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检测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低应变检测(RSM-PRT)PPT课件

低应变检测(RSM-PRT)PPT课件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
目录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第二章 检测系统 第三章 现场检测技术 第四章 实测波形汇编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目录
第一节 应力波基本概念 第二节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第三节 低应变的检测原理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基本概念
应力波基本概念
应力波:当介质的某个地方突然受 到一种扰动,这 种扰动产 生的变形会沿着介质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这种扰动传播的现象称为应力波。
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用耦合剂粘结时,粘结层应尽可能薄 必要时可采用冲击钻打孔安装方式 传感器安装面应与桩顶面紧密接触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耦合
黄油耦合 橡皮泥耦合 口香糖耦合
使传感器与桩头粘合在一起,要求越紧越好。
说明:传感器是否安装好,可用手指轻弹传感器 侧面,若传感器纹丝不动则说明已经安装好。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检测原理
反射波法用于检测基桩完整性 的基本假设
➢桩自身 :一维、连续、均质、线弹性 ➢没有考虑桩周土的影响 ➢没有考虑桩土耦合面的影响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检测原理
反射波法的检测原理
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 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 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即波 阻抗发生变化)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 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相位和波形特征,得出 桩缺陷的大小、性质、位置等信息,最终对桩基 的完整性给予评价。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分析
各类桩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
(2)沉管灌注桩 ➢缩颈——成形后的桩身局部小于设计要求 ➢断桩及桩身混凝土坍塌——桩身局部分离,甚 至有一段没有混凝土;桩身某一部位混凝土坍塌, 坍塌处上部没有混凝土 ➢桩身夹泥——桩身混凝土有泥夹层

高应变低应变(讲课)课件

高应变低应变(讲课)课件
多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技术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等。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将为检测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例如,通过采 用低能耗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技术,降低检测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的检测 方式。
高应变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桥梁检测
高应变检测技术用于检 测桥梁结构的完整性, 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
安全性。
建筑结构检测
高应变检测技术用于检 测高层建筑、大跨度结 构等大型建筑结构的稳
定性。
隧道工程检测
高应变检测技术用于隧 道工程的施工监控和安
全性评估。
桩基检测
高应变检测技术用于检 测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完 整性,确保桩基的安全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技术的比较
适用范围
高应变检测技术适用于大型结构物、桩基和地下连续墙等 深基础工程的检测,而低应变检测技术适用于小型结构物 、浅基础和地面土体的检测。
测试精度
高应变检测技术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土体动态响应和波速等 参数,测试精度较高,而低应变检测技术测试精度相对较 低。
测试成本
高应变检测技术需要使用重锤或爆炸等大型设备,测试成 本较高,而低应变检测技术使用小型设备和低成本材料, 测试成本较低。
优点
低应变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快速、简 便、经济等优点,可在不破坏桩身结 构的情况下对大量桩基进行检测,且 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缺点
低应变检测技术对桩身阻抗变化较为 敏感,对于一些阻抗变化较小的缺陷 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同时,该技术对 桩顶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平整、干净 且与传感器耦合良好。

低应变检测图解ppt课件

低应变检测图解ppt课件

三角观测法
超过中线3类桩,低于中线的2类桩或1类桩
可编辑课件PPT
29
基桩检测
3.3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生异常现场时的处理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在现场及时研
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度。重复测
试的波形与原波形应具有相似性。
3.4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方法
A: 正在检测过程因外界干扰和其它不可预见的事故时, 应关机停止检测。若发生干扰影响测试结果,则应重 新检测;若干扰消除后不影响试验结果,则可继续测 试。
应力波沿桩身的传播也会被严重衰减。
可编辑课件PPT
24
基桩检测
ii遇有连续缩颈、混凝土离析或标号低时应力波将 大量被吸收。
iii桩截面变化不规则使波的能量在末及桩底前被大
量反射。
iv同时判别一个以上的桩身非常困难,因为靠上的
第一个缺陷已将大部分波的能量被反射的问题。
v当桩径较大或脉冲宽度过窄时,部分锤击能量将
(动载荷),动态力可以是瞬态冲击力或稳态 激振力。桩-土系统在动态力的作用下产生动 态响应,采用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在传感器的桩 顶量测动态响应信号(如位移、速度、加速度 信号),通过对信号的时域分析或传递函数分 析,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用反射波法,对每 一根被检测的单桩均应进行二次以上重复测试; 对同一根基桩,三次锤击所形成的三条波形曲 线在形态、振幅及相位上应基本一致,采集数 据方算合格。
(3)测试中手锤均在桩顶中心敲击部位混凝 土应平整、坚硬,手锤应与桩顶垂直,避免含 有水平分量。
可编辑课件PPT
23
(4)测完应做好数据处理和检测记录,检测记录的有 效位数和计量单位均以国际标准为准。
(5)低应变动力信号处理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PPT72页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PPT72页

END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Hale Waihona Puke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低应变检测PPT课件

低应变检测PPT课件
是突出深部缺陷及桩底信号 放大延迟,桩头和浅部信号较强,不需要放大处理,
放大的起点位置在桩头向下一定深度开始
最新课件
38
最新课件
39
3.4 频谱分析
频谱分析—— 用于了解干扰波的频率范围,根据声速估算桩长、缺陷位置 或者根据设计桩长计算波速
频域曲线: 频差、多阶振型
最新课件
40
3.5 其它处理技术
一般默认采样长度从1024点,只设桩长和波速,仪器自动计 算采样间隔
最新课件
13
增益:信号的放大倍数(放大镜)
对接收到的信号按指定倍数进行放大
长桩信号弱,应加大倍数,短桩减小倍数,以在屏 幕上显示的波形大小适宜为准,不能超屏,也不能过小。
放大的特点是所有信号(含干扰信号)都进行放大了 。
区别于信号处理时的放大(指数放大、线性放大) 按指数规律把桩底信号放大显示出来。
最新课件
59
最新课件
60
最新课件
61
实例5——浅部缺陷
最新课件
62
最新课件
63
最新课件
64
最新课件
65
最新课件
66
最新课件
67
最新课件
68
3.8 反射波法存在的不足
▼缺陷垂直方向大小无法确定 缺陷的上下界面混叠,很难分辨缺陷垂直方向的尺寸;
最新课件
69
▼ 缺陷的水平方向尺寸无法定量确定;
金属外壳和永久磁铁相对静止,线圈在弹簧片支撑下,将随被测体的 质点振动而振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输出处理。 临界阻尼——传感器设计在0.6~0.7倍临界阻尼,只振动1~2个
周期,有利于信号的接收和识别 幅频特性——谐振峰小于30Hz,上限频率频率1500-2000Hz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优质PPT】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优质PPT】

cm/s 0
0.60
4
8
12
16
230: # 25 24
28
32
0.30
0.00
x 3 L/D=40 (D=50 cm)
-0.30
20.00 m (4800 m/s)
cm/s 0
0.16
4
8
12
16
3:2#0 38
24
28
32
0.08
0.00
-0.08
x 3 L/D=40 (D=50 cm) 20.00 m (4800 m/s)
40
44 m
V 0.133 cm/s (0.133)
2019/10/5
2).测试曲线及分析2.2 测试曲线及分析
Earth Products China Limited
2019/10/5
3)检测时,应合理设置采样时间间隔、 采样点数、增益、传感器灵敏度、模 拟滤波、触发方式等,其中增益应结 合激振方式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确定。
f >2 fc
f =N.Δ f
2019/10/5
冲击锤型大小对波形的影响
(a) 冲击锤型不合适
2019/10/5
(b) 冲击锤型合适
4 ) 每根桩的检测信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桩直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
40
44 m
V 0.158 cm/s (0.158)
2).测试曲线及分析2.2 测试曲线及分析
Earth Products China Limited
KHJD C:\Documents and Settings\z hs\My Documents\ 郑 州 考 核 \低 应 变 考 核 \考 核 基 地 PIT\PitW1.PIT

《低应变动测原理》课件

《低应变动测原理》课件
详细描述
低应变动测原理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当结构受到微小的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微小的振 动。这些振动会改变结构的动态特性,如频率、阻尼和模态等。通过测量这些振动特性
,可以推断出结构的内部状况,如损伤、脱胶、腐蚀等。
低应变动测原理的应用范围
总结词
低应变动测原理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的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检测。
详细描述
首先,该方法假设结构损伤不会导致显著的动态特性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损伤前后的振动特性来检测损伤。 其次,该方法假设可以准确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包括振幅、频率和相位等信息。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通 常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并进行适当的信号处理和分析。
Part
02
低应变动测的物理基础
信号的特征提取
时域特征
从信号的时域波形中提取出反映 被测物体特性的特征参数。
波形特征
提取信号的波形特征,如峰值、 谷值、波形畸变等,用于评估被 测物体的状态和性质。
频域特征
将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出反 映被测物体特性的频域特征参数 。
统计特征
对信号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出反 映被测物体特性的统计特征参数 。
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将共 同合作,共同推动低应变 动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地下管线探测
地下管线探测是城市建设和维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低应变动测技术可以通过对 地下管线的振动响应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管线的位置、埋深、走向等信息,为 城市规划和管线维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与传统的钻探方法相比,低应变动测具有无损、高效、准确等优势,能够更好地 保护城市地下设施和环境。
地质勘察
采集频率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 采集频率,确保信号的完 整性和准确性。

高应变、低应变(讲课)

高应变、低应变(讲课)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讲课
目录 Contents
•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概述 • 高应变检测原理及方法 • 低应变检测原理及方法 •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的比较与选择 •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案例分析
01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概述
高应变检测定义
01
高应变检测是一种动力检测方法 ,通过施加较大的冲击力使土体 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测量土体 的动态响应和土体的动力特性。
高应变检测的优缺点
优点
高应变检测能够获取土体的动力参数,如动态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等,具有较高 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高应变检测能够检测桩基、地下连续墙等深基础结构 的质量和安全性。
缺点
高应变检测需要使用重锤或重物等大型设备,操作不便,且对现场环境有一定 要求。同时,高应变检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和解释结果,成本较高。
04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的比较 与选择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的优缺点比较
优点比较
高应变检测:能够准确反映土体的动 力响应,适用于大型结构物和深部土
体的检测。
低应变检测:对土体扰动小,适用于 小型结构物和浅层土体的检测。
缺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
高应变检测:对土体扰动大,可能引 起土体结构的破坏,且检测成本较高。
低应变检测:对土体扰动小,但检测 精度相对较低,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土 体的动力响应。
高应变与低应变检测的选择依据
根据检测目的选择
如果需要准确了解土体的动力响应和结构特性,可以选择高应变检测;如果只需要对土体的浅层结构 和基本性质进行初步了解,可以选择低应变检测。
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
大型工程和复杂结构的检测需要高应变检测;小型工程和简单结构的检测可以选择低应变检测。

低应变检测省培训PPT课件

低应变检测省培训PPT课件
20
四 现场检测
抽样规则与抽检数量:
➢ A)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 B)30%且不得少于20根;一般项目20%且不少于10根; ➢ C)地下水位以上终孔且持力层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单节
混凝土预制桩,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 D)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砼灌注桩
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材质均匀、截面恒定、弹性杆 面积A 弹模E 密度ρ 波速c)
理论基础是一维波动理论
σ
x
dx
σ+ dx x u
2u x2
1 c2
2u t2
9
二 理论基础
Z1 Va ↓ Vb ↑ Fa ↓ Fb ↑
Vc ↓ Fc ↓ Z2
桩截面变化情况
桩截面变化处平衡 相容条件:
1 位移连续条件 2 力连续条件 3 速度连续条件 4 应力应变关系
7
二 理论基础
测试原理:
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 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 断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 径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 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 从而判定桩身完整性情况。
8
二 理论基础
5
一 低应变概念
桩身完整性: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
②桩身材料密实性
③桩身材料连续性。
桩身缺陷: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
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夹泥(杂物)、 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
桩身缺陷指标:位置、类型(性质)和程度。
6
一 低应变概念
低强度桩:
在复合地基中,采用刚性桩或半刚性桩设计的桩身强度为8~ 15MPa的有粘结强度增强体成为低强度桩。(《建筑地基检 测技术规程》DBJ/T13-146-2012)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优质PPT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优质PPT

8) 对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安装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传感器安装点及其附近的表面应平整, 其周围不得有缺损或裂缝;
(2) 当锤击点不在桩顶中心时,传感器安 装点与锤击点的距离不应小于桩半径的二分之 一。
激振设备
• 瞬态激振操作应通过现场试验选择不同材质 的锤头或锤垫,以获得低频宽脉冲或高频窄 脉冲;工程塑料、尼龙、铝、铜、铁、橡胶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36 36 36
36 36
2008-04-23 PIT- W? 2003- 2
G6A
2008-04-21 15:49:25
40
44 m
V 1.451 cm/s (1.445)
G6B
2008-04-21 15:49:44
40
44 m
V 0.501 cm/s (0.501)
测点,每个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 (2)不同测点所得到的信号一致性差时,
应分析原因,增加检测点数量。
5) 检测时应随时检查采集信号的质量,可根据 缺陷所在位置的深浅,及时改变锤击脉冲宽度。 当检测长桩的桩底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冲 击入射波脉冲应较宽;当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 缺陷时,冲击入射波脉冲应较窄,同时采样时 间间隔应较小。
e d
f
2).测试曲线及分析2.2 测试曲线及分析
Earth Products China Limited
KHJD
C:\Documents and Settings\z hs\My Documents\ 郑 州 考 核 \低 应 变 考 核 \考 核 基 地 PIT\PitW1.PI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加速度型传感器——压电式 频带范围—— 1 Hz~5000 Hz 安装谐振频率——几十Hz 横向灵敏度——小于5 %,直达波不会很大 电荷灵敏度——对加速度的响应程度
灵敏度高,频带宽,被广泛推广使用
26
接收传感器的安装与耦合
传感器的安装和耦合是能否能取得优质信号的关键问题,是检 测工作另一个重要环节。
19
不同材质的锤头激励脉冲宽度和主频相关关系
锤头材质 铁头
脉冲宽度 (ms)
0.5
脉冲长度 (m)
1.0
估算主频 (Hz)
1000
铝头
0.75
1.5
666
尼龙头
1.1.3
2.5
385
力棒
1.5
3.0
300
桩长
5m 10m 20m 30m 40m 60m
ΔF(Hz) 400
200
质点振动而振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输出处理。 临界阻尼——传感器设计在0.6~0.7倍临界阻尼,只振动1~2个
周期,有利于信号的接收和识别 幅频特性——谐振峰小于30Hz,上限频率频率1500-2000Hz
频率低于谐振峰后,灵敏度下降 灵敏度——200mV/(cm·s-1 )
缺点——高频上不去,低频下不来,影响了使用。
一般桩身混凝土的泊桑比σ=(0.2~0.25)
Vp =(1.05 ~ 1.1)VB
VB =(0.9 ~ 0.95) Vp
这是超声波所测声速大于反射波所测声速的原因
7
1.4 桩土体系内声波传播规律
入射的半球面波有一些是
斜入射的,根据折射定律
,在桩身侧面将产生折射纵波PP和 折射横波PS,使一部分能量由桩身 折射扩散进入地层。折射入地层的 能量与斜入射的折射系数 RT 有关
平整(桩中心一个点,周边均匀分布几个点) 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才能进行检测
17
2.3 瞬态击振问题——击振脉冲宽度要适当 A. 根据桩长、地层状况和预期检测缺陷位置来选择击振脉冲波,
击振频率应能分辨整个桩长的一阶和多阶共振频率(3ΔF以上), 桩的轴向振动特性
桩长
5m 10m
ΔF(Hz)
400
200
3ΔF(Hz) 1200 600
假设C=4000m/s ΔF=C/2L
20m 100 300
30m 67 200
40m 50 150
60m 33 100
下限频率33Hz,上限频率3ΔF=1200Hz 因此,击振频率区间(30,1500)Hz
18
B . 击振脉冲波的频率与击振脉冲宽度有关, 窄脉冲频率高,宽脉冲频率低。不同材质的锤垫, 能调整脉冲宽度。 锤头的材质软,脉冲宽度宽
2
1.1 波阻抗界面的反射与透射 如介质是不连续的,存在界面 n 介质的波阻抗Z1≠Z2 纵波P垂直入射到界面n时, 产生垂直向上的反射波R 还有垂直的透过波T
3
4
5
1.2 一维杆件
E
VB
6
1.3 一维杆的声速与无限体声速间的关系
一维杆的声速
VB
E
无限体的声速
VP
E
(1 ) (1 )(1 2 )
B 参数设置: 传感器类型: 速度型、加速度型 激振器:冲击锤、力锤(带传感器的锤)
12
采样间隔、采样点数: 决定了每次采样的记录时间长度,一般采样长度设置为
1024个点,采样间隔5μs~50μs 举例说明 显示时间:1024×10μs≈10000μs =10ms 假设V=4km/s , 可测桩长L=4km/s×10ms÷2=10m
RT=
Z
2
2Z 2
COS
COS Z1COS
t
( 注:上式中的α即图中的θ ;式中 的βt即图中的θ2)
8
1.5 桩底及缺陷的反射波
9
t
t
L 摩擦桩桩底反射
t
L 缩径类缺陷反射 t
L 嵌岩桩桩底反射
L 扩径类缺陷反射
10
t
L 扩径多次反射
11
2. 现场检测技术要点
2.1 参数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A 工程信息设置 工程名称、检测单位、检测日期 桩号、桩长、桩径、 波速、桩型、灌桩工艺
14
触发方式:外触发、内触发(力锤) 触发电平:电压大于某个数值(阀值)时,认为是有用信 号
15
速度/加速度:显示速度信号或加速度信号 一般使用的是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到的是加速度信号
习惯上看速度信号,相当于把原始信号进行积分,显示的 是积分后的速度信号
16
2.2 桩头的处理——击振点及接收点应打磨平整 凿去桩头浮浆层和不密实混凝土后,选择2~4个点打磨
一般默认采样长度从1024点,只设桩长和波速,仪器自动计 算采样间隔
13
增益:信号的放大倍数(放大镜) 对接收到的信号按指定倍数进行放大 长桩信号弱,应加大倍数,短桩减小倍数,以在屏
幕上显示的波形大小适宜为准,不能超屏,也不能过小。 放大的特点是所有信号(含干扰信号)都进行放大了。
区别于信号处理时的放大(指数放大、线性放大) 按指数规律把桩底信号放大显示出来。
低应变反射波法 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
1
第三章 反射波法检测技术
1 声学基础
1.1反射波的基本原理
在桩顶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 传播,在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界面(如桩底、断桩 或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 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反射波经接收、放大、 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 信息。据此计算桩身波速、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 位置。
100
67
50
33
3ΔF(Hz) 1200 600
300
200
150
100
假设C=4000m/s ΔF=C/2L
20
l 锤头的面积大脉冲宽度宽
21
l 锤的落距与脉冲宽度关系不大,只有信号能量大小变化;
22
C. 击振的锤及力棒
尼龙头 铁头
力棒(尼龙头)
聚四氟乙烯头 铝头
23
激振方法总结
击振脉冲波的主频选择推荐值: ● 长桩、硬地层的中长桩击振频率要求低,用材质软的锤 头,重锤重敲
L=40m左右,f=500~1000Hz,用力棒敲击 L=15~25m,f=500~1000Hz,用力棒或软锤头敲击 ● 短桩或浅部缺陷击振频率要高, 用材质硬、质量轻的锤头,轻锤轻敲 L=10m左右,f=1000~2000Hz,用质量较轻的铁锤轻敲
24
2.4 接收传感器
速度型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工作原理:电磁传感器固定在实测体上,当被测体产生振动时, 金属外壳和永久磁铁相对静止,线圈在弹簧片支撑下,将随被测体的
应注意的问题有:
A. 安装的部位混凝土应完整、无松动,表面平整; B. 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