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备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二:文言文教学重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二:文言文教学重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二:文言文教学重点。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和要求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标准和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表达与交流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针对七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明确文言文教学的主要要求,包括:通过文言文阅读理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修养;通过文言文阅读与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文言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差异化教学法、讨论法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设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语言表达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教师需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完整且有连续性的教学过程。

为此,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材的核心立意和重要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细化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包括三个方面:1、预习环节:让学生自主阅读预习课文,对生词和语法点进行学习和记录。

2、教学环节:中心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讲解、导读、分析案例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语言表达特点。

3、练习环节:让学生在阅读、翻译、写作等环节中实践所学知识,巩固语法、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写作能力。

四、教学技巧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课堂氛围。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技巧:1、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逼真的情境描述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授课的效果。

2、语言转换法:利用学生所掌握的日常用语或口头语言进行句式的转换,巧妙地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语气和表达方法。

七年级文言文名篇教案

七年级文言文名篇教案

七年级文言文名篇教案《七年级文言文名篇教案》课程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名篇,通过选择经典名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言形式,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2. 能够阅读、理解和分析文言文名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3. 能够运用文言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认识文言文(课堂时间: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差异,例如词汇用法、语序结构等;2. 分享文言文在古代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对学生进行激发兴趣的导入。

二、文言文名篇介绍与分析(课堂时间:40分钟)1. 介绍《西游记》中的名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a. 向学生简要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作者。

b. 对照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解析课文中的生词和用法。

c. 分析名篇的故事情节及其艺术特色。

2. 分析《红楼梦》中的名篇《迎春赋》。

a. 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b. 将生词和句式解析成现代汉语,帮助学生理解。

c. 分析名篇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3. 解析《水浒传》中的名篇《过洞庭》。

a.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和整体故事背景。

b. 解析生词和句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c. 分析名篇的意义和诗意。

三、文言文写作实践(课堂时间:50分钟)1. 针对所学名篇,设计一个小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写作。

a. 例如: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题,写一篇对话。

b. 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能力选择适当的题目难度。

2. 学生上台逐个展示自己的作文,同学们互相讨论、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与评价(课堂时间: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2. 学生可以发表对本节课的感受和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作业布置(课堂时间:5分钟)1. 布置阅读并写读后感: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言文名篇,并在读后感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及教学内容概述本教学设计是基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文言文。

本教学设计是根据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情分析来设计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文言文和进行简单的文言文阅读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知识,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表》2.能分析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初步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3.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文阅读与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言文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分析技能四、教学方法1.归纳总结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2.课堂互动法:通过课堂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情境和话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字词使用方法。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讲解,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用途。

第二步:学习框架呈现使用课件或板书,将文言文的学习框架呈现出来。

包括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等。

第三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分析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汇多义,构词法特点,语序和句法结构等。

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言文句子,进行掌握和巩固。

第四步:阅读文言文并分析句子成分选择适当的文言文课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句子成分。

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和语法规则,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步:文言文翻译练习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文言文基本翻译方法和技巧。

选择适当的文言文课文,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通过对比中文和文言文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第六步:拓展练习通过实例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应用和传承。

同时进行文言文古诗词和经典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更好地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文言文应用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翁失马》。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通过学习《塞翁失马》,使学生懂得祸福相倚、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词。

(2)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道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探究学习:(1)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道理。

(2)学生通过举例和讨论,深入探究祸福相倚、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熟读并背诵《塞翁失马》。

3. 选择一篇类似的文言文进行阅读和翻译。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世说新语》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世说新语》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2. 难点: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情境。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感和节奏。

3. 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通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4. 讨论课文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5. 拓展延伸:通过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6.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

2.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片段;(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分析并欣赏《世说新语两则》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中的内容;(2)学会运用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对古代文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学习古人智慧和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经典片段。

2.2 教学重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以及表达技巧。

2.3 教学难点: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以及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世说新语》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学:学生自主阅读选文,理解文意,体会语言特点。

3.3 讲解:教师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

3.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5 写作练习:学生运用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小练笔。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考察学生对文中表达技巧的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世说新语两则》文本。

5.2 参考资料:相关的研究资料、古文译注等。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朗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增强语感。

6.2 情境创设: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为学生营造有利于情感体验的学习氛围。

6.3 对比分析:将《世说新语两则》与其他文言文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其独特之处。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世说新语两则》。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大意。

(3)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刘义庆及其编纂的《世说新语》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风貌。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世说新语两则》。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大意。

3. 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刘义庆及其编纂的《世说新语》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大意。

2. 分析讨论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让学生分享学习文言文的感受和经验。

(2)简介《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解答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4.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世说新语两则》。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案【篇一:文言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针对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学生的三怕)分模块一一解决,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将语文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2)较复杂的现代文阅读(3)写作本课具体任务:学会阅读文言文1、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

它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散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

包括策、诗、词、曲、赋等多种文体。

2、文言文分类:(1),叙事性文言文【例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论语》《两小儿辩日》《晏子使楚》、】(2),写景类文言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3),传记性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陈涉世家》】(4),议论性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5),特殊文体:说【《马说》《爱莲说》】表【《出师表》】铭【《陋室铭》】3、如何阅读文言文:一、首先要读懂(1)通读,注意古今读音的不同。

(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古汉语词典。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判断实词、虚词的特殊用法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包括:名、动、形、数、量、代词。

a、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字可以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假借)通假字有三种:同音通假、音进通假、变音通假。

判断方法:通假字读音与被通假字读音相同,一般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b、古今异义:由于时代变迁出现的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通常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延伸三种。

判断方法,根据语境。

c、一词多义: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甚至分属不同词类。

判断方式:语境。

d、词类活用: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应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最常见的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

虚词:没有完整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上《文言文复习》集体备课优秀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上《文言文复习》集体备课优秀教案

文言文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朗读文言文,提高记诵古文的能力。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体会用词的精当。

3、体会每一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4、分类整理笔记;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复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复习课时:2课时复习过程:第一课时《童趣》文章主旨感悟本文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作者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作者童年时代具有的神奇的想象力和天真浪漫的情趣。

文言常识了解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清代文学家。

他一生曾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

能文善画。

著有《浮生六记》。

一、下列句子的停顿:1、能/张目对日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二、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

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

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

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三、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则《世说新语》。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分析并欣赏《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运用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懂得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两则《世说新语》。

2.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分析并欣赏《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 运用《世说新语》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课文注释和译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世说新语》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

2.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对课文进行简单介绍。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找出一篇自己认为最有趣或最有感悟的《世说新语》,简要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口语表达或写作训练。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世说新语》的内容和语言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

语文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

语文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一、引言文言文是我国传统的经典文学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

从初中七年级开始,学生会开始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对于初步理解古代文化、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初中七年级的文言文阅读教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认识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包括字词理解、句子分析和篇章解读。

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1)字词的特点:多单音节词、多义词较多。

(2)语序的特点:倒装、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3)句子的结构:以主谓宾为主要结构,从句较少。

2.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1)字词理解:通过词义猜测和常见搭配来理解字句的意思。

(2)句子分析:重点分析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并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篇章解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主题和目的。

3.经典文言文选读根据初中教材要求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言文,包括经典文言文课文和名篇,如《孙子兵法》、《论语》等,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文言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四、教学方法1.导入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引入文言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解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深入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3.独立阅读: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独立阅读文言文材料,并尝试自己理解和分析。

4.课堂讨论:学生就所阅读的文言文材料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培养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练习活动:布置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五、教学过程1.开展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幅古代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或自由联想,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通过示范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并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名师教案)

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名师教案)

8 《世说新语》二则【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难点)◎语言运用: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反复诵读短文,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重点)◎思维能力: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感受文言文语言精练、叙事简约之美。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完成《》本课预习部分。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咏雪》中的两个比喻。

3.反复朗读,感受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由《三字经》引出谢道韫师: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里面有一段话:“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从小便能分辨琴韵,谢道韫能出口成诗。

这里的谢道韫就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大将军谢奕的女儿,是当时有名的才女,文能吟诗咏雪,武能提刀杀敌。

让谢道韫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今天我们学习的《咏雪》就记载了这句话。

2.介绍文学文化常识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见《》本课“编者简介”“素养提升”栏目)【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可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并通过对人物、《世说新语》的了解,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疏通字词,把握文意1.听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划出朗读节奏,标注重点字的读音。

预设课件出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学生齐读、个别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3.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

(见《》本课“字词句式”栏目)课件出示:重点句子的理解:(1)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2)撒盐空中差可拟。

最新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带译文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带译文名师优秀教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带译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教案教学设计三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教案教学设计三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教学设计三篇7: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2、能力目标: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ppt课件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

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

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

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天堂”(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带着这种美的感受读一读课题:《鸟的天堂》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难写的字要留意;整体感知课文,初知大意,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次序时间见到了什么的感慨(三)自主感悟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

1、师板书(画一棵榕树)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观看视频资料)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

3、看了榕树后有什么感慨?(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教案

教学目的:1、熟练朗读文言文,把握正确的语气、语调,并进而读通文句;2、感受物外之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重点:准确朗读,读通文句,感受物外之趣。

难点:背诵课文,读懂文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课文序言导入课文讲述,板书课题及作者姓名,简介之:1、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

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

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

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

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分钟。

三、一生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难读字音:zhìmiǎo nǐjiāng lìyílìhâpáng童稚.藐.小拟.强.唳.怡.砾.壑.庞.四、齐读课文,教师指出注意点(句读、字音等)。

五、学生自读课文五分钟,要求读通课文。

六、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1、请简要描述这张插图的内容。

2、画中的少年是谁?画中的白鹤是真的吗?这些白鹤实际上是什么?3、蚊子为什么会变成白鹤?4、“飞蚊成鹤”,表现了少年时期的“我”的什么特点?5、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我”这样做的好处?6、“我”为什么能获得“物外之趣”(自身具备什么条件)?7、文中除了“飞蚊成鹤”之处,还写到了什么“物外之趣”(即把什么看作什么)?8、为什么“我”“呀然一惊”?文中的庞然大物指什么?9、“我”为什么要打癞蛤蟆并“驱之别院”?七、师生共同合作,解答上述问题,了解全文大意。

八、集体朗读课文,请一学生简述故事内容。

九、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1、在自己的本子上翻译全文;2、熟读全文,背诵全文。

第十课《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教学设计篇1: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目标明示】1、背诵、摘录文中格言,积累名言警句。

2、掌握文中“愠、罔、殆、弘、凋、怒、于”等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教师指导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留二换三弄四补五调六揣七注意。

留(保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换(单音字换成双音字)弄(弄清虚词的用法)补(补充出省略部分)调(调整句子的语序)揣(揣摩句子的语气)注意(注意古今义的不同、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3、朗读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1)正音(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

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目标检测】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三省( )吾身传( )不习乎诲女( )知之乎不知( )为不知是知( )也弘( )毅凋( ) 矣( )2、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论语〉十则》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

[愠(y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为(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i)]有害。

;[诲(hu)]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

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

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

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希望。

;[勿()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三课时)《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三峡》(第一课时)预习目标:1、会背这三篇课文;2、了解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翻译;3、自己掌握文中字词句的意思。

预习设计:一、自读《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三峡》两遍,并自背一遍。

二、掌握下列知识。

1.寓言:“寓”寄物,“言”讲道理,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

2.作者介绍:A.韩非,后期哲学家,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郑人买履》选自。

B.吕不韦:末年政治家。

《刻舟求剑》选自。

3.《三峡》选自。

作者,字善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指在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整理文中难写字词并正音(至少13个)示例:履、遂、涉、遽、契、郦、阙、蔽、溯、御、湍、漱、峻四、整理通假字并解释:(3个)示例:而置之其坐:()反归取之:()略无阙处:()五、整理两篇文章中“度、之、其、自、绝”的一词多义。

示例:见课堂练习。

六、你在预习时还有哪些疑惑或困难,请写下来与小组成员讨论:教学目标:1、复习课文中的字词,并翻译课文;2、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在预习题的基础上补充介绍文学常识并检查预习。

1.了解“寓言”:“寓”寄物,“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2、作者介绍:A、韩非和《韩非子》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著有《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

《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书属于论辩文占绝大部分,文风犀利,有很强的说服力。

、《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B、吕不韦和《吕氏春秋》吕不韦:战国末年政治家。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记、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

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

C、郦道元和《水经注》。

《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河流水道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书。

《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郦道元搜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和他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并大为扩充。

三峡指在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二、重要字词(一)、《郑人买履》1、字音、字形:履遂宁2、通假字: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圈划重点的字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并解释。

(二)、《刻舟求剑》1、字音、字形:涉shâ遽jù契qì2、圈画重要字词。

( 涉遽契其舟坠于水是惑 )3、说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没有行走;不可以,不能(2)宁信度,无自信也。

相信自己的脚;不相信自己(3)而置于其坐。

坐同“座”,座位,名词;动词,坐下。

(4)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这是,指示代词;做判断动词。

(三)《三峡》1.字音、字形:郦lì阙:quē蔽:bì溯:sù御:yù湍:tuān 漱 shù峻:jùn 猿:yuán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

句意: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3、圈划重点的文言词。

(自.三峡略无阙...处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不见曦.月沿溯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绝巘..绿潭素..多生怪柏素湍飞漱.其间良.多趣味属引..凄异林寒涧肃.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重要语句(一)、《郑人买履》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二)、《刻舟求剑》1.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

2.是吾剑之所从坠。

注:(1)是,指示代词,这儿(2)所······者,······的地方(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1)若,像。

(2)“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4.重要句子停顿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三)《三峡》有关三峡的诗句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②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四、检测课堂效率,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幼时记趣》、《论语》八则(第二课时)预习目标:1.熟读这两篇课文2.了解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翻译3.自己掌握文中字词句的意思预习设计:一、熟读课文两遍,弄懂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

二、填空题。

1.《幼时记趣》选自,作者,字三白,代苏州人,散文家。

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了童年生活中、、三件趣事,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2.《论语》主要是记录的一部书,孔子是末期家、家、家,名、字,家学派创始人。

3.出自《幼时记趣》的成语有、、。

出自《论语》八则的成语有、、、、、、、三、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写出汉字。

miǎo小鹤lì砾邱 hâ凹凸愠默而识之不悱一yú四、找出两篇文章中的重点实词20个,准备组间测试。

五、找出两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六、熟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文章在译文中圈点出关键词语的意思。

翻译见学生预习提案。

七、你在预习时还有哪些疑惑或困难,请写下来与小组成员讨论:教学目标:1、复习课文中的字词,并翻译课文;2、掌握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在预习题的基础上补充介绍文学常识并检查预习情况。

1.《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闲情:清闲、无拘束时的情致;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

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了童年生活的小故事,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浪游各地的见闻,以及他们的坎坷遭遇。

文辞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2.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散文家。

以作幕僚、经商为生,游历过许多地方。

他能文善画,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

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

3.《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四书”。

二、重要字词1.检查字音、字形:见预习题三2.检查实词积累(余、明察秋毫、故、私、拟、强、怡然称快、拔说思罔殆耻悱)(组间抽测)3.虚词积累:之、以、其、为、而等字的举例,见课堂练习)4.一词多义:见课堂练习三5.成语: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6.通假字:“强”通“僵”“说”通“悦”“女”通“汝”三、主要知识点:1.《幼时记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突出记趣这一中心。

有好眼力、爱好观察、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进行想象和联想,表现童年的乐趣。

2.《论语》八则语录体,归类语录中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四、检测课堂效率,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梦溪笔谈》二则《狼》(第三课时)预习目标:1.熟读《梦溪笔谈》二则并背诵《狼》;2.了解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翻译;3.自己掌握文中字词句的意思。

预习设计:一、熟读《梦溪笔谈》二则三遍并背诵《狼》,弄懂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

二.整理文学常识。

1.《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朝代)科学家、政治家。

2.《狼》作者,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先生,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人,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三、整理文中难写字词并正音(至少10个)示例:喙、穰、梵、箧、贻五、整理两篇文章中“其、之、以、为”的一词多义。

六、词类活用。

1.其一犬.坐于前()2.一狼洞.其中()3.弛.担持刀()4.狼不敢前.()5.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未布.瓦()七、整理两篇文章中重要实词。

八、你在预习时还有哪些疑惑或困难,请写下来与小组成员讨论:教学目标:1.复习课文中的字词,并翻译课文。

2.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在预习题的基础上补充介绍文学常识。

1.《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二十六卷。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业、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

被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2.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3.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人,《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二、重要字词(一)《梦溪笔谈》二则1.字音、字形:huì喙rǎng穰fàn梵qiâ箧lǚ履yí贻chāi 钗2.实词积累:(方为....子方皆.尽、岁.以大穰..秋田之害、千万蔽.地、悉.为两段、旬日患.其塔动、贻.以金钗、但.逐层、匠师如.其言、盖.钉板上下弥束..、人履.其板人皆伏.其精练..)3.一词多义:见课堂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