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戏曲的前世今生剖析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

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

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

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

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历程ppt课件
35
4.艺术特色
1)综合化 2)虚拟化
虚拟性动作(模仿生活:开门关门喝酒) (概括、美化、夸张的舞蹈组合:趟马)
虚拟性环境(开门开窗、陆战水战)
3)写意化
人物化妆;人物服饰;人物动作
4)程式化
综合性、虚拟性、写意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 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 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31
3.发展历程
一、孕育期(1790-1840) 二、形成期(1840-1860) 三、 发展期(1860-1883) 四、成熟期(1883-1918) 五、鼎盛期(1918-1937)
32
同光十三绝 清 沈容圃
自左至右: 郝兰田(《行路训子》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梅巧玲
(《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 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 (《桑园会》罗敷);杨鸣玉(《思志诚》闵天亮);卢胜奎(《战北原》诸 葛亮);朱莲芬(《玉簪记》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杨月 楼(《四郎探母》杨延辉)。
33
四大名旦
34
四大名旦简介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他以 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 程砚秋(1904—1958)他以婉转而刚健的唱腔,精美的水袖和步法,形成自 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世称“程派”。 荀慧生(1899—1968)唱腔低回婉转,做工细腻活泼,善塑造天真烂漫,性 情温柔的妇女形象,世称“荀派”。 尚小云(1899—1976)他的唱腔奔放挺拔、表演刚健婀娜,世称“尚派”。

戏曲知识点总结归纳

戏曲知识点总结归纳

戏曲知识点总结归纳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戏曲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经历了多次盛衰兴废,但却始终保持着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活力,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戏曲的历史渊源戏曲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在古代的宫廷礼仪和宗教仪式中,常常伴随着音乐、歌舞和表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艺术性的表演形式,这就是戏曲的萌芽。

据史书记载,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古代戏曲活动已经开始在古代的宫廷、社交活动和庙会上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开展。

古代戏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歌舞、杂耦、黄梅戏、秦腔等。

戏曲的发展历程自唐代至明清时期,中国戏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戏曲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壮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和流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川剧、越剧、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等。

不同地区的戏曲风格各具特色,传统剧目丰富多样,包括历史剧、社会剧、军事剧、爱情剧、神话剧等。

戏曲的表演形式也极为多样,包括唱、念、做、打。

在表演卫视上,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这四种表演形式,将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戏曲的艺术特点戏曲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腔婉转、旋律悠扬戏曲的声腔具有独特的旋律美和音调,演唱时常常伴随着唢呐、琵琶、二胡等乐器的伴奏。

这些乐器的声音既可以衬托演员的表演,又可以烘托气氛,令人沉浸其中。

2.表演技巧娴熟、形体语言丰富戏曲的表演技巧包括唱功、念功、做功、打功等,演员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磨练,掌握了独特的表演技巧,能够将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戏曲表演还包括丰富的形体语言,通过动作、眼神、表情等方式来传达情感和表达角色。

3.剧情曲折、情节跌宕戏曲剧目的情节曲折多变,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和惊险。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中国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它不仅作为表演艺术,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习俗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带您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剧种与剧目,以及各种技术和表演方式。

一、发展历程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祭祀仪式。

到了唐代,戏剧这一艺术形式逐渐成为宫廷文化并吸收了宫廷诗歌和音乐的元素,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基础。

到了元朝、明朝和清朝,戏曲文化得到了大力发展,形成了北京、秦腔、豫剧、昆曲和评剧等地方戏的剧种。

二、剧种与剧目1. 京剧京剧是一种中国传统戏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粹。

它源自北京皇家宫廷戏曲,并融合了徽班、昆曲、秦腔、河南坠子等汉族戏的表演艺术。

京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依照唱腔、角色、剧情和音乐等特征,又可分为四大类:青衣、花旦、生、净。

京剧的代表剧目有《红楼梦》、《长生殿》、《霸王别姬》等。

2. 昆曲昆曲是中国最古老和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

它对于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昆曲以唱、念、做、打为表演方式,特别注重形体动作和腔调。

昆曲剧目以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为主要题材。

代表剧目有《牡丹亭》、《汉宫秋》、《西施牵牛》等。

3. 豫剧豫剧是中国豫剧的代表之一,其发源于河南省中部地区。

豫剧以唱、念、做、打为表演方式,它的特点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作。

豫剧的主要剧目是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题材剧,如《洛阳才子》、《红灯记》、《沙家浜》等。

4. 秦腔秦腔是安徽、河南、陕西三地的地方戏剧。

秦腔的表演技巧特点是强调唱腔、技艺、舞蹈和动作的运用。

秦腔的主要题材是历史、传说和小说。

典型的秦腔剧目有《汉宫秋》、《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空城计》等。

三、技术和表演方式1. 脸谱脸谱是戏曲的重要特色之一。

它反映了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性格,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戏曲角色。

脸谱的类型种类多样,如红脸、黑脸、青脸、白脸等。

中国古代戏曲史(简版)(编导艺考学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史(简版)(编导艺考学习资料)

第一章元曲概说一、名词解释1、戏曲:它是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来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是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美术艺术等众体皆备的综合艺术。

2、戏剧:它是一种由演员通过说、唱、歌、舞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方面的综合艺术。

3、曲:可以歌唱的乐谱,具体讲是金元时期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词、词余、乐府。

4、散曲:是宋金时期吸收民间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5、小令:原名叶儿,是文学上的一支曲或一首词,具体地说是独立的一支曲。

6、套数:和小令相对,是两组以上(不包括两组),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相邻而成的组曲。

(特点:有尾声,曲子只能在同一宫调中选用)7、带过曲:是由两组曲组成的曲子。

8、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吸收了其他多种表演形式形成的一种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吸收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被称为“第七艺术”。

9、曲词:是在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一般都本色自然而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一面有严格的韵律,一符合演唱的要求;一面又可以增句或加衬字,有利于比较自由地表情达意。

10、曲调:旧乐府音调的总称。

11、唱词:旦本戏,末本戏。

12、宾白: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宾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

13、科范:是剧本规定的主要表情动作和舞台效果,简称为“科”,如“把盏科”、“做眼泪科”、“调阵子科”、“内作起风科”等。

14、折:既是音乐组织的单元,又是故事情节的自然单位。

15、楔子:是一折戏,放在一本戏的开头叫开场戏,放在中间叫过场戏(用来简单介绍人物和故事情节)。

16、角色:表现不同类型的人类。

由于杂剧以正色为主角,形成“一角众脚”。

正末、正旦就分别成了末本和旦本的角色。

此外,视剧情的需要,还有净、副末、贴旦、搽旦、孤、卜儿、孛老、倈儿等。

戏曲知识点总结

戏曲知识点总结

戏曲知识点总结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戏曲是一种由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演艺形式。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戏曲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的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逐渐形成。

1、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之一,起源于清代,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是中国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之花”,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黄梅戏:黄梅戏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由湖北省黄冈地区的地方戏发展而来。

黄梅戏以其柔和、细腻的表现方式,以及温婉典雅的唱腔而著称,被称为“江南第一声”。

3、越剧:越剧是中国戏曲的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上海地区,以其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和细腻婉转的唱腔而闻名于世。

越剧以其浓厚的地方文化风格和细腻的表演技巧,被誉为“东方曼妙之声”。

4、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明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粤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方式和独特的音乐特色而著称,被誉为“南国昆曲”。

5、豫剧: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清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豫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形式和浑厚、深沉的唱腔而著称,被誉为“中原昆曲”。

6、秦腔、沪剧、晋剧、川剧、湘剧、闽剧、滇剧等,各地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形成并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戏曲文化。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中,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演艺形式,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瑰宝。

二、戏曲的表演形式1、唱、念、做、打:唱指由主要角色演员用唱腔来表演,念指对白的念白表演,做指角色的身段动作表演,打指表演中使用的击打动作,包括武打和打击乐器。

这四种表演形式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也是戏曲艺术的核心。

2、唱段、念白、大面、小面:唱段是戏曲中由主要角色演员演唱的乐曲,念白是角色之间的对白表演,大面是全体演员演出的大型场面,小面是由少数演员演出的小型场面。

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与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学和哲学内涵。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起源、发展演变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戏曲的起源与发展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仪式和巫术表演。

最早的戏曲形式是由原始宗教中的祭祀舞蹈演变而来。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戏曲逐渐融入了民间艺术,并且受到了宫廷文化的影响。

到了唐宋时期,戏曲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的宫廷中有专门的演员和编剧,他们演绎了许多富有武功和音乐元素的戏曲作品。

这些戏曲作品通过皇室赞助和皇家演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在宋代,浮世绘艺术中也开始出现了对戏曲剧情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时,四大传统剧种——京剧、豫剧、越剧和黄梅戏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清代时,曲艺、评话以及河南坠子等其他地方戏曲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这个时期,戏曲剧目和表演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开始形成各地的地方剧种。

二、戏曲的主要流派和特点1.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它汇集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京剧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独特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剧目而闻名于世。

它的表演形式包括唱(说)、念、做、打、舞、揩(即化妆)、装、亲等八个基本功。

京剧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豫剧:豫剧起源于河南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以其豪放、豪迈的风格和快节奏的表演形式而深受观众喜爱。

它的剧情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演唱时以豫剧曲调为主。

3. 越剧:越剧起源于浙江地区,以其婉转、柔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越剧多演绎女性形象,剧情多为爱情、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琐碎。

4. 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湖北地区,它以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江南民间音乐元素而独树一帜。

黄梅戏的唱腔柔美婉转,舞台表演热闹活泼,剧情多以家庭和爱情为主题。

三、戏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化常识戏曲知识点总结

文化常识戏曲知识点总结

文化常识戏曲知识点总结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1. 戏曲的起源戏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剧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社会的宗教祭祀仪式和神话传说。

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戏曲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的戏曲并不是以文字表演的,而是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形式。

后来,随着文字的发展,戏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歌唱和表演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

2. 戏曲的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戏曲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多种流派和剧种。

在宋元时期,蒙元统治下的南宋戏曲逐渐发展成为了元曲,为后来的戏曲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中国戏曲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阶段,京剧、越剧、粤剧等流派相继形成,并逐渐成为全国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戏曲的基本形式和特点1. 戏曲的基本形式戏曲是以声腔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艺术形式,它包括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元素。

在表演形式上,戏曲分为武戏和文戏两种,武戏注重表现力和技巧,文戏注重情感和表演。

2. 戏曲的特点戏曲有着独特的表演特点,包括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以及变脸、穿花翎等特殊的表演技巧。

此外,戏曲还有着多种角色类型,包括生、旦、净、末等角色,每种角色有着不同的表演特点和形式。

三、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作品1.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刘、孙三国之间的纷争和战斗。

在戏曲中,该剧以豫剧、越剧、京剧等不同的表演形式被广泛演出。

2.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戏曲中的著名剧目之一。

该剧以守旧豪门贾府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和爱情故事。

在戏曲演出中,《红楼梦》主要以京剧和越剧等形式进行演出。

3. 《牡丹亭》《牡丹亭》是元曲戏剧中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中国戏曲中的重要剧目之一。

该剧以唐代诗人元稹的《魏晋风度》,表现了杜丽娘与柳永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戏曲表演中,《牡丹亭》主要以越剧、京剧等形式进行演出。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一、文化常识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是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

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它的典型、最高成就。

明清传奇是在元代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继元代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代表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它们的区别:〔1〕杂剧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传奇没有楔子.〔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杂剧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传奇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还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是一套北曲。

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

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

传奇的末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丰富,分工更细,形式更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市〕人,明代戏曲作家。

所居名玉茗堂。

故《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初戏曲作家、诗人,因《桃花扇》的成功,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中国古典戏曲》课件

《中国古典戏曲》课件

表演艺术
01
02
03
身段表演
通过身体的姿态、动作、 步法等表演形式,表现角 色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表情刻画
通过面部表情的刻画,表 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变化,使观众更深刻地理 解角色。
服装道具
合理的服装和道具设计, 能够突出角色的身份和性 格特点,增强表演的艺术 效果。
音乐与舞蹈
音乐伴奏
音乐伴奏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的渲染和烘 托,增强戏曲的感染力和艺术效
提高观赏效果。
跨界融合
将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 ,如与话剧、舞蹈、影视等,拓
展戏曲的艺术表现力。
戏曲的国际影响
文化交流
中国古典戏曲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中华文化 的重要代表之一。
国际演出
中国古典戏曲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观 众了解和喜爱中国戏曲。
学术研究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古典戏曲,推动了中国 戏曲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和影响。
02
在戏曲中,经常出现因果报应的主题,体现了佛教的轮回观念
和善恶有报的思想。
慈悲为怀的道德取向
03
在佛教影响下,戏曲中的正面角色往往具有慈悲心肠,强调同
情和怜悯,体现了佛教的人文关怀。
05
中国古典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戏曲的传承方式
口传心授
传统的戏曲传承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 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通过口传心授,将技艺 代代相传。
《牡丹亭》
要点一
总结词
描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 悲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牡丹亭》是一部以爱情和生死为主题的戏曲,讲述了南 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在游园中梦到一位书生柳梦梅, 从此开始了一段跨越生死、人鬼之间的爱情。杜丽娘相思 成疾,最终抑郁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到南安赴任,与杜 丽娘的鬼魂相遇,两人继续展开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最 终,杜丽娘还魂复活,与柳梦梅结为夫妻。

中国戏曲史简要

中国戏曲史简要

中国戏曲史简要第一章戏曲的起源与成熟第一节中国戏剧的起源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以歌舞演故事”综合诗、乐、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样式。

超越时空,虚拟手法,程式化,但遵循一个原则:美。

一、中国戏剧的艺术形式,追溯其来源。

一般认为,戏剧源于模仿。

1、仪式拟态:交感巫仪、图腾拟态、傩仪2、人化拟神:雩祭、腊祭、葛天氏之乐、《九歌》祭仪二、先秦歌舞和宫廷演艺,以西周辉煌的《大武》为代表。

巫与优:宗教剧演员与非宗教剧演员1、《九歌》作为楚地的祭祀歌,本身就潜存了许多后来的戏剧因素。

2、“优孟衣冠”(1)优戏之始:“优孟衣冠”。

优戏因“善肖人形容”,因而有了戏曲因素中最终要的“装扮性”,因而被很多古代研究戏曲的人认为是戏曲的重要源头,尤其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廷乐人优孟,被我国古代戏曲研究家认为是我国戏曲表演的“始作俑者”。

后世很多戏班也将优孟视为“戏神”加以供奉。

(2)“优孟衣冠”之于戏曲史的意义。

A扮演之始:演员装扮人物进行化身表演是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

优孟扮演楚相孙叔敖,惟妙惟肖,扮演的非常成功,但是,这种扮演并不是戏曲扮演,因为戏曲不仅要演人之形容,更要在规定情景(戏剧情景)中“化身表演”。

但是优孟是用自己的语气在“讽谏”,而非用孙叔敖的语气表演孙叔敖的生活,所以,优孟衣冠不是戏剧之始。

B影响了后世戏曲的功能:后世很多人将“优孟衣冠”作为戏曲的开端,“优孟衣冠”的讽谏精神和政治目的为戏曲所继承,很多戏曲非常注重戏曲的讽世功能,主张戏曲应当起到积极的现实批判和劝诫功能。

第二节自秦汉至五代的戏剧一、秦汉的百戏角抵戏1、百戏。

“百戏”一次出现在汉代。

参考p13-142、角抵戏。

《东海黄公》:产生于西汉时期,演出时一人扮演黄公,一人扮演老虎,按照预定的情节进行打斗,是角抵戏的代表剧目,也是我国戏剧形成于汉代的重要标志。

《东海黄公》成为中国戏剧史上首次见于记录的一场完整的初级戏剧表演。

《西京赋》,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总会仙唱”,使各种技艺融汇形成了后来戏曲容唱、念、做、打、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对中国戏剧戏曲的认识和了解

对中国戏剧戏曲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戏剧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对中国戏剧戏曲的认识和了解:
悠久的历史:中国戏剧戏曲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据考证,中国戏剧戏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而京剧、昆曲等剧种则形成于18世纪中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

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戏剧戏曲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通过歌舞、念白、化妆、服装、道具等手段来展现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在戏剧戏曲中,演员的表演技艺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使得戏剧戏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丰富的剧种和剧目:中国戏剧戏曲有数百种不同的剧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京剧、昆曲、川剧、越剧、豫剧、汉剧等。

这些剧种各有不同的表演风格和特点,但都强调演员的表演技艺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

同时,中国戏剧戏曲还有大量优秀的传统剧目,如《长恨歌》、《牡丹亭》、《玉堂春》等,这些剧目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活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戏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戏剧戏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戏剧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通过保护和推广戏剧戏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总之,中国戏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应该珍视这一文化遗产,并通过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戏曲概论第二讲-中国戏曲简史

戏曲概论第二讲-中国戏曲简史

(五)隋唐五代的参军戏与歌舞戏 1、参军戏 参军戏是于唐代开元时期盛行起来的一种新型戏曲,它是优戏——滑稽戏的唐代变 体,因此唐代人也将其看为滑稽戏。参军戏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自于后赵石 勒时的滑稽戏《弄周延》,周延是参军,而唐代的滑稽戏与《弄周延》很相似,所以被称 为“参军戏”;另一种说法是唐朝开元中的优人李仙鹤擅长于《弄周延》一类的表演,唐 明皇就授予他为“同正参军”的官职,因此以“参军”之名来命戏名。 在演出时,参军戏一般有两个角色,一个为“参军”,另一个为“苍鹘”,演出时 由苍鹘嘲笑、戏弄参军。可以说,参军和苍鹘的出现是中国戏曲角色行当划分的最初形态。 唐代参军戏在最初之时,演员全部为男伶,到了唐肃宗之时,开始有女艺人加入。女 艺人的加入使得参军戏开始有了音乐和歌唱表演,从而步入了歌舞化、音乐化的道路。 后来,唐代的参军戏突破了两个演员的表演格式,至少有了三个人以上的表演。 参军戏在唐代的流传很广,诗人李商隐在《骄儿》一诗中写有“忽复学参军,按声 唤苍鹘”的诗句,表现了当时连儿童都在模仿参军、苍鹘的角色表演,可见它的演出活动 在民间之普遍。唐代的参军戏还出现了班社组织,唐代人范摅在《云溪友议》中记述了诗 人元稹在浙东遇到周季南领导的“周家班”,就是以演参军戏为职业的家庭戏班子。这可 能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有记载的戏班子了。 到了五代时期,参军戏的演出活动仍兴盛,连皇帝以及宫廷大臣都参与进来,当时 的许多皇帝由于热爱戏曲,亲自登台演出,唐明皇李隆基是皇帝中开此先例者,他不仅精 通音律,善打羯鼓,还能制曲,他曾选“坐部伎”三百人、宫女数百人入“梨园”教习 “法曲”,称为“皇家梨园弟子”。正是因此,后来人们将从事戏曲艺术的人统称为“梨 园子弟”,而“梨园”也就成了戏曲的别名。
(一)《大面》,表现了北齐时兰陵王性胆勇,而貌若妇人,自嫌 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于是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崔令钦《教坊记》)。这里的“著以假面”,可视为后世戏曲脸 谱的雏型。

戏曲美学知识点总结

戏曲美学知识点总结

戏曲美学知识点总结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戏曲美学作为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戏曲艺术的美的规律、特点和要求的理论总结,是指导和评价戏曲艺术实践的基本理论观念和审美标准。

戏曲美学知识点包括了戏曲的起源发展、剧目结构、表演技巧、音乐和舞美等方面,下面将对戏曲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戏曲的起源发展1. 戏曲的起源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起源于古代民间的祭祀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戏曲吸收了多种艺术元素,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戏曲艺术体系。

2. 戏曲的发展阶段戏曲的发展经历了歌舞、雅乐舞、幽默滑稽等不同阶段,其中大多数流派都在元代达到顶峰,并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

3. 戏曲的流派戏曲根据不同的地域、语言、表演形式的差异,形成了京剧、黄梅戏、越剧、评剧、粤剧、豫剧、川剧等不同的流派。

二、剧目结构1. 戏曲剧目的构成戏曲剧目一般由序曲、正场、反场组成。

序曲是剧目开场的乐曲,正场则是主要内容的表演段落,反场则是剧目的结尾部分。

2. 戏曲剧目的题材戏曲剧目涵盖了众多的话题,包括历史传奇、民间故事、战争题材等,主题多样,形式丰富。

3. 人物角色的构成戏曲中的人物角色包括生、旦、净、末、丑等,每一种角色都有着不同的外貌、表演方式和性格特点,相互搭配,形成了独特的戏曲人物形象。

三、表演技巧1. 说唱技巧说唱是戏曲表演的核心,它包括了唱腔、念白、生动等多种表达方式,要求演员在表演中要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2. 舞蹈技巧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动作多样,包括天书、广场、武术等多种形式,要求演员要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和技巧,才能胜任这一部分表演。

3. 扮演技巧戏曲表演要求演员要能够胜任各种不同性格和角色,需要具备分析解读戏剧人物、变换语调、表现角色特点的能力和技巧。

四、音乐1. 音乐的特点戏曲音乐是戏曲的灵魂之一,它的特点是以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情感深沉为主要表现手段,往往能够加深剧目的氛围和情感。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演变PPT课件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演变PPT课件
1)宋元南戏 2)元杂剧
1)宋 元 南 戏
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 元末在南方盛行。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 出。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 十出。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角色皆 可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剧本上凡需 角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角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 外、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角色皆 为配角。南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代表作是元人高则诚(高明)的《琵琶记》 。
脸谱的谱式
(4) 碎花脸:(5) 歪脸: (6) 象形脸:
李逵
祝彪
由“花三块瓦”演 变而来,保留正额 主色,而在其他部 位用辅色添勾花纹, 色彩种类丰富,构 图形式多样,线条 复杂而细碎。
色彩、构图不对称, 表现人物形象反常、 丑陋的脸谱谱式。
孙悟空
一般应用于神话戏。 构图和色彩均从每 个精灵神怪的形象 特征出发,无固定 谱式。
小组成员:
主要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一、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 二、中国戏曲的几个发展阶段

1.早期南戏和杂剧阶段

2.明清传奇

3.清代花部
• 三、现代戏剧
• 四、小组总结
一、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1)从尧舜时代到北宋末期,
是戏曲的孕育期。

(2)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宫
廷中出现十分活跃的优戏活动,这
是专职的艺人所从事的简单戏剧表
3、清 代 花 部
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 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康熙年间,各地流行的地方声 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局面。其中影响 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梆子腔(即秦腔)、皮黄腔、柳 子腔等。花部多是一些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 史故事,或为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 宋元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从而使我国的戏曲艺 术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戏曲概述ppt课件

中国古代戏曲概述ppt课件

上凡需脚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
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配角。揭露
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伸张正义,表达劳动人
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南戏作家们笔下反映最多、最突出
的内容。其次,歌颂青年男女之间自由幸福的爱情、提
倡婚姻自主,这也是宋元最新南版整戏理pp的t 一个重要内容。
杂剧的脚色大致可以分为最末新版、整理旦ppt 、净、丑四类。
4
3、明 清 传 奇
明代初叶,在北曲杂剧衰落的时期,南
戏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
剧的某些优秀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
段。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一些基本体制和
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其主要
特点有:剧本分出并加出目;南北曲合套的
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 括较多的场次,类似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 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用 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相当现代剧的序幕。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
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
或“旦本”。
最新版整理ppt
7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 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
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
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
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3
2、元 代 杂 剧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

中国古代戏曲与音乐文化的演变历史

中国古代戏曲与音乐文化的演变历史

中国古代戏曲与音乐文化的演变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戏曲和音乐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和音乐的历史演变极为悠久,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和音乐文化的演变历程。

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早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鬼神舞”就开始了中国戏曲的开端。

当时的鬼神舞是为神性或宗教仪式而演出的,音乐伴奏着人们跳跃、转动,以表示对上神的敬畏和赞美。

这种形式后来也逐渐地演变成了类似周代乐舞的民间歌舞。

到了唐代,中国戏曲的基础已经形成。

从唐代起,戏曲开始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表现形式,戏曲艺术开始有了一些更为成熟和专业的表演形式。

唐朝晚期,一种名为“曲子”的音乐形式出现了,它是一种以音调为主要表现手法的音乐艺术形式。

在这个阶段,戏曲艺术的主要表演形式为说唱,并配以演员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由此,在唐代末期到五代时期,歌舞和说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进一步地发展了起来。

到了宋代,戏曲又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宋代戏曲主要表演形式为传统直戏和传统曲剧。

直戏是一种充满正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类似于现代话剧,而曲剧则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并配以歌唱和舞蹈。

这个时期的曲剧,包括“昆曲”、“秦腔”、“评剧”等,已经崭露头角。

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期。

当时的戏曲演员技艺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戏曲剧目数量也多达数千个。

元代最有名的戏曲作品就是《长生殿》,这部剧在中国戏曲历史上被视作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包含了歌唱、说白、器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综合体现。

到了明清时期,戏曲文化已经成熟了起来,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向戏曲这个艺术领域,导致戏曲演员们的数量也逐步增多。

此时的曲剧也已发展成了诸如“越剧”、“粤剧”、“川剧”等,各种剧种形成各自的唱腔和快板套路。

音乐文化的演变历程古代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宗教和娱乐活动。

中国戏曲发展脉络

中国戏曲发展脉络

The end thank you
中国古代 戏曲发展脉络
主讲人:侯云奇 PPT制作:陈俊奇 第三小组 陈俊霖 陈俊奇 陈松 杜美玲 龚鸣 何浩田 何文治 侯云奇
主要内容
• 一、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 二、中国戏曲的几个发展阶段 • 1.元杂剧 • 2.明清传奇 • 3.现代戏曲
一、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 (1)从尧舜时代到北宋末期, 是戏曲的孕育期。 • (2)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宫廷 中出现十分活跃的优戏活动,这是 专职的艺人所从事的简单戏剧表演。
• • • • •
一 .爱情剧 二 .公案剧 三 .水浒剧 四 .世情剧 五 .历史剧
:王实甫《西厢记》 :关汉卿《窦娥冤》 :康进之《李逵负荆》 :关汉卿《救风尘》 :纪君祥《赵氏孤儿》
• 关汉卿——《窦娥冤》 、《救风尘》 • 白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3)汉代充分发展了这 种表演,其中包括短小的戏 剧演出片断。例如《东海黄 公》。这种戏剧装扮表演长 期保持着它的面貌,一直到 了唐朝,发展起来歌舞戏, 其中有一类“参军戏”,就 是以一个正角、一个副角互 相插科调笑的表演形式为主, 如著名的歌舞戏《踏摇娘》, 表现了一位受到丈夫虐待的 妻子的痛苦。
清传奇最著名的作家是洪升和孔尚任,时有“南洪北 孔”之称,各自代表作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历代戏曲史家均将这两部杰作视为传奇的压卷之作, 是传奇达到顶峰的标志,也是其最后的辉煌。
洪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随着昆曲的没落,京剧逐渐取 代了昆曲成为中,中国包 括戏剧在内的传统文化被人们遗弃,近几 年又重新被一些人重视起来,但愿这是中 国文化再次振兴的兆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通考》 骑吹;指车驾出巡时的进行曲;横吹:军中马上演奏的乐曲; 二者均为鼓吹乐,具有强烈的仪式性和庄重性。
Your company slogan
民间乐曲蓬勃发展:“《晋书 乐志》云:‘凡乐 章古辞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讴谣。《江南可采莲》、 《乌生八九子》、《白头吟》之属。其后渐被于管 弦,即相和诸曲是也。’”
Your company slogan
杂代杂剧
第二篇第三节 中国古典戏曲的前世
今生
学习问题
核心问题: 中国古代戏曲如何生成,怎样流变? 分支问题: 中国古代戏曲的生成起源有哪些? 中国古代戏曲的总体特点有哪些? 中国古代戏曲的历史流变如何? 如何分析和解读中国古代戏曲?
Your company slogan
内容提要
中国古典戏曲的生成与流变; 中国古典戏曲的总体特征; 中国古典戏曲的个案分析;
Your company slogan
《剑舞》
乐部唱曲子,舞《剑器曲破》一段。一人左立者,上裀舞,有欲刺 右汉装者之势,又一人舞进前,翼蔽之。舞罢,两舞者并退。汉装 者亦退。 复有两人唐装者出,对坐,桌上设笔砚纸,舞者一人换妇人装,立 裀上。竹竿子念: 伏以云鬟耸苍壁,雾縠罩香肌,袖翻紫电以连轩,手握青蛇而的, 花影下游龙自跃,锦裀上跄凤来仪,逸态横生,瑰姿谲起。领此入神 之技,诚为骇目之观,巴女心惊,燕姬色沮。岂唯张长史草书大进, 抑亦杜工部丽句新成。称妙一时,流芳万古,宜呈雅态,以洽浓欢。 乐部唱曲子,舞《剑器曲破》一段,作龙蛇蜿蜒曼舞之势。两人唐 装者起。二舞者,一男一女,对舞,结《剑器曲破》彻。竹竿子念: 项伯有功扶帝业,大娘驰誉满文场,合兹二妙甚奇特,欲使嘉宾釂 一觞。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 海含晴光。歌舞既终,相将好去。 念了,二舞者出队。
周秦的乐舞:“言乐必兼舞”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诗经 陈风》 汉魏六朝的散乐:“宫廷乐与民间曲并行发展” “汉明帝分乐为四品:一曰大予乐,郊庙上陵用之;二曰雅 颂乐,辟雍享射用之;三曰黄门鼓吹乐,天子宴羣臣用之;四 曰短箫铙歌乐,军中用之。”
Your company slogan
中国古代戏曲的流变
一、中国戏剧的胚胎: 周秦的乐舞 汉魏六朝的散乐 隋唐歌舞与俳优 二、中国戏剧的形成: 宋代大曲与词 宋元俳优与戏剧 傀儡与影戏 三、宋元南戏 四、元代杂剧 五、明代传奇 六、清代戏剧
Your company slogan
中国古典戏曲的流变
Your company slogan
一、中国古典戏曲的生成
“诗—词—曲”发展系统的两种形式: 发展系统之一(侧重戏曲的文学性,即“诗”系统): 从“诗”(至唐代达到高峰,又是文学的简称和别 称)—到“词”(宋代是辉煌时期,是“诗”的变 体)—到“曲”(至元代结出硕果)漫长的发展之途, 形成“史诗”的文学发展史; 包括诗、歌、词、曲,从文学审美和戏剧创作两 方面积累了戏剧创作经验; 戏曲之“曲”,指涉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唱词;
Your company slogan
一、中国古典戏曲的内涵
中国古典戏曲指的是,发端于周秦的乐舞,形成 于宋代曲词,兴盛于元代,融合诗歌、音乐、舞台 等内容的综合型艺术门类。 戏剧,本有综合艺术之称,即为空间艺术的绘画、 雕刻、建筑,及时间艺术的诗歌、音乐、舞蹈等项, 综合而成之谓。——周贻白:《中国戏剧史》 中国古典戏曲包括“诗”系统和“散乐”系统两 种不同形式,二者既彼此不同,又相互关联。
——《乐府诗集》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 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诗
Your company slogan
宋代曲词
乐曲与戏剧最有关系的,乃是大曲,降至唐宋,这种趋势愈加显明。 “燿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 凝清光。”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二舞者对厅立裀上,(下略)乐部唱〔剑器曲破〕,作舞。一段了。 二舞者同唱〔霜天晓角〕。 莹莹巨阙,左右凝霜雪;且向玉阶掀舞,终当有用时节。唱彻,人 尽说,宝此刚不折,内使奸雄落胆,外须遣豺狼灭。 乐部唱曲子,作舞《剑器曲破》一段。舞罢,二人分立两边。别二 人汉装者出,对坐。桌上设酒桌。竹竿子念: 伏以断蛇大泽,逐鹿中原,佩赤帝之真符,接苍姬之正统。皇威既 振,天命有归,量势虽盛于重瞳,度德难胜于隆准。鸿门设会,亚父 输谋,徒矜起舞之雄姿,厥有解纷之壮士。想当时之贾勇,激烈飞扬, 宜后世之效颦,回翔宛转。双弯奏技,四座腾欢。
Your company slogan
宋元南戏
南戏产生于南方,又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 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 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1119/1125)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 南渡。”(明·徐渭《南词叙录》) 音乐系统:南戏之”曲“:以宋人之词,加上里巷歌谣、村 坊小曲,顺口可唱,自然自由; 剧本结构:相对自由,规模较大,不分折,而分出,断则10 几出,长则50几出; 社会内容:多为家庭人伦、婚姻变故、悲欢离合、男女情爱; 语言风格:多柔缓散漫,精致美艳 ”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 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 信南方之柔媚也。“(明·徐渭《南词叙录》 )Yo来自r company slogan
发展系统之二(侧重戏曲的戏剧性,即“散乐”系统): 从“优”(春秋战国时期),到“角抵戏”(汉代繁盛), 到“参军戏”(唐代兴起),形成系统的表演技艺发展史; 包括杂耍、魔术、奇巧技艺、皮具戏,号称“百戏”、 “散乐”,从文说(做)和武打两方面积累了舞台表演经 验; 戏曲中的“唱念做打”的完整系统,即是“诗”系统和 “散乐”系统的结合。 戏曲之“戏”,主要指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动作表演; 戏曲之“曲”,主要指中国古典戏剧中的歌词演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