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e691cebb4cf7ec4afed0da.png)
1、南海是中国海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海,渤海、黄海、东海加在一起还不如南海大。
南海面积近360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只有3个,南海排在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之后,是世界第三大海。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
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总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面积比较大、在涨潮时仍能露出水面的有11个岛和5个沙洲,但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都不在中国大陆的实际控制下,除了太平岛,其他都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侵占了。
2、中国对南海地区领土争端的方针是“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是中国和平友好对外政策的具体体现,但绝不代表中国软弱可欺。
“搁置争议绝不是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也不是单向排我开发!现在南海周边一些国家还拉拢“域外国家”来参与南海资源开发,排斥了中国的参与.中国希望有关各方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应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如果一些国家不顾中国的严正警告,一意孤行,中国应该会在必要的时候宣示主权.关于应对措施,基本上就是用外交手段,军事手段目前只有演习而已,南海打不起来的,首先中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南海小国正是看准这点!从种种情况看,中国解决南海问题面对两大难题。
第一,如何应对美国因素。
菲律宾等国借美国之力抗衡中国,是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最大难点。
随着中美军事交流的进展和亚太安全磋商机制的确立,中国需要注意,不要把南海问题变成中美问题。
第二,如何防止东盟国家联合。
虽然菲律宾、越南、印尼等国之间在南海海域的归属上也有争端,但他们有可能选择在东盟这个平台上,合力对付中国。
3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分别对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进行了访问,希望在多边发展和南沙群岛的石油开采等问题上获得东盟的支持,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排除在外。
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
![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https://img.taocdn.com/s3/m/fb40328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4.png)
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
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是多方面的。
中国声称拥有南海绝大部
分主权,包括南海诸岛及其附属岛屿。
中国主张南海诸岛的历史和
法理依据,并强调其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
中国还强调,南海
问题应当通过直接有关的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反对外部势力
介入。
中国主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通过与有关国
家进行谈判,通过协商解决南海争端,并推动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另外,中国还提出了一些倡议,例如“双轨思路”和“南海行
为准则”等,旨在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还主张南海问题不应成为影响中外关系的主要议题,强调
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对全球和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至关重要。
同时,
中国也主张南海问题应当在国际法框架下解决,强调尊重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总的来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维
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坚持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
同时,中国也愿意与其他有关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推动南海问题的解决。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198a5242f60ddccda38a0d4.png)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一、中国与邻国南海争端的起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南海争端的实质南海问题实为中美关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解决了,南海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否则南海问题会愈演愈烈,不仅会趋于多边化,国际化,而且会导致冲突,进而使中国卷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之中,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因此被打乱,事实上,这是美国幕后操纵南海问题的真实用意。
那么中美关系的问题是什么呢?简单地讲中美关系问题就是中国崛起了,而美国衰退了,所以美国想压制中国,所以美国在中国周边制造些麻烦。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所以它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是维持其世界的领导地位,任何崛起的大国或者小国,都是美国可能的威胁,所以美国必须加以遏制。
冷战结束,随着前苏联的瓦解,美国首先遏制的是其盟友日本,日本第一,让美国神经紧张,于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日本很快陷入了经济低迷的十年;接着是普京执政时的俄罗斯,美国加速北约扩建,把它压制在欧洲的顶端;然后美国打击的是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朝鲜,即所谓的邪恶轴心国;接着是走向一体化的欧盟,希腊债务危机使欧洲一蹶不振。
在搞乱了中东,欧洲之后,繁荣的亚洲和崛起的中国自然就成了美国的下一个战略目标,目前亚洲是整个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亚洲的繁荣,一体化进程以及去西方化,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显然是美国不能容忍的,于是美国还未等阿富汗事情解决,就匆匆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锁定中国。
首先,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制造舆论,引起亚洲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和忧虑,其次,宣称美国在亚洲太平洋的利益,其三,拼凑联盟,大搞价值观外交,其四,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将区域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藉此将中国推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中。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92ab1aa76e58fafab0036b.png)
南海地理位置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南海北边是中 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 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西亚, 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浩溯 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 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
南海资源
• 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 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 多个, 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 多个 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 亿至300亿 油气田大约有 个 大概在230亿至 亿至 亿 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 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 , 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 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 二个大庆” 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 二个大庆”。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 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 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 亿吨。 亿吨。同时南海还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869bf4f705cc1755270967.png)
对美国而言,南海地区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具有巨大“诱惑”。南海是东亚地区与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之间海上航行的必经之地,是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和大洋洲的重要国际通道。此外,南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藏资源,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
自2002年1月起,美国开始部署600多名美军士兵到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为菲军提供军事指导和训练,并协助围剿阿布沙耶夫集团。这标志着美军重返菲律宾。此后,美菲每年都要举行“肩并肩”联合演习。近日,美太平洋舰队还向菲海军移交了6艘配置重机枪的美军舰艇,在当前中菲两国因南海问题风波再起时,美军此举充分让外界感受到了其“司马昭之心”。
3.解决海权争端,立法要跟上来。我国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不太适应新的形势,执行度也比较小。美国和英国的船长都有执法手册,遇事不用请示,对照着做就可以了。而我们的规定是层层请示,等请示完毕,事情可能都过去了。
涉及领土和主权纠纷的外交原本就是最艰难的艺术,而这门艺术最基本的哲学就是,姿态不妨灵活,立场却要坚定;技巧可以“复杂”,底线却要“简单”,要把底线明明白白昭告天下,让他们很容易了解,哪些是可以商量的,那些是不容商量的。惟其如此,可以商量的问题才会变得容易商量,,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字国,许多邻国已通过立法、行政等不同手段,向所有国家阐明了他们的立场,现在中国也必须补上这一课。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我国的南海问题
![我国的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ea788702d276a200292eda.png)
南海问题南海问题的由来: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对于这一段历史经纬,各国都是十分清楚的。
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南海复杂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考虑到我国较长一个时期内尚无法彻底改变不利国际环境的客观现实,可以肯定地说,此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高超的技巧和坚定的意志。
首先,在策略上着眼于长远。
就目前而言,各方恪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主要原则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最直接、最现实、同时也是最务实的办法。
但从长远看应将南海问题的处理放入中国和平发展的整体战略中去。
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上述的美国行动与东南亚国家的举止有着必然的关联与“共谋”,但是如果结合二战以来的美国对中国南海的政策以及东南亚国家拿手的大国平衡战略,就不难看出南海这块平静水面的倒影中,实际上蕴含的是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美国乃至中国与整个世界关系的缩影。
南海问题分析
![南海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81208f680203d8ce2f2469.png)
材化1001
李卿鹏
一.南海的范围和历史
南海,也称南中国海,是世 界第三大海,所属的东沙、 西沙、中沙、南沙等4个群 岛,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 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北靠中国华南沿海大陆,东 临菲律宾,西濒越南和马来 半岛,南连马来西亚和文莱。 南海海域总面积约360万平 方公里,域内包括海上通道、 岛屿、海峡水域。南海地区 北有台湾海峡,西南有马六 甲海峡,连接西北太平洋和 印度洋,形成具有重要战略 意义的海上要道。南海蕴藏 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 油气资源储量巨大。
二.与南海有争端的国家
日本. 二战后,日本被迫放弃了其在战争期间窃取的一切 领土。1951年9月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约》明 确规定日本放弃对南威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 。 1952年4月,日本在《日台和约》中宣布放弃对 台湾及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 权利名义与要求。 但日本介入南海争端的理由: (1)出于对海上通道安全的考虑。日本是个四 面环海的岛国,岛内资源匮乏,特别是石油等战 略资源严重短缺。(2)借南沙争端扩大日本在 亚太地区安全领域的作用。(3)借干预南海争 端以在中日东海争端中向中国施压。
菲律宾 1946年,菲律宾就对南沙群岛提出过主 权要求。1956年菲律宾“探险家”到 南沙一些岛礁活动,将这些岛礁命名 为“卡拉延群岛”。1978年菲律宾总 统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所有, 还单方面宣布海洋法,规定200海里 经济专属区,将南沙群岛东部41万平 方公里海域划入其领海。
印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印度是个与南海没有关系的国家,但却说“南海 有连接印度的海疆线 。”印度介入南海争端的 原因:一.是想在南海的油气争夺战中分一杯羮, 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来威胁中国的海 上贸易和能源通道,达到在战略上制衡中国的目 的。虽然印度“窥伺”南海已久,但在过去很长 一段时间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付诸多 少实际行动,但随着近年来,美国的战略东移, 印度通过与越南进行所谓的“油气开发”找到了 进入南海的突破口。二. 是想通过南海问题对中国施压,从而在中印边境 问题上制约中国。
南海问题由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
![南海问题由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3e9c3c2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9.png)
南海问题由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
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度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
此外,南沙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
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
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76c74a2b160b4e767fcf34.png)
法理依据
1943年《开罗宣言》宣布,日本所窃取 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 收复失地的立场。 1946年中国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 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 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 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 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 南沙群岛地理志。
世界大国对于南海问题的态度分析
• 1.美欲借南海遏制中国 • 2.菲律宾政府也有将争端进一步扩大化和国 际化的趋势,并期待来自美国的支持。 • 3.境外媒体蓄意扭曲事实,制造南海问题国 际化趋势
美国态度
美国主张南海问题国际化
1,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自己混水摸鱼。 或借机军事进入东南亚,或借机与 东南亚国家合作捞点南海石油。 2,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恶化,并挽回一下朝鲜问 题的面子。 3,通过制造事端,使中国不能安心发展。远的说, 中国目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转型期,近的说,处
解决南海问题的主要对策
目前我国在南海处于“谈不拢,打不了,拖不起”的境地, 谈不拢,都说是自己的;打不了,以我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打败
周边小国,收复南A沙岛屿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政治问题,
不是军事问题;等不起,目前这些国家不光在继续蚕食中国的岛 礁和领海,等下去,不光我国宝贵的海上石油资源会大量流失, 根据国际法,被占五十年的岛屿会被认为丧失主权,而我们南沙 很多岛屿已经被占领二三十年了。中国在发展,其他相关周边国 家也在加强武备,而且他们已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通过南海数 百口油井带来的滚滚财富,再投入巨资扩充海空力量,南海战场 建设逐步实现“驻军常态化、工事永久化、阵地纵深化”。
《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明代海南 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 代版图。 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 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 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1932年和1935年,中国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 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等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 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 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南海问题-演讲模板
![南海问题-演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d355d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7.png)
13. 南海问题的未来趋势
南海问题的未来趋势是复杂而多变的,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国际政治、地区局势、各方 的行动和决策等。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南海问题将继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方面,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南海的行动日益积极,南海问题将继续成为中美关系中 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将继续关注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并可能采取一些措施来 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另一方面,东南亚声索国也将继续关注南海问题,并可能采取一 些行动来维护其在该地区的权益
此外,南海问题还可能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声誉产生影响。中国作为南海周边的大国,其 对待南海问题的态度和行动可能会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和评价,进而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 声誉
南海问题的国际法依据
南海问题的国际法依据主要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法规则。根据《联合国 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对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但必须考虑到历 史、地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规定了一些解决海洋争端 的机制和程序,包括仲裁、调解等方式
同时,南海问题也涉及到全球治理的问题。南海作为全球重要的航道和资源区域,其治理 和开发也涉及到全球的利益和权益。因此,南海问题的解决也需要考虑全球治理的需求和 原则,以实现全球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总之,南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对话、协商 和合作等方式寻求妥善解决方案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也需要尊重国际法和 国际规则,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南海问题的关键所在
同时,也需要尊重国际法和 国际规则,维护地区的和平
稳定与繁荣
感谢您的聆听
(1)加强对话和协商。中国可以与东南亚声索国进行双边或多边对话和协商,就南海问题 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以寻求妥善解决方案
中国南海问题之我见
![中国南海问题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8d98faf804a1b0717fd5dd7e.png)
中国南海问题之我见一:南海的地位环境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南海问题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想发表些自己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南海,也称南中国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海域面积共3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海。
域内包括海上通道、岛屿、海峡水域。
南海地区北有台湾海峡,西南有马六甲海峡,连接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要道。
按国际海洋法规定属于我国的管辖范围约为21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
南海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巴士海峡、龙目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构成了全球仅次于地中海的第二大海上通道。
它是西欧-中东-远东海运、空运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的必经之地。
其中,最具战略影响力的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
该海峡全长约600海里,沿岸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每天有200艘以上的货轮进出马六甲海峡,其中载运的石油绝大多数运往中国、日本和韩国。
从南下印度洋的方向看,几乎所有通过南海的空中和海上航线都要通过南沙群岛。
随着中国石油进口总量和对外贸易额的激增,每年至少有80%的石油运输和70%的外贸运输需要航经南海。
根据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
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地区相关航道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国海上贸易航线和能源运输是否安全。
南海同时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最大的产区和贸易区,因此,南海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储量巨大。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基本未受到严重挑战。
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组织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活动。
一位美国科学家对东海和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惊叹不已,惊呼这一海域为“第二个海湾”。
此后,东海、南海的不少周边国家都陆续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甚至开始出兵抢占南沙群岛的岛屿。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南海局势?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南海局势?](https://img.taocdn.com/s3/m/8fdc00bb960590c69ec376fd.png)
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南海局势?答:(一)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基本立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通过对话与谈判等外交手段妥善处理和解决南海争端,与相关国家共同努力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中国政府希望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与有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有关争议。
政策主张:1、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采取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持了极大克制,并以建设性姿态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2、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和解决南海争端问题。
3、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
4、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二)如何看待当前南海局势: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南海诸岛的国家,历代中国政府都对其行使行政管辖权。
这一发展过程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国际社会也是长期予以承认的。
当前,南海问题的实质是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权益问题;其核心因素是对海洋资源的争夺。
自20世纪60年代在南海发现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备后,风平浪静多年的南海,被掀起了瓜分狂潮。
近期以来南海形势格外热闹,去年六七月间,美国就在南海海域主导了4场联合军事演练,发佛找到了靠山的越南、菲律宾也一度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与此同时,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也插手南海问题。
特别是,今年4月,菲律宾海军企图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抓扣中国渔民遭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由于外部势力的介入和干扰,南海问题、黄岩岛事件持续升温,矛盾不断升级。
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的挑衅行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同时,中国政府也运用军事与行政执法手段维护和宣示主权。
中国南海问题(形势政策)
![中国南海问题(形势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f1a43dd7f1922791688e803.png)
托。
× × ×
二、南海问题
概述: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 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但70年代开始,越、
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
并提出主权要求。
(一)南海诸岛受控制现状
东沙群岛
1 、东沙群岛完全被 台湾军队控制;
2、西沙群岛完全由 我军管辖; 3、除黄岩岛由菲律宾 侵占外,中沙群岛 其余岛礁也由我军 管辖。
中国南海问题
主要内容
一、南海及南海诸岛的概况 二、南海问题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 因 四、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对策
一、南海及南海诸岛的概况
(一)南海诸岛的地理概况 (二)我国拥有南海及南海诸岛的主 权不容质疑 (三)战略要塞地位至关重要南海
地理概 述 (一)南沙群岛
东沙群岛
的地理概况
2、交通枢纽地位
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 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沙 经过。我国进口原油的4/5是通过马六甲海峡 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 60%是我国船只。
太平洋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3、军事战略地位
1、南海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是
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 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的关键所在。 2、位于越南金兰湾基地和菲律宾的苏比克湾 基地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重大的战 略价值。
(五)南海危机最新动态
马来西亚和越南5 月6日向联合国大 陆架划界委员会 联合提交200海里 外大陆架“划界 案” ,欲与菲律 宾一起将南海瓜 分完毕。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我国应对之策(三稿)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我国应对之策(三稿)](https://img.taocdn.com/s3/m/b24beed549649b6648d747d6.png)
主讲人:王志强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我国应对之策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 三、中国的应对之策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领陆红利”
“岛”“礁”之争
战略利益
“三大利益”
摆在台上的: 经济利益
放在台下的: 领陆红利 战略利益(经济、军事、政治)
“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
3、军事准备常态化。
“„„如果‘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话,南沙群岛将会一举 收复。非常可惜,我们当时采取了‘下不为例’的政 策,对于已经爆发的‘3.14’海战,低调处理,不做 宣传。‘3.14’海战的胜利终于成为中国南海斗争的 一个绝响。中国人恩泽南海的良好愿望最终得到的报 答是:越南当年便用武力一举夺占了15个岛礁,次年 又夺占了3个岛礁,至此,越南夺占南沙岛礁的数量达 到了29个。南沙露出水面的和没有露出水面的岛礁沙 洲已经全部被抢占完毕,中国和平友好的愿望最终变 成一声无奈的哀叹。”——张召忠《走向深蓝》(上)P125页
2、美国加入南海争端的用意何在?
(1)防范和制约“中国崛起” (2)构筑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3)确保美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
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
(1)缺乏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并能保护彼 此不受侵犯的中央权威; (2)国家总是具有用来进攻的军事能力; (3)国家永远无法得知其他国家的意图; (4)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 (5)大国是理性的行为体。
谢谢大家!
“越战记忆”
越战纪念碑
近年来越南的军费预算(单位:亿美元)
30 25 20 15 10 5 0 2004年 2008年 2010年 2011年 11.5 15 15.2 26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c1f0c62cc58bd63186bda9.png)
关于南海问题的发言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就南海争端问题进行发言。
自1986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一贯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
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1南海问题的由来和现状。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
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
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
相关国家来说,南海问题主要包含着主权、领土、资源之争。
但对于中国来说,则更事关国家崛起的大业。
综观近代世界大国历史,海洋权益与其兴衰紧密相关——荷兰、英国都是借海洋而登上历史舞台,俄国彼得大帝发动对瑞典的战争、数次瓜分波兰以获取出海口,美国的领土扩展到太平洋东岸,才有了今日美国。
今天,美国无疑要借南海问题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一个国家海洋权益的强弱,事关一个国家对海洋权力的争取、保护能力。
中国的崛起,解决南海问题是题中应有之意。
其次,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
获得对南海(尤其是南沙)的支配地位,使中国的战略防御纵深向南推进数百海里,对于保障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重要意义。
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d5be1e6bd97f192279e9e7.png)
一.南海问题简介南海问题是指中国,越南,菲律宾,文莱等对南海地区岛屿主权的争夺。
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原油储量,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藏量可能约为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以上,并可能蕴藏大量未来能源—可燃冰,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同时,南海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东亚和中东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海上通道。
丰富的能源利益极重要的军事、交通地位,使得一些国家擅自占领、开采甚至对我国南海宣称主权,并且由于美日及其他部分西方国家的参与干扰使得南海问题复杂化。
二.南海问题对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营销的影响南海是我国重要的军事、交通及能源的战略要地,我国关于南海地区与越、菲等国的主权争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干预,加剧了南海地区紧张环境。
第一.区域政治经济环境趋于不稳定,进而导致投资环境不稳定,投资者失去信心。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致力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目前中国已与东盟国家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也在谈判过程中,东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趋势也已出现。
然而,随着南海问题的不可避免和美国以南海问题作为切口重回亚洲,使得中国和越南及菲律宾等国家矛盾加剧,整个区域政治环境的紧张必然使得国际营销的难度增加,贸易壁垒等也较容易出现。
由于南海问题的持续性,使得各个利益相关国之前的关系可能时好时坏,可能因为某个行动采取的不适宜,或者是某个新国家的介入或其他等问题,如此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必然导致不够稳定的投资环境,使投资者失去信心,因而不论是我国对外投资或者是外国对我国的投资,必将因为这个政策的不连续性以及多变型而减少,不利于我国国际营销的进行。
第二.中国及中国企业对外形象遭受负面影响。
中国在国际上一直是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若因为南海问题与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发生争执等,在西方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宣传下,难免会给很多人一种仗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欺负周边国家的印象。
这会使中国的国际权威和国际形象和声誉带去消极影响。
中国的南海问题 一
![中国的南海问题 一](https://img.taocdn.com/s3/m/8682dd3ca32d7375a41780a8.png)
• 在本次海战以后,中国收复南沙群岛的永暑 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 瓜礁共6个岛礁,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 控制的空白点。 • 为防止越军可能利用空中力量进行报复,海 上编队指挥员陈伟文命令各舰尤其是装备新 型防空导弹的531号舰加强防空作战准备, 而越军迫于中国海军的压倒性优势,并未有 任何反击措施。 • 接下来请看这次海战视频。
中国的南海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南沙之争 (1)中越争端 (2)中菲争端 (3)中马争端 三.南海争端角力的背后 四.中国在南海的战略方针政策 五.总结
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南海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 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 领南 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 显,军事活 动日益频繁, 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 才真正 把南海问题摆到了 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 确 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 界定。 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 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 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四.从军事战略上而言, 控制了南海岛礁. 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 马六甲海峡到日本、 从新加坡 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 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 上通道。在近200多年间,南海海域不 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 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 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
中越争端
• 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为保卫祖国神圣的 领土南沙群岛,又与越南海军展开了一场海上 的生死较量。这是自中越海军西沙之战后(前 西贡政权)两国海军的第二次交 峰。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仅仅进行了不到28分钟, 中国海军大获全胜。这场规模不大的中越海战, 在当时,已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它的历史意 义在于对今天的南沙诸岛之争,仍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南海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南海问题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025e3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b.png)
南海问题调研报告范文正确了解南海问题,理智维护国家主权,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南海问题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课题名称:关于处理南海问题的办法研究意义:研究报告及感受:1:南海的前瞻意义:(一)、丰富的资源是中国崛起的重要保障南海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
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
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
这个区域里边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现代科学还发现海洋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二)、地处“两洋”接合部,对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前瞻价值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
从军事前瞻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从航道上来讲,每年大约有4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海域。
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90%以上的石油输入要依赖南海这个航道;经过南海航道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二。
就中国来讲,通往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
彻底的收复南海,对于我国保证运输航道的安全,冲破第一岛链的包围具有十分重要的前瞻意义。
(三)、南海方向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前瞻缓冲区南海具有十分广阔的地域空间,同时,中国在南面需要宽大的前瞻缓冲区。
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南海,那么,整个中国华南地区的前瞻纵深就可以延伸大约1000海里;而如果只控制海南岛周边,中国华南地区的前瞻纵深就只有几十海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南海问题牵涉到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收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上显得十分复杂,近些年几乎年年都有新情况,是现代中国加热的话题,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此后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等国对霸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尤其近几年,南海问题几乎年年都能成为热门话题,越、菲等国每年都会挑起争端。
(实际上那些小国是急了,看见中国的发展他们急了,因为在不急等中国在发展几年他们连急的机会都没有。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和问题(一)中国南海的概况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接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
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国围绕南海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又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越南及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六月十三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此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我本人是最恨越南人的,越南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却几次变更,数次独立,又依靠中国有困难来请求并接受援助,翅膀稍硬就张口咬人,自卫反击战中拿中国的枪吃中国的饭却依附美国来打中国,可耻可恨,自己不好好发展,国内穷的要命,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及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什么好张扬的,我就奇了怪了!我估计中南海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早晚揍他,老虎不发威你当中国是hello kitty呢!)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南海群岛上灌木茂盛,海鸟群集,栖息生物极其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
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实际上南海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有能源引起的,当然今天看起来已经不这么简单,但能源一直都是南海问题的一大因素!(二)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
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
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大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是中国在南海问题陷入被动。
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窥觑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
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巨大的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四)国际海洋法因素1 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略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位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埋下了隐患。
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
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五)中国在南海的职权长期无法落实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久坚守。
四、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及应对周边的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维护南海利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
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我国经济建设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神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力。
(二)和立法占地缘政治斗争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家的关系,东盟十国虽然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
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
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
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
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
以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良机。
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国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是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已过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夺。
中国的态度一直“不强硬”,即使在菲律宾声称“愿为战争先”、“菲海军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等强硬论调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冷静,积极争取谈判,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外势力的气势。
国内甚至出现了“中国现在的地位不是欺负谁,而是被谁欺负”的消极论调。
我觉得这个论调有点片面,毕竟我国目前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很不平衡,国内待解决问题很多,实力尚不足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不适合战争。
而且中国一直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愿意拿出部分利益于敌对势力来换取和平。
对于这一立场,其实我也是有些不满的,如果可以不顾全大局,不计后果的话,我也愿为战争先,以保全我国领土及大国的尊严。
但是,我也相信中南海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泱泱大国应有的姿态与气度,“中南海”肯定是有所考虑有所准备的,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军事、经济实力,我想总有一天中国会以大国的姿态强硬起来,到那时,堂堂中国必以出海蛟龙、下山猛虎的姿态告诉世界,也告诉国人,没人可以践踏我中华民族的尊严,那些曾欺辱、侵犯我国利益的小辈们将看见我五千年古国的雄姿!根据这一和平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着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
邓小平同志提出“搁置争议,公共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但我不认为我们会一直这样拖拖拉拉的软弱下去,与国外势力妥协下去,但那都是后话了,等中国对这些国家经济有了一定的控制,自身也有了足以应付各种变故的强大远洋海军和空军,搁置的争议也该到解决的时候了,共同开发也应该有所变化了,那都是后话,我不瞎猜了!)。
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保护。
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维护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地区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是当务之急!主权归我,其他的事情等我国综合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迎刃而解!总之南海问题很复杂,很棘手,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也不是一两场战争,一两个谈判就能解决的。
但是从长期来看,对我国还是很乐观的。
因为南海问题,不论是历史成因,还是现在的复杂状况,还是我国目前“不强硬”的外交手段的根本原因都是我国近代的落后和软弱,不仅南海问题,还有现在的台湾问题等重大问题都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产物。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解决我国内部贫弱欠发达的问题。
当我国足够强大(如美国就不会产生向中国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美国制度或领导人多么的英明,只因它的强大,只因它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绝对发言权),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让我们拭目以待,我相信我堂堂中华大地终将完全复苏,我堂堂中国终将南海等问题上的不和谐声音用强大的实力,惊人的气魄完全掩埋,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