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复习题——第四章-知觉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知觉一、单选题1. 下列“少女和老妇”的双关图,最能说明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 C.理解性D.恒常性2. ()会影响知觉的恒常性。

A.实际线索B.听觉线索C.视觉线索D.触觉线索3.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了知觉组织的()。

A.对称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C.连续性原则D.相似性原则4.小张去火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

这种知觉加工方式主要是()。

A.“全或无”加工B.数据驱动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5.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

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错觉6.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称为()。

A.真动知觉B.动景运动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7.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的制作,依据的是()。

A.真动知觉发生的原理B.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C.诱发运动发生的原理D.自主运动发生的原理8. 在视觉范围内,知觉的恒常性有()。

A.大小恒常性B.颜色恒常性C.明度恒常性D.以上都是9. 前面的知觉经验对后来的知觉的影响称作()。

A.知觉适应B.知觉定势C.知觉习惯D.知觉学习10. 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是()A.颜色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亮度恒常性11. 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B. 整体性 C.理解性 D. 恒常性12. 在驾车时打电话容易引起知觉中的()。

A.无意识注意B.不注意盲视C.特征捆绑问题D.游离性注意13.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这种影响是A.空气透视 B.物体重叠 C.线条透视 D. 双眼视差14. 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

A. 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C.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15.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章节题库(第4章 知 觉 )【圣才出品】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章节题库(第4章 知 觉 )【圣才出品】

第4章知觉一、单项选择题1.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

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

[统考2010研]A.视轴辐合B.线条透视C.运动视差D.运动透视【答案】B【解析】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的印象;运动视差是指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得慢,方向相同的印象;运动透视是指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的印象。

2.一般而言,对于时间间隔主观估计最准确的间隔时间是()。

[统考2010研]A.1秒B.3秒C.5秒D.7秒【答案】A【解析】在时间知觉中,人的个别差异和误差较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用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和人对时间的主观估计存在着差异。

一般情况是对于1秒钟左右的时间间隔,人的主观估计最准确,短于1秒钟的间隔常被高估,而长于1秒钟的时间常被低估。

3.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和在阳光明媚的户外亮度不同,但是人们仍然将其知觉为白衬衫。

这种知觉特性是()。

[统考2010研]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题目中的知觉特性是知觉恒常性中的明度恒常性。

4.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

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

[统考2009研]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方向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答案】A【解析】大小恒常性指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仍将其知觉为实际大小的知觉特性;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性;方向恒常性是指人不因身体部位的改变或视像方向变化而对知觉对象的方位保持相对稳定的知觉特性;明度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明度的知觉不随感觉映象的变化而趋向于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4章【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4章【圣才出品】

第4章知觉一、选择题1.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

A.组织性B.稳定性C.变异性D.自动性【答案】C2.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

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答案】C【解析】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

3.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B.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C.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D.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答案】A【解析】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4.当两个刺激物(光点、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间,人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这是()。

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诱发知觉D.自主知觉【答案】B【解析】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5.学生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6.霓虹灯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A.自主运动B.诱导运动C.动景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C【解析】动景运动是指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心理学感觉知觉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感觉知觉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感觉知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是什么?A. 感觉是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B.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C. 感觉和知觉是同一概念D. 知觉是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答案:A和B2. 以下哪个不是感觉的基本特性?A. 感觉的适应性B. 感觉的阈限C. 感觉的强度D. 感觉的复杂性答案:D3. 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接近性B. 相似性C. 连续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4. 感觉是人脑对_______的直接反映。

答案: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5. 知觉是人脑对_______的反映。

答案: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三、简答题6. 简述感觉适应现象。

答案: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对持续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例如,当我们进入一个有强烈气味的房间时,最初可能会感觉到气味很强烈,但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气味感觉会逐渐减弱,甚至感觉不到。

7. 解释知觉的恒常性。

答案: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不同条件下,人们能够保持对物体的稳定知觉。

例如,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能识别出熟悉的物体,即使光线条件发生变化。

四、论述题8. 论述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驾驶汽车时,我们通过视觉感知道路状况,通过听觉感知周围的声音,通过触觉感知方向盘的反馈,这些感觉信息帮助我们做出驾驶决策。

在社交互动中,我们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理解他们的情绪和意图。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通过感觉和知觉来捕捉和表达美的形式。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外部世界,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更有效地与环境互动。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 第4章 知觉)【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 第4章 知觉)【圣才出品】

第4章知觉一、选择题1.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

A.组织性B.恒常性C.变异性D.自动性【答案】C【解析】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

知觉有组织性和恒常性,并且知觉过程是自动发生的。

2.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

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答案】C【解析】A项,运动知觉是指对物体的运动特性的知觉。

B项,动景运动是指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C项,诱发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也产生运动。

D项,将暗室内不动的光点知觉为运动就是自主运动。

3.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B.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C.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D.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答案】A【解析】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4.当两个刺激物(光点、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人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这是()。

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诱发知觉D.自主知觉【答案】B【解析】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5.学生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 第四章-知觉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 第四章-知觉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 第四章-知觉普通心理学复习题――第四章-知觉一.名词解释知觉知觉链知觉整体性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双眼视差两耳距离差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似动知觉错觉二、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文粉笔总是被看成白色,这是由于 ( )所致。

A.知觉适应 B.明度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颜色恒常性2.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A.知觉的意义性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持久性 D.知觉的完整性3.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 )。

A.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正比 B.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 C.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D.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反比 4.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5.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 B.前者劣于后者 C.两者没有差别 D.两者相辅相成6.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申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

A.创造想象 B.幻觉C.知觉的理解性 D.错觉轮廓7.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 )。

A.调节B.双眼辐合 C.单眼线索 D.双眼视差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

A.看到深度和距离 B.看到单一的物体 C.双像D.无法判断距离9.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 )。

A.知觉的意义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10.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 )。

A,主要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 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C.主要对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D.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三、多项选择题:11-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知觉

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知觉

第四章思维导图01知觉的特性考点分析:知觉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是02年的简答题,15年的论述题,按照4年内的真题不会重复考察的规律,这个考点这次有可能会被我们碰到哟!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名词解释):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分出来,对它们做出清晰的认知的特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互相转化且互相依赖。

知觉定势(名词解释):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二、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认识刺激物的个别属性,二十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

选择题:熟悉外文的人,把每个单词知觉为一个整体,不熟悉外文的人,知觉为一个个的字母。

汉字的言语序顺也同样不响影阅读效果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但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

三、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名词解释):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与选择性和整体性有密切的关系。

与选择性的关系:理解有助于个体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出与整体性的关系: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选择题:例:熟悉英语的人读到WOR后,会预期出现D、K、M、N等字母。

四、知觉的恒常性(01年简答、01、05名词解释)01简答: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它有哪些种类?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恒常性的种类:1、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名词解释):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而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

2、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而知觉到的大小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在职研究生-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练习题(含答案)

在职研究生-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一、填空题1关系。

23、观察的品质包括:4、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应,可分为567.89觉。

10.观察的品质有观察的目的性、二、单项选择题1、知觉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对象的影响仍然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的时间依次出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为()。

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幻觉D时间错觉3、月朗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现象B对比C后象征D视觉障碍4、胃的剧烈收缩所引起的疼痛属于()。

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外受感觉D运动觉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

A继进对比B回想C适应D继时对比6、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

A思维B感觉C知觉D概括7、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应称为()知觉。

A深度B大小C形状D面积8、视觉属于()。

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机体觉D外受感觉9、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知觉。

A运动B空间C方位D时间10、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应是()感觉。

A外受B内受C本受D皮肤11、费希纳指出符合对数定律的是()。

A 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B心理量变化和物理量C物理量的变化和心理量D感觉和感觉阈限12、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A 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13、内脏痛觉属于()A外受感觉B本受感觉C内受感觉D感受性14、从黑暗处到明亮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叫()A嗅觉B皮肤觉C暗适应D明适应15、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A嗅觉B皮肤温度觉C触压觉D痛觉1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B.反应c.知觉D.阈限17.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是( ):A.感觉阈限B.绝对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18.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出磨苹果感到光滑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第四章-知觉
一.名词解释
知觉知觉链知觉整体性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双眼视差两耳距离差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似动知觉错觉
二、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文粉笔总是被看成白色,这是由于 ( )所致。

A.知觉适应
B.明度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颜色恒常性
2.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持久性
D.知觉的完整性
3.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 )。

A.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正比
B.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
C.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D.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反比
4.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5.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
B.前者劣于后者
C.两者没有差别
D.两者相辅相成
6.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申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 )。

A.创造想象
B.幻觉
C.知觉的理解性
D.错觉轮廓
7.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 )。

A.调节
B.双眼辐合
C.单眼线索
D.双眼视差
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

A.看到深度和距离
B.看到单一的物体
C.双像
D.无法判断距离
9.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 )。

A.知觉的意义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0.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 )。

A,主要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
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
C.主要对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
D.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11-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多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1.知觉具有哪些作用?( )
A.觉察
B.分辨
C.选择
D.确认
12.知觉恒常性包括 ( )。

A.形状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距离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E.颜色恒常性
13.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E.运动透视
14.错觉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

A.物体轮廓对眼动方向和范围产生影响
B.侧抑制改变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
C.受视觉生理特点的影响或限制
D.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E.误用知觉恒常性
四、简答题:15-19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5.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16.简述感觉、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17.简述双眼视差及其在深度知觉中的作用。

18.简述轮廓在知觉物体形状中的作用。

19.简述错觉的种类。

五、综合题:20-22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20.分析说明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1.利用似动说明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22.试说明头一眼运动系统是如何对运动知觉做出解释的。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C;4.B;5.A;6.D;7.D;8.B;g.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l·ABD;12.ABDE;13.ABCD;14.AB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