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
灌溉排水工程技术pdf
灌溉排水工程技术PDF一、灌溉工程技术1. 灌溉定义与重要性灌溉是指将水输送到农田、草地、林地等需要补水的土地,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灌溉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2. 灌溉方式与技术(1)地面灌溉:通过灌溉渠道将水输送到田间,通过浸润土壤来补给水分。
包括漫灌、喷灌、滴灌等方式。
(2)地下灌溉:通过铺设地下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部位,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3)节水灌溉:采用各种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微喷等,以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流失,提高灌溉效率。
3. 灌溉工程设计(1)水源选择与开发:根据地域特点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宜的水源,如河水、湖水、地下水等。
(2)灌溉渠道设计:根据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作物分布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灌溉渠道,确保水能够均匀地输送到田间。
(3)灌溉制度制定: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水分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包括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溉次数等。
二、排水工程技术1. 排水定义与重要性排水是指将农田、草地、林地等土地上多余的水分排出,以防止水分过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有效的排水系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2. 排水方式与技术(1)明沟排水:通过挖掘明沟将多余的水分排出。
适用于土地平坦、排水量较大的地区。
(2)暗管排水:通过铺设地下暗管将多余的水分排出。
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排水方向和排水量。
(3)泵站排水:在低洼地区或需要提升水位的地区,可采用泵站排水的方式将多余的水排出。
3. 排水工程设计(1)排水流域划分:根据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气候等因素,将排水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流域,便于管理和维护。
(2)排水路线选择:根据流域特点和水流方向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排水路线,确保排水顺畅。
(3)排水泵站设计:在需要提升水位的地区,应设计合理的排水泵站,以提高排水效率。
城市绿地养护工程灌溉与排水
城市绿地养护工程灌溉与排水摘要城市绿地的养护工程中,灌溉和排水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灌溉措施可以确保绿地植物的健康生长,而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水涝和水污染。
本文介绍了城市绿地养护工程中灌溉和排水的一些常用方法和策略。
1. 灌溉方法1.1 定时喷灌定时喷灌是常见且有效的灌溉方法之一。
通过设置定时器,使喷灌系统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喷水,保证植物根部得到足够的水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绿地,可以节约水资源,并且操作方便。
1.2 雨水收集利用利用雨水作为灌溉水源可以节约自来水资源,并且雨水中含有较高的养分,有助于植物生长。
在建设城市绿地时,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
这种方法环保且经济效益明显。
2. 排水系统2.1 雨水排放为了避免雨水在绿地上积聚导致水涝问题,需要设置良好的雨水排放系统。
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沟、雨水下水道等方式,将雨水迅速排放出来,确保绿地的排水畅通。
2.2 污水处理在城市绿地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污水排放问题。
为了防止污水对绿地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建立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
例如,可以利用生物过滤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结论城市绿地养护工程中的灌溉和排水是保证绿地健康的重要环节。
定时喷灌和雨水收集利用是常用的灌溉方法,能够节约水资源并提高植物生长的质量。
而良好的雨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可以防止水涝和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在城市绿地养护工程中,应合理选择和结合这些方法和策略,以保证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九章:灌溉排水的影响、效益及评价
第一部分 灌溉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和评价
第一节 灌溉排水对环境的影响
一、灌溉排水对区域水文循环的影响
二、灌溉排水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灌溉可造成局部地区的空气温度、湿度及土壤状况 的改变,小范围的灌溉主要改变农田小气候。 三、灌溉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
四、灌溉排水对土壤的影响 合理灌溉可以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改善作物的 土壤环境条件,改良土壤反之,则破坏土壤结构,形成沼 泽化、盐碱化,恶化土壤环境。 五、灌溉回归水对水质影响 灌溉回归水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河流的水质,使河水所含盐 分、养分、农药、水量、悬浮和沉淀物质等增加。 六、灌溉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由于灌溺提供的湿润条件,某些虫类可能大量繁殖生长并 导致农作物和人畜的病害。 七、灌溉对社会经济的影晌 人类文明与灌溉紧密相连。大型灌区涉及到不同的行政区 划而易引起水事纠纷。
第三节 农业水费政策与水费计收
一、水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不按价值规律计收水费,会造成如下后果: (1)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2)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巩固; (3)增大污水排放量,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
二、水的商品属性及其特点
1、水的商品属性 2、水的商品特点 (1)商品水的生产具有随机性、波动性; (2)商品水具有地域性; (3)商品水不易储存; (4)商品水受多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灌排的负效应及防治
一、灌溉排水的负效应
1、区域水环境恶化 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当地的水文规
律,出现区域性变干;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减轻而干旱
加剧;河流下游来水减少而导致盐化。
2、土壤盐碱化
绝大部分降雨通过入渗转化成了土
壤水和地下水,又通过自然蒸发和人工开采而消耗,这就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引言:灌溉与排水施工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农田灌溉与排水问题,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益。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的监管与维护等方面,介绍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方案设计:在进行灌溉与排水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工作。
方案设计包括确定灌溉与排水的需求、确定灌溉与排水的方式、确定工程规模等。
设计师应根据实地勘测数据和农田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设计方案中,还需考虑到灌溉与排水的巡回周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因素。
2. 土地准备:在进行灌溉与排水施工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耕地平整、土地改良等。
耕地平整是为了保证土地的均匀性,便于水流的分布和排放。
土地改良则是针对土壤条件不佳的情况,通过施加化肥、有机肥等手段,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二、施工过程1. 灌溉施工:灌溉施工是指通过引水设备将水源引入农田的过程。
首先,需要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在适当的位置挖掘灌溉渠道。
渠道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农田的大小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然后,通过适当的引水设备,将水源引入渠道,并保证水流顺畅、稳定。
最后,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灌溉周期,合理地进行灌溉操作。
2. 排水施工:排水施工是指通过排水设备将农田内的积水排除的过程。
首先,需要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在适当的位置挖掘排水沟渠。
排水沟渠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农田的大小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然后,通过适当的排水设备,将农田内积水引入排水沟渠,并保证水流顺畅、畅通。
最后,及时清理沟渠中的淤泥和杂物,以保证排水效果。
三、施工后的监管与维护1. 监管:在灌溉与排水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监管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主要包括定期巡视灌溉与排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
同时,还需对灌溉与排水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与排水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与排水技术农田水利工程是水资源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重要领域,而其中的灌溉和排水技术对于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并分析它们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灌溉技术灌溉是指将水引入农田,以增加土壤湿度,供给植物所需的水分,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的过程。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技术的种类非常多样化。
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几种技术。
- 地表灌溉:这是一种常见的灌溉技术,适用于平坦地区和较小规模的农田。
地表灌溉的方法包括淋洒、喷灌和滴灌等。
淋洒灌溉是通过喷头喷洒水,形成水雾、雨伞或喷雾设备来浇灌。
喷灌灌溉是通过水枪向上方或向下方喷射水进行灌溉。
滴灌则是通过一定的装置让水以滴的形式直接滴入土壤中。
这种灌溉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水资源,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的流量和流速,不会产生浪费。
- 地下灌溉:这种灌溉技术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土壤下部,让水从土壤中渗透到植物的发根部位。
由于地下灌溉技术不会让水受到阳光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它的灌溉效果比较稳定,可以避免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但是就像其他灌溉技术一样,地下灌溉技术需要很多的安装成本和管理成本。
- 活动灌溉:这种灌溉技术通常用于形状复杂的农田和山地田间。
它的原理是利用特定的设备将水从一个水源引入另一个区域。
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对水源进行适当管理,可以避免水的浪费和污染。
但是需要注意,活动灌溉需要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和灌溉网络建设,这些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排水技术排水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液体和固体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技术。
农田排水技术是农田生产中的必要环节,可以排出雨水、渗水和地下水等,保持良好的土壤通气性和土壤湿度饱和度。
以下是常见的农田排水技术。
- 土地改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改良物质(如有机质、广告土、石灰等),可以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和通气性。
灌溉用水与灌溉排水工程
灌溉用水与灌溉排水工程一、灌溉用水灌溉管理和排水管理是灌区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灌溉排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各种工程设施的管理运行,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调配灌、排水量,开展试验研究,实行科学用水和排水,促进农作物高产稳产;并采取经济措施,搞好经营管理,发挥工程最大效益。
灌排管理包括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生产管理与组织管理四方面内容。
工程管理主要是渠系工程的检查、观测、养护,维修、改建、扩建和防汛、抢险等。
只有做好工程管理,使渠系工程配套完善,并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才能实行科学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主要指灌、排水量和流量的调配以及灌、排水时间的安排等,它对充分发挥灌、排工程效益,促进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生产管理指灌区内结合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开展的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以及水费征收等工作。
它是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灌排工程设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从而促进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的必要环节。
组织管理是指建立与健全专业的与群众性的灌区管理组织,配备管理人员,才能完成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和生产管理的任务。
可见在这四方面管理之中,工程管理是基础,用水管理是中心,组织管理是开展这些工作的组织保证,生产管理则是促进、巩固与发展以上三种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促进。
灌溉用水管理是整个灌溉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灌溉工程的效益和农业的增产。
用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行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就是有计划地进行蓄水、取水(包括水库供水、引水和提水等)和配水。
无论是大、小灌区,都要实行计划用水,做好用水管理工作。
实行计划用水,需要在用水之前根据作物高产对水分的要求,并考虑水源情况,工程条件以及农业生产的安排等,编制好用水计划。
在用水时,视当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当时的气象条件,修改和执行用水计划,进行具体的蓄水、取水和配水工作。
在用水结束后,进行总结,为今后更好地推行计划用水积累经验。
计划用水是一项科学的管水工作,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预测,要充分地吸取当地先进经验,作到因地制宜和简便可行。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一、灌溉施工方案:
1.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水量以及灌溉条件,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包括喷洒灌溉、滴灌、地面灌溉等。
2.设计灌溉系统:
根据土地的坡度、土壤状况和作物的需水量,设计灌溉系统,包括灌溉管网、喷头、滤水器等设施。
3.安装灌溉设备:
根据设计方案,安装灌溉设备,包括灌溉管线、喷头、滴灌带等。
4.进行灌溉管网调试:
安装完毕后,对灌溉管网进行调试,确保各个喷头或滴灌带的灌溉量均匀、稳定。
5.进行灌溉试验:
在灌溉正式开始之前,进行灌溉试验,观察是否达到预期的灌溉效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排水施工方案:
1.了解土地排水条件:
在施工前,通过勘测和研究,了解土地的排水条件,包括土壤
类型、地下水位等。
2.设计排水系统:
根据土地的排水条件,设计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井、溢流口等,确保排除土壤中的过多水分。
3.安装排水设备:
按照设计方案,安装排水设备,包括排水管道、排水井、溢流口等。
4.进行排水系统调试:
安装完毕后,对排水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5.进行排水试验:
在正式排水之前,进行排水试验,观察是否达到预期的排水效果,如有需要,对排水设备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进行灌溉和排水工作。
灌溉的目的是给予作物合适的水分供应,促进其生长发育;排水的目的是及时排除土壤中的过多水分,防止因积水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和作物的发病。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还需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并进行监督和检验。
灌溉排水知识点总结
灌溉排水知识点总结一、灌溉的基本概念1. 灌溉是指在自然降水不足或不适时,通过人工手段将水引入农田,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
灌溉分为表面灌溉、滴灌、喷灌和地下灌溉等方式。
根据灌溉水的来源,又可分为地表水灌溉和地下水灌溉。
2. 灌溉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田的持续利用,保障农业生产。
3. 灌溉的原则有合理用水、科学施水、节约用水和提高效率等。
二、灌溉的方式和方法1. 表面灌溉:是指将水直接从渠道或河湖等地表入渗到土壤中,包括沟灌、田间灌溉、冲洗灌、滩田灌溉等。
2. 滴灌:是指通过输水管道和滴灌带,将精确计量的水滴直接滴到植物根部进行灌溉,适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灌溉。
3. 喷灌:是通过喷头将水以一定速度和压力喷洒到作物上,适用于大田作物、果园等的灌溉。
4. 地下灌溉:是通过地下管道将水引入土壤根带进行灌溉,适用于土壤墒情要求较高的作物。
5. 梯田灌溉:是指将水引入梯田,通过水流层层滑下进行灌溉,适用于山区农田。
6. 溉水方式:包括定量灌溉、固定时间灌溉、自由排灌、压力灌溉等。
三、灌溉水质要求1. 灌溉水的化学性质:灌溉水的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到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地下水的质量。
水中的含盐量、重金属、硫酸盐和氯化物等成分对土壤和植物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灌溉水源时需要进行水质分析,保证灌溉水质量符合植物的需求并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不良影响。
2. 灌溉水的适用性:灌溉水的适用性包括含盐量、PH值、含矿物质种类和浓度、微量元素含量等,一般土壤较强的耐盐碱,对水质有很高的要求,而土壤较低的耐盐碱,对水质要求就较低。
四、灌溉技术1. 灌溉设施:包括水源设施、引水渠、输水管道、滴灌带、喷灌设备等。
2. 灌溉管理:包括定量施水、测土定水、节水灌溉等。
3. 灌溉制度:包括定时灌溉、间歇灌溉、地膜灌溉等。
4. 灌溉调度:包括施水时机、施水量、施水频率、施水方法等。
五、排水技术1. 排水系统:包括土垄排水、基槽排水、排渣渠、排水沟等。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5则范文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5则范文第一篇:灌溉排水工程总结1.我国水资源概况:缺水、时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
2.灌溉排水的发展方向:我国灌溉排水事业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放在对灌区专管机构和末级渠系的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灌排工程的更新改造和积极贯彻落实终端水价改革上。
3.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4.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1.灌溉措施(补充农田水分的不足)2.排水措施(排出农田多余水分)5.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措施:1.蓄水保水措施。
2.调水、排水措施。
6.灌溉排水工程学的根本任务: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7.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水只有在土壤冻结时才存在。
气态水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
液态水是土壤水分存在的主要形态,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
8.农田水分消耗的五个方面: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
9.作物需水量=植株蒸发量+棵间蒸发量10.作物需水量影响因素:作物因素、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农业技术。
11.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1.直接计算法:经验公式、蒸发皿法、产量法、多因素法。
: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ɑ需水系数 b经验常数 2.基于参照物蒸发蒸腾量的半经验公式。
12.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对作物生理过程2.对作物生长和产量3.正面效应。
13.土壤水分亏缺的评价指标:土壤水分指标、作物水分指标、气象指标。
14.灌水方法分为全面灌溉和局部灌溉。
全面灌溉分为地面灌溉、喷灌。
(地面灌溉分为:畦灌、沟灌、淹灌、膜上灌)局部灌溉分为微灌和渗灌。
15.畦灌适用于窄行距离的作物;沟灌适用于灌溉宽行距的中耕作物;淹灌适用于水田。
盐碱地改良;喷灌使用于蔬菜、果园、苗圃。
16.小畦灌“三改”灌水技术: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17.涌流灌溉法灌水方式:1定时段—变流程法2定流程—变时段法3增量法 18.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灌水方法:膜畦法、膜沟法19.喷灌系统按设备分为机组式和管道式;按压力方式分为机压、自压喷灌系统;按管道可移动长度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按机组碰洒特征分为定喷机组式喷灌系统、行喷机组式喷灌系统。
灌溉排水工程学(二版)
,介绍灌溉排水工程
灌溉排水工程是一门涉及农业、水利、环境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科。
它利用科学方法设计、构建和维护合理的灌溉排水系统,满足农业生
产及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灌溉排水工程覆盖了收水、灌溉、排水、给水、供应水水质管理等方
面的内容。
其中,收水工程是指在满足农业灌溉量的基础上,从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中收集水源的工程;灌溉工程是指建设、维护和经营灌
溉设施,将水从收水工程输送到农田的工程;排水工程是指将较大量
的灌溉排出田地或者在农田附近放流排水的工程;给水工程是研究从
地下水、河流、湖泊、沼气、海水及其他水体中向居民、工业及其他
用户供水的工程;水质管理工程则是指对饮用水的水质和危险物质等
进行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其合格指标达标的工程。
灌溉排水工程可以改善农田水肥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增产。
同时,它也可以改善洪水冲淤、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
有效运用灌溉排水工程,可以使社会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更有效地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因此,灌溉排水工程是一门重要又有趣的学科,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有助于解决当前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保护环境,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农
产品产量。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在水利部工作人员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方面,关注的主要是涉及水利工程中灌溉和排水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本文将从灌溉和排水两方面进行探讨,介绍水利部工作人员在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守的标准和规范。
一、灌溉工程设计标准灌溉工程是指通过供水系统和配水网络,为农田提供水源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守以下标准和规定:1. 设计原则:根据农田的土壤、作物需水量、水源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方案。
确保农田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避免浪费和水土流失。
2. 灌溉设施:灌溉渠道、管道、喷头、滴灌装置等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确保水流顺畅、水质清洁,减少水的损耗和污染。
3. 灌水管理:建立科学的水量管理制度,合理确定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水频次。
通过灌水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4. 节水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如滴灌、喷灌等技术,减少水的损失和浪费。
同时,推广合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二、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排水工程是指通过排水系统和排水设施,将农田或城市地区的降雨水、地下水等排出,以防止水灾和保护土壤质量。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排水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守以下标准和规定:1. 设计原则:根据地形、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单位的流量要求,合理确定排水设计方案。
确保土地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土壤退化和水灾发生。
2. 排水设施:排水渠道、管道、泵站、溢流道等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快速排除降雨水和地下水。
3. 排水管理:建立科学的排水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设施,及时排除障碍物和疏通排水渠道。
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转,减少堵塞和泄漏的发生。
4. 水土保持:在排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水土保持措施,如设置排水沟、沟道横截面的设计等。
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灌溉排水工程
一.名词解释1.灌溉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工程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并运用水利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2.农田水分状况: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应的养分、通气、热状况3.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4.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成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5.干旱:是指因天气、土壤、生理等因素导致作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或指作物由根吸水局限性而导致其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和协调的现象。
6.大气干旱:指农田水分尚不妨碍植物根系的吸取,但由于大气温度过高(T=30°C)和相对湿度过低(≤30%),阳光过强或遇旱风(≥3m/s),导致植物蒸腾耗水过大,使根系吸水速度不能满足蒸发的需要。
7.土壤干旱:土壤含水率过低,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所能吸取的水量很少,无法补偿叶面蒸发的消耗。
8.渍害:因降雨、灌溉水量太多,或因地下水补给水量太多,使土壤长期过湿,危害作物生长的灾害。
9.土壤盐害:盐害:指土壤含盐过多,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10.SPAC系统: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
这一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11.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两者的腾发量(蒸发蒸腾量)。
12.作物耗水量:土壤在任何水分条件下实际消耗的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和植物体含水量之和。
13.需水量模比系数:作物某一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比例。
14.需水临界期或关键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15.灌溉制度:是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指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16.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排水新技术
某城市采用智能化排水系统,在雨季能够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同时减少人工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04 新型灌溉排水技术的推广 与应用
新型灌溉排水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喷灌技术
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到农田 ,实现均匀灌溉,提高水的利
用率。
地下灌溉技术
通过埋设管道将水输送到作物 根部,减少蒸发和深层渗漏。
04
监测站
监测地下水位、水质等情况, 实时反馈排水需求。
控制中心
接收监测站数据,根据预设算 法处理后发出排水指令。
排水设备
排水泵、排水管道等设备,根 据控制中心指令进行排水作业
。
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排水设备的运行状态 和排水情况。
智能化排水系统的优势与应用案例
优势
及时排水,避免洪涝灾害;自动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精准控制,提高排水 效率。
的方法。
优点
节水、节能、提高作物产量、减少 病虫害、降低土壤盐碱化风险。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等园 艺作物以及部分大田作物。
喷灌技术
定义
喷灌是一种通过喷头将水以水滴或水 雾的形式喷洒到大气中进行灌溉的方 法。
优点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草地、运动场 等。
节水、节能、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 作物产量。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以及部分大田 作物。
03 智能化灌溉排水系统
智能化灌溉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传感器
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 参数,实时反馈作物需
水信息。
控制中心
接收传感器数据,根据 预设算法处理后发出灌
溉指令。
执行器
根据控制中心指令,控 制灌溉设备的开启与关
灌溉与排水工程【整编】
一、灌溉与排水工程(一)输配水工程1、明渠(1)渠道断面计算灌溉渠道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设计一系列断面尺寸,分别计算渠道通过设计流量下的各水力要素,从中选择满足过水流量的断面尺寸。
明渠均匀流公式:(2)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设计灌溉渠道时,要使渠道断面能够通过设计流量和保持渠床稳定,并保证其水位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
渠道的水位控制,密切结合沿渠地形条件及灌溉田块参考点高程进行。
为了保证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自流灌溉,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
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以及渠水通过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有下式自上而下逐级推算出。
(3)渠道用材的选择参考当地材料价格和来源对浆砌石渠道(M5)、现浇混凝土(C15)渠道、U 型槽渠的进行比较。
浆砌石(M5)渠道不仅造价贵,而且项目所在区域砌石工较少,石料匮乏。
U 型渠道和现浇混凝土(C15)渠道则比较经济也比较容易施工,但U 型渠结构单薄,较容易被破坏。
经综合考虑并征求业主和群众意见,新建渠道选择现浇混凝土渠道;其中为确保现浇混凝土渠道的安全稳定,现浇混凝土渠采用整体式结构,并在施工时沿渠线长度方向设置伸缩缝,原则上控制每12m 设置一道(当地质软弱或施工有其他要求时缝距可作适当调整),缝宽20mm,内嵌沥青板方材。
渠道跌差在50cm 以上的(包括50cm)采用跌水联接上、下渠段进行消能。
(4)流量设计设计流量计算公式:(5)渠道设计新建渠道采用现浇砼结构,现浇砼渠道每隔12 米设置一处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内埋置沥青板枋材,板宽为12cm,板厚20mm。
(二)排水工程1、排涝模数计算根据《湖北省短历时暴雨等值线图》本项目区年最大24h 暴雨均值H=120mm,CV =0.4,CS=3.5CV,求得p=20%暴雨值为148.1mm。
排涝模数按水田与旱作物分别计算。
(1)水田排涝模数计算公式为:(2)旱作物排涝模数计算公式为:2、排水沟流量计算3、排水沟断面计算排水沟断面设计主要任务是确定排水沟纵横断面尺寸和水位衔接条件,校核排水沟排涝能力和不冲不淤条件。
高标准农田灌溉与排水,施工程序
高标准农田灌溉与排水,施工程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标准农田灌溉与排水是指在农田规划和施工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灌溉与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以提高农田的产出和效益。
灌溉与排水是农田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标准农田灌溉与排水的施工程序。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高标准农田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要对农田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规划,确定灌溉与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要进行土壤的分析和检测,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为灌溉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农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施工队伍和施工队员,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其次要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三、施工流程1. 土方开挖在进行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施工中,首先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和勘测结果,进行土地平整和开挖,确保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施工基础。
对于排水系统,需要进行排水沟的开挖工作,将多余的水分排除农田以外。
对于灌溉系统,需要进行灌溉沟的开挖工作,确保灌溉系统的顺利进行。
2. 管道铺设在进行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施工中,需要进行管道的铺设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管道的材料和规格,进行管道的铺设工作。
对于排水系统,需要进行排水管道的铺设工作,确保农田正常排水。
对于灌溉系统,需要进行灌溉管道的铺设工作,确保农田正常灌溉。
在进行管道铺设工作时,要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和密封性良好,防止漏水和渗漏现象的发生。
4. 系统调试在进行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施工中,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
对灌溉与排水系统进行试运行,调试各个部件和设备,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对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为了保证农田的正常生产与发展,必须进行灌溉与排水的施工工作。
下面是一份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一、施工目标:实现农田的合理灌溉和高效排水,提高农田的产量与质量。
二、施工内容:1. 灌溉系统的建设:根据农田的需求和地理环境特点,确定灌溉系统的类型和设计方案。
包括水源工程、引水渠道、灌溉管道和灌溉设备等的建设。
2. 排水系统的建设:根据农田的地势和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和设计方案。
包括排水沟、排水渠道和排水泵站等的建设。
3. 施工流程:(1)开挖渠道:根据设计要求,开挖排水沟和灌溉渠道,控制渠道的宽度、深度和坡度,确保水流的顺畅。
(2)安装管道: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灌溉管道和排水管道,确保管道的质量和连接的紧密性。
(3)安装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灌溉设备和排水设备,包括水泵、喷灌器、喷洒器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灌溉效果。
(4)测试与调试:完成施工后,进行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4. 管理与维护:(1)定期检查:对灌溉和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管理水资源: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定期维护:对灌溉设备和排水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和地理环境特点,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施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漏水、破裂等问题。
3. 施工期间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农田和周边环境的污染。
4. 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是确保农田生产的重要工作。
只有建设合理、管理科学、维护到位,才能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的发展。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1. 引言灌溉和排水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也能有效防止水浸、水淹、水湿等导致的作物死亡和土壤退化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个综合考虑水资源、土地条件、作物需求等因素的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2. 灌溉施工方案灌溉是为了提供适量的水分满足作物的需求,从而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一个灌溉施工方案的设置:2.1 水源选择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水源进行灌溉,包括地下水、河流水、雨水等。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水的原则,可以优先选择雨水和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
2.2 灌溉系统设计在灌溉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作物的根系分布、土壤渗透性以及水源供应能力等因素。
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灌溉方式:•滴灌系统:适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通过管道将水滴定量滴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
•喷灌系统:适用于一些庄稼作物,如玉米、大豆等,通过喷头均匀地向作物叶面喷水,满足其需水量。
•渠灌系统:主要适用于作物排列整齐、土壤渗透性较好的农田,通过渠道将水流引入田间,进行灌溉。
2.3 灌溉计划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水量、生育期和土壤水分状况等指标,合理制定灌溉计划。
在计划中考虑以下因素:•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判断灌溉时机。
•根据作物的生育期,采用不同强度的灌溉,如苗期和成熟期的灌溉强度可以较小,抽穗期的灌溉强度可以适度增大。
•根据灌溉水质,注意排水和冲洗灌溉设备。
3. 排水施工方案排水是为了排除土壤中的多余水分,防止作物生长受阻和土壤酸化等问题的发生。
以下是一个排水施工方案的设置:3.1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土壤类型、地势、降雨情况等因素。
常见的排水系统包括:•暗管排水系统:通过埋设排水管道,将多余的地下水快速排出农田。
•开沟排水系统:在田间开设排水沟,将多余的地表水引导到沟中,然后通过渠道排出农田。
农业的灌溉与排水
农业的灌溉与排水农业的灌溉与排水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资源有限,合理有效的灌溉与排水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从灌溉和排水两方面展开阐述。
一、灌溉灌溉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向农田提供水源来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
一般来说,灌溉可以分为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多种方式。
地面灌溉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通过将水源直接泵送至田地,让水源流向作物根部。
然而,地面灌溉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和土壤流失,不利于土壤保护和植物生长。
因此,现代农业更多采用滴灌和喷灌方式。
滴灌系统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来进行精确供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浪费。
而喷灌系统则可以使水源均匀、高效地覆盖到整片农田上,提高灌溉的效率。
二、排水排水是指将农田内部和降水过程引入农田内的水,通过渠道、排灌站等设备将多余的水排出农田的过程。
排水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预防水涝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有效的排水系统可以帮助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减少作物根部缺氧和根腐病的发生。
同时,排水还可以将农田内部的多余水分排出,防止水涝对作物的危害。
此外,排水还可以降低土壤盐碱化的风险,保护土壤质量,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农业的灌溉与排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有效的灌溉与排水系统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希望农业生产者和政府部门能够重视灌溉与排水工作,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灌溉与排水
农田水利主要包括灌溉和排涝,以及土壤改良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灌溉工程和排涝工程。
当农田水分不能满足作物需要时,则应增加水分,这就是灌溉;当水分过多时,则应减水,这就是排水。
灌溉与排水是农田水利的两项主要措施。
一、灌溉方法1.地面灌溉这是我国采用最广泛的方法,将地面水直接引入农田内,称为自流灌溉。
由于地势关系,有时需抬高水源的水位才能引水入田。
有的利用水泵引水,称为提水灌溉或扬水灌溉。
地面灌溉有三种方式:(1)畦灌将农田用土埂分成许多畦田,将水引入畦田内,每块畦田的地面应平整,以利水流均匀散漫。
畦灌的管理工作较简便,畦灌的缺点是灌水过程中水流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干时表土易结成硬盖。
(2)沟灌在农田内修建灌水沟网,将水引进作物行间的灌水沟。
灌水沟的横断面呈梯形,间距等于作物行距或行距的两倍。
水分借毛细管作用浸湿土壤,不致破坏土壤结构,可以使作物根部得到适宜的水分和通气条件(3)淹灌此法与畦灌类似,只是农田分块较畦田大。
淹灌之前,将田地用土埂隔成格田,然后灌水。
每块格田在平原地区一般为1~5亩,在丘陵区和山区要小一些,随地形而异。
灌水层深度一般为20~30cm。
每块格田应平整,其地面高差不应大于水深。
此法多用于水稻灌溉和冲洗灌溉。
灌水方式有串灌和单灌两种:串灌,即由渠道灌水进入第一块格田后,可经田埂上放水口依次流入其它格田(图a);单灌,各格田有独立进水口和出水口(图b)。
2.喷灌由管道和喷头组成。
当需要灌溉时,打开管道上的阀门,压力水自喷头洒出,形成均匀的水滴洒布在农田里,也称人工降雨灌溉。
3. 滴灌在地下修建专门管道网,亦有用专门沟道代替管网,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目前我国有的地区正在试用。
喷灌与滴灌因无地表渠道,增加了耕地的有效面积。
二、灌溉水源1.天然河水2.水库蓄水3.湖泊、池塘、洼地蓄水4.城市污水5.高山融雪6.地下水三、农田排水主要目的是排除地面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灌溉排水--名词解释
第一章农田灌溉原理名词解释管悬着水。
力(或土壤基质势)为纵坐标,以土壤含水量为横坐标,这样的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要的水量。
组成植株体的水分只占总需水量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将此部分忽略不计,认为作物需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即所谓的“蒸发蒸腾量”。
度为12cm,表面阻力为70s/m,反射率为0.23,非常类似于表面开阔、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遮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
通常把一段时间作物的蒸发蒸腾量ET C与参考作物的蒸发蒸腾量ET0之比称为作物系数。
用于关联实际作物耗水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因子。
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所制订的向农田灌水的方案。
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m3/hm2或mm 表示。
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针对水资源紧与用水效率低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
灌水量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需水量的灌溉。
将有限的水科学合理(非足额)安排在对产量影响比较大,并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水分临界期供水。
非充分灌溉不以追求传统的单产最高为目标,而是求得高效用水条件下的净效益最大或费用目标最小。
l00hm2计)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 d又称灌水模数。
常把对缺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需水临界期或需水关键期。
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名词解释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输水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均匀而又经常地、缓慢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地表下土壤。
洒装置(即喷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象天然降雨一样降落到地面,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mm/h表示。
6.灌水均匀度:应用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施灌水后,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或者田间灌溉水---下渗---湿润作物的计划湿润土层深度---的均匀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集流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哪三类方法?
A、采用混凝土、水泥土、三七灰土进行表面处理。 B、采用塑料薄膜、或塑膜复沥青、复草泥。
C、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 D、采用钠盐、硅有机树型?
A、引水渠沟或管道、入水口、拦污栅、沉沙槽、蓄水设施以及放水装置等。 B、涝池、旱井、田间蓄水池、水窖、水窑窖等。
2.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可分固态、液态和汽态三种形态。液态水按其运动特性又可分为( )、( )、及( )3类。
A、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B、田间持水量、毛管断裂点和凋萎系数。
C、汽态水、 吸湿水、薄膜水。 D、重力势、压力势、基质势。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哪四个方面?
C、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A、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A、喷灌范围内纵横两个方向的水量分布。 B、喷洒范围内的水量大小。
C、是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D、喷灌范围内的水滴的大小。
9.什么叫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
A、最末一级田间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储存于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灌溉水量与水源工程引入的总水量的比值。
A、明沟排水; B、竖井排水;
C、暗管排水; D、暗沟排水。
6.在进行排水沟设计时,用来校核排水沟的最小流速的设计流量是?
A、排涝设计流量; B、排渍设计流量;
C、作物对灌溉水量的利用程度。 D、储存于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总水量的比值。
10.什么叫涌流灌溉法?
A、是把灌溉水断续性地按一定周期向灌水沟(畦)供水的地面灌水技术。 B、细流沟灌或小畦灌的灌水方法。
C、长畦短灌的灌水方法。 D、不断改变入沟或入畦单宽流量的灌水方法。
10. A 11. C
1.什么叫计划用水?
A、灌溉水量的分配方法。 B、就是按作物的需水要求与灌溉水源的供水情况,结合渠系工程状况,有计划地蓄水、引水、配水与灌水。
C、是指灌溉水在灌区各级渠系调配、管理的方式。 D、是指灌溉水通过各级渠道流入田间的方法。
2.什么叫用水计划?
C、一般农民所习惯采用的沟、畦灌水方法。 D、灌溉水通过田间渠系流入农民地块的方法。
4.什么叫田间灌水均匀度?
A、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B、灌溉水湿润土壤的平均深度。
C、灌溉水流入单位面积农田的时间。 D、单位面积农田上的灌溉水量。
5.什么叫平均喷灌强度?
C、年度轮廓用水计划、某灌季全渠系用水计划、干支渠段用水计划及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 D、上下结合、分级编制,统一调度、联合运用。
1. B 2. A 3. C
1.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指?
A、地下水埋藏深度。 B、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渍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C、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D、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大埋深。
2.对于控制一定地下水位要求的农田排水系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式。
C、田间灌排渠系并行相邻的布置形式。 D、田间灌排渠系交错的布置形式。
3.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A、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1. A 2. C 3. D
4. B 5. D
1.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与( )表示?
A、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水文年型、降水量。
C、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
A、单位时间内喷洒在某一点的水深。 B、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范围内各点喷灌强度的算术平均值(mm/h)。
C、喷灌雨点的大小。 D、单位时间内喷灌水量的大小。
6.为保证喷滴灌的出水均匀,一个单元内的各灌水器间工作压力差应控制在( )范围之内?
A、10%以内。 B、15%以内。
C、灌溉水流入单位面积农田的时间。 D、单位面积农田上的灌溉水量。
5.什么叫作物需水关键期?
A、作物最需要灌水的生长时期。 B、作物生长最关键的生育阶段。
C、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长阶段。 D、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6.什么叫作物需水的模比系数?
5.什么叫集水效率?
A、降水特征(次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集水面质地、坡度、前期含水量与集水面尺寸。 B、集水面的处理材料、集水面积、集流路径和汇流时间。
C、随降水强度的增大而提高。 D、某时段内或某次降雨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雨量的比值。
1. A 2. C 3. B
A、作物种类、作物品种、作物生育期及作物产量。 B、气象条件、土壤特性、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C、土壤含水量、灌溉条件、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D、降水、日照、土壤特性、及作物性状。
4.什么叫田间灌水均匀度?
A、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B、灌溉水湿润土壤的平均深度。
11.什么叫膜下滴灌?
A、沟底复膜,灌溉水在膜上流动的各个灌水方法。 B、滴灌带埋设在作物根系层的灌水方法。
C、土壤表面复膜,滴灌带设置在膜下的灌水方法。 D、适用于宽行距经济作物的滴灌技术。
1. C 2. D 3. B
4. A 5. B 6. C
7. D 8. C 9. D
5.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
A、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1.什么叫续灌方式? D
A、类似于自来水管道可随机用水的供水方式。 B、输配水管道进行输水、配水和灌水的方式。
8.什么叫农作物的灌溉制度?
A、指作物播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B、某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C、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D、作物全生育期灌溉的时间表。
9.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是指实施灌水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生产实践中一般取:
2.什么叫灌水技术?
A、农民浇地时所采用的技术。 B、水从各级渠道流向田间所采用的技术。
C、各级渠道水量调配的技术。 D、是指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
3.什么叫地面灌水方法?
A、对应于地面灌水的方法。 B、是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C、是指上一级管道按预先划分好的轮灌组分组向下一级管道配水的方式。 D、是指上一级管道向所有的下一级管道同时配水的方式。
1.什么叫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A、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加以有效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B、田面、坡面、路面及屋面庭院等各类集水工程。
C、各类形式的水窖、水窑窖等蓄水工程。 D、各类最为有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A、在同一排水沟深度的情况下,排水沟的间距愈大,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B、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ΔH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大,需要的深度也愈大。
C、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ΔH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小,需要的深度也愈大。 D、在同一排水沟间距的情况下,排水沟的深度愈小,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A、是灌区从水源取水并向各用水单位或各级渠道配水的计划。 B、水从各级渠道流向田间所采用的计划。
C、各级渠道水量调配的计划。 D、是指某一用水管理单位在用水季节前所制定的引水、配水计划。
3.灌区用水计划一般来说有哪四种主要类型?
A、水源引水计划、渠系配水计划与田间的用水计划等。 B、水权集中、统筹兼顾、分级管理、均衡受益。
3.设计排涝标准时,需选择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一般选择标准是?
A、1-5年。 B、5-10年。
C、10-15年。 D、15-20年。
4.对渍害最不敏感的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5.特别适宜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农田排水方式是?
A、物的根系深度。 B、作物的主要根系活动层深度。
C、40—80cm。 D、40—100cm。
10.什么叫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A、作物产量与灌溉水量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B、是指全生育期消耗利用的水量总和。
C、指在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D、作物产量的数学表达方式。
4. B 5. D
1.什么叫作物需水量?
A、灌溉作物所需满足的蒸发蒸腾量。 B、实际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C、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在最佳水、肥等土壤条件与生长环境中,取得高产潜力所需满足的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之和。 D、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绿草地的蒸发蒸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