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钠安全知识及急救措施36页PPT
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正式版)
![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319400804d2b160b4ec07d.png)
文件编号:TP-AR-L280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正式版)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氰化钠的性质及用途:理化性质:为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溶于水,微溶于液氨、乙醇、乙醚、苯,稳定。
危险特性:不燃。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主要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业。
二、氰化物中毒机理临床表现氰化物进入人体后迅速离解出氰基(CN-),氰离子在体内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3+)结合,并阻碍其被细胞色素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2+),结果就失去了传递氧的功能,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组织内窒息。
诊断依据为:1、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即可停止呼吸,造成猝死。
2. 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心慌、意识障碍等表现,甚至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
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5f64601482fb4daa58d4bca.png)
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白色或略带颜色的块状或结晶状颗粒,有微弱的苦杏仁味。
易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并缓慢反应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其溶液在空气存在下能溶解金和银。
微溶于乙醇。
分子量49.0,熔点563.7℃,沸点1496℃,相对密度(水=1)1.596,饱和蒸气压0.13kPa(817℃)。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
【活性反应】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氰化钠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4-二甲基氨基苯酚。
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呼第 2 页共 7 页吸器,穿连衣式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避免直接接触氰化钠,操作人员应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吸入含氢氰酸的气体,必要时应戴上防毒面具。
(2)配备便携式氰化氢气体检测仪。
(3)生产车间、化验室和采样等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带任何未愈的伤口上岗,并且必须有2人以上时方可开展工作。
(4)氰化钠运转设备的外漏部分或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应设置防护罩、安全护栏挡板,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f76eb1581b6bd97f19ead3.png)
编号:AQ-JS-03458(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Characteristics, safety measures and emergency disposal principles of sodium cyanide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特别警示剧毒固体,遇酸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理化特性白色或略带颜色的块状或结晶状颗粒,有微弱的苦杏仁味。
易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并缓慢反应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其溶液在空气存在下能溶解金和银。
微溶于乙醇。
分子量49.0,熔点563.7℃,沸点1496℃,相对密度(水=1)1.596,饱和蒸气压0.13kPa(817℃)。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不燃。
【活性反应】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氰化钠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4-二甲基氨基苯酚。
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
![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feed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3.png)
2024/1/25
对操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对现场急救设备和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和 更新,确保其可用性和有效性。
15
03
现场急救处理原则与方法
2024/1/25
16
急救前准备工作
了解氰化钠的性质、 危害及防护措施,确 保自身安全。
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 材,如解毒剂、吸氧 设备、洗眼器等。
工厂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了 应急响应流程、处置措施和人员职责 ,为事故的成功处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
专业的应急队伍
高效的协调机制
在事故处置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建 立了高效的协调机制,实现了信息共 享、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快速响应。
工厂拥有一支专业的应急队伍,队员 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应对化学事故的 专业技能和经验。
2024/1/25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如防化服、防毒面 具、橡胶手套等。
17
初步诊断与处理流程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移至 空气新鲜处。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 流动清水冲洗污染部位。
检查患者呼吸、心跳及意识 状态,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 吸氧。
01
02
03
04
2024/1/25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手套。
14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 食和饮水。工作完毕, 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 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 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
定期检查与评估
对氰化钠的储存、使用和处理设施进行 定期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
氰化钠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置PPT课件
![氰化钠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397e7d102de2bd96058898.png)
一、中毒后临床症状
1、轻度中毒 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流泪、流涕、恶心、 呕吐、
呼吸困难,口中有苦杏仁味等。 2、重度中毒
除轻度中毒症状逐渐加重外,由于缺氧加重, 引起气 急、胸部紧迫感、心律不齐、烦躁不安、抽搐、意识障碍, 昏迷、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变慢以致完全停止。口服或吸 入大量高浓度氢氰酸可立即致呼吸、心跳骤停。
做好药 为中国3
二、危险特性
★ 氰化钠本身不能燃烧,与硝酸盐、亚硝酸 盐、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HCN的闪点为-17.8℃,自燃点为538℃, 爆炸极限为5.6-40%,剧毒。
★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 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 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时,经过数小时人 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做好药 为中国4
二、危险特性
注意: 1、氰化钠与亚硝酸钠剧烈反应产生有毒氮氧化合 物气体,反应热加速易燃的氰化氢的挥发,存在 爆炸危险。因此使用时避免亚硝酸钠与氰化钠同 时加入,要间隔足够的时间。
2、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挥发出微量氰 化氢气体。因此,每次使用完毕后请务必将装有 氰化钠的所料袋口扎紧,将桶盖盖严,避免氰化 氢挥发造成人员中毒。
氰化钠安全知识及 应急处置
1
第一部分 氰化钠安全知识
做好药 为中国2
一、氰化钠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色的块状或粉末状结晶,有微 弱的苦杏仁气味。易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PH>7) 并缓慢反应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遇酸会产生剧毒、 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 熔点(℃):563.7 ★ 沸点(℃):1496 ★ 相对密度(水=1):1.60 ★ 禁忌物:酸类、强氧化剂(亚硝酸钠)、水。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氰化钠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氰化钠](https://img.taocdn.com/s3/m/948797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d.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氰化钠【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娴熟把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学问。
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供应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应当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避开产生粉尘。
避开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平安警示标志。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留意个人防护。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别要求】【操作平安】(1)避开直接接触氰化钠,操作人员应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开吸入含氢氰酸的气体,必要时应戴上防毒面具。
(2)配备便携式氰化氢气体检测仪。
(3)生产车间、化验室和采样等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带任何未愈的伤口上岗,并且必需有2人以上时方可开展工作。
(4)氰化钠运转设备的外漏部分或危及人身平安的部位,应设置防护罩、平安护栏挡板,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5)工作场所配备洗眼器、喷淋装置。
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应配备急救药品和相应滤毒器材、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尘器材、防溅面罩、防护眼镜和耐碱的胶皮手套等防护用品。
(6)生产设备的清洗污水及生产车间内部地坪的冲洗水须收入应急池,经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储存平安】(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密封。
(2)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单独存放,不能混储。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储存区域应备有合适的材料、容器收集散落、泄漏物。
氰化钠溶液应贮存于专用储罐。
氰化钠溶液储罐应采纳耐碱性材质,设有夹套,夏日能进行冷却,保持氰化钠溶液储罐在25℃以下,防止其聚合。
氰化钠溶液储存区设置围堰,地面进行防浸入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
(3)定期检查氰化钠溶液的储罐、槽车、阀门和泵等,防止滴漏。
(4)应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氰化钠培训
![氰化钠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864fdb3c0912a21614792928.png)
氰化钠理化性质 氰化钠应急急救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 微弱的氰化氢气味。 熔点: 563.7 ℃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液氨、乙醇、 乙醚、苯。 主要用途: 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 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等 有机合成工业。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酸类、强氧化剂、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加入强碱性次氯酸盐,反 应24小时后,再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24小时后,再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 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对少量皮肤接触, 分钟。 动清水冲洗15分钟。对少量皮肤接触,避 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 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 且保持安静。吸入、 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 质可引起迟发反应。 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 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 浴和洗眼设备 .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 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 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 吸器。
个体防护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 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 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 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 救。
急救措施
•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 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分钟。 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 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可用单向 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必 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立 即就医。 即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1 5000高锰酸钾或5 食入:误服者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 酸钠洗胃。立即就医。
氰化钠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氰化钠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efc25e7852458fb770b56d4.png)
LD50:6.4mg/kg(大鼠经口)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储运条件:容器必须密封,宜专仓专储,并保持干燥。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酸类混储混运。应与碱类氨化合物等分开存放。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危险性
燃烧性: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闪点(℃):
聚合危害:
爆炸下限(%):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
禁忌物:酸类,强氧化剂,水
危险特性:不燃。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氰化钠安全知识及急救措施
![氰化钠安全知识及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be792dcc1755270722086c.png)
做好药 为中国
五、现场的应急灭火
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 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 氢气体。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可用水、 黄砂、干粉灭火器扑救其它物品,切忌冲入氰化钠火灾现场 中, 以防止毒水流淌,造成大量中毒。
氰化钠安全知识及 应急处置
第一部分 氰化钠安全知识
做好药 为中国
一、氰化钠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色的块状或粉末状结晶,有微 弱的苦杏仁气味。易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PH>7) 并缓慢反应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遇酸会产生剧毒、 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 熔点(℃):563.7 ★ 沸点(℃):1496 ★ 相对密度(水=1):1.60 ★ 禁忌物:酸类、强氧化剂(亚硝酸钠)、水。
做好药 为中国
二、防范措施
1、加强通风
经常检查通风装置是否完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检查 风速表流量是否符合要求,关闭门窗检查压差表是否完好, 保证作业现场有效通风。
2、有毒气体浓度检测
经常检查HCN在线检测系统处于完好状态,杜绝擅自停 用或人为破坏。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和维修。
做好药 为中国
二、防范措施
做好药 为中国
二、危险特性
注意: 1、氰化钠与亚硝酸钠剧烈反应产生有毒氮氧化合 物气体,反应热加速易燃的氰化氢的挥发,存在 爆炸危险。因此使用时避免亚硝酸钠与氰化钠同 时加入,要间隔足够的时间。
2、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挥发出微量氰 化氢气体。因此,每次使用完毕后请务必将装有 氰化钠的所料袋口扎紧,将桶盖盖严,避免氰化 氢挥发造成人员中毒。
返回
做好药 为中国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氰化钠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氰化钠](https://img.taocdn.com/s3/m/aca5f9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2.png)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氰化钠氰化钠是一种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其误操作或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针对氰化钠的应急处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氰化钠的典型危险,以及应急处置措施。
氰化钠的典型危险:1.毒性:氰化钠对人体有较强的毒性,吸入氰化钠的气体或接触其溶液可以引起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2.易燃:氰化钠是易燃物,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并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
3.腐蚀性:氰化钠是一种强腐蚀剂,可以对皮肤和眼睛造成灼伤。
氰化钠的应急处置措施:1.保护自己:在处理氰化钠的事故时,首先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和呼吸器等。
2.遏制泄漏:将泄漏源隔离,并采取措施以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水源和排水系统。
尽量采用泄漏应急处理工具和材料进行泄漏物处理,并将其放入密闭容器中妥善保管。
3.现场处理:在现场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从远离泄漏源的方向处理泄漏物。
如果泄漏物涉及火灾,必须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火源。
4.个人防护:在处理泄漏物时,必须佩戴化学防护服、酸碱喷淋设备、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不吸入泄漏物、气溶胶和蒸气。
5.清理和处置:对泄漏物进行严格的清理和处置。
如果泄漏物是固体,应使用铁锹或铲子等工具,将其铲入合适的容器中。
如果泄漏物是液体,应使用河砂、纸张或吸附剂等材料吸收,并将其收集在密闭容器中。
6.废弃物处置:将清理后的废弃物储存在安全的地方,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置。
总结起来,氰化钠是一种高毒、易燃、腐蚀性强的危险化学品。
在处理氰化钠的应急事故时,应该优先考虑自身的安全,采取措施遏制泄漏,建立现场通风系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泄漏物的清理和处置。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确保安全和卫生。
同时,在进行氰化钠的处置过程中,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处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氰化物中毒急救培训教材(PPT 35页)
![氰化物中毒急救培训教材(PPT 35页)](https://img.taocdn.com/s3/m/7e556dabaf45b307e87197c2.png)
• 适用范围: • 确认患者心跳停止的情形下方可使用。 • 心跳停止的确认方法: • 颈动脉搏动消失 • 小儿:肱动脉搏动消失 • 心跳与脉搏的关系:密切相关。房颤除外。 • 判断时间:10秒
2020/4/25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 按压方法: ①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
氰化物中毒急救培训
2020/4/25
HESQ
2020/4/25
2020/4/25
2020/4/25
2020/4/25
2020/4/25
2020/4/25
氰化盐类应避免之状况和物质
应避免之状况:
空气或湿气。
应避免之物质:强氧化剂:如硝酸盐、亚硝酸盐、过氧化物及氯酸 物,起剧烈或爆炸反应。
仓储人员
实验员
•防毒口罩(配专用滤盒+P100滤棉) 防毒口罩
•安全眼镜
安全眼罩
•普通工作服
实验服
•安全鞋
防酸碱胶手套
•安全帽
2020/4/25
如何预防氰化物中毒
公司 •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良好的通风及局部抽风、 适宜的温度、工作密闭化、提高自动化程度、 独立 的淋浴设备及更衣场所)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设备 •制订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程序 •教育与训练相关人员 •巡查监察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与预防 •定期检测车间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 •定期体检,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2020/4/25
如何预防氰化物中毒 (续)
作业人员
•熟悉氰化物的特性 •掌握急救知识、急救药物及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掌握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执证上岗。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保持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性氰化物中毒ppt课件
![急性氰化物中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983b91fe4733687f21aa63.png)
编辑版ppt
9
中毒救治
一、现场救援 二、医院内救治
编辑版ppt
10
现场救援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穿防护服,戴自吸过 滤式防毒面具,戴橡胶耐油手套。
2.救护中毒人员:呼吸道吸入中毒者,立即转 移出污染区,皮肤接触中毒者,尽快脱下受 污染的衣物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大量清水或 5%硫代硫酸钠液冲洗皮肤、毛发、指甲至少 20分钟;眼接触者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
搐,重者出现猝死; 3.中毒现场空气采样氰化物浓度高,食物或患
者呕吐物检出氰化物,尿硫氰酸盐升高。
编辑版ppt
8
诊断分级
1.观察对象,短期接触氰化物后出现轻度头痛、头晕、 胸闷、气短、心悸,并伴有眼部刺痛、流泪、咽干 等刺激症状。
2.轻度中毒:明显的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并有 下列情况之一者:(1)明显呼吸困难;(2)轻度至中 度意识障碍,如嗜睡、意识模糊;(3)轻度代谢性酸 中毒。
3.吸氧与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猝死者即刻心肺 复苏、气管插管及人工通气。
编辑版ppt
11
现场救援
4.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5. 现场应用解毒药物(用于轻度以上中毒者): (1)间断亚硝酸异戊酯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2
支放在纱布中压碎,放置在鼻孔处,吸入30秒, 间隙30秒,重复2-3次。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现场救援
6. 其他急救药物:如猝死者应用复苏药物,重 度中毒者可用糖皮质激素。
编辑版ppt
14
医院内救治
➢ 洗胃:口服中毒者,插胃管,用5%硫代硫酸钠或 清水、活性炭混合液洗胃,洗胃后用20%甘露醇导 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氰化钠安全知识及急救措施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