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人教
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24《司马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司马光》是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课文中的人都有美好的品质。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国学诵读当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
教学时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本课重在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司、跃”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通过诵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
【课时】:1课时【教法】:情境创设法、读书释义法,教师示范法。
【学法】: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与教师的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每日一诗,背诵司马光《梧桐》。
一、导入1.课前我们背诵的《梧桐》的作者是?(板书:司马光)2.“司马”是复姓,历史上有写《史记》的司马迁,有三国大将司马懿,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读题:司马光)3.司马光的父亲在光州做官,司马光又出生在光州光山,因此其父为他起名为“光”。
(读题:司马光)4.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们先看单元导读,看看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美好品质)那司马光身上又有什么美好品质呢?(板书“?”)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了解单元主题,了解“司马”姓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司马光》这篇课文。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司马光、花园、孩子、缸、落、砖、办法、使劲、击、退、持、救”等。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和沉着冷静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司马光的聪明、勇敢和冷静,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司马光》这篇课文。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司马光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理解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和沉着冷静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司马光》。
2. 生字词卡片。
3. 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生字词和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翻到课文《司马光》,准备开始学习。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强调生字词的发音。
(3)学生互相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例句展示。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已经正确朗读课文《司马光》三遍。
2. 学生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写两遍。
3.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口语表达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课文,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齐读课题。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
陕州夏县人。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
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
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最新-司马光文言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不成器文库
司马光文言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一、说教材。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
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对于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把没写出来的内容补充出来,应做为难点来突破。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也是本课重难点之一。
四、说教法。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
谈话导入--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读写结合--激发想象性,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24 司马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5个生字。
会写7个生字。
②掌握重点字义,理解课文的意思。
③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义,理解课文的意思。
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瑰宝。
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学习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简单的文言文《司马光》,看看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2.简介司马光。
“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
汉族。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3.学法指导。
同学们,学习古文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学习古文的一般方法,那就是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解,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1.请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司马光》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北宋名臣司马光的历史事迹。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以及两宋文学的发展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中国帝王的权力和官员的分工;2.学生能够知道司马光是谁,以及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贡献;3.学生能够感受到平明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和传承。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通过阅读理解历史故事;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扬中国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于文化传承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历史长河的重要性,传承文明。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本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以及两宋文学的发展。
2.让学生感受到平明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和传承。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传承和历史长河的重要性。
2.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1.通过展示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
2.激发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兴趣和热爱。
2.课堂教学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简牍等文物,让学生了解古人们是怎么记录历史和文化的。
第二步、阅读理解1.针对文本内容进行抽象和概括总结,让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2.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提倡互相学习,表达彼此对于文本内容的看法和理解。
第三步、文化点拨通过展示文物、诗句等,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传承,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热爱。
第四步、带着问题阅读针对文本进行提问,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第五步、文本分析通过文本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对于维护民族尊严和自信的重要性。
第六步、总结回顾通过总结回顾,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字。
2.正确跟读课文。
继续练习默读。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3.学会借助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文章大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利用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4.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积累祖国优秀的传统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积累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方法,如看插图、用注释等;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看插图、用注释等方法,学习文言文。
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读文,搜集了解司马光的相关资料。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介绍司马光。
同学们,相处多年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了。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课件出示)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板书:司马光)。
1.读课题,交流“复姓”来,齐读课题。
同学们,司马光姓——?方案一:姓司。
师:对吗?同学们。
司马光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光字(用横线标出来)。
复姓是指两个字的姓。
像这样的复姓你还知道多少?方案二:司马。
师:对,司马光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光字(用横线标出来)。
复姓是指两个字的姓。
像这样的复姓你还知道多少?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注意积累才能学好语文。
2.检查预习,介绍司马光。
课前都预习课文了,谁能说说你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 (2人)预设:生1:司马光砸缸。
师:这个故事耳熟能详。
还有吗?生2:介绍的比较细致。
师:嗯,你精彩的回答是你认真预习的结果。
看学生回答情况师适时补充:司马光还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呢。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一、教学内容《司马光》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本课内容包括: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以及通过故事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品质,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
难点: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课文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品质。
5. 随堂练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进行辅导。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重点生字词:聪明、才智、助人为乐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助人为乐的作文。
2. 课后练习: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司马光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中的课文结构和重点生字词展示。
5.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着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24《司马光》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24《司马光》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24《司马光》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司马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1.(课件出示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后,自由朗读,简单交流句子的意思。
3.相互交流说说以上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4.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板书:司马光)。
学生齐读课题。
5.谁能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6.(课件出示3)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4)sī tínɡ dēnɡ diē zhònɡ qì chí jiē司庭登跌众弃持皆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通用12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熟悉“司、假”等13个生字。
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英勇、机灵的品行。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认真观看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设计:谈话引入,揭题激趣1、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播放故事,学生思索:故事主要讲的是谁?3、生答复,师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司”。
4、简介司马光。
(司马是复姓)整体感知,熟悉生字1、你自己也想试着读一读吗?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司马光生活的年月里我们很长远,课文第一自然段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表示?学生自读课文,思索: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2、发生了什么危急的事情?谁来把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读一读,大家仔细听,看他有没有读出危急的感觉。
(自己体会读,再指名读)3、看图说一说:别的小朋友看到小伙伴掉进水缸里是怎么做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说句子。
)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书上是怎么说的?找一个同学读一读。
比拟句子:a、他搬起一块石头。
b、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c、司马光砸那口缸。
d、司马光用劲砸那口缸。
(从这两个句子我们看出来,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词语就能使句子更详细、清晰、明白。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
比拟“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5、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你们快乐么?应当怎么读这一段?复习生字学写生字:(别、到)1、读字2、分析3、观看4、临摹5、书写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休,设计了抽读生字词,个别朗读自然段,讲故事的活动,激发了课堂气氛。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篇1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孩子掉进一口装满水的大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用石头砸破大缸,救了那个孩子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朗读课文,读通、读懂句子,并借助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的沉着,机智,遇事肯动脑筋的品质。
学前准备1、查找司马光的资料了解司马光,预习课文,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新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句子,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走进故事(用时:5分钟)1、师(出示课件)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2、板书课题。
3、师介绍古文的特点。
1、学生看图后回答。
2、齐读课题。
3、了解古文的特点。
1、简要说说文言文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0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试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2、师出示生字,指导学生学习新字。
3、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节。
2、小组内利用识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
3、练习朗读,注意句中的停顿,读通句子。
2、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用时:10分钟)1、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
三年级司马光教学设计(四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评价三年级司马光教学设计(四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吧。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评价三年级司马光教学设计篇一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英勇、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英勇、机智的品格。
2课时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司马光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考虑。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答复〕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
〔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终究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司马光的智慧和勇敢,增强对古代历史人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司马光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司马光的智慧和勇敢;最后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3.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作业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总结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互相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通过表演深入感受课文内容,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阅读指导: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内容。
5. 作业布置与评价: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6. 德育渗透: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7.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如阅读相关书籍、搜索相关资料等,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司马光》。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聪明、有毅力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司马光》。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司马光事迹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司马光的了解和看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大家共同评价。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司马光的品质和成就。
5. 练习与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学生进行课后练习,运用所学生字词。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学习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生字词的抄写和课后练习题的解答,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文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司马光》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人教版最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精品教案
人教版最新小学语文《司马光》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 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难点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司马光的画像,提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个人,引出课题。
(2)简单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3.精读课文(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重点讲解“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这句话。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讨论:从司马光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朗读背诵(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尝试背诵课文。
5.拓展延伸(1)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2)分享其他古人机智勇敢的故事。
6.课堂小结(1)总结课文内容和司马光的品质。
(2)布置作业: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抄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感受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沉着冷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司马光》教案
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
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
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孩子得救了。
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
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而司马光却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
在这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就显露出来了。
【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等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1.认识“司”字,了解复姓。
2.对比现代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初识文言文特点。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是部编版的第一篇文言文,学习时要消除学生畏惧心理。
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导入,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指导朗读,读通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正音。
教师范读。
3.学生借助停顿符号,读好停顿。
读出文言文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正音、范读、加停顿、跟读等方式,读通全文,读准节奏,落实“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这一语文要素,初步感知文言韵味。
】三、理解文意,讲述故事。
1.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理解课文。
(1)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司马光》。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司马光》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分析与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分析,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
3. 培养学生树立勇敢、智慧的品格,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体会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勇敢与智慧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认真聆听,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勇敢与智慧的。
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过程:学生阅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一道例题,进行讲解。
过程: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跟随思考。
5. 随堂练习:设计两道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司马光》2. 内容: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司马光的印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运用勇敢与智慧的。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表达。
2. 课后练习:根据本节课所学生字词,用词语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关于司马光的其他故事,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原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在以前的学习、阅读和生活中,你了解了哪些聪明的古代儿童?(引导学生走进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儿童)。
2、故事激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儿童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才七岁,他很聪明。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3、谈话导入: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
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
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课──司马光(板书)。
二、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
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出示:自学提示)学习文言文还有很多方法,请同学们运用上面的方法,学习后面的文字。
(1)交流第一句:
a、理解“登”“跌”“没”。(相机板书:儿没水)
b、读句子,体会情况危险。
(2)交流第二句:
a、理解“皆”。
b、理解“众”。这里的孩子包括司马光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会联系下文来理解。
还不包括谁?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会联系上文来理解。(相机板书:众弃去)
c、理解“持石”“击瓮”,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理解。
d、理解“迸”,结合插图和注释。
e、“儿”指谁?是谁救了他?(相机板书:光智救)
这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时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形式叫文言文。这篇文言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2.刚开始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越是难读,越要读。跟着老师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a.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b.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下一句。
c.学生读一句,教师跟读下一句。
d.哪句话,你觉得难读?(教师相机指导)
3.司马光的父亲在光州做官,司马光又出生在光州光山,因此其父为他起名为“光”。
(读题:司马光)
4.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们先看单元导读,看看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美好品质)那司马光身上又有什么美好品质呢?(板书“?”)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了解单元主题,了解
二、读
1.(出示课文)这篇课文与我们学过的课文一样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司、跃”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通过诵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
【课时】:
1课时
【教法】:
情境创设法、读书释义法,教师示范法。
【学法】:
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与教师的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每日一诗,背诵司马光《梧桐》。
一、导入
1.课前我们背诵的《梧桐》的作者是?(板书:司马光)
2.“司马”是复姓,历史上有写《史记》的司马迁,有三国大将司马懿,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读题:司马光)
a、教师范读
b、指生读。
2、古时候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直到汉代才出现了用以表示文章停顿的句读符号,而且文章都是从左到右,竖着写的,你会读吗?(指生读)古人诵读诗文,是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指生读)
3、司马光救友的故事广为流传,京、洛两地的人们根据故事画成了画,你能根据图片,用文言文讲述吗?(指生讲)
4、看着图片你会背诵吗?去掉图片你会背诵吗?
【设计意图:多形式诵读
五、写
1、了解司马光,出示资料。
2、读好文章,写好汉字。学习生字“司”。
a、出示甲骨文“司”。
b、观察生字,总结书写要点:“先外后内,右上包左下”。
c、教师范写。
d、学生书写后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读好书,写好字,继续重视写字教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学习中;主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找出不认识的字,知难而求、合作探究、与他人互教互学、让学生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方法去识记生字。】
六、总结
1、你有什么收获?
2、作业:写几句话夸夸司马光。
【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儿没水
众弃去
光智救
e.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f.男生推荐一名读。
g.女生推荐一名读。
h.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古文,贵在诵读。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内容,能把古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
中华汉子博大精深,用心感悟,才能体会语言的魅力。学习古文时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古诗的方法。
1、出示“群儿戏于庭”
a、这句话中“庭”,我们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是(庭院)。其实“庭”这个字是单音节词语,我们也可以结合语境,把它换成现代语中的双音节词来理解,“庭”指的是(庭院)。
24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课文中的人都有美好的品质。《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国学诵读当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教学时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教学本课重在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f、读句子,教师指导读出韵味。
3、结合注释,讲一讲这个故事,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并解释出文中的文言词语。
4、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5、你能说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学习释理解
四、诵
1、好文不厌百回读。现在读,跟刚开始肯定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