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级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编
人教版数学一 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一、出示挂图
①小组讨论: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
(二)实践活动
1.物品分类
把学生收集到的物品放到一起,请四名学生分别选出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可回收的物品,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分类是否正确,如果某一物品的类别界定比较模糊,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2.布置商店
在学生把所有的物品分好类以后,老师带着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商店。正前方是玩具柜台,左边是学习用品柜台和回收站,右边是生活用品柜台。然后让学生把各种物品分别放在相应的货架上。请几位学生读一读标签上的价格。
2、让几名学生说一说当顾客的体会。
3.让学生说一说当售货员的体会。
4.让学生说一说当废品回收员的体会。
老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5.评选最佳售货员,为他披上绶带。
6.评选最佳小顾客,为他们戴上小红花。
(四)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搞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总结。
3.购物示范
4.开始活动
老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扮演顾客。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活动要体现出较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
(三)汇报和讨论
1.先让几名学生说一说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是最好教师
教学
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相关知识。
2.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与学生谈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分组实践1.教师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每组选择一个实践课题,如:测量、统计、购物等。
3.各小组根据课题,设计实践方案,包括实践目标、方法、步骤等。
(三)实践过程1.各小组按照实践方案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记录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各小组在实践结束后,整理实践成果,准备汇报。
(四)成果汇报1.各小组轮流汇报实践成果,包括实践过程、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
2.其他小组对汇报内容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等。
2.学生实践成果的质量,包括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
3.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满意度,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
2.教师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教师根据本次活动,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也从中发现了学生的潜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重难点补充:(二)分组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实践课题,例如:“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实践课题是测量教室的长和宽,你们觉得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呢?”2.学生讨论并回答:“我们需要卷尺、绳子、计算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以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各种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还在形成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识别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活动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的认识:通过实物展示和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的意义。
3.简单的加减法:利用教具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形状的识别: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识别并区分不同的形状。
5.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小组合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进行自我反思。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在个人表现方面,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 法。他们在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们建议学生们继续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探索和发现数学中的 奥秘和乐趣。
除法运算
通过多次的减法或乘法逆运算,引导学 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运算的方 法和技巧。
数学游戏与竞赛
数学游戏
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如 “24点”、“数独”等,让学生在游 戏中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文化体验
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史、数学家故事等 数学文化内容,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
数学竞赛
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活动,如速算比赛 、应用题比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 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实践活动二:图形与几何 初步
图形的认识
认识基本图形
通过展示和比较不同形状和大小 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点、线、 面等基本图形元素,理解它们的
特点和性质。
图形的分类
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了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成果展示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在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 进步。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思维能力。
0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 热情,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人教版在数学乐园这一单元,我将带着学生们一起走进一个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数学世界。
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乐趣。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是第六单元的综合与实践课——数学乐园。
在这个数学乐园里,学生们将会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解决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应用10以内加减法,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解题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情景:小猴和小熊摘水果。
情景中,小猴摘了3个苹果,小熊摘了5个苹果,然后他们一起吃掉了2个苹果。
我会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情景,并提出问题:小猴和小熊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他们一共吃掉了多少个苹果?还剩多少个苹果?2. 自主探究: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3. 分享交流: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设计,展示正确的解题方法。
5. 巩固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对于1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猴 + 小熊 = 一共摘了的苹果数3 + 5 = 8小猴 + 小熊吃掉的苹果数 = 还剩的苹果数8 2 = 6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5个橘子,小红给了小明3个橘子,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2. 小华买了7个面包,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面包?答案:1. 小明现在有8个橘子。
一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第一篇:一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小小导游》——认识一百以内的数一、设计意图: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结合猜年龄和物体粒数等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并获得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数学轰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学生收集家里成员的年龄的情况2、收集有关的天气温度的情况3、收集家乡的旅游景点的有关方面三、活动预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胸前佩带导游证自我介绍):我是泉州第三实验小学的教师导游,今天旅行社派我到班上招聘一批小导游,你们有没有信心?招聘方法是这样的:(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内必须合作交流,回答对一题得10分,最后算总分,小组内互相竞争,总分高的小组内成员都可以获得导游的资格,颁发导游证。
我们招聘的主题是:我们认识的数。
2、说到我们认识的数,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3、讨论:(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说我们认识的数。
(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说家里每个成员的年龄,看年龄猜他们是什么人,买一斤花生数数它们的粒数,找家乡的旅游景点的一些数据等)(2)怎样能获得这些资料呢(访问你身边的家长,自己动手去实践。
查阅书籍。
上网找资料)(3)如何整理这些资料?如何向大家展示你的调查心得?将你收集的资料制成图片,向大家进行解说(二)分组收集资料,开展综合性的学习1、为学生提供调查工作表,学生根据表格进行综合性学习。
班级:姓名:我的合作伙伴(邀请几个人共同参与,可与家人合作)应做哪些活动准备需要获取哪些数据采取哪些方法获得数据、过程与讨论最值得说的感受或建议2、根据自己收集的家乡旅游景点的数据,制成图片,在学校里展览,并进行解说。
3、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温度情况,制成一星期内的温度变化表《看一看》——观察物体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024年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活动一:测量与估算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和估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材料:米尺、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测量对象(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步骤:(1)教师讲解测量和估算的基本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和估算,记录结果。
(3)学生汇报测量和估算的结果,教师点评。
2.活动二:几何图形的制作目标: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步骤:(1)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制作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3)学生展示制作的几何图形,教师点评。
3.活动三:数学游戏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材料:数学游戏卡片、计时器等。
步骤:(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速算比赛、数学接龙等。
(3)学生汇报游戏结果,教师点评。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布置好活动场地。
2.导入: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主题。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活动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如测量和估算的准确性、几何图形的制作精美程度、数学游戏的完成情况等。
3.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10,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关系。
2. 学习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
3. 认识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4. 学习分类、排序、比较等基本数学概念。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图形卡片。
2. 计算器、画笔、剪刀、胶水等。
3. 实物模型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数学元素,如:桌子上的书本、椅子上的数字等。
(2)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认识数字1-10:(1)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
(2)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顺序关系。
3. 学习加法、减法:(1)引导学生用实物模型或图片进行加法、减法运算。
(2)通过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
4. 认识图形:(1)出示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5. 学习分类、排序、比较:(1)引导学生用实物模型或图片进行分类、排序、比较。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分类、排序、比较等基本数学概念。
6. 综合实践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购物、出游、运动会等。
(2)小组内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展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7.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教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进行每项活动的用具。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应用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数学乐园”的全景图,然后和学生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师:在“数学乐园”里还有很多“数字之星”,待会儿谁最爱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老师就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
活动(一):走迷宫游戏1.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师:数学数学,可离不开数字。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数字呢?师: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数字娃娃”,今天我们邀请“数字娃娃”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你们欢不欢迎?(欢迎)师:刚才,“数字娃娃”悄悄告诉我,说他们站的队全乱了,谁能按一定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其他同学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排一排。
师:你们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一生上台摆卡片,说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2.从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师:(出示小黑板)老师这儿有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
这可怎么办呀?于是,他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妈妈,我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到家。
”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到了家。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是怎样走的吗?(一生上台演示)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兔找家。
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找到了很多条不同的路线,但你们是想到哪儿,走到哪儿。
能不能找到一定的规律呢?请你们观察数字表,想一想从1走到2有几种走法?(2种)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3种)从右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3种)……如果你们按一定的顺序思考,一定能找到更多条路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合作探究、数学建模等方式,深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将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和总结评价等方面,对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进行回答。
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形、空间等基础知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3.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4. 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数一数、摆一摆、分一分、模拟购物等环节。
具体内容如下:1. 数一数: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实物,如小棒、方块、小正方体等,加深对数的理解;2. 摆一摆:让学生用学具进行拼摆,如摆出各种图形、数位表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形和图形的认识;3. 分一分:将实物或图片进行分类,如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4. 模拟购物:通过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了解货币常识和简单的购物计算。
三、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准备活动所需的教具和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学生了解活动主题和内容,做好相关知识准备;2. 实施阶段:(1)分组:按照班级人数和学生学习情况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2)活动开展:各小组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3)交流分享: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分享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4)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和活动成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四、总结评价1. 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2. 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3.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将本次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其他数学学习中去。
总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个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我是小学生啦活动一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学习的快乐。
2.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坐姿端正、专心听讲,主动举手发言,声音响亮。
3.熟悉校园,教育学生爱校、尊师,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而骄傲。
教学重点:师生初步熟悉,了解学校生活。
教学难点:学生能言行合一,逐步养成习惯,做到主动自觉。
教学准备:幻灯儿歌教学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小朋友简单自我介绍(让孩子们互相认识,知道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新集体。
) 在我们中国,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我们不能直接喊长辈的名字,老师也是你们的这个长辈,你们平时应该怎么和我打招呼呢?(×老师好!)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师生互相示范有礼貌打招呼,例如:孙××,你好! ×老师好!)二、熟悉校园,班级,激起学生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1.歌曲引线,让学生体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
小朋友们的歌声里充满了快乐,你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是呀,我们现在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了,上小学啦,我们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小学生。
开心吗?老师祝贺你们!(很庄重很认真地)成为一名小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会写字,会看书,会许多许多本领,多了不起!谁来神气地说说这句话:我是小学生!(你来说,多自信的小学生!我真喜欢这位小学生!)一起说说。
,2.知道学校名称、班级名称以及所在位置。
师:小朋友,我们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呀?(出示学校图片,教师讲解:位置,功能)我们是几年级几班呢?我们的教室在哪儿?3.填写表格(拼音)。
(反面印儿歌)学校:姓名:班级:教室所在位置:我的老师:(请几名小朋友上来读读自己填写的内容)三、上下课基本规则训练。
1.学习《上下课》儿歌。
上课下课歌上课铃响,快进课堂。
下课铃响,不慌不忙。
坐姿端正,专心听讲。
做好准备,再出课堂。
积极动脑,发言响亮。
走路轻轻,入厕及时。
第六单元《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教案年级:一年级上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乐园的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分类、比较、排序、数的组合等知识点。
2.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数学乐园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通过回顾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课件、数学游戏、竞赛题目等。
2. 教学环境:教室、数学乐园活动场地等。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设计不同形式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详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详解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教案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技能;2. 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准备在活动前,教师需要对活动所需材料进行准备,并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供学生使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前了解每个活动的背景知识,并准备好讲解和引导学生的内容。
2. 活动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 实践活动根据教案所设计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说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4.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和活动结果进行总结。
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收获,同时指导学生将实践活动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合作,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实践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活动后的讨论和总结,进行形式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问答、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案例以“测量与形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1. 活动目标:通过测量不同形状的物体,巩固学生对长度、面积等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准确性。
一年级数学教学实践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写数字1-10。
(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物操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认识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3. 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
2.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律,长度单位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实物操作,动手实践利用实物、教具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游戏教学,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5. 巧妙引导,启发思维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名称。
(2)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3)教师总结:“它们都是10以内的数字。
”2. 10以内数的认识(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10。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数字1-10。
(3)教师提问:“你能找到和这个数字相匹配的物品吗?”(4)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10以内数的加减法(1)教师出示加法或减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的含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精编版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王杜小学目录一年级-----------------------------------------------3 二年级----------------------------------------------14 三年级----------------------------------------------29 四年级----------------------------------------------33 五年级----------------------------------------------45 六年级----------------------------------------------57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5)及课后“做一做”。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1.设情引课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
(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2.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王杜小学目录一年级-----------------------------------------------3二年级----------------------------------------------14 三年级----------------------------------------------29 四年级----------------------------------------------33 五年级----------------------------------------------45 六年级----------------------------------------------57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5)及课后“做一做”。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1.设情引课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
(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2.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5)及课后“做一做”。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1.设情引课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
(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2.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顺序。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揭示课题师:看来规律的用处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1.观察主题图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欢小青蛙呱呱布置的教室,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的规律。
3.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
再指名学生回答,在第二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
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个闪动。
)4.同桌说说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他们的排列规律。
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漂亮的教室里参加一场智力竞赛。
1.涂一涂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分配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影订正。
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
)①学生独立表演。
②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
3.(1)找一找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了不同的规律,看来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
(2)帮帮他师: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用彩笔画的,还有拿各种形状的纸片贴的。
(用实物投影展示一部分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四、全课结束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准备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准备10个1分硬币,10张一角纸币、硬币。
教学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导人新课。
说: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2.认一认。
(1)说:每个小组都发给了你们一个盛钱的小箱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小银行里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
下面请小朋友相互介绍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钱。
(适时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2)小结:我们已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其中1角、2角、5角这些都是几角的钱,1分、2分、5分这些都是几分的钱。
平时小朋友讲的1块或几毛,是地方话,1块应该说成1元,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一年级数学下小小商店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
教学器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民币。
教师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这节课的准备工作。
1.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学游戏,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商店。
2.同学们有的要扮演售货员,有的要扮演顾客,有的要扮演废品回收员。
3.商店里的商品需要我们自己准备,请大家把平时经常使用的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带来一些作为商品。
4.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要自己制作。
价格你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例如,可以到商店去调查一下,可以问问你们的家人,还可以查一查书本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 1.今天的教室布置的漂亮吗?(教师参考教科书上的样子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商店的样子。
把学生座位绕教室三面摆放,一方是玩具柜台,左右两边分别是学习用品柜台、废品回收站和生活用品柜台) 2.这些物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生活用品?我们给它们分分类。
(请四名学生分别选出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可回收的物品,摆放在相应的柜台上)二、新授活动准备 1.请读一读物品标签上的价格,看看你喜欢的商品是多少钱? 2.你要买什么商品? 3.应该去哪个柜台购买?活动示范 1.谁来扮演顾客,谁又来扮演售货员呢?(选出购物示范学生两名) 2.教师问顾客:你喜欢什么商品?准备去哪个柜台购买?(买什么) 3.你喜欢的商品标价是多少钱?(读价格) 4.你手里有多少钱?怎样付款?(算付款) 5.教师问售货员:顾客拿出了多少钱?他要买的商品是多少钱?(读价格) 6.你要找多少零钱给他?(算找零)教师请其他学生观察这两名学生如何进行商品买卖,在买卖过程中有什么步骤。
三、开始活动 1.活动要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
2.卖易拉罐和矿泉水瓶的同学要检查废品回收员有没有算错一共应该付多少钱。
3.售货员要看清顾客付款对不对。
4.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合伙购买。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扮演顾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买商品及开展废品回收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
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四、活动汇报活动结束后,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汇报。
1.你在活动中碰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2.大家讨论一下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呢? 3.抽取几名顾客进行汇报。
a.你原来有多少钱? b.买了哪些东西? c.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d.原来的钱数减去花去的钱数等于剩下的钱数吗? 4.抽取几名售货员汇报结果。
a.一共卖出多少东西? b.收入多少钱? 5.请废品回收员汇报。
a.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多少个矿泉水瓶,付出多少钱。
b.付出的钱等于所回收物品的价钱吗?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活动讨论 1.把你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互相听听大家的购物过程。
2.购买相同价钱的商品有没有不一样的付款方法,分别是怎么解决的? 3.售货员在一起讨论今天你卖的商品是怎么计算找零的?六、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做简短小结:一方面我们复习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进一步熟练地运用百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活动,我们还可以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把它解决。
一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我们的校园教学内容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4~1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我们的校园”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
2.让学生体验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具准备同桌两位同学一幅花朵配叶子的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小朋友们,刚才下课时,你们都去哪儿活动了?(校园里)你们在校园里进行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学生说完后,计算机放映校园里课外活动的录像。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爱我们的校园吗?校园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场所。
课间或活动课时,校园可热闹了,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活动里面还有一些数学问题。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再次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用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活动中的一个个问题,看谁最灵活,好吗?板贴:二、活动(一)介绍各种活动情况并分组解决[教师课前先将全班学生按每4个人分为一组]课件出示“我们的校园”第114~115页各个活动场景图,并配有画外音:“小朋友们,快到校园里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吧!”教师结合大屏幕场景图向学生介绍以下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