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 大事件 年历表
婺源历史沿革
婺源历史沿革据婺源旧县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洪真谋反,以休宁县回玉乡鸡笼山为营寨,聚众活动于歙、衢、睦边境之遂安、开化、休宁等县。
朝廷发兵经三年讨平。
为便于统治,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决定设置婺源县,将休宁县的回玉乡和江西乐平县的怀金乡(一说浮梁县的游金乡)划归婺源县管辖,隶属歙州,县城设在清华镇。
正月初八,恰逢婺女星在长安京城的东南方向出现,唐玄宗李隆基是酷爱美女之君王, 认为婺女星出现正好应在新设县治的方位上,是天降祥瑞,大吉之兆,故定县名为婺源,意为美丽婺女的家乡。
宋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称徽州,婺源属之。
元元贞元年(1295)升婺源县为婺源州,属徽州路。
徽州路领县五,即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州一,即婺源。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韩林儿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徽州路隶江南等处行中书省。
次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仍领县五、州一婺源。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徽州府直属中书省。
明洪武二年(1369),降婺源州为婺源县,隶属徽州府。
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徽州府直属六部。
婺源从建县自歙州始,历经宋元明清各代,隶属徽州的管辖一直没有变化。
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婺源县直属安徽省管辖。
所以婺源自740年建县到1911年推翻帝制,都归属于徽州管辖。
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3年(1934年)国民政府为了在江西进行“剿共”的需要,把婺源改隶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管辖。
民国36年(1947年)又划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管辖。
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解放婺源的是解放军的“二野”,和解放江西的同属一支部队,为了军事管理的方便,当时又把婺源划归江西省赣东北行政区浮梁专区管辖。
9月,改属江西省乐平专区;11月重属浮梁专区。
婺源洪氏考源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婺源洪氏考源洪群雄婺源地处皖赣浙三省交界处,有吴头楚尾之称,其建县历史有1200多年,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旱、涝、虫、震等自然灾害。
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休宁县地(部分属江南西道饶州乐平县地置),隶江南东道歙州(今歙县)。
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3年(1934年)改隶江西省,36年(1947年)复隶安徽,38年(1949年5月)又划至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管辖。
历史上,它既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和“最后的香格里拉”。
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它既是朱熹故里,也是中国铁路始祖詹天佑和现代武侠小说家香港金庸的故乡,更是伟人扬州的江泽民、绩溪的胡锦涛的祖籍所在。
殊不知,胡适、汪精卫、秦桧祖籍也都在婺源。
婺源现有人口34万多,姓氏有50多个,其中大都分皆因先祖为避战乱或避祸端或迷恋风水隐居迁徙到婺源定居。
洪姓虽属婺源姓氏中的大姓,系望族,但婺源毕竟是弹丸之地,过去交通不便,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有限,大部分洪氏成员或仕或商或投奔亲友到外地发展,世居在婺源的并不多,人口仅2万余人。
婺源的那些事(图文)
每年的三四月间,婺源的油菜花相继开了,先开的是平原地带的当地产油菜花,后开的是江岭一带山岭梯田上杂交的油菜花。
明黄的油菜花给春雨中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带来一丝亮色,也激荡起婺源每年第一波旅游的热潮。
热心而著名的吴老师游走于乡村之间,用镜头通过网络直播油菜花开放的进程。
随着大地由绿变黄,婺源乡间的公路上大巴车和轿车排起了长队;古老村落的驿道上,油菜花盛开的田野边,出现了一队队手持佳能或尼康、长炮或短枪的游客们。
历史上婺源长期属古徽州,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现属江西。
婺源有发达的高速公路通往黄山、景德镇。
车从黄山方向进婺源,一路上穿越十余个隧道;一条赣皖隧道长3759米,似乎告诉人们从皖进入婺源的不易;而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又是这群山所能阻隔。
婺源的文化习俗更同徽州。
据说婺源的县名是唐玄宗李隆基于公元740年起的,婺为古星名,又指婺江。
公元904年,唐昭宗李晔被迫迁都,托婺源人胡三公将刚出生的皇子带往婺源,居于考川。
皇子改名胡昌翼,成年后考中进士,无意仕途,教书为生,助人为乐,后得到北宋皇帝的嘉褒。
婺源人为唐朝皇室保住了一脉香火,也使婺源胡姓后人有了皇家的血统。
婺源的江姓也是官居高位,避难而来的,其后人各代俱有显赫人物。
婺源还是大儒朱熹的故乡,金庸的祖上也是婺源人。
可谓龙池灵秀锦山川啊。
祖籍江湾的第三代领导人曾为江湾中心小学题词,而同属徽州的绩溪不仅走出了胡适先生,也是当今领导人的故乡。
古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如画的仙境,静寂的土地,婺源人心灵的家园。
婺源人常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历史上自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婺源人经历了四次移民,来自北方的强族南迁至此,带来了文化,也带来了人丁。
山多地少,使婺源的男儿们从小就外出经商谋生。
胡适曾说:“无徽不成镇。
”意思是徽州人经商的足迹遍布,没有徽州人的地方就不能算是市镇了。
明清三百年来,徽商的气候可谓大矣。
外出的商人,离家的仕宦,在经历了各自的艰辛困苦后,打拼成功,带着荣耀,回归故里。
美丽乡村旅游案例课件
2020/3/12
8
日本福岛县三岛町
案例研究
1.大部分青年已远离故土,靠农业难以脱贫。2.由于年轻劳动力的流出,使得居民年龄高龄化,农业生产后继无人,出现人口“过疏现象”。3.年青人“结婚难”,结婚适龄人口特别是青年女性还在继续外流。4.“过疏”现象持续进行。当地的中小学里,一个年级只有1—2名学生的现象十分普遍,儿童生活孤独。5.受进口木材的冲击,桐木材价格暴跌,以桐木加工为主的生产销售业面临绝境。
关键词:历史之久,山之青,水之秀,建筑之美
2020/3/12
2
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具魅力名镇中国最美的村镇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村,也迎来了尤其是影视艺术界的朋友。除了《卧虎藏龙》和《苏乞儿》之类的经典古装动作片在宏村取景拍摄,这里也拍摄了大量的其他优秀影片和电视剧。实景演出,安徽黟县宏村推出首台大型旅游实景文化演出《宏村·阿菊》,于2012年7月31日在宏村正式开戏。 《宏村·阿菊》以古徽州文化为背景,艺术再现徽州女人贤惠、勤劳、持家、教子、耕耘劳作以及忠贞如一、守护家园的故事。
表 韩国1970-1979年城乡收入变化
韩国通过实施旧村改造运动,普及了农村的基础设施,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户收入甚至一度超过城市居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振奋了国民精神,农民生活也达到了小康水平,农村跟上了韩国现代化的进程,也使得韩国国民收入最终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2020/3/12
17
2020/3/12
18
培训各界负责人;调整产业结构
修建村民会馆、自来水设施以及生产公用设施,兴建住房,发展多种经营
充实提高阶段
1977-1980
98--2001年大事记
大事记1998年7月3日南岸区29件作品参加“重庆市美术、摄影、书法展”,其中,国画《巴山子夜》、油画《凉山姐妹》、水粉画《冬至》、摄影《山里剃头匠》、《晚归》及两幅书法作品被推选参加全国第八届“群星奖”的评奖9月2日南岸区有线电视台上交重庆市有线电视台。
98年11月南岸区广电局与南岸区文化局合并,成立了重庆南岸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并成立了党委。
1999年1月1日到3月7日南岸区文广局对南岸区府主办的“春满江南”为主题的节目活动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时间长达40多天。
这次宣传活动营造了1999年重庆市南岸区元旦至春节期间喜庆祥和气氛,展示了南岸区安定团结,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形象,宣传气势磅礴,央视迎春报道中,在重庆地区选中了我局摄录的多组镜头。
4月南岸区文广局对南岸区府主办的“泉水鸡节”大型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时间长达近1月,泉水鸡节是南岸区集招商、旅游、吃住一体的重庆社会活动,对全面了解重庆,了解南岸有积极作用。
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南岸文广局拍摄了大量新闻与专题,为泉水鸡节的成功举办发挥了积极作用,获政府与社会好评。
9月南岸区文广局开展了南岸区房地产招商活动的宣传月报道,这次招商实现33亿元,获巨大成功,文广局拍摄了有关专题片5部,获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11月音乐作品“川江船儿歌”获全国第九届群星银奖。
12月区宏声广场评为市1999年-2000年十佳文化广场。
2000年1月23日南岸区文广局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治理,时间为3个月,取缔非法经营场所22家。
7-9月,开展了电子游戏和市场专项治理,取缔非法经营场所63家。
5、6、7月,开展了打击非法录音制品专项治理,7月开展了打击非法录音制品专项斗争,取缔无证经营点13家。
3月南岸区文广局列为区行风评议与规范政务管理评议单位(简称双评单位),10月结束。
这一阶段南岸文广局共出简报35期,写出征求意见书150封,召开座谈会13次,参加单位75个,收集意见160条,修改、完善规章12个,南岸区文广局行风评议为南岸区全优单位。
饶平大事记上(前)精要
饶平大事记简介“浮滨类型”文化遗存的发现,证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饶平境内已有部落聚居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不断地改造自然和改进他们的生活,共同缔造古代的文化。
西周晚期至战国早期,饶平境内聚居岭南古越族,并与闽越族错杂而居,概属百越(粤)。
清康熙刘本《饶平县志》(1687年刻本)据《禹贡》记载,饶平县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扬越地。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始置饶平县。
据史记载:明代中期以前,岭东之海阳、程乡(今梅县)二县,因疆域宽广,壤连福建之汀(州),漳(州)二府,丛山峻岭,民变啸聚,难以治理,故巡抚右都御史吴琛上奏请在三饶地增设县治,以利管辖。
明成化十三年,宪宗命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朱瑛,督办建置饶平县事。
当年从潮州府海阳县析光德乡的弦歌都、州都,清远都,太平乡的宣化都、信宁都及怀德乡的隆眼城都、苏湾都、秋溪都等8都置饶平县,首任知县杨昱于成化十四年到任。
饶置县邑后,隶属广东布政使司按察司岭东分守道潮州府。
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属广东布政使司按察司岭东分巡道加兵备衔潮州府。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属广东布政使司岭东分守道、伸威分巡道潮州府。
万历五年(1577年)属广东布政使岭东分守道,海防兵备道潮州府。
清沿明制。
顺治元年(1644年),饶平属广东总督布政使司岭分守道、海防分巡道潮州府。
康熙二年(1663年),属广东总督布政使司岭东分守道潮州府。
康熙三年,广东、广西合并为两广,饶平属两广总布政使岭东分守道潮州府。
康熙二十二年,属两广总布政使司惠潮分巡道潮州府。
雍正七年(1729年),属广东总督惠潮分巡道加兵备衔潮州府。
乾隆三年(1738年),属两广总督布政使司惠潮嘉分巡兵备道潮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潮州府,初置潮州安抚使。
4月,改为潮州军务督办,辖潮州各县,后改为潮梅镇守使(驻汕头),辖潮州、兴梅各县。
民国3年,全国施行道官制,置潮循道(治所设在汕头),辖潮州、惠州、兴梅地区共25县。
婺源的传说
婺源的传说江湾人说,江姓祖居地原是鲍家洲。
许久以前是鲍家住在现在的江湾村。
后来,萧何的儿子萧祯做了江南节度使后,定居现在的安徽歙县,易姓为江。
八世祖任迚贤县尉,开始迁居江湾,住迚鲍家洲。
又由于江姓人勤劳聪慧,不久就住上了砖瓦房,而鲍姓人家还是住在茅草棚里。
有一年春节,有江姓孩子跑到鲍姓家放鞭炮,不小心烧掉了茅屋,鲍家人索赔,于是两姓人家互换地盘,即鲍姓人住迚了江姓人家的砖瓦房,江姓人只好在鲍姓家草屋场上重建家业。
斗转星移,重建家园的江姓人再度发达,成为江湾望族。
婺源人告诉记者:历代婺源人在饱读诗书之后,顺着这一条古驿道走出去,走出婺源去寻找他们的仕宦之途和经商之路。
婺源的浙岭是春秋吴楚分界地,“吴楚分源”这块界碑是历代学子的必经之地。
当他们成功地获取功名和财富之后,又从这里返回故乡,修建居所,兴建祠堂,为后代留下了许多宝贵古建筑。
江湾最著名的数“一府六院”。
这是一座典型的徽式建筑,由六部分组成,每部分有天井、厢房,自成一家,六家之间又有小门相通。
光影离合使这宅院看上去仿佛是一座迷宫。
今日记者能看到的只有示意图,听到的只是故事。
江湾人说主人是哪位富商或显贵,至今是个谜。
一腾家宅子,触目的是每块砖头上都凸着一个拳头般大的“腾”字。
记者惊叹不已,江湾人却不以为然。
他们说:“藤(腾)叶虽好,网不过江”。
又说江湾人一向谦恭礼让,即使富甲一地,业振四方,也不至于把炫耀写在自家的堂上。
这就是先辈为什么将祠堂命名为“永思堂”,意在要后辈“一日三省”。
另一所老宅子堂前挂了一块“墩崇堂”匾,江湾人告诉记者,这幢房子独特之处在大门上,两扇门永进关不拢。
传说这幢房子要出一个大人物,须等这大人物回乡将一块门板削去一点,门方可合上。
江湾人对后代的殷盼尽在这古老的传说中。
最美乡村 水墨婺源.ppt2
• 婺源历史与人文
• • 婺源建县1200多年,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 23年改隶江西,1947年复归安徽,解放后又划入江西至今。 所以婺源自740年建县到1911年推翻帝制,都归属于徽州管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之一。 鄣山有皖浙赣省委旧址。名胜 古迹有灵岩洞群、彩虹桥、龙天 塔,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建筑群。南宋学者朱熹,近 代铁路工程专家 詹天佑等著名人物的祖籍均在婺源。婺 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 灵,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 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 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 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 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全县有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国家历 史文化名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 遗产预备名单,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
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 。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 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 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 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 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 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 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婺源荣誉
●全国绿化百佳县 ●全国造林先进县 ●全国依法治理百强县 ●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 ●全国尊师重教先进县 ●全国首批AAAA旅游区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 ●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茶叶标准化示范县 ●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 ●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 ●全国“二五”普法先进县 ●全国绿茶外销出口基地县 ●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 ●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 ●全国首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 ●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 示范基 地县 ●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有影响力乡 村旅游目的地 ●12个古村落被评为全国民俗文化村●全国平安建设先 进县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旅游生态强县 ●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中国最佳旅游投资县域性 奖 ●2010中国年度品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 ●全国最多的4A级景区县市(全县拥有7个4A级景区)
中国江西婺源介绍(精品PPT)
彩虹桥:廊桥遗梦
彩虹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建于南宋(1137 年)规模最大——全长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设计 最科学的一座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彩虹桥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标志性建筑。
彩虹桥迄今为止,全国有上百家媒体进行过报道。 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魂牵柳河镇》《乡村女教师》 《丁香》《我心永远》《星火》等电影摄影地。
汪口:徽商古埠头
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 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 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走 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名士贤达。
明清时期,作为徽州与饶州重 要水上商业交通的物资集散地。汪 口商业十分繁荣是当时徽州东南部 与婺源东北乡的区域商业中心和重 要的水运商埠。
婺源油菜花
婺源油菜花是古朴的最美乡村闻名全国的胜景。三、四 月份赏油菜花,给人以融入自然之感。
五一的时候便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梯田的绿色世界,微 风吹过,层峦起伏,粉墙黛瓦突现在田间地头。
婺源油菜花
在葱茏的绿色掩映中,粉墙黛瓦 的徽州民居鳞次栉比,一个个古 老村落点缀在广阔的油菜花丛中, 争相辉映,如同一幅花黄柳绿的 水墨丹青。
的去立开春 水,于得天 墨犹岭最正 淡如上烂是
彩一,漫那 画幅放的油
清眼时菜 雅望候花
,
婺源特产
江 湾 雪 梨
明代婺源人从歙县引进梨苗, 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得优良 梨种。此种雪梨体大肉厚,皮 薄核小,汁纯味美,松脆香甜
婺源绿茶
婺源盛产绿茶,唐朝 陆羽所著 《茶 经》 , 就有“歙州茶生 婺源山谷”的记载。《宋 史·食货》载:婺源之谢 源茶为全国六大绝品之一
如果说婺源是一个绿色大公园那么晓起村就是一处绝妙的景致晓起村始建于公元787年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天人合一的晓起堪称中国别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
地方文化:婺源姓氏探源
地方文化:婺源姓氏探源婺源江姓婺源县姓氏中,有的姓氏并非同宗同脉,如江姓就有萧江氏和济阳江氏。
萧江江氏《兰陵萧江宗谱》载,萧江氏原为萧姓,西汉丞相萧何之后裔。
江祯,唐相国萧遘次子。
初荐丹阳令,后任护军兵马使。
僖宗广明(公元880年),协助时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骈讨伐黄巢起义军,逐至宣(州)、歙(州),因有功,敕封柱国上将军。
唐亡,江祯与李氏宗室谋兴复唐业,不克,渡江易姓,避居歙县黄墩,始有萧江之称。
天复壬戌(公元902年),二世祖江董(江祯之长子)迁婺源皋径(今大畈镇水路村),为婺源萧江始祖。
宋元丰己未(1079年),曾任进贤县尉的八世祖江敌,迁居江湾。
此后子孙日繁,代有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从宋至清共出过进士46人。
济阳江氏《济阳江氏统谱》载,伯益佐舜有功,季子元仲受封于江国,因国为姓,春秋时废江国为济阳,故为"济阳江"。
唐光启丁未(公元887年),二十八世祖江尚质(歙州护军兵马使),由金陵迁歙县黄墩。
尚质之子洪,于天复癸亥(公元903年)迁婺源谢坑(今段莘乡江村)。
两"江"集居村落在婺源有58个。
萧江主要有江湾、占坑、龙尾、梅林等;济阳江有上晓起、清华花园等。
汪口俞氏唐乾符二年(879),黄巢渡江掠饶、信、池、宣、歙州等地。
俞纵第十五代孙67岁的俞沅与子47的俞植,携家从宣城逃歙邑全村均姓黄墩村才躲过劫难。
但黄墩地方小,容不下众多避难者的繁衍生息。
唐天佑三年(906)俞植的儿子俞昌奉父命,与表弟朱瑰(朱熹之祖、婺源第二任知县),从黄墩迁婺东万安乡千秋里四都长田(今潋溪一带),俞昌即为婺源俞氏始祖。
俞昌两个儿子,长子柰,迁鄱阳;次子懋,居长田。
俞懋后裔俞文明于后唐(约906)自长田迁丰乐(今婺源秋口镇沙城),构造百尺三楼自居。
俞懋后裔有十八房,素有俞姓十八派之说。
其第五代第六房孙俞文明之孙俞瓘,于宋开泰九年(1020)自丰乐迁陈平坞(汪口东南一公里处)。
他先后建"洌泉亭"供路人歇脚、建"翠屏轩"办蒙学。
婺源古史溯源
正如 《 史 记 》所 云 ,是 “ 既无 冻饿 之
人 ,亦 无 干金 之 家 ” 。 东 汉 末 年 ,三 国 鼎 立 ,孙 吴 据
江 东 , 丹 阳 郡 成 为 孙 吴 的 割 据 地 之
一
。
其 时 , 由于 山 越 人 遁 迹 于 山 林 ,
文化 与 社 会 发 展 的 封 闭 状 态 ,客 观 上
文 物 部 门对 婺 源 南 部 湖 田 乌 龟 山一 汉 代 古 墓 进 行 了 考 古 发 掘 , 出 土 器 物 有
自然 成 为 他 们 逃 避 战 乱 的 绝 好 安 居 之 衢 、 睦三 州 之 界 ,活 动 于 遂 安 ( 今 淳
所 。 这 些 中原 世 家 大 族 的 到 来 ,既 增 添 了 婺 源 地 域 的 人 口 数 量 , 且 改 变 了 这 里 的 人 口结 构 ,加 速 了汉 、 越 同 化 融 合 的步 伐 。 同 时 ,他 们 还 带 来 了儒 学 文 化 ,又 带 来 了相 对 先进 的 农 业 生 产 技 术 和 灌 溉 技 术 , 不 仅 冲 击 和 整
柄刻有 “ 中 尹 ” 二 诏 令 析 歙 州休 宁 县 回玉 乡和 饶 州
乐平 县 怀 金 乡地 ,纵 横 二 百 余 里 ,建
很 有 可 能就 是 当年 讨 伐 山 越 的 将 领 之
— —
合 了这 里 的 山 越 文 化 , 改 变 了 其 文 化
“ 海 阳” ) 县地 。
后 来 , 山越 人 发 动 过 多 次 反 抗 斗 争 ,
但 都 被 孙 吴 一 一 镇 压 下 去 。直 到 吴 嘉 禾 三年 ( 23 4),孙 权 拜 诸 葛 恪 为 抚
西 晋 太 康 元 年 ( 2 8 0 )吴 亡 ,
婺源的历史文化介绍
婺源的历史文化介绍《婺源,那片神奇的土地》嘿,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讲讲一个超级棒的地方——婺源!婺源啊,那可是有着超级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好地方!就像一本厚厚的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精彩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婺源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名啦!那时候的人们在这里辛勤劳作,创造出了好多让人惊叹的东西。
想象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种地、织布,过着简单又幸福的生活,这不就跟我们现在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一样吗?婺源的建筑那叫一个独特!那些古老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高高的马头墙,就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的将军站在那里。
走在婺源的小巷子里,脚下是青石板路,旁边是古色古香的房子,这感觉,难道不像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里吗?而且这些房子都有着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那手艺,简直绝了!就好像是能工巧匠们把自己的心思和梦想都刻在了上面。
婺源的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逢年过节的时候,那热闹的场面,你们要是没见过,可真是一大遗憾。
舞龙舞狮的队伍在街上欢腾跳跃,那气势,难道还比不上电视里的精彩表演?还有那传统的傩舞,戴着神秘的面具,跳着独特的舞步,仿佛在和神灵交流。
再说婺源的美食,哎呀呀,光是想想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啦!清明粿,那软糯的皮,鲜香的馅,咬一口,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还有粉蒸肉,那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难道你们不想尝尝吗?我曾经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婺源游玩,碰到了一位当地的老爷爷。
他特别热情地给我们讲婺源的故事,还邀请我们去他家喝茶。
那时候我就觉得,婺源的人就和这片土地一样,温暖又亲切。
朋友们,你们难道不想亲自去婺源感受一下那里的历史文化吗?我觉得啊,婺源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的美,它的独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欣赏,去珍惜!。
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一)
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一)婺源地处赣东北部,东邻浙江开化,北界安徽休宁,历史上曾隶属徽州府。
宋元明清时期,婺源县作为徽州府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经济频盛一时。
然而,随着山区的进一步开发,森林面积减少,环境遭到破坏,水旱灾害频频发生。
一.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全国出现了垦荒的高潮。
大片的森林被毁坏,环境迅速恶化,自然气候异常,全国的水旱灾害频频发生。
在这种在大气候下,清代婺源县水旱灾害的发生也更加密集了,见表(1):表(1),婺源县历朝水旱灾害总数及频率统计表。
朝代|唐|宋|元|明|清水旱灾害次数|1|4|1|18|23发生频率从唐代到清代,婺源县水旱灾害的发生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居高不下,清代,婺源县水旱灾害平均每百年发生8.6次,是唐宋元三代最高记录--宋代(1.3次/百年)的5.7倍,是明代(6.5次/百年)的1.3倍。
很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婺源县水旱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而清代则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清代,婺源自然条件的恶化引起了水旱灾害的发生,同时,特殊的自然、社会条件又使水旱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水灾多于旱灾,但持续时间短,影响一条线。
明清时期,从全国范围来看,水灾和旱灾的次数交替攀升。
明代,全国水灾有196次,旱灾174次,水灾多于旱灾;清代,水灾有192次,旱灾201次,旱灾多于水灾。
在婺源,从17世纪到19世纪,水灾的次数远远高于旱灾的次数。
婺源县各个世纪的水旱灾害次数见表(2):表(2)、婺源县各个世纪的水旱灾害次数统计数世纪|——9|—10|—11|—12|—13|—14|—15|—16|—17|—18|—19水灾(次)|—|—|—|—|—3|—1|——|—4|—8|—6|—8旱灾(次)|1|——|——|——|—1|——|——4|—5|—3|—2|—从9世纪到16世纪,婺源县的水旱灾害次数基本持平,水灾8次,平均每世纪1次,旱灾10次,平均每世纪1.3次,旱灾略多于水灾。
婺源,一九四九年的几个瞬间
命与 中国共产党 》 为主。还 着重教 唱
期 完成 。
北 门碉堡 的地势非常 险要 , 有一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 中国》 《 、 东方
万夫莫 开之势。为 了掩 护城 红 》、 你是 灯塔 》 《 《 、 解放 区的天 》、 不时有国 民党残 匪前来 骚扰 , 如 夫 当关 , 北碉 的火 《 打得好 》 《 、 谁养 活谁 》 等革命歌 等 七月下旬的一个清早 , 一股 国民党残 里 的败兵从 南门架桥撤退 ,
展 示 新 黄 山 弘 扬 徽 文 化
HUI ZHOU S 0CI S E AL CI NCE S
圜
婺源 , 九 四九年的几个瞬 间 一
口 毕新丁
乡 村
晚川流 不息去江湾奔县城 。少 数窜到 政府 人员被俘之 后,遣散 回来 了, 又 村 中, 门入 户抢 吃食 , 畈人 给这 由婺 源返 回安徽 。有 大批 走 不动 的 破 大
二月上旬 ,婺源 中心 区主力 , 在 批败兵取绰号 “ 打鸡队”。三十 日, 又 人 , 自找 祠 堂 厅 屋 席 地 坐 卧 , 狈 都 狼
熊 兆 仁 、 华 [ ] 导 下 , 婺 西 南 边 余 注 领 于
一
批 败 兵 到 大 畈 ,人 更 多 更 杂更 乱 , 不堪 。好心 的百姓存 一 片怜 悯之情 ,
境, 主动 出击, 消灭敌 人。在镇 头店 , 进 村后沿老街 串户 闯家 ,抢粮抢 物 , 还 送 些食 物 ,他 们 也 有 上 门讨 吃 的 。 打垮 了赣保 独立大 队一个 中队 , 活捉 拉夫侮 妇, 村遭大难。
大 队长 。月 中, 婺源 县伪 自卫 常备 中
三 十 日这 天 , 徽 省 主 席 张 义 纯 安
五月上 旬 , 在婺源 的解 放军 二野 地方 工作 队 ,开始 征 集公 粮支 援前
走近红色江西·婺源篇
走近红色江西·婺源篇作者:吴精通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5年第4期吴精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婺源是闽浙赣苏区的重要区域之一,先后驻设过中共闽浙赣省委、皖浙赣省委、皖赣特委、浮乐婺中心县委、婺源县委等领导机关,留下了方志敏、邵式平、寻淮洲、关英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
红十军攻打婺源1931年12月,经侦察得知,原驻防县城的国民党保安团调走,城防空虚。
红十军决定乘虚攻打婺源县城蚺城(紫阳镇)。
针对蚺城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靠山、四面高墙环绕这一情况,时任中共赣东北省委军委主席的唐在刚决定智取。
红军先派出一批侦察员,化装成普通群众混入城内,查清敌人的兵力布防,然后留在城内作为接应。
17日深夜,唐在刚率红十军第一团占领蚺城外的西山,构筑好进攻阵地。
凌晨,在城内侦察员的接应下,内外夹攻,从西面的宝婺门攻入城厢,俘虏保安中队40余人,缴获长短枪40余支,放出“囚犯”,烧毁国民党县政府办公楼。
1931年12月28日,《红色中华》以“皖赣红军攻下婺源”为题作了报道。
北上抗日先遣队清华破击战1934年9月29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主力从安徽休宁县岭南乡三溪村出发,越过省界进入婺源东北部的段莘、溪头二乡。
9月30日,先遣队主力经段莘阆山村,向婺源北部浙源、清华二乡前进,到清华圩附近的三望源时,遭遇国民党军第四十三旅阻击。
激战数小时,傍晚击退国民党阻击部队,攻克清华。
当晚,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清华、新桥湾、岭下、沱口、里村等地宿营。
10月1日,转入安徽省休宁县境。
北上抗日先遣队裔村阻击战谭家桥一战失利后,1935年1月3日,方志敏率领部队从休宁鹤城等地越岭进入婺源北部沱川乡。
4日经浙源进到段莘乡北部的官坑村和裔村一带,敌军第四十九师也尾追而至。
5日上午9时,先遣队后卫部队与尾追之敌国民党第四十九师第二九一团,在裔村禁止岭展开激战。
敌一部占领官坑亭左右两侧高地,另一部分两路攻占王村两侧山头。
红军先遣队则占领裔村与王村之间的高地禁止岭,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婺源历史建筑登记表范文
婺源历史建筑登记表范文一、地理位置婺源,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6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8万亩,耕地32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
二、文化起源“婺”指静女翌立,是上古汉语的词汇,唐开元年28年建县,唐政府自休宁、乐平两县各析出一部设立新县。
名曰:婺源。
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实际上,今天人们看到的星江就是古代的护城河。
婺源唐开元年间建县于清华,后来迁到弦高镇,古称冉城,历史上曾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
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
婺源博物馆更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
三、建筑布局婺源明清时代的徽式建筑遍布全县各乡村,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乡民故居,应有尽有。
这些建筑,有前堂后堂先后序列者,有数十栋连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铺成。
石建筑以沱川、思口、江湾、流头、浙源、龙山、许村和清华等乡镇的某些村庄更为集中,此外尚有廊桥、路亭、门楼、店面、戏台等。
婺源,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间处处掩映着飞檐翘角的民居,婺源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境内处处为景,犹如一个大公园。
文公山、鸳鸯湖、大鄣山、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堪称"生态奇观",江湾、李坑、晓起、江口、思溪延村、理坑等许多保存良好的古村落,与青山绿水、粉墙黛瓦、飞檐戗角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
在婺源,春可赏五色芳菲,夏可探清幽奇洞,秋可观漫山红叶,冬可访平湖鸳鸯。
走进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飞檐斗角的精巧雕刻,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面河而立,户连户,屋连屋,鳞次栉比,灰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布局紧凑而典雅。
从秦汉到明清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文化之旅
从秦汉到明清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文化之旅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延续至明清时代。
这片古墓群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
本文将带您一起踏上从秦汉到明清的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文化之旅。
一、秦汉时期的古墓群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的起源时期。
在这个时期,古墓群的建造开始兴盛起来。
这些古墓群多为贵族或富商的墓葬,其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墓葬内部常常陈设着丰富的文物和珍宝,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裕。
二、唐宋时期的古墓群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古墓群的建造更加精细和复杂。
墓葬内部常常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刻,展示了当时社会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观念。
同时,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为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三、明清时期的古墓群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期,也是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的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古墓群的建造更加庞大和宏伟。
墓葬的规模常常超过前两个时期,墓葬内部的陈设也更加豪华和奢侈。
同时,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也更加丰富多样,为研究明清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四、文化之旅的意义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文化之旅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艺术。
通过参观古墓群,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古墓群中的文物和艺术品也可以让我们欣赏到古代艺术的魅力和精湛技艺。
五、保护与传承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古墓群的保护工作,加强监管和管理,防止破坏和盗窃行为的发生。
同时,应加强对古墓群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古墓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这片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继续了解和传承。
六、结语江西上饶婺源古墓群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延续至明清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组织民间艺术表演队到武汉、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展演和旅游推介。
婺源县政府
4.奔赴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旅游交易会,开拓海外旅游市场。
婺源县政府
5.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6.举办首届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包括乡村文化旅游论坛等项目。
上饶市人民政府
2.提出建设“旅游大县、经济强县、文化名县”奋斗目标,确立发展生态经济,壮大三大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文化与生态旅游业)。
婺源县政府
3.政府主导,放手民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拿出最好的旅游资源对外招商,包括亚洲最大鸳鸯栖息地鸳鸯湖,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等。
婺源县政府
4.三清集团斥资2亿用于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明清古建筑群思口延村的开发。江湾景区以3830万元标价被江西立天唐人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拍得。
江西省旅游局
7.签订了3项地区旅游合作协议:与扬州市、镇江市签订了三地友好合作协议,与九江市、景德镇市、庐山、三清山签订了赣东北黄金线路联合推广合作协议,与香港、南京市、景德镇签署合作协议。
8.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推广长江中下游旅游产品的联合声明》,与安徽绩溪、旌德、黄山等市县共同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新品牌。
婺源旅游委
2.委托巅峰智业编制《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
婺源旅游委
3.启动婺源旅游形象标识(形象LOGO)征集。
婺源县旅委
4.举办篁岭晒秋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征稿。
婺源乡村文化发展
有限公司
5.签署了《赣东北旅游合作发展联盟公约》,赣东北旅游联盟成立。
婺源县旅委
6.2013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全国“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在江西婺源开幕。
年份
主要事件
主办单位
意义
上世纪
90年代
1.香港著名摄影大师陈复礼拍摄的婺源油菜花美景《天上人间》获得国际摄影金奖。
婺源旅游的第一阶段。“中国最美乡村“声名鹊.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婺源。
婺源旅游的第二阶段开启。放手民营,多元投资为婺源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婺源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
婺源县旅游局
2002年
1.县抬阁队80余人到南昌参加“民间艺术汇南昌”大型旅游促销活动,轰动整个南昌。
婺源县政府
2.联合“汉之旅”,组织1000余人旅游大篷车来婺源,迅速启动武汉市场。
婺源县政府
2003年
1.举办“绿色婺源”为主题的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包括举行海内外京剧票友联谊会、国际朱子研讨会、文物精品展览、婺源美食品尝游一系列活动。
2.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下设古建、朱 子、徽商、民俗、民艺、楹联、茶文化、砚文化、民间故事等 9个研究分会。
婺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3.打造全域油菜花景观:每年投入20万对油菜种植现金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婺源县政府
4.实施“花开百村”工程:出台果树种植激励措施,启动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套种开化果木工程,每年套种梨、桃树等15万余株。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江西省文联
江西省旅游局
上饶市人民政府
7.2013年济南旅游合作联谊会暨江西庐山、景德镇、婺源推介会在济南环联假日大酒店盛大举行。
济南旅游集散中心
济南万里行旅行社
山东泰山旅行乡村文化发展
有限公司
9.“醉美乡村、骑迹婺源”婺源县首届山地自行车骑行大赛举行。
中国旅游报社
江西省旅游局
5.第四届茶文化节开幕。
婺源县政府
6.“梦里老家,美丽乡村“宣传片在央视播放。
婺源县旅游局
7.利用国内大型旅游交易会等平台,赴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客源市场进行了宣传促销。
婺源县政府
2009年
1.文公山、鸳鸯湖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至此,婺源拥有4个4A景区。
婺源县旅游局
2.通过《婺源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的若干规定》,10年内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
婺源县政府
5.开展大篷车巡游、主题推广会、品牌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的市场营销活动。活动覆盖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多个传统客源地。
婺源县政府
6.央视播出“梦里老家“MV,以婺源风光为背景,由2010年《中国红歌会》年度总冠军郑璐演绎。
婺源旅游委
2013年
1.江湾景区成功创建5A,汪口景区获评4A景区。至此,婺源拥有1个5A景区,7个4A景区。
婺源旅游委
4.开通了“婺源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
婺源旅游委
5.在央视《中国新闻》节目中推出了新一版婺源旅游形象宣传片·乡愁篇。
婺源旅游委
6.石城秋色登录腾讯QQ界面,上亿QQ用户欣赏到婺源秋季美景。
婺源旅游委
7.登录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美国、加拿大、巴西、西班牙等地500多家媒体转载发表。
婺源旅游委
江西机场集团
中共婺源县委
婺源县人民政府
3.率先在全国同类景区中开通新浪、腾讯、人民官方微博。
婺源旅游委
4.央视财经频道在婺源举办了“婺源模式”高层论坛。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5.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完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婺源旅游委
6.打造“秋山红叶”景观,在全县各景区(点)大量栽植红枫、乌桕等秋季景观树种。
婺源县政府
3.2009年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举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上饶市人民政府
江西省旅游局
江西省文联
4.央视新闻联播播报全国旅游黄金周盛况时再度热播婺源旅游,省、市电视台及人民网、大江网等诸多媒体也从多角度报道婺源。
中央电视台
2010年
1.江西省2010年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在婺源召开。
农业部
文化部
中国文联
6.世博期间,2010江西婺源上海旅游推广周在上海城隍庙举行。
婺源县政府
7.婺源县旅游局更名为婺源县旅游委员会。
婺源县政府
2011年
1.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揭牌仪式暨2011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举行。
上饶市人民政府
江西省旅游局
2.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开展江西旅游形象推广活动,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成为推广首站,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旅游展示。
婺源县旅游委
婺源县体育总会
婺源户外运动俱乐部美利达骑行俱乐部
2014年
1.篁岭、五龙源漂流、严田古樟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至此,婺源已拥有1家5A景区,10家4A景区,创全国之最。
婺源旅游委
2.开展“改徽改古“景观工程,广泛宣传“徽风婺韵”。
婺源县政府
3.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合作,开通了婺源旅游短信欢迎平台,并公布了旅游热线。
2.下发《加快旅游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
婺源县政府
3.举办首届茶文化节,首次将旅游与茶业捆绑宣传。
婺源县政府
2005年
1.编制《婺源县公路沿线、景区景点非徽派建筑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投资2亿元,分3年对2900多栋非徽派建筑实施全面改造。
婺源县政府
2.举行“四个一百”促销活动:百名佳丽走进婺源,浙江百辆自驾车畅游婺源,百名剧组创作人员进驻婺源,百名记者摄影师聚焦婺源。
上饶市政府
上饶市旅游委
2015年
1.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首演。
婺源旅游委
2.江西上饶(呼和浩特)旅游推介会在内蒙古国航大厦成功举行。
上饶市人民政府
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3.海口和婺源共同举办“交换春天相约一夏”推介会,共同推进旅游互动新模式。
海口市政府
婺源县政府
4.央视《城市1对1》重磅推介婺源。
上饶市人民政府
江西省旅游局
2.开通港、粤、澳——“寻梦婺源”旅游专线。
婺源县政府
3.开展“浙婺手拉手”、“婺源乡村过大年”等旅游促销活动,参加各类推介会16次,参加苏浙沪闽皖赣六省市旅游合作活动。
婺源县政府
2004年
1.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编制《江西省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婺源县旅游局
5.出台《婺源县鼓励兴办私营旅馆优惠办法》,鼓励民营资本投资。
婺源县政府
6.编制《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2001-2005)》。
婺源县旅游局
7.遵照开发建设“规划先行”的原则,为鸳鸯湖、福山、大鄣山、汪口、羽中山、古城、萧江董公陵园、江金宏故里、文公山、理坑等旅游区编制总体规划。
婺源县旅游局
8.婺源县全县评为3A级旅游景区。
中央电视台
5.首届中国篁岭晒秋文化节在江西婺源篁岭景区开幕。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6.2015年秋季婺源旅游·长沙推介会开幕。
婺源县政府
4.举办“ 中国婺源乡村游”摄影大赛。
婺源县旅游局
2007年
1.引进三清山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合股等形式,组建婺源旅游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对全县景区及核心旅游资源实行集团化统一管理,统一对外宣传促销。
(三清山集团是婺源旅游股份公司最大的股东,占有公司股份的40%)。
婺源县政府
婺源旅游进入第三个阶段。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将全县资源整合,打造一个整体品牌,向外推广。
婺源县政府
5.2007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
江西省旅游局
上饶市人民政府
6.举办“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摄影大赛。
中国摄影家协会
婺源县政府
7.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村镇”,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首批旅游强县。
国家旅游局
2008年
1.在中国旅游总评榜上获评“2008中国旅游品牌十大景区”。
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
8.婺源赏秋攻略接连发布在国内四大门户腾讯、新浪、搜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