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ppt

合集下载

第三章_公共财政PPT资料75页

第三章_公共财政PPT资料75页

21.06.2020
宏观经济学 重庆大学
第四章 宏观财政政策14
第二节税收理论
预算理论 税收原则 税收结构 税收效应
21.06.2020
宏观经济学 重庆大学
第四章 宏观财政政策15
一、预算理论
1、年度平衡预算 财政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平衡。
2、周期平衡预算 预算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保持基本平
0
宏观经济学 重庆大学
第四章 宏观财政政策9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
财政收入的主要项目:各项税收、企业收入、
企业亏损补贴、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预算 调节基金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其他收入
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
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 勘探费、工、交、商部门事业费用、农业支出和农 业事业费、文教科卫费用、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 国防、行政管理费、政策性补贴支出。
21.06.2020
宏观经济学 重庆大学
第四章 宏观财政政策4
二、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所 必须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其管理活动。 公共财政由财政制度决定。 财政收入预算、财政支出预算 财政收入决算、财政支出决算 财政预算年度:历年制、4月制、7月制。
21.06.2020
宏观经济学 重庆大学
二、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体制: 财政收入制度:国家财政收入及其在各级财政 之间的分配问题; 财政支出制度:各级财政支出的事权划分问题; 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间的财力 调配问题。
21.06.2020
宏观经济学 重庆大学
第四章 宏观财政政策7
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
建国后,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体制主要经历 了四个阶段: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 收 统 支 体 制 ; 1953-1978 年 20 多 年 实 行 的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80年开始 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以及于 1994年至今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学PPT课件

公共财政学PPT课件

17
数据与定义
• 中国约有4.7万个政府 • 政府: 狭义公共部门
• 美国约有8.7万个政府 • 新加坡只有1个政府
• 广义公共部门还包括
政府控制的机构例如中央
银行
2020/2/13
18
公共部门的规模
2007年:
• 全国财政支出=4.65万
亿
• 全国财政收入=4.41万亿
不包括
• 预算外资金 • 税收减免 • 社会保障 • 国有企业分红(8000亿) • 政府债务2006年中央财政国债
第1章 财政学概论
关键术语
• 公共部门 • 公共政策 • 公共物品 • 公共权力 • 混合经济 • 市场失灵
重点问题
•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公共
部门?
2020/2/13
1
公共财政学研究什么?
公共财政学研究公共部门(国家和政 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020/2/13
2
市场经济的精巧秘密
2020/2/13
24
为何需要公共部门?
• 集体行动 • 规模经济
合作收益 规模收益
2020/2/13
25
合作收益
• 互利交易 • 国家促进了大范围的合作收益 • 国家也为零和博弈创造了机会
2020/2/13
26
零和博弈
• 赌博
• 实质是负值博弈
• 战争
• 有害的再分配例如腐败
2020/2/13
2020/2/13
6
治国经邦的大学问
“夫财赋,邦国之大本,生民之喉命,天下 理乱轻重,皆由焉。是以前朝历选重臣主 之,犹惧不集。大计一失,则天下动摇。”
2020/2/13

《公共财政学》课件

《公共财政学》课件

二、判定公共产品的步骤及分类
首先,该产品的效用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 首先,该产品的效用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 其次,该产品的消费是否具有非竞争性。 其次,该产品的消费是否具有非竞争性。 最后,该产品的受益在技术上是否具有排他性。 最后,该产品的受益在技术上是否具有排他性。
第二节 纯公共产品 一、纯公共产品与纯私人产品的区别
第一节 外部效应的分类 一、外部效应的含义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 额外收益。亦即市场活动的外溢性。 额外收益。亦即市场活动的外溢性。表现为资源配置的 社会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成本(成本外溢或负外部效应 成本外溢或负外部效应) 社会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成本 成本外溢或负外部效应 或社会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成本 效益外溢或正外部效应 效益外溢或正外部效应)。 或社会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成本(效益外溢或正外部效应 。
MB (边际收益)
, 产量 Q
Qs Qp
图2-2
第三节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一、外部效应内在化的含义
外部效应内在化是指通过非市场性措施, 外部效应内在化是指通过非市场性措施,使外部效应的 边际价值(成本或效益 得以被定价, 成本或效益)得以被定价 边际价值 成本或效益 得以被定价,并转化为私人部门经济 活动主体的成本或效益。 活动主体的成本或效益。
二、外部效应的分类
1、生产的外部正效应 、 分为生产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和生产活动产生 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2、生产的外部负效应 、 分为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和生产活动产生负 的生产外部效应。 的生产外部效应。 3、消费的外部正效应 、 分为消费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产生正 的生产外部效应。 的生产外部效应。 4、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 分为消费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产生负 的生产外部效应。 的生产外部效应。

《公共财政学》PPT课件

《公共财政学》PPT课件

19.04.2020
.
6
• (三)大力推进机制和政策创新,着力支持解决“上学难、
上学贵”的问题
•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
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 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巩固西部地区改革成果 的基础上,2007年中部和东部地区也全面推行,对全国 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 策,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 生活费。二是全面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 系。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 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 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95.1亿元, 用于扩大政策受益面,提高资助标准。
《公共财政学》讲义-10
邓晓兰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19.04.2020
.
1
第10章 财政管理
• 一、政府预算
• (1)含义:基本财政计划,反映政府的收支状况。
• (2)内容:编制、执行、决算。
• (3)形式:复式预算与单式预算;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
• (4)预算级次:

按其隶属关系国家预算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总预算。
19.04.2020
.
8
• (六)完善财税政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变好是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必由之路。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881.21 亿元,比2006年增长20.1%。
• (七)积极配合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改革,进一步完

公共财政-PPT课件

公共财政-PPT课件
公共財政
公營部門
指那些由政府控制其決策權及 資金調配的機構及組織。
公營部門
稅務收入
收入 公共財政 開支 非經常開支
非稅務收入
經常開支
政府的收入來源:
a. 收入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 -- 稅務收入 及 非稅務收入 b. 政府亦可以儲備、發行國庫債券及印發新 紙幣來解決財政困難。
發行 債券
儲備
印發新紙幣
應課稅 收入
$10 000 $20 000
應繳稅款 平均稅率 =
$1 000 $1 500
收入 ($)
比例稅 (總結)
直線 (斜率不變)
平均稅率 (%)
20 15 10 5 0 A B
應繳稅款 ($)
3 000
2 000 1 000 0 A B
C
10 000 20 000 30 000
應課稅 收入 ($)
C
水平直線
應課稅 收入 ($)
10 000 20 000 30 000
收入 稅率
不會影響個人工作及 私人投資意慾
d. 徵收間接稅的缺點: i. 較高的行政費用
ii. 比較不公平
2. 累進稅、累退稅及比例稅
稅項可按稅款佔收入的百分比 (即平均稅率)分類。
收入
稅率
應繳稅款 平均稅率 x 100% 應課稅收入
例如應課稅收入是$10,000 而應繳稅款是$500時,
$500 平均稅率 x 100% 5% $10,000
d. 低收入人士的稅務負擔較高,令收入分配 較不平均 (因間接稅為一累退稅)
直接稅和間接稅的優點及缺點:
a. 徵收直接稅的優點: i. 較低行政費用
ii.
比較公平

第一章 公共财政学理论PPT课件

第一章 公共财政学理论PPT课件
公共财政学
1
导言:我们身边的公共财政话题
• 财政收入比重问题 • 三公经费问题 • 省管县问题
2
话题1::中国的财政收入比重高还是低?
2011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税负痛苦指数 排名”,中国内地位列全球第二。 ➢ 谢旭人: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 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 ➢ 贾康: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我们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名义指标是 20%左右,实际应该是30%左右。而西方相对应 的数据是在40%到50%。发达国都在40%,或者 40%多。北欧福利较好的国家,则都在50%以上
30/1213813544.shtml)
9
思考
• 财政预算制度 • 阳光财政:骆家辉是“作秀”还是制度使
然? • 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
10
11
美国白宫网站公开纳税人税款去向
• 美国驻华大使馆4月5日在官方认证微博上发文称, 白宫网站提供了一个小工具,向美国公众公开个 人所纳税款的去向,网站上还提供了查询税款开 销明细的工具链接。链接上显示一个美国人需缴 纳的三项税款,即“社保税”、“健康保险税” 以及“个人所得税”。输入自己各部分缴纳的税 款额,再点击“计算税款清单”,税款的支出额 度及具体流向就清晰地呈现在明细表中。
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增长率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5
思考:
• 宏观税负相关数据的统计口径问题 • 宏观税负的高低与国民福利之间的关系 • 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结构:中国的间接税比
中国高——税收结构调整
6
2012年的相关数据
• 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 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中央财政 收入56133亿元,比上年增加4805亿元,增 长9.4%;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077亿元, 比上年增加8530亿元,增长16.2%。财政收 入中的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长12.1%。

公共财政理论PPT课件

公共财政理论PPT课件

财政的发展
1.从社会和国家形态的变更看 奴隶社会国家财政 收入方面: (1)直接剥削奴隶收入 (2)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 (3)赋税收入 支出方面: 主要是战争开支,统治者暴力机关的开支及王室享用、建筑宫殿、陵
墓、祭祀及农田水利支出。 特点: (1)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收支不分。(2)生产过程的经济剥
化改革。二是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三是税制改革。
第二节 财政学
财政学的含义
财政学就是研究财政的分配活动所反映的分配
规律的一门学科。
财政与财政学的区别:
(1)产生的时间、序列不同。
(2)财政和财政学所揭示的对象不同。
财政学源流简介
朴素的财政思想时期 1.为什么在亚当·斯密前不能产生财政学这种体系 (1)公共财政学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没有完整的
财政学源流简介
亚当·斯密财政学的创立和发展 1.从1776~1929年长达150年的历史中,斯密思
想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理财的指导思想。 2.斯密财政理论的特点主要是以效率为中心。 3.斯密理论的前提是“经纪人”。 4.斯密的经济模式是供给等于需求。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财政学源流简介
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
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
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
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公共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1.公共财政的产生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此前,财政表现为非市场性的、为君主私人活动付 费的封建家计财政。这种财政形态与市场经济所要 求的成本收益对称原则存在根本性差异。从世界史 的角度考察,17世纪英国的“光荣革命”在公共 财政产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共财政》PPT课件

《公共财政》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3
五、公共财政政策
公共财政政策也即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实 现一定时期既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依据经济规律而 确定的财政行动方针和措施,借以指导财政活动, 处理各种公共财政政策的类型。
1、按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反方向调节作用,可 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精选课件ppt
10
(二)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1、规模。通常有两个可以衡量公共财政活动的规 模,即财政收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财政 支出占GDP的比重。
2、结构。财政支出的结构与政府的职能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政府的职能可以分为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 管理职能,与此相对应,公共财政支出也就形成听了 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
国家预算的构成是指国家预算的管理体系。中国国 家预算由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构成,地方预算由省、 市、县和乡镇预算构成。
精选课件ppt
6
3、国家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1)单式预算:把全部财政资金按收入和支出类别统一 在一个计划表格中加以反映和计算别以汇集,集中反映在 一个“预算平衡表”内;
(2)复式预算:即把国家预算的全部收入、支出按预算 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性质不同,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 系列所形成的预算计划;
(三)公共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所谓公共财政成本效益分析,就是针对政府确立的
政策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案,比较各种
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的现值,通过分
析,选择出最优的财政支出方案。
精选课件ppt
11
四、公共财政收入
(一)公共财政收入概述
公共财政收入,是指公共机构为满足财政支出的 需要,自家庭、企业所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包括 税收收入、公债收入、收费收入、国有企业收入、 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5公共财政学PPT课件

5公共财政学PPT课件
二、非税收入
政府收费: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 服务而支付的使用费,是 政府因履行职责而向一部 分单位和公民提供直接服 务而得到的政府收入。
1、收费的性质 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
品价格。 2、收费与税收的区别 依据上:国家凭借政治权利而取得的收入;既
有国家凭借其资产所有权取得的国有资本经营 收入,也有其提供服务以补偿其服务成本而取 得的补偿性收入; 特征上: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补偿性、 非固定性;
※案 例:还市场主体以平等
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 商户管理费和集市市场管理费。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大量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处于惨淡经营甚至倒闭 的境地。
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 年6月底,下降为2505.7万户,减少约650万户,
规行为; 增进社会福利,降低筹资成本。
愿意付费表明有消费需求,供应物品的效用最 大,个人福利损失最小;收费弥补单位支出的 直接性,减少在税收支出机制下的管理过程和 管理成本; 提高公共物品配置效率。 谁受益谁支付,抑制某些准公共物品的过度消 费; 出现收费单位随意增加收费项目、制定收费标
准现象。 政府收费主体的分散性和定价的垄断性造成。
Hale Waihona Puke 进出市场上,后者事实上是前者生存的基础。 工商部门的职能应是为市场提供服务,监管经
营秩序。 取消“两费”,既是革工商的命,更是救工商
的命。
我国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例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财政收入(亿元)
1132.30 1159.90 1487.80 2358.20 6242.20 13395.20 16386.00 18903.60 21715.30 26396.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投票悖论等最新成果进一步扩展了该理论。
(3)公共经济学 公共产品理论问世后,人们逐渐摆脱将政府财政分配置于经济活动之外的
观点,开始将全部经济活动视为“公”、“私”两个部门,在此思想指导 下,
1965约翰森《公共经济学》出版,此后类似著作相继出现。
第二章 公共部门的必要性与财政职能
• 本章主要内容:1、竞争市场的效率 2、市场失效及其表现 3、公共部门必要性及公共财政职能
第二节 公共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 公共财政学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系
统研究了财政问题,为财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 奠定了基础。
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4、巴斯特布尔:《公共财政学》,1892年出版,由此财政
(1)公共产品理论 19世纪80年代于奥地利和意大利出现;1920 庇古《福利经济学》中探讨 了外部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萨谬尔森有关公共产品理论的论文发表; 1959穆斯格雷夫《公共财政理论》;1960布坎南《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 学》,公共产品理论成为公共财政学理论分析的基石。
(2)公共选择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最早提出,20世纪40年代美英学术界发表相关论 文 ,穆斯格雷夫《公共财政理论》已有涉及,1966年布坎南《民主程序中 的公共财政学》第11章以“公共选择”命名 ,此后公共选择理论进一步发 展,单峰偏好、中间投票人、利益集团、政党和选民行为、阿罗不可能定
(3)1947年阿霖和布朗里合著的《公共财政经济学》将宏观经济分析和财政政 策纳入其中,此后,二者成为越来越多的财政学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 时人们开始研究财政政策对就业、经济稳定的重要作用。
公共财政学的发展
3、从公共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
伴随着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公共财政 学的研究领域也从单纯的研究政府自身的预算收支逐步延 伸到将政府的经济活动视为国民经济部门之一,并进而触 及政府决策领域,公共财政学相应地演变为公共经济学 (Public Economics)或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
2、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宽派:研究公共领域的所有问题。 窄派:从满足国家职能需要的角度研究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及其对经
济的影响。 中间派: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
• 经济领域中的两个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1、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指一个国家中属于政府所有,执行政府 政策的经济实体。分为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业部门。
学获得正式独立并命名。
公共财政学的发展
1、从收入到支出
(1)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崇尚自由竞争的自然秩序,认为国家是非生产单位,只消 耗不创造,故应缩小国家职能,实行“廉价政府”.没有重视政府需求对供给的影响.仅
从 满足国家基本职能的角度研究预算、税收、公债等属于公共收入的问题.
(2)1892巴斯特布尔《公共财政学》,公共支出篇幅大幅度增加,但偏重于对支出项目 的介绍,理论分析不足。
公共财政学
主讲人:林建华
主要内容
• 第一篇 公共财政学基础理论 • 第二篇 公共支出理论 • 第三篇 公共收入理论 • 第四篇 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 教材: 高培勇、崔军编著:《公共部门经济学》 (修订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篇 公共财政学基础理论
• 本篇包括四章: 第一章 市场与政府 第二章 公共部门必要性与财政职能 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3)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经济大危机,使人们开始思考政府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注重政 府需求对供给的影响,开始财政支出理论的研究.
(4)20世纪50年代,公共产品理论、成本收益分析、公共支出模型引入,公共支出研究日 益重要,在公共财政学中其地位与财政收入理论不相上下。
重要意义:公共支出理论及公共产品理论的引入,使公共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发生改变,
(1)政府部门(Government Sector):是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公众提供 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单位。
(2)公共企业部门(Public Enterprise Sector):指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 和服务的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
2、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由个人、家庭和私人企事业单位组成, 他们以自身利益为活动目标,其经济活动以个人收入或财产为条 件。
• 本章重点 :1、经济效率的含义及实现条件 2、市场失效的含义、原因、表现及影响 3、公共部门的必要性 4、公共财政职能:资源配置、稳定经济、 收入分配
第一节 竞争市场的效率
• 经济效率及实现
1、经济效率的含义
现代经济理论是以帕累托最优来表述经济效率的。 (1)帕累托最优: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条件下,
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任何对资源配置的改变,都 不可能做到不使一部分人受损而使另一部分人受益;或者说,任 何使一部分人受益的改进都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受损为代价,这种 状态就叫作帕累托最优。 (2)帕累托改善:如果资源配置改变后,有一部分人的处境变好,但 并未以其他人的损失为代价,则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就称为帕累 托改善。在不可能发生帕累托改善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就实现了 最优状态。
第一章 市场与政府
• 本章主要内容:1、公共财政学的内容
2、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 本章重点: 1、公共财政学定义
2、经济领域中公、私部门的划分 3、公共财政学的产生 • 公共财政学的定义 1、定义:
公共财政学(public finance),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简称公 共经济学。是一门以政府经济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人们开始不再局限于从国家职能角度认识财政,而进一步从市场缺陷、公共 部门的角度审视财政,导致公共财政学进一步向公共经济学转化。
公共财政学的发展
2、从微观到宏观
(1)传统财政学恪守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信条,其研究领域仅限于微观领 域,基本不涉及宏观经济活动。
(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市场缺陷的存在,从而提出政府对经 济的干预。从1936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开始,宏观经济 学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受其影响,公共财政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从微观 经济分析拓展到了宏观经济及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对就业、经济稳定 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