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原理

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原理一、前言混凝土和钢筋粘结是构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混凝土和钢筋的特性、粘结机理及影响粘结的因素等方面深入探讨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原理。
二、混凝土的特性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料和适量的水等原材料混合制成的一种人造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强度高:正常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60MPa。
2.耐久性好: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其密实程度、抗渗性、耐久性和抗冻性等方面。
3.成本低:混凝土的原材料广泛,价格低廉,可以大规模生产。
4.施工方便:混凝土可以在现场制作,施工方式多样,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结构形式。
5.难以加工:混凝土的强度较高,硬化后难以加工成形,需要采用预制件等方式。
三、钢筋的特性钢筋是一种具有高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金属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强度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400MPa以上。
2.韧性好:钢筋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下发生塑性变形。
3.耐腐蚀性好:钢筋表面可形成氧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4.易加工:钢筋可以进行各种加工,如钢筋弯曲、剪切、焊接等。
5.成本高:钢筋的成本较高,需要采取节约措施。
四、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机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理可以分为力学粘结和物理粘结两种。
1.力学粘结力学粘结主要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着力和摩擦力,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与混凝土产生的摩擦力和钢筋表面的毛细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物理粘结物理粘结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作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水泥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钙化物而形成的。
五、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的因素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钢筋的表面粗糙度:钢筋表面越粗糙,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越大。
2.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与钢筋的粘结力越大。
3.钢筋的直径:钢筋直径越大,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越大。
4.混凝土的含水量:混凝土含水量越大,与钢筋的粘结力越大。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 什么是粘结力?说到钢筋和混凝土,大家可能会想:“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其实,钢筋和混凝土就像是天生一对,缺一不可。
简单来说,粘结力就是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当混凝土凝固后,它就像个可靠的伙伴,牢牢地把钢筋抓住。
这样,钢筋在混凝土中就能发挥它的力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简直就是“相辅相成”。
那么,粘结力具体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混凝土和钢筋表面之间产生的一种摩擦和粘附的力量。
就好比我们在滑冰时,冰鞋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若摩擦力不够,那滑起来可就会东倒西歪。
钢筋的“嘴巴”要紧紧咬住混凝土,才能让整个建筑物像个壮汉一样稳稳当当,毫不动摇。
2. 粘结力的重要性2.1 结构的稳定性粘结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毕竟一个建筑如果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够,简直就像一个人没了根基,随时都可能“崩塌”。
我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老话同样适用于钢筋和混凝土。
只有它们团结一致,才能抵御外来的冲击和压力。
在实际应用中,像高层建筑、桥梁这些结构,粘结力更是不可或缺。
想象一下,如果某栋大楼的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像棉花糖一样软,那这栋楼岂不是随风摇曳,随时都有可能变成“豆腐渣”工程?可不行,这得让人心里打个寒颤。
2.2 耐久性与安全性再说到耐久性,粘结力对混凝土的抗裂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了足够的粘结力,混凝土可就容易开裂,时间一长,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所以,咱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得确保这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十足,让它们不离不弃。
3. 如何增强粘结力?3.1 选材讲究想要增强粘结力,首先得从选材入手。
好的钢筋和优质的混凝土是基础,咱们不能在这上面省钱,省钱就是花冤屈。
比如说,使用带有凹槽的钢筋,这种钢筋表面有“纹路”,就能增加和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自然粘结力就会提升。
就像人际关系,互动频繁才能亲近嘛。
3.2 施工工艺再来就是施工工艺,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基本锚固长度
l
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取决 于钢筋的强度及混凝土抗 拉强度,并与钢筋的外形 有关。《规范》规定纵向
f y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作为 d钢 筋 的 基 本 锚 固 长 度 , 其
f 计算公式为: t
小结
01
钢筋:钢筋的成份、种类 和级别,钢筋的应力应变 曲线,钢筋的塑性性能, 钢筋的冷加工。
2.3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01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作用主要是由于变 形钢筋肋间嵌入混凝土而产生的。
02 变形钢筋和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影响粘结的因素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
距、横向配筋及侧向压应力,以及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位置等。
1. 光圆钢筋及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都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但不与立方体强度成正比。 2. 变形钢筋能够提高粘结强度。 3. 钢筋间的净距对粘结强度也有重要影响。
2.3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影响粘结的因素 D.横向钢筋可以限制混凝土内部裂缝的发展,提高粘结强度。 E.在直接支撑的支座处,横向压应力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可以提高粘结强度。 F.浇筑混凝土时钢筋所处的位置也会影响粘结强度。
2.3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钢筋的锚固与搭接 ◆保证粘结的构造措施 (1)对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和钢筋,要保证最小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 (2)为了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必须满足钢筋最小间距
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 (3)在钢筋的搭接接头内应加密箍筋; (4)为了保证足够的粘结在钢筋端部应设置弯钩; (5)对大深度混凝土构件应分层浇筑或二次浇捣; (6)一般除重锈钢筋外,可不必除锈。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一、概述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是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讨论。
二、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理主要包括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种。
1. 物理作用混凝土与钢筋的物理作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和粘着力引起的。
当钢筋进入混凝土时,混凝土会填充钢筋表面的凹槽和孔隙,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混凝土的粘着层,这层粘着层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着力。
2. 化学作用混凝土与钢筋的化学作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和钢筋表面的氧化铁层之间的化学反应。
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可以与钢筋表面的氧化铁层反应,生成一层铁盐,这层铁盐能够有效地增加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着力。
三、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指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粘结强度、粘结刚度、粘结变形和粘结失效模式等。
1. 粘结强度粘结强度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抗剪强度或剥离强度。
它是评价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
粘结强度越大,表明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着力越强。
2. 粘结刚度粘结刚度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刚度。
它是评价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结刚度越大,表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刚度越大,粘着层越厚。
3. 粘结变形粘结变形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相对变形。
它是评价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结变形越小,表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相对变形越小,粘着层越均匀。
4. 粘结失效模式粘结失效模式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着层失效的方式。
它是评价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结失效模式主要包括滑移失效、剥离失效、破坏失效等。
四、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因素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粘着层厚度、钢筋表面状态和环境温度等。
1.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是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是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力
学基础。
混凝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压力性能,而钢筋则具有很好的拉力性能。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改善材料性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主要是靠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
擦力和化学键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当钢筋埋入混凝土中时,混凝土会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较密实的硬壳,防止钢筋腐蚀,同时在钢筋表面与混凝土之间形成微小凸起和凹槽,增加了它们之间的摩擦力。
另外,在混凝土凝固后,水泥浆中的钙化合物和钢筋表面的氧化铁会产生化学键,进一步增强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覆盖层厚度等。
因此,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加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 -。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标准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是混凝土结构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标准,对于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相关术语解释1. 粘结强度:表示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能力,通常用单位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来表示。
2. 粘结长度:表示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区域长度,通常用钢筋直径的倍数来表示。
3. 粘结面积:表示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面积,通常用钢筋周长与粘结长度的乘积来表示。
三、试验方法1. 压缩试验法:将混凝土和钢筋制成试件,施加一定的压力,测量压力和变形,计算粘结强度和粘结长度。
2. 拉伸试验法:将混凝土和钢筋制成试件,在试件两端施加拉力,测量拉力和伸长量,计算粘结强度和粘结长度。
3. 剪切试验法:将混凝土和钢筋制成试件,在试件中央施加剪力,测量剪力和变形,计算粘结强度和粘结长度。
四、标准制定1. 粘结强度标准:根据试验结果,粘结强度应不低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0.7倍。
2. 粘结长度标准:根据试验结果,粘结长度应不低于钢筋直径的20倍。
3. 粘结面积标准:根据试验结果,粘结面积应不低于钢筋周长与粘结长度的乘积的1.5倍。
4. 试验方法标准:试验应按照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要求进行,试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试验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2611-2007的要求。
五、检验方法1. 粘结强度检验:取混凝土和钢筋制成的试件,在试件中央施加一定的压力、拉力或剪力,测量应变或变形,计算粘结强度。
2. 粘结长度检验:取混凝土和钢筋制成的试件,测量粘结长度。
3. 粘结面积检验:取混凝土和钢筋制成的试件,测量粘结面积。
六、检验标准1. 粘结强度:检验结果应不低于制定标准要求的粘结强度。
2. 粘结长度:检验结果应不低于制定标准要求的粘结长度。
3. 粘结面积:检验结果应不低于制定标准要求的粘结面积。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一、引言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基本的力学问题之一。
混凝土作为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的材料,钢筋则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工程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影响粘结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粘结质量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基础性问题。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是因为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钢筋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得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粘结力。
具体来说,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石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形成了水化产物,这些产物与钢筋表面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了一层新的物质,称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界面。
这个界面既包括化学反应形成的水化产物,也包括物理上的机械锚固。
三、影响粘结质量的因素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混凝土本身的性质、钢筋的表面形态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形态等。
1.混凝土本身的性质混凝土本身的性质是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中水泥的种类、水灰比、骨料的类型和粒径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也会更好。
2.钢筋的表面形态钢筋表面的形态也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
钢筋表面的锈蚀、氧化等物质会影响粘结质量,而表面处理可有效提高粘结质量。
例如,钢筋表面的喷砂、喷丸处理等可去除钢筋表面的锈蚀、氧化等物质,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
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形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形态也是影响粘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界面形态主要包括钢筋的直径、表面形态和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径等。
钢筋直径越大,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面积也就越大,粘结质量也会更好。
而骨料的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文中,将介绍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理、粘结性能测试以及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并探讨如何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一、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机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由于化学和物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当混凝土凝固后,水泥胶体开始逐渐硬化,形成坚固的胶凝体。
同样的,钢筋表面与混凝土中的水泥胶体发生反应,并形成了一层胶体粘结层。
这层胶体粘结层将混凝土和钢筋牢固地粘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二、粘结性能测试方法为了评估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剪切试验和拉伸试验。
1.剪切试验:剪切试验是测定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强度的常用方法。
一般采用双剪试验或剪切铰接试验。
在这些试验中,混凝土试块上面安装有两根钢筋,底部则安装一个刚度较高的支撑装置。
通过对试块施加剪切力,观察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2.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测定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另一种方法。
拉伸试验通常使用拉伸试件,其两端固定有一根或多根钢筋。
通过施加拉力,在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评估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性能。
三、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的因素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混凝土本身的性质、钢筋表面状态以及施工工艺等。
1.混凝土本身的性质:混凝土的强度、含水量和孔隙结构等对粘结性能有重要影响。
强度越高、孔隙结构越密实的混凝土,其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越高。
2.钢筋表面状态:钢筋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和油污等会降低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因此,在施工前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可以提高粘结性能。
3.施工工艺:施工中的坍落度、振捣浇筑和养护等工艺措施也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
合理的施工操作能够提高粘结性能,确保混凝土充分包覆钢筋。
四、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强度的方法为了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方: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可以选择高强度胶结材料,增加胶结剂和细集料的粘结性能,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界面标准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界面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界面是混凝土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质量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界面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中用于连接钢筋的部件,例如梁、柱、板等。
三、术语和定义1.粘结强度: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胶结强度。
2.锚固长度: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有效嵌入长度。
3.粘结长度: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有效粘结长度。
四、标准要求1.粘结强度要求: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应大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在极限状态下,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应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在极限状态下,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应大于或等于钢筋的屈服强度。
2.锚固长度要求:(1)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钢筋的锚固长度应大于等于其直径的6倍。
b.钢筋的锚固长度应大于等于其直径的2倍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之和。
(2)在极限状态下,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钢筋的锚固长度应大于等于其直径的12倍。
b.钢筋的锚固长度应大于等于其直径的4倍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之和。
3.粘结长度要求:(1)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钢筋的直径小于等于25mm时,其粘结长度应大于等于其直径的2倍。
b.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粘结长度应大于等于50mm。
(2)在极限状态下,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钢筋的直径小于等于25mm时,其粘结长度应大于等于其直径的4倍。
b.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粘结长度应大于等于100mm。
4.粘结面积要求: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面积应大于等于其周长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之和的乘积。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

受压钢筋锚固长度:大部分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 不应小于相应受拉锚固长度的0.7倍。
a 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当多于一项时,可以连乘计算,但不应大于0.6, 锚固长度 不得小于200mm。
6 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 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 长度的0.6倍。
裂缝间的粘结应力
N N
s
N
s=c
N
N
N
裂缝间粘结应力
二、粘结力的组成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由三部分组成: ⑴ 混凝土中水泥胶体与钢筋表面的化学胶结力; ⑵ 混凝土因收缩将钢筋握紧而产生的钢筋与混凝土间 的摩擦力; ⑶ 机械咬合力。 当钢筋与混凝土产生相对滑动后,胶结力即丧失。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握裹力和钢筋与混凝土表面的摩 擦系数。 对光面钢筋:粘结力主要来自于胶结力和摩擦力。 对变形钢筋:粘结力主要来自于机械咬合力。
拔出试验 Pull out test
d N =sAs
d 100
自由端
l
5d 2~3d
套管
u
N =sAs
加载端
N F
N拔 出或混凝土劈裂)时,钢筋与混凝 土界面上的最大平均粘结应力。
四、基本锚固长度
d
N =sAs
l
N s As u dl dl
三粘结强度一钢筋与结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与粘应力二粘结力的组成四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bondbetweenreinforcementconcrete粘结的概念钢筋与混凝土间具有足够的粘结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力变形的基本前提
1.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是指钢筋利用混凝土表面附着力,将钢筋与混凝土紧密连接起来的现象。
这种粘结作用是钢筋与混凝土合成结构的基础,其强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合成结构的整体性能。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 重力作用:混凝土自身的重力对钢筋形成压力,从而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更加牢固。
2. 摩擦力作用: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孔和孔隙能够抓住钢筋表面的凸起部分,从而形成阻力和摩擦力,增加粘结力。
3. 成分变化作用:混凝土凝固后,水分逐渐蒸发,混凝土会发生收缩变化,这时候就会产生负压,让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是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外力的基础,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问题。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建筑结构中的“隐形纽带”,将混凝土和钢筋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承受着各种荷载和外力的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混凝土和钢筋这两种材料。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如沙子、石子)、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它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性能相对较弱。
而钢筋呢,具有出色的抗拉强度。
把它们结合起来,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出坚固耐用的建筑结构。
那么,混凝土与钢筋是如何实现粘结的呢?这主要依靠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机械咬合力和化学胶着力。
摩擦力就好比两个人手拉手,紧紧握住对方,不让彼此分开。
当钢筋表面与混凝土接触时,由于它们之间的微观不平度和压力,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粘结。
机械咬合力则更像是钩子钩住物体。
钢筋表面通常会有一些变形,比如肋纹,这些肋纹就像小钩子一样嵌入混凝土中,增加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使得它们更难分离。
化学胶着力则是由于水泥浆中的某些成分与钢筋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粘结力。
在实际工程中,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钢筋的表面形状。
前面提到的肋纹钢筋,其粘结性能通常优于光圆钢筋。
因为肋纹能够提供更大的机械咬合力。
混凝土的强度也起着关键作用。
强度高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包裹住钢筋,提供更稳定的粘结环境。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同样重要。
保护层过薄,可能会导致钢筋过早受到腐蚀,影响粘结性能;保护层过厚,则会增加裂缝宽度,对粘结也不利。
还有钢筋的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不够,钢筋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容易从混凝土中拔出。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与钢筋的良好粘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设计方面,要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合理选择钢筋的类型、直径和布置方式。
确定合适的锚固长度和保护层厚度,以满足粘结性能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振捣要均匀,不能出现漏振或过振的情况,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与钢筋的粘结。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原理及影响因素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原理及影响因素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粘结性能是保证结构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将其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粘结强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而且也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能。
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原理及影响因素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原理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作用是建立在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和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之上的。
具体来说,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当钢筋混凝土受到外力作用时,混凝土表面与钢筋之间的粘结作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表面摩擦力、化学反应力和物理吸附力等。
其中,表面摩擦力是最主要的一种附着力,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和钢筋表面的变形所产生的。
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越大,摩擦力就越大,从而提高了钢筋与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
此外,混凝土表面与钢筋之间的化学反应力和物理吸附力也会对钢筋与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产生影响。
2、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是指混凝土表面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
它是由于钢筋表面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当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加,从而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三、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的因素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其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就越大。
2、钢筋的形状和表面状态钢筋的形状和表面状态也会对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产生影响。
钢筋的形状包括钢筋的直径、肋筋的高度和间距等。
钢筋的表面状态包括表面粗糙度和表面锈蚀程度等。
一般来说,钢筋的表面越光滑,与混凝土之间的附着力就越小,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小,从而影响了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
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有哪些措施

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有哪些措施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是构造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抗弯性能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牢固可靠,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粘结性能。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和钢筋。
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的选择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钢筋的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且要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钢筋的强度和粘结性能。
其次,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时,要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在养护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另外,要注意钢筋的加工和安装。
钢筋的加工要符合国家标准,且要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钢筋的质量和粘结性能。
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间距和受力方式,以确保钢筋的粘结性能。
此外,要注意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界面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时,要采取适当的界面处理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牢固可靠。
常见的界面处理措施包括使用界面剂、增加粘结面积、采用搓擦法等。
最后,要进行适当的验收和检测。
在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完成后,要进行适当的验收和检测,以确保粘结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拉拔试验、冲击试验、超声波检测等。
总之,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是结构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加强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性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和钢筋、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注意钢筋的加工和安装、注意粘结界面处理、进行适当的验收和检测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牢固可靠,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原理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原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在混凝土固化后,钢筋与混凝土形成一种牢固的结合状态。
这种结合状态是由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存在一种粘结力,也称为黏着力。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保证,它能够将混凝土与钢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反应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存在一种化学反应,即水泥基材料与钢筋表面氧化层中的氧化铁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称为钢筋表面的水化产物。
这种水化产物能够填充钢筋表面的毛细孔和微缝,增加了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着力。
2.机械钩爪效应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还与钢筋的表面形状有关。
钢筋表面通常采用齿形、螺旋形等形状,这些形状能够在混凝土中形成许多机械钩爪,从而增加了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和黏着力。
3.表面张力效应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还与混凝土表面张力有关。
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水分子会形成一种表面张力,这种表面张力能够吸引钢筋表面的水化产物,从而增加了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着力。
4.应力分布效应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还与应力分布有关。
在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的强度与应力分布有关,因此在钢筋周围形成的应力场也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着力。
当钢筋受到拉伸应力时,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着力会增加;当钢筋受到压缩应力时,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着力会减少。
总之,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化学反应、机械钩爪效应、表面张力效应和应力分布效应等。
了解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原理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课件

形成机制
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由 于受到压力作用,混凝土 紧密地包裹在钢筋表面, 形成摩擦力粘结。
影响因素
摩擦力粘结的大小受到混 凝土抗压强度、钢筋直径 和埋置深度等因素的影响 。
吸附力粘结
定义
吸附力粘结是指混凝土对钢筋表面的吸附作用产生的粘结力。
形成机制
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会与钢筋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形成吸附 力粘结。
大跨度结构
大跨度结构是指跨越较大空间的桥梁 、大跨度厂房等建筑物,其结构的安 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钢筋与混凝 土粘结在大跨度结构中广泛应用于主 梁、拱等结构部位,能够提高结构的 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增强结构的耐久 性。
VS
在大跨度结构中,由于跨越空间大、 载荷大等特点,结构部位容易发生变 形、开裂等现象,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而钢筋与混凝土粘结能够 有效地传递剪力和压力,提高结构的 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大跨度结构 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影响因素
吸附力粘结的大小受到混凝土中水泥含量、水灰比和养护条件等 因素的影响。
粘结力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05
钢筋表面粗糙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
钢筋直径和埋置 深度
混凝土中水泥含 量和水灰比
养护条件
钢筋表面越粗糙,与混凝 土之间的机械咬合力越大 ,粘结力越强。
混凝土抗压强度越高,摩 擦力粘结越大,粘结力越 强。
施工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粘结力的大小直 接影响到钢筋的定位和固定,以 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粘结的原理
化学胶结力
01
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与钢筋表面氧化层之间的化学结合力
。
摩擦力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是混凝土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制、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以及提高粘结性能的方法。
一、粘结机制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机械粘结和化学粘结。
1. 机械粘结:当钢筋镶入混凝土中时,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和阻力。
这种摩擦力和阻力可以防止钢筋在混凝土中滑动或剥离,从而实现粘结。
2. 化学粘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与钢筋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钙化物。
这层钙化物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能够牢固地将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
二、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钢筋的表面形态:钢筋表面的光滑程度和粗糙度会直接影响粘结性能。
表面光滑的钢筋粘结性较差,而表面粗糙的钢筋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
2. 钢筋的直径和强度:较大直径和较高强度的钢筋通常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因为它们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更高的抗拉能力。
3. 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适宜的混凝土配合比以及足够的强度可以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较高的水灰比和过高的强度会导致粘结性能下降。
4.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和湿度也会对粘结性能产生影响。
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助于混凝土的早期硬化,提高粘结性能。
三、提高粘结性能的方法为了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表面处理:对于表面光滑的钢筋,可以采用钢丝刷、喷砂等方法进行表面处理,增加钢筋的粗糙度,提高粘结性能。
2. 锚固长度:增加钢筋的锚固长度可以提高粘结性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锚固长度。
3. 优化配合比和强度: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可以提高粘结性能。
根据结构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水灰比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4. 控制施工工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保证混凝土质量和粘结性能。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及增强措施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及增强措施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的原理,并介绍增强粘结性能的常见措施。
一、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制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机制实现的。
物理机制是指混凝土与钢筋表面微观形貌的相互咬合,形成摩擦力和锚固力。
化学机制则是指混凝土中水化产物与钢筋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钝化层,增强粘结强度。
在混凝土中,钢筋的侧向支撑力和粘结力是实现力传递的关键因素。
钢筋侧向支撑力是指混凝土通过侧向约束钢筋,使其不易产生侧向位移。
粘结力则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和锚固力,主要由一下几个因素影响:混凝土的品种和强度、钢筋的表面形态、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界面特性等。
二、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的措施为了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表面预处理混凝土浇筑前可以对钢筋表面进行预处理,例如喷砂处理或喷涂粘结剂。
这样可以增加钢筋表面的粗糙度,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咬合力和摩擦力,从而增强粘结性能。
2. 添加粘结剂在混凝土配制中添加粘结剂,如聚合物粉末、秸秆灰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这些粘结剂能够与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更牢固的粘结界面。
3. 钢筋加工处理钢筋的表面可以进行加工处理,如热轧、冷轧、酸洗等。
这样可以改善钢筋表面的形态,增加粘结面积,提高粘结强度。
4. 增加粘结面积在设计时可以增加钢筋的直径或者使用多股钢筋。
这样可以增加粘结面积,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5.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配合比过水或强度过高都会对粘结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6. 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施工工艺要求,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紧密接触,避免气孔、缺陷等因素影响粘结性能。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钢筋混凝土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钢筋混凝土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在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首先得明白它们各自的特点。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水等混合而成的人造石材,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但抗拉强度较低。
而钢筋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能够有效地承受拉力。
那么,钢筋与混凝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呢?这就依赖于它们之间良好的粘结性能。
粘结作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化学胶结力、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
化学胶结力是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浆体与钢筋表面产生的化学吸附作用。
不过,这种力相对较小,而且一旦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化学胶结力就会迅速丧失。
摩擦力则是当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相对滑移趋势时产生的。
它的大小取决于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的正压力以及摩擦系数。
机械咬合力是粘结力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它是由于钢筋表面的肋纹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作用产生的。
钢筋表面的肋纹能够有效地阻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从而大大提高了粘结性能。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钢筋的表面形状。
带肋钢筋由于其表面的肋纹能够提供更强的机械咬合力,因此比光圆钢筋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
其次是混凝土的强度。
一般来说,混凝土强度越高,其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性能也越好。
再者是保护层厚度。
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可以防止钢筋过早地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粘结性能。
此外,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间距和布置方式等也会对粘结性能产生影响。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
如果粘结性能不足,在受力过程中钢筋可能会过早地从混凝土中拔出,导致结构的承载力下降,甚至发生破坏。
例如,在梁的受弯构件中,如果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不好,钢筋无法有效地将拉力传递给混凝土,梁就可能在达到设计荷载之前就发生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7.1 概述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是钢筋与其周围一定影响范围内混凝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是这两种材料共同工作的前提之一,也是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刚度以及裂缝控制起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粘结的退化和失效必然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降低和破坏。
随着有限元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中的应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和滑移的研究更显重要。
7.1.1 粘结应力及其分类1.粘结应力的定义粘结应力是指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剪应力。
它并非真正的钢筋表面上某点剪应力值,而是一个名义值(对于变形钢筋而言),是指在某个计算范围(变形钢筋的一个肋的区段)内剪应力的平均值,且对于变形钢筋来说,钢筋的直径本身就是名义值。
2.粘结应力分类·弯曲粘结应力由构件的弯曲引起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剪应力。
可近似地按材料力学方法求得。
由于在混凝土开裂前,截面上的应力不会太大,所以一般不会引起粘结破坏,对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该粘结主要体现混凝土截面开裂前钢筋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机理。
其大小与弯曲粘结应力及截面的剪力分布有关,即对于未开裂截面,弯曲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与剪力分布相同。
·锚固粘结应力钢筋的应力差较大,粘结应力值高,分布变化大,如果锚固不足则会发生滑动,导致构件开裂和承载力下降。
粘结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
·裂缝间粘结应力开裂截面的钢筋应力,通过裂缝两侧的粘结应力部分地向混凝土传递,使未开裂截面的混凝土受拉,也使得混凝土内的钢筋平均应变或总变形小于钢筋单独受力时的相应变形,有利于减小裂缝宽度和增大构件的刚度,此即“受拉刚化效应”。
裂缝间粘结应力属于局部粘结应力范围。
该粘结应力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受拉区混凝土参与工作的程度。
局部粘结应力应变分布复杂,存在着混凝土的局部裂缝和两者之间的相对滑移,平截面假定不再符合,且影响因素较多,如剪切破坏、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以及结构中的弹塑性分析等。
7.1.2 研究现状由于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作用的因素较多,且差异性较大,较难给出理想的、普遍共同接受的计算理论。
目前,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有充分论据的粘结滑动理论。
各国规范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另外一方面,笼统的构造要求大大忽视了对粘结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
7.1.3 研究的重要性·工程实践上的重要性——钢筋的锚固、搭接和细部构造;·理论上的重要性——剪切破坏、裂缝宽度、塑性铰转动能力以及弹塑性分析问题的源头;·有限元方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要求,需给出粘结应力与相对滑动的数学模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力反应,尤其是在大变形下的粘结性能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件的连接部位的恢复力特性,粘结退化是使节点区强度丧失和刚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7.2 粘结性能试验7.2.1 试验方法结构中钢筋粘结部位的受力状态复杂,很难准确模拟。
根据试验性质以及获取数据的内容,分为静力试验方法和动力试验方法。
1.静力试验方法·拔出试验最初的试验方法,将钢筋埋置于混凝土中心。
由于加载端混凝土受到混凝土的局部挤压,与结构中钢筋端部附近的应力状态差别大,影响了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因此,将其改为试件加载端的局部钢筋与周围混凝土脱空的试件。
但是,螺纹钢筋采用这种试验方法时,试件常发生劈裂破坏。
所以,又设置横向钢筋(螺旋箍筋)以改善其性能。
(三种试件图7-1所示)·梁式试验梁式试验(图7-2)是为了更好地模拟梁端锚固粘结性能状态。
由于拔出试验不能反映钢筋锚固区域存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影响。
梁式试验试件梁端无粘结,中央为10d 的粘结区域,使粘结应力分布更为均匀。
这两类试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和粘结长度相同的试件,拔出试验比梁式试验得到的平均粘结强度高,其比值约为1.1-1.6。
除了钢筋周围混凝土应力状态差别外,后者的混凝土保护层较薄也是主要原因。
无论哪种试验,试验中均需要量测钢筋的拉力、拉力极限值以及钢筋加载端和自由端与混凝土的相对滑移量。
必要时,需要在钢筋内部埋置应变片,以准确量测钢筋的应变。
按试验相邻电测点的钢筋应力差计算相应的粘结应力,从而得到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裂缝处涂上诸如红色墨水以观察粘结裂缝的发展规律。
·局部粘结-滑移试验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需要建立钢筋与混凝土在接触面上的力和滑移的物理模型,即局部粘结应力和局部滑移的本构关系。
但是,通常的粘结试验得到的只是平均粘结应力与试件加载端或自由端的关系,并不代表试件内部的S τ-关系。
目前,采用两种局部粘结-滑移试验:一种是短埋长的拔出试验,一种是埋长较长的拉伸试验,如图7-4所示。
短埋长试验是为了使量测的平均粘结应力及自由端具有局部对应关系,使得粘结应力τ及滑动量S 沿埋长分布接近于均匀,可近似地代表均布S τ-关系。
当钢筋与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长度时,一般情况下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变s ε和c ε沿试件长度上是变化的。
因此,钢筋的位移x g ∆,及与钢筋接触面上的混凝土位移x h ∆,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x S =x g ∆-x h ∆ 沿试件长度方向上也是变化的。
如果能够直接量测试件内部的钢筋与混凝土在接触面上的相对滑动量x S ,则局部粘结应力x τ与局部滑移x S 的关系便不难得出。
但是应该指出,在不会过分地破坏粘结的条件下,量测试件内部的相对滑动量x S 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解决方法。
另外一种途径是通过测定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变分布,利用系数关系间接地得出x S :2.动力试验方法·梁柱节点试验梁柱节点试验可较为真实地模拟在轴向力和剪力作用下局部粘结滑移关系。
量测的结果有的以粘结应力-滑移关系体现,有的以梁端弯矩和转角来体现。
·Tassios 装置在其静力加载装置基础上改装而成,可以测得局部粘结应力与相对滑移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考虑轴向力的影响。
综上所述,用于粘结-滑移的试验装置众多,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试验装置,阻碍了各个试验数据之间的对比,不利于粘结作用的深入研究。
7.2.2 拔出试验的粘结和滑移拔出试验在钢筋拔出过程中,钢筋的应力不断增加,而粘结应力的峰值却不断地后移,即从加载端逐渐地退出工作,图7-6是Amstutz 的试验曲线。
应该指出,实际的钢筋应变不是光滑的,因而由钢筋反算的粘结应力:4sxd ddxστ-=(式中d 为钢筋的直径)也不是光滑的。
在变形钢筋中,由于肋的咬合作用以及次生斜裂缝出现,混凝土的拉应力沿杆长也必然是不连续的,当钢筋上所贴的应变片越长,间距越大,这一不连续性越被掩盖。
此外,在一定的埋长下,自由端的滑移比加载端要小得多。
目前拉伸试验是为了模拟构件主裂缝的间距,因而较短。
钢筋在梁端拉伸后,试件中点应是不动点。
由于试件较短,钢筋应力一开始沿长度的差别就不那么大,但粘结应力最大值则随着肋左混凝土退出工作而向内移动。
§7.3 粘结机理7.3.1 粘结力的组成图7-6 拔出试验中钢筋应力粘结力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1.胶结力混凝土水化产生的凝胶体对钢筋表面产生化学胶结力。
这种胶结力一般很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一旦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时,该力立即消失,且不可恢复。
2.摩阻力混凝土硬化时体积收缩,将产生裹紧钢筋的摩阻力。
这种摩阻力的大小取决于握裹力和钢筋与混凝土表面的摩擦系数。
对钢筋产生的垂直于摩擦面的正压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阻力就越大。
3.机械咬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机械咬合力。
对于光圆钢筋,表面的自然凹凸程度较小,这种作用力较小,因此它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是较低的,需要设置弯钩以阻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较大的相对滑动;对于变形钢筋,肋的存在可显著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从而大大增加粘结强度,这是它粘结组成的很大一部分。
其实,粘结力的三个部分都与钢筋表面的粗糙度和锈蚀程度密切相关,在试验中很难单独量测或严格区分。
而且,在钢筋的不同受力阶段,随着钢筋滑移的发展、荷载(应力)的加卸载等原因,各部分粘结作用也有变化。
对于光圆钢筋,其粘结力主要来自前两项;而变形钢筋的粘结力三项都包括,其中第三项占大部分。
二者的差别,可以用订入木料中的普通钉和螺丝钉的差别来解释。
7.3.2 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一般认为,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强度由水泥凝胶体和钢筋表面的化学粘结所组成。
但是即使在低应力下也将产生相当大的滑移,并可能破坏混凝土和钢筋间的这种粘结。
一旦产生这样的滑移,握裹力将主要取决于钢筋表面的粗描程度和埋置长度内钢筋横向尺寸的变化。
σ、粘结应力τ以及加载端和自由端滑如图7-8所示光圆钢筋应力s移量的试验曲线。
从中可以知道:(1)随着拉拔力的增大,粘结应力图形的峰值由加载端向内部移动,临近破坏时,移至自由端附近,同时粘结应力图形的长度(有效埋长)也达到了自由端,钢筋的应力渐趋均匀;ττ=后,钢筋的受力段和滑移段继续(2)当荷载达到/0.40.6uS)明显成曲线增长,但自由端无滑移。
粘结扩展,加载端的滑移(l应力不仅分布区延伸,峰点加快向自由端漂移,其形状也由峰点右偏曲线转为左偏曲线;(3)当8.0/=u ττ时,钢筋的自由端开始滑动,加载端的滑移发展迅速,此时滑移段已遍及钢筋全埋长,粘结应力的峰点很靠近自由端。
加载端附近的粘结破坏严重,粘结应力已很小,钢筋的应力接近均匀;(4)当自由端的滑移为0.10.2f S mm =时,试件的荷载达到最大值u N ,即达到钢筋的极限粘结强度。
此后,钢筋的滑移(l S 和f S )急速增大,拉拔力由钢筋表面的摩阻力和残存的咬合力承担,周围混凝土被碾碎,阻抗力下降,形成曲线的下降段。
上述是针对短埋长的试件,其破坏形式是钢筋从混凝土中被徐徐拔出;如果是长埋长的试件,其破坏形式是钢筋受拉屈服,而钢筋不被拔出。
可以通过此试验确定最小锚固长度。
7.3.3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1.无横向配筋时变形钢筋的粘结性能试验变形钢筋和光圆钢筋的主要区别是钢筋表面具有不同形状的横肋或斜肋。
变形钢筋受拉时,肋的凸缘挤压周围混凝土,大大地提高了机械咬合力,改变粘结受力机理,有利于钢筋在混凝土中的粘结锚固性能。
图7-9所示为无横向配筋的粘结性能试验结果,由图可知:(1)开始受力后钢筋的加载端局部就由于应力集中而破坏了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发生滑移;(2)当荷载增大到3.0/≈u ττ时,钢筋自由端的粘结力也被破坏,开始出现滑移f S ,加载端的滑移加快增大,钢筋的受力区域和滑移区域较早地遍布钢筋的全长;(3)当增大到/0.40.5u ττ=时,即S τ-曲线上的A 点,钢筋靠近加载端横肋的背面发生粘结破坏,出现拉脱裂缝①,随即,此裂缝向后延伸,形成表面纵向裂缝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