 ,烹饪的方式
多种多样 ,有炒、炸、焖、 爆、煎、烩、煮、蒸、烤、 腌、冻、拔丝、糖醋等 , 做出的菜肴让人眼花缭乱。 在烹饪大师的眼中 ,做菜 和制作工艺品一样有着高 深的学问 ,即使是同一道 菜 ,不同的厨师会做出不 同的口味来。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整理版)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整理版)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整理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在饮食观念、惯和技巧上。

在饮食观念方面,西方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强调科学和规范,而不追求口感和美感。

他们更注重营养成分的组合,根据人体状况来配给饮食。

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值得中餐借鉴,但同时也使西餐在用料和烹饪技巧上受到局限。

西方餐点通常不会混杂串味,也不会变出多少花样来。

这种机械性是中餐需要克服的。

总之,西方饮食用绝对的理性来规范人的行为,用“科学”、“营养”来排斥能给人带来愉悦享受的美食,虽能满足生理需要,但不能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可谓美中不足。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注重口味和美感,而不是营养成分。

他们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

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尤其是“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

除了果腹充饥,中国人饮食的目的是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中餐在这一点上正好相反于西餐,中餐强调的是食物的口感和美感,而不是营养价值。

中国烹饪以多种原料混合调和而成的菜品为特色,如福建名菜“佛跳墙”,其中包含鸡肉、鸭肉、猪蹄筋、瑶柱、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主料和数种副料。

这种烹饪方式使得每种原料的个性几乎被淹没,却产生了一种新的美味。

这种烹饪方式与中国人贬抑个性、讲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符的。

中国饮食强调感性化,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倾向于艺术化,这种随意性使得同一道菜肴可以因地区、季节、对象、等级的不同而操作处理不同。

在原料采用上,中国烹饪可以将鸡脚变成“凤爪”,鱼头做成“砂锅炖鱼头”等。

在制作技法上,更是信手拈来便是一道美味佳肴。

然而,中国饮食对营养科学只是一种经验性的模糊把握,缺乏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判断,只是一种经验和一种俗。

这也是中国饮食的不足之处。

相比之下,西方饮食注重科学分析与营养,虽然有机械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发展是积极的。

因此,中餐在其发展中,应汲取西餐的“科学”观念,取长补短,使之更为完善。

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饮食观念
西方:西方人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搭配。

中国人:追求食物的口味,讲究一道菜要色、香、味俱全。

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

2.饮食内容——吃什么
西方:西方人以荤菜为主,注重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

在其饮食结构上西方人的食物中,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

而且专吃大块肉(牛排)、整块鸡,以肉食为主。

中国人:在以前,主食为五谷杂粮,蔬菜和肉类为辅食,素菜占主导地位,通常只在过年过节荤菜才会多一些。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和牛奶在我们的餐桌上越来越多。

3.饮食方式——怎么吃
中国:不管是我们家里用餐还是正式宴席,我们都是围坐在一起,一桌子菜大家一起吃。

用我们重庆话说就是坐席。

西方:虽然也是围坐在一起,但是是分开吃的。

最典型的就是自助餐,一人一个盘子,想吃什么拿什么。

4.饮食口味
西方人吃甜食,而中国人大多以咸为主。

中国注重口味,西方注重营养。

5.餐具
中国人:筷子,习惯同吃一盆菜。

西方:西方人大多数用金属刀叉,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单盘独碟。

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饮食内容差异
中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饮食从先秦开始就以谷物为 主 ,植物 类占主导地位 ,谷类蔬菜居多 ,肉食比较少。
中国人喜欢热食 ,认为菜凉了 ,就失去了许多鲜味。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 。
西方: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 ,以
渔猎、养殖为主 ,荤食比较多 ,以牛肉、羊肉|、猪肉、鱼 等为主。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言语与文化的联系密不成分。翻 译是一种特别的跨文化言语寒暄 勾当。因为中西文化千差万别,
因此,作为跨文化言语寒暄勾当 的一种方式,翻译离不开文化不 同对其发作的影说,如 果直译的话,很容易产生误解。譬如:夫妻 肺片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酱里面的 牛肉和黄牛肚)而如果直译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片,外国人肯定是不能理解 的。再有,可使用汉语拼音命名,如饺子: jiaozi,也可使用方言来拼写,翻译的过程 中,为了避免直译产生误解,我们可以从主 料、烹饪方式、形状或口感等方面来着手翻 译。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 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 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 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 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 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 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 的凸现方式。
(二)精神文化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比如;在饮食方面,中国的“饺子”、“粽子”较着和西方 国家的hamburger,pizza大不不异。翻译时固然可以用音 译法,但要真想让外国人大白,就要停止填补说明。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志,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蕾体验。

中西方饮食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体现在餐饮形式、食材搭配、饮食习惯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饮食习惯。

一、餐饮形式的差异在餐饮形式上,中西方有着根本的区别。

中国以“主食+副食”为主要概念,即一餐必不可少的是米饭、面食等主食,再加上肉类、蔬菜等作为主食的陪衬。

西方则以“一道菜”为主要形式,即一餐专注于一种主材,如牛排、鱼肉等,搭配适量的蔬菜或配菜。

这种差异在食物搭配上有着明显的表现。

二、食材搭配的差异中西方在食材搭配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餐追求的是五味调和、色香味俱佳,尽量保留原材料的鲜美和营养成分。

中餐会根据不同菜品的特点搭配不同的食材,如炖鸡会搭配中草药,红烧肉会搭配豆腐。

而西餐则更加注重食材本身的口感和风味,以保持原材料的原汁原味。

西餐的食材搭配主要是为了突出主料的口感,如与鸡肉搭配的是土豆泥和煮熟的蔬菜等。

三、饮食习惯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习惯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人重视粒食,崇尚饭食文化。

一日三餐里,米饭或面食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人们认为不吃饭就等于没有吃。

而西方国家则更加注重主菜的搭配,面对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西方国家提倡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西方国家更加注重健康饮食的选择,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四、用餐礼仪的差异中西方的用餐礼仪也有所区别。

中国人注重团圆,尤其强调与家人一起吃饭的重要性。

中国人在餐桌上会相互之间夹菜、敬酒等表示尊重和友好。

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独立,用餐时更注重个人的舒适和享受,一般不会互相夹菜或敬酒。

西方人吃饭时会使用刀叉等餐具,而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体现。

综上所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餐饮形式、食材搭配、饮食习惯等方面,还体现在用餐礼仪等细节上。

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饮食习惯是增进友谊和加深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互相学习和借鉴。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一、食材选择与烹饪方式:西方饮食注重肉类和奶制品的摄入,尤其是牛肉、猪肉和鸡肉等。

西方餐桌上经常能看到烤肉、炸鸡和汉堡等快餐食品。

而中国饮食文化注重五谷杂粮和蔬果的摄入,以大米、小麦、豆类和蔬菜为主要食材。

中国菜肴烹饪方式丰富多样,如炒、炸、蒸、煮等,注重将食材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

二、餐桌礼仪与用餐方式:西方人用餐注重个体主义,一般用刀叉和盘子,用餐时主食独立摆放,每个人有自己的食物,注重个人私有权利。

而中国人用餐时通常采用共同进餐的方式,将主食放在共同的大碗里让所有人一起分享。

中国人传统上使用筷子,将食物夹到自己碗中,注重团体主义和集体意识。

三、饮食习惯与饮品选择:西方人饮食习惯午餐较重,晚餐较轻,一般不喜欢吃米饭,偏好吃面包等主食。

西方人饮食中常见的饮品有咖啡、红茶、果汁和饮料等。

而中国人则注重早餐的丰富,喜欢米饭和面食,晚餐一般较为丰盛。

中国人也喜欢喝茶,特别是绿茶,它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的作用。

四、礼仪与礼节:西方人在用餐时注重礼仪,如不用手抓取食物,避免发出声音等。

吃饭时西方人通常不谈论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

而中国人在用餐时注重家庭和睦,习惯一家人团聚共进餐,用餐时会有较多的交谈和互动。

五、餐饮文化氛围:西方人习惯在餐厅用餐,注重用餐环境和服务质量。

西方餐厅通常会附带音乐和装饰,让顾客有舒适的用餐体验。

而中国人则更喜欢在家中吃饭,有的家庭还会摆上几道精心准备的菜肴,表现主人的热情款待。

综上所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食材选择、烹饪方式、用餐礼仪、饮品选择、礼仪与礼节以及餐饮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对食物的看法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

中西方美食文化的异同与交流

中西方美食文化的异同与交流

中西方美食文化的异同与交流美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对食物的认知、态度和审美,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由于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等原因,中西方美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和特点,但同时也在不断地交流与融合中产生着新的创意和火花。

一、饮食文化的差异1. 菜品组合中餐食品通常按照五味、五色、五香、五形、五热的标准进行搭配,追求健康、营养和美味的平衡。

而西餐则讲究主食、汤品、甜点、酒水的搭配,因为其文化背景的不同,西餐以肉类和面包为主打,蔬菜水果等则是陪衬。

2. 食用方式中餐通常以家庭或者团体聚餐为主,无论是点菜还是共享,都强调着“人情味”的重要性。

对于用餐礼仪也是十分注重的,如筷子的使用、餐桌上的行为等。

而西餐则偏向于单独用餐,强调的是独立自主的个人意识和作为一个人的权利和责任,用餐礼仪则相对简洁。

3. 食材选择中餐通常以天然材料为主打,新鲜、趣味性、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为家常菜,比如川菜、粤菜等地方性口味。

而西餐则更加注重材料的稳定性和耐储存性,稀缺性的材质常常被加上高昂的价值,比如:法国鹅肝或是意大利干酪。

二、美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 中餐出海近些年来,中国美食在世界范围内的好评不断,如京酱肉丝、麻婆豆腐、火锅、炸酱面等等,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全球美食文化icon,美国、英国、法国都已开了许多中国餐馆,开放式的烹饪流程和口感的变化让更多不同的人群了解和喜欢上了它。

2. 西餐适应中国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呈井喷式的,咖啡厅、西餐厅、快餐店等等多种类型的餐厅在中国大陆铺天盖地的涌现,提出着创新和独特的餐饮理念。

比如:意式披萨、美式汉堡、法式酥饼等等,都已经被中国的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并且已慢慢地与以往的中西餐方式相融合。

3. 中西混搭中西混搭的菜品在现代餐饮业中也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西餐厅开发了一些中西合并的菜肴,比如:中式火锅披萨、法式甜品上海黄鱼、香草茶味义大利面、双菇奶汁炖鱼羹等等,这些推陈出新的创意体现了中西方美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意。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精选4篇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精选4篇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精选4篇【摘要】:中西两家因为深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生,餐桌礼仪文化业因此应运而生,餐桌礼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每种民族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的透露着自己深刻的文化背景。

本着重论述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渊源。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宴会礼仪(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

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

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

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

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

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

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

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

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

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

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法国餐桌礼仪七忌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

中 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

中 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

谢谢观看
四、餐具使用
中西方在餐具使用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国人使用筷子和勺子作为主要餐具,而 西方人则使用刀叉作为进食工具。此外,中国人在餐桌上还常常使用碗和盘子 盛放食物,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使用盘子作为主菜盘。在商务宴请中,中西方 都会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和习惯选择相应的餐具,以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理解。
五、用餐礼仪
三、饮食口味
中西方在饮食口味上有很大差异。中国菜系种类繁多,口味各异,如川菜的麻 辣、粤菜的清淡等。而西方菜肴则注重原材料和烹饪技法的简单、精致,如法 国菜的醇厚、意大利菜的清新等。在商务宴请中,中国人更倾向于口味丰富符合自己口味 的菜肴,以体现个性化和理性消费的观念。
首先,中、西方餐饮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的餐饮文化历史 悠久,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中国,餐饮不仅是满足物质 需求的方式,更是一种交流和享受生活的方式。相比之下,西方的餐饮文化则 有着不同的特点。西方餐饮文化始于16世纪,当时贵族们开始将餐桌礼仪和菜 肴搭配纳入日常生活。因此,西方的餐饮文化更注重形式和礼仪,以及菜品的 精致和独特。
此外,中、西方餐饮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中 国的餐饮文化强调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家庭和朋友的聚餐是其主要形式。 这种聚餐方式培养了中国人注重亲情和友情的品质,体现了团结和和谐的社会 价值观。而在西方,独立的个人主义精神更加盛行,因此,独自用餐和外出就 餐是其主要形式。这也就形成了西方的个性化消费观念,以及对效率和独立性 的重视。
针对商务宴请中出现的中西餐饮文化差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在进行商务宴请时,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餐饮 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安排餐饮活动,以符合对方的期望 和需求。

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饮食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自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下面我们将从中西方饮食的历史渊源、食材特点、餐饮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一、历史渊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在中国,饮食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传统的饮食文化已经延续了数千年。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包括八大菜系、餐桌礼仪、节气饮食等。

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饮食文化的奠基之作,西方饮食文化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中世纪时期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宗教色彩。

近代以来,西方饮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形成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不同美食文化传统。

二、食材特点中西方的食材特点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使用新鲜、天然的原料,尤其是蔬菜、瓜果等植物类食材。

中国菜以色、香、味俱全著称,讲究的是食材的鲜美和口感的丰富。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厨房更加注重肉类的利用,尤其是牛肉、羊肉等。

在西方菜肴中,肉类被赋予了更多的烹饪方式和调味方式,例如烤、煮、炖等,使得西餐在风味上更加突出。

西餐中的奶制品和面包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西方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

三、餐饮习惯中西方的餐饮习惯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在中国,餐饮文化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餐桌是家人聚集的地方,人们讲究“团圆饭”,尤其是在传统的节日和重大的家庭聚会上。

中国人喜欢粗细相间,各色调味、营养搭配的菜肴,主食以米饭为主,强调“菜为主、肉为辅”。

与之相比,西方餐饮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性,餐桌礼仪也相对更加注重。

西餐的种类繁多,包括开胃菜、主菜、甜点等,体现了西方人对餐饮的精细化和多样性。

以上就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一些差异之处。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征之一,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习俗。

中西方饮食文化因为地理、历史、宗教和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也在逐渐融合,互相影响,形成了新的风貌。

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视角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1. 饮食习惯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餐时间、用餐方式和饮食结构上。

在西方国家,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通常包括面包、麦片、牛奶和咖啡等。

而在中国,午餐和晚餐是最重要的两餐,通常包括米饭、面条、蔬菜和肉类等。

此外,西方人习惯用刀和叉进食,而中国人则习惯用筷子。

2. 食材选择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食材的选择上。

在西方国家,肉类和奶制品是主要的食材,而蔬菜和水果则作为配菜。

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加注重谷物、豆类和蔬菜的摄入,肉类和鱼类则作为主食。

此外,中国人还喜欢食用海鲜和豆制品,而西方人则更加偏爱奶制品和面包。

3. 烹饪方式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烹饪方式上。

在西方国家,烹饪通常采用烤、煮、炸等方法,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

而中国的烹饪方式则更加注重火候和调味,常见的烹饪方法包括炒、煮、蒸和炖等。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1. 西方食材在中国的应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食材进入中国市场,并被融入中国的饮食文化中。

例如,西方的奶制品如奶酪、黄油和酸奶在中国的消费市场逐渐扩大。

此外,西方的烘焙食品如面包、蛋糕和饼干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2. 中西方烹饪技巧的交流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还体现在烹饪技巧的交流上。

中国的炒菜技巧和西方的烤肉技巧相结合,创造出了烤串、烤鸭等美食。

同时,西方的烹饪技巧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西餐厅的开设和西式烹饪的普及。

3. 中西方餐饮文化的融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还表现在餐饮文化的交流上。

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和西餐厅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浅谈中美餐饮礼仪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美餐饮礼仪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美餐饮礼仪文化的差异餐饮礼仪是中美两个国家文化差异中的一部分。

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导致了餐饮礼仪的不同。

本文将从餐桌准备、就餐礼仪、礼貌用餐等方面来探讨中美餐饮礼仪文化的差异。

一、餐桌准备中美餐桌准备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

在中国,用餐时间通常意味着全家人团聚,注重亲密关系的维系。

餐桌上往往会上有多道菜,供人们共同享用。

此外,宴席上的菜肴摆放有着讲究,通常是有菜肴的层次感,从冷盘到热菜。

与之相比,美国的餐桌准备更加简洁。

在美国,用餐时间更多是个人为主,家庭成员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食。

餐桌上通常只摆放一份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子。

而在正式场合,美国人会采用线性摆放,即把每道菜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盅和碟中摆好,供客人选择。

二、就餐礼仪中美就餐礼仪的差异主要反映了两个国家在社会交往和尊重他人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就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尊重年长者。

年长者在家庭中地位高于年轻人,他们通常有特定的座位。

其次,吃饭时用筷子。

筷子是中国餐桌上最常用的餐具,使用方式有一定的规范。

另外,拿食物时要等其他人拿菜后再拿,表达着对他人的尊重。

与此相对,美国的就餐礼仪更加自由和随意。

在美国,人们通常会说"请自便"或者"请随意",这意味着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各种菜肴。

此外,美国使用刀和叉,他们习惯将刀放在右手边,叉放在左手边,并且用刀右手处理食物。

三、礼貌用餐中美的礼貌用餐习惯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吃饭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维持整洁和安静的环境,以免打扰他人。

同时,一般会主动给年纪较长的人夹菜,这被视为一种尊敬和关怀的表达。

与之相对,美国的用餐习惯更加随性。

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的舒适感,对于吃饭时发出声音或与他人交谈并不那么在意。

他们认为吃饭是一种社交活动,人们可以边吃边聊,享受与他人的互动。

总结综上所述,中美餐饮礼仪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西餐饮业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西餐饮业的影响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和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餐饮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由于各个地区的地域环境、气候特征、风俗习惯、个人爱好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餐饮产品的原材料、烹饪方式、食物味道、饮食习惯等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的差异,使得餐饮业具有极强的地域色彩。

而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则是由于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尤其对于中西文化而言,中西的餐饮文化因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各具特色,是中西方日常生活的文化体现,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色,为了更好地推动中西的文化交流,应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西餐饮业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中西餐饮业的融合与发展。

1 中西餐饮文化差异的启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也导致了饮食文化之间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影响着中西餐饮业的发展,既具有相对的差异性,又具有相对的统一性,为更好地推动中西餐饮业的长效发展,应注重中西方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从而相互促进,在尊重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外,还应海纳百川,不断吸取不同饮食文化之间的优点,取长补短,注重培养良好的饮食用餐习惯和合理搭配饮食,既要重视食物的美味,又要兼顾食物的营养价值,制作出美味健康的饮食[1-2],才能在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中西餐饮业的长效发展。

2 中西餐饮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2.1 饮食观念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首先体现在中西餐饮的饮食观念上,在饮食的观念上,中西方的饮食观念侧重点不同,中国的饮食更注重“味”,而西方则更重视“营养”。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俗语就能看出中国文化注重的是饮食的“味”,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中国饮食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饮食注重“中和”的理念,即在饮食烹调时应注重对火候、材料、配料、时间等方面的掌控,讲究适中的烹调理念,注重不同食物、材料之间的调和,需要严格掌握饮食的“度”,从煲汤这一饮食习惯中就能看出,中国的煲汤文化注重将有营养以及各种配料进行炖煮,最大化地呈现食物的味道,且长时间的炖煮使食物中的营养遭到了破坏,许多的营养成分都在加工中损失。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源头1. 中西方饮食文化源自不同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2. 我国饮食文化以谷物为主,侧重于色、香、味的协调3. 西方饮食文化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偏重于口感和营养价值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认知差异1.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平衡饮食,强调荤素搭配2. 西方饮食文化偏向于快餐文化,偏好高热量、高脂肪食品三、菜肴制作方式的不同1. 中餐注重刀工和火候的掌握,强调原汁原味2. 西餐更注重烘焙和烹煮技巧,追求口感和外观四、餐桌礼仪的差异1. 我国餐桌文化注重节俭,强调家人团聚2. 西方餐桌文化注重礼仪,讲究用餐方式和餐具使用五、饮食文化对健康的影响1. 我国饮食文化强调养生,追求食物的协调性2. 西方饮食文化多偏向高热量、高油脂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脏病六、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1. 全球化影响下,中餐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欢迎2. 中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开始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特色菜肴七、跨文化交流与饮食文化的影响1. 国际间的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2. 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让人们更加开放和包容,也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八、中西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1. 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将会继续发展2. 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多样化饮食的需求将对中西饮食文化产生影响以上是有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的文章,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源头、认知差异、菜肴制作方式、餐桌礼仪、健康影响、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希望本文能够增进人们对中西饮食文化的理解,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九、中西方饮食文化对环境的影响1. 我国饮食文化强调季节性食材和食物的平衡搭配,减少了餐饮业的食品浪费。

2. 西方饮食文化中大量的快餐文化和包装食品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国饮食文化的环保影响我国饮食文化中注重使用季节性食材,尊重食材的生长周期。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概念,让我国人在饮食中更加注重食物的新鲜和季节性。

这种选择食材的方式有助于保护环境,不鼓励大量使用冷冻、加工食品,减少了对环境的资源消耗。

2021关于中西饮食礼仪文化差异

2021关于中西饮食礼仪文化差异

2021关于中西饮食礼仪文化差异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饮食礼仪文化差异,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中西方饮食礼仪差异1、出席时间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往往很难做到准时到达;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要求准时或提前5分钟到达,迟到会被视为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2、用餐氛围中国人都非常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感情,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崇尚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西方人用餐时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实行分餐制,可以与左右客人轻声交谈,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

3、席位安排中式餐饮一般采用圆桌共餐的形式,其席位一般是依餐厅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依室内装饰所体现出的突出位置设定尊位;西式宴请中一般使用马蹄形或长形餐桌,男女间隔而座,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西方以右为尊,左为次,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

4、餐具使用在中国餐具较简单一般只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而西方分有刀叉匙杯盘等。

5、进餐礼仪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追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悦目、悦耳。

6、表示停餐方法中方宴会中结束用餐,可以把筷子横搁在碟子上;在西方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西餐礼仪出自古代宫廷,其程式化的规定极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用餐者严格约束个人举止,力求使之高雅动人。

自由、平等西餐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无形地渗透着西方文化传统特点。

在西餐中,饮食的时时刻刻都是人人平等自由的表现,每个人自主决定食物的种类、分量,分餐适用,丰俭由己,在大多的场合实行“AA”制。

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大家平等自由地坐在一起享受食物,随便自由。

独立、卫生与中式的圆桌共餐不同,西方用餐习惯于在长条桌上进行,实行分餐制,即各自点菜,各持一份。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

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

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

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

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

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

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

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中西餐饮文化差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

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和英国的饮食文化有什么不同?

中国和英国的饮食文化有什么不同?

中国和英国的饮食文化有什么不同?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国和英国饮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菜肴体系、口味、食用方式以及用餐习惯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来。

下面将为大家具体分析这些差异。

一、菜肴体系中国餐厅的菜肴体系主要包括主食、副食、汤、主菜等多个品类。

主食多数是米饭、面食,副食包括小吃、点心等。

汤是配菜或者一道佐餐汤。

而主菜则是每个餐桌上的重头戏,多是荤菜为主。

与这种菜肴体系相比,英国餐厅重视快餐,更注重分量和美味。

英国人饮食以肉类为主,每顿饭会先上主菜,之后才会上配菜和甜点等其他餐点。

二、口味中餐口味讲究酸、甜、苦、辣、咸的五味并重,让菜肴的味道丰富多彩。

英国餐饮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有较重的奶油、黄油等乳制品调味。

此外,中餐更注重调味料、酱汁等食材的使用,香料方面以姜、蒜、花椒为主,英国食材口味比较单一,以几条主流口味为主。

三、食用方式中餐饮食方式讲究轮流品尝各种不同口味的菜肴,注重中途回味,享受美味。

而英国饮食习惯中,主食和菜品会一起摆在一起食用,常见的习惯是在菜肴上面沾酱汁或者佐以酱料增加口感。

英国人还有用刀叉和手混搭的常见用餐方式。

四、用餐习惯中国人的饮食有明显的仪式感,除了团圆饭、生日蛋糕这些特殊场合的用餐外,中餐还有很多用餐仪式需要注意,如大茶盘、紫砂壶等。

对于英国人而言,饮食有更多是文化因素的体现,如红茶和下午茶等餐饮文化体现出来的茶文化,餐前饮酒、落单礼等表现出尊重习俗的礼节。

总之,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有着诸多不同之处,从菜肴体系到用餐习惯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清晰的差异。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吸收两国饮食文化的优点,丰富我们的生活品味。

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餐饮文化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一。

餐饮文化是指在特定场合下,人们基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认知和观念,通常以特定方式和方法品尝食物和饮料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往往侧重于文化习惯、餐桌礼仪、饮食习惯、饮食素养等方面。

1、文化习惯中国人重视团体活动,喜欢一起聚餐,庆祝节日或者生日。

然而,西方人更多地关注个人独立性和隐私,更喜欢在自己家吃饭,或者在餐厅里和好朋友闲聊。

2、餐桌礼仪中西方餐饮文化在餐桌礼仪方面有很大差异。

在中国,人们在吃饭时会有一定的规矩和礼仪。

比如说要用筷子把饭夹起来,不能用手拿,不能把筷子直接插到碗里。

在西方,餐桌礼仪也十分重要。

比如说,要等待主人或者长者先开始吃,不要吧手肘放在桌子上等等。

3、饮食习惯中西方的饮食习惯也都有差异。

中国人重视饮食的营养和健康。

往往会吃深色的蔬菜,吃比较多的早餐,以平衡正常的饮食。

西方人重视食物的口感,所以他们往往吃浅色的蔬菜,比如生菜、胡萝卜和番茄等。

同时,西方人的文化里比中国人的文化里更重视食物的新鲜度和品质。

4、饮食素养饮食素养是指人们的食品选择、根据食品营养需求来选择食物的能力。

在中国,人们更重视健康饮食,往往对食物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食材必须新鲜、有营养,不能太油腻。

在西方,人们往往更注重选择会给人带来愉悦感的食品,比如草莓、芝士和鱼子酱等。

总之,中西方餐饮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文化习惯、餐桌礼仪、饮食习惯和饮食素养等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在跨文化沟通和交流时,了解不同餐饮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也有助于增进友谊和互相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西餐饮谈文化差异
饮食一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

各个区域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各自的文化风俗不同,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就有所差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的映入我们的眼帘,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

餐饮礼仪在交际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学习和正确运用的餐饮礼仪,已不仅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双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避免文化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看文化差异。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

在中国的宴席,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

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

每张圆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

传统作法是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

并且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和客人依次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西餐通常“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

他们会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左手的位置为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
置为上,夫妇不应相邻,男女依次相邻,主人和主方陪客应与客人依次相邻。

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西餐中, 一般均使用长桌。

在正式宴会上, 英国式座位的顺序是: 男女主人分别坐在桌子的两头, 客人男女错开坐在桌子两侧, 男主宾和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边。

如果客人中没有主宾, 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龄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边。

在非正式宴会上, 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

如果是男女二人进餐, 男士应请女士坐在自己的右边, 还要注意不可让她坐在人来人往的过道边; 若只有一个靠墙的位置, 应请女士就坐, 男士坐在她的对面; 如果是两对夫妻就餐, 女的应坐在靠墙的位置上,男的则坐在各自夫人的对面; 如果两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进餐, 女士应坐在两位男士的中间; 如果两位同性进餐, 靠墙的位置应让给其中的年长者。

此外, 男士应当主动为女士移动椅子让女生先坐。

其次,从餐具的摆放中看,我们知道在中国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盘子等。

它的摆放就相对比较简单。

餐具的摆放是这样的,大盘是离身体最近的、正对领带,餐布一角压在大盘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盘叠在大盘之上,大盘左侧放手巾,左前侧放小碗、小瓷汤勺放在碗内,右前侧放置酒杯,右侧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摆放顺序是由外向内的,所以他的摆放也是由外向内的。

它是根据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顺序精心排列起来的。

座位最前面放食盘或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

汤匙也放在食盘右边。

食盘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

正餐的刀叉数目要和菜
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按顺序由外向中间排着用,依次是吃开胃菜用的、吃鱼用的、吃肉用的比较正式的餐会中餐巾是布做的。

第三,从中西餐食物的烹调工艺上看,中国人自古就对饮食有着很高的追求,中国人重视色香味俱全,把味道列于首位,强调调和,在烹调过程中将食物加上配料、辅料和调料,比如冬菇滑鸡这道菜里面将香菇和鸡肉的调和之味与盐、味精、葱、蒜等各种辅料之味充分交织,菜熟之时,所有味道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吃作为一种生存的最基本手段的同时,也是一种味觉上甚至是精神上的享受。

而西方人对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没有特别大的讲究,但力求膳食营养(如蛋白质、糖类、脂肪和微量元素等)的科学搭配。

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吃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吃,吃仅仅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手段,就像汽车要发动和行驶需要汽油提供能量一样,因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

反之,他们致力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的获取食物的营养价值,比如生吃蔬菜,西方人吃蔬菜最简单,只要洗干净就可以拿来吃,绝对是“原汁原味”,但也保持了营养成分。

从烹调技法上看,中国烹调技法是让人惊叹的,一种原料,不同的烹调技法(如烹、蒸、炒、炸等),可以做成数种菜肴。

而西方尽管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菜只有一种味道,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
行的,色彩上对比内鲜明,但在味道上算是各有各的味儿,十分分明。

从以上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可以看出,中国人重视整体、大融合,而西方重视个人;中国人力求“中庸”,讲究五味调和,而西方“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很少出现“香菇炒鸡肉”的现象;中国人以老为尊,男尊女卑,而西方人更注重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

导致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儒、道、佛家中都有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主要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清净无为”,佛家则主张“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圆融无碍”,这就使得中国的餐桌礼仪有着“谦让”的意思。

但是,在这些繁文缛节的背后,隐藏着尊卑、功利等社会极化因素。

商业宴、政治宴等,在我国比比皆是。

而与此相反的是,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恶感”的文化,基督教徒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为了赎罪的。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十分明确,不允许互相干涉。

比如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西方这种个人主义文化造就了西方餐桌礼仪之不共享一盘食物的原则。

而中国人爱好和平和宁静,生活在林木间,故在餐饮中使用廉价的筷子作为餐具。

筷子也可以体现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意识。

西方人喜欢殖民侵略,故在餐饮中使用刀叉类的金属制品。

刀叉也可体现西
方人个人意识以及贵族的生活。

二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的思维更多的是综合的、整体性的、具有感性的直觉的思维传统,同时又具有中国式的中庸思维,这种思想的实质是要调和甚至是取消用极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

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短于逻辑分析,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宏观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西方国家则强调分析的、局部的逻辑推理思维,并强调事物的自身特性以科学为思维的标准这种思维模式在现实世界呈现出多维性,同时在西方国家始终把个人的价值放在重要的位置,突出个人主义至上的原则。

初次接触西方餐桌礼仪刚开始我慒慒懂懂,在做论文过程中理会了它的含义,我深深的被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这个主题所吸引,它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培养了我的交际能力,也让我了解了合作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

参考文献:纪晓峰.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农业与技术.2011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