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云南省红河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哈尼族人口及分布状况
哈尼族人口及分布状况哈尼族人口及分布状况哈尼族人口及分布状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下文数据主要来自省、州(市)、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第六次人口普查云南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
其中,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
其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4%;哈尼族人口为163.0万人,占总人口的3.55%;白族人口为156.1万人,占总人口的3.40%;傣族人口为122.2万人,占总人口的2.66%;壮族人口为121.5万人,占总人口的2.64%;苗族人口为120.3万人,占总人口的2.62%。
云南省哈尼族人口163万,位居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二。
云南省哈尼族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红河州哈尼族人口为78.97万人,占红河州总人口的17.5%;西双版纳州哈尼族人口为21543人,占总人口的19.01%;普洱市哈尼族454666人,占普洱市总人口的17.88%;玉溪市哈尼族人口为130279人,占玉溪市总人口的5.66%。
昆明市、楚雄市、曲靖市等地也有哈尼族分布。
楚雄州哈尼族人口为6176人,占楚雄市总人口的0.2%;曲靖市哈尼族人口为2114人,占曲靖市总人口的0.04%;昆明市所发布公报未见少数民族统计数据。
第六次次全国人口普查,云南省哈尼族人口达到9000人以上的有20个县。
红河州红河县由2000年的204615人增为231919人,超过墨江跃居全国哈尼族人口最多的县。
绿春以87.7%的比例保持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
除勐海、江城两县哈尼族人口比例较之2000年有所降低,其余各县哈尼族人口比例均有所提高。
具体数据如下:此外,玉溪市红塔区哈尼族人口为7486人,占总人口的1.51%;蒙自市哈尼族人口606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5% ;石屏县哈尼族人口470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7%;景谷县哈尼族人口为348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9%;易门哈尼族3384,占全县总人数1.91%;晋宁县哈尼族人口为163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58%;河口县哈尼族人口为157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1%;武定县哈尼族人口为75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28%;华宁县哈尼族人口为52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25%。
2508-云南省丽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丽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05-27 丽江市统计局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六千七百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前期准备、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人口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主要数据的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市总人口为1244769人。
二、人口增长全市5个县(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12664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18123人,增长10.48%。
平均每年增加1181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5个县(区)共有家庭户312668户,家庭户人口为114837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1人减少了0.24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5个县(区)的人口中,男性为642374人,占总人口的51.61%;女性为602395人,占总人口的48.39%。
总人口性别比106.6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0上升为106.64。
五、年龄构成全市5个县(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27498人,占总人口的18.28%;15-64岁的人口为921118人,占总人口的7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6153人,占总人口的7.7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3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市5个县(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37893人,占总人口的43.2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06876人,占总人口的56.79%。
其中,彝族人口为243282人,占总人口的19.54%;纳西族人口为240580人,占总人口的19.33%;傈僳族人口为115730人,占总人口的9.30%。
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
为张家口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 •少用罐装食品、饮料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 •庭院室内养花种草 •自备餐盒,少用塑料餐盒
买菜、购物多用布袋 •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不乱扔废弃物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 选用节能灯 •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不吃野生动物
①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 国经济的发展。 ②造成吃饭、就业、交通、住房、医 疗、养老等一系列问题。 ③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④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我国的 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⑤影响综合国力的增长速度和规模。 ⑥影响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3、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我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 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表明及原因)
中国居民的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 口的素质在提高。这体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 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进步。
人口的流动和分布
2010年我国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2.21 亿人,比2000年增加了1亿人。此外一个非常明显的 特点是这一次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增加, 内陆稍微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在下降。这 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口从内陆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 移、流动。(原因及影响)
这些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什么?有何危害?我们该如 何处理呢?
环境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地球上有170 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 由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大量物种灭绝。 目前已经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 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 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2505-云南省昭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昭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昭通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昭通市统计局2011年5月24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三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5213533人。
二、人口增长全市常住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5923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21145人,增长13.53%。
平均每年增加62114.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8%。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277371户,家庭户人口为510557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00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平均家庭户规模基本持平。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738005人,占总人口的52.52%;女性为2475528人,占总人口的47.4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00上升为110.60。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400577人,占总人口的26.86%;15-59岁人口为3312738人,占63.54%;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0218人,占9.60%,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4953人,占6.8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3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2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9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683478人,占总人口的89.8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30055人,占总人口的10.17%。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
月1日零时;1990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2000年普查时点为11月1日零时;2010
性别比(女=100) 家庭户规模 (人/户) (%)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0-14 15-64 65岁及以上 总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少儿抚养比 民族人口 汉族
30.1 66.6 3.3 (%) 50.2 5.0 45.2
41.5 54.4 4.1 83.8 7.5 76.3
22.4 72.0 5.6 38.9 7.8 31.1
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项 常住人口 男 女
目 (万人)
1953 276.8 159.8 117.0 136.5
1964 759.7 391.1 368.6 106.1
1982 923.1 467.1 456.0 102.4 3.7
1990 1081.9 559.3 522.6 107.0 3.2
2000 1356.9 707.4 649.5 108.9 2.9
文盲人口及文盲率
文盲人口 文盲率 平均受教育年限 城乡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万人) (%) (年) (万人) 205.8 71.0
168.9 34.2 5.3
114.7 16.0 7.8
Hale Waihona Puke 94.3 10.9 8.6
57.8 4.9 10.0
425.8 333.9
597.0 326.1
794.5 287.4
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1982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1990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2000年普查时点为11 年普查时点为11月1日零时。
80.2
文盲人口,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的文盲人口数为15周岁及以上文盲和
2507-云南省红河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红河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日期:2011/5/20 来源:红河日报红河州统计局红河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2011年5月17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近3万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和奋力拼搏,高质量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复查验收、快速汇总及数据处理等各项任务,取得了人口普查的重大成果,现将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总人口及分布全州总人口450.1万人。
13个县市人口分布如下:(单位:万人)蒙自41.72 个旧45.98 开远32.27屏边15.40 建水53.15 石屏29.91弥勒53.97 泸西40.07 元阳39.68红河29.65 金平35.62 绿春22.22河口10.46二、人口增长变化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13.05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7.05万人,增长8.97%,平均每年增加3.7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
三、家庭户人口全州普查实际登记家庭户11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31.1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6人减少了0.07人。
四、性别构成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男性为234.13万人,占总人口的52.02%;女性为215.96万人,占总人口的47.9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09下降为108.42。
五、年龄构成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6.66万人,占总人口的21.48%;15-59岁人口为304.78万人,占总人口的67.71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8.65万人,占总人口的10.8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4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维基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志一般信息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百分比变化▲5.84%人口最多广东(1,0430,3132人)人口最少西藏(300,2166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中国政府在2010年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距上次普查相隔10年时间,与前五次人口普查只调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口相比,此次普查首次将中国境内的境外人员纳入普查对象。
此次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进行登记调查,于2010年11月10日结束。
根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全国总人口共计13.7053亿人,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户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人口的流动性等八方面。
概述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决定2010年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根据中国国务院的文件,此次普查的内容为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费用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部分地区的资料准备工作在2010年中5月到6月份左右已经展开,工作人员构成确定则在9月完成。
由于所需人手数量庞大,单靠政府工作人员难以完成。
所以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员构成以政府工作人员及临时聘用人员组成,其中政府工作人员多为参与指挥工作。
由于人口普查需占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又不属于长期工作。
所以在临时工作人员构成上,不少是一些离退休的在家老人。
有政府官员称,居民不得拒绝普查员入户登记。
对于“顽固”拒绝开门的人家,普查员可能请民警帮忙入户。
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编辑第六次人口普查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此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已上报户口)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目录1普查简介2普查意义3基本方案4普查标志▪标志涵义▪使用范围▪使用管理5政策文件6主要特点▪变化▪特点▪效果▪难点7普查数据8普查结果▪第一号公报▪第二号公报9遭遇难点▪流动人口▪难聘普查员▪维护隐私10热点解读▪户籍整顿▪普查建筑▪健康状况▪资料泄密11历史发展▪缘起▪成型12七大主要特点▪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家庭成员人口在减少▪流动人口在增加▪老龄化进程在加快▪大学生比例依然不高▪广东成为人口第一大省13普查纪实14外媒聚焦▪美媒▪欧媒▪俄媒▪印媒▪日媒15相关链接1普查简介编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提出,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人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
通知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对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本地区普查工作。
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通知还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的有关规定。
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区数据汇总
年龄结构
民族构成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大专以上
高中(含中专)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22245.97 16.60% 99843.34 74.50% 11883.17 8.90% 122,593.3 91.51% 11,379 8.49% 11963.68 8.93% 18798.60
105.20 106.80 114.52 102.84 105.56 108.05 102.54 102.67 103.22 106.18 101.54 105.69 103.39 105.96 107.46 102.33 102.06 105.56 105.81 109.00 108.26 110.90 102.43 103.14 106.89 107.84 105.69 106.92 104.42 107.40 105.09 105.3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市自治区数据汇总
省市自治 区
人口总数
家庭户人口
人数 (万人)
比5普 增长
排名
户数 (万户)
人口 (万人)
户均 (人)
性别构成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女性=100
全国 133,972.49 5.84% 北京市 1,961.20 44.50% 天津市 1,293.82 29.27% 河北省 7,185.42 6.55% 山西省 3,571.21 9.98% 内蒙古 2,470.63 4.00% 辽宁省 4,374.63 3.21% 吉林省 2,746.23 0.67% 黑龙江省 3,831.22 3.85% 上海市 2,301.91 37.53% 江苏省 7,865.99 5.75% 浙江省 5,442.69 16.37% 安徽省 5,950.05 -0.60% 福建省 3,689.42 6.28% 江西省 4,456.75 7.66% 山东省 9,579.31 5.50% 河南省 9,402.36 1.58% 湖北省 5,723.77 4.04% 湖南省 6,568.37 2.00% 广东省 10,430.31 20.69%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201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就特别直辖市来说,人口数据依此是: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除重庆市,其他三城市均呈现增加趋势;四个城市人口总数达8440余万人。
第二,人口在8000万以上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而2000时居于第一位的河南现在退居第三位,这种情况显然和广东为输入性流动人口,而河南为输出性流动人口有关。
第三,沿海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江苏省78659903 5.88 5.87河北省71854202 5.33 5.36浙江省54426891 3.69 4.06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福建省36894216 2.74 2.7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海南省8671518 0.62 0.65以上11个沿海省市区占有整个大陆地区人口比例为43.03%第四,内陆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湖南省65683722 5.09 4.90安徽省59500510 4.73 4.44湖北省57237740 4.76 4.27江西省44567475 3.27 3.33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山西省35712111 2.60 2.67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 青海省5626722 0.41 0.42第五,与邻国有边界的省市区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 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黑龙江省38312224 2.91 2.86吉林省27462297 2.16 2.05内蒙古自治区24706321 1.88 1.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第六,西部地区省市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青海省5626722 0.41 0.42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以上10个省市区的人口仅占大陆全部人口比例的21.61%。
2509-云南省文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文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山州统计局文山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2011年5月17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州委、州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州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二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州总人口为3517941人。
二、人口增长全州8个县(市)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6855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49388人,增长7.6%。
平均每年增加24938.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4%。
三、家庭户人口全州8个县(市)共有家庭户815165户,家庭户人口为340271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1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26人减少0.09人。
四、性别构成全州8个县(市)的人口中,男性为1838541人,占总人口的52.26%,女性为1679400人,占总人口的47.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2.16下降为109.48。
五、年龄构成全州8个县(市) 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845800人,占总人口的24.04%;15-64岁的人口为2420793人,占总人口的68.8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51348人,占总人口的7.1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7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28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州8个县(市) 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01852人,占总人口的42.6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16089人,占总人口的57.31%。
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云南省统计局2011年5月9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我省这次普查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及增长变化情况全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287.9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08.7万人,增长7.20%。
平均每年增加30.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0%,人口增长幅度明显低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前十年增长率15.97%和年平均增长率1.44%。
人口总量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前十年增加590.6万人,年平均增加近60万人;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前十年增加308.7万人,后十年比前十年人口净增减少281.9万人。
同时人口自然增长幅度降低,我省人口增长不仅平稳地度过了生育高峰期,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人口增长变化过程从人口高增长——增长逐步得到控制——有计划稳步增长——开始步入人口低增长,逐步进入人口发展的良性循环。
出生人口数量减少,从日常人口统计数据看,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十年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前十年少生160万人左右,但与全国人口增长率 5.84%和年平均增长0.57%相比,云南省总人口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压力依然较大。
普查数据显示,云南省人口总量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3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3.43%。
二、家庭户规模全省普查实际登记家庭户1235.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357.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3人减少了0.20人。
家庭户规模的继续缩小,充分显示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对住房的需求,使几代人或一家多人同住的家庭不断减少。
2503-云南省曲靖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曲靖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曲靖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曲靖市统计局2011年5月20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四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市总人口为人。
二、人口增长全市9个县(市、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46.61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人,增长7.12 %。
平均每年增加38897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9 %。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9个县(市、区)共有家庭户户,家庭户人口为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4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65人减少了0.21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9个个县(市、区)的人口中,男性为人,占总人口的52.41%;女性为人,占总人口的47.59%。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2.85下降为110.14。
五、年龄构成全市9个县(市、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23.87 %;15-64岁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68.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7.44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37 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2.7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65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市9个县(市、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92.95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7.1 %。
其中,彝族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 3.82 %;回族人口为68117 人,占总人口的 1.16 %;苗族人口为33618 人,占总人口的0.57 %;壮族人口为30773人,占总人口的0.53 %;布依族总人口为30090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51%;水族总人口为6718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11%。
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总数及排名
民族人口总数汉 族1220844520壮 族16926381回 族10586087满 族10387958维吾尔族10069346苗 族9426007彝 族8714393土 家 族8353912藏 族6282187蒙 古 族5981840侗 族2879974布 依 族2870034瑶 族2796003白 族1933510朝 鲜 族1830929哈 尼 族1660932黎 族1463064哈萨克族1462588傣 族1261311畲 族708651傈 僳 族702839东 乡 族621500仡 佬 族550746拉 祜 族485966佤 族429709水 族411847纳 西 族326295羌 族309576土 族289565仫 佬 族216257锡 伯 族190481柯尔克孜族186708景 颇 族147828达斡尔族131992撒 拉 族130607布 朗 族119639毛 南 族101192塔吉克族51069
普 米 族42861
阿 昌 族39555
怒 族37523
鄂温克族30875
京 族28199
基 诺 族23143
德 昂 族20556
保 安 族20074
俄罗斯族15393
裕 固 族14378
乌孜别克族10569
门 巴 族10561
鄂伦春族8659
独 龙 族6930
赫 哲 族5354
高 山 族4009
珞 巴 族3682
塔塔尔族3556其他未识别的民族640101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448
合计1332810869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全文) 2011年04月28日11:24来源:人民网民网4月28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具体内容如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出结果了,云南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
云南省人口总量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3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3.43%,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287.9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308.7万人,增长7.20%。
平均每年增加30.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0%,人口增长幅度明显低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前十年增长率15.97%和年平均增长率1.44%。
人口总量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前十年增加590. 6万人,年平均增加近60万人;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前十年增加308.7万人,后十年比前十年人口净增减少281.9万人。
普查结果显示,云南省有3个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人,分别为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
昆明市有常住人口643.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41万人,加上流动人口约185万人,昆明市现有人口726万人。
位于滇东北的曲靖市和昭通市分别有常住人口585.5万人、521.3万人。
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昆明市总人口578.1万人,包括居住在昆明市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103万人。
全省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18.0万人,占总人口的35.2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78.6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628.4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67.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 84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地区,使他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个少数民族人口过百万云南省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其中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百万。
云南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94%;其次是哈尼族,人口为163.0万人,占总人口的3.55%;第三是白族,人口为156.1万人,占总人口的3.40%,排在白族之后的分别是傣族为122.2万人、壮族为121.5万人、苗族为12 0.3万人、回族为69.8万人、傈僳族为66.8万人、拉祜族为47.5万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河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发布日期:2011/5/20 来源:红河日报
红河州统计局
红河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2011年5月17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近3万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和奋力拼搏,高质量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复查验收、快速汇总及数据处理等各项任务,取得了人口普查的重大成果,现将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总人口及分布全州总人口450.1万人。
13个县市人口分布如下:(单位:万人)
蒙自41.72 个旧45.98 开远32.27
屏边15.40 建水53.15 石屏29.91
弥勒53.97 泸西40.07 元阳39.68
红河29.65 金平35.62 绿春22.22
河口10.46
二、人口增长变化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13.05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
37.05万人,增长8.97%,平均每年增加3.7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
三、家庭户人口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家庭户11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31.1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6人减少了0.07人。
四、性别构成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男性为234.13万人,占总人口的52.02%;女性为215.96万人,占总人口的47.9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09下降为108.42。
五、年龄构成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6.66万人,占总人口的21.48%;15-59岁人口为304.78万人,占总人口的67.71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8.65万人,占总人口的10.8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41%。
同2000年第五次全
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49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92.86万人,占总人口的42.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7.23万人,占总人口的57.2%。
其中,哈尼族人口为78.97万人,占总人口的17.5%;彝族人口为104.33万人,占总人口的23.2%;壮族人口为11.12万人,占总人口的2.5%;傣族人口为10.62万人,占总人口的2.4%;苗族人口为32.61万人,占总人口的7.3%;回族人口为7.48万人,占总人口的1.7%;瑶族人口为9.28万人,占总人口的2.1%;拉祜族人口为1.14万人,占总人口的0.2%;其余少数民族1.68万人,占总人口的0.3%。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9.84万人,增长了5.37%;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7.21万人,增长了11.8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6周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8.06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33.96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14.01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05.25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432人上升为4013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280人上升为754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0040人上升为2533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3049人上升为45603人。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为31.47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3.50万人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2.03万人,文盲率由15.37%下降为6.99%,下降了8.38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1.13万人,占总人口的3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88.97万人,占总人口的64.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55.51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18.4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0.23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境
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境外”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4、文盲率是指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5、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