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方法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150c010242a8956aece434.png)
常识积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牛顿和经典力学1、牛顿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⑴童年时代:1642年牛顿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小村庄,他从小就爱思考,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人们的劳动,再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发明和创造。
⑵中学时代:他已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
成绩优异,考入剑桥大学。
⑶大学时代:牛顿在剑桥大学期间,除了师从著名学者巴罗教授学习外,还用大量时间自学笛卡尔等人的数学著作,这些著作将牛顿引导到当时数学的最前沿-----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方面。
大学毕业前,他就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这些都为牛顿后来在数学领域做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⑷黄金时代:1665—1666年,牛顿在家乡居住的两年,是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在光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①牛顿在研究了伽利略等人的实验结果后,自己制作了一架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白光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②牛顿于1668年设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用它考察了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③1672年,牛顿在提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本质是的微粒见解。
这在以后的两个世纪中与波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在大学里,牛顿就已经了解了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但他有新的思考,经过反复思考与实验后,他得出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
⑵物理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1687年牛顿的划时代科学巨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出版,在这部著作中,他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物体运动三定律。
这是一本重要的力学全书,它用数学表达式的表达方式,把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零散的理论加以科学整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近代科技 (2)
![近代科技 (2)](https://img.taocdn.com/s3/m/1bde9bdd76a20029bd642d6b.png)
近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背景 一、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947年达.迦马 到达印度 1519年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真理求之于渊源,除实践之外,别无通达真理之 路。” “因信称义”---马丁.路德
三、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第五节 第一次技术革命
一、蒸汽机的发明与技术革命的兴起 瓦特发明、改进蒸汽机 1782 单位时间一马力耗煤: 萨弗里 纽可门 瓦特 80千克 25千克 4.3千克 二、工业革命及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 工业的过程。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为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
是15-16世纪向当时的宇宙图式挑战的巨人之一;从而 赋予新奇思想以生机,使其后来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知道的 科学;他的理论是酝酿那场精神革命的主要力量,它使得 人类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沉湎状态中摆脱出来。
二、传播和发展日心说
1584年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
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二、地质学的确立 魏纳 水成论 1777 赫顿 火成论 居维叶 生物地层学研究方法,灾变论 赖尔 《地质学原理 》1830年 “地球的面貌是缓慢变化的,引起这种变化的自然力是今 天可以观察到的。”
第二节 十九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
一、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研究 热质说----运动说 能量守恒定律:炮身钻孔(汤姆森), 冰块实验(戴维21岁) 迈尔 首次提出能量守恒,1842(28岁) 赫姆霍兹 《力的守恒》,1847(26岁) 焦耳 《论热的机械当量》1849(31岁) 卡诺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 熵的概念 熵增原理
近代物理学的科学成就和方法
![近代物理学的科学成就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1019b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c.png)
近代物理学的科学成就和方法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一直在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杰出贡献。
近代物理学的科学成就和方法更是为我们揭示了世界的奥秘,让我们重新认识自然,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近代物理学的科学成就和方法。
一、电磁学和光学的发展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电磁学的研究,人们了解了电和磁相互作用的本质,揭示了电磁波的存在,掌握了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麦克斯韦方程式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
它将电场、磁场、电荷密度、电流等描述成了一组方程式,为电磁现象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
因此,它被誉为“电磁学的骄傲”。
光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伽利略和胡克等人的光学实验,引起了人们对光的本质的研究。
牛顿的分光实验,证明了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从而开创了彩色分析的新领域。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
麦克斯韦和麦克斯韦-波尔茨曼的电磁理论,揭示了光和电磁波的本质一致性。
量子力学的诞生,解释了光的粒子性质。
这些重大发现和新的理论,为光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革命性突破相对论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
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较早就能解释物体在不同惯性系下的运动,而广义相对论更深刻地阐释了重力现象的本质,如弯曲时空和黑洞等。
通过狭义相对论,人们发现了物质与能量的等价性理论,即著名的质能方程E=mc²。
广义相对论的一系列预言,如引力波的存在和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提出,都在后来被验实了。
量子力学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又一伟大跨越。
它不仅揭示了量子和波粒二象性的本质,还揭示了物质在微观尺度下的奇妙行为,如量子隧穿、量子缠绕等。
量子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许多科技领域的进步,如半导体和量子计算等。
三、物理学的方法物理学的科学成就除了离不开精湛的技术手段和严谨的实验方法外,更深刻地体现了物理学家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家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和物理学知识,还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近代科学方法近代篇
![近代科学方法近代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1a2dad71fe910ef12df8a7.png)
Newton分析-综合法的应用
紫
红
棱镜2
棱镜1
红
太阳光
应用分析
Newton声称其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都是用上述方法发现的。因为无论是简 单枚举法、求同法、差异法,还是直觉 法都难以说明这些定律的发现。如运动 第一定律规定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存在,因为任 何物体之间都有引力作用。因此惯性定 律不可能是观察的概括,只能是某种抽 象。即便是上述“太阳光由不同光线组 成”这一结论也不是单纯从对棱镜分解 太阳光的观察中概括出来,因可从中作 出另一结论:如光谱是由棱镜造成的, 与太阳光本身无关。其绝对时间和绝对 空间更是如此。其三大定律规定物体在 绝对时空中运动——这并非从其观察实 验中归纳出来的。他认为,自宇宙被创 造以来,就必定有一个大容器以便上帝 放置创造物——此乃绝对空间。
1649年成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宫廷哲学家。
笛卡儿的演绎法:怀疑法
笛卡尔创立数学演绎法,推崇理性,是唯理论的代表,黑格尔 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演绎法不是简单的重提古 希腊的演绎法,而认为作为演绎法的出发点的命题与数学公理 相类似,是直观的可靠的真理。他要求他的演绎法与经院哲学 的复杂繁琐的教条相区别,而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①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 法怀疑的东西放在我的判断中; ②把难题尽可能分解为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圆满解决为止; ③按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复 杂的对象的认识 ④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以 保证没有遗漏。
5、笛卡尔的数学演绎法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笛卡尔(1596-1650) ,他 是近代演绎主义(理性主义)的始祖,是哲学家、数学家、物 理学家,体弱多病。
近代科学方法.近代篇3
![近代科学方法.近代篇3](https://img.taocdn.com/s3/m/98125ae4700abb68a982fb2c.png)
牛顿分解白光光谱的实验
公理法(Axiomatic method)
第一,通过演绎法提出一个由公理、定理和定义等所组成 的公理系统,牛顿运动三定律就是牛顿力学的公理。 第二,设法将公理系统之定理与观察相联系,即把公理系 统与物理世界中的事件对应起来。 第三,确证从中演绎出的结论。
公理法的内容如下:
牛顿的这两种方法皆为解释和预见现象。但前者从观察、 实验开始并要求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括;而后者可随意开始,要求创造 性的想象,且须与观察相联系才有科学意义。
排除法 偶然的相互关系 (偶然的关系)
定律 内容更丰富 的相互关系 恒定的相互关系 观察
普 遍 性
观察-归纳方法论:首先要不带偏见地搜集事实;其次是分类 和鉴别;最后是归纳,形成科学研究的金字塔。 缺陷:不重视数学在科学实验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少亲自做实验。
5、笛卡尔的数学演绎法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笛卡尔(1596-1650) ,他 是近代演绎主义(理性主义)的始祖,是哲学家、数学家、物 理学家,体弱多病。 1637年出版的《方法论》。提出了直角坐标系概念,开创了解 析几何;在科学方法上,笛卡尔倡导唯理论的演绎法。笛卡尔 认为各门科学可以象几何学一样,从实验的、不证自明的公理 出发,通过演绎(或借助数学化的演绎)将其基本规律揭示出 来。他坚信只有依靠理性才能得到科学真理,演绎法是发现真 理的根本方法。 1649年成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宫廷哲学家。
Newton分析-综合法的应用
红 紫 棱镜2 棱镜1 太阳光
红
应用分析
Newton声称其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都是用上述方法发现的。因为无论是简 单枚举法、求同法、差异法,还是直觉 法都难以说明这些定律的发现。如运动 第一定律规定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存在,因为任 何物体之间都有引力作用。因此惯性定 律不可能是观察的概括,只能是某种抽 象。即便是上述“太阳光由不同光线组 成”这一结论也不是单纯从对棱镜分解 太阳光的观察中概括出来,因可从中作 出另一结论:如光谱是由棱镜造成的, 与太阳光本身无关。其绝对时间和绝对 空间更是如此。其三大定律规定物体在 绝对时空中运动——这并非从其观察实 验中归纳出来的。他认为,自宇宙被创 造以来,就必定有一个大容器以便上帝 放置创造物——此乃绝对空间。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e74a9e2f8c75fbfc77db270.png)
【备选典题】(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T40) 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
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 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 所好转。
1903 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 ①背景: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发人们对“理性王
国”的失望与不满。
②特点: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 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现实主义文学: ①背景: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社
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
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 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
的历史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 20 世纪交通信号灯重 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 各国所仿效。
1914 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 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
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
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 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 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 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核心自查】
一、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
材料近代研究方法
![材料近代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53db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3.png)
材料近代研究方法
近代研究方法是指在近代科学发展阶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
近代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据、重视定量分析和系统观察,强调实证性、实用性和客观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近代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法:通过在控制条件下对变量进行系统观察和实验操作,以验证学术理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实验研究法可以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例如化学、物理、生物等。
2. 历史研究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还原过去事件和过程的真实情况,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因素。
历史研究法主要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等。
3. 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以了解某一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评估已有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文献综述法常用于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中。
4. 调查研究法:通过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一定范围内的个体群体的意见、态度、行为等数据,以获取研究目的所需的信息。
调查研究法主要适用于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调研等领域。
5. 数学建模法: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形式化和数
值计算,以预测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法可以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
这些近代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1712d3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e.png)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世界各国的科技水平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中国人民也在这个大趋势下探索着自身的科技之路。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受到了历史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外国的侵略和传教、国内的政治动荡等。
不过,总体来说,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起伏不定的特点。
清朝时期清朝时期,也就是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期,我们见证了中国各种领域的发展。
我们可以说,这段时间是古代科学技术研究的转型期。
从数学、物理到农业,从地质学到医学,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发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几何学的发展。
在清朝时期,一些中国数学家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几何系统——对称性几何。
这种几何系统通过严格考虑对称性来解决几何问题,相比欧洲的传统几何系统,有着很大的改进。
在清朝晚期,有些中国人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技术。
这些人通过向洋人学习,开始研究西方的各种领域的知识,如数学、医学和地质学等等。
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到城市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问题。
那个时候,中国的煤炭和铁矿已经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但是缺乏的却是对于煤矿和炼铁的技术。
为此,清政府组织了很多人开展科技研究,努力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
辛亥革命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
此后,中国社会和科学技术水平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随着新政府的建立,中国也逐渐走向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也得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现代化的知识体系。
同时,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重建工作,例如铁路、公路、电力等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这都有着很大的技术含量。
此外,一些工程和发明,例如钢铁生产中的焦炉、高尔夫球和保龄球等,在中国大陆也开始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科学家们在物理学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度。
他们发现,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可以运用于社会科学中。
这引发了更广泛的领域发展,例如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哲学。
他们还发现,中国的传统科学思想巨大潜力: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宇宙论等等都可以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
科学技术概论 第三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科学技术概论 第三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c42bf1cc5da50e2524d7f13.png)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
1、天文学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1724—1804)提出 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虽然这只是一种 高度猜想性的假说,对于当时的天文学影响不大, 但它本质上是给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 缺口。1796年法国的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系统 论》,独立地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与 康德相比更加完善,数学认证更加严密,因此星 云假说受到了普遍关注,被称为康德—拉普拉斯 星云假说。
(2)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
• 14至15世纪的西欧各国中主要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有 了很大改进,纺织业、冶金业等生产技术发展很快。随着 工业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进步。生产技术 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劳动分工,使生 产活动越来越专业化,开始形成许多较大规模的产品专业 化地区,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增加了产品的数量。工 农业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地的消费,而且适应了国内外广大 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也促进了欧洲货 币经济的发展。这种商品货币经济日益瓦解着封建社会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生产准备了条件,促进了 资本主义的萌发。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资本的积累,资本的 积累必须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来实施,这就促 使货币需要量的相应增加
• 4)发现抗毒素 • 法国医生贝林到蜚声世界柯赫卫生研究所从事细菌研究工 作。 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也慕名来到这儿。一天,他俩 在花园里散步, 北里柴三郎说“中国古代医书上有一条 医理,叫做‘以毒攻毒’”。 贝林“心有灵犀一点通”, 简短的交谈,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在1889年法国医学学会 的年会上,他首次提出了“抗毒素免疫”的新概念,并向 与会者阐述了以毒攻毒的原理。历经近400次试验,贝林 终于发现,将曾感染过破伤风杆菌而存活的动物血清,注 入刚感染破伤凤杆茵的动物体内,可以预防破伤风病症的 发作。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受过破伤风的动物血清中, 有着对抗破伤风毒素的抗毒素,它可“中和”毒素,使之 失效。医学上称之为“抗毒素的被动兔疫”。正因为如此, 贝林被称为免疫学,尤其是血清治疗法的创始人。关于血 清,奥地利著名医学家卡尔· 兰德斯坦纳 (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A、B、O、AB四种血型中的 前三种,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总结下近代科学方法论
![总结下近代科学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894e29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1.png)
总结下近代科学方法论
近代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1. 实证主义:近代科学方法论强调通过实证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强调实证数据和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证方法,科学研究才能具备可靠性和可证伪性,从而可以形成科学知识。
2. 验证主义:验证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应当通过验证来获得支持。
这意味着科学理论必须能够预测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并经过实验或观察进行验证。
只有经过重复和独立的验证,科学理论才能得到确认,并被视为可信的。
3. 假设测试:科学方法论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部分是提出假设并进行测试。
科学家通过提出假设来解释现象,并设计实验或观察来测试这些假设。
测试的结果将决定假设的真实性,并进一步推动研究领域的发展。
4. 借鉴归纳和演绎:科学方法论主张科学研究应当使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方法。
归纳是从特定的事实和观察中推导出普遍规律或理论,而演绎是根据已有的理论来推导出具体的预测结果。
5. 理论建构和修正: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理论是不断构建和修正的,并且应当受到新的证据和观察结果的挑战和修改。
科学家应当在遇到新证据或观察结果时,能够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或修改,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解释现象。
近代科学方法论强调通过实证、验证、假设测试以及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理论建构和修正来不断推动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如今,科学方法论在科学研究和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近代科学的兴起概念
![近代科学的兴起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6bb3e1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4.png)
近代科学的兴起概念
近代科学的兴起是指在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以欧洲为主要发源地,科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标志着科学研究从追求哲学和宗教原则转向实证观察和实验验证,以及从研究自然界及其规律转向研究人类及社会现象。
近代科学的兴起源于启蒙时代的思想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概念和特点:
1. 实证主义:近代科学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验证来获得真知。
科学家们弃用传统的哲学和宗教观点,并通过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2. 现代科学方法:近代科学使用的科学方法包括假设、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这些方法不仅仅关注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还强调通过实验来验证和修正理论。
3. 客观性和普遍性:近代科学追求客观真实,并试图寻找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普遍定律和规律。
4. 科学革命:近代科学经历了一系列的科学革命,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力学理论、牛顿的经典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突破性理论和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认识。
5. 学科分化和专业化:近代科学的兴起导致了学科的分化和细分,形成了现代
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
近代科学的兴起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推动了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近代科学的兴起也带来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科学家培养提供了基础。
它还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质的更深入的理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近代科学方法论
![近代科学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a5ac0e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9.png)
近代科学方法论近代科学方法论是指在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它是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准则和规范。
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科学从传统的经验主义向理性主义的转变,推动了科学的快速发展。
近代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证和观察,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
科学家应该基于实证的证据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实证主义强调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科学研究应该是客观、可重复和可验证的。
近代科学方法论还强调假设和推理的重要性。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通常会提出一个假设,然后通过推理和实验证据来验证或修正这个假设。
假设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推理和实验证据是验证假设的手段。
科学家通过不断地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实验来推动科学的进步。
近代科学方法论还注重理论的构建和检验。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通常会提出一个理论来解释现象或问题。
这个理论应该具有解释力、预测力和可检验性。
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根据检验结果来修正和完善理论。
理论的构建和检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
近代科学方法论还强调科学研究的合作和交流。
科学家们通常会组成研究团队,共同进行科学研究。
他们会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合作和交流能够促进科学研究的进展,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
近代科学方法论还注重科学伦理和道德。
科学研究应该遵守伦理原则,尊重人类的尊严和权益。
科学家应该诚实、公正地进行研究,不得伪造数据或结果。
科学家应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抄袭他人的成果。
科学伦理和道德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保证科学研究公正和可信度的重要保障。
总之,近代科学方法论是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它强调实证主义、假设和推理、理论的构建和检验、合作和交流以及科学伦理和道德。
浅谈近代科学方法三大支柱
![浅谈近代科学方法三大支柱](https://img.taocdn.com/s3/m/cc07e7d03186bceb19e8bbcc.png)
浅谈近代科学方法三大支柱近代科学方法三大支柱有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笛卡儿创立数学演绎法、伽俐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一、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
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
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
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
但是培根的“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象,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
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接触。
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
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
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培根从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
培根的归纳法集中体现在他的《新工具》一书中。
他尖锐地批判了亚里斯多德以及后来经院哲学中对演绎法的过分依赖,认为三段论不能给人以新知识,新的科学工具就是实验和归纳。
认为科学知识是经过证明了的知识,理论的基础、原始的概念和命题是依靠经验得出来的,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
因此他强调,运用归纳法必须记住两条规则:①放弃所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而重新开始;②暂时不要企图上升到一般的结论。
培根虽然不是个科学家,也几乎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科学实验,但他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
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
![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5ef76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0.png)
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近代科学革命是指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逐渐摆脱了宗教和哲学的束缚,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思维方式。
这一思维方式以理性和实证为基础,追求客观真理,推动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技术的进步。
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文主义,提倡人类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启蒙运动则强调理性和科学,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真理,反对迷信和权威。
这些思想为科学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近代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证主义的兴起。
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经过实验证实的观点才是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发现客观规律。
这种思想对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家们开始注重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际数据来验证假设和理论,以此推动科学的进步。
近代科学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数学的运用。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通过数学方法对物理现象进行建模和描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定律和数学公式。
数学的运用使科学理论更加准确和可靠,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近代科学革命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科学方法的确立。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提出假设和理论,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假设和理论的正确性。
科学方法的确立使科学研究更加系统和严谨,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近代科学革命的成果丰硕。
牛顿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等众多科学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些理论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近代科学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人类开辟了一条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道路,推动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进步。
其次,科学革命的思想也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理性和实证的思维方式促进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也强调客观真理和合作共赢的价值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
近现代世界的科学的科学技术
![近现代世界的科学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b0a9cd303d8ce2f01662350.png)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空间技术:卫星发射和回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 成功(世界上第五个。 ④载人航天技术(2003年)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 家。 ⑤生物工程:杂交水稻袁隆平(1973)世界上成功 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二)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 3.(08全国文综一)1920年,梁启超在 《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
四、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使用
一、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
提示:
政治前提、资金、劳动力、技术(可能条件)
市场(主要原因或必要条件) 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一部门发生?棉纺织业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765年珍妮机使用 4、工业革命时间?18C---19C中期
1)提出与发展:1900年普朗克提出______,宣告量 子论诞生;丹麦的玻尔提出________;爱因斯坦利用 量子论成功解释了_________,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 的发展
2)意 义: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 革。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量子论: ①1900年,普朗克(德)。认为物质的辐射能不
②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③细胞学说的建立
④相对论的提出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 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3.对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起着促进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 A. 达尔文进化论 B. 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 C. 启蒙运动的各种学说 D. 社会主义理论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影响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9e31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f.png)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影响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影响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开始,这一时期标志着科学方法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快速积累。
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例如:
1. 科学方法的兴起:科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如实证主义和实验方法的发展,为近代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观察、实验、假设和验证等方法,科学家们能够确立可靠的科学理论和定律。
2. 牛顿力学的诞生: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体系,解释了运动物体的力学规律。
牛顿的力学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对后续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科学分支的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分支纷繁涌现,如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分支学科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且互相之间交叉融合,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下:
1. 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命,如工业革命的发生与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新的科学知识
和研究方法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2. 科学思维的普及: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科学思维在社会中得到普及。
人们逐渐接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与思考,科学理性成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这种科学思维方式为人类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研究揭示了自然界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推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兴起。
近代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的科学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6512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d.png)
近代的科学发展历程1.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启蒙: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催生了人文主义思潮,由此激发出对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新兴兴趣。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达·芬奇、哥白尼和哥伦布等,他们在天文学、解剖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实验科学的兴起:17世纪,随着实验科学的兴起,科学方法开始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研究方式。
伽利略以其实验方法和天文学研究而闻名,他的成就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牛顿的物理学理论:牛顿于17世纪末提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里程碑式的物理学理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他的理论深深影响了整个科学界,并成为科学方法和思维的重要范式。
4. 化学和生物学的建立:18世纪,气体及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开始得到研究和解释,化学与物理学逐渐分离成独立的学科。
随后,生物学也开始发展起来,随着显微镜的发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研究的重点。
5. 发电和电磁学:19世纪,电学和磁学的研究逐渐相互融合。
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迈克尔逊和莫雷利通过干涉实验证实了光的波动性,这一系列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和光学的理论基础。
6. 辐射和相对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理论,彻底改变了经典力学的观念。
同时,对辐射现象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大突破,这使得量子力学逐渐成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
7. 基因和生物技术的突破:20世纪中叶至今,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基因时代。
DNA结构的发现、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突破,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应用领域。
8. 太空探索与宇宙学:20世纪,人类开始了探索太空的征程,航天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能够登上月球并向宇宙深处进发。
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宇宙的起源、构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上仅是近代科学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每个领域的详细发展历程和贡献都更为广泛和复杂。
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众多的变革和机遇,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思路。
近代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近代自然科学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7e60e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3.png)
1660年——英国玻义耳发现气体的玻义耳——马略特定律。
1661年——英国玻义耳提出元素定义,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1665——1676年——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创立微积分。
1665年——英国胡克首次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提出了细胞概念。
1666年——英国牛顿发现白光为复合光。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正式发表。
1672年——英国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
1675—1683年——英国列文虎克用显微镜首次发现动物细胞、精子和细菌。
1676年——英国胡克发现固体弹性的胡克定律。
丹麦勒麦证明光以有限速度传播。
法国马略特发现气体的玻义耳——马略特定律。
1678年——荷兰惠更斯建立光的波动说。
1683年——日本关孝和发现行列式。
1687年——英国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1703年——德国施塔尔将燃素说系统化。
1705年——英国哈雷发现第一颗周期彗星,并预言周期为76年,1759年即得证实,称为哈雷彗星。
1712年——英国纽可门制成第一架能实用的蒸汽机。
1733年——英国凯伊发明织布飞梭。
1734年——法国杜菲发现电荷仅有两种。
1735年——瑞典林耐建立植物分类体系,创立双名命名法。
1742年——瑞典摄尔修斯创立百分温标。
1746年——英国罗巴克建立世界第一座铅室法制硫酸的工厂。
1747年——法国达兰贝尔创立偏微分方程论。
1752年——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揭示雷电本质。
1753年——俄国里赫曼研究闪电献身。
1755年——德国康德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1756年——俄国罗蒙诺索夫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1756—1774年——英国布莱克提出了比热概念,发现熔解热、汽化热。
1759年——德国沃尔弗创立胚胎发育的后成说。
1765年——英国哈格里沃斯发明珍妮纺织机。
1765—1787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并用作纺纱机的动力。
1766年——英国卡文迪许发现氢元素,并通过火花放电制得水、硝酸。
1770—1771年——法国拉格朗日创建群论。
近代科学方法体系形成过程
![近代科学方法体系形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0045b765ce05087632137c.png)
近代科学方法体系形成过程概要:近代自然科学是从欧洲兴起的。
15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拓市场的需要推动了远航探险和地理发现,进而推动了天文知识和地理知识、数学和力学的发展,于是伴随着思想和宗教领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科学领域中产生了以天文学开始的科学革命。
主要人物及其作出的贡献:1、1543年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发表《天体运行论》这部不朽著作,提出了日心说宇宙体系。
经过伽利赂(G.Galilei,1564-1642)、开晋勒(J·Kepler,1571-1630)的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不仅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也引起了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革命。
人们开始从对自然界的的笼统的、模湖的认识发展到对于自然界的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研究。
2、英国的培根(F.Bacon,156l-1624) 对于近代科学的兴起有卓越贡献的。
他的贡献主要不在科学成果上,而是为科学的复兴摇旗呐喊,大力提倡新的科学方法。
培根第一个系统研究科学方法并将其当作追求知识的原则、追求知识的程序和方法,他的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著作取名《新工具论》,以示其在科学方法论上的创新。
按照培根的科学方法论,正确进行科学研究乃是从命题金字塔的底部一步一步上升到顶部.也就是:有条理地追求知识的程序是以自然为对象,以感官知觉为起点,让心灵顺着一条全然循序递进的阶梯向前推进,即通过实验、列表、比较、排除、归纳而逐步上升到公理(形式)阶梯的顶部。
”培根在他的《新工具论》里,还采用他的实验归纳程序,详细讨论了热的本质的问题。
培根的方法主要强调归纳的一面,他试图将科学方法程序化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3、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是解析几何的创立者。
他在《哲学原理》中,阐述了“物理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作一个具有统一性的物质世界,其本质是广延性,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使得混沌状态的物质微粒形成了旋涡运动并通过排斥和吸引而组织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科学方法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
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
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
第一种是“种族的假相” ——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是“洞穴的假相” ——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的假相” ——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是“剧场的假相” ——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
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
但是培根的“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象,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
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接触。
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
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
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培根从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
培根的归纳法集中体现在他的《新工具》一书中。
他尖锐地批判了亚里斯多德以及后来经院哲学中对演绎法的过分依赖,认为三段论不能给人以新知识,新的科学工具就是实验和归纳。
认为科学知识是经过证明了的知识,理论的基础、原始的概念和命题是依靠经验得出来的,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
因此他强调,运用归纳法必须记住两条规则:①放弃所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而重新开始;②暂时不要企图上升到一般的结论。
培根虽然不是个科学家,也几乎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科学实验,但他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
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为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笛卡儿创立数学演绎法笛卡儿(Descartes,René1596-1660),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他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
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小时候,他对所学的东西颇感失望。
因为在他看来教科书中那些微妙的论证,其实不过是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的理论,只能使他顿生怀疑而无从得到确凿的知识,惟一给他安慰的是数学。
在结束学业时他暗下决心:不再死钻书本学问,而要向“世界这本大书”讨教,于是他决定避开战争,1628年,他从巴黎移居荷兰,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许多在数学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论著。
在荷兰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集中精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1634年写了《论世界》,书中总结了他在哲学、数学和许多自然科学问题上的看法。
1641年出版了《行而上学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学原理》等。
他的著作在生前就遭到教会指责,死后又被梵蒂冈教皇列为禁书,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思想的传播。
哲学上,他推崇理性,是唯理论的代表。
对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持有精神与物质互不相关的二元论观点。
笛卡尔的演绎法不是简单的重提古希腊的演绎法,而认为作为演绎法的出发点的命题与数学公理相类似,是直观的可靠的真理。
他要求他的演绎法与经院哲学的复杂繁琐的教条相区别,而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在我的判断中;2把难题尽可能分解为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圆满解决为止;3按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复杂的对象的认识4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以保证没有遗漏。
笛卡儿不仅在哲学领域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笛卡儿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笛卡儿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同样累累硕果。
他进而又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从而开拓了变量数学的广阔领域。
恩格斯所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
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辨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了。
笛卡儿的这些成就,为后来牛顿、莱布尼兹发现微积分,为一大批数学家的新发现开辟了道路。
笛卡儿靠着天才的直觉和严密的数学推理,在物理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从1619年读了开普勒的光学著作后,笛卡儿就一直关注着透镜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参与了对光的本质、反射与折射率以及磨制透镜的研究。
他把光的理论视为整个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他从理论上推导了折射定律,与荷兰的斯涅耳共同分享发现光的折射定律的荣誉。
在力学方面,他提出了宇宙间运动量总和是常数的观点,创造了运动量守恒定律,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他还指出,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将沿直线匀速运动。
他发展了宇宙演化论,创立了漩涡说。
他认为太阳的周围有巨大的漩涡,带动着行星不断运转。
笛卡儿的这一太阳起源的旋涡说,比康德的星云说早一个世纪。
他还提出了刺激反应说,为生理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笛卡儿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笛卡儿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伽俐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
为了证实和传播N.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
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在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得到公认之前,物理学以至整个自然科学只不过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没有取得自己的独立地位。
当时,哲学家们束缚在神学和亚里士多德教条的框框里,他们苦思巧辩,得不出符合实际的客观规律。
伽利略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思想挑战,不是先臆测事物发生的原因,而是先观察自然现象,由此发现自然规律。
他摒弃神学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秩序地服从简单规律的整体,要了解大自然,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实验定量观测,找出它的精确的数量关系。
基于这样的新的科学思想,伽利略倡导了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他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源泉,也是他对近代科学的最重要贡献。
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原非伽利略首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阿基米德,14世纪的牛津学派和巴黎学派以及15、16世纪的意大利学术界,在这方面都有一定成就,但他们并未将实验方法放在首位,因而在思想上未能有所突破。
伽利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说,分三个步骤:①先提取出从现象中获得的直观认识的主要部分,用最简单的数学形式表示出来,以建立量的概念;②再由此式用数学方法导出另一易于实验证实的数量关系;③然后通过实验证实这种数量关系。
伽利略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一个科学假设是否正确,而不是盲目地收集资料,归纳事实。
伽利略不但亲自设计和演示过许多实验,而且亲自研制出不少实验仪器。
他的工艺知识丰富,制作技术精湛,他所创制的许多实验仪器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很有影响,下面举出几项:浮力天平这是利用浮力原理快速测定金银器皿首饰中金银含量比例的直读仪器。
这种仪器当时已用于金银首饰器皿的交易中。
温度计伽利略首创的温度计是一种开放式的液体温度计,玻璃管内盛有着色的水和酒精,液面与大气相通(见彩图伽利略的温度计)。
这实际上是温度计与大气压力计的混合体,这是由于当时他对大气压力的变化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尽管如此,其学术价值仍很大,温度从此成为客观的物理量,不再是不确定的主观感觉。
望远镜伽利略制成的望远镜,可以观察到物体的正像。
经过改进后,其倍率由3逐步增大到33;不但指向星空,还可应用于船舰要塞,取得空前丰硕的发现成果。
这种望远镜结构简单,而其倍率和分辨本领受球差和色差的限制较大。
伽利略在人类思想解放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为争取不受权势和旧传统压制的学术自由,为近代科学的生长,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并向全世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因此,他是科学革命的先驱,也可以说是“近代科学之父”。
虽然他晚年终于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他开创新科学的意志并未动摇。
他的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和成果,永远为后代所景仰。
1799年,梵蒂冈教皇J.保罗二世代表罗马教廷为伽利略公开平反昭雪,认为教廷在300多年前迫害他是严重的错误。
这表明教廷最终承认了伽利略的主张──宗教不应该干预科学。
牛顿论科学方法牛顿一生的重要贡献是集16、17世纪科学先驱们成果的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把天地间万物的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
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
以牛顿命名的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这一成就,使以牛顿为代表的机械论的自然观,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了长达两百年的统治地位。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讲求事物的和谐,求和谐思想是正确的,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轨道是圆形,因为只有圆运动才是完美的、和谐的,而地上的运动,例如重物直线下落是凡俗的。
古希腊哲学家的和谐思想不能在天与地之间连贯。
到了17世纪,牛顿用引力理论和运动三定律把天上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运动规律,同地上重力下坠的现象统一起来,实现了天上人间的统一,这是牛顿在自然哲学上的伟大贡献。
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须由他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寻根求源。
在物理学科中伽利略的实验工作是实验物理学的开端,牛顿深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