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
初一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初一必背文言文
初一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初一必背文言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初一必背文言文大全及翻译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初一重点文言文篇目及翻译【篇一】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初一古诗文言文大全
初一古诗文言文大全一、古诗部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析:曹操这老哥可厉害啦。
他跑到碣石山这个地方看大海。
你看那大海的水啊,波光粼粼的(“水何澹澹”),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中(“山岛竦峙”)。
岛上的树木密密麻麻地长着,各种各样的草也特别茂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天的风呼呼地吹着,大海涌起巨大的波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最酷的是,他觉得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就好像是从这大海里面出来的一样;银河里星星闪烁,也像是从大海里冒出来的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最后那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像是他唱完歌后的感叹,今天真高兴,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大海的雄伟壮阔,也能感觉到曹操那种胸怀天下的大气概。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人出门在外,在青山之外的旅途上(“客路青山外”),坐着小船在绿水之上前行(“行舟绿水前”)。
潮水涨起来的时候,两岸之间变得特别宽阔(“潮平两岸阔”),顺风的时候,船帆高高地挂着(“风正一帆悬”)。
海上的太阳在夜色还没完全退去的时候就升起来了(“海日生残夜”),江南的春天在旧年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到来了(“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可有名啦,写得特别巧妙,把新旧交替的那种感觉写得活灵活现的。
最后诗人发愁了,我的家书要怎么才能寄到家里呢?只能拜托北归的大雁带到洛阳去啦(“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整首诗既描写了沿途的美景,又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你看啊,杨花已经落完了,子规鸟在那里不停地叫着(“杨花落尽子规啼”),这画面就有点凄凉的感觉。
听说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官到龙标这个地方,而且还要经过五溪这么偏远的地方呢(“闻道龙标过五溪”)。
七年级语文课外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七年级语文课外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七年级语文课外必背古诗词文言文》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 《滕王阁序》(节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12.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从中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初一语文10篇经典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一语文10篇经典课外(文言文阅读)1.赵襄主学御原文: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2.老马识途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古国名。
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③掘:挖。
3.穿井得人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
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4.南辕北辙原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
初一语文所有文言文
序号
文言文篇目
出处
主题/内容
1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描述了古代儿童机智应对的故事
2
《论语》十二章
《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道德观念
3பைடு நூலகம்
《诫子书》
诸葛亮
诸葛亮对儿子的劝诫和教诲
4
《狼》
蒲松龄
描述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5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讲述了一则因误传而引发的笑话
6
《杞人忧天》
《列子》
讽刺了那些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7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8
《三峡》
郦道元
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四季变化
9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描绘了山川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10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苏轼在承天寺夜游时的所见所感
初一全部文言文及翻译
一、《论语》节选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二、《孟子》节选原文: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孟子说:“得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帮助最少的时候,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最多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三、《庄子》节选原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之为宝,置于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翻译: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去邀请他,说:“希望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您。
”庄子拿着鱼竿却不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经有三千岁了,大王把它当作宝贝,供奉在庙堂上。
这只神龟,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而显贵,还是宁愿活着在泥地里拖着尾巴呢?”四、《史记》节选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律: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对美色的追求;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
”五、《战国策》节选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翻译:孟子去见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事情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也有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国家有利,大夫问如何使家族有利,士人和普通百姓问如何使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初一语文所有文言文必背大全整理
初一语文所有文言文必背大全整理总体来说,初一必备的文言文包含如下一些:大致上有《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孙权劝学》、《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等等。
初一语文所有必背文言文篇目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陶渊明)8.杂说(四)-韩愈9.三峡郦道元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为期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初一语文所有必背部分原文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初一必背文言文
初一必背文言文初一是中学阶段的起始年级,对于学习文言文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们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增进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一学生背诵的文言文经典篇章,它们各有特色,既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教育意义。
1. 《论语》节选《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初一学生可以选择背诵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2. 《出师表》《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忧虑。
这篇文言文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学习文言文的佳作。
3.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慨。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适合初一学生背诵,以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4.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通过描述醉翁亭的景致和作者的游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适合初一学生背诵。
5.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渔人误入桃花源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世界。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寓意深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理解古代文人理想的重要途径。
6. 《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作品,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赞美。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适合初一学生背诵,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7.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名篇,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历史的感慨。
这篇文章语言华丽,气势磅礴,是学习文言文的典范。
背诵文言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初一学生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文言文篇章进行背诵,不断积累,逐步提高。
初一文言文必背40篇 -回复
初一文言文必背1、《论语》十则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详解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1.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2.掩耳盗钟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选自《吕氏春秋》)3.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选自《初潭集》)4.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5.蛇衔草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
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
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
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
《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选自《太平广记》)6.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选自《弘明集》)7.秦武王偏听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末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选自《战国策》)8.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驼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9.司马光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选自《宋史》)10.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七年级必背文言文
古诗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七年级语文全册古诗词及文言文汇集
一、七年级全册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代)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谭嗣同·清)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3.【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5.【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1.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2.掩耳盗钟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选自《吕氏春秋》)3.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选自《初潭集》)4.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5.蛇衔草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
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
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
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
《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选自《太平广记》)6.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选自《弘明集》)7.秦武王偏听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末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选自《战国策》)8.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驼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9.司马光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选自《宋史》)10.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初一必背文言文
初中必背文言文如下:
初一:《论语十则》、《伤仲永》、《木兰诗》。
初二:《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初三:《隆中对》、《出师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愚公移山》。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又如“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尤其需注意,在句末动词后,有时是兼词“于此”,如“风雨兴焉”;在句末形容词后,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盘盘焉”。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10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10篇)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一)李将军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①即:如果。
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
(二)帝置酒雒阳南宫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
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群丞说服。
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
②上:尊指刘邦。
③子房:张良字子房。
刘邦的谋士。
④填:通“镇”。
⑤饷馈:军饷。
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三)刺客列传(节选)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初一语文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初一语文必背文言文有哪些初一语文必背文言文有《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孙权劝学》、《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等等。
初一语文上册必背文言文1.《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初一语文下册必背文言文1.《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目录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目录1守株待兔 (1)2郑人买履 (2)3薛谭学讴 (3)4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4)5司马光好学 (5)6王冕僧寺夜读 (6)7张无垢勤学 (7)8师旷论学 (8)9程门立雪 (10)10凿壁借光 (11)11学弈 (12)12李生论善学者 (13)13问说 (15)14教学相长 (16)15颜回好学 (17)16邴原泣学 (18)17南歧之见 (19)18曹植聪慧 (20)19曹绍夔捉“怪” (21)20杨亿巧对 (22)21廉颇蔺相如传 (23)22老马识途 (24)23穿井得人 (25)24南辕北辙 (26)25千里之马 (27)26齐欲伐魏 (28)27四面楚歌 (29)28孔子见罗雀者 (30)29教子 (31)30勿与婴儿戏耳 (32)31石崇与王桤争豪 (33)32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34)33长安何如日远 (35)34床头捉刀人 (36)35雪夜访戴 (37)36太宗罢朝 (38)37画皆以人重 (39)38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41)39打捞铁牛 (42)40螳螂捕蛇 (43)41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44)42勉谕儿辈 (45)44太宗有一骏马 (47)45狐假虎威 (48)46枭逢鸠 (49)47揠苗助长 (50)48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51)49慎其所处 (52)50不计人过 (53)51东坡画扇 (55)52王戎识李 (57)53吴起守信 (58)54臧谷亡羊 (60)55疑邻窃斧 (61)56余音绕梁 (62)57攘鸡 (63)58刻舟求剑 (64)59论语几则 (65)60画鬼最易 (76)61长者子速售 (77)62齐人攫金 (78)63贾人渡河 (80)64管宁割席 (82)65魏文候纳谏 (83)66卞庄子刺虎 (84)67更渡一遭 (85)68牧竖 (86)69愚人食盐 (87)70兄弟争雁 (88)71庸医治驼 (89)72盲子失坠 (90)73约不可失 (92)74引刀裂织 (93)75东食西宿 (94)76翠鸟移巢 (95)77画蛇添足 (96)78吴人孙山 (98)79水滴石穿 (99)80子奇治县 (100)82立木取信 (102)83三人成虎 (103)84曾母投杼 (105)85韩信将兵 (106)86宋人有得玉者 (107)87杀骡乘鸡 (1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大全1.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2.掩耳盗钟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选自《吕氏春秋》)3.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选自《初潭集》)4.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5.蛇衔草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
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
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
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
《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选自《太平广记》)6.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选自《弘明集》)7.秦武王偏听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末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选自《战国策》)8.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驼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9.司马光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选自《宋史》)10.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南昌折其髀。
人皆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破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选自《淮南子》)1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太祖悦,即施行焉。
(选自《三国志》)12.商鞅立木建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选自《史记》)13.“草”书张丞相好草圣。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云:“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恚曰:“何不早问?”(选自《古今谭概》)14.宋人偏见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选自《韩非子》)15.自相矛盾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物无不陷也。
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选自《韩非子》)16.各人啖一口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众莫能解。
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选自《世说新语》)17.义犬救主华隆好弋猎。
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
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
犬遂咋蛇死焉。
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
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隆闷绝委地。
载归家,二日乃苏。
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
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选自《太平广记》)18.高凤笃学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
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乃省。
(选自《初潭集》)19.学而时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20.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21.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矣。
(选自《韩诗外传》)22.与狐谋皮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终),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选自《太平御览》)23.荆人袭宋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
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24.主仆对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
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
”仆曰:“蝉食何物?”主人曰:“吸风饮露耳。
”仆问:“蝉着衣否?”主人曰:“不用。
”仆曰:“此蝉正好跟我主人。
”(选自《广笑府》)25.从有亡鈇者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选自《列子》)26.天雨谷汉宣帝时,江淮饥馑,人相食。
天雨谷三日。
寻魏地奏,亡谷二千顷。
(选自《太平广记》)27.鲁人锯竿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选自《太平广记》)28.魏人钻火魏人夜暴疾,命门人钻火。
是夕阴螟,督迫颇急。
门人忍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
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
”孔文举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
”(选自《太平广记》)29.华佗治病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密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
守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三国志》)30.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
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31.唐太宗纳谏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
联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
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
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
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联怀也。
”(选自《贞观政要》)3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传》)33.锡不辨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
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
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
”原礼心异之,叩其故。
曰:“此古方尔。
”殊不知古方乃,即糯米所煎糖也。
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类耳!(选自《冷文庐医话》)34.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35.李广射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选自《史记》)36.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不有奇才耳(罢了)!”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选自《资治通鉴》)37.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选自《方舆胜览》)38.李白之死世俗多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
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
”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选自《容斋随笔》)39.刘庭式娶盲女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
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
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
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
虽盲,岂负吾初心哉。
”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选自《能改斋漫录》)40.葛洪苦学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
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选自《初潭集》)4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选自《初潭集》)42.欧阳询观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43.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44.车胤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选自《晋书》)45.用兵七“勿”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缺,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46.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氏家训》)47.以百姓为甲兵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安,此乃腾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4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景公问政于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