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养护的时机与效果
道路养护对策和养护时机

道路养护对策和养护时机(一)预防性养护对策1、在进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时,应依据沥青路面微观路况评价标准的评价结果进行选择,参照下表进行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初步筛选。
沥青路面最佳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流程表常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应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观路况评价标准的评价结果参照下表进行选择。
其最佳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流程下图所示。
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佳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流程缘石施工缝缝宽控制指标3、缘石维修养护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CJJ36的规定。
(1)个别坑洞可用水泥砂浆、聚合物乳液细粒式混凝土等材料填充,达到平整密实。
深度小于30mm且数量较多的浅坑,或成片的坑洞可采用适宜材料修补。
深度大于或等于30mm的坑槽,应先做局部凿除,再补修面层;(2)切割面积边线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
切割深度在6cm以上,将切割面内的光滑面凿毛,清理干净,填入混凝土,振捣密实,与原面板齐平;(3)喷洒养护剂养生,待混凝土达到通车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4、城镇道路路面大面积维修应采用绿色养护技术,其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应符合JTG/T5521和CJJ/T43的规定。
(二)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1、沥青路面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如下图所示。
沥青路面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确定流程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应根据路面状况、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方程、周期养护费用等数据进行计算。
3、道路建成后应适时实施道路预防性养护,在无法获得详细数据的条件下,道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时间可参考下表选择。
Ⅱ等、Ⅲ等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间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时间可参照下表选择。
Ⅰ等、Ⅱ等、Ⅲ等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实施最佳时机。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也愈发重要。
市政道路的路面是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因此其养护工作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性养护是指在道路损坏之前对路面进行维护,通过对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道路养护成本,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管理单位提供参考,提高道路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1. 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能够及时发现路面破损、裂缝和其他问题,通过及时修复和维护,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道路重建和修复的频率,降低养护成本。
2. 保障交通安全良好的路面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减少车辆磨损和事故的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3. 提高道路使用质量预防性养护能够提升道路的使用质量,改善驾驶环境,提高通行效率,提升市民对道路的满意度。
4. 减少养护成本预防性养护能够通过及时维护,减少路面损坏程度,从而减少养护成本和维修费用。
5. 保障城市形象良好的市政道路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预防性养护的内容1. 定期巡查通过定期巡查,发现路面破损、裂缝等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2. 维护养护对于路面的维护养护工作,包括路面清扫、道路标线维护等工作。
3. 技术研发加强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发,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环境保护在养护工作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确保养护工作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5. 宣传教育加强市政道路养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对养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
三、预防性养护的实施1.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加强对养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 技术设备加强对路面养护技术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专业人才加强对市政道路养护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预防性养护实施方案

预防性养护实施方案公路养护技术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使路面功能一直保持较好的状态,如路面出现轻微裂缝,进行沥青灌缝等措施,是一种有计划性的养护;二是改正性养护,是指在路面已经出现病害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如路面大中修计划,对路面进行修复,改善路况;三是紧急养护,是指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养护,如对路面出现的坑槽、塌陷进行紧急处理,保障道路畅通。
以上三种养护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养护的时机不同,处理的对象不同,其中预防性养护现已深入人心,很多道路管理和养护单位都采用这种经济有效的养护方式。
预防性养护是公路养护生产中的一种新的理念,是指公路养护部门在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其他公路设施的各种病害、损坏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延缓公路的各种病害、损坏发生或进一步扩大,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持公路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路况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养护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目的的作业方式。
从运营治理和经济技术的角度,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适宜的路段,根据路况检测具体结果和养护标准的要求,采取的保全措施进行的养护工作。
一、实施预防性养护的预备工作1、高效的检测手段预防性养护需要先进的检测手段做基础。
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所以应十分重视高速公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重视已开发和应用的集成检测技术。
2、机械化的养护施工方法路面预防性养护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以保证路面施工养护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在养护机械和设备配置上本着经济、适宜、实用、高效的原则,注重养护设备的专用化和小型化,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率和机械作业的占有率,达到养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
3、建立健全养护治理系统。
进一步加快公路养护治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根据路面治理系统和桥梁治理系统的评价结果,适时安排公路大中修工程,全面提高路况水平,努力营造“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手册

预防性养护工作手册一、总那么1、目的为指导干线公路养护工作,提高公路的养护技术水平,维持或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减少公路周期养护费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2、定义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是公路养护的一种新的理念,是指公路养护部门在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其它公路设施的结构良好或病害、损毁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延缓公路病害、损毁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从而到达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维持公路完好率、提高公路质量和效劳水平、落低公路寿命本钞票、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
3、原那么公路预防性养护,必须遵循“治早治小,及时主动〞的原那么。
合理地确定预防性养护的时机,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公路技术状况,加强日常小修保养,及时采取中修措施,制定适当的年度养护方案,合理操纵大、中修的比例,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治理病害和消除隐患,提高养护质量,以确保公路在设计年限内的正常使用或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4、程序公路预防性养护,应定期对公路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和调查,掌握公路的使用状况,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依次进行:数据采集(检测)→数据整理分析和评价→提出建议方案→批准立项→设计→施工。
5、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国、省干线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其他沿线设施的预防性养护。
二、预防性养护的内容1、路基预防性养护公路路基是路面的根底,它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因此路基是公路的承重主体。
1.1路基预防性养护的内容1.1.1维修加固路肩、边坡,使其尺寸和边坡坡度符合要求。
1.1.2疏通、改善、展砌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顺畅。
1.1.3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及透水路堤,管护两旁公路用地。
往除塌方,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预防水毁。
瞧瞧、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1.1.6有方案地局部加宽、加高路基,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使之逐步到达的等级。
1.2路基预防性养护的要求路基预防性养护的全然要求是通过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发现咨询题,分析缘故,及时采取维修措施,到达:1.2.1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坡适度、边坡顺直、外表平坦清洁。
例析机场沥青道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方法

例析机场沥青道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方法0引言预防性养护是在机场道面尚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只有轻微病害或病害迹象时施作的养护。
道面预防性养护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预防性养护的时机。
应用太晚则已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破坏,预防性养护无法发挥作用,太早则收益不显著造成资金浪费甚至引起别的问题。
因此,在道面使用寿命期间存在一个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实施,预养护措施的性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道面性能将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改善,获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也最佳。
目前常用的预养护时机确定方法大多数都是围绕费用分析、经济效益、道面使用性能及道面服务寿命等进行研究的,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十分满意方法。
本文结合沥青道面表观损坏及结构性能状况,提出适用于机场沥青道面的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方法。
1 路况指标的选取1.1 道面状况指数(PCI)道面损坏现象是各种因素作用于道面结构的结果,反映了道面结构的完整性,也是衡量道面服务潜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道面状况指数(PCI)可以综合反映道面的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和损坏密度,从一定程度上涵盖了道面在功能性、结构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状况,也是我国道面管理评价与决策的关键指标,因此将PCI作为确定道面预养护实施时机的指标是客观合理的。
而预养护实施的时机标准,即是通过研究沥青道面PCI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合于预养护的PCI值。
1.2 道面弯沉指标道面结构性能良好是预养护措施实施的前提。
因此,可通过道面结构状况指标确定是否可实施预防性养护。
目前,国内外在机场道面结构性能的检测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FWD弯沉测试法。
通过弯沉盆参数分析法快速、有效地评价道面结构性能。
利用弯沉盆参数分析法评价结构层性能,首先必须合理地选取参数指标,弯沉盆参数指标总结概括为以下7类:①直接弯沉指标di、②弯沉比指标DRi、③弯沉差指标DDi、④曲率指标CIi、⑤形状因子指标Fi、⑥斜率类指标Si、⑦面积类指标AREAi,各指标计算方式如表1所示。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时机与措施探析

沥青路面预 防性 养护的时机 与措施探析
摘要 : 为 了保 持公 路 沥青 路 面 良好 的使用 性 能和 延长 它的使 用寿 命, 必须 及 时做 好前 置 性 的预 防性养 护 措施 。 本 文针 对半 刚性
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 一质量通病, 系统介绍 了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 并对实施预防性养护时机 的选择和技术措施进行 了探讨。 关键词: 公路; 沥青路面; 预 防性养护; 施工工艺
r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料, 使用专门的施工设备边拌和边摊铺 , 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 青 封层 。采 用 微表 处技 术 对改 善 路面 的 防水性 能 最 为显 著 , 可 延 缓道 路 大 中 修时间, 从 而防止路面的老化与松散 , 在透水严重的路段可 以实施微表处。 微 表处 主 要用 于 高速 公路 及 一级 公路 的 预 防性养 护 , 一 般 情况 下 在 灌缝 处 理后 3 —4 年采用。 微表处应选用坚硬 、 粗糙 、 耐磨 、 洁净的集料 , 必须采用改性乳化 沥青 。2 0 1 2 年在3 2 0 国道铺筑了2 . 5 k m试验段 , 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面结构层 ; 防止集料从表面脱落 、 崩散 。目前 常用的表面封层技术有雾状封 层、 石屑 封 层 、 稀 浆封 层 等 。
3 . 3微表 处施 工工 艺
基于公路的功能性能 , 道路养护管理者必须弄清道路功能失效 的时间。预防 性养护的实施时机应该是在路面尚处 于良好状况 , 或者只有某些病 害先兆时 进行。 一旦 结 构损 坏 发生 , 预 防性 养护 措施 就 不再 是 可行 的选 择 。 及 时地 采取 预 防性 养 护措 施将 大 大减 少交 通 延误 时 间 , 延 长公 路 的使 用 寿命 。
国省道干线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及改善措施

国省道干线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及改善措施发布时间:2023-06-09T07:25:28.74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1期作者:应叶平[导读] 现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行业随着得到提升,人们对于交通道路的需求也在名下能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公路投入到使用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浙江顺畅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310052摘要:本篇文章以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为主要论述对象,先是概述了国省道干线公路的预防和养护相关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提出六种常见的养护手段以及方法,主要包括填缝与封缝、雾封层、稀浆封层、薄层罩面、微表处以及超薄磨耗层等。
同时在此基础上针对公路出现的多种不良问题也提出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国省道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改善、技术措施引言:现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行业随着得到提升,人们对于交通道路的需求也在名下能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公路投入到使用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国省道干线公路就是在此背景下,也会产生非常多的不良问题损害,严重的影响到其使用的寿命,为了避免出现此类问题以及提升国省道干线公路的整体质量,我们必须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对科学的策略进行防护。
一、国省道干线路面预防性养护主要内容与特点(一)养护时机为了防止路面形成持续的损害,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一定要赶在加速破坏之前展开。
在进行前期勘察工作的过程中,调查结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来推测未来路面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前,其方案必须要提早两个月就已经策划好,如果方案制定的太晚的话,路面出现病害的现象就更加严重,当前的修护方式可能会无法适应,如果太造的话那么可能会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
确保制定时期的合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要注意一下情况:第一,必须要在做好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养护计划。
第二,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养护资金必须要到位,如果出现延期的问题,必将会影响到公路的养护计划。
预防性养护政策与关键技术

3、预防性养护的效果
1987年,美国SHRP 计划中对养护费用效益的研究结论:
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延长使用寿
命10~15年,节约养护费用45%~50%(如下图所示)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5 30 45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165 180 195
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 (SHRP) 项目简介
SHRP(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1987 年美国国会的“地面运输和城市再布置援助法案 (STURAA) ”正式通过并启动了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 ,这是一项5年产品为导向的重点在沥青、路面性能、混凝土 与结构和公路运输4个领域的研究计划。项目的目标是为21 世纪准备更好的公路技术,使公路更安全、更耐久。因为在 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公路的科研投入已跌入低谷,需要有一 个强有力的科研计划来促进产生重大的技术突破。 SHRP 计划于1993 年结束,沥青和路面性能两个领域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沥青的主要研究成果,Superpave 技 术的沥青性能规范和混合料设计均已被AASHTO 采纳,已成 为美国沥青路面的常规实践。经过20于年的长期观测,路面 长期性能数据库已为全世界公路工作者可以共同享用。
进行处理的路面坑槽、塌陷的修补等。
上述三种养护策略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养护时机不同, 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预防性养护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深入人心,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的养 护策略。 研究表明,路面的使用性能不是直线下降的。在使用初期, 其服务能力下降较缓慢,但当损坏状况超过某一限值时,路面 的服务能力就开始急剧下降,病害急剧增多。若在此之前就采 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则可及时阻止这种发展趋势,从而使路面 始终维持较好的服务状况,可以有效地延长路面的寿命,减少 平时的改正性养护次数。
怎样判断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

怎样判断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发布时间:2010-06-13本文摘编自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养护与管理》“预防性养护最佳时间是6年”王选仓(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咱们国家的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已经差不多7万公里,前一阶段是以建为主,到了现在,可以说已经达了一个建养并重的时期,这近7万公路的高速公路,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一进入到养护、大修期。
近几年,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的大修、养护比较频繁。
这次会议有很多公路养护的决策者来参加,既有方向性,又有实用性。
刚才,不少专家提到,目前公路养护还是处于经验型,以眼观的路况作为确定养护时机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说到的:公路养护是一种纠错型、治病型的养护。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到了小康水平,公众对公路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公路养护不一定达到设计、使用指标的下限才去进行处理,所以,预防性养护提到了日程。
预防性养护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养护的最佳时机。
有关养护方面的研究,我们觉得目前最缺的应该是养护新技术的质量标准。
所以我从研究现状、预防性养护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和计算实例这四个方面做一个汇报。
路面养护可分为预防性养护和纠正性养护两种。
预防性养护就是从全寿命周期费用这个角度确定一个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这样一个最佳点。
目前,这个最佳点的确定方法应该是比较多的,涉及到路况的检验评定、时机的确定、行驶质量指数和破坏指数法、基于时间或路况的方法、费用效益评估法、排序法、生命周期费用评估法、决策树/决策矩阵和基于老化的方法,以及基于数据包若分析的预防性养护时机和对策的方法,以及生命周期费用评估方法。
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就是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首先,是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的建立,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要有一套评价建设费用(设计费、初建费)、用户费用、社会费用的计算模型。
建设费用这部分,包含设计费、初建费、日常养护费、预防性养护工程费、大中修费用和路面残值这六个方面;用户的费用包含车辆运营费、延误费和行程时间费;社会费用包括事故费、噪音、空气污染、折现及可靠性费用。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

摘要:本文从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养护作业的必要性和养护时机,探讨了市政道路路面预养护手段,保证了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的道路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市政道路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路面养护和维修的关系上,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等到路面开始出现损坏后,才想起要对它进行维修,而对于路面还处于良好状态下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则往往认识不足。
因此,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养护,一直是个重要的难题。
1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良好或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不让道路病害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和实用手法。
它与传统的市政道路养护遵循的“坏了才修、不坏不修”的原则截然不同,强调预防性。
经验表明,预防性养护能延缓路面破坏,延迟昂贵的路面大、中修和重建;其最佳实施时机应该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这时,仅需要投入小额费用,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是一种效益费用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
2 市政道路预养护作业的必要性对道路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
道路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
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
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
路面预防性养护

路面预防性养护1.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及意义我国尚没有对路面预养护进行明确的定义,国外对路面预养护的定义也有多种描述。
AASHTO公路标准委员会把路面预养护定义为“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对结构完好的路面或附属设施有计划地采取某种具有费用效益的措施,以达到保养路面系统、延缓损坏、保持或改进路面功能状况的目的”。
《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规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的路面预防性养护定义,即在路面结构强度足够、路面状况尚好时就对路面有计划地采取养护措施,以达到保持或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减少路面周期养护费用的目的,简称预养护(PPM)。
美国crafco公司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调查得出结论:每投入1元公路预防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病害处治资金。
美国shrp公司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
可见,路面预防性养护(简称预养护)能延长路面使用性能、提高路面行驶质量、节省路面养护资金、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干扰、提升公众满意程度,是缓解养护压力的有效手段。
2.路基路面早期常见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有:水损坏、裂缝、龟裂、车辙、波浪、松散、坑槽、沉陷、冻胀和翻浆、剥落、泛油。
造成路面早期破坏和损坏的原因多种多样,可概括总结为以下几点:路面结构设计问题、科研工作滞后、超限超载等外界因素、气候因素造成车辙和推移、交通事故和车辆漏油及千斤顶等人为因素、施工与养护因素。
在我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现象中,裂缝和车辙破坏占总破坏的 80%~9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有:裂缝、断板、沉陷、拱起、掉角、错台、唧泥、板底脱空等病害。
造成水泥混凝土板早期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水泥混凝土板断裂、错台;地表水从混凝土板接缝渗到基层表面,在行车反复作用下产生“泵吸唧泥”作用,使水泥混凝土板脱空而断裂;无序运输、私自改装、加重的超重车辆加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疲劳破坏;由于材料级配欠佳,含泥量偏大,水泥品质不一,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留下隐患;不明智地违反规范进行施工,如在雨天或雨后路基尚处在湿软状况下铺装基层等。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摘要:当前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现象比较普遍,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和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应用预防性养护太早或太晚都不能使路面性能达到最好,本文首先阐述了预防性养护时机指标,通过路面性能衰变曲线确定养护效果,运用同一周期中的效果费用比方法确定养护效果和总费用现值,并根据增量分析法最终定量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要确定最佳养护时机,就要与实际路面联系起来,确定能够反映路面实际性能的指标,评价路面使用性能可以是一个多指标的体系,这就要求对每个指标都要建立路面性能衰变曲线,也可以是单一指标,只要能够真实地反映路面的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就可以。
选择一个或多个路面性能评价指标来反映路面性能随时间的变化情祝是进行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的前提,本文选用由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行驶质量指数rqi、车辙深度指数rdi、抗滑性能指数sri、路面强度度指数pssi确定的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来作为预防性养护时机指标,具有说服力[1,2]。
根据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应用预防性养护太早或太晚都不能使路面性能达到最好,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时性能指标的最低可接受水平就是在计算效果面积时表征路况性能的指标在y轴上的下限[3]。
本文建议采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评价等级为良的中值来作为最低可接受水平,即。
1分析周期的选择未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同的性能指标评价得到的路面期望寿命是不同的。
这一寿命的确定是由性能评价指标曲线与效益基线的交点确定的。
假定预防性养护的效益来源于所采取的措施对路面性能指标的改进值。
例如,假设由粗糙度指数、摩擦系数、裂缝率确定的路面服务寿命分别为15a,14a,17a,本文选择14a 作为未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总的服务寿命。
预防性养护效益是通过所选取的路面性能评价指标变化趋势计算得到的。
不同的性能指标在同一时间采取同一种预防性养护措施得到的寿命周期是不同的。
公路沥青路面的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探讨

用 主要包括 行程 时间费、延误费、车辆运营 费以及事故 费等。而管
理部门费用主要包括养护费、初期修建 费、改建 费、设计费以及残 值 等
2 . 3 排 序 法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 ,每个路面预 防性养护特征 都极 为重要,然 而 ,很多特征都很难定量化。其中最突出的特 征就是施 工气 候条件 、 预 防性养护 经验 以及交通分布等,除效益费用 比之外 ,还 必须 整体 评分排序路面预 防性养护措施 。 般情况 下, 排序法是 先对路 面养护对策 与时间进 行初 步安排 , 再考虑养护优先 次序 与预算约束对一定时期 的项 目规划进行决策 。 安排路面最 佳预 防性养护时机 可根据计划养护标准操作 ,比如 ,使 用 性 能标 准 ( P C I )的 采 用 。如 果 路 段 使 用 性 能 比较 低 ,那 么这 一路 段就 必须要进行预防性养护。此外 ,一定要将路面预防性 养护 措施 与 最佳 养护 时机 分 开 , 一 般 在 各 项 目排 序 方 面 ,都 会 使 用 路面 使 用 性 能参数 ,也可通过经济分析参数对个项 目排序 ,这种情 况下,路 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与时机 同步进 行。 2 . 4 寿 命 周 期 法 由于 重交通与特重交通道路 比例不断增加 ,沥 青路 面在 未能达 到原 有 使 用 年 限 的 情 况 下 , 就 会 出 现 结 构 性 破 坏 。通 过 经 济 性 分 析 路面管理系 统,通常认为分析路面寿命周期 费用是相对实用 的分析 方式 。采用寿命 周期法,对沥青路面最佳养护时机进行确 定,能够 确 保 路 面 养 护所 需 费 用 的 降 低 而 且 还 能 为 路 面 使 用 者 提 供 最 佳 同 行环境 。
2 . 2 效 益 费 用 评 估 法 在 沥 青 路 面 最 佳 预 防性 养 护 时机 的确 定 上 , 效 益 费 用 法 主 要 由
预防性养护工作实施方案本站

问题处理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 理,确保养护成果满足规范要求
。
跟进改进
01
问题总结
对预防性养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和解决办
法。
02
改进措施
针对总结出来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员
工技能、改进材料设备等。
资金保障
资金来源
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确保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资金来源稳定。
资金使用
制定科学的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安排各项支出,确保资金的 有效利用,避免浪费和挪用。
监督与考核
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预防性养护工作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
多源信息融合
整合遥感、GIS、传感器等多种数据来源,全面评 估基础设施状况,为制定养护策略提供支持。
预防性养护材料:如高性能沥青、防水材料等
高性能沥青
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能够延长道 路使用寿命。
防水材料
采用高分子材料、改性沥青等,有效阻止水分渗透,保护基础设施 免受水损害。
意义
预防性养护能够延长基础设施使用寿命,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减少 紧急维修和重建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预防性养护的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预防性养护,确保道路、桥 梁等基础设施在使用寿命内保持 良好状态,减少损坏和维修次数 ,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标
实现设施损坏率的最小化,延长 设施使用寿命,提高设施的运行 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维修和重 建的成本。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概述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概述一、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概述作为一种全新的公路养护理念,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实质是指在公路使用初期,还未出现病害状况之前,相关公路养护责任部门对公路路面进行检查和养护,以免可能出现的公路损害或者避免初现的公路不利状况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矫正养护和预防性养护是公路路面养护的两种主要形式,而依据过往的分析与案例,预防性养护相比较于矫正性养护具有巨大的优势,这不仅体现在对路面进行养护所花费的资金与人力上,更表现在养护后路面在之后所使用的性能上。
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不仅能够节省资金在养护方面的投入,缓解财政方面的压力,而且这种养护方式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路面的平整与完好、将施工可能对交通造成的干扰降低,同时对公路的破坏性小,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可以说,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目前最为实用的路面养护方法。
只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在我国才刚刚兴起,而随着运输交通压力的增大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面临着较大的困境,这正是未来公路路面养护所面临的新问题。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易面临的损害的原因(一)路面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预防性养护不及时任何问题出现的前期总会有量的积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所面临的损坏病害同样如此。
能够在路面病害初期的形成阶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和修护,这是预防路面遭受损害的最根本措施。
面对路面出现的问题,通过沥青冷补、热补、路面的积水及时扫除以及灌缝封堵等方式方法进行修补,对于其它临时性的病害做好预防,加强平时的预防性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公路能够畅通完好运行。
(二)目前还未能良好地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沥青路面由于沥青混凝土存在较大的间隙,雨雪天气降水在路面形成了孔隙水、层间水和深层渗水,因此这也成为了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损害的另一重要原因。
路面的积水在普通规格厚度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够完全蒸发,而路面在同时要承载车辆运输的压力,在气候高温或严寒的情况下,积水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会导致路面的稳定性下降,造成路面的裂缝,使路基不稳定造成边坡位移等。
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探究

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探究摘要:随着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管理部门的养护工作量日益增大,传统的“先损坏后维修”的路面养护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路面养护工作的需求。
而把握正确的预养护时机,建立相同气候区内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决策机制是我们开展预防性养护的前提和抓手。
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是通过对若干个预养护时间对比方案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后确定的,建立在全寿命周期费用比选基础上的预养护手段将是未来道路养护的大势所趋。
下面本文就结合当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时机选择;全寿命周期费用比选引言: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路面没有结构性破损,仅有功能性缺陷的情况下,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对现有道路路面系统实施具有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的计划性战略,以达到保护路面系统、延缓未来恶化、延长路面寿命、保持或改善路面功能状况(安全性、驾乘舒适度)的目的。
在最合适的时间,将最合适的措施,应用在最合适的路面,是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核心思想。
但是如何确定养护时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时机的选择决定着养护的经济效益和实际效果。
预防性养护技术并非指单一的养护措施的应用,而是指周期性、系统性的成套养护策略的应用。
由于预防性养护通常在路况较好的路面上采用,这样就给预防性养护应用时机的识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具有不确定性,结果都不是让人满意,所以要选择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时机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根据G324线沥青路面为例,应用全寿命周期费用比选法来确定沥青路面养护的最佳时机,最后通过比较效果费用比值得出:当路面寿命为三年时采取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效果费用比最大,也是最佳养护时机。
一、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具体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预防性养护工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裂缝填封、薄层罩面和表面封层。
通常将宽度在 6~12.7mm的小裂缝填封归入预防性养护,由于量散面大,该类工程常纳入公路部门的日常养护范畴。
薄层罩面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AC系列、SMA罩面、SAC罩面、橡胶改性沥青罩面等,由于厚度较小,温度容易下降过快,影响碾压效果,且该技术多用于处置综合病害,养护的成本偏高。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及措施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及措施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早期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意义认识不足,习惯于在路面出现损坏后才开始进行维护修理。
实践证明,采用适当的配套措施、选择合理的养护手段,加强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是保持路面状况良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必要前提。
所谓预防性养护,是指为更好地保持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运营管理和经济技术的角度,选择适当的时间和适宜的路段,根据路况检测结果和养护标准的要求,采取的路面保全措施而进行的养护工作。
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强制保养措施,此时路面结构强度充足,而仅仅出现了表面功能衰减,为恢复路面表面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养护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措施一、概述路面在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反复作用下,逐渐出现塑性变形积累和疲劳损坏,在使用一定年限后路面的损坏发展到不符合使用要求时,便需要进行改建或重建。
为使路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除了要做好日常小修保养工作外,如能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预防性养护,是指为更好地保持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其的使用寿命,从运营管理和经济技术的角度,选择适当的时间和适宜的路段,根据路况检测结果和养护标准的要求,采取的路面保全措施而进行的养护工作。
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强制保养措施,此时路面结构强度充足,而仅仅出现了表面功能衰减,为恢复路面表面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养护措施。
虽然预防性养护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但它是一种费用/效益比最优的养护措施。
美国道路业曾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道路的跟踪,发现这些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特征: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这一阶段称之为矫正性养护阶段。
预防性养护在延缓路面恶化速率及延长其使用寿命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性养护心得体会范文

预防性养护心得体会范文一、引言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设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技术要求,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调整和清洗等措施,以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对预防性养护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将对我对预防性养护的心得进行总结和分享。
二、认识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预防性养护在设备维护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清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和扩大,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同时,预防性养护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三、预防性养护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在进行预防性养护时,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和运行要求来确定相应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般来说,预防性养护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连接及固定件、电器线路、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
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理和调整。
2. 清洗保养: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会积累大量的灰尘和污物,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保养,清除积尘和污物,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3. 润滑添加: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会逐渐降解和消耗,影响设备的润滑效果。
定期对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检查和添加润滑油,确保设备的润滑状态达到工作要求。
4. 调整和校准: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一些性能下降和偏差,影响设备的工作效果。
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调整和校准,保证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5. 记录和分析:在进行预防性养护时,要养成良好的记录和分析习惯。
记录设备的检查、保养和调整等情况,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预防性养护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从事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在进行预防性养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将之分享如下:1. 定期维护,养成习惯:预防性养护需要长期坚持和定期进行,不能仅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才进行维护。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介绍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介绍道路设施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新理念,是指道路养护单位在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其他设施结构良好或病害、损坏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延缓病害、损坏发生或进一步扩大,从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周期寿命成本的目的,延缓中修或大修期限的一种养护方式。
上世纪 8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路网重建工作,他们在总结以往养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预防性养护尽管在资金投入上要早于传统的养护模式,但综合效益突出。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一个周期内可节约养护费用 45 ~50%;一条建设质量合格的道路,如果在一个设计周期内进行三四次预防性养护,则可延长 10~15 a的使用寿命。
但是,预防性养护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处治,不能解决路面结构性病害的问题。
一、道路养护性质分(一)矫正性养护。
是针对路面出现的损坏或某些特定病害而进行的养护作业。
适用于路面已经发生局部性破坏,但还没有波及全局的情况,突出维修性。
(二)预防性养护。
是为了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未来的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而采取的一种改善路面功能状况的养护方法,突出预防性二、预防性养护的定义(一)狭义的预防性养护。
在周期性路面大中修养护之前,在路面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选择适当的时机,用适宜的、较低成本的养护措施,处治沥青路面裂缝、轻微车辙、松散 (老化 ) 等表面损坏和改善路面抗滑性能,从而延缓路面破损速度、延长道路养护周期、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
(二)广义的预防性养护。
涵盖道路各组成部分。
在道路没有发生结构性破坏以前,为了更好地保持道路的良好运行状态,延缓道路未来的破坏,获取道路生命周期内的最大效益,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针对道路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害,在适当的时机,积极对路基、路面、桥涵、附属设施等采取相应的综合维修技术措施,防止各类病害的发生或扩大,以改善道路系统的总体功能状况,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升道路服务水平。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介绍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介绍道路设施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新理念,是指道路养护单位在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其他设施结构良好或病害、损坏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延缓病害、损坏发生或进一步扩大,从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周期寿命成本的目的,延缓中修或大修期限的一种养护方式。
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路网重建工作,他们在总结以往养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预防性养护尽管在资金投入上要早于传统的养护模式,但综合效益突出。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一个周期内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一条建设质量合格的道路,如果在一个设计周期内进行三四次预防性养护,则可延长10〜15 a的使用寿命。
但是,预防性养护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处治,不能解决路面结构性病害的问题。
一、道路养护性质分(一)矫正性养护。
是针对路面出现的损坏或某些特定病害而进行的养护作业。
适用于路面已经发生局部性破坏,但还没有波及全局的情况,突出维修性。
(二)预防性养护。
是为了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未来的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而采取的一种改善路面功能状况的养护方法,突出预防性二、预防性养护的定义(一)狭义的预防性养护。
在周期性路面大中修养护之前,在路面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选择适当的时机,用适宜的、较低成本的养护措施,处治沥青路面裂缝、轻微车辙、松散(老化)等表面损坏和改善路面抗滑性能,从而延缓路面破损速度、延长道路养护周期、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
(二)广义的预防性养护。
涵盖道路各组成部分。
在道路没有发生结构性破坏以前,为了更好地保持道路的良好运行状态,延缓道路未来的破坏,获取道路生命周期内的最大效益,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针对道路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害,在适当的时机,积极对路基、路面、桥涵、附属设施等采取相应的综合维修技术措施,防止各类病害的发生或扩大,以改善道路系统的总体功能状况,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升道路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C = 11.25h ×1000 × 2.75 × 4 /(1 + 6%)t
20102010-5-29 30
北京市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
效益计算
养护措施1 养护措施2 养护措施i
①
路龄
ti+1
Bi =
20102010-5-29
∫ [ PCI (t ) − PCI
ti
0
(t )]dt
31
北京市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
2 预防性养护实例
北京市公路路面 预防性养护技术对策
20102010-5-29
15
北京市公路现状的调查分析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弯沉 路面损坏 平整度 交通量
弯沉
损坏
平整
交通
差 次 不足 临界 足够 中 良 优 较差 一般 良好 轻 中 重 特重
26
空载
二轴客 车 8≤W≤10 黄河、斯太尔、等 W>10 W<10 罗曼、奔驰、 东风、等 解放、吉尔 3轴
0.1164
0.0256 0.2117
8≤W≤10 解放、东风、太脱拉 三轴客 车 7≤W≤9 W≥12 W=20 W=40
车轴数≥6 中型拖拉机
0.8677
2010-5-29 大型拖拉机 17 2010-
– 费用分析 – 效益分析 – 效益费用比
20102010-5-29 29
北京市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
预防性养护费用效益的计算
费用计算
– 实施费用
微表处单价为18元/m2,罩面每cm厚度为11.25元/m2 取贴现率为6% 微表处费用现值
MC = 18h × 1000 × 2.75 × 4 /(1 + 6%)t
措施 预防性养护的时间(年) 雾状封层 裂缝填封 石屑封层 稀浆封层 薄层罩面 1~3 2~4 5~7 5~7 5~10
7
20102010-5-29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预防性养护措施和路面的损坏类型相对应 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路面的表面类型和(或)建养历史 (2)路面的功能等级分类和(或)交通量水平 (3)至少一种路面状况指数,包括损坏和(或)平整度 (4)现有损坏的详细信息 (5)几何信息,以确定路面是否需要加宽或者路肩需要修复 (6)环境状况 常用的方法是决策树法和决策矩阵法
28 0.1964
中型货车 大型货车 大型客车 拖挂车 大中型拖拉机 20102010-5-29
北京市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
费用效益分析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
– 费用效益分析的考虑因素 :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单位费用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使用寿命
– 常用的方法是等效年度费用法和决策矩阵法
预防性养护的费用效益分析
20102010-5-29 19
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的更新
100 90 80 70 60
a
PCI
d b
50 40 30 20 10 0 0 2
c
4
6
8
y /a
10
12
14
20102010-5-29
模型形式
α β P CI = PCI 0 1 − exp − y
27
碎砾石基层 县级道路
无数据
20102010-5-29
轴载换算系数更新结果
轴载换算系数的更新
半刚性基层 车 型 新 旧 新 旧 新 旧 新 旧 新 旧 国道和省道 0.2424 0.1237 0.7670 0.8152 0.5497 0.4351 20.0152 9.8282 0.0294 0.0275 县级道路 0.0871 0.1061 0.6300 0.8609 0.4578 0.4317 19.9526 7.7745 0.0194 0.0275 碎砾石基层 国道和省道 0.7793 0.2061 0.8468 0.6966 0.7740 0.6208 7.0404 1.5632 无数据 0.1961 县级道路 无数据 0.1816 无数据 0.7213 无数据 0.6174 无数据 1.7713 无数据
20
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的更新
半刚性基层 AADT A 轻 中 重 特重 8.35165 8.87575 9.6581 B 0.44141 0.42199 0.47993 4456 982 594 320 数据量 A 7.49723 8.66538 9.63269 B 0.61384 0.74238 0.45841 753 118 62 42 柔性基层 数据量
预防性养护的时机与效果
孙立军 教授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09.5.21
主要内容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预防性养护实例 公路养护绩效评价
20102010-5-29
2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选择恰当的路面 选择恰当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措施
20102010-5-29
3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路面的选择 预防性养护措施必须应用于路面结构强 度充分的路面上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应用要求路面状况处 于良好状态 预防性养护对路面状况也有一定的微观 要求
20102010-5-29
11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最佳费用效益法
找出由于养护的延迟而增加的成本和由于提前养护引起的 年度费用提高之间的最佳关系
20102010-5-29
12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最佳费用效益法 效益费用评估法:用效益与费用的比值来 衡量 生命周期评估法: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 过分析某一路段的初建费用和以后的折扣 费用来评价其经济价值的过程
轴载换算可建立交通量(AADT)和轴载( ESAL)之间经验性的关系 根据车型、道路等级和路面类型分别建立 相应的换算系数
– 车型分类: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 拖挂车、大中型拖拉机 – 道路等级分类:干线道路(包括国道和省道) 和县级道路 – 路面类型分类:半刚性基层与碎砾石基层
20102010-5-29 25
PCI
67IRI2.5源自昌平南丰路44
3.2 3.2
怀柔
怀长路
99 89
怀柔
滦赤路
2.6
怀柔
京加路
64
3.9 3.2
怀柔
京加路
73 100
怀柔
台关路
2.6
大兴
黄马路
94
0
通州
觅凤路
89 81
3.3 1.4
通州
京塘路
顺义
龙塘路
90
1.9
顺义
顺平路
89
1.6
20102010-5-29
24
轴载换算系数的更新
20102010-5-29 5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养护时机的选择 预防性养护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时机
– 应用预防性养护太晚影响路面性能,太早又会 引起别的路面问题和资金浪费 – 确定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间有两种方法: 路面状况触发法和最佳费用效益法
20102010-5-29
高
9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养护对策的选择 优点: 整合了已有的使用经验 决策标准和相应对策修改方便 决策过程简单明了 可以在当地使用得非常好 非常适合作为项目级的工具
20102010-5-29 10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缺点: 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共享性较差 限制了对新方法和新工艺的使用 很难包括所有重要因素 很难形成包含多种路面损坏类型的矩阵 没有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不是很适合于网络级的应用
轴载换算系数的更新
半刚性基层 车 型 国道和省道 中型货车 大型货车 大型客车 拖挂车 大中型拖拉机 0.2424 0.7670 0.5497 20.0152 0.0294 县级道路 0.0871 0.6300 0.4578 19.9526 0.0194 国道和省道 0.7793 0.8468 0.7740 7.0404 无数据
20102010-5-29 4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预防性养护的路况标准
路面结构状况评价指标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指标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指标,一般采用国际平整度指 数IRI来进行衡量 抗滑能力评价指标 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如美国的现时服务能力指数 PSI 预防性养护一般只对路面结构强度、路面状况和 路面平整度有一定的要求
tPCI = 80 × t80 PCI
20102010-5-29
23
预防性养护寿命模型
预防性养护的标准 PCI:85PCI:85-90 IRI:2.5IRI:2.5-3.5
区属
昌平
道路
顺沙路
实施时间及措施
2006.7 微表处(双) 2007.6 微表处(双) 2007.6 微表处(双) 2005 微表处(单) 2006 微表处(双) 2007.10 微表处(双) 2007.6 微表处(双) 2006 微表处(单) 2007.8、9 微表处(双) 2006 微表处(双) 2007.6 微表处(双) 2006 微表处(双)
最佳养护方案的选择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02010-5-29
养护时机
预防性养护措施 类型 微表处 2.5cm沥青混合 料罩面 4cm沥青混合 料罩面 6cm沥青混合 料罩面 微表处 2.5cm沥青混合 料罩面 4cm沥青混合 料罩面 6cm沥青混合 料罩面 2.5cm沥青混合 料罩面
20102010-5-29
13
1、 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
费用效益分析
预防性养护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法:
效益费用比= 养护方案总效益 养护方案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