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试卷 (7)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提出了“仁”与“ 礼”的学说,儒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被称为“六经”。
2、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3、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老子的思想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庄子;主张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论;逍遥4、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重要特点。
李悝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5、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重法、重术、重势的不同学派。
战国末期的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主张:主张中央集权;变法革新;严刑峻法,奖励耕战。
6、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家学说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提出非攻、尚贤等一系列主张。
这些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7、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二、汉代儒学 1、秦的“焚书坑儒”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
2、对“焚书坑儒”的评价: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1)积极作用:“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3、罢黜百家的背景: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当堂达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三宋明理学1.魏晋时期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的困境是由于( )①佛教盛行②道家学说广泛传播③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④佛教代替儒教成为正统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为新的理论体系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新儒学D.强化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3.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
”其思想( ) A.主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B.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C.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相适应D.反映了对儒学的批判继承答案:B4.强调学习要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所谓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宋代思想家是()A.韩愈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朱熹主X“格物致知”,故选B项。
答案:B5.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A.万物之理,终归“太极”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
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请回答:材料反映了儒学发展的什么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回答此题,要扣住“儒有焉”“道有焉”“释有焉”等关键信息。
答案: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基础巩固]1.有学者认为,理学“骨子里渗透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理学内容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坚守忍耐与关注现实人生B.哲学思辨与对宇宙自然的思考C.因果轮回与注重气节品德D.积极入世与探寻宇宙万物本原解析: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等,增加了思辨性,故B项正确。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在当时“未取得成功”的原因。
(4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3)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2分)(4)材料四作者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4分)对待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2分)【答案】(1)关键:取信于民(2分)“未取得成功”的原因:不适合各国统治者富国强兵,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没有得到各国统治者的推崇。
(4分)(2)主要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原因: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需要(2分)(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主张“致良知”。
(2分)(4)观点: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答出两点即得4分)态度: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2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即可概括出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取信于民。
高三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
高三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该如何发展以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儒家重道德”、“墨家尚功利”、“法家重法权”、“道家重自然”等传统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应该“改变传统原有模式,将其中有生命力的因素加以改造和重新组合,使之与现代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观念、因循守旧的意识、泛道德主义,官贵、人治等观念,这些与现代化相冲突。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能直接通向现代化,跟现代化扯不上关系”,“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的一种或两种观点。
(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参照solo评分法【解析】本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
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或者是对材料里某种观点的个性认识。
同时建议学生一定注意要求是材料里的信息还是教材的信息作为说明的依据。
最后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
就本题而言,评价材料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的一种或两种观点,首先应该根据材料概括出观点,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写的观点进行评价,当然评价得分两方面。
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不可简单一笔带过,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古今结合)。
2.截止2012年12月已有400所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各国人民认识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的窗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历史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2016年高考试题人民版16
考点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6·课标全国Ⅰ卷·T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答关键:汉代儒学官方化的理论依据、论证儒学神圣化的表现。
【解析】选C。
“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 ,故A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错误;“五经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是在继承久远的历史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显示出汉代儒学被奉为至尊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故C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错误。
2.(2016·课标全国Ⅲ卷·T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商周时期的文字。
解答关键:理解材料的主旨是强调青铜器铭文内容的变化。
【解析】选B。
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错误。
3.(2016·江苏单科·T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综合 试卷 (1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这一时期,过去的信仰和设想都遭到了质疑,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些情况推动了士人们对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探索。
这其中,有些新学说后来被摈弃了,而另外一些则成为以后千百年来中国思想的指南。
”“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东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晚清时期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解析】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奴隶制走向瓦解,奴隶制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能恢复西周的奴隶制等级制度,故对“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感到愤慨。
答案为C。
【答案】C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孟子思想的认识。
材料反映的是孟子的“重民”思想,该材料是孟子对人民生活的见解但没有说到土地分配。
【答案】A5.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A项为墨家思想;B项为儒家思想;C项为法家思想;D项为道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附答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①“仁”②“礼”③“为政以德”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请回答3-6题。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C、具体的物质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5、老子的代表作是()A、《论语》B、《道德经》C、《春秋》.D、《大学》6、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A、仁政学说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舍生取义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7、韩非是()家的代表人物。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8、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痛批一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时说:“现在一些人身上好像没有什么道德血液,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
黄华华痛斥的行为与哪家思想相悖甚远()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9.下列表述中属于孔子的思想精华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
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1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2.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
高考试题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三(解析版)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安徽文综卷,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答案:C C项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适应了西汉时期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A、B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当时尚未被统治者采纳。
D项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他的早期的民主主张。
2.(广东理科基础,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答案:A 思位思想家都属于儒家,他们的思想应以孔子的“仁”说为基础。
3.(山东基本能力,40-3)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 书博会全称“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第19届书博会4月在济南举行,参加书博会的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出版发行机构参展的各类出版物,因此它的开幕式背景墙既要表达举办方对来宾的欢迎,又要突出主题“图书博览”。
4.(山东基本能力,4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答案:D A、B、C三项分别是墨家、儒家、法家的思想。
5.(江苏历史卷,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答案:D 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判断为王阳明。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附答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 .[2013·福建卷]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2.[2013·重庆卷]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2013·浙江卷]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3·山东卷] 《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5.[2013·连云港模拟]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6.[2013·邯郸模拟]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7.[2013·长沙模拟]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
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墨家B.纵横家C.法家D.农家8.[2013·广东六校联考] 《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B.糅合了多种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9.[2013·福建卷]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受惜体肤,保守家业”。
2020届二轮: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卷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
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
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转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2、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它却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
这主要是因为儒家( )A.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B.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C.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D.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 )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B.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C.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D.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4、“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仁者爱人尊君爱民B.崇尚贤能厉行节俭C.奖励耕战与民休息D.厉行赏罚崇尚法治5、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6、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
这种“礼制”( )A.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B.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C.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D.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7、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
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 宋明理学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
三宋明理学一、基础巩固1.魏晋时期,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的直接原因是 ( )A.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B.人们难以接受理学观念C.察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败D.陆王心学脱离社会实际,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
2.南宋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理学家程颢和程颐的思想主X之一是( )A.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B.准确表达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C.率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D.认为“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D项符合题意;A项是周敦颐的基本观点,B项是X载的思想主X,C项是唐代韩愈的主要观点。
3.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就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问题。
尽管理学家们的认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这是理学认识的根本出发点。
4.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将《大学》等儒家经典集为《四书》(《四书章句集注》)。
他是( )A.朱熹B.陆游C.杜牧D.韩愈5.“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一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似的是( )A.无为寡欲B.格物致知C.发明本心D.经世致用,与陆王心学“发明本心”以求理类似,故C 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6.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其思想主X包括( )A.无为而治B.中体西用C.经世致用D.格物致知7.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由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因此儒学也就被称为“孔孟之道”,故选C项。
高考历史真题演练【17】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答案)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2019年山东学业)孔子曾在杏坛传道授业,他向其弟子阐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 .清静无为B .兼爱非攻C .克己复礼D .格物致知解析:考查基础知识记忆。
清静无为是老子思想,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
答案:C2.(2019年广东学业)“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 .韩非子B .荀子C .孔子D .老子解析:韩非子是法家代表,荀子是儒家代表,孔子是儒家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创始人。
故选A 。
答案:A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018年浙江学业)《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
下列文献,最有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①《尚书》 ②《春秋》 ③《法经》 ④《四书章句集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汉武帝时期已经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题目中的《尚书》、《春秋》都是是儒家经典;而《法经》是法家经典,《四书章句集注》是宋代朱熹的代表作。
答案:A考点3 宋明理学1.(2019年广东学业)“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这首古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思想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C .朱熹的理学思想D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第17课时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心词在“人心”,由此可得知是心学思想。
故选D。
答案:D2.(2019年广东学业)“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 A.孟子 B.朱熹C.董仲舒 D.荀子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理是万物本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程朱理学的观点。
答案:B考点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019年福建学业)他是福建人,他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他一生公开以“异端”自居,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这里的他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通过材料中的“福建人”、“异端”和“反对礼教”等关键字可得知此人是李贽。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84分)1.儒家学派的创始⼈是 A.孔⼦ B.孟⼦ C.荀⼦ D.⽼⼦ A2.孔⼦思想博⼤精深,他的思想体系的核⼼是 AA.“仁”和“礼”B.“仁者爱⼈”C.“克⼰复礼”D.“为政以德”3.孔⼦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体现学习⽅法的是 DA.“有教⽆类”B.“当仁不让于师”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温故⽽知新”4.孔⼦“有教⽆类”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很⼤的进步性,主要是因为 B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B.扩⼤了教育对象的范围C.稳定社会秩序D.根本上提⾼了百姓的素质5.下列属于孔⼦思想体系的是①“仁”和“礼” ②“为政以德” ③“守静”“以弱胜强”④“克⼰复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6.下列著作中不属于“五经”的是 A.《乐》 B.《诗》 C.《书》 D.《礼》 A7.孔⼦主张“以德治民”。
这⾥的“德”,主要指的是 A.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任⽤贤德之⼈治理国家 C.主张贵贱有序 D.让农民有⼀定的⼟地 A8.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从“穿⾐”的⾓度,表达他们对诸⼦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说:穿⾐服应合乎⼤⾃然四季的变化;⼄⽣说:穿⾐服要看你的⾝份地位;丙⽣说:讲究⾐服的穿着是⼀种浪费;丁⽣说:何必⿇烦,由上⾯规定,⼤家都穿⼀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BA.甲——儒、⼄——墨、丙——法、丁——道B.甲——道、⼄——儒、丙——墨、丁——法C.甲——儒、⼄——法、丙——墨、丁——儒D.甲——道、⼄——墨、丙——法、丁——儒9.教材中引⽤唐章碣诗:“⽵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A.统⼀⽅国,焚书坑儒B.政治改⾰,平定⼭东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盲 C10.下列哪⼀事件为“百家争鸣”局⾯结束的标志 BA 秦统⼀六国B 焚书坑儒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佛教传⼊11.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DA、汉⾼祖B、汉⽂帝C、汉景帝D、汉武帝12. 汉武帝即位后,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的是 BA.树⽴⾃⼰的权威B.发展⼤⼀统事业C.镇压地⽅割据势⼒D.发展经济13. 儒学教育官⽅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BA.汉武帝时候科举制度的创⽴和健全B.太学的建⽴C.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D.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实施14.关于太学的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B. 采⽤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案 C、是历第⼀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才的正式的官⽴学校 D、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已经很⼤15.儒学开始定于⼀尊与哪两个⼈物有关? CA.孔⼦和孟⼦B.秦始皇和李斯C.汉武帝和董仲舒D.“⼆程”和朱熹16.关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与“⼤⼀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思想上的统⼀巩固政治上的统⼀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政治上的统⼀确保思想上的统⼀ 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17.董仲舒的“天⼈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D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也,庶⼈者⽔也。
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试卷 (3)
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归纳小结]关键信息三教并立儒、佛、道并立成为儒学复兴的重要背景理学创立的先声:韩愈和李翱的思想开创北宋五子建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新发展陆王心学推进新发展主旨提炼1.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争取了许多社会信徒,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
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后儒学复兴的重要背景。
2.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原,提出了“格物致知”以求理的方法。
到了南宋,人们开始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陆九渊提出了“心即是理”和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
明代王守仁则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
这样儒学就发展到了心学的阶段,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时代。
[随堂演练]1.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解析:宋代儒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理学,它是在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后形成的。
答案:D2.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解析:“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说明慧能的观点是“主观唯心论”,这与王阳明的观点“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相似。
答案:D3.朱熹对《四书》加以注解,写成《四书章句集注》,使之成为儒学经典。
《四书》是指()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诗经》《尚书》《论语》《春秋》C.《诗经》《春秋》《论语》《孟子》D.《易经》《春秋》《论语》《孟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教材知识,《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答案:A4.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
• (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 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 •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 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 • 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
• 6.(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 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 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 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 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 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 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 【解析】(1)第一小问现象,首先要分析历史图片,结合材料 的图10可知,反映的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图片,可以从城市布 局、商业发展、社会观念等角度分析;结合材料二中的“近岁士 庶之家侈靡相尚”以及“衣冠更易”可以得出社会上出现了追求 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第二小问联系,再结合所学的这一 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联系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由于商品 经济的发展,追求功利,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造成冲击,因而儒 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 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 3.(2015· 北京文综· 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 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 A.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 ②④ • 【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
【二轮练习】综合测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轮练习】综合测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
«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
这反映了秦国当时〔〕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2.孔子作«春秋»时创设了一种写史方法:既强调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又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
其政治思想明显表达〝为尊者隐〞的是〔〕A.墨子B.董仲舒C.李贽D.黄宗羲3.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
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衰退B.专制集权的巩固C.理学思想的影响D.审美意识的觉醒4.〝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这首诗反映了〔〕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B.朱熹的〝格物致知〞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5.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说明顾炎武〔〕A.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B.提出了对程朱理学的批判C.意识到心学遭遇困境D.主张对儒学体系进行改革6.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春秋秦汉三国两晋宋明清南北朝隋唐〔〕A.儒家思想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7.«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材料说明«春秋»一书〔〕A.政治立场的保守性B.维护了周王的绝对权威C.表达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D.提出的治国理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8.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
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综合 试卷 (17)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开创私人讲学之风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注重人的全面发展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2.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A.《春秋》B.《书》C.《论语》D.《诗》4.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5.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6.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8.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9.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治国所用的指导思想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0.我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最早设立于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11.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13.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试卷 (17)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是()①佛教的盛行②道教的发展③儒学自身的缺陷④统治者对儒学的摧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北宋时期的儒学代表是()A.程颢、朱熹B.朱熹、王阳明C.程颐、程颢D.王阳明3.戴帝王冠冕的孔子像最早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一皇帝在位时期()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宋太祖4.下列不属于程朱理学主要内容的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源B.“心性论”C.“理气论”D.“致良知”5.下列关于朱熹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B.他的著作是《五经正义》C.先有物后有理是其思想核心D.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6.下列关于王阳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心性论”的主张B.把儒学发展成为“心学”C.提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D.提出“致良知”的思想7.下列对程朱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9.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这里的“四书”指的是()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诗》《书》《礼》《春秋》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D.《孟子》《中庸》《书》《春秋》10.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B.“仁”的学说C.心即理性D.“心性论”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二程遗书》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理而求物,无物理也.——王阳明《答顾东桥书请回答:(1)上述两材料最基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上述两材料反映的思想在属性上是否根本对立?为什么?(3)应如何评价上述两材料反映的思想?12.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试卷 (2)
AGC和AVC实现方法AGC和AVC实现方法一、AGCAGC是自动发电控制的简称,通过后台与PLC共同完成。
每台机组与AGC的控制的关系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开环;2、半闭环;3、闭环。
1、开环:不参与AGC控制;2、半闭环:参与AGC控制的功率调整,但不参与自动开、停机控制;3、闭环:参与AGC控制的功率调整,同时也参与自动开、停机控制。
根据各个电站的实际情况或者不同时期可以选择以下两种运行模式1、根据调度或者值班人员给定日负荷曲线,后台AGC软件通过综合考虑机组的运行特性曲线、机组震动区、前池水位等参数,以发电耗水量最小为优化准则计算参与AGC控制的机组的每台的功率,通过通信网络下达到机组控制PLC中,PLC通过闭环PID控制快速响应,通过通信或者硬接线的方式下达命令到调速器调整负荷或者发出自动开、停机命令,最终实现AGC控制。
2、根据PLC AD采样前池水位,通过后台的AGC软件通过试探式算法计算当前参与AGC控制的每台机组的功率或者开、停机命令,下达到PLC执行。
试探式算法说明:1、当在当前负荷的情况下,前池水位上升较快,这时根据机组的运行特性进行增负荷或者自动开备用AGC机组,以达到前池水位维持在特定的高度,以避免前池水位来水较多时,运行人员没太注意,导致水从溢流沟等地方留走,严重影响电站的效益。
2、当在当前负荷的情况下,前池水位下降较快,这时根据机组的运行特性进行减负荷或者自动停AGC机组,以达到前池水位维持在特定的高度,以避免前池水位来水较少时,运行人员没太注意,导致一阵猛带负荷后,出现不得不停机的现象,严重影响电站的效益。
3、二、A VC为了维护母线电压实时定值,实现各台机组间无功功率按比例分配。
开环运行时只提出指导性的数据显示出在后台和机组触摸屏上,供运行人员操作参考;闭环运行时,后台通过A VC软件计算好的功率数值下传到机组控制PLC,机组控制PLC 通过通信或者硬接线方式作用于机组励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A.无为而治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选D。
本题实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A项为老子思想;B 项为孟子主张;C项为王守仁主张;D项为“二程”主张。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实质。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由此可排除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B两项;D项属于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朱熹的理学理论属于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内涵则是体现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的“三纲五常”,故C项符合题意。
3.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主张。
慧能认为“心动”才看到风吹幡动的现象,与王阳明“心即理也”的观点具有内在一致性,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故D项符合题意;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程颢认为“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朱熹主张“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最终归宿,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故排除A、B、C三项。
4.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礼、法”并重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A.①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解析:选C。
宋明理学借鉴佛教、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①正确;倡导“礼、法”并重属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内容,②不正确;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使儒学思想走向成熟,③正确;宋明理学压抑人性,“存天理,灭人欲”,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②④,故选C。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
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材料2:“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材料3:“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儒学发展的什么特点?(2)材料2反映了朱熹怎样的主张?材料3反映了王守仁怎样的思想主张?(3)结合材料2.3,分析朱熹、王守仁的思想为什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扣住“儒有焉”“道有焉”“释有焉”等关键信息。
第(2)问由材料中的“三纲”“五常”“理”“万物”“心”“良知”等信息概括其主张即可。
第(3)问从他们的主张目的与统治者要求的关系分析。
答案:(1)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2)“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3)“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以及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说教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秩序。
一、选择题1.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依据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反映了A项,“为往圣继绝学”反映了B项,“为万世开太平”反映了D项,C项与史实不符,理学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
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对关联。
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以后要步入仕途须读儒家经典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解析:选B。
本题通过对联的形式提供一个新情景,实际上考查朱熹理学与孔子学说之间的关系。
通过“眼珠子,鼻孔子”反映出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通过朱子高于孔子反映出他们之间的发展关系。
3.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心即理也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C.理是万物本原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非礼勿视”即要求人们要遵循礼(封建伦理纲常),反对为了私欲而违反礼。
A项属陆王心学。
B项与材料原意不符,不违反礼的欲望是可以的。
C项与材料不符。
4.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与生俱来的。
故D项符合题意。
5.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解析:选C。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都主张以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消除人们的私欲,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所以C项为二者的共同点。
A 项为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B、D两项是王阳明心学的主张。
6.(2012·淄博检测)《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
从中可以推测人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B.法学C.道学D.理学解析:选D。
从姓名中的“克己”“忍”“信”“仁”“礼”“忠恕”,可知其符合儒家的主张,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
7.继孔子和孟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程颢B.程颐C.陆九渊D.朱熹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程朱理学以朱熹的成就为最高,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8.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文天祥的这种气节与理学中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质相符,可得出理学是当时的思想主流。
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
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
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
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
书院讲学,由此酝酿。
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
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2:(修身之要)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材料3: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
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并说明他们打开“新风气”借鉴的其他理论。
(2)结合材料1分析宋代书院兴起的主要原因,并依据材料2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3)材料3是对哪一理论及其什么弊端的批评?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批评的看法。
解析:第(1)问中的“政治理想”可依据材料1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信息进行归纳,“其他理论”可依据材料1中“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等信息进行判断;第(2)问中的“主要原因”可结合材料1中“禅宗的新宗教”等信息进行概括,“人才培养目标”应联系材料2中“言忠信”等信息进行提炼;第(3)问中的“理论及其弊端”可依据材料3中“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等信息展开思考,“看法”应指出其错误之处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案:(1)政治理想: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专制统治,实现治国、平天下。
其他理论: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2)主要原因:佛教和道教广泛传播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难当大任;宋代理学家的极力倡导。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道德情操高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有用人才。
(3)理论:宋明理学。
弊端:缺乏真才实学,空谈误国。
看法:材料3的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他们不仅建构了庞大的理学体系,而且将理学的基本思想付诸实际行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