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合集下载

浅议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过程应关注的几个环节

浅议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过程应关注的几个环节

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一个提高学术研究层次、提高工作实践与学科专业理论结合程度的过程,也是一个可以开展理论创新、研究创新的过程,是培养个人专业素养、拓展专业领域知识的加油站。

目前军队院校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在一些方面需要引起关注。

比如,在课程模块设置与结合方面,在体能锻炼方面以及协调协作精神方面都还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 课程模块穿插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从一开始的课题指向性转到目前的能力素质指向性,经历了大约20余年时间。

一开始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来自本科生课程设置的启发,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设置的,是按照“思维培养”的原则。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是现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经常提到的名词,虽然这些模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特定需求,但模块之间如何衔接,缺乏一个系统、完整的考虑,有东拼西凑的痕迹。

因此在研究生课程模块设置时应当贯穿两条主线,一条是由教学管理部门牵头制订的培养目标主线,一条是由学科专业方向为所属研究生订做的专业技术主线,这样,多个模块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支撑就能够更加清晰化。

培养目标主线用以确定研究生的未来任职取向及主要目标,为课程设置所需模块提供指导;专业技术主线用以确定课程模块间的衔接关系、重要程度以及主要内容。

两条主线相互协调,可以使研究生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化。

2 体能体魄与作战技能结合方面体魄主要是指身体健壮情况,而体能指的不仅是身体健康情况,还包含身体的灵活程度,有技能的含义。

研究生在进行军体素质训练时,应当同时体魄与身体技能两个方面,为完成战术、战斗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研究生在军体素质训练时应当在注重那些常规训练的同时,面向急难险重的任务开展相应训练。

现代作战中的地面作战更加强调单兵素质,是对于体能、战斗技能的全面考验,因而需要在军政素质训练模块中加以完善。

作战过程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人体能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特种作战模式并不是机械化时代甚至冷兵器时代相同作战模式的简单回归,它需要先进的武器装备、新的作战理论来支撑,是整个信息化作战体系的一部分。

国防科大发2023研究生培养大纲

国防科大发2023研究生培养大纲

一、引言国防科大(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作为我国人民武装力量的高等军事院校,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培养高级军事人才、推动军事科研、服务国防建设的重要使命。

为了适应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国防科大制定了2023年研究生培养大纲,以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国防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 培养面向国防科研、装备研发、国防建设和军事管理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3. 培养具有较高的国防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具备国际化的科研与管理能力,能胜任重大国防科研及装备研发任务的高级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培养模式1. 以学术导向为基础,突出军事应用导向和实践能力培养。

2. 采取导师制培养模式,加强学术指导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科研创新和工程实践。

3. 开设专业课程和研究生创新实践课程,注重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培养课程1. 开设军事科学、军事技术、军事管理等核心课程,注重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培养。

2. 加强国防科研前沿领域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在国防相关科技领域进行创新研究。

3. 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

五、培养评价1. 制定完善的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突出学术成果和科研创新的评价。

2. 设立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对研究生进行定期评估,促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3. 加强对研究生创新成果的评价与推广,鼓励学生在国防科研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六、总结国防科大2023年研究生培养大纲的制定,为高级军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科学的体系。

这将有利于培养更多适应国防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推动国防科研和装备研发的发展,为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更多强大的人才支撑。

以上就是对国防科大2023年研究生培养大纲的概括和分析,相信这份培养大纲会成功地推动国防科大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深入发展和提高。

军队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军队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d v lp n . En a cn e uc t n l e hn l g p sg a u t c lia in n e eo me t h n i g d ai a t c oo o y o t d ae u tv to i mi t r c l g s a d r l a y ol e n i e

・国 际化趋 势 , 师 、 生 、 习 内容 、 习 场所 、 教 学 学 实
学位 以及代化趋 势 , 习环境 、 学方 式 、 科设 备 、 学 教 学 科
研手 段 、 学术 交 流 以及 管理 呈现 现 代化 。
大 批既 懂得 现代 信息 技术 又具 有较 强 实践创 新 能
・多 样化趋 势 , 培养 目标 、 养规 格 、 培 培养 方式 、 培 养单 位 、 学科 结构 、 费来 源呈 现 多样化 。 经 ・个性 化趋 势 , 学校 教 育 、 师指 导 、 导 学生 设计 、 人 才 需求 市场 呈 现个性 化 。 研 究生 教 育 的国际 化 、 多样化 、 代化 和个 性化 现 是 相互 联 系 的一个 整体 , 国际化带 来 多样化 , 代化 现 又 是 国际化 的必然 趋 势 , 性 化 在 多 样 化 中体 现 出 个
力 的教育 信息 化 建 设 生 力 军 。然 而 , 育 技 术 专业 教 已毕业 的博士 生 和硕士 生人 数远 远不 能满 足本 学科 发展 建设 的需 要 。因此 加强 军 队 院校 教育 技术 研究 生培 养应 成 为促进 学科 建设 和高 层 次人 才培 养 的重 要途 径 , 研究 生 队伍 也 应 成 为 教 育技 术 学 科 实 现 跨 越式 发展 的中坚 力量 , 院 校 教学 改 革 和教 育 技 术 在
tc n l g o t a u t ul v to n mi t r ol g sa d u i e i e . e h oo p sg d ae c t ai n i l a c l e n n v r t s y r i i y e s i

关于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关于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关于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冯金阔【摘要】在认真分析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设想.特别是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特性设计、培养模式创新以及培养质量的评估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期刊名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军事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作者】冯金阔【作者单位】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我国军事硕士专业学位自2002年设立以来,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又存在一些问题。

在当前军队建设整体转型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审视并加大改革力度,以促进军事硕士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8年多的办学实践,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军事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方式的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部队送学积极性不够高2002年,总政治部下达《在部分中高级指挥院校招收指挥军官攻读军事硕士专业学位计划》的通知,翌年3月,首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学员入学,当时,分为全日制2年和非全日制3年两种培养方式。

对这种教育类型,部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广大干部要求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非常好。

在军事硕士生全部改为非全日制培养方式后,部队对这一学位类型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没有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高,干部断断续续入学,岗位没人接替,工作影响较大,且对部队建设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而,选送干部攻读专业学位的积极性普遍降低,选送学员质量逐年下降。

分析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①对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特点认识模糊,对专业学位的设置原则、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了解不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普通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清楚。

提高任职教育院校军事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探析

提高任职教育院校军事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探析

提高任职教育院校军事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探析【摘要】本文以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为出发点,指出了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特征,着重阐述了利用任职教育改革的经验提高军事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思路,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培养模式、评价考核和质量监督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军事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任职教育;军事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总部新型院校教育体系优化布局的要求,军事任职教育院校开展以军事学和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重点研究生教育。

[1]军事任职教育以任职需求为牵引,以培养胜任岗位的实际能力为特征,其本质属性是军事职业教育。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是指为适应军事科学发展需要,以培养军队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军事学学科门类内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军事学研究生教育是军事高等学历教育的最高阶段。

[2]针对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生教育要借鉴任职教育的成功经验,汲取其有益做法,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培训方式和质量监督等方面做到有机融合和相互支撑,进一步突出研究生的岗位任职指向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定位随着研究生教育发展,以及我军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发展和需要,近年来许多军事学研究生毕业后走向作战部队的指挥岗位或管理岗位。

这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际需要,作战部队迫切需要大批有知识、懂指挥、会管理、能打仗、信息化素养高的复合型、应用型军事人才。

原来军事学学术型人才是面向研究生毕业后所任职的学术型职业岗位,如院校教员、科研单位下作人员等提出来的,在培养过程中偏重于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而现在军事学应用型人才则是面向研究生毕业后所任职的应用性职业岗位,如基层指挥员、参谋干事、专业技术员等提出的,在培养过程中偏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军事训练转变和军队院校教育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要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军事人才这一目标,必须突出强调对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坚持学术科研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并重。

国防军事教育课题:军校研究生军事素质培养研究

国防军事教育课题:军校研究生军事素质培养研究

军校研究生军事素质培养研究学科分类:国防军事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课题界定与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本文所研究的军校研究生是指具有军藉和军官职务,由军队院校全日制培养的研究生学员。

问题的提出:军校研究生是军队院校从部队、院校通过考核选拔入校深造的优秀干部,他们担负着未来军事指挥和部队管理的重任。

随着我军担负的任务向多样化军事斗争拓展,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延伸,作战样式向一体化联合转变,主战装备向信息化和机械化发展,部队训练向实战化靠拢,部队对未来军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军队院校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围绕素质教育,为部队培养大批人才,使我军干部的学历层次、文化科技水平、专业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全军各级机关、部队对军校培养的研究生是欢迎和肯定的,认为毕业研究生的政治坚定、文化和科技水平较高、专业技能较精湛。

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综合的军事素质还有待提高,有时表现出对与官兵不够一致,在执行大项急难险重任务有畏难情绪,指挥与管理方法较单一,在协调能力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等。

反映出研究生的综合军事素质还有待提高,与优秀的指挥员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国内外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且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有不同的侧重,教、学两个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归纳起来,对研究生的素质要求主要有几种观点:一是从素养来表述,如白秀丽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撰文认为,研究生应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完整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自学能力、有创新精神和科研、教学、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互相协助的团队精神、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

二是从社会对研究生的要求来归纳,如李晓军年撰文认为,研究生的素质应包括4方面: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积极推进军队院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

积极推进军队院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
和 科 研 、 术 人 才 的 主 要 来 源 , 担 着 开 发 军 事 技 术 , 制 技 承 研
随 着 部 队 信 息 化 建 设 不 断 深 入 .对 高 层 次 专 业 人 才 需 求 更 加 迫 切 、 准 更 高 , 要 广 博 的基 础 知识 , 要 精 标 既 又
深 的 专 业 知 识 、 叉 学 科 的 知 识 和 先 的 前 沿 知 识 。 当 交 从
支 持 广 大青 年 通 过创 业 实 现 就业
3营 造 良 好 的 校 园 创 业 环 境 . 视 组 织 大 学 生 创 业 . 重 实践 活 动 。创业 教 育不 是 单 纯 地传 授 创 业 知识 和培 养 创
战 的军 队应 用型人 才 , 军 队院校 急需 解 决 的一项 任 务 。 是

前 部 队 情 况 看 . 多 研 究 生 知 识 的 专 业 性 很 强 , 知 识 面 很 但 相 对 较窄 . 本 专 业 的 知识 精 通 , 其 他 专 业 的知 识 了解 对 对 很 少 , 要 还是 属 于 工 程 型 、 术 型 、 术 型 的人 才 , 就 主 技 学 这 使 得 他 们 缺 乏 对 部 队 实 际 情 况 的 了解 ,缺 乏 对 未 来 联 合
需 的 应 用 型 人 才 寥 寥 无 几 ,迫 切 需 要 补 充 更 多 的 高 层 次 指挥 与 技术 人 才 2人 员 整 体 素 质 与 部 队 信 息 化 发 展 还 不 相 适 应 。 .
关键 词 : 队 院校 军
应 用 型研 究 生
培 养质 量
军 队 院校 的研究 生 .是我 军 各 级高 级 作 战指 挥 人 才
3对 我 军 高 层 次 人 才 需进 一 步 加 强 应 用 能 力 的 培 养 。 .

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收稿时间]2019-05-23[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sy2015007)。

[作者简介]张振福(1982-),男,河北唐山人,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教学科研处参谋,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

[摘要]近年来,军队专业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某些领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本研究基于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特别是国防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关键词]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176-032020年5University Education作战环境一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防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化学、生物、核技术在战场中的应用,作战环境发生显著的变化。

军队院校开展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够为军队和国防建设输送联合作战保障人才。

立足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国防科技大学该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实际,课题组提出了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目标自1996年11月军队院校获批专业学位授权以来,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

近年来,随着化学、生物、辐射、核(Chemical,Biological,Ra⁃diological &Nuclear ,CBRN )恐怖事件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加强和巩固了应对CBRN 恐怖事件的各种准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和完善专业过硬、反应迅速、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反恐怖应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主要以培养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军队、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实践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采用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承担军事作战环境下预警、检测、防护、处置、改造、利用等相关任务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或指挥管理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国家和军队对反恐怖应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翻转课堂”在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

注重强化教 员教学灵活性以及学 员学习的 自主性 ,培养 学 ”到 “我要学 ”的转 变。
学 员认识 、思考、解决 问题的能力 ,有效满足 岗位任职
(三 )有利于提 高培 养质量 ,服 务部 队建 设
需要 ,服务于部队全面建设和战斗 力提升。
根据 《关于深 入推进 军队研 究生教 育科学 发展 的
的完 美结 合 ,其 应用涉 及到基础 层 、应用 层和评价 层 组的特 点和特长 , 自主选择 教 员提供 的案例或 问题 ,
的 重塑 ,不仅 仅是对教 学模式 的革新 ,更 是对教 学观 由小组 成 员共 同协商确 定研究主题 ,设计研 究程序 ,
课堂 讲授 为主 的模式 ,以教 员为主体 ,学 员仅仅是 被 斗 力建设 。人才培 养 质量 与军事 理论 创新 、部 队全面
动接 受知识 ,忽视 了学 员的差 异性和 个性化 需求 ,致 建 设 、战斗 力生成 等密切 相关 。从 当前 军队研 究生培
使学 员在学 习中失去主 动权 、缺乏主 动性 ,学 习的兴 养过程来 看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学位
关键词 :翻转课 堂;研 究生培 养;教 学模 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翻转课堂” (The Filipped Classroom)也译
(二 )有利 于创新教 学模 式 ,促进 互动 交流
作 “颠倒教 室 ”或 “反转课堂 ” ,是 对传统 教学模 式
研 究 生教 育担 负着 培 养 高 层次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重
适应 新一轮 院校调 整改革 ,坚持 “三 个面 向” ,满 足 法 ,投入更 多精 力与学 员面对面 交流 ,而学 员则从知
新 形势下 专业学 位研 究生培 养要求 ,转变过 去 “灌输 识 的被动接 受者转 变为 主动获取 者 ,通 过课 堂 、互联

关于军硕教育与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关于军硕教育与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关于军硕教育与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新模式的探索(空军指挥学院,北京100097)摘要:本文在总结“融合式”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还没有广泛树立、制度急需发展创新、教育教学要求还不够明确等方面分析研究了“融合式”培养模式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全面建立交流衔接机制、急需优化主要环节、着力改革教学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融合式”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军硕;任职培训;“融合式”模式《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深入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为主向应用型为主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为加速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努力培养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层次军事人才,总部提出了《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并明确指出:按照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结合指挥军官任职培训体制,稳步推行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有机衔接,试行在半年制以上指挥与参谋培训班中选拔优秀学员攻读军事类研究生,形成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式”培养机制。

在总结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简称军硕教育)与中级任职教育培训(简称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分析“融合式”培养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寻创新发展“融合式”培养的对策措施,对于这一教育新模式的有效运行,作用意义明显。

一、“融合式”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融合式”培养,是指通过优化军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形成相互衔接、有机融合、具有我军特色的高层次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的主要形式是,在半年制以上指挥与参谋培训班中选拔优秀学员攻读军事类硕士研究生,将任职教育阶段完成的主干课程作为研究生学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入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

实践证明,“融合式”培养对于加速培养高层次新型指挥人才,着力解决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中级任职教育分训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周期较长、部队干部多次调学、重复受训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具有明显的效益和极强的可操作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空军指挥学院是一所以培养中高级指挥军官、参谋军官和军事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的军种指挥院校,是空军最高学府。

建院50多年来,先后为空军和其他军兵种部队培养了6万多名指挥参谋人才,大多担任了师团职领导职务,有300余名学员走上了军以上领导岗位。

近年来,学院按照空军党委、首长对学院建设提出的“五个成为”和“四个一流”的建设目标,稳步推进创新发展,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研究生教育是我院适应军队转型建设和学院创新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指挥参谋军官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热忱欢迎符合条件的部队在职干部报考我院研究生,共同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贡献力量。

根据教育部、总政、空军有关政策规定,现将学院招收2014年度硕士研究生的有关事项明确如下:一、报考条件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半,毕业后由原部队所在大单位定向分配。

具体报考条件是:(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部队工作,自觉献身国防建设;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现实表现良好,经军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审核批准同意的。

(二)部队在职干部,具有3年以上部队工作经历,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或达到同等学力,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身心健康。

(三)定期考评结果等次为称职以上,报考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结合紧密或者部队建设急需,优先录取部队推荐的优秀干部。

(四)报考军事战略学、军种战役学、合同战术学、兵种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事训练学、军队管理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等专业,须在部队相关岗位任职满3年,并有1年以上指挥岗位(包括参谋、指挥教员)任职经历,职务在正连职(含)以上。

(五)军种战役学、合同战术学、兵种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等专业只限招收男生。

已婚女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生育。

(六)报考全日制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代码115101、115102),须为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正连职以上指挥管理军官。

考军校的研究生

考军校的研究生

考军校的研究生军校研究生是指在军队院校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他们是军队中高层干部的培养对象,具备较高的军队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考取军校研究生的背后意味着这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以下是我对军校研究生的一些看法。

首先,军校研究生是军队中未来干部的储备力量。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军队干部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全局思维能力,而这正是军校研究生培养的重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军事科学和战争思想,为军队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导。

其次,军校研究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军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需要各类专业人才来支撑其运行。

军校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接受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他们在毕业后可以在各个领域担任研究和领导职位,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军校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执行力。

军队是一个注重团队协作和执行力的组织,军校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他们懂得团队的重要性,能够协调各方利益,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工作。

同时,军校研究生也具备强烈的执行力,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并保证质量,为军队的行动提供可靠的保障。

最后,军校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军队干部需要具备优秀的人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国家和人民有忠诚的情感,具备良好的纪律素质和职业操守。

军校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为强军事业培养有为的接班人。

综上所述,军校研究生以其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以及强大的团队合作和执行力,成为军队中优秀干部的储备力量。

他们将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的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基于“院校+部队”合作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院校+部队”合作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院校+部队”合作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作者:李海燕朱敏李静方登建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1期摘要: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军队转型过程中人才结构更新的现实需要。

在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院校和部队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互相沟通、协同培养。

因此,构建“院校+部队”导师团队,提升双导师队伍素质,是实现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

建立军队研究生双导师协同培养模式要以项目为依托,共同选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团队;要以岗位为导向,共同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以实用为特点,共同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以需求为牵引,共同确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要以能力为核心,共同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程培养;要以质量为准绳,共同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价值,以此提升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理论;协同培养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080-03近年来,军队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急需大力发展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有显著不同,在导师素质、教学手段、学习方法、能力要求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按照原有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必须进行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本文在分析现行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院校+部队”合作的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协同培养机制的建立措施,明确了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中院校和部队各自的职责分工,对“院校+部队”导师团队素质的提升和建设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求达到促进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水平的提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

一、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一)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想及实践——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初探

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想及实践——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初探

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想及实践——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初探高坤华;李青海;余江明【摘要】分析了军队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上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提出了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路和原则.结合空军工程大学实际,设计了以科研为主导的招生机制、导师管理机制、师生一体的学业考核奖助机制、创新扶持机制和全程质量控制机制.【期刊名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军队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空军工程大学【作者】高坤华;李青海;余江明【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训练部研究生处,西安,710051;空军工程大学训练部研究生处,西安,710051;空军工程大学训练部研究生处,西安,710051【正文语种】中文我国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初步试点到逐步推广,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地方高校的成功实践和改革效果,充分证明在研究生教育领域进行培养机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军队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培养机制,急需进行研究。

纵观军队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总的趋势是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建设转变。

但在质量建设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运行机制上,还存在着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如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优秀导师、研究生开展的前沿性研究缺乏项目支撑和经费保证,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优质生源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尚未形成;研究生毕业时按计划分配,工作单位与研究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直接挂钩,导致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导师压力小,责任心不强,指导能力偏弱;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和导师仅满足于质量的基本要求,创新欲望不强,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的内在动力机制急需建立;科研工作与研究生培养结合不够紧密,存在着先招生后申报课题、重使用轻培养等现象,导师申报课题——招收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申请更高层次课题的良性循环机制、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尚未形成;在质量控制方面,事后检验多、事前预防少,重目标管理、轻过程管理,从研究生到导师、从学科到培养单位,自主式质量控制机制急需完善。

军校学位与生教育管理

军校学位与生教育管理

论军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在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如何适应部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就是应明确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评价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就要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

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就是其满足军队发展需求的程度,标准必须与军队需求相结合。

这样才有现实意义。

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一、做好招生工作,突出人才选拔的有效性优秀的生源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努力提高院校本科生培养质量,为研究生招生储备大量优秀生源。

采取如保留入学资格、本硕连读、免试攻读硕士、硕博连读的比例,使优秀学生一入学就确定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做到高起点、高目标。

第二,改革初试制度。

如对政治、英语、数学等公共科目实行资格考试制度,通过资格考试的给予一定的有效期,取得资格考试以后,只考专业课。

适当降低公共课的录取分数,增加专业课难度,使招生院校挑选余地更大,可以从中选拔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学生,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唯才是举”。

第三,加强复试环节。

统考成绩只能代表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

例如,对军队研究生来说尤为关键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不能在统考成绩中体现。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素质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中,导师负责制决定了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承担者。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学术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求真务实、勇于坚持真理、敢于修正错误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

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才能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充实和活跃导师队伍。

第二,通过不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院士来院讲座,举办培训班,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与兄弟院校进行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强化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关于提高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于提高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2019年7月刊640 引言时代的发展对高层次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强军兴国,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军校研究生是高层次军事人才的主要来源,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应紧贴部队实战需要,找准院校培养与部队用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反思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军校教育实际情况,从研究生培养主要环节入手,提出相关措施和办法,推进军校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 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分析1.1 培养目标与部队需求脱节长期以来,军队院校的研究生培养以培养传统学术研究型人才为目标,过多强调理论知识,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单一,培养出的研究生理论知识丰富,学术水平高,但欠缺实践应用能力,特别是对部队装备的使用、维护和保障能力不足。

部分研究生初到工作岗位难以适应,遇到实际问题无从下手,难以解决。

高校应深入一线用人单位了解部队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随着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部队更需要大批政治思想觉悟高、专业理论知识厚、军事综合素质硬、指挥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关于提高军队院校研究生 培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张 婧,李小蓓,秦洪涛,陈 玉(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摘要】 立足于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军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军校教育实际,从目标定位、学科设置、导师队伍、论文质量、研究生学习内动力5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目标;导师队伍【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19)07-0064-04收稿日期:2019-4-5作者简介:张婧(198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李小蓓(1981—),女,陕西渭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电路与系统;秦洪涛(1979—),男,山东济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作战指挥;陈玉(1980—),女,山西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军队院校心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军队院校心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军队院校心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探索戴红;杨群;迟宇豪;高伟;武胜君;张侃【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9)5【摘要】2014年,我国军队院校开始招收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随着国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生力度的不断加大,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成为各培养单位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作者在对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医师和心理学研究生的调查中,结合军队培养实践性研究生的特点和需要,分析了现阶段军队院校心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上要进一步明确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定位,并对新模式提出了建议方案.【总页数】3页(P27-29)【作者】戴红;杨群;迟宇豪;高伟;武胜君;张侃【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陕西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陕西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员旅,陕西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员旅,陕西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陕西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陕西西安 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以MBA教育为鉴,探索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J], 高峰;潘玉田;王民生;杨小小2.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J], 古巧珍;刘海斌;苏美琼;杨军;徐然3.基于“部队需求”的应用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J], 赵梦雪;杨国愉;王毅超4.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J], 张振福; 韩开锋; 罗世尚; 楚增勇5.全国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座谈会在沪召开探索全科硕士教育与规范化培养结合新模式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校的研究生

军校的研究生

军校的研究生军校的研究生是指在军事院校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

与一般的研究生相比,军校的研究生具有更为特殊的背景和使命,他们以军事科研为目标,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服务。

首先,军校的研究生拥有丰富的军事背景。

他们在军校本科阶段接受综合军事训练,掌握军事理论和实践技能。

与一般研究生不同的是,军校的研究生不仅学习学术知识,还具备军事战略、军事指挥、军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这些专业背景使得他们在军事科研领域有更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军校的研究生服务国家的使命更加突出。

军人的职责是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而军校的研究生则以科研为手段,为国家的军事需求提供科技支持。

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往往紧密结合国家的实际需求,以军事战备、军事装备、军事指挥等为重点进行研究,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保卫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此外,军校的研究生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在军队中,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军校的研究生在军事实践中培养了这些能力。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与其他军校的研究生以及军队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研究和实践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他们不仅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还可以加强自身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最后,军校的研究生也享受着军队的特殊待遇和福利。

军校研究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军队中继续发展,享受相对稳定的工作和待遇。

同时,军队还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和学术发展机会,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军事科技,提高军队总体实力。

总之,军校的研究生具有丰富的军事背景,服务国家的使命突出,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享受着军队的特殊待遇和福利。

他们是军队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军事科技进步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队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浅析摘要:军队院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10余年,为部队建设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为部队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环境、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举措,以不断满足用人单位对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07-02目前,军队院校共有39家单位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14所院校拥有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已经初步确立了具有我军特色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架构,为专业学位在军队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的10余年间,军队专业学位教育面向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科技发展,密切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需求和部队训练实践,开创了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然而,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军队院校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过程方面还存在提高的空间。

本文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举措。

1 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对比分析和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一样,军队院校中的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已经成为两种并行的教育类型。

两种类型的教育之间既有一些共同的教育基础,同时又是严格区别的关系。

由于学位是衡量学位获得者受教育程度的尺度,是获得者学术水平或专业技术水平、知识能力等级等的质量标准,所以,学位教育必须首先满足学位获得者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同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又各有各的特点。

1.1 培养目标各有偏重学术学位教育偏重于满足军队基础研究人才需求,注重理论与原创,重视理论修养、思维培养、追踪学科前沿和长远发展,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专业学位教育主要致力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设计能力等,立足于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以满足军队建设对于专业应用人才的需求为主要目标,职业化特征明显,主要关注“做什么”和“怎么做”。

1.2 培养方式各有特点学术学位重视学科层次的建设与发展,通常是以某一学科为中心,部分结合实际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学科覆盖面的探索与扩展,以科研能力作为考核与能力衡量的主要标准;而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围绕专业的层次并根据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及职业的需要,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职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位质量衡量标准。

1.3 教学过程各有特色学术学位教育的教学过程重视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重视各种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主要以本学科的前沿发展情况为目标进行课堂的模拟与训练;专业学位教学过程的实践依赖性极强,教学过程以某一专业甚至职业的实践作为主要参照,并以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主要目标,而且相当一部分专业学位教育以受教育者具备相关工作经历作为入学的必备条件。

2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问题通过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专业学位对于工程背景及实践应用的要求很高。

对于一直以来偏重理论研究的军队院校而言,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2.1 关于生源任何职业实践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功底作为支撑,专业学位教育也并不例外。

目前,硕士专业学位在生源方面呈增长趋势。

但相当一部分学员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比较熟练,但与其相关的理论基础水平偏低,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也并不占多数。

这给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的水平提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2.2 培养环境多数硕士专业学位的攻读模式为非脱产,院校与部队或者其他用人单位之间的差异问题就成为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

如何营造相似或者部分接近的培养环境,来实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环境的软着陆,使工程实践与课程教学最大限度的切合,成为专业硕士培养过程关键的一环。

2.3 课程设置以院校为主导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难免会有学术学位培养的影子,而且学术学位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

尤其是在课程的设置方面,由于院校偏重于理论的研讨与传授,理论功底深厚,而实践应用的成分明显缺乏,结合程度也普遍偏低。

这是困扰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2.4 质量管理与考核国家出台了系列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管理的办法,但对于军队院校而言,理解起来容易,现实情况与理想状态间还有差距。

尤其是对于非脱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实施恰如其分的过程监管,如何确立严格并且恰当的考核标准(特别是学位论文标准),需要各培养单位及主管部门深入思考并给出相应措施。

目前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或规范,各院校沿袭了学术学位教育的相应规范,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不十分适用。

3 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举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军队院校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

院校应当把握好机遇,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加以改进,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3.1 大胆跳出学术学位的传统框架,积极开展专业学位教育创新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既不同于学术学位教育,也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类的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等方面应该进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导师、课程、教学环节方面,军队院校应当依据军事工程实践的实际需求,从学术学位的框架中脱离出来,主动结合武器装备运用与训练实践,在军队建设实践中寻求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驱动力和切入点,创建科学合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

3.2 搭建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创造适应的培养环境军队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采用非脱产的培养方式,容易造成培养环境差异,给学员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一个与实践结合紧密、突出应用性、能解决实际问题且相对稳定的培养环境,而目前多数院校还无法真正提供这样的环境。

这需要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包括职业需求交流、人员代职或任职的交流等,切实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环境统一起来,真正为用人单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

3.3 确立实用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标准在管理方面,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实行所谓“双导师”制之外,还应通过加强院校与用人单位间的沟通协调,来加强日常培养过程管理。

院校应尽可能创造一种工程应用的管理环境,以促进研究生的应用型培养;用人单位也应为研究生创造能够结合实践学习和操作的环境,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考核评价标准方面,主要是学位论文的标准。

院校应当充分考虑工程应用层面的主要内容,深入了解研究生的职业特征与需求情况,深度结合研究生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难题,制订科学、适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3.4 继续加强与用人单位间的交流,不断拓展专业学位培养领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武器装备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院校应当继续主动与部队等用人单位密切联系,主动发现武器装备运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和思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断拓展专业学位的培养领域和方向,不断丰富院校的专业学位授权体系。

同时,密切与作战部队的联系,深刻了解并理解部队的作战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与方向。

3.5 继续开展联合办学,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继续开展与部队联合办学,重视专业学位导师梯队建设和团队建设,注意老、中、青结合,对于缺少实践经验的教员,尤其是青年教员,可以作为辅导教员参与指导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积累实践经验;有计划的组织院校研究生导师进行部队调研和培训,也可充分利用导师队伍到部队授课的机会,加强相关交流,以充分了解部队的实际需求,实现导师经历多元化。

同时,要严格导师资格,全面实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把承担课题的等级、数量及推广应用情况作为遴选导师的基本条件,积极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双导师制,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军队科研院所、作战部队的专业人士担任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多元化。

3.6 大力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主体来自部队,具备专业创新的基础。

军队院校需加强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一是要扩大培养单位及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在面试与复试环节,促进培养单位、导师与学员的接触与交流,充分了解情况,制订适合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二是要重点突出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应用”为目的,而非以“学术”为中心,要求能够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程方法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充分整合起来,通过创新设计解决问题,以有效满足当前或未来需求;三是要不断丰富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加强实践实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既要考虑专业层面,维护课程体系的统一性,也要顾及培养过程中的个性层面,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学、评、考”等方面,要探索多种模式开展教学,着眼于研究生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吸纳和使用部队及科研院所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部队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帮助研究生学员提高专业素养与岗位创新能力。

4 讨论军队专业学位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在武器装备生产制造、运用训练应用范围的增大而不断拓展,一些相关专业、岗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断翻新,因此,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军队专业学位教育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其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也更加强烈地凸显出来。

5 结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与补充,并拓展了研究生培养类型,改变了军队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武器装备技术飞速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军队院校应当把握这个大好机遇,着眼于军事斗争准备需求及武器装备发展需要,结合用人单位对于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紧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创新培养模式和方式方法,大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