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在血液肿瘤病理诊断中地应用及意义(一)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
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意义(一)作者:联合病理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833一、病理外检中常用抗体标记上皮类标记·AE1/AE3最常用胞浆阳性着色,细丝状与低、中分子量角蛋白反应肝细胞为阴性,而胆管细胞阳性用于确定肿瘤为上皮源性·CAM 5.2胞浆阳性着色,细丝状包含CK8 和CK18,主要染色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腺上皮,正常鳞状上皮阴性用于染小细胞癌用于胸腺瘤和梭形细胞癌用于肝细胞癌:AE1/AE3 - CAM5.2 +用于乳腺外的Paget’s病·CK34BE胞浆阳性着色鳞状上皮和鳞状细胞癌阳性用于染前列腺的基底层细胞,鉴别浸润癌用于染涎腺肿瘤的肌上皮用于染Mallory 小体·EMA细胞膜/细胞浆阳性着色上皮标记的替代品浆细胞阳性,很好的内对照用于染滑膜肉瘤 EMA +用于大细胞分化不良性淋巴瘤 EMA +用于L&H 富于淋巴细胞的结节状何杰金用于脑膜瘤 EMA+ AE1/AE3 –用于浆细胞瘤常常 EMA +·CK7 和CK20胞浆阳性着色两者联合应用可鉴别很多种癌的原发部位CK7 常常在胃肠道的癌为阴性CK20 只有胃肠道癌和Merkel 细胞癌阳性间皮细胞标记·Calretinin细胞核和细胞浆阳性着色,核阳性着色为必需间皮强阳性,Sertoli和肥大细胞阳性用于鉴别间皮瘤(+)和腺癌(-),常加CEA用于鉴别梭形细胞间皮肉瘤(+)和其他的浆膜腔肉瘤(-)用于鉴别胸、腹水中的癌细胞和间皮细胞确定为间皮细胞,如大网膜内陷入的一团细胞或腺瘤样瘤神经元分化标记,如中枢神经细胞瘤帮助确诊心脏粘液瘤,几乎全为(+)白细胞标记·非何杰金淋巴瘤大致分类CD20 (L26),CD3怀疑T 细胞淋巴瘤者加UCHL-1(CD45RO)怀疑浆细胞瘤者LCA(CD45RB),CD79a, CD138小B 细胞淋巴瘤者,CD79a, CD43(MT1)·LCA (CD45RB)几乎所有的白细胞(+ )有些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大细胞分化不良性淋巴瘤、外周T 细胞淋巴瘤(- )经典Hodgkin 的R-S 细胞(-)以往浆细胞瘤(-),现(+)HE 下明确的淋巴瘤不必要染LCAB细胞相关标记·CD20 (L26)胞膜阳性着色,浆阳者不可判为阳性各阶段B 细胞阳性,除了原始的前B 和非常成熟的浆母、浆细胞用于染B 细胞淋巴瘤,除了小细胞、淋巴母细胞(不恒定)和浆细胞瘤(常-)梭形细胞胸腺瘤(+)·CD79a胞浆阳性着色,有/无核周聚集全B 细胞标记,包括浆母和浆细胞标记滤泡中心比mantle和滤泡间B要弱比CD20 贵得多用于鉴别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弥漫性小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瘤(常CD20–而CD79a >50% +T细胞相关标记·CD3 (polyclonal)胞浆阳性着色,核周凝聚,有时高尔基体也阳性极好的T 细胞标记,与CD43 不同,髓系细胞和组织细胞不着色极好的T 细胞和NK 淋巴瘤标记,虽然有些大细胞型T 细胞淋巴瘤阴性·CD43 (MT1)只有膜阳性才能判为阳性T 细胞、T 细胞淋巴瘤、真性组织细胞肿瘤、粒细胞肉瘤阳性一部分浆细胞瘤阳性小B 细胞淋巴瘤阳性,这一特点可辅助表明增生的小淋巴细胞为肿瘤性!EBV 感染的B 细胞阳性·UCHL-1(CD45RO)细胞膜阳性着色,有时Golgi 阳性,弥漫性胞浆阳性者非真阳性阳性:正常/ 反应性的T 细胞,组织细胞、粒细胞肉瘤和T 细胞淋巴瘤罕见情况下B 细胞淋巴瘤阳性·CD5细胞膜阳性着色T 细胞阳性,但极少B 细胞也阳性尤其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Mantle 淋巴瘤,而MALToma 和Marginal Zone 淋巴瘤阴性用于鉴别胸腺癌(CD5+)和其他癌瘤与激活相关的标记·CD30 (Ki-I,Ber-H2)只有膜染色和Golgi体染色才是真阳性正常淋巴滤泡周单个的大细胞为阳性激活的淋巴细胞阳性:如传单、弓浆虫感染、Kikuchi淋巴结炎等、浆细胞也阳性用于大细胞分化不良性淋巴瘤用于一些传统的大细胞淋巴瘤外周T和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些单个大细胞经典何杰金病中的R-S细胞,但非L&H细胞淋巴瘤样丘疹病等皮下CD30+的淋巴增生疾病一些浆细胞瘤胚胎性癌组织细胞标记·CD68(PGM1)胞浆内颗粒状阳性着色较好的组织细胞和单核细胞(包括浆样单核细胞)及其肿瘤的标记有些非组织细胞也可阳性,包括:肾小管、粒细胞肉瘤、恶黑、血管瘤样恶纤组等髓系细胞标记·Myeloperoxidase胞浆阳性着色,常呈颗粒状髓系细胞及其肿瘤的高度特异且敏感的标记奇怪的是在Kikuchi 淋巴结炎和狼疮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其中的组织细胞myeloperoxidase 也为阳性与淋巴瘤相关的标记·ALK-1(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1)胞核+ 胞浆阳性着色用于大细胞分化不良性淋巴瘤,不能证实ALK1+ 与良好预后有关用于一种罕见的大B 细胞细胞瘤,ALK1 阳性而CD20 阴性,但IgA 阳性·Bcl-2在核周围区阳性着色在正常淋巴结,生发中心阴性,但mantle 和滤泡间细胞强阳性在滤泡性淋巴瘤,(>80% 病例)生发中心强阳性,阴性不能排除滤泡性淋巴瘤也用于鉴别单核样B 细胞增生(- )和单核样B 细胞淋巴瘤(+ )有人用于诊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yclin-D1核阳性着色主要用于Mantle 区淋巴瘤,几乎所有病例均为阳性,有些可能为弱阳性与分化阶段相关的标记·Tdt细胞核阳性着色不成熟的T 或B 淋巴细胞标记,前T/ 前B 细胞用于诊断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诊断胸腺瘤(富于不成熟的T 细胞)肌原性标记·Desmin胞浆阳性着色平滑肌/ 骨骼肌及其肿瘤的良好标记,肌纤维母细胞有时也阳性,但肌上皮阴性一些间皮瘤阳性desmoplastic small cell tumor·MSA(Muscle-specific actin)胞浆阳性着色极好的肌源性标记用于·平滑肌、骨骼肌及其肿瘤·肌纤维母细胞及相关肿瘤(恶纤组、结节性筋膜炎等)·肌上皮及其肿瘤·血管周细胞肿瘤·一些间皮瘤血管原性标记·CD31细胞膜阳性着色内皮细胞、巨核系细胞/ 血小板阳性有时浆细胞/ 浆细胞瘤阳性主要用于诊断血管性肿瘤:特异且敏感用于识别骨髓中不正常的巨核细胞用于巨核细胞系白血病·CD34细胞膜+/-细胞浆阳性着色血管内皮/巨核细胞/血小板 +很好的血管标记,但特异性差多种肿瘤CD34阳性,包括:CD34阳性的肿瘤·a) Some myeloid leukemias (especially the primitive ones). ·b) Vascular tumors·c) Solitary fibrous tumor; angiomyofibroblastoma·d) Hemangiopericytoma·e)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 Mammary myofibroblastoma·h) Epithelioid sarcoma·i) Spindle cell lipoma·j) Scattered cells in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k)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血管原性标记·Factor VIII related antigen (F-VIII)胞浆阳性着色,常为颗粒状内皮细胞、巨核系细胞/ 血小板阳性主要用于血管原性肿瘤特异性好,敏感性差神经、神经内分泌及神经外胚层细胞浆阳性着色是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很好的标记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好·Paraganglioma ·Pheochromocytoma ·Neuroblastoma·Olfactory neuroblastoma ·Ganglioneuroma ·Ganglioneuroblastoma·PNET·Parathyroid tumor·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slet cell tumor·Pituitary tumor·Carcinoid tumor·Small cell carcinoma·Merkel cell carcinoma ·Thyroid follicular cell tumor ·Adrenocortical tumor·CgA胞浆内颗粒状着色染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小泡,因此神经元和神经节细胞阴性神经内分泌非常特异性指标,敏感性较差,阳性信号取决于瘤细胞内神经内分泌颗粒的多少小细胞癌:信号少类癌、Merkel细胞癌、甲状旁腺腺瘤等强阳性神经性肿瘤可阳可阴·GFAP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胞浆阳性着色星形细胞、室管膜细胞阳性,一些肌上皮阳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常阴性;一些外周神经鞘瘤可阳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常可阳性乳腺的肌上皮有时也可阳性·S-100细胞核+/-细胞浆阳性着色,核阳性着色为必需用处非常多:·glial cells, Schwann cells (astrocytoma, schwannoma, neurofibroma,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In benign nerve sheath tumors, almost all the tumor cells are positive; while in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usually only a fraction of the neoplasticcells are S100 positive. Note that S-100 protein antibody can also highlight the sustentacular cells that envelope the islands of tumor cells in paraganglioma and olfactory neuroblastoma.S-100·Melanocytes and nevus cells (Melanocytic nevus, malignant melanoma, malignant melanoma of soft parts/clear cell sarcoma of tendons and aponeurosis)·Myoepithelial cells·Fat cells (Lipoma, liposarcoma)· Cartilage cells (Chondroma, chondroblastoma, chondrosarcoma·Histiocytes of 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 (Rosai-Dorfman disease)·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 and Langerhans cells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Juvenile CML is often S-100 positive·HMB45胞浆内颗粒状着色恶性黑色素瘤和交界痣,而正常的痣细胞常为阴性肾和肝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被膜瘤肺的淋巴管肌瘤病、糖瘤·Melan-A胞浆内颗粒状着色阳性表达的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肾上腺皮质、性索(Leydig, granulosa)用于:·黑色素瘤·支持- 间质细胞瘤和颗粒细胞瘤·血管周细胞瘤·肾上腺皮质肿瘤与乳腺癌相关的抗体·ER细胞核阳性着色·PR细胞核阳性着色·Ki-67细胞核阳性着色G1, S, G2 and M phases of the cell cycle 阳性Ki-67 index: 阳性细胞所占比例·P53细胞核阳性着色正常细胞因P53蛋白很快降解故阴性,而恶性肿瘤中因突变或存在使P53稳定的因素,故可阳性·C-erBb2细胞膜阳性着色分级Herceptine 治疗还用于鉴别乳腺内/外的Paget’s病和恶黑用于乳腺内/外Paget’s病和表皮的一些透明细胞(Toker cell)用于显示Paget’s病切缘是否干净激素类抗体·Thyroglobulin胞浆阳性着色极好的甲状腺滤泡上皮及肿瘤的标记,分化极差的甲状腺癌可阴性·Calcitonin胞浆阳性着色极好的C细胞及髓样癌的标记,如CgA+则更支持髓样癌个别喉的类癌+·PTH (parathyroid hormone)胞浆阳性着色甲状旁腺细胞及其肿瘤的标记·垂体腺瘤类激素胞浆阳性着色GH,PRL,TSH,FSH,ACTH,LH·HCG胞浆阳性着色极好的滋养叶细胞及肿瘤的标记:绒癌、胚胎性癌等一些胃和膀胱的癌也可阳性·PSA胞浆阳性极好的前列腺癌标记有时膀胱和尿道周的癌也可阳性·TTF-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单纯的核阳性着色正常情况下只有甲状腺和肺泡上皮细胞阳性,大的支气管上皮阴性在肿瘤中:主要用于确定肿瘤来源于肺或甲状腺·AFP胞浆+/- 核阳性成熟组织中阴性,而胚胎性肝、胃肠道、神经上皮成分中+用于诊断肝细胞癌和肝母细胞瘤用于诊断胚胎性癌和卵黄囊瘤用于显示不成熟畸胎瘤中的神经上皮成分其他抗体·CD99细胞膜阳性着色正常存在于不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和胰岛细胞用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胸腺瘤(淋巴组织成分+)尤文氏肉瘤和PNET间叶性软骨肉瘤颗粒细胞瘤和支持细胞(Sertoli)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其他:滑膜肉瘤、血管周细胞瘤、脑膜瘤等·CD117 (c-Kit)胞膜阳性着色+/- 胞浆阳性,胞膜为必需正常时胃肠道的Cajal 细胞、黑色素细胞、肥大细胞阳性用于诊断GIST用于诊断mastocytosis用于诊断精原细胞瘤/ 无性细胞瘤·Inhibin胞浆内,常呈颗粒状着色用于诊断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Sertoli-Leydig细胞瘤用于诊断肾上腺皮质肿瘤·BRST-2(Gross cystic disease fluid protein-15, GCDFP-15)用于确定肿瘤来源于乳腺少部分汗腺、涎腺或其他肿瘤也可+·CEA细胞膜+/- 细胞浆阳性着色几乎所有的腺癌为阳性用于诊断乳腺/ 乳腺外的Paget’s 病,+ 而恶黑-显示涎腺或汗腺肿瘤中的腺体成分用于鉴别腺癌和间皮瘤用于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尤其是小细胞型用于诊断肝细胞癌前列腺癌的免疫组化表型·AE1/AE3 +·PSA +·P504S +·CK34BE -·P63 –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意义(二)作者:联合病理整理转贴自:中杉生物公司交流资料点击数:4071二、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一)免疫组织化学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重要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外科病理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如同组织化学染色一PAS、网染等一样,同时也是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在诊断性免疫组化中的质量控制是个重要问题。 美国生物染色委员会附属商品以及商品试剂信息标准化,美国食品及药品 管理局(FDA)通过美国病理学会批准出台一项政策, 列出了61种在一些严重疾病的诊断和/ 或监测中充分标 准的单克隆抗体,并要求制造商自政策发表之日起的 30个月内向FDA提交合适的产品使用申请,在此期间产 品虽被允许用于医学目的在市场销售,但制造商们必 须在产品上标明“未经法律批准,暂时供应以满足重 要的医学目的”。
7
免疫酶学技术还包括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 酶(APA-AP)系统[2] 及葡萄糖氧化酶─抗葡萄糖氧化 酶(GAG)系统等,这些技术与PAP技术相似,只 不过是将碱性磷酸酶或葡萄糖氧化酶代替辣根过 氧化物酶而已,据称这两种技术可以减少背景染 色的干扰,因为相应的内源性酶在组织中分布有 限,尤其是APA -AP技术更适用于血液标本染色。
28
抗体保存在不吸附蛋白质的材料中,如储存抗体中蛋白 浓度很低时(10-100mg/l),应另加隔离蛋白,以减少容器 对抗体蛋白的吸附,隔离蛋白常用0.1%-1.0%的牛血清白蛋 白。绝大多数已稀释的抗体应保存在4℃-8℃的条件下,以 免冻融对抗体蛋白产生有害的效应。抗体原液和已分离的 免疫球蛋白组分应保存于-20℃条件,避免反复冻融。冷冻 的抗体溶液应置于室温中缓慢地解冻,应绝对避免用高温 快速解冻。被细菌污染的抗体常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为了 防止细菌污染,可在抗体溶液中加入0.01%叠氮钠。抗体经 真空冷冻干燥后置-20℃以下可以保存2-3年,保存稀释后的 单抗应加入0.1%叠氮钠。大多数稀释抗体不可进行冷冻保 存,多数抗体可能会丢失抗原活性,多数抗体只要蛋白浓 度适当,可在4℃下保存数月。
5
PAP法是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复合物, 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抗体,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抗原 组成的可溶性复合物为五环状结构,3个分子辣根过 氧化物酶和二个抗体分子组成,极为稳定,比免疫 荧光法敏感100-1000倍,比酶桥法敏感20倍,其原理 是特异性初级抗体(一抗)的Fab段与组织抗原结合, 二抗(桥抗)在一抗与PAP复合物之间形成分子桥联, 此时一抗与PAP中的免疫球蛋必须是同一种属,以使 得衍生自其它种属的二抗,对一抗分子PAP中的FC段 及稳定成份都具有特异性。
免疫组化的在病理中的临床意义
13、意义:标记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
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
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有效。
预后越好。
预后越好。
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
ER、PE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治疗效果不好。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
野生型半衰期很短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喉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检测。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nm23蛋白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存活期相对较长。
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阳性反应弱阳性或阴性。
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
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
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
其他villin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和前列腺癌。
间皮瘤也经常为villin阴性表达,因此在一些情况下Villin还可以作为鉴别间皮瘤和腺癌使用抗体的一种。
【精编】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免疫 组化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和 分析,减少人为误差。
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
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统一的免疫组化操作指南和标准,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和可靠 性。
临床转化应用
加强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高肿瘤诊断和治疗水 平。
多学科合作
加强病理学、肿瘤学、免疫学等多学科合作,共同推动免疫组化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乳腺癌免疫组化诊断
总结词
乳腺癌免疫组化诊断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乳腺癌进行诊断的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特定抗原的表达,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分子分型,预测患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常见的乳腺 癌免疫组化指标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
肺癌免疫组化诊断
05
案例分析
乳腺癌免疫组化诊断案例
总结词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免疫组化在 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 。这些标志物的表达状态对于乳腺癌的分类 、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例如 ,ER和PR阳性提示患者可能对内分泌治疗 敏感,而HER2阳性则提示患者可能从靶向 治疗中受益。
总结词
肺癌免疫组化诊断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肺癌进行诊断的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对肺癌组织中特定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有助于肺癌的分类、分期和预后评估。常 见的肺癌免疫组化指标包括细胞角蛋白(CK)、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等。
结直肠癌免疫组化诊断
总结词
结直肠癌免疫组化诊断是利用免疫组织 化学技术对结直肠癌进行诊断的方法。
免疫组化在血液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一)
免疫组化在血液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一)ihc方法相对简单,但从取材到发报告之间环节较多,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检测结果偏差,甚至导致漏诊、误诊。
除ihc染色常规注意事项外,血液肿瘤标本的检测还有其特殊性。
1.标本的前期处理血液系统疾病病理诊断标本,主要是淋巴结、脾脏和骨髓组织。
与其它组织相似,造血细胞表面抗原不同其稳定性会有差异,从而对固定剂的耐受性不同。
组织固定的原则,是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作为固定剂,固定时间最好不超过24小时。
(1)淋巴结:贴近生活后快速紧固,等待非政府表面变软即可修块。
以淋巴结大小为直径,厚度不少于3mm,以并使非政府获得充份的紧固。
例如淋巴结中存有水肿、发炎成分,应当尽量除去。
非政府制片中的每个步骤都应当严苛掌控,以免毁坏非政府的抗原活性。
(2)脾脏:脾脏非政府很大,应当特别注意多点贴近生活;脾脏又就是贮血器官,Plectotropis量多,贴近生活时应尽量除去鳙的;贴近生活大小以2×2×7.5px为宜,贴近生活后尽快紧固。
在多块标本中,病理医师应当根据he切片,挑选出炎症显著的1~2块作ihc染色。
(3)骨髓非政府:特点为非政府大,主要为骨质,输血细胞弥漫于骨小梁之间。
在非政府制片的每个步骤都应当适当延长时间。
骨髓非政府制片须要退钙,酸性退钙液对抗原活性存有影响,常规采用的2%硝酸,脱钙不应超过3小时。
edta脱钙液偏碱性,比较温和,效果较好,只是时间长,约需24~48小时。
(4)骨髓涂片:某些情况下当骨髓组织取材不好,如太小或组织为骨皮质、血凝块等不能进行石蜡包埋制片时,可用骨髓涂片代替。
但注意骨髓涂片不能太厚,最好不混血。
涂片稍干后用甲醇:丙酮(1:1)固定90秒后染色。
涂片不能在室温下久存。
(5)外周血涂片:某些特殊情况不能采用穿刺骨髓取材时,可用外周血涂片代替。
前提是外周血有核细胞总数必须较多,结果才相对可靠,固定同骨髓涂片。
(6)组织印片:当疾病诊断和分型必需的标记物不能用于石蜡切片时,可用组织印片来补救。
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王银萍;闫旭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7(21)6
【摘要】免疫组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SterbBerger在酶标法的基础上以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方法学,在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在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80年代在外国开始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90年代在我国逐渐应用于临床工作。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和开发的抗体种类从最初的十几种发展到目前数百种抗体,这些抗体应用于临床科研的各个领域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1)疑难病例诊断和鉴别诊断;(2)判断肿瘤的预后;(3)对肿瘤治疗的相关靶点进行检测,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据。
【总页数】3页(P580-581,587)
【作者】王银萍;闫旭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
【相关文献】
1.免疫组化在妇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张晓芳;张廷国
2.免疫组化标记在子宫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国仪;周晓军;孟奎;马恒辉;石群立
3.免疫组化染色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徐伟莉
4.免疫组化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J], 廖广界
5.活检穿刺与免疫组化两种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J], 于洪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第一章绪论免疫组化技术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组织样本中潜在的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在显微镜下定位、鉴定并定量分析特定的细胞和分子。
在病理学中,它已经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辅助诊断和筛查技术之一。
当前,病理学、肿瘤学和临床生化学等领域广泛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临床病理诊断和分子病理学研究。
第二章免疫组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组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异性的抗体结合组织中的相应分子。
这些抗体分子与特定细胞类型或某些疾病状态的细胞产生的分子特异性结合,并产生一种细胞水平上的可视化标记。
通过将抗体标记与荧光物或染色剂一起使用,可以间接地分析和定量细胞分子的表达和定位。
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在细胞水平上观察特定基因的表达,并通过增加对亚细胞结构和它们出现的联系的理解,解决特定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性质中的疑点。
第三章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学中的应用在病理学中,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它可以评估细胞变异,对肿瘤的类型、分级、预后和预后预测有重要意义。
免疫组化技术已经用于对肿瘤组织的类型进行分类,如: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它还可以检测代表一定细胞表面的抗原以确定肿瘤组织来源,例如使用CD20抗体进行B细胞Lymphoma的诊断,使用CD31抗体检测肿瘤血管的形成。
此外,免疫组化技术还用于肿瘤标志物的诊断和治疗。
某些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肿瘤进展监测的指标。
例如,使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Ag)或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和进展进行监测。
第四章免疫组化技术在免疫病理学中的应用免疫病理学是一种依靠遗传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改进临床诊断水平和治疗方法的病理学分支。
它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疾病、变态反应及组织移植等领域,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实现对疾病的鉴定和随访。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组化技术有利于检测存在于组织中针对自身组织分子的自身抗体。
在Februus Syndr来临现象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识别出成堆的IgG和C3沉积组织中的分子和细胞类型,从而诊断皮肌炎。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前,免疫组化技术作为研究当今生物医学的主要工具,其最大特点便是能够显示组织细胞中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科研以及临床病理诊断中。
而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对于肿瘤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肿瘤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检查预防措施的认识。
本文从免疫组化技术原理角度出发,分析讨论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断;应用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研究人员的不断改良与完善,使得免疫组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深达医学领域中的各个学科。
病理诊断作为医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专业,主要研究人类不同疾病类型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发病过程中的机体形态,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主要为了提高医疗人员病因诊断的正确率,尽量减少错误诊断,特别是在诊断判定肿瘤疾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目前生命科学工作者必须熟悉掌握的一种新型技术形式。
因此,加强对免疫组化技术的研究,使之应用操作过程不断规范、完善,最大限度的发挥免疫组化技术在发病原因、病情机制中的诊断判定作用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一免疫组化技术原理免疫组化技术(又被成为免疫细胞化学),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通过对抗体结合组织中一些特殊抗原进行特别的染色,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内抗原的分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的技术,其中与这些抗体相结合的酶元素能够显示特异性抗体和组织内抗原的相互结合,这些抗体抗原的相互结合往往是以与这些抗体相结合的酶元素来进行显示。
主要是因为没有着色物质的特性,它跟抗体的结合使得一些有色物质在特性抗体与组织内抗原相结合的位置进行沉淀。
此外,甲醛在进行组织固定的时候对蛋白组织产生影响,促使蛋白凝固交联,使得蛋白质在此过程中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是对特异性抗体的结构影响不大。
在利用蛋白酶进行消化,将抗原决定镞中的一些杂蛋白进行清除,从而使其打开交联,在通过使用高压锅和微波等热抗原的修复工具,使抗原决定镞发生最大程度的暴露。
病理科免疫组化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意义
病理科免疫组化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意义病理科免疫组化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意义免疫组化技术是以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为其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方法学,在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在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免疫组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Sterb Berger在酶标法的基础上发明的,80年代在外国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和诊断,90年代初在我国逐渐开始应用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抗体种类从研发开始的十几种发展到目前数百种抗体应用于临床科研的各个领域,我国在临床病理诊断上可用抗体293种。
由于抗体较昂贵,所以各院根据活检量和病种不同选择不同的抗体,这些抗体对大部分疑难病例的诊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对病人的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常用的抗体分四大类1.上皮性标记物:CK high(AE3),CK low ,CK-pan,CK19,CK7,CK20,EMA,CEA,-CA15-3,SCLC , E-Caldeherin, CA125, Tg(甲状腺球蛋白) ,TTF-1AFP。
这些抗体阳性,表明肿瘤组织起源于上皮组织,如果是恶性肿瘤,就是癌2.间叶组织标记物:SMA ,Desmin,Vimentin,Lysozyme,AACT , CD68 MyoD1,CD117,这些抗体阳性,表明肿瘤组织起源于间叶组织,如果是恶性肿瘤,就是肉瘤。
3.神经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 ,Synaptophysin,NSE,S-100:NF (神经纤维丝蛋白),GFAP,CD99,CD56。
4淋巴细胞标志物:T cell标记物:CD3, CD45RO , CD43, CD5, CD8,CD4,ALK,GranmB , CD56 。
B cell标记物:CD-20 ,CD79a ,CD23,CD10 ,Kappa ,Lambda CD21 CD38 ,CyclinD1 ,Bcl-2。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免疫组化,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像是医学界的“侦探”,帮助医生找出病理诊断中的“嫌疑犯”。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那些事儿,保证你听了之后,对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1. 什么是免疫组化?免疫组化,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免疫反应和组化的手段来检测组织中的特定成分。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是给细胞穿上特定的“衣服”,让它们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
想象一下,一个派对上,只有穿着特定颜色衣服的人才能入场,这样就能轻松识别出哪些细胞是我们要关注的。
1.1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其实不复杂。
我们使用一些特殊的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专属侦探”,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
当抗体和抗原结合后,我们再通过染色的方法把这些“嫌疑犯”染上颜色,这样一来,在显微镜下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它们的存在。
1.2 免疫组化的优势说到免疫组化的优势,真的是可以写一篇小论文。
首先,它的特异性高,能精准地识别细胞类型。
比如说,在肿瘤组织中,某些抗原的表达量可高可低,免疫组化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肿瘤的性质,简直就像给病理医生装上了“透视眼”。
其次,它的灵活性也很强,能够应用于多种不同的组织样本,不管是肿瘤、感染,还是炎症反应,免疫组化都能派上用场。
2.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一说到免疫组化的应用,真的是无所不包!在病理诊断中,它帮助医生做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决定。
2.1 肿瘤的分类和分级在肿瘤的诊断中,免疫组化简直就是“神兵利器”。
通过对肿瘤细胞中特定抗原的检测,医生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甚至还可以了解它的分级。
这就像是在侦探小说中,通过蛛丝马迹找出真相,有了免疫组化的帮助,医生们能更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2.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除了肿瘤,免疫组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也大展身手。
像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这些病,免疫组化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体内的自抗体,从而揭示病因。
血液科疾病的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
血液科疾病的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血液科疾病是指那些与血液有关的各种疾病,包括血液恶性肿瘤、血小板疾病、出血性疾病等。
针对这些疾病,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介绍血液科疾病的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组织学原理和方法1. 组织学原理组织学是研究组织结构和形态特征的学科,对于血液科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可以了解细胞形态学特征、器官结构和组织病理变化。
2. 组织学方法(1)组织取材:常见的组织取材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标本、切片和活检等。
对于血液科疾病的组织学分析,常用的样本来源包括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等。
(2)组织固定:组织取材后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乙醛等。
(3)石蜡包埋:为了方便切片,固定后的组织需要进行石蜡包埋处理,使组织变得坚硬并易于切割。
(4)切片染色:切片后的组织需要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和分析。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二、免疫组化分析原理和方法免疫组化分析是一种利用抗体识别特定抗原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血液科疾病的诊断中。
1. 免疫组化原理免疫组化分析是基于免疫学原理,通过标记抗体来检测特定抗原的存在。
在血液科疾病的诊断中,常用的抗原包括各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分子等。
2. 免疫组化方法(1)抗原检测: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抗原检测。
常用的抗体选择包括CD标记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2)标记反应:标记抗体通常通过荧光染料、酶、金标记等方法进行反应,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3)观察与分析:标记反应后的样本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或者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等,根据标记的抗体类型和抗原的分布来分析细胞类型、分子表达等信息。
三、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在血液科疾病中的应用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在血液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液恶性肿瘤的诊断:通过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可以确定肿瘤类型、分级和分期,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来判断生物组织或细胞类型的方法。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免疫组化技术简介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识别并结合组织或细胞中的抗原,再通过染色反应来检测这种结合。
一般来说,在对生物样本进行染色前,首先用抗体对样本中的目标蛋白进行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然后用染色反应来标记这些结合的目标蛋白。
最终,针对样本中的目标蛋白进行可视化、定量化、或者定位分析。
二、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病理诊断是基于组织学病理学的专业诊断,其核心是对患者组织样本的各种形态学和变化的观察、分析和诊断。
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为病理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手段。
(一)肿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确定肿瘤的类型、源头和生长模式等。
比如,利用CK、EMA、TTF-1等抗体,可以区分出肺癌和乳腺癌;利用P63、34βE12等抗体,可以区分出膀胱癌和乳头状腺瘤;利用CDX-2、Villin等抗体,可以区分出结直肠腺癌和胃癌。
(二)血液病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技术在血液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利用CD3、CD20等抗体,可以明确T细胞淋巴瘤与B细胞淋巴瘤;利用CD138、Kappa、Lambda等抗体,可以区分出浆细胞病。
(三)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技术在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病理诊断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多发性硬化病的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来观察和分析炎症反应细胞和钙结合蛋白在病变区域的分布,以及观察和分析病变是否与某些病原体相关。
而在肌肉系统的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肌肉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中的钙调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肌钙蛋白等。
三、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随着生物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和推进,免疫组化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技术简介 •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技术最新进展与展望
01 免疫组化技术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抗原-抗 体反应原理,通过标记抗体来检 测组织或细胞内特定抗原物质的 方法。
鉴别诊断
对于形态相似的肿瘤,免疫组化技术 可以通过检测不同的抗原表达,帮助 医生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
肿瘤分型与分级
分型
根据肿瘤细胞抗原的表达情况,可以 将肿瘤分为不同的亚型,有助于制定 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分级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 增殖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评估肿瘤 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 参考。
探索疾病发生机制
确定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和定位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分子,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 分子等。
揭示疾病发病机制
通过分析特定分子在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 依据。
药物靶点筛选与验证
筛选潜在药物靶点
免疫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分析免疫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中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有助于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和 机制,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4 免疫组化技术最新进展与 展望
高灵敏度与特异性抗体研发
01
针对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等 关键分子,研发更具有高灵敏 度和特异性的抗体,提高免疫 组化检测的准确性。
02
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通过筛 选和优化,获得更具有针对性 的抗体,降低交叉反应和假阳 性率。
结果的判断。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简称IHC)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组织或细胞内的特定蛋白结合,然后利用染色剂的染色方法,来检测和显示蛋白质的存在和定位的技术。
在临床上,免疫组化已经成为肿瘤学和病理学的重要手段,常用于诊断、预后评估以及预测治疗反应等方面。
以下是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1.细胞增殖标志物:免疫组化可以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如Ki-67和PCNA。
这些标志物可以用来评估肿瘤的增殖活性,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并指导治疗。
2.乳腺癌指标:在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免疫组化可以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类型、分子亚型和预后,以指导个体化治疗。
3. 乳腺癌转移指标:在乳腺癌转移的诊断中,免疫组化可以检测细胞角蛋白(CK)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等标志物,以协助鉴别转移瘤和原发瘤的关系。
4.结直肠癌指标: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免疫组化可以检测同种异质性结合素(CDX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DNA错配修复相关蛋白(MMR)等标志物。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类型、分子亚型和预后,以指导治疗选择。
5.皮肤癌指标:在皮肤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免疫组化可以检测S100蛋白、黑色素瘤抗原(HMB45)等指标,以帮助判断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之间的区别。
6.血液肿瘤指标:在血液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免疫组化可以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6(BCL-6)和CD20等标志物。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类型、分子亚型和预后,以指导治疗选择。
7.神经内分泌肿瘤指标: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免疫组化可以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肾上腺素甲醛化酶(PNMT)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类型、分子亚型和预后,以指导治疗选择。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研究摘要】伴随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免疫组织的化学以及众多分子的生物学应用,促使肿瘤的临床诊断技术有了长远进步。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肿瘤的临床诊断水平,而且也进一步客观反映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临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标准化应用问题、抗体不稳定性、非特异的染色问题等。
为了有效提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主要介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改进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肿瘤病理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097-02The Application of Immu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in Pathological Diagsis of Tumor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Abstract】Clinical diagsis of tumor has had a long-term progres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ell bi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 of immulogic tissue and molecular biology. The widespread use of immu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in pathological diagsist on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diagsis of tumor effectively, but also reflec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linical operation of immuhistochemical techlogy objectively. These problems include standardized application problems, antibody instability, andnspecific staining problem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mmu histochemical technique in pathological diagsis of tumor, this study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immuhistochemical technique in pathological diagsi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linical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immu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tumo pathological diagsis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简称免疫组化)是临床病理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是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基本理论上开展的全新病理诊断技术,具有特异性强与灵敏度高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中,为肿瘤的治疗与预后提供重要指导性依据[1]。
病理科免疫组化在临床上地应用及其意义
病理科免疫组化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意义免疫组化技术是以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为其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方法学,在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在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免疫组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Sterb Berger在酶标法的基础上发明的,80年代在外国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和诊断,90年代初在我国逐渐开始应用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抗体种类从研发开始的十几种发展到目前数百种抗体应用于临床科研的各个领域,我国在临床病理诊断上可用抗体293种。
由于抗体较昂贵,所以各院根据活检量和病种不同选择不同的抗体,这些抗体对大部分疑难病例的诊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对病人的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常用的抗体分四大类1.上皮性标记物:CK high(AE3),CK low ,CK-pan,CK19,CK7,CK20,EMA,CEA,-CA15-3,SCLC , E-Caldeherin, CA125, Tg(甲状腺球蛋白) ,TTF-1AFP。
这些抗体阳性,表明肿瘤组织起源于上皮组织,如果是恶性肿瘤,就是癌2.间叶组织标记物:SMA ,Desmin,Vimentin,Lysozyme,AACT , CD68 MyoD1,CD117,这些抗体阳性,表明肿瘤组织起源于间叶组织,如果是恶性肿瘤,就是肉瘤。
3.神经及神经分泌标记物:CgA ,Synaptophysin,NSE,S-100:NF (神经纤维丝蛋白),GFAP,CD99,CD56。
4淋巴细胞标志物:T cell标记物:CD3, CD45RO , CD43, CD5, CD8,CD4,ALK,GranmB , CD56 。
B cell标记物:CD-20 ,CD79a ,CD23,CD10 ,Kappa ,Lambda CD21 CD38 ,CyclinD1 ,Bcl-2。
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同学们呀,今天咱们来唠唠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这可是个特别有趣又特别重要的事儿呢。
免疫组化呀,就像是肿瘤诊断里的一个小侦探。
肿瘤这个坏家伙呢,有时候藏得可深了,我们肉眼看或者普通的检查方法,可能都发现不了它的小秘密。
但是免疫组化就不一样啦,它能通过对肿瘤细胞里面的一些特殊的蛋白呀、抗原呀进行检测,就好像能找到肿瘤细胞的身份证一样。
比如说,在一些肿瘤里,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会有不同的抗原表达。
免疫组化就能精准地发现这些不同的表达。
像在乳腺癌的诊断里,如果发现癌细胞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或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2(HER - 2)的特定表达情况,这对医生判断乳腺癌的类型、预后还有制定治疗方案都有着超级大的帮助呢。
再比如说肺癌,免疫组化可以帮助区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这两种肺癌的治疗方法可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诊断错了,那治疗可就走弯路了。
免疫组化就能像一个很细心的小助手,在肿瘤细胞的微观世界里,找到那些能区别它们的小标志。
而且呀,免疫组化还能帮助我们判断肿瘤是原发的还是转移来的。
有时候身体里某个地方发现了肿瘤,但是我们不知道它是从别的地方转移过来的,还是就在这个地方原发的。
免疫组化通过检测一些特殊的标志物,就能给我们提供线索。
就好像追踪一个小贼的来路一样,看看这个肿瘤细胞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在肿瘤的分级方面呢,免疫组化也有着自己的功劳。
它可以检测一些和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标志物,从而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是高还是低。
这就像给肿瘤这个“敌人”定个战斗力等级一样,恶性程度高的,我们就要用更厉害的治疗手段去对付它;恶性程度低的,可能治疗方法就会温和一些。
还有哦,在肿瘤的靶向治疗中,免疫组化更是大显身手。
现在很多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的。
免疫组化就能告诉我们肿瘤细胞上有没有这个靶点,就像给肿瘤细胞做个小体检,看看它适不适合用这种靶向药。
免疫组化技术在血液科学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在血液科学中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指在组织学研究中用荧光、酶标记等方法检测特定蛋白质或抗原的技术。
在血液科学中,免疫组化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血液肿瘤的诊断中,其作用不可替代。
血液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三个方面的检测。
其中,免疫组化技术是组织学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特异的抗体与肿瘤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结合,可以准确地确定肿瘤类型,对于诊断不明确或难以区分的血液肿瘤尤为重要。
临床应用中,免疫组化技术被用于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
例如,对于淋巴瘤的检测,可以采用CD45、CD20、CD3、CD5、CD10、CD23等免疫组化抗体,对于骨髓瘤的检测,可以采用CD138、CD38、CD56、Kappa、Lambda等抗体。
这些抗体都能够精准地筛选出患者的肿瘤类型,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除了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细胞凋亡标志物、细胞信号传导蛋白等。
例如,Ki-67、PCNA等标志物可以用来确定细胞增殖状态,Caspase-3等标志物则可以用来确定细胞凋亡状态。
这些标志物可以反映出细胞的健康状况,对于某些血液疾病的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组化技术在血液科学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近年来免疫组化技术已被用于检测血液肿瘤中的免疫相关基因和表观遗传修饰,在进一步揭示血液肿瘤发生机制和诊断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手段。
总的来说,免疫组化技术在血液科学中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诊断方面,还提供了更为准确、快速、高通量的技术手段用于血液肿瘤的研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将来这一技术在血液科学中的应用前景无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组化在血液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一)IHC方法相对简单,但从取材到发报告之间环节较多,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检测结果偏差,甚至导致漏诊、误诊。
除IHC染色常规注意事项外,血液肿瘤标本的检测还有其特殊性。
1.标本的前期处理血液系统疾病病理诊断标本,主要是淋巴结、脾脏和骨髓组织。
与其它组织相似,造血细胞表面抗原不同其稳定性会有差异,从而对固定剂的耐受性不同。
组织固定的原则,是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作为固定剂,固定时间最好不超过24小时。
(1)淋巴结:取材后迅速固定,待组织表面变硬即可修块。
以淋巴结大小为直径,厚度不超过3mm,以使组织得到充分的固定。
如淋巴结中有淤血、坏死成分,应尽量除去。
组织制片中的每个步骤都应严格掌握,以免破坏组织的抗原活性。
(2)脾脏:脾脏组织较大,应注意多点取材;脾脏又是贮血器官,含血量多,取材时应尽量除去积血;取材大小以2×2×7.5px 为宜,取材后尽快固定。
在多块标本中,病理医师应根据HE切片,挑出病变明显的1~2 块作IHC 染色。
(3)骨髓组织:特点为组织小,主要为骨质,造血细胞充斥于骨小梁之间。
在组织制片的每个步骤都应相应缩短时间。
骨髓组织制片需要脱钙,酸性脱钙液对抗原活性有影响,常规采用的2%硝酸,脱钙不应超过3小时。
EDTA脱钙液偏碱性,比较温和,效果较好,只是时间长,约需24~48小时。
(4)骨髓涂片:某些情况下当骨髓组织取材不好,如太小或组织为骨皮质、血凝块等不能进行石蜡包埋制片时,可用骨髓涂片代替。
但注意骨髓涂片不能太厚,最好不混血。
涂片稍干后用甲醇:丙酮(1:1)固定90秒后染色。
涂片不能在室温下久存。
(5)外周血涂片:某些特殊情况不能采用穿刺骨髓取材时,可用外周血涂片代替。
前提是外周血有核细胞总数必须较多,结果才相对可靠,固定同骨髓涂片。
(6)组织印片:当疾病诊断和分型必需的标记物不能用于石蜡切片时,可用组织印片来补救。
将新鲜软组织取材后,按取材大小平放于干净的载玻片上,轻压,然后垂直取下标本,组织表面的细胞即印在玻片上,风干,固定同骨髓涂片。
组织印片与冰冻切片相似,由于形态不好,除特殊情况外,临床上尽量不用。
2.IHC所采用的检测系统IHC染色方法很多,如免疫荧光、免疫酶标、免疫金标。
免疫酶标是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产物,通过光镜对细胞表面或细胞内抗原进行定位。
免疫酶标以其标记酶不同又分为标记过氧化物酶(HRP)法,如ABC、SP及相应二步法;标记碱性磷酸酶(AP)法,如SAP及相应的二步法。
葡萄糖氧化酶(GOD)分子量较大,具有较多的氨基酸,在标记时易形成广泛的聚合,影响酶活性,现已较少使用。
目前最常用的是SP、SAP及二步法。
脾脏、淋巴结切片IHC染色可采用SP及相应的二步法,DAB 显色。
此法敏感性高,阳性定位准,保存时间长。
而骨髓中的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组织细胞含有丰富的内源性HRP、H2O2处理效果不理想,可造成非特异着色而影响结果的分析。
故在做骨髓切片、骨髓涂片、外周血涂片染色时,我们常选择AP标记的SAP及相应的二步法,核固红或BcLP/NBT 显色。
此系统敏感性尚好,但定位不及SP法,保存时间较短。
3.抗体的选择抗体的正确选择是IHC染色的关键。
血液系统肿瘤免疫分型主要用CD系列的白血病分化抗原。
考虑到患者对检测费用的承受能力,在病理诊断中,主要采用认真而全面的HE形态学观察提出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意见,再据此选择适应的抗体。
这就需要病理医师准确掌握各种抗体的作用,适应范围和可能发生的交叉反应。
选择抗体的原则是:(1)当造血系统肿瘤(主要是淋巴瘤)与其它非造血系统未分化小细胞肿瘤难以区分时,首先选用LCA、NSE、CK等抗体组合,以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
(2)病理诊断需作IHC来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时,要根据组织形态学,考虑首选的抗体与鉴别诊断的抗体,首选抗体中至少应用两个以上的抗体联合检测。
鉴别诊断的抗体应选敏感性强及广谱的抗体。
(3)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有很大差别,在选择抗体时,要兼顾到这两个方面。
如T细胞淋巴瘤,选择敏感性好的CD45R0与特异性强的CD3组合。
同时,由于现有检测抗体并非白血病细胞特异性试剂,而是针对不同人血细胞分化抗原的单抗,因此进行分型时,需要配套抗体联合使用、综合分析、统一判断。
4.检测结果的分析IHC 染色理想的结果是:阳性反应部位明确、色泽鲜艳、背景清晰、对比度好。
但由于诸如石蜡制片质量、不同组织内源性因素、不同厂家、不同批号抗体质量的差异、抗原修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染色结果并不一定理想。
所以病理医师在分析结果时,首先要分清阳性细胞是反应性细胞,残留细胞还是肿瘤性细胞,在确定阳性肿瘤细胞后,一般根据以下几方面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
(1)阳性定位:阳性细胞的定位是IHC诊断的重要依据。
不同抗原阳性表达可分别定位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膜/质、核/质等不同部位,不在特定部位表达应视为阴性。
(2)阳性强度和阳性率:依据欧洲EGIL免疫分型建议,如果正常细胞成分在骨髓和外周血中只占极少部分时,具有某些分化相关抗原的髓系细胞>20% 、淋系细胞>30% 则考虑白血病细胞。
但也不能仅依靠阳性率的高低作为分型的唯一依据。
某一种标记只要是瘤细胞,即使数量不多亦可作为分型依据。
阳性强度取决于细胞中抗原含量的多少,也与肿瘤细胞分化的不一致性有关,致使阳性表达有强弱之分。
(3)阳性细胞的分布:骨髓及外周血涂片、骨髓组织切片,在多数情况下,阳性标记瘤细胞呈弥漫性或散在性均匀分布,偶见小灶性分布,如转移癌、淋巴瘤累及骨髓的部分类型。
故阳性结果常以计数阳性率来表示。
如阳性标记细胞有形态上的异常再加以注明。
而脾脏、淋巴结细胞密度大,正常情况下T、B淋巴细胞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一般B淋巴细胞占整个淋巴细胞群体的25~50%,T淋巴细胞约占50~75%。
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分布也不同,所以计数百分率不完全准确。
确定单克隆性增生:大多数情况下,T或B阳性瘤细胞占绝对优势,在正常应该分布较少的区域也广泛增生;有时T、B两系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可能是由于交叉反应或双标记所致,应选择更特异的抗体检测;个别情况下T、B标记均不满意,则以HE瘤细胞形态特点来确定类型。
阳性细胞数量只是诸多判定因素之一,阳性瘤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是淋巴瘤分型的重要依据,如滤泡性淋巴瘤生发中心BcL-2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性大细胞CD20阳性及生发中心BcL-6阳性;霍奇金淋巴瘤H/RS细胞CD30阳性均具有诊断意义。
(4)如何区别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反应:IHC染色结果有时并不理想。
如何区别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呢?一般来说,特异性反应产物常分布于特定部位,多定位于单个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且与阴性细胞相互交杂分布,由于细胞内含抗原量不同,表现在同一切片上出现不同强度的阳性染色结果。
非特异性反应常表现为:无一定的分布规律,阳性不限于单个细胞,而在某一部位成片均匀着色;细胞和周围结缔组织无区别;组织边缘及皱折处呈现很强的染色。
二、IHC在肿瘤组织细胞来源鉴别中的应用肿瘤组织来源的鉴别仅适用于靠形态学不能确定来源的异常细胞。
最常见为恶性未分化小细胞肿瘤的鉴别。
波形蛋白Vimentin在很多肿瘤中都可表达,特异性较差,必要时加做肌源性标记物如myosin、Desmin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血液系统肿瘤LCA均为阳性。
树突状细胞肉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常不表达;少数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NK/T 细胞淋巴瘤LCA 也可阴性;霍奇金淋巴瘤亦不表达。
故不能因为LCA 阴性而完全排除淋巴瘤的可能。
在排除了其它组织来源的基础上,可考虑增加其它抗体检测。
三、IHC在血液系统良恶性疾病鉴别中的应用组织形态学诊断中最易误诊的血液系统良恶性疾病主要是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与恶性淋巴瘤,误诊率可高达10~30%;如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
利用特异性单抗IHC染色,往往能达到较理想的鉴别效果。
B淋巴细胞在分化的大多数阶段存在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SIg),每个B细胞可表达一种以上Ig重链,但只表达一种Ig轻链,K或λ。
正常B细胞群体分泌的Ig轻链K和λ比例为2:1。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为良性多克隆性增生,B淋巴细胞同时表达K和λ。
当淋巴组织发生肿瘤性增生时,起自单个克隆的B淋巴细胞则单一性表达K或λ,两者比例可达1:10以上。
因此,Ig不仅能证实B细胞来源,而且限制性轻链表达又是鉴别B细胞肿瘤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实践中Kappa、Lambda这两种标记物并不理想,正常浆细胞可阳性,B细胞肿瘤有时阳性检出率较低。
因此,该标记物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B细胞恶性淋巴瘤,应结合其它B细胞标记。
还有30~40%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不表达Ig轻链。
当缺乏Ig轻链而全B标记阳性时,常考虑肿瘤的可能。
诊断确有困难时,辅以Ig重链(IgH)基因重排检测,可以有助于诊断。
T-淋巴瘤缺乏克隆性标记抗体,可选用全T细胞标记物来鉴别。
T淋巴细胞绝大部分表达CD2、CD3、CD5、CD7,同时CD4与CD8之比约1~5:1,极少有CD4-/CD8-或CD4+/CD8+的情况。
当增生的T细胞CD4/CD8比例增大或缩小,或出现双阴性,双阳性,或丢失一个或多个全T细胞抗原时,应高度怀疑T细胞淋巴瘤。
必要时,TCR受体基因重排有助于诊断。
30~40%的滤泡性淋巴瘤(FL)不表达Ig轻链,与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的鉴别,主要靠BcL-2来实现。
正常淋巴组织中。
套区小B细胞,T区大部分细胞表达BcL-2而滤泡中心细胞不表达。
FL时,肿瘤性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细胞则BcL-2阳性。
CD10强阳性表达也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诊断仍有困难时,BcL-2/JH融合基因重排阳性有助于FL的诊断。
四、IHC在髓系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髓系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是基于正常血细胞从多能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熟为功能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抗原的出现、表达增多与减少甚至消失与血细胞的分化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这些抗原的表达与否可作为鉴别和分类血细胞的基础。
白血病细胞仍能表达正常血细胞所具有的抗原,因而仍可依据其抗原的表达谱对白血病进行分型。
1.急性髓系白血病是髓系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
目前,商品化的髓系抗体针对髓细胞分化的阶段性不十分明显,加上一些抗体不能用于石蜡切片或效果不好,使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在病理学领域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BM石蜡包埋组织IHC染色对鉴别AML各亚型虽有一定帮助,但目前还不能用抗体鉴别AMLMO~M5各亚型,须结合其它检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详见流式细胞术在血液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