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争思想基本内容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为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民族。
在越南战争、古巴革命以及捷古华拉的南美游击战中得到体现和实践。
人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指导进行的最高原则是战争发生的“正义性”、参与战争的“群众性”以及战争实践的“整体性”。
至于,在军事实践的内容,则是将这些意念落实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上。
其实,所有的战争都具备某些正义性与群众性。
人民战争不同于其它战争,如武装暴动、民众起义叛乱或恐怖主义活动之处,在于实践上的人民参与方式与斗争形式的不同而已。
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为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民族。
在越南战争、古巴革命以及捷古华拉的南美游击战中得到体现和实践。
人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指导进行的最高原则是战争发生的“正义性”、参与战争的“群众性”以及战争实践的“整体性”。
至于,在军事实践的内容,则是将这些意念落实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上。
其实,所有的战争都具备某些正义性与群众性。
人民战争不同于其它战争,如武装暴动、民众起义叛乱或恐怖主义活动之处,在于实践上的人民参与方式与斗争形式的不同而已。
作为一种军事思想,人民战争的内容理应分为军事哲学与军事实践两部分。
在军事哲学上,郭认为人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指导进行的最高原则是战争发生的“正义性”、参与战争的“群众性”以及战争实践的“整体性”。
18 至于,在军事实践的内容,则是将这些意念落实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上。
其实,所有的战争都具备某些正义性与群众性。
人民战争不同于其它战争,如武装暴动、民众起义叛乱或恐怖主义活动之处,在于实践上的人民参与方式与斗争形式的不同而已。
19从参与的方式来看:一般的战争是由正规军队所从事的正规战,胜负取决于正规军的人力、物力与精神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限。
武装暴动、起义叛乱甚至恐怖主义所发生的战争则是纯由人民群众发起,没有正规军参加的非正规战争,一般规模不大,难以持久,且非有绝大的正义性,失败的机率很高。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_军事理论教程_[共4页]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_军事理论教程_[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0936bee483c4bb4cf6ecd175.png)
2第 章 军事思想 47向成熟的开端。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用兵如神,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两占遵义、越过乌江、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会宁,胜利到达陕北。
在陕北,毛泽东深入研究中外军事理论,系统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经验,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军事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抗日战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并完成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军事理论巨著。
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研究指导战争的基本方法,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又经历了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全面的丰富和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战略防御和运动战理论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发展,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创立了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的系统理论。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当时的情况和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在现代条件下进行反侵略战争的理论及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思想,确立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以及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一)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基本精神是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1.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重要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是:
(1)战争本质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具备实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
(2)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赢得战争;
(3)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实行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
(4)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并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条战线的多种斗争形式相结合;
(5)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战争的依托和战略基地;
(6)采取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游击战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
人民战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统一人民群众的意志,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战争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的军事理论。
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
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
中国革命的成功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只有被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才能真正成为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
只有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才能永远做人民利益的忠诚捍卫者和人民战争的忠实践行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更加丰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广泛地适用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成为一种凝聚民心、发挥人民群众力量的形象化表达。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群众、武装人民群众、实行游击战和持久战等。
首先,人民战争思想强调坚持人民立场。
毛泽东指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人民是战争的主体,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在战争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听取人民的意见,保护人民的利益,树立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保证人民的生产生活不受战争的影响。
其次,人民战争思想强调依靠人民群众。
毛泽东提出,“一切靠自己动手,一切依靠群众。
”在战争中,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抗日救亡斗争,发动群众参与军事斗争,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局面。
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战胜敌人,取得最终的胜利。
再次,人民战争思想强调武装人民群众。
毛泽东指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在战争中,要大力发展武装斗争,组织人民群众武装起来,形成人民武装力量,配合正规军作战,打击敌人,保卫家园。
武装人民群众是人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最后,人民战争思想强调实行游击战和持久战。
毛泽东指出,“游击战争是人民战争的重要形式。
”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游击战的灵活战术,打敌人的空子,消耗敌人的力量,争取有利时机,逐步扩大战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同时,要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耐心与敌人作战,消耗敌人的意志和力量,争取时间,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总之,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理论指导。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群众、武装人民群众、实行游击战和持久战等,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1. 关于人民战争思想的内涵人民战争思想,是关于一种特定的战略和战役概念的思想。
它的实质是一种以老百姓的力量集中的战斗。
按照这个战略,普通老百姓通过组织性的游击和非正规军的攻击,用灵活的战术解放革命路线上的敌人,以及获取更多的物资和周围民间的支持。
2. 人民战争的优势人民战争以灵活的小组游击战役为主,而不是大规模的连续作战。
它不需要军队拥有强大的火力,大量弹药和装备。
在许多情况下,在能够迅速发动攻击的情况下,它具有优势,从而实现重要的战术成果。
3. 组织和领导人民战争的发动和战斗也需要紧密的组织和领导,这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百姓参战时必须接受革命理想的教育,接受有组织有指挥的细致的调整和训练,尤其是当他们在革命道路上碰到疆界和自然环境的巨大挑战时,就更需要紧密地联合。
4. 策略机制人民战争是一种“以灵活性为基础,以瞬变为王”的战争,它有一套自己的策略机制。
它需要识别敌人的弱点,在敌人的薄弱环节找到合适的攻击空间,迅速动手,成功占领重要的点。
在传统的“以队伍为基础,以重火力为王”的有指挥的战争中,有规则的攻击可以事半功倍,但在人民战争中,灵活反应和快速行动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5. 人民战争的价值以老百姓为核心的人民战争是一种小规模,瞬变式的战争。
它通过组织、指挥、策略、预防和战术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利于武装革命胜利的有效机制。
它减少了军队需要的设备,缩短了军队指挥和行动的开销,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的战术效果,也让老百姓参与革命奋斗,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以说,人民战争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人民战争思想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战争的统一领导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战争的统一领导
毛泽东指出: 毛泽东指出:"在无产阶级已经走上政 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 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就 不得不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这种时候, 不得不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这种时候, 任何的革命战争如果没有或违背无产阶级和共 产党的领导,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因为 产党的领导,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 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 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 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 和自私自利性, 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 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 织性, 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 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
淮海战役
3.人民群众是战略战术灵活机动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战略战术灵活机动的基础 国民党将领讲:"共军处处光明, 国军处处黑暗."此外,我军的战略 战术,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发明. 如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坑道战, 城市攻坚爆破等等,无一不是人民先,军队只有团结进步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 首先,军队只有团结进步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 其次, 其次,人民只有团结进步才能发挥出深厚的战争 伟力.抗日战争初期,毛讲: 伟力.抗日战争初期,毛讲:"中国已处于进步 的时代,并已有了伟大的团结, 的时代,并已有了伟大的团结,但是目前的程度 还非常之不够. 并说: 日本敢于欺负我们, 还非常之不够."并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 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人民的无组织状态. 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人民的无组织状态." 第三,军民合力,所向无敌.毛泽东在《八连颂》 第三,军民合力,所向无敌.毛泽东在《八连颂》 中指出: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中指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含义
– 【消灭敌人】 就是解除敌人的 “自己”:是指
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 武装力量的整体
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所以,保存自
– 【保存自己】 就是不被敌人解 己,应当首先考
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 虑保存自己的整
,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 或伤害,以便更有效地消灭敌
-蒋介石
10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本质区别
✓ 两种防御对进攻和防御的关系认识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略与战役战斗的关系理解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争的结局要求不同
11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3、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
两者在战争中的作用 战争的基本特性 战争的作战形式
7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 从战争的整体和全过程来说,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 ,是主要矛盾,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
– 在一定条件下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主次关系会发 生变化。
体。整体不存, 局部、个人难存 。
人。
5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战争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人,其另一要求 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 ;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a
17
(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
1、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2、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3、人和武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 人是战争的主体,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 – 武器装备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 – 只有人与武器相结合,才能构成现实战斗力 – 反对 “唯武器论”、“精神万能论”
a
18
(三)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基本出发点
a
20
三、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ຫໍສະໝຸດ 容➢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实行“三结合、一
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
➢ 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
地和战略后方
➢ 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a
2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人民战争 的正确方向; ➢ 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地发动 群众; ➢ 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发挥各条战线 紧密配合的整体威力。
a
4
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
(一)人民战争的涵义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
– 依据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 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人民 军队为骨干,一切为了人民,坚决依靠人 民,彻底动员组织人民、充分武装人民, 实行全面彻底的群众战争。
a
5
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
(一)人民战争的涵义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特征
13
(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
1、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2、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3、人和武器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a
人民战争理论的核心思想

人民战争理论的核心思想——“兵民是胜利之本”“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基本含义是指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和根本在于人民。
“兵”和“民”代表着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实质上涵盖了人民的全部。
大凡雄才大略者都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毛泽东不仅深知这一真谛,而且他更懂得人民创造历史这一唯物史观。
他把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和争取民心归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范畴。
这方面,蒋介石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了也做不到,他的看法与毛泽东截然相反。
蒋介石认为自己进行的是“现代作战”,他的根本观点是:“无都市即无政治基础,无交通就无政治动脉”,所以,他要“争地”为主,尤其是城市和交通线。
历史迅速证明,以“争地”为主的蒋介石终于没有战胜以“争人”为主的毛泽东,这其中的奥秘是值得后人细细品味的。
解放战争不过三年多的时间,蒋介石先后投入的800万军队迅速瓦解,战争胜利之速,不但作为敌手的国民党不明白,连中共的一些朋友都感到很突然。
1949年5月,民主人士柳亚子专就这个问题请教毛泽东,柳亚子说:“今天胜利了,这是我们企盼已久的,我们都很清楚,蒋介石早晚是要垮台的,因为他们腐败无能,太不得人心了。
共产党要胜利,为是肯定的。
共产党的政策正确,合乎民意,人民拥护支持,这是胜利的基础。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胜利会这么快,人民解放军很快渡江成功,并且占领了南京,我们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听后,呵呵一笑,回答说:“打仗没什么妙计,要说有什么妙计,那就是知已知彼,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还有,就是先生说的,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
”要争取人民的支持,就要实行正确的政策,概要地说就是毛泽东说的:“对敌人要霸道,对人民用王道。
”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对人民要实行仁政,要实行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政策,否则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汉初一位才华横溢的辞赋家和见识深远的政论家——贾谊写了一篇政论散文叫《过秦论》,是毛泽东爱读也是比较熟的一本书,该文检讨了秦朝覆亡的原因,总结秦朝覆灭的经验教训。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
战略反攻的同时或稍后直接发起战略进攻 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 实行战略决战,歼灭敌人重兵集团
– 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选定战略决战的方向 – 针对不同的决战对象,确定不同的战役指导方针 – 关照决战全局,协调各战区行动
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
计划性
没有计划和准备就没有胜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战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战争的运动而变化 战争的相对确实性是计划性的基础 战争计划的制订和改变,以夺取战争主动权为目的
基本精神是:
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 打我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 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 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各个 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 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 敌人的战争目的。
1、内线作战、外线作战 2、这一思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体现了
防御和进攻的关系 3、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
的外线,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4、内线与外线、防御与进攻、持久与速决,
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 GO
(四)力求打歼灭战
1、坚所持谓打歼歼灭灭战战,,就是是每积战极均防要御解战除敌略人方的针武的装基,本要求
变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 ✓ 不失时机地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或进攻,并在
适当时机同敌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夺取最后胜利。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
✓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
✓ 充分准备,严防敌人突袭 ✓ 寓攻于防制度所决定的
(六)慎重初战
人民战争思想基本内容

人民战争思想基本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军事实践,全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的、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
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坚决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
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谋求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
在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发动人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
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动员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是开展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
中国革命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打倒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全国政权;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反抗外来侵略中,把全国人民大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国际上包括敌方人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争取到革命方面来,组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战争时期的不同任务和特点,灵活地制定对敌斗争策略,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
同时要正确处理人民的长远利益与暂时利益的关系,把战争的胜利发展和适当照顾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援和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②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
人民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
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它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同时也是工作队和生产队。
这支军队必须置于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在军队中建立党委集体领导制度,把支部建在连上。
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它实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制度,在政治上有很好的内部和外部的坚强团结。
它具有服从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革命纪律。
必须不断加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③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和中心城市反革命力量强大而革命力量弱小的特点,中国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先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首先在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区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人民政权,使之成为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长期支持革命战争的人力与物力主要来源的战略基地和实现革命战争目的的重要依托。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进行的战争。
符合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人民战争。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战争伴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毛泽东曾把中国殷商时期的周武王伐纣称为“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古罗马的斯巴达克奴隶起义、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意大利、普鲁士和西班牙等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一世侵略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都称之为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为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民族。
在越南战争、古巴革命以及切·格瓦拉的南美游击战中得到体现和实践。
人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指导进行的最高原则是战争发生的“正义性”、参与战争的“群众性”以及战争实践的“整体性”。
[1] 至于,在军事实践的内容,则是将这些意念落实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上。
其实,所有的战争都具备某些正义性与群众性。
人民战争不同于其它战争,如武装暴动、民众起义叛乱或恐怖主义活动之处,在于实践上的人民参与方式与斗争形式的不同而已。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战争的客观规律。
他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同国内外历史上的人民战争相比,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而且还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革命的彻底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达20多年的战争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人民战争经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系统的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行人民战争必须要有正确的领导,必须要有革命的政策和措施。
综观中国历史上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战争,由于没有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一个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集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战争的最终结果,都未能使人民获得彻底翻身解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战争实践证明,任何别的阶级政党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走向胜利。
自从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特别是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才焕然一新。
毛泽东指出:“在无产阶级已经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就不得不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在这种时候,任何的革命战争如果没有或违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3页)我国的革命战争,从星星之火开始,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最后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
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所进行的革命战争,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首要条件。
(一)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革命战争的正确方向。
革命战争向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战争的领导阶级和领导集团对战争所采取的政治态度,取决于他们制定和执行的一整套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
为什么在我国历史上多数农民起义都失败了,少数胜利的果实也被封建剥削阶级所篡夺?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抗日的正义战争不能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战争都不是先进阶级政党领导的,因而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毛泽东指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为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民族。
在越南战争、古巴革命以及切·格瓦拉的南美游击战中得到体现和实践。
人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指导进行的最高原则是战争发生的"正义性"、参与战争的"群众性"以及战争实践的"整体性"。
至于,在军事实践的内容,则是将这些意念落实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上。
其实,所有的战争都具备某些正义性与群众性。
人民战争不同于其它战争,如武装暴动、民众起义叛乱或恐怖主义活动之处,在于实践上的人民参与方式与斗争形式的不同而已。
性质定义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进行的战争。
符合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人民战争。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战争伴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毛泽东曾把中国殷商时期的周武王伐纣称为"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古罗马的斯巴达克奴隶起义、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意大利、普鲁士和西班牙等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一世侵略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都称之为人民战争。
某些国家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推行殖民主义,也标榜自己所进行的掠夺性战争为"全民战争"或"民众战人民战争的力量源泉争",以掩盖其战争的真实性质。
这类战争得不到广大人民真正的长期的支持,因而并不是真正的人民战争。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可以称之为人民战争的数百次农民战争,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人民战争最后总是归于失败,或者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军理之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正义性】指战争的政治目的是符合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战争,具有了正义性才会有群众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从而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参加战争。
如此,就形成高度具“群众性”和“整体性”战争形式的人民战争。
反之,在非正义性的战争中,人民不会有积极的态度,甚至在进一步了解战争的非正义性后,还会反对和抵制它。
举例:如1950 年的韩战和1966 年的越战,美国最终都因国内的民意,而不得不结束一场没有完成,人民最终认为不再具正义性的战争。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由于出兵的正义性始终未获有力的佐证,联军虽然获得军事上的胜利,但却在战后的治理中遇到了麻烦。
【群众性】指参加战争活动的人员较广泛。
只要进行战争,各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人民战争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动员更广泛、更深入,能够形成比一般战争声势要大得多的群众活动场面和群众自觉投入战争活动的热情。
【正义性和群众性的关系】(P87 (一)人民战争的含义与精神实质第4行)【被压迫人民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放自己,要用革命战争才能解放自己!!!】举例:【百团大战】抗日战争,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目的: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1940年秋【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P90【现代高技术下人民战争的变化】1.打牢人民战争的思想基础高技术战争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用先进思想、爱国精神、高超技术、铁的纪律武装起来的军队和人民群众,才能在战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以先进思想武装群众,以爱国精神激励群众,以人民战争必胜的信念鼓舞群众。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现代战争中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现代战争中的指导作用杨义培摘要:关键词: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他为近代中国的革命做出了不可争论的功绩。
而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奉献则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军事思想是其本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其对于军事领域问题形成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战争的精华,并结合马克思列宁普遍原理与中国的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实际问题。
这使毛泽东军事思想凭借其不可代替的卓越性使其一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军事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1945年4月,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在于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出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总结了抗战以来的对敌斗争的经验,并首次正式提出了“人民战争”一词。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91,人民出版社〕从此,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战线上的指导理论。
一、人民战争思想的内容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阔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具有群众性、正义性、组织性。
〔摘自《军事技能与军事理论教程》,作者肖占中,军事谊文出版社,2007〕而人民战争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结合起来,并总结中国近百年革命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形成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各条战线、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毛泽东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发动人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但不排除其他形式的斗争,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外交的等。
要把武装斗争形式同其他形式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战争思想基本内容
人民战争思想基本内容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军事实践,全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的、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
其基本内容包括:
①坚决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
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谋求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
在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发动人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
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动员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是开展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
中国革命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打倒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全国政权;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反抗外来侵略中,把全国人民大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国际上包括敌方人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争取到革命方面来,组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战争时期的不同任务和特点,灵活地制定对敌斗争策略,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
同时要正确处理人民的长远利益与暂时利益的关系,把战争的胜利发展和适当照顾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援和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②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
人民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
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它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同时也是工作队和生产队。
这支军队必须置于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在军队中建立党委集体领导制度,把支部建在连上。
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它实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制度,在政治上有很好的内部和外部的坚强团结。
它具有服从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革命纪律。
必须不断加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③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和中心城市反革命力量强大而革命力量弱小的特点,中国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先在农
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首先在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区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人民政权,使之成为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长期支持革命战争的人力与物力主要来源的战略基地和实现革命战争目的的重要依托。
实行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渐将根据地扩大为解放区,以保证在农村积聚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包围和孤立占据大城市及主要交通线的敌人,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
④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紧密配合。
革命战争要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革命力量,削减反革命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对比。
因此,在以武装斗争为主的同时,必须把一切革命人民都组织在工人的、农民的、青年的、妇女的、文化的和其他职业的工作团体之中,热烈地从事援助军队的各项工作。
同时组织人民热烈地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项建设工作,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从而把人民战争的斗争形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卫生等各条战线上广泛而又全面地开展与配合起来。
⑤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地方兵团(地方
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这是夺取人民战争胜利的组织保证。
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分别执行超地方性和地方性的作战任务;游击队和民兵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是固定在一定区域内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
三者作战分工不同,但目的一致,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一个整体。
⑥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在武器装备和总兵力对比上敌强己弱、武器装备敌优己劣的条件下,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根本原则为依据,充分地利用敌方一切弱点,发扬己方一切优点;坚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充分地依靠、坚信人民和广大官兵的力量、智慧和勇敢、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及政治上的坚强团结,高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变化着的具体条件,关照全局,主动协同,灵活机动地进行作战。
其基本方针和原则是: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执行战略防御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进攻的速决战;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把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作
战形式结合起来;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充分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等。
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发展了的、反映中国革命战争特点与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其强大的生命力已被中国历次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边防、海防的斗争实践所证明。
它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仍具有长期指导意义。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运用于战场,正在改变着战争的规模和样式,使现代战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但是,人民战争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降低。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仍将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战线密切配合的全民性战争,依靠各种武装力量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广大空间或局部地区紧张、剧烈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军队武器装备的高度现代化,更需要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来掌握;战争的巨大消耗,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战争物资的生产。
深入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规律,赋予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以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发展中国军事科学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