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试卷 (7)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无为而治

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选D。本题实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A项为老子思想;B 项为孟子主张;C项为王守仁主张;D项为“二程”主张。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实质。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由此可排除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B两项;D项属于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朱熹的理学理论属于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内涵则是体现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的“三纲五常”,故C项符合题意。

3.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

C.朱熹D.王阳明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主张。慧能认为“心动”才看到风吹幡动的现象,与王阳明“心即理也”的观点具有内在

一致性,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故D项符合题意;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程颢认为“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朱熹主张“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最终归宿,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故排除A、B、C三项。

4.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礼、法”并重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

A.①④B.②③④

C.①③D.①②③

解析:选C。宋明理学借鉴佛教、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①正确;倡导“礼、法”并重属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内容,②不正确;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使儒学思想走向成熟,③正确;宋明理学压抑人性,“存天理,灭人欲”,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②④,故选C。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材料2:“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材料3:“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儒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材料2反映了朱熹怎样的主张?材料3反映了王守仁怎样的思想主张?

(3)结合材料2.3,分析朱熹、王守仁的思想为什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扣住“儒有焉”“道有焉”“释有焉”等关键信息。第(2)问由材料中的“三纲”“五常”“理”“万物”“心”“良知”等信息概括其主张即可。第(3)问从他们的主张目的与统治者要求的关系分析。

答案:(1)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2)“三纲五常”即是天理。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3)“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以及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说教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秩序。

一、选择题

1.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依据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反映了A项,“为往圣继绝学”反映了B项,“为万世开太平”反映了D项,C项与史实不符,理学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

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对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以后要步入仕途须读儒家经典

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解析:选B。本题通过对联的形式提供一个新情景,实际上考查朱熹理学与孔子学说之间的关系。通过“眼珠子,鼻孔子”反映出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通过

朱子高于孔子反映出他们之间的发展关系。

3.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也

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理是万物本原

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非礼勿视”即要求人们要遵循礼(封建伦理纲常),反对为了私欲而违反礼。A项属陆王心学。B项与材料原意不符,不违反礼的欲望是可以的。C项与材料不符。

4.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

C.朱熹D.王阳明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与生俱来的。故D项符合题意。

5.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解析:选C。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都主张以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消除人们的私欲,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所以C项为二者的共同点。A 项为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B、D两项是王阳明心学的主张。

6.(2012·淄博检测)《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人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B.法学

C.道学D.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