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中的陡坎
关于地形图制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探讨
关于地形图制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探讨摘要:现实中,不论是经济建设,行军作战,国防建设,还是各项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国家行政管理,人民群众的社会活动,都要使用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而地形图制图就是绘制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画笔。
下面就测绘内业编辑要点及注意事项作简要的介绍和总结。
关键词:数字制图地类要素一、编辑要点及注意事项1、居民地与建(构)筑物要素大类编辑(1)、居民地要素编辑主要包括地理名称、房屋的性质、用途、结构类型、层数和房檐改正。
内业编辑时根据外业调绘的房屋的层数、结构类型等信息,对房屋逐一归层,并相应结构类型和层数注记在房屋主体内。
(2)、简单房、棚房、其他类型房屋(锅炉房、抽或水泵房、配电室、机井房、育苗室)的编辑和建成房屋一致。
(3)、居民地附属设施,如:檐廊、阳台、门廊、楼梯、墙、栅栏、等不得有多余悬挂等现象。
坎、围墙、栅栏等线性地物的有向性,应遵循左手法则。
交通要素类编辑(1)、等级公路两侧的坡或坎归到路堤、路堑;除上述公路以外的道路两侧坡或坎归到自然地貌坡或坎。
路堑、路堤比高大于1个等高距的表示,并区分加固和非加固。
大车路两侧的坎或斜坡按照一般斜坡或坎表示。
道路两侧有坎的排水渠不能用干沟表示,当宽度大于2mm时,按坎或加固坎配水渠边线表示,当宽度小于2mm时,根据实际宽度按单线渠或双线渠表示,并加注“排”字。
(2)、铁路依据外业调绘进行归类(标准铁路、窄轨铁路),并注记线路名称,沿边线依据左手法则按照一般铁路依比例尺编辑,铁路是连续的,遇桥不断开,其它的路遇铁路时断开(铁路平交道口)。
(3)、机耕路(大车路)、公路编辑时路的拐角处要修圆滑,同一条、同一等级路路边线不间断,道路交叉口处保证有高程点;机耕路遵循光影法则——上虚下实,左虚右实,若机耕路宽窄不一且变化频繁时,可以取平均宽度按照平行线表示,若宽度小于2米的按小路表示。
(4)、建筑中的道路匹配属性,不需要注记。
要注意建筑中路边线的线型表示。
地形图画法
1:500地形图测绘一.水系水崖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以陡坎符号表示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河流宽度在图上小于0.5mm,用线粗为0.1mm-0.5mm的单线渐变表示高水界与水崖线之间有岸滩的,用相应的岸滩符号表示沟渠在图上宽度大于0.5mm时,用双线表示。
小于0.5mm时,用单线表示1:500 25cm 1:1000 50cm 1:2000 1m运河和干渠应注记名称和加注流向沟渠两边的岸堤用堤或者加固岸表示涵洞:在道路,堤坎等构筑物下面的过水或通行通道宽度小于1mm的用半依比例表示池塘:池塘的水崖线沿上边沿表示,用以人工养殖的加注鱼字堤岸:人工修建用于防洪,防潮的挡水构筑物堤高0.5m以上的堤应表示,堤顶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的,依比例表示在0.5mm-1mm之间用不依比例表示堤坡的投影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用依比例尺长短线表示小于1mm的均用0.5mm短线表示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房屋:1:2000的地形图不标注房屋结构房屋基础加固成陡坎的部分,其周围轮廓用陡坎表示围墙:宽度大于0.6mm的,用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6mm的,用不依比例尺表示围墙与街道边重合或者间距在图上小于0.3mm时,只表示围墙,不表示街道线1:500 15cm 1:1000 30cm 1:2000 60m门墩:大于1mm的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的按1mm不依比例尺表示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道路:内部道路:公园,小区,学校,机关内部铺装材料的道路大于1mm,用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的,择要表示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机耕路:简易铺修,没有路基,农用机车可通行,一般也可通行轿车。
乡村路:不能通行大车的道路。
小于0.7mm的用不依比例尺表示1:500 35cm 1:1000 70cm 1:2000 1.4m小路:供单人行走的道路陡坎:人工修成的坡度在70度以上的陡峻地段,一般表示到坎脚图上水平投影宽度小于0.5mm时,以0.5mm短线表示大于0.5mm时,依比例尺长线表示1:500 25cm 1:1000 50cm 1:2000 1m当坡面有明显坡脚时,可用地类界表示其坎脚线斜坡:天然形成的用棕色表示,人工用黑色表示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用陡坎表示1:500 1m 1:1000 2m 1:2000 4m当坡面有明显坡脚时,可用地类界表示其坡脚线等高线:当两计曲线的空白小于2mm时,首曲线可省略表示不表示1:500 1m 1:1000 2m 1:2000 4m等高线遇到房屋,公路,沟渠,陡坎都应断开台阶:图上台阶不足三级的不表示,大于3mm楼梯:宽度在图上小于1mm的不表示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电力通讯线:钢架在地面上的位置用黑方块表示,中间配置符号。
地形图测绘要求
附件一1:500地形图测绘要求(可根据测绘精度及区域地形复杂程度对部分要求进行取舍,以控制费用)一.基本要求(一)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二)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三)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四)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五)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二.数据采集方法(一)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 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簿。
(二)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
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的原则。
三.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二)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三)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四.数据处理将RTK手簿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2008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五.图形编辑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六.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等高线
(1)首先在建立地面高程模型之前,应剔除明显高出地面不能代表当地高程的碎部点,把其高程改为零即可。
使用CASS软件的“选择地性线”功能,使三角网边经过地性线,一般要将山脊线、山谷线、坡度变化线、地貌变向线、坡顶线和坡底线等用复合线绘出,在自动构网时首先检索出地性线并组成控制边,在此基础上构成三角网。
(2)陡坎在地形图上是用图式符号表示,在外业采集数据时,一般都是在陡坎上边缘或下边缘采集特征点高程,然后量出相应的比高。
在建立地面高程模型前系统自动沿着坎毛的方向插入坎底点(坎底点的高程等于坎顶线上已知点的高程减去坎高),这样新建坎底的点便参与三角网组网的计算。
因此在构网之前必须要先将野外的点位展出来,再用捕捉最近点方式将陡坎绘出来,然后还要赋予陡坎各点坎高。
只有这样才能在陡坎处构成合理的三角网,保证等高线不穿过陡坎符号。
(3)斜坡坎和陡崖在外业采集数据时,直接获取了上、下两边缘线上的特征点的坐标和高程,在建地面高程模型时,斜坡坎和陡崖上、下的点应分别构成三角网,而让中间形成一个断裂带,使等高线不能直接穿过。
(4)在地形图上,有一定的区域范围,等高线不可进入该区域内,比如湖泊、河流、双线道路和房屋等。
对于这些地物,外业采集数据时,边界点应详细实测出高程,内业构网时将其边界作为三角网的边,边界上的特征点参与等高线的内插计算,当等高线追踪到这些地物的边界时就不再往前追踪,保证等高线不会穿过地物内部。
3 等高线的修改、修饰一般情况下,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在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很难一次性生成理想的等高线,如楼顶上控制点。
另外还因现实地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自动构成的数字地面模型与实际地貌不太一致,这时可以通过修改三角网来修改这些局部不合理的地方。
修改时可以利用软件的“增加三角形”、“删除三角形”、“过滤三角形”等功能。
修改三角网的工作要反复进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并保存最终的三角网。
然后进行等高线的修饰,等高线在遇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双线渠、水库、池塘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
CAD地形图各图层表示含义
地形图层规划专业KZD GPS点、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GCD 碎部高程注记点JMD 一般房屋、简单房屋、棚房、厕所、建筑中房屋等阳台、檐廓、支柱、围墙、台阶、水泥铺装地面等GXYZ 电力线、铁塔、电杆、变压器、通信线、通信杆、路灯、消防栓、上水、下水等DLDW 工业设备、水塔、抽水机站、田埂、窑、坟地等DLSS 公路、大车路、小路、路涯、桥梁、涵洞等SXSS 河流边线、水涯线、池塘、沟渠、水闸、流向等DMTZ 陡坎、斜坡等ZBTZ 水稻田、旱地、菜地、果园、桑园、绿化带、行树、地类界等TK 图廓、坐标格网线、图廓外注记ZJ 地名、单位名、道路名、河流名、桥梁名、各种说明、注记等JJ 境界线如:县界、乡镇界、村界、组界ZDH 展点号0 其它未列入上述图层的要素KZD 各种三角点,水准点,图根点,控制点以及注记JMD 各种房屋,围墙,栅栏,篱笆,柱廊等居民地附属设施以及注记DLDW 军事、工矿、公共、宗教设施及注记DLSS 交通、交通注记及附属设施GXYZ 管线、管线注记及附属设施SXSS水系、水系注记及附属设施DMTZ 地貌和土质及注记ZBTZ 各种植被类及注记JJ 境界线及注记ASSIST 管线骨架线、道路中心线,此层为不打印出图层LABLE 提取水系及植被的封闭面域,此层为不打印出图层1. JMD图层(1)要求各要素均有代码且代码使用合理,合理的使用代码是地形数据的基本要求。
(2)在入库数据里,各种房屋以面状要素的身份入库,所以各种属性的房屋均要求闭合,到图廓边的房屋同样要求在图廓边闭合,目的是相同属性面状要素经过数据入库后可自动进行拼接。
(3)共线房屋要求数据上完全重合,达到“无缝连接”的目的。
(4)房屋的性质及楼层除了图面注记还要求将其输入扩展属性,且扩展属性表达的内容和图面注记要求完全一致。
(5)JMD注记包括单位名称,地名,楼层注记,单位名称和地名注记大小按照《地形图图式》要求,楼层注记大小则规定字高为2。
地形图测图注意事项及检查内容
一、山区测图时应注意:
1.地性线;地性线是地形的合水线(山沟)与分水线(山脊)的总称,山区测绘地形时,首先要
测绘出地貌的地性线。
且应注意地性线应与等高线正交(垂直),地性线在过程图上用
细短线绘示,最终成果上交是将地性线删除。
2.特征点;地形特征点是指山顶、鞍部、凹地、山脊、谷底及倾斜变换处等
3.等高线:a 高线是地面高程相等的邻各点所连的闭合曲线。
b 等高线遇到各种注记、独立性符号时应隔断0.2mm。
c 等高线遇到房屋、双线道路、双线河渠、水库、湖、塘、冲沟、陡崖、路堤、路堑
等符号时,绘至符号边线。
d 等高线注记注在平缓处,其字头朝向高处
e 示坡线是指示斜坡降落方向的短线它与等高线垂直相交.应在谷地、鞍部、山头及
斜坡方间不易判读的地方和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上绘出。
3.碎部测量;A.山区碎部测量应注意山顶、鞍部、凹地、山谷、山脊、谷底、堤坝顶以及倾斜变
换处应测注高程点,同时要注意测绘沟渠、露岩、独立石、土堆、陡坎并测注高程或
加注比高。
B.山区应注意沟底高水界、山沟两侧陡崖的测绘。
各类陡坎投影大于图上2mm时应绘坡
脚线。
陡坎间距离图上小于5mm时,可适当取舍
C.植被的测绘;应按其经济价值和面积大小适当取舍,面积过小可归入相邻地类表示。
应注意树种和平均树高的注记
地形图测量图面检查内容。
利用FME进行地形图坎裁线
需求:进行地形图编辑时,需要进行图面整理,对陡坎内的等高线进行裁切,南方Cass可以批量完成,但只有用该软件成的图才能进行正确的批量处理,若由其它软件成的图,则经常出错。
所以用FME来进行批量处理此类问题,以示同行。
原理:坎向坎下做缓冲建立需裁切的区域,然后对区域内的线对象裁切。
方法:
1.整理数据
将坎与要裁的线各自分层,不参与裁剪的放到其它层。
为了不破坏数据及以防出现未知错误可将这两层另存出去,单独进行处理。
2.量取参数
量取需裁切的坎范围宽度。
3.建立FME处理模板
用到的函数:Bufferer、AreaBuilder、Clipper。
图
1 图
2 图3
图1图2中的“Buffer Amount”输入值是第2步量取值的1/2稍加一点。
可以试几次看出端倪。
若裁后发现裁反了,此时可修改图1的“Buffer Style”值为。
注意图1图2中“Buffer Style”值的不同。
Clipper,设置如下图3
AreaBuilder,设置默认
Bufferer,设置如下图1
Bufferer,设置如下图2
图3中的“Clipper Type”选。
4.运行。
模板建立好后,运行。
模板可以存起来下次可以用。
5.后期处理。
运行后的效果如下图(左是处理前,右为处理后)。
处理后等高线变成块对象了,选中所有块打散即可。
将原数据中的等高线删除,将FME中处理过的等高线部分插进去,整理删除小短线就OK了。
地形图测量技术要求
1 地形图测绘1.1 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是直接供地形图测绘使用的依据。
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实地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测绘的测量手段和作业方式等情况决定;图根点的密度不得小于每平方公里14个。
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2米,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米。
图根控制点宜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并应设定标志,相邻点间必须通视。
根据实地情况结合目前的测量设备以及技术手段,本测区图根控制点的平面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图根控制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当解析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作为测站点测图。
由图根点上可支出一个支点,支点边长不宜大于地形点最大于400米。
1.1.1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施测时的要求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应闭合或符合于路线等级控制点上。
当需要加密时,图根控制点不宜超过两次符合;条件受限时,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的边数不得超过3条。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全长小于3000米,平均边长300米,不小于1个测回,测角中误差小于±20秒,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小于n40,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4000。
组成节点后,节点间或节点与起算点的长度不得大于2100米。
1.1.2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基本等同首级GPS控制测量的要求。
区别为标准差计算时固定误差a和比例误差系数b的取值不同,图根控制测量时a取10mm,b的取20mm/km。
测定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时,必须联测6个等级高程控制点用来进行高程拟合。
1.1.3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 RTK测量方式施测时的要求图根点的平面和高程采用实时动态定位求取时用于求取转换参数的点必须能够控制测区范围,平面点不得少于四个,高程点不得少于6个。
地形图图层、符号释义
一、图层含义二、图层详解1. JMD图层(1)要求各要素均有代码且代码使用合理,合理的使用代码是地形数据的基本要求。
(2)在入库数据里,各种房屋以面状要素的身份入库,所以各种属性的房屋均要求闭合,到图廓边的房屋同样要求在图廓边闭合,目的是相同属性面状要素经过数据入库后可自动进行拼接。
(3)共线房屋要求数据上完全重合,达到“无缝连接”的目的。
(4)房屋的性质及楼层除了图面注记还要求将其输入扩展属性,且扩展属性表达的内容和图面注记要求完全一致。
(5)JMD注记包括单位名称,地名,楼层注记,单位名称和地名注记大小按照《地形图图式》要求,楼层注记大小则规定字高为2。
(6)单位名称和地名各有代码,且除了在合适的位置标注注记还要求在注记旁输入“地名标记点”,将名称输入该点的扩展属性里,由于该点的功能用于数据查询使用,要求录入的名称不能有空格或其他分隔符号。
(7)如果单位或地名比较长,用一排在所在面积表示不下,则分为两排或多排,这种排列为人工排列,不能使用MTEXT方式排列,在数据转换时MTEXT方式文字为非法文字方式。
2. DLDW层(1)要求各要素均有代码且代码使用合理。
(2)DLDW层除龙门吊、天吊等的框架线以面状的身份入库,其余除文字和符号外的工矿要素均以线要素身份入库,所以各种工矿线要素呈面状时不要求闭合,但禁止不合理的断线,到图廓边呈面状的地物不能在图廓边闭合。
(3)DLDW层注记包括工矿类的所有注记和其他注记如“水泥地”、“施工区”、“拆迁区”、“乱掘”、“堆土”等,注记大小规定字高为2.53. DLSS图层(1)要求各要素均有代码且代码使用合理。
(2)DLSS层除各种桥梁框架线以面状的身份入库,其余除文字和符号外的工矿要素均以线要素身份入库,所以各种道路线要素呈面状时不要求闭合,但禁止不合理的断线。
(3)同一条道路边线的代码要统一且合理。
(4)有名称的道路需绘道路中心线,道路中心线的图层为ASSIST层,此层为不打印输出层,绘制时目测即可,不需实地测绘,绘制道路中心线的目的也是用来在数据库里查询和数据分析使用,所以扩展属性里的道路名称不能有空格,道路宽度可直接在图上量取,数值单位使用实地距离。
地形图测绘注意问题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要求1图根控制1.1图根点密度要求一般基础地形图测绘:64点/平方公里。
地籍测量:建成区100点/平方公里,非建成区80点/平方公里。
每幅地形图保证2个以上互相通视的固定图根点(或等级控制点)。
1.2图根点埋设固定(埋石)图根点:道路、水泥地面需埋设带十字丝的标志,一般用测钉;周围刻画10cmX10cm方框,红漆涂写点号;田地等空旷处应埋设现浇混凝土桩,尺寸10cmX40cmX15cm,中间埋标芯。
一般图根点:道路、水泥地面可用普通水泥钉做标志,或者刻十字丝做标志,周围刻画10cmX10cm方框,红漆涂写点号;田地等空旷处可打木桩,尺寸3cmX3cmX30cm,中间以铁钉做标志,木桩桩面涂红或钉上红布。
1.3图根点的编号图根控制点编号采用“字母”+“数字”表示,第一位用大写英文字母A、B、……,代表乡镇(作业组长)号,后用阿拉伯数字流水编号,允许缺号或跳号,但不得重复。
为避免同其它等级控制点混淆,图根控制点编号中的英文字母不使用C、D、E、I、O等字母;固定图根点编号前加“T”。
1.4图根点测量空旷处可采用RTK测量,建筑密集区宜采用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测量。
RTK测量,采用5个以上具有水准高程、均匀分布、能控制整个测区的参考点建立转换参数,测区采用同一个转换参数进行测量。
基准站必须架设在已知点上。
RTK测量技术要求严格执行《浙江省RTK测量技术规程》,采用杭州CORS系统测量的还需执行《杭州市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使用技术规定》。
重点:收敛精度平面 1.5cm、高程 2.0cm,历元数大于10个,至少采用轻便脚架进行整平对中。
图根导线测量,宜布设成附合导线或导线网,采用2“级全站仪进行测量。
严格按DB33的技术要求操作。
1.5图根点计算RTK测量按《浙江省RTK测量技术规程》要求提供转换参数、残差表,同一基站2次测量比较表。
图根导线应用软件进行严密平差,提交平差报告。
所使用的起算点成果必须为最终成果,平差前应进行严格检查。
地形测量过程及方法
地形测量过程及方法地形测量方法及要求一、说明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地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相一致。
远离工区时,也可以采用北京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M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1.一般规定1.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经纬仪交会法、测距导线法、全站仪坐标法、三角高程、水准测量、GPS等方法测量。
1.2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其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1.3为了节约,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1.4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只要能够保证碎部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
1.5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
2.图根点测量(略)三、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
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关于地形图测绘时地物地貌取舍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 测量控制点测绘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 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1:500,临时性房屋可舍去;(3)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用直线连接。
(4) 1:500比例尺测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
(5)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取舍得当。
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6)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图上3mm,宽度大于图上1mm 的应在图中表示。
(7)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图上1mm的依比例实测,小于图上1mm的测量其中心位置,用符号表示。
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要量取并记录偏心距和偏离方向。
(8)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实测。
3. 交通及附属设施测绘(1)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正确表示水运和海运的航行标志,河流和通航情况及各级道路的通过关系。
(2)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
公路应在图上每隔15~20mm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国道应注出国道路线编号。
公路、街道按其铺面材料分为水泥、沥青、砾石、条石或石板、硬砖、碎石和土路等,应分别以砼、沥、砾、石、砖、碴、土等注记于图中路面上,铺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开。
(3)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CAD地形图各图层表示含义Word版
地形图层规划专业KZD GPS点、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GCD 碎部高程注记点JMD 一般房屋、简单房屋、棚房、厕所、建筑中房屋等阳台、檐廓、支柱、围墙、台阶、水泥铺装地面等GXYZ 电力线、铁塔、电杆、变压器、通信线、通信杆、路灯、消防栓、上水、下水等DLDW 工业设备、水塔、抽水机站、田埂、窑、坟地等DLSS 公路、大车路、小路、路涯、桥梁、涵洞等SXSS 河流边线、水涯线、池塘、沟渠、水闸、流向等DMTZ 陡坎、斜坡等ZBTZ 水稻田、旱地、菜地、果园、桑园、绿化带、行树、地类界等TK 图廓、坐标格网线、图廓外注记ZJ 地名、单位名、道路名、河流名、桥梁名、各种说明、注记等JJ 境界线如:县界、乡镇界、村界、组界ZDH 展点号0 其它未列入上述图层的要素KZD 各种三角点,水准点,图根点,控制点以及注记JMD 各种房屋,围墙,栅栏,篱笆,柱廊等居民地附属设施以及注记DLDW 军事、工矿、公共、宗教设施及注记DLSS 交通、交通注记及附属设施GXYZ 管线、管线注记及附属设施SXSS水系、水系注记及附属设施DMTZ 地貌和土质及注记ZBTZ 各种植被类及注记JJ 境界线及注记ASSIST 管线骨架线、道路中心线,此层为不打印出图层LABLE 提取水系及植被的封闭面域,此层为不打印出图层1. JMD图层(1)要求各要素均有代码且代码使用合理,合理的使用代码是地形数据的基本要求。
(2)在入库数据里,各种房屋以面状要素的身份入库,所以各种属性的房屋均要求闭合,到图廓边的房屋同样要求在图廓边闭合,目的是相同属性面状要素经过数据入库后可自动进行拼接。
(3)共线房屋要求数据上完全重合,达到“无缝连接”的目的。
(4)房屋的性质及楼层除了图面注记还要求将其输入扩展属性,且扩展属性表达的内容和图面注记要求完全一致。
(5)JMD注记包括单位名称,地名,楼层注记,单位名称和地名注记大小按照《地形图图式》要求,楼层注记大小则规定字高为2。
1500地形图测量要求
地形图测量技术要求一、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2.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1:500与1:1000比例尺测图,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1:2000比例尺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小巷可不表示。
2.3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用直线连接。
2.4 1:500比例尺测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1:1000比例尺测图,图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2.5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取舍得当。
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城楼、城门、豁口均应实测;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2.6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3M毫米,宽度大于1M毫米的应在图中表示。
2.7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1M毫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1M毫米的测量其中心位置,用符号表示。
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要量取并记录偏心距和偏离方向。
2.8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实测。
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3.1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表示其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
地形图测绘相关数据采集指南
测图要素采集说明1.要素采集Ø作业之前对模型进行接边差检查。
Ø作业图幅必须画出模型有效范围线。
Ø作业时测标中心位置必须切准高程及位置。
Ø接边按照接西北边的原则, 并在提交时注记接边情况。
Ø数据采集按照内业定位, 外业定性的原则进行采集, 不允许出现错漏、移位和变形。
1.1居民地及桓栅1)房屋不允许综合, 应逐个采集, 区分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高度, 采集以最高层开始, 保证上层完整, 再逐渐向下层采集, 注意不同高度的房屋不能合并采集, 采集时测标中心应切准房檐角或房檐边。
房屋之间不规则时, 采集时在保证房屋精度的前提下适当使用直角化。
2)楼房等高程建筑较多时, 采集时多切换模型, 房屋采集要完整。
3)房屋中间的天井(空地), 应注意采集。
4)单位、小区等院落外围的围墙要完整、准确地采集, 注意院落的封闭性, 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开口。
5)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及装饰性塔楼不采集。
但楼顶上移动或联通的微波传送塔、发射塔等地物要注意采集。
6)建筑物上的阳台、雨罩、门廊、檐廊需要与房屋分开采集。
门廊、柱廊的柱子需要采集。
7)居民地内部的简易房、棚房根据项目要求采集。
8)街道两侧用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搭建的不正规的临时建筑物一般不采集。
9)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区内正规的停车棚, 要采集。
10)正在施工中的房屋(只要存在地基), 需按建筑中房屋表示。
11)正规的厕所、牲口房需要采集, 居民地院内的厕所按照简单房采集, 如下图所示不需要采集。
12)依比例尺表示的塔形建筑物、烟囱、水塔等采集建筑基部轮廓线。
13)街道、公园、小区、幼儿园内设有文体娱乐设施的场所, 使用地类界圈出范围。
14)公共场所独立的公用电话亭、固定邮政箱需采集。
15)围墙采集时遇到门墩、门顶、院门, 需捕捉上。
16)栅栏、篱笆、铁丝网图上长度大于1cm时, 应表示, 围墙图上宽度大于0.6mm时依比例双线表示, 小于0.6mm时不依比例单线表示。
地形图绘制过程中的自然斜坡、陡坎、斜坡的区别
地形图绘制过程中的⾃然斜坡、陡坎、斜坡的区别
(待⼤家补充完善...)
坡度70度为陡坎。
在原始地貌中,地⾯线与⽔平⾯呈⼀定夹⾓的地貌区,夹⾓⼀般为10-30°。
斜坡分为已加固和未加固的两类,对于未加固的斜坡绘图时有两种表⽰,天然的、⼈⼯的。
陡坎是指各种天然和⼈⼯修筑的坡度在70度以上的陡峻地段,在地形图绘制时天然的和⼈⼯的⽤不同的符号表⽰。
天然陡坎分为⼟质的、⽯质的两种;⼈⼯陡坎分为未加固的、已加固的两种。
“陡坎”(headcut) 是指地⾯( 河床⾯)在⾼程上突降 ,类似于瀑布状的地貌形态。
在原始地貌中,地⾯线与⽔平⾯呈⼀定夹⾓的地貌区,夹⾓⼀般为10-30°。
斜坡系指地壳表部⼀切具有侧向临空⾯的地质体。
它包括⾃然斜坡和⼈⼯边坡两种。
前者是在⼀定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作⽤下形成和演化的⾃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如⼭坡、海岸、河岸等。
后者则是由于⼈类某种⼯程、经济⽬的⽽开挖的,往往在⾃然斜坡基础上形成,其特点是具有较规则的⼏何形态,如路堑、露天矿坑边帮、运河(渠道)边坡等。
参考资料
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图式第⼀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2017-1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坡度大于等于90度为陡坎,陡坎出等高线重合。
陡坎:指各种天然和人工修筑的坡度在70度以上的陡峻地段。
符号的上沿实线表示陡坎的上棱线,短线表示陡坎坡面。
当陡坎在图上投影大于2mm时,可测绘范围线,上缘以陡坎符号表示。
等高线特点:不交叉,不重叠,不穿越陡坎等地形表示符号。
如果遇到陡坎或者加固坎的话,从地形图的角度看应该断在陡坎下方,此时应依据陡坎上下高程点来分析等高线走势。
尽管有些陡坎看起来切分等高线是同一条线,实际上,陡坎同处上下的等高线应该不等值。
应记住一点,等高线和陡坎都是地形表示符号,即同类表示意义。
在等高线密集地方,地形学上允许简化表示,即取等高距整数倍画等高线。
因此,陡坎和等高线的特点是:陡坎上等高线在和陡坎交汇处断开,隔距离从陡坎上边再绘出;陡坎下等高线在陡坎表示符号短线前断开,隔距离从陡坎下方再绘出;若陡坎上下为斜坡状面,则等高线在陡坎边断开,附近应无等值线绘出。
重叠画,如下图中100、150、200、250米等高线重叠处E处就是一个陡坎(崖),重叠后再画几个短线。
做工程设计的工程师都应该掌握在地形处理的中的陡坎,那到底什么样子的地形才是陡坎呢?
我在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发动了QQ群的作用,总图人生群6139220 里的“天一”QQ网友解释是这样的:
陡坎具体定义:
地形突然增高或降低形成的落差带就是陡坎了,或者说就是坡地大于某个度数的斜坡!对于解释什么是陡坎?针对地形工程设计,还是非常到位的。
“天一”QQ网友说到湖南省的地形陡坎就很多,是很多块水田或耕田之间落差形成的,在工程设计中,处理陡坎的时候,他说可以这样处理:做挡土墙或者自然放坡或者做护坡,落差小点,坡度允许的话,干脆铲平,看情况定。
对于有人说河中有的地方是陡坎,陡坎好钓鲤鱼。
具体解释下是
什么状况的河样?
河道陡坎就是指河道的堤岸突然变深形成落差的地方;比如说河道水深1.2米左右,阳光充足,到水底有沟、有陡坎、或有水草的地方。
黄土陡坎、陡坎下为黑泥土、再长有水草的地方,离陡坎20公分远是早春钓鲫的绝好钓点。
今天这个文章算是原创不错的文章,具体解释了什么是陡坎?在工程设计中,怎么处理陡坎一些列问题,希望大家拍砖。
问:最近在搞地形图测量,但不是很熟悉,问题如下;1)地图区陡坎与悬崖比较多,地性线也比较多。
是先在建DTM前就要画好吗?
2)有的测区控制点还需要参与建模吗?还有就是先画陡坎后怎么样具体来修改三角网。
3)几个组分开测的数据在整合。
整合后发现搞不好等高线与地性线还有陡坎与悬崖的关系,生的等高线好乱。
想请教高手大侠。
最好是发个文本给我。
要是有资料我愿意高分送上。
是先在建DTM前就要画好吗?
2)有的测区控制点还需要参与建模吗?还有就是先画陡坎后怎么样具体来修改三角网。
3)几个组分开测的数据在整合。
整合后发现搞不好等高线与地性线还有陡坎与悬崖的关系,生的等高线好乱。
答:1.由于等高线遇到坎坡边线时会中断,必须绘制坎坡等地物地貌要素后,才便于建立DTM,判断需要勾绘等高线的多块区域。
2. 对于在原始地面平面上的控制点,需要参与DTM的建立,如果是高于地面0.5m的墩柱控制点,要相应修改高程后参与DTM的建立。
3.当坎坡较多时,建立三角网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三角形的每条边都不能穿越坎坡顶边线或底边线,三角边只能基本平行或重合于坎坡边线。
所以,通常我们在野外测量时需要在坎坡顶部或底部都要打点,或坎坡顶部打点后量取坎坡底部的高差,以便逐个建立每一个坎坡小平台上的三角网。
同时要注意坎坡的起止点处通常有较密集的等高线中断。
问:1)对于第2个问题,你说原始地面控制点可以参与,我是新手,所以问题也比较多,是这样的,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测的点和另外一个组测的点要整合,因为
这两个组用的是同一控制点,我就发现我要是不整合的话生成的等高线就跑到另外一个组里面去了。
2)坡顶部打点后量取坎坡底部的高差,以便逐个建立每一个坎坡小平台上的三角网。
同时要注意坎坡的起止点处通常有较密集的等高线中断。
能说的再详细点吗??
2)听说过1.5度带吗
答:1.只需要与另一测量组协调,以明显的坎坡或地类边界为建立DTM界线,
这么简单的问题即可解决。
你们测组之间应该有对测绘边界统一协调的吧。
2.坡顶部打点后量取坎坡底部的高差,主要针对的是高差在1米左右的坎坡,减少野外打点工作量,回到室内绘图时可在图上直接通过高差推算坎坡底部高程,以便建立DTM绘制等高线。
你见过梯田么,一台一台的小平台,如果两条坎的间距较大,且这两条坎之间的平台还有一个缓坡,根据等高线的等高距,有时是需要在两条坎之间的缓坡平台上勾绘等高线的,在这些缓坡平台上建立DTM时,需要使用一条砍的顶部高程与另一条坎的底部高程来建立DTM。
如果直接使用两条坎的顶部高程来建立DTM,是不是勾绘出来的等高线就不正确了。
这就是需要坎坡顶部和底部高程的主要原因。
坎坡的起止点处通常有较密集的等高线中断,是个常识问题,由于坎坡顶部到底部的高差较大时,如果是1.5米的高差,等高线的等高距为0.5米,是不是至少有3条等高线密集的在坎坡的起止点处中断了,一整条的坎坡的顶部边线与底部边线之间就不用绘制等高线了。
3. 有1.5度带,不过不常用,大比例尺的地形测量主要使用的还是国家统一的3度带。
使用1.5度带的主要还是为了减小投影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