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移动测量系统的应用情况及发展现状与前景
移动道路测量系统
![移动道路测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0c14102f12d2af90242e649.png)
产生背景-当前的信息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地理信息表达方式已不再停留在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数字化的基础上,而是朝着多媒体信息的方向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也正朝着“大信息量”(关注对象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高精度”(从10米->1米以内的精度演进)“可视化”(除了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外,还需要包含可量测的真三维图象和实景影象,从而使得对象的表达更为全面和直观。
)如此一来,就给空间信息的采集和更新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测绘包括人工地面作业和航测遥感两种方式人工作业适用于工程级的碎步测量。
耗时误工,不能适应快速数据采集与更新的潮流,另外,也不能避免人工主观性误差以及在道路上作业带来的高劳动强度和危险性。
航测遥感(大面积测绘),但由于其属于垂直摄影,不能采集诸如路牌、交通标志这样的细小地物属性。
较长的数据处理周期和高昂的成本也使它无法适应于快速更新。
可见,传统的两种测绘方式是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的。
但由此也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测绘科技的诞生,它就是------移动道路测量技术(Mobile Mapping Technology)。
1.1、系统简介1.2、工作环境(1)温度与湿度内:温度0℃~+30℃,相对湿度80%(25℃);外:温度-10℃~+50℃,相对湿度98%(25℃)(2)路况和车速3、4级公路及其以下等级道路上作业,车速不高于30km;2级以上公路上作业,车速不高于60km(3)能见度不小于200m1.3、系统组成1.3、系统组成--系统硬件—车顶平台(1)机械平台用于车顶设备的安装固定及线缆布设。
结构件强度满足系统设备安装及使用环境要求。
(2)温控防护罩具有自动调节温度功能,当温度低于5℃时自动加热,高于40℃时自动降温,用于保护CCD相机和摄像机。
(3)摄像机分辨率为702×574的彩色摄像机,置于温控防护罩内,拍摄方向为正前方,主要用于视频拍摄(4)CCD相机系统立体摄影测量影像获取设备。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9411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b.png)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RTK技术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通过周围的信号源进行精准测量,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RTK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农业、航空、测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趋势、市场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展望RTK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技术发展趋势1. 精度提升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RTK技术的定位精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GPS和GLONASS等卫星系统已能提供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定位精度,未来RTK技术将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2. 多模式融合未来的RTK技术将会加强与惯性导航、视觉导航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实现多模式融合定位。
通过利用不同传感器的互补优势,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精度,使得定位效果更加可靠和稳定。
3.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RTK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 高可靠性未来的RTK技术将会加强对信号干扰、多路径效应等问题的处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市场应用前景1.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RTK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农机导航、精准农业、土壤检测等方面。
未来随着精准农业的发展,RTK技术将会成为农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支持。
2. 航空领域在航空领域,RTK技术可以用于飞行器的精准导航和着陆,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精度,未来将会成为航空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
4. 测绘领域在测绘领域,RTK技术可以用于地图制作、工程测量等方面,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
未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RTK技术将成为测绘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5. 智能交通在智能交通领域,RTK技术可以用于车辆的精确定位和导航,实现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功能。
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806df3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2.png)
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工程测量技术是当今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勘探及环保等领域,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降低工程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发展两个方面,对工程测量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现状1.传统工程测量技术已逐渐被数字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采用各种仪器进行物理测量,比较耗时、费力且精度有限,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大。
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激光测量、全站仪、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测量从精度、效率、方便性三个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2.精准度持续提高,但标准规范建设有待加强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工程测量的精度,但在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上尚需加强。
由于行业标准尚未得到充分落实,测量技术的质量往往受到人员素质、测量时间、测量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智能测量软件已经能够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完善,智能化测量将成为趋势。
4.工程测量技术与其他科技交叉融合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推进,工程测量技术与其他科技开始交叉融合。
如在地下线路的测量中,通过光纤技术实现珂朵莉亚电台定位,畜养场的细胞测量与图像组合技术相结合,三维房屋模型等。
二、未来发展展望1.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工程测量领域,数字化技术加速了传统工程测量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型。
未来数字化技术将更多应用于设备智能化、数据可视化、测量自动化等领域,持续提升工程测量效率与精度。
2.精准、可视化、智能化的工程测量软件的发展智能化测量技术发展过程中,工程测量软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工程测量软件将呈现出精准度高、可视化、智能化等特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实际测量的数据采集、处理算法,以实现更高效率、质量、灵敏度和安全性的测量。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3433c0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6.png)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工程测量技术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于工程施工、设计和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自20世纪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一、技术手段的创新:近年来,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在技术手段上取得了巨大突破。
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我国工程测量技术不断提升,如全站仪、GPS技术、激光测距仪等的应用,使得工程测量的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大型工程的建设: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高速铁路、大桥、隧道等大型工程的建设。
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对工程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精确的数据和更高的测量精度,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在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是工程测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
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利用GIS技术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等,这些应用使得工程测量技术在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国内外比例尺制图测量技术的发展:尺度是地图上表征长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式,精度越高,尺度越大。
在工程测量中,比例尺制图的测量技术一直是一个难题,我国在这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利用精确的测量仪器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制作出更精确的比例尺制图,能够给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在技术手段创新、大型工程建设、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和比例尺制图测量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重要成就。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1cf3b71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e.png)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引言工程测量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提供了准确的空间坐标和形状数据。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对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分析。
现状分析技术发展成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我国在全球工程测量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以下是主要的技术发展成果:1.高精度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实现了对工程中点、线、面的高精度测量。
这些设备具有光学定位、无线传输和数据处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2.卫星定位技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北斗导航系统)进行测量定位,在广域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信息。
卫星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准确的空间坐标。
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借助计算机和先进的软件工具,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建立数字模型和三维仿真,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的计算和优化,提高了设计和施工效率。
应用领域工程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建设中,包括房屋建筑、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地质勘探等。
以下是工程测量技术在几个典型领域的应用情况:1.房屋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房屋建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地形、地貌、土质等因素的测量,确定建筑物的合理位置和高度。
同时,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建筑施工中对地基、结构、水平等方面的监测和控制。
2.交通运输:测量技术在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供准确的地形和地貌数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同时,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交通流量监测、道路安全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3.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测量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流量和水质等参数,对水利工程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提供支持。
此外,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水文预报、水灾监测和抢险救援等方面的工作。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b011a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4.png)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球应用RTK技术范围的不断扩大,RTK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呈现出不断突破的态势。
RTK技术是高精度GPS技术的一种,它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的定位精度,并且可以快速实现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高精度通讯。
随着各行各业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RTK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分析RTK技术的发展前景。
首先,RTK技术在测绘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等领域应用。
RTK技术通过快速、高精度的定位,可以实现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精确定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道路建设需求的增大,RTK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其次,在农业领域,RTK技术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RTK技术可以快速实现精细化耕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RTK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高精度自动驾驶导航,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深入推进,RTK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泛。
再次,在环境监测领域,RTK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应用。
RTK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面水准面数据,帮助环境监测部门实现对环境污染的精确监控和管理。
随着社会对环境监控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RTK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最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RTK技术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TK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定位数据,以便更好地实现城市规划和建设。
同时,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RTK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速,RTK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泛。
总之,随着各个行业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RTK技术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同时,由于RTK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广泛适用性等诸多优势,其市场应用前景将会非常广泛,并且会在未来不断拓展。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RTK技术将为各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2e25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1.png)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RTK技术全称为实时运动定位技术,是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实现精确测量和定位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勘测、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RTK技术在精度、稳定性和成本方面都有所改进,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趋势、应用领域扩展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对RTK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技术发展趋势1. 更高精度:随着GNSS系统的不断完善,RTK技术的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国际上已经推出了更加高精度的GNSS系统,如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这些新系统的加入将进一步提高RTK技术的精度,使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2. 多系统融合:未来的RTK技术不仅会使用单一的GNSS系统,还会尝试多系统融合。
通过将不同系统的信号进行融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减少误差。
多系统融合将成为未来RTK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3. 新的定位技术:除了传统的GNSS定位技术,未来的RTK技术可能会加入其他定位技术,如惯性导航系统(INS)和视觉定位技术。
这些新的定位技术能够在无法使用GNSS信号的环境下提供定位服务,增强了系统的适用性。
4. 低成本化:随着RTK技术的普及,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未来,RTK技术将会更加低成本化,使其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二、应用领域扩展1. 地理勘测:作为RTK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地理勘测对精度要求非常高。
随着RTK技术精度的提升,地理勘测领域将成为RTK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2. 农业:RTK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实时定位和精确测量,农民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
未来,随着GNSS系统的普及和RTK技术精度的提高,农业领域对RTK技术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3. 建筑:在建筑领域,RTK技术可以用于建筑工地的测量和定位。
通过实时定位和精确测量,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024年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应用
![2024年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7a2c9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6.png)
2024年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工程测量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众多新技术、新方法的涌现,极大地提升了测绘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对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应用进行详细探讨,主要包含无人机遥感测绘、激光雷达扫描、全球定位系统、移动测量系统、三维激光扫描、数字摄影测量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
1. 无人机遥感测绘无人机遥感测绘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非接触性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通过搭载高清相机、热红外传感器等设备,无人机能够快速获取地面目标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地形测绘、城市规划,还能为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无人机遥感测绘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使得其在测绘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激光雷达扫描激光雷达扫描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激光雷达系统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回波,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
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地形测绘,还能用于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的变形监测和安全评估。
此外,激光雷达扫描技术还能有效穿透植被,获取地面信息,为森林调查、植被覆盖监测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3.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现代工程测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通过接收卫星信号,GPS能够实时提供测量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具有高精度、全天候、自动化等特点。
在工程测量中,GPS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多个环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成熟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定位系统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4. 移动测量系统移动测量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的测绘技术。
它通过在移动平台上搭载激光扫描仪、相机、惯性测量单元等设备,实现了对地面目标的高精度快速测量。
移动测量系统具有动态性强、作业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城市街景、道路工程等场景的测绘工作。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752ddf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4.png)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工程测量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它通过对地物、地形、地形、地貌等进行测量,获得各种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所需的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
工程测量技术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年来,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为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GNSS系统的支持下,工程测量技术得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全面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为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北斗系统,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高精度测量设备和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精度测量设备和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高精度的全站仪、激光测距仪、GPS定位设备等先进测量设备。
这些设备的应用使得工程测量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高的效率,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技术的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GIS技术通过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手段。
通过GIS技术,工程测量可以实现对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准确处理和智能化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水平。
四、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测量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通过数字化测量技术,各种测量数据能够实现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数字化测量技术还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更便捷的数据共享和通信方式,使得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得以更加紧密地连接和协调。
五、工程测量技术在国家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552a82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e.png)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它是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中,通过测绘技术手段获取地表地下各种信息、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提升,工程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下面我们就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进行一番探究。
一、技术发展趋势1. 高精度、高效率随着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化测量技术的不断革新,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全站仪、GPS、激光雷达等高精度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2. 自动化、智能化自动化是工程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测量仪器不断智能化,通过自动化测绘软件的开发,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输出,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多元化、综合化在工程测量中,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求,需要结合多种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综合化的测量。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无人机测绘等技术,可以实现地表地下三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动态监测。
二、技术应用领域1. 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等工程建设中,工程测量技术可以进行地形测量、路线选址、量坡设计、隧道位置监测、河道变化监测等工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 房地产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开发需求不断增加,工程测量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用地界址测绘、楼盘规划设计等工作,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空间信息支持。
3. 矿产资源开发工程测量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地面探矿、地下空间探测、矿区勘探等工作,可以实现矿产资源的精准勘查和开发,为矿业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如何进行移动测量与定位
![如何进行移动测量与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1aaff95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d.png)
如何进行移动测量与定位移动测量与定位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来提供个性化服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移动测量与定位,包括相关技术、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测量与定位的基本原理移动测量与定位是通过利用移动设备内置的硬件和软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
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移动设备与基站、卫星等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延迟和方向等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二、移动测量与定位的技术手段1. GPS定位技术:GPS是目前最常用的定位技术之一,它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计算用户的三维坐标。
GPS技术精度高,但在室内和高层建筑群等信号阻塞的环境下效果较差。
2. 基站定位技术:基站定位利用移动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号强度和时延等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由于基站覆盖范围广,因此在城市等高密度区域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3. WLAN定位技术:WLAN定位利用Wi-Fi信号的强度和时延等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由于Wi-Fi热点分布广泛,因此在室内环境下能够提供较高的定位精度。
4. 蓝牙定位技术:蓝牙定位主要利用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时延等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由于蓝牙信号的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在室内定位和室内导航等场景中应用较多。
三、移动测量与定位的应用场景1. 导航与路线规划:移动测量与定位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在陌生的环境中实现导航和路线规划,如汽车导航、步行导航等。
2. 位置服务与推荐:通过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位置服务和推荐,如周边商铺、餐馆等。
3. 社交网络与互动游戏:移动测量与定位技术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位置共享和社交互动,如LBS社交网络、AR游戏等。
4. 室内定位与导航:在大型商场、机场、医院等场所,移动测量与定位技术可以提供室内定位和导航服务,方便用户找到目标位置。
5. 灾害监测与救援:移动测量与定位技术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提供救援人员定位和灾情监测,提高救援效率。
工程测量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工程测量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fa993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e.png)
工程测量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工程测量作为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作为业内资深精英人士,我们有责任对工程测量行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以便为行业提供战略指导和决策支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工程测量行业的现状。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测量需求持续增长。
工程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从传统的测量仪器到现代化的遥感和激光扫描技术,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更高效、精确的解决方案。
然而,工程测量行业仍然面临一些痛点和挑战。
首先,测量数据的处理和管理仍然存在问题,数据质量、准确性和一致性不足。
其次,人力成本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给行业企业带来了压力。
此外,一些不良竞争行为和违规操作也会对行业声誉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存在挑战,工程测量行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五至十年,工程测量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工程测量将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自动化测量设备和软件的广泛应用,将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降低人力成本。
数据整合和共享的重要性。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下,工程测量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将成为行业的趋势。
这将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促进不同领域的协作和创新。
精准测量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增加。
随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复杂化,对精准测量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
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和精细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将成为必备的工具。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凸显。
工程测量行业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测量和低碳测量的发展。
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随着行业需求的增长,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行业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行业整体的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行业在当前面临的挑战中,仍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afc09e6af45b307e9719759.png)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各项工程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这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与其他高科技的不断发展,GPS 技术与RS技术被广泛用于现代工程测量中,这些新技术的加入,对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提高工程质量有积极作用。
本文阐述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工程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无论是经济还是科学技术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工程测量技术,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近几年,伴随GPS 技术、RS 技术等高科技测量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工程测量提供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工程测量概述1.1 工程测量概念工程测量指的是在建设前期对工程建设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活动,并在建设过程中对影响工程质量的数据进行专业的测量与数据采集,将此类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风险评估,为建设计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最终完成相应的工程建设。
在当前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已经逐步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并且在基础测量上也从原先单一的测量模式逐步发展为当前内外测量与一体化测量,这使得工程测量的效率与质量不断提升,也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实现了测量数据的动态更新。
另外,随着工程测量技术逐渐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以及路桥项目等基础建设项目,使得这种基于现代化手段不断发展的工程测量模式对提升我国工业化的整体水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工程测量技术的特点分析(1)自动化现代工程技术逐渐融入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很多功能相比之前都有了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自动化的这一特征为其今后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5868e3de2bd960590c6777e.png)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摘要: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推进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大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换代,使工程测量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是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发展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科学, 是研究各种工程建设中测量方法和理论的一门学科, 直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它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进行地形和有关信息采集、处理、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分析与预报的理论和技术, 以及与这些研究对象有关的信息管理和使用。
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也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一、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1、地面测量仪器的产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种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开始相继的出现,促进了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为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手段以及技术,比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
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
2、GPS 定位技术应用GPS 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随着GPS 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软、硬件的不断完善,长期使用的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精度、费用省、操作简单的GPS 技术代替。
测试测量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测试测量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554b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0.png)
测试测量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测试测量行业是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通信、航空航天等,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试测量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制造业成为测试测量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汽车、电子产品、半导体等行业对精密测试测量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2. 技术创新驱动:测试测量行业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测试测量设备成为市场的需求。
例如,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试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3. 行业标准规范化: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化管理。
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这也促使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以符合行业要求。
二、未来趋势分析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测试测量行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化测试仪器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无人值守的测试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测和诊断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大数据驱动:测试测量行业将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测试数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性能,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大数据技术也为测试测量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 跨行业合作: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与其他行业的深度合作。
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测试测量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相结合,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流程。
这种跨行业合作将推动测试测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 服务化提升:未来的测试测量行业发展将趋向于服务化提升。
企业将更加关注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
同时,测试测量设备的租赁和维修服务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以满足客户对于成本控制和便利性的需求。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前景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c197ee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9.png)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前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项现代化的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通过众多的操作系统和设备进行实现,如汽车导航、智能手机、航空航天工业等。
GPS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将在未来的科技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前景GPS技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现代化的汽车导航系统,能够通过GPS实现定位、测量距离、添加交通信息等,这些功能使驾驶者更加方便和安全。
此外,GPS技术还可以配合智能交通系统,提高道路的行驶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
未来,GPS技术将为公共交通系统的运作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GPS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在设备上安装GPS技术,医生可以更好地检测医疗设备的位置和维护情况。
此外,使用GPS技术可以实现追踪移动医疗设备的位置以及监测病人的情况等。
更进一步,GPS技术可以帮助病人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获得响应和帮助,从而保障其生命安全。
三、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GPS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现代化的导航和飞行控制系统能够通过GPS实现全球的定位和导航,这对于提高航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十分关键。
GPS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火箭、卫星等领域。
随着航空航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GPS技术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四、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GPS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也将发挥重大作用。
例如,GPS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气象和环境调查、监测工作等。
此外,GPS技术还可以检测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重要问题。
未来,GPS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
五、教育及文化领域的应用前景GPS技术在教育以及文化领域方面也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
例如,通过在博物馆、公园、城市等纪念物安装GPS设备,游客可以更好地探索和了解周围的环境。
同时,GPS技术也可以应用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例如通过使用GPS技术进行地理位置测量、探索等教育活动。
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
![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8539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a.png)
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摘要:在我国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中,测量技术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工程测量质量将对后续施工产生直接影响。
常用的现代测量技术包括GPS测量技术、GIS测量技术和数字图像测量技术。
这些现代测量方法在建筑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测量精度,体现了现代测量技术的综合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根据我国在工程测量技术方面取得的良好成就,应当继续探索和弥补测量方法的不足。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量技术;技术现状引言测量数据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数据的准确度也是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
因此,相关企业在设计项目时,应更加重视测绘项目,充分掌握现代计量方法的信息,深刻认识现代测量技术的特点,提高解决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测量效率,保证工程测量质量,进一步保证整个施工质量安全。
1. 工程测量相关概述工程测量是一种实践研究,其最大特点是实用性高。
即在研究了相关的建筑理论之后,有必要将工程建设工作应用到实践中。
传统的工程测绘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完成工程测量和放样工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并实现智能化数据处理和信息显示,这些优点进一步减少了因精度低而造成的严重损害。
综上所述,新的测绘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2. 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与传统的测量处理技术相比,现代测量处理技术在各种测量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操作过程中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提供精确的天文坐标和方位定位。
随着GPS、GIS和摄影测量等新技术的发展,测绘工作可以通过应用这些新技术有效地提高工作的质量。
这些技术在为测绘工程提供大量数据的同时,能有效拓展测绘工程的相关领域,满足现代对优质测绘测量服务的需求。
通过对相关实时测量信息进行专门的技术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测绘质量。
需要根据具体环境使用条件,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选择新技术,有效适应复杂的测量条件,减少测量难度,大大提高测量质量和效率。
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b7254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a.png)
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精度的追求,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在地理测量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展望。
一、发展历程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大地水准测量作为地理测量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早的大地水准测量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时期,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地面的高度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16世纪的欧洲科学革命,大地水准测量逐渐开始进入现代化的阶段。
19世纪末,引入了仪器记录技术,如按压水准仪。
20世纪初,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地水准测量的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其中,光学原理在大地水准测量中的应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光电水准仪的出现使得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引入使得大地水准测量更加准确和便捷。
GNSS技术的高精度、大范围覆盖的特点,使得大地水准测量从传统的地面测量转向了卫星导航测量,大幅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此外,激光测距技术的应用也在大地水准测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现状目前,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表高程变化的测量,可以实时监测山体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地表高程的精确测量,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帮助他们进行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高精度的水准测量技术可以确保基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高精度大地水准测量技术还应用于海洋测量、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海洋测量中,大地水准测量可以提供精确的海面高程数据,为海洋研究和导航提供支持。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2b363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a.png)
RTK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RTK技术是差分GNSS技术的一种,主要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
相比传统的差分GNSS技术,RTK技术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更短的计算时间、更大的数据传输速率等优点,在土地测绘、航空航天、地质工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拓展,RTK技术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得到推广应用。
一、测绘领域应用的拓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测绘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RTK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定位精度和高效的计算速度,能够有效地提升土地测绘的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未来,随着RTK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我们可以预见,RTK技术将成为土地测绘领域不可或缺的测量手段之一,并为其带来更加高效、精准的测绘成果。
二、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是指建立在现代传感器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RTK技术能够为智慧交通系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为车辆导航、智能停车、路况监测等方面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
未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断突出,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RTK技术也将成为智慧交通系统中重要的定位服务技术之一。
三、精准农业的发展精准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的解决方案。
RTK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为农业生产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和智能化的农业管理工具。
未来,精准农业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方式,RTK技术有望在精准农业应用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RTK技术将在各个领域中持续发挥其优势,为建设智慧城市、推进现代农业、提高测绘精度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未来RTK技术将继续深化和拓展,将更多先进技术引入RTK技术中,提高其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其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地面移动测量系统的应用情况及发展现状与前景移动测量技术是当今测绘界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集成了全球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图像处理、摄影测量、地理信息及集成控制等技术,通过采集空间信息和实景影像,由卫星及惯性定位确定实景影像的位置姿态等测量参数,实现了任意影像上的按需测量[1]。
最初人们利用摄影测量技术集成组合导航技术构建移动测量系统,实现地面移动摄影测量,获取目标地物的影像和空间信息数据。
由于地面摄影测量自身的局限性(视距变化大且短,同名点自动匹配困难等),系统所测数据精度较低,数据处理工作量大。
激光测距技术出现后,很快在测绘领域展开应用。
先后出现了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扫描仪。
新一代的移动测量系统就是将激光扫描仪、组合导航系统和CCD相机集成实现移动中直接获取目标物绝对坐标和纹理信息等数据的。
移动测量的多传感器系统可加载于如航天航空飞行器、陆地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等多种载体上,形成不同的移动测量系统,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
例如,陆基移动测量系统通过车载平台上安装的GPS、INS、CCD等传感器协同运行,沿道路采集周围地物的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
在两院院士李德仁先生的推动下,我国从1995年开始对移动测量技术进行研究,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对多个关键技术展开技术攻关并取得突破后,于1999年完成移动测量系统样机的研制。
目前国内在移动测量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国内某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虽然在此领域有着较为深厚的学术底蕴,但其技术水平仅停留在原型样机的阶段,均未实现产业化,行业发展受到限制。
为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立得空间于1999年成立,其前身是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4月更名为立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变更为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得空间),李德仁院士出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并开始主导移动测量技术的产业化。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立得空间使中国移动测量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初具规模,是我国移动测量系统的开拓者。
立得空间研制生产的路基移动测量系统(Land-based MMS)包括:第一代车载CCD 实景三维采集车系统即LD2000系列、第二代激光三维采集车系统即LD2011型系列全景激光移动测量系统;空基移动测量设备(Airborne Mobile Mapping Device)包括LD2011空基移动测量设备。
公司现有移动测量系统(MMS)变形车产品包括:流动执法MMS、应急测绘MMS、广告牌测量MMS、简装版公路巡查MMS、公路巡查及裂缝测量MMS、铁路行业MMS、便携式MMS、全景激光MMS,都具有相当成熟的规模。
地面移动测量系统是一种基于道路的快速移动测量系统,其原理是在机动车上集成全球定位系统(GPS)、摄影测量系统(CCD)、惯性导航系统(INS)等先进传感器和设备,在车辆高速行进时,快速采集道路及周边地物的空间位置和属性数据,并同步存储于车载计算机中,经专门软件编辑处理,形成各种空间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如电子地图、设施数据库、地面移动测量系统在获取目标的地理空间位置的同时,还能够采集地物的实景影像,丰富地理信息数据的内容,从而拓展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领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城管、公安、应急、交通、铁路等多个行业[2]。
此外,陆基移动测量系统所获取的实景三维地理信息以实景影像方式直观表达,易于被大众用户所接受与使用。
2004年以前,受制于计算机处理技术、存储技术以及网络带宽技术的局限性,陆基移动测量系统在长时间内仅被应用于军事、测绘、交通等专业领域,并且主要用于二维地图的更新,在基于道路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建库等方面的市场需求量较小。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计算机和网络中传输海量空间地理信息成为可能,以影像融合二维地图的实景三维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相对于传统的二维地图,实景三维空间地理信息统表达方式更为直观、信息更加丰富、更易被理解和使用,因此Google、微软、诺基亚等IT巨头为争夺未来网络地理信息的霸主地位,纷纷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购买、组装移动测量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街景影像采集。
在国内,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境外公司不能独自在中国大陆境内进行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发布,因此各种行业及互联网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必须由中国大陆公司主导完成[3]。
在政策前提下,作为一种最有效的城市空间信息采集系统,立得空间的地面移动测量系统在强大核心技术的支撑下,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
地面移动测量系统的特点1)它是一种动态测量技术。
在运动载体上搭载动态定位测量装置,在载体运动过程中完成目标定位测量。
2)它是一种动态瞬间获取被测物体大量物理属性信息和几何信息的测量手段。
特别适合于测量众多的目标。
3)它是一种多传感器集成定位测量和空间信息采集的技术。
4)它是一种地面遥感技术,可以非接触测量目标,获取目标的空间位置,同时提取目标的各种属性信息。
5)它是一种基于严谨的理论和现代的硬软件,可以提供高精度快速测量的手段,是对传统测绘技术的一种革新,可以提高空间地理信息采集和更新效率,极大地提升测绘保障服务的能力。
地面移动测量系统综合了动态定位测量快速和近景摄影测量信息量大的特点,加快了测量数度,从而提高了野外空间数据获取的效率,获取的可量测实景映像是的数据处理灵活多样,可以随时从立体影像数据中获得特定目标的测量定位,改变了以往按照外业,内业工序测量的模式,实现了“一次测量,多次应用”的按需测量模式[4]。
地面移动测量系统的应用1、基础测绘1.1生产试验2000年6月,黑龙江测绘局采用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LD2000-RM(中端产品)型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完成了“基于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的数字道路采集生产实验项目”任务,通过比较采用传统城市测量方法和移动道路测量对相同地物测量结果,LD2000-RM 型移动道路测量精度如表1 所示。
表1 S测量精度(MM由419个检测点求出)[3]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基本上也完全可以满足城市数据库建设项目中有关道路及相关设施的采集与调绘工作,因为重点城市数据库建设项目中,只采集境界、道路、地名、水系和土地利用现状五大类基本要素,所以,矢量采集的大部分工作可以完成。
同时,使用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可以增加更丰富的属性信息以及图像和视频信息,可为重点城市数据库增加沿道路的影像序列数据库,以及重要部门及建筑的影像和视频数据,能更好应用于数字城市的建设;此外,运用MMS 住宅小区、工厂进行快速施测,获取3D数字图像,经三维建模等处理,模拟现实环境,形成虚拟的数字小区或数字工厂,可用于广告宣传、建设规划、财产评估、安防管理等;还可用于生成古建筑三维模型、古建筑的修复及常规维护,监测古建筑及大坝等的变形;甚至在常规测量不能及的地方,还可以采用近景摄影测量进行高精度工程放样等等。
1.2电子地图测制采用立得高端产品LD2000-RH测制了武汉市汉阳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地图,作业范围共计9km2,采集了所有的道路数据、道路附属设施数据以及道路属性数据。
1.3电子地图修测2002年使用MMS为韩国高速公路公司、地方建设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韩国电力公司等做了大量的测绘工程,包括:道路设施调查维护、市政公共设施调查、电线杆设备状况调查、国家数据采集和更新等。
2、公路GIS与公路路产管理在公路管理领域,一方面,利用MMS可快速便捷的采集复杂构造的交通设施的空间几何信息,另一方面,MMS可作为公路的直接数据源,为公路GIS和公路路产管理提供数据采集与更新的基础,2005年4月MMS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测试。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公路检测技术的进步,融合GIS技术的公路信息系统(公路数据库、路面管理系统等)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日常公路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建设投资巨大,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皆是投资人十分关心的资产,必须纳入量化的统计及动态监控管理。
公路GIS是专门用于道路及道路设施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它详尽记录了每一段道路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铺装材料、车道数、路面情况、维修记录等)以及每一个配套设施(如:监视器、电线杆、护栏、收费站、里程碑等)的相应状况(地理位置、产品特征、维修记录、高度、长度、描述信息等)。
公路是交通管理部门、道路管理部门必备的资源。
如何快速采集和更新公路GIS中所需要的信息,是公路GIS建设推进的前提。
传统的测绘方式采集上述信息,费时费力,且不安全,而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式,周期长,成本高,对于公路GIS中所需要的设施的属性信息,如公路设施的高度等都无法获取,这一点严重制约着公路信息化的发展。
由于公路GIS中数据的需要是一个带状的,这一点正好符合MMS数据采集的特点。
运用MMS,可以方便地对道路中心线、电线杆、交通标志等海量地物实施快速测量,事后通过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和编辑,直接将地物的位置数据、矢量属性数据以及图像录入公路GIS,并可输出成图。
在公路GIS的基础之上,可使用三维制作软件制作公路三维仿真系统,和公路多媒体视频和设施实景图片一起(Video GIS),从而实现公路的全可视化管理[5]。
作为交通部的公路GIS试点工程,采用高端的LD2000-RH产品对湖北楚天高速公路进行的全程测绘,该公路全长近200km,包括道路中心线、里程碑、护栏、电线杆、报警点、交通标志等点状和线状地物达到20万个,采用MMS仅用11小时即完成全部的道路测量工作,并为路管单位制作了我国第一条“可视化”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6]。
3、电力GIS数据采集与可视化管理电力GIS中电力设施的采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方面,电力设施的空间位置需要采集,另一方面,对于电力GIS而言,设施的属性对电力设施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2004年9月,立得采用LD2000-RH型中端产品进行了某市电力设施的数据采集,完成了三环以内所有主干道及电力设施的采集,并实现了电力GIS中基础设施的可视化维护与管理.4、铁路GIS与铁路资产管理系统全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在铁路基础地理信息上,基础地理信息包括铁路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线路、桥涵、隧道、站场、供电、供水、行车设备等路网基础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库,影像数据库、设施图片库和视频数据库,这些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是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路数据共享、全路资料业务检索,为铁路部门提供抢险救灾、设备维护、资产管理、行车组织优化、调度辅助、紧急情况处理、市场营销分析、客户信息发布等众多方面的应用服务的基础,也是是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软基础(相对于光纤铺设等硬件基础建设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