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养老院医疗服务功能,打造幸福养老社区
打造“大医疗+小养老”,推行“两院一体”模式
打造“大医疗+小养老”,推行“两院一体”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当下“养老”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生活照料和医卫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相互叠加,发展优化“医养结合”服务成为破题的关键一环。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医养结合工作有序开展,以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为契机,围绕“9073”的养老模式,着力构建以“社区居家医养结合为主体、机构医养为补充、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满足健康养老多样化需求。
医养结合解决多方难题“医养结合”是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记者近日走进我区医养结合模式典型的医疗机构凤凰台医院,对当前的医养结合发展进行了探访。
“郝大叔,是不是想家里人了?”在烟台凤凰台医院的医养结合中心,护理人员问道,“那我们和他们视频,看看他们好不好?”说到这,郝大叔缓缓点了点头。
市民郝先生是去年11月入院,当时被诊断为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肺炎、左侧肢体偏瘫。
因为气管切开,不能讲话,家属又无法天天探视,增加了他的孤独感。
医护人员制定各种简单的日常生活卡片,统一手势,教他用大拇指表示大便,小拇指表示小便,拳头表示口渴,并提供纸笔鼓励其书写,加强各项功能锻炼……通过努力,老人看到了希望,心理上也更依赖医护人员。
现在,他比起刚来医院时情绪好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增强了,已经能自己用语言表达想法、自己刷牙吃饭,自理能力恢复了不少。
看着他的病情每日都有进展,医护人员有着莫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这便是我区医疗结构开展“医养结合”的一个真实场景,它将养老院与医院的优点结合起来,与单独雇佣护工相比,大大降低了市民负担成本。
“我们医院把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关怀融为一体,让老年人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还给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而且费用都在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护。
”凤凰台医院负责人杨广明院长说道。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20•【字号】聊政办发〔2020〕9号•【施行日期】2020.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发〔2019〕3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一)建立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
科学界定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内容,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保障重点。
市、县制定并发布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年度发布制度。
(责任部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二)健全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020年年底前,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全面实施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与长期护理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
(责任部门: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聊城银保监分局)(三)完善特殊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
2020年年底前,全面建立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重点关注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
完善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政策,建立主动告知机制,由个人申请向主动服务转型,确保符合条件经济困难老年人及时、足额享受补贴。
(责任部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2021年,市、县级政府按照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依据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评估结果,统筹现行特困人员供养、困难老年人补贴等政策,建立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现代医疗养老策划书3篇
现代医疗养老策划书3篇篇一现代医疗养老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因此,发展现代医疗养老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策划目标1. 打造一个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养老机构。
2. 提供高品质的医疗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3.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
4. 促进医疗养老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市场分析1.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市场需求巨大。
2. 老年人对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
3. 目前市场上的医疗养老机构存在服务内容单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四、项目优势1. 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2. 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养老服务。
3. 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娱乐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体验。
4. 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服务内容1. 医疗服务设立老年病科、康复科、中医科等科室,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体检和健康评估。
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服务,以及慢性病的管理和康复治疗。
2. 养老服务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户型。
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满足老年人的口味和营养需求。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提供 24 小时的护理服务,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和舒适。
3. 康复服务设立康复训练室,配备专业的康复设备和器材。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老年人恢复身体功能。
提供康复咨询和指导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康复效果。
4. 护理服务培训专业的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建立家属沟通机制,及时反馈老年人的情况,让家属放心。
社区民政2024年年度工作计划
社区民政2024年年度工作计划社区民政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目标是为了提升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
根据当前社区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2024年的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社区发展规划1. 制定社区发展战略规划,明确社区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根据居民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符合社区特点的发展规划,推动社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
2.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居住环境。
3. 推动社区产业发展。
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社区民生改善1.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
提供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包括养老院床位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
2. 完善社区医疗服务。
加强社区卫生院的建设和人员培养,提高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加强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
增加学校和图书馆等教育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4. 安全环境改善。
加强社区治安巡逻和安全巡查,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社区居民参与和自治能力提升1.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鼓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参与社区治理和管理,提升社区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2.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
通过组织居民议事会、听证会等形式,让居民参与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提升居民对基层治理的参与度。
3. 加强居民培训和教育。
开展居民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质,增强居民的自治和参与能力。
四、社区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1. 推动社区环境整治。
加强对社区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社区环境质量。
2. 加强生态保护。
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好社区的生态资源。
3.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
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加强对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走“医养结合”之路就成为中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僵化;政府多头管理,政策扶持落实难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供给主体的服务方式,依据服务客体需求设定服务内容以及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老年人的养老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老年人一旦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不断往返,既耽误了治疗,也增加了负担。
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议题。
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
而在政策出台之前,青岛、合肥、郑州等地已经开始小范围试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实践成果。
目前,学术界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缺乏系统的总结,多从医学角度探讨具体护理技术问题,未能及时有效回应我国养老的现状和政策实践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执行的必要性、部分地区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在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之后,将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涵盖五个方面的元素,即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管理机制。
服务主体,即“医养结合”服务的提供方。
具体包括老年公寓、护理院、临终关怀院、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
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创新与实践
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创新与实践社区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综合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使他们在社区中能够安享晚年生活的一种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不断地创新与实践。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传统模式传统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以养老院为主要形式,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后,享受机构提供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但通常缺乏个性化、精神慰藉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服务。
这种模式存在着养老资源分配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创新为了解决传统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不断进行创新。
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引入专业的护理团队和医疗设备,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也开始注重开展康复护理、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个性化服务,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融入感。
三、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案例1. 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某市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一个集养老服务、康复护理、健康咨询、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中心,引入专业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老年人可以参与各种活动,增强社交互动,提升生活品质。
2.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另一市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健康监测等个性化服务,让老年人在自己的家中也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增加生活便利性。
四、未来社区养老服务的展望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加剧,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未来社区养老服务应注重创新,在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机构等方面持续优化与完善,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加强社区与家庭、医疗机构等多方合作,形成一个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在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创新与实践中,更多的城市和社区正在不断探索和尝试,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给老年人带来更好的晚年生活体验。
医养结合项目规划
医养结合项目规划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需求,医养结合项目应运而生。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医疗、养老、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二、项目目标1. 构建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建设一座综合医院,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常规检查、急诊抢救、手术治疗等。
2. 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建设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营养均衡的饮食、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等,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3. 强化康复功能:设立康复中心,提供康复理疗、运动疗法等服务,帮助老年人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 促进社区互动:建设社区活动中心,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社交、文化、体育等活动,增强老年人的社交网络,减少孤独感。
三、项目规划1. 地理位置选择:项目选址在市中心附近,交通便利,便于老年人和家属的访问和照顾。
2. 建筑设计: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和社区活动中心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现代化标准,注重舒适性和功能性,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如无障碍设施、安全防护等。
3. 医疗设备配备: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CT、MRI等,以满足各类医疗需求。
同时,还应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方便医生随时查看病人的健康状况。
4. 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应聘请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养老院和康复中心也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康复师。
5. 养老服务提供:养老院应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宽敞明亮的房间、温馨的公共区域、美丽的花园等。
饮食方面,应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满足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同时,还应提供健康监测、日常护理、紧急救援等服务。
6. 康复服务提供:康复中心应配备先进的康复设备,如理疗仪器、运动器械等,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满足老年人的康复需求。
康复师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康复计划,并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
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的建议七篇
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的建议七篇【篇一】根据**市老龄办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已达到230.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2.43%,这意味着5人之中至少有1位是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值,在上海、北京之后,位列全国第三。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我市当前面临的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一、我市社会养老机构的设置及运行状况2017年3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发布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市政府于2017年11月印发的《**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完善医养结合机制,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在我市大力倡导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产业的同时,绝大多数医养结合养老企业及机构都面临着医保申报审批周期长、审批手续复杂、医保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困扰。
加大了企业负债和亏损运营的周期,严重挫伤了社会养老的积极性。
甚至成为阻碍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瓶颈,也无形中为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设置了门槛。
二、可借鉴的社会养老成功经验为了鼓励各方投入养老产业,北京已决定为养老机构内开设的医疗机构开辟单独的医保审批渠道。
在北京最新公布的新增279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中,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数量高达36家,超过了一成,其中不少都是养老院的医务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这对业界投建养老机构形成不小鼓励。
上海针对越来越迫切的养老需求,根据养老机构住养老人规模和养老机构实际情况,将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分为护理院、门诊部、医务室、护理站四种类型。
上海市目前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已经全部纳入医保结算,养老机构设置的护理院将逐步设置4万张具有护理性质的床位。
地处江浙地区的无锡市,为了进一步方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实现“看小病不出门”,出台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医务室可申请将门诊服务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老人在相关定点养老机构医务室看病可以享受到与在社区门诊看病一样的优惠政策。
新时代康养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新时代康养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专业化的康养服务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和《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康养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市康养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3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通过整合各类医疗、康复、养老资源,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康养服务体系。
到2023年,全市培育4个康养联合体,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养老需求相适应的康养政策保障体系,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6人以上,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的56%以上;建设1家智慧养老院,设立1个康复辅具租售中心;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建设一批高质量养老服务项目,培育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机构;试点建设50张以上家庭养老照护床位。
二、主要任务(-)加强康养服务能力建设。
1.提高社区居家康养服务能力。
修订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
认真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四同步”工作机制,接收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须在一年内投用。
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长效运行机制,支持专业养老机构运营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2.加快敬老院改造提升。
优化敬老院建设布局,推进敬老院改建、重建或转型为区域性护理型养老服务中心,2023年,敬老院(己公建民营的除外)数量压缩到乡镇(街道)总数的65%以下,撤并入住老年人数在30人以下的敬老院;2023年,敬老院数量控制在乡镇(街道)总数的50%以下,所有敬老院达到国家二级养老机构标准,敬老院床位数不低于75张,护理型床位数不低于60%O3.推进医养康养融合。
市级确定1家医疗机构作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12•【分类】审议意见正文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共有48人次发言。
现根据会议发言情况,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的主要意见整理如下。
出席人员普遍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多次对包括失能老年人照护在内的养老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出席人员充分肯定国务院的工作报告,高度评价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的调研报告,希望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处理。
大家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失能老年人照护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可持续办法,为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这一全球性难题,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审议中,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养老服务制度设计有些出席人员提出,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失能失智、慢性病老年人占比逐年攀升,要紧紧抓住我国人口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前的重要窗口期,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进一步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
建议:(1)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立法进程,明确我国养老服务的范围和原则、管理体制、各方职责、保障和监管措施等内容,推动形成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体系;(2)建立健全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细化意定监护的制度规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3)巩固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地位,压实家庭成员法律义务;(4)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完善特殊情况下政府接管养老服务机构的程序机制;(5)充分发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在涉及老年人的重大政策、重大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强成员单位之间协同联动和政策衔接。
创建标准化体系打造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思考研究
创建标准化体系打造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思考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国家有关部门对于这一现象也高度重视,这就需要全国各地的养老社会福利[A1]机构创建新的标准工作体系,将医养服务及康护服务融入到社会养老福利服务之中。
自2019年12月以来,由于新冠病毒的流行,这也给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增加了极大的负担,这也要求社会养老福利机构更好的承担社会职责,加强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及水平,从而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医养康护服务。
本文主要对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创建标准化体系及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依照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希望对从事相关行业工作人员予以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标准化体系;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思考研究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实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为26402万人,占据总人口数量的18.70%,而在这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9064万人,占据总人口数量的13.50%。
正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各地区的社会养老福利机构也在积极的探索标准化工作服务新体系,而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模式也是社会养老社会福利机构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从而更好的履行自身的社会养老福利职责。
一、加强制度体系设计,构建医养结合标准化体系(一)树立区域一盘棋思想,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1)健全医养康护工作机制,强化基础保障支持。
作为一家社会养老福利机构,首先就要在加强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只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才可以更好的把医养康护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这也需要医养康护机构的领导层加强对工作机制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对负责区域的医养康护工作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的工作小组,可以根据机构自身的领导分工情况设置组长与副组长,这个领导小组主要就是负责制定标准化工作细则的全面统筹、部门协调及宏观决策方面,从而将医养康护工作机制标准的设定工作承担起来,为下一步开展全面工作打好基础[1]。
养老服务设施完善情况汇报
养老服务设施完善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养老环境。
首先,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日益完善。
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建设了一大批规模不等、设施齐全的养老院、养老社区和日间照料中心。
这些设施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进行了提升,还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上进行了全面的提升,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其次,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除了城市中心地区,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设施开始向郊区、乡村延伸,为那些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养老选择。
同时,一些养老服务设施还与医疗机构、文化娱乐场所等进行了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养老生活。
再次,养老服务设施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政府加大了对养老服务设施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对养老机构的评估和考核,对于服务质量不达标的养老机构进行了整顿和清理。
这一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养老服务设施的整体质量,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舒适的养老生活。
最后,养老服务设施的多样化发展势头良好。
除了传统的养老院和养老社区,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设施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推出了各种特色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如老年人健身俱乐部、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养老生活选择。
综上所述,我国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仍然不足、服务质量不稳定等。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力度,努力为老年人营造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养老环境,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县民政局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
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全县人口老龄化的客观实际,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结构调整、转变服务模式、完善保障政策等措施,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有效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重点是对有需求的失能老年人、部分失能老年人,以机构为依托,做好康复护理服务,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对多数老年人,以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主,通过医养有机融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
二、发展目标到2021年底,全县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及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
医疗机构内设健康养老专科建设得到加强,90%以上的医疗机构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取药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65%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到2022年,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5%以上,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取药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三、重点任务(一)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疗机构。
充分利用现有医疗服务资源,创办或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医院,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
县医院、县中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老年门诊,增加老年病床数量。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康复、临终关怀等老年护理服务特色科室,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床位,提高康复、护理床位占比。
以“五个民政”建设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以“五个民政”建设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者:乔恒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5期吉林正处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的关键期,民政部门承担着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全省民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统筹做好普惠性、热点性、兜底性、长远性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成果”的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五个民政”建设,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贡献。
一、建设“兜底民政”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聚焦民生短板,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救助标准和救助能力。
一是围绕全省脱贫攻坚战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持续开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稳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
二是针对社会救助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对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的帮扶与支持,努力缩小保障差距,实现整体提升,推进民生保障标准化、均等化。
三是建立完善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启动社会救助对象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机制;探索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权限下移,健全以乡镇(街道)为重点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实施精准、高效救助。
二、建设“幸福民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全面实施幸福养老、幸福帮扶、幸福便民、幸福公益、幸福社区建设“五大民政幸福工程”,提供层次更高、品种更多、质量更优的服务保障。
一是实施幸福养老工程。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文养结合”,不断满足老年人康复、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继续实施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3 年整合改造提升计划,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功能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养老机构。
取消养老机构审批,落实优惠政策,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无偿提供服务场所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机构与居家养老服务。
探析“医养结合”视角下康养服务新模式
探析“医养结合”视角下康养服务新模式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从人口结构上看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导致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现行的康养服务和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养老市场的现状。
尤其是那些部分或完全残疾的老年人不仅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还需要一定的医疗护理。
“医养结合”是将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新的康养服务模式,更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医疗项目和养老服务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本文将从“医养结合”的优势出发,探究现在“医养结合”康养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继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医养结合;康养服务;新模式一、“医养结合” 服务模式的优势(一)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根据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中指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
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
一旦老年人生病,总会在医院、家庭和老年人护理机构之间来回折腾,这不仅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而且常常使老年人的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新的疾病。
因此,实行“医养结合”的模式,能够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落实小病的日常护理和治疗。
能有效地将不同部门的资源整合到同一个系统中,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体现了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新理念。
(二)能够极大的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中国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改善,大型医院每天都人满为患。
老年人普遍存在如慢性病、半残疾和残疾等健康问题,对于主要处理紧急情况和特殊疾病的大型医院,无力提供高质量和周到的护理。
有的老年人在明明可以出院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住院以避免疾病风险,这就限制了本已有限的卫生资源,也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汝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汝政〔2017〕1号
汝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汝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汝政〔2017〕1号为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6〕1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健康汝州建设、满足城乡老年人基本医疗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作用,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着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为健康汝州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2017年全市二级医疗机构要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确立一批医养结合示范点。
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5%以上。
80%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初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全市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
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的比例达到10%左右。
2018年,全市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形成。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1.05•【字号】市政办发〔2021〕47号•【施行日期】2021.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1月5日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尽快补齐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短板,加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52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9〕3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为主线,注重加强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通堵点消除痛点,尽快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补齐养老服务工作短板,有效强化基本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打造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居于全国中上水平、具有西安特色的养老服务样板,为西安创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22年,每个已建成城市社区至少有1所社区养老服务站,每个城市街道办辖区至少建成1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
到2023年,各区县(开发区)至少建成1所以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公办示范性养老院,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初步补齐、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有效投资显著扩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长足进展。
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
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
1. 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养老院、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多个层次和形式的服务设施,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素质。
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机
构的监督和管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 推动养老服务创新和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引导和支持养老服务企业的创新发展。
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的融合,提升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4.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金融体系: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全方位的养老金融服务。
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满足老年人的财务需求。
5. 鼓励社会参与和志愿者服务: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促进社区和家庭的养老支持网络建设。
6. 推进养老服务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养老服务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养老服务水平。
,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需要从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创新和发展、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鼓励社会参与和志愿者服务,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以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现状分析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然而,农村养老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医疗保障不完善、服务供给不足、养老设施缺乏等,并且还面临着经济困难、留守老人孤独等特殊情况。
二、问题分析1. 医疗保障不完善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医院少且分散;医保制度覆盖率低且报销比例较低;贫困户因为经济困难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医疗补贴和保险待遇,导致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2. 服务供给不足相比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相对完善的情况,在很多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的建设滞后,专业护理人员及康复师等专业力量缺乏。
老年人缺乏足够的社交活动和娱乐休闲活动,导致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3. 养老设施缺乏农村地区养老设施严重不足,没有足够数量且质量上乘的养老院。
即便存在养老院,也常常面临床位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
这使得农村老人无法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全面照顾。
4. 经济困难及留守问题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很多农村家庭并不能承担高额的养老费用,而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也随着人口流失、外出务工等现象的增加而削弱。
此外,很多子女因为工作等原因选择离开农村留在城市工作生活,导致大量农村老人长期单独生活。
三、解决方案与建议1.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与改造投入。
同时提高医保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确保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
同时加大对专业护理人员及康复师等专业力量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3. 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地区的养老院数量,并提高设施、管理水平。
政府可以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投资兴建养老院,并适当降低相关的土地租金等费用。
4. 加强经济支持与留守关爱加大对农村特困家庭的救助力度,健全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养老服务机构,它 们通常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也有一些社区养 老服务中心开始提供医疗服务。
04
技术方案与建设条件
技术方案选择
选择依据
根据项目需求和目标,结合国 内外相关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
技术成熟度
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应经过充分验证 ,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满 足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求 。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可以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养老环
境。
竞争对手分析
传统养老院
传统养老院是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的主要竞争对手, 它们通常只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如生活照料、文化娱乐 等,缺乏专业的医疗服务。
Hale Waihona Puke 医院医院虽然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但它们主要面向患者,老 年人入住医院会感到不安和不适应。
技术实施风险
在技术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技术障碍、技术失误等问题。为降低风险,需加强技术方案的论证和试 验,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05
项目组织与实施方案
项目组织结构与管理团队
项目组织结构
本项目将按照矩阵式结构进行组织,以 更好地协调资源和应对风险。
VS
管理团队
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养老服务和项目管理 经验,核心团队成员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 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
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医疗设施、康复设施、养老设施、休闲设施等。其中,医疗设施包括门诊部、急诊室、 住院部等;康复设施包括物理治疗室、康复训练室等;养老设施包括宿舍、餐厅、活动室等;休闲设施包括绿化 景观、休息区、娱乐区等。
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其中,医疗设施面积为1000平方米,康复设施 面积为500平方米,养老设施面积为2000平方米,休闲设施面积为1500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养老院医疗服务功能,打造幸福养老社区
理由: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在社会步入老龄化的今天,“家家有老人”,如何养老的问题已摆上议程。
长期以来,医疗和养老各司其职,前者隶属卫生,后者归属民政,使得医疗和养老被割裂开来,造成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养老院老人难以获得好的医疗服务。
为了使“医疗+养老”能结合成功,充分地整合和利用医院和养老院的资源,给老人提供更好、更方便的专业医疗服务,组建医护型养老制度,打造幸福养老、幸福广州,有利于“和谐广州”的建设。
一、我市民营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在我们对市民营养老机构的调查中,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民营养老机构数量不足,覆盖面有限,由于主管卫生局对申请内设卫生机构设置台阶较高,申请内设医疗机构很困难,经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更是屈指可数;其次,养老机构内缺乏基本的医疗护理人才,医疗设施有限,而且在养老机构内治疗无法享受到医保待遇。
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改善老人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让老人度过幸福晚年,这是做好养老医疗服务的关键。
调查显示,以下几方面是导致市民营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不足的
因素: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养老机构资源比较匮乏。
广州公办养老院的配置费一般为5000元-8000元每人,而多数民办养老院却高达1万-5万元。
民办养老院的高收费源于经营困难。
公办养老院的基础设施和养老服务等都得到政府的资助支持,而民办养老院则需要自负盈亏,其中地租就是很大一部分支出。
经营困难来源困难,大大限制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市民营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经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有广州市荔湾区颐和养老豪庭公寓、广州市良典养老院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养老院、广州市颐寿养老院有限公司、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广州市养和怡老院、广州市康桦长乐老年公寓、广州市白云博爱园老人院(共8个)。
为扶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发展,广州于今年4月份出台了《广州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办法》,同时也提高了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资助标准。
其中规定,非营利性民办社会福利机构,按下列标准给予资助:特级、一级护理的,每人每月补贴300元;二级护理的,每人每月补贴200元;三级或其他一般护理的,每人每月补贴150元,而营利性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也有相应的资助标准。
但150-300元真正能起到什么作用?于是,最近广州市物价局起草的《关于规范我市托老服务收费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各等级房费标准和护理费均有了较大幅度上涨,涨幅在71-242%不等,但最终的支出还是转嫁给回了广大的广州市民。
2、卫生主管部门对申请内设卫生机构设置的高台阶成为民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的“绊脚石”。
虽然民营养老机构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公立养老机构的压力,同时民营养老机构为了给入住老人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千方百计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许可,争取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设立医疗机构。
但主管卫生局对申请内设卫生机构的单位设置台阶较高,导致申请内设医疗机构非常困难,以至于全市民营养老机构有内设医疗机构单位只占10%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入住老人的需要。
3、批准在机构内设医疗点的要为入住老人提供社保医疗刷卡困难。
社保医疗主管部门是社保局,强调申请机构要有对外医疗服务功能才可获批准,要开展对外医疗服务,就必需有一定的医疗卫生技术队伍,然而绝大多数的民营养老机构无法开办对外的医疗服务,因此无法满足社保局的要求,造成入住老人就医不能刷医保卡。
为了减轻自身医疗费用的负担,老人就医往往要辗转多个单位和路程才能实现,给入住机构的老人增添诸多不便和困难。
4、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要开展医疗服务,必需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医护人员。
但由于许多养老机构招聘的医生、护士因没有医疗单位的挂靠,不能参加职称晋升,没有继续教育再培训的机会等,影响了自身专业的发展和工资待遇的提升,导致机构内医护人员自身的发展得不到保障,使各机构在招聘和留住医护人员方面遇到很大困难,高素质的专业医护人才更是难以挽留,使得为老人服务的日常医疗工作的连贯性、有效性也得不到保障。
办法:
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能使老年人在享受养老服务的时候,
又能得到较好的医疗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率,缓解公立养老机构的压力。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完整的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也是全面建设“幸福广州”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各职能部门与社会各界共同付出努力。
一、加大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提供资金和政府购买服务两种方式为民营养老机构提供财政支持。
前者如建立养老机构专项基金或加大资助的力度。
后者如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等,或是在地皮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减免地租等,使得民营养老机构摆脱经营困难的困境,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去进一步发展医养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二、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减少不必要的办事流程。
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经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经医疗保险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其收养老人中的参保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通过卫生管理部门和社保局的通力合作,方便按照基本医疗保障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减轻老人医疗费用负担的同时,避免老人就医要辗转多个单位,解决入住老人医疗报销问题。
三、卫生行政部门给予更好的政策支持,使医护人员愿意留在养老机构内工作服务
民营养老机构自身要积极行动,多渠道招聘医护人员,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医疗资源,实现医养结合,解决养老机构内老人“就医
难”问题。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给予有医护人员单位在批准内设的医疗点,给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让更多的养老机构能设置医疗点,同时给养老机构内就业的医疗护理人员在继续培训和晋升晋级方面开通渠道,让医护人员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以便有医疗资格的养老机构能招聘到并留住更多的医护专业人员,更好地为入住机构的老人服务。
四、政府做媒,医院参与,利用现有的医护服务队伍,让没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也能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
目前绝大部分的民营养老机构都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要发展到能够设置医疗点困难重重,而广州市内基层医疗单位有专业的医疗护理人才,因此可考虑由政府出面,发动基层医院的医疗优势,利用医院的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如让基层医院与养老院签署合作医疗协议,派驻医疗团队专门负责养老院的日常医疗保障工作,结合养老机构的养老功能,不仅方便入住老人看病、治病,同时让老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