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模板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e68d9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5.png)
教案一:探索数字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探索数字规律: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探索数字规律:给出一系列数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他们找到的规律,并尝试解释这些规律的原因。
4. 分享与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找到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计算器探索更多的数字规律,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案二:探索运算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探索运算规律: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运算之间的规律。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探索运算规律:给出一系列运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运算之间的规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他们找到的规律,并尝试解释这些规律的原因。
4. 分享与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找到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计算器探索更多的运算规律,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案三:探索数学公式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公式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02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202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81fe5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1.png)
202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通过计算器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数列中的规律,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
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方面,采用的是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计算器和相关的教学素材,以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计算器进行探索。
另外,我还准备了课件和多媒体设备,以便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和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我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例如:“小明用计算器计算了1+2+3+...+10,想知道结果是多少。
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助小明计算,并观察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通过这样的引入,激发学生对数列中规律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我将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不同数列的前n项和,并观察计算结果之间的规律。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1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2)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2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3)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3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通过这种引导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让他们主动发现规律。
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d727b6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1.png)
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并能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 让学生通过探索规律,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2. 探索数学规律,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2. 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计算器。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二、探索规律(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系列数学题目,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结果。
2. 学生计算并观察结果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题目的结果都是一些特殊的数字,比如0、1、2、3等,这就是我们要探索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类似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找出规律。
2. 学生计算并找出规律后,教师提问:“你们能总结出这些题目的规律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题目的规律都是一些特殊的数字,比如0、1、2、3等,这就是我们要探索的规律。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题目的规律都是一些特殊的数字,比如0、1、2、3等,这就是我们要探索的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8d9f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6.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发现并掌握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发现并理解数学规律。
2.难点: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如:斐波那契数列、平方数、立方数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数学规律。
(二)探索规律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一台计算器。
2.教师提出探索任务:使用计算器,寻找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平方数的规律:1^2=1,2^2=4,3^2=9,……(2)立方数的规律:1^3=1,2^3=8,3^3=27,……(3)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4)其他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三)深入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求一个数的平方或立方。
(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平方数或立方数。
(3)利用等差数列求和。
(4)利用斐波那契数列预测发展趋势。
(四)实战演练(1)用计算器求1到10的平方和立方。
(2)判断下列各数是否为平方数或立方数:16,25,27,64,125。
(3)求1到10的等差数列之和。
(4)利用斐波那契数列,预测第10个数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选用计算器,探索其他有趣的数学规律。
3.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发现并掌握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1aa488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3.png)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计算器的使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为探索数学规律奠定了良好的操作基础。然而,在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抽象出数学规律时,部分学生遇到了困难。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数学抽象的概念还不够熟悉,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数学规律,希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在小组合作中缺乏主动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计算器探索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探索数学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数学规律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计算器探索规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计算器探索奇偶数运算规律,演示计算器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Leabharlann 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选自五年级上册人教新课标数学教材第六单元“数学思考”。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并记录结果;2.通过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如奇偶数的运算规律、数的倍数的运算规律等;3.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这些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际计算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4.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27a65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0.png)
教案标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
2. 通过计算器探索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探索数的规律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数的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的规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如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清除等。
(3)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
3. 探索数的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验证数列的规律,如计算相邻两项的差、比值等。
(3)总结数的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4. 解决实际问题(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这些问题,并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数的规律。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计算器和数的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是否熟练?3. 学生在探索数的规律方面有何收获?4.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何提高?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掌握数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数的规律”。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旨在通过计算器的辅助,让学生观察、发现并验证数学中的各种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获奖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4c517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f.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获奖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数字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数学规律的探索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字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数字变化的规律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
2.教学难点:数字变化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探索,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设计教学课件,包括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数字变化规律的示例等。
3.准备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数字变化规律的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字变化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探索其他数字变化规律,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4210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与发现算式背后的规律。
教材例题3,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面三题,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找出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填出后面四道算式的得数。
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得数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比较算式的特点,从而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内容:苏教版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第43页练习七第5-8题。
(第四单元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一些特殊算式计算的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同类算式或同类算式的得数,能用计算器验证一些算式计算得数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计算规律的活动,体会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一些特算式计算规律的观察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为课堂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作准备。
2. 游戏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用计算器玩“猜数字”游戏。
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不能说出。
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f69d8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0.png)
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探索数的规律:通过计算器计算一系列数,观察数的变化规律,总结规律。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介绍计算器的功能键、数字键和操作键,教授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解决问题: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探索数的规律,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数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探索数的规律:a. 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一系列数,例如:1, 2, 4, 7, 11, 16, 22, 29, 37, 46, 56, 67, 79, 92, 106, 121, 137, 154, 172, 191, 211, 232, 254, 277, 301, 326, 352, 379, 407, 436, 466, 497, 529, 562, 596, 631, 667, 704,742, 781, 821, 862, 904, 947, 991, 1036, 1082, 1129, 1177, 1226, 1276, 1327, 1379, 1432, 1486, 1541, 1597, 1654, 1712, 1771, 1831, 1892, 1954, 2017, 2081, 2146, 2212, 2279, 2347, 2416, 2486, 2557, 2629, 2702, 2776, 2851, 2927, 3004, 3082, 3161, 3241, 3322, 3404, 3487, 3571, 3656, 3742, 3829, 3917, 4006, 4096, 4187, 4279, 4372, 4466, 4561, 4657, 4754, 4852, 4951, 5051, 5152, 5254, 5357, 5461, 5566, 5672, 5779, 5887, 5996, 6106, 6217, 6329, 6442, 6556, 6671, 6787, 6904, 7022, 7141, 7261, 7382, 7504, 7627, 7751, 7876, 8002, 8129, 8257, 8386, 8516, 8647, 8779, 8912, 9046, 9181, 9317, 9454, 9592, 9729, 9877, 10026, 10176, 10327, 10479, 10632, 10786, 10941, 11097, 11254, 11412, 11571, 11731, 11892, 12054, 12217, 12381, 12546, 12712, 12879, 13047, 13216, 13386, 13557, 13729, 13902, 14076, 14251, 14427, 14604, 14782, 14961, 15141, 15322, 15504, 15687, 15871, 16056, 16242, 16429, 16617, 16806, 16996, 17187, 17379, 17572, 17766, 179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索数的规律”这一环节。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d977bf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b.png)
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程名称:数学年级: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使用计算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教学重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教学难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教学准备:1. 计算器2.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的按键和功能。
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验,教师总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二、探究1.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总结规律。
3.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数学规律进行探索,并记录探索过程和结果。
4. 每组分享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学题目,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检验自己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检验过程,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总结规律。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探索更多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详细补充和说明:在《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课中,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是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8fcb6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1.png)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是教学设计的重要补充,以下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1.反思的深度:课后反思应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改进措施。
补充说明:课后反思要真实反映教学情况,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效果的达成等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2)a.和不变;b.积不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发现了四则运算的规律,但部分学生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如数的平方、立方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解析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计算总价,引出计算器的作用。
2.例题讲解(15分钟)
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并观察四则运算中的规律。
(1)计算以下各题,观察计算结果:
12 + 23 =
45 - 18 =
32 × 15 =
63 ÷ 9 =
(2)将上述算式中的数字替换为其他数字,再次计算,观察计算结果。
3.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并分享计算结果:
13 + 27 =
48 - 16 =
36 × 14 =
72 ÷ 12 =
4.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通过计算,你发现了四则运算中有哪些规律?
(2)这些规律如何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计算问题?
5.总结规律(5分钟)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于本节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内容,以下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5f394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0.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究规律》教案范文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究规律》教案范文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究规律》教案范文三篇1 教学目的: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究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拟、猜测、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的根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究数学规律的经历,开展思维才能。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别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与别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究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究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与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比赛提醒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了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板书:计算器),我们已经在上学期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谁能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注意点?今天我们继续使用计算器,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干什么呢?过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如今老师想和你们进展一场比赛,你们用计算器,我用口算,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为了公平起见,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出示题目。
谁赢了?你知道沈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吗?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口算,是因为我知道了乘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规律(板书:规律)今天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探究规律。
(补充课题)(二)猜测,举例验证,发现规律1.出示表格,请看这张表格,在乘法算式中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30,请用计算器计算出36×30的积。
请大家注意,如今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请你猜一猜得到的积和1080会有怎样的关系?下面的3组算式的积和1080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刚刚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想法称之为猜测,要想证明这个猜测是否正确,我们还是需要对它进展验证,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计算)2.好,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完成作业纸上的表一。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201d0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4.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公开课教案第【1】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例9 【课程标准描述】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学习目标】1.借助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培养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在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学习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借助计算器计算,关注学生是否能利用计算器进行观察。
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借助计算器计算,关注学生是否能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
以评价目标2。
3.通过借助计算器计算,关注学生是否体会到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以评价目标【学习过程】1.情境引入(一)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
现在老师给出一个表格,请根据内容用计算器算一算。
你能发现规律吗?(评价目标1)(二)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每组请两个同学来汇报他们的最终计算结果。
师:看了以上的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生:有。
(评价目标2)2.探索新知(一)探索规律(课件出示例题:)1÷11= 2÷11= 3÷11= 4÷11= 5÷11=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师:观察计算出来的结果,分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汇报结果: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0bb7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7.png)
-在合作交流中,教师应适时引导,教会学生倾听和表达,提高交流效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找出一些数字或图形的规律的情况?”比如,我们在玩游戏时,可能会发现某些数字的组合会重复出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规律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计算器是一种便捷的计算工具,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数学运算,探索数学规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计算器,我们可以发现乘法表中数字的规律,比如乘积的个位数字会按照一定的周期变化。
b)探索乘法表中的规律,如交换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积的个位数字与乘数的个位数字有关等。
c)通过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总结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
3.实践与应用: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4.数学游戏:设计包含计算器操作和数学规律的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一、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中“计算器与数学规律”章节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与操作,如加减乘除、开机、关机、清除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89d1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9.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例1以及第108页的练习。
通过使用计算器,学生将探索数字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1:1、2、3、4、5、6、7、8、9、10。
提问:这组数字有什么规律?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使用计算器找出数字的规律。
3. 分享交流: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5.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题,检验他们对规律的理解。
练习1:1、3、5、7、9的规律是什么?练习2:2、4、6、8、10的规律是什么?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强调数字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数字规律探索七、作业设计题目:2、4、6、8、10的规律是什么?答案:这组数字是偶数,两两之间相差2。
题目:1、3、5、7、9的规律是什么?答案:这组数字是奇数,两两之间相差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数字1到10作为学生的探索对象。
这是因为这些数字是基础的,同时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通过观察这些数字,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产生好奇心。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好奇心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自主探究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使用计算器找出数字的规律。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b65c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3.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数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方法,发现数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规律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发现并掌握数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PPT、黑板。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PPT展示一个数序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几个简单数值,让学生感受计算器在数学探究中重要作用。
2. 例题讲解1×1=1,2×2=4,3×3=9,4×4=16,5×5=25,…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找出规律。
(2)讲解规律,并进行拓展:平方数规律。
3. 随堂练习1+2=3,2+3=5,3+4=7,4+5=9,5+6=11,…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进行讲解。
(2)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其他数规律。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数规律:平方数:1×1=1,2×2=4,3×3=9,4×4=16,5×5=25,…连续奇数:1+2=3,2+3=5,3+4=7,4+5=9,5+6=11,…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使用计算器计算1×2,2×3,3×4,4×5,5×6,…,并找出规律。
(2)使用计算器计算1+3,2+4,3+5,4+6,5+7,…,并找出规律。
2. 答案:(1)规律:每个乘积比前一个数多1。
运用互动方式的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模板
![运用互动方式的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f312a8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3.png)
教材目标1、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通过观察、分析和探究,归纳和总结有规律的问题;3、提高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重点1、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观察、分析、探究和归纳;3、抓住问题的规律。
教材难点1、发现问题的规律和总结;2、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计算器、黑板、白板、笔、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堂开始时,老师把一种问题放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66,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入这个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探究问题老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举一个例子:计算132÷4。
在学生会使用计算器后,老师再把问题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计算。
这时,学生算出来的结果为33,即66÷2=33。
老师询问学生如何用计算器算出来的,学生回答是先输入第一个数字,输入除号,输入第二个数字。
老师再让学生尝试输入132÷3、132÷5、132÷6,在每一次计算结果之后,让学生归纳和总结出哪一些数字可以整除132,哪一些数字不行。
同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几个计算技巧,比如说整数除法的一些规律。
三、制订方案根据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个方案,比如说输入67÷8,看看计算器会如何显示。
四、调整方案当学生做到这一步时,他们通常会面临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需要调整方案的时候。
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思考,看哪些数字可以和132整除,比如说66、33、22、11、4、3和2。
五、验证方案终于,学生们成功了,他们得到了一个有规律的方案,并且证明了这个方案的准确性。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看看能否得出一个更加完美的方案。
六、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七、作业老师可以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使用计算器寻找规律的能力。
这里是一些例子:1、计算51×49;2、计算187÷11;3、计算17的二次方;4、计算22的三次方;5、计算72的平方根。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质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657e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5.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第七章《计算器与数学探究》第二节《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通过计算器探索发现数学中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
2. 通过使用计算器,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计算器发现并理解数学中的规律。
重点: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总价。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演示计算器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数值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计算下面各题的结果:123 + 456789 32156 × 98144 ÷ 121, 3, 5, 7, 9,4. 知识拓展(10分钟)(1)一个数加上100后,再减去100,结果是多少?(2)一个数乘以2,再除以2,结果是多少?(3)一个数乘以10,再除以10,结果是多少?六、板书设计1.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2. 数值计算练习题3. 数学规律探索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456 + 234802 35764 × 25175 ÷ 52, 4, 8, 16,2. 答案:(1)690445160035(2)下一个数为3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计算器操作和数学规律时,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拓展延伸:(1)课后让学生尝试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e4a1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8.png)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教学过程: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辅助作用。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计算器在探索数学规律方面有什么优势?如何正确使用计算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
4.紧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将数学规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适时引导,培养思维能力: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习兴趣和动机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五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求知欲。
-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计算器探索活动中。
2.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探索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数学规律。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模板通过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能借助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数和最小数,并用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go!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①商是循环小数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7-9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他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与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比赛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了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板书:计算器),我们已经在上学期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谁能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注意点?今天我们继续使用计算器,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干什么呢?过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现在老师想和你们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用计算器,我用口算,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为了公平起见,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出示题目。
谁赢了?你知道沈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吗?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口算,是因为我知道了乘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规律(板书:规律)今天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探索规律。
(补充课题)(二)猜想,举例验证,发现规律1.出示表格,请看这张表格,在乘法算式中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30,请用计算器计算出36×30的积。
请大家注意,现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请你猜一猜得到的积和1080会有怎样的关系?下面的3组算式的积和1080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想法称之为猜想,要想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还是需要对它进行验证,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计算)2.好,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完成作业纸上的表一。
我请一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计算的结果。
请大家看到这一组三道算式,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和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竖着指)第一个因数都是36不变(板书:箭头、不变),再看看第二个因数呢?第二道算式中,第二个因数是30乘了2得到了60,(板书:箭头、×2,60),再看看积是怎么变化的呢?第二道算式的积2160就相当于1080乘2。
(板书:箭头,×2,2160)第三道算式中第二个因数和积又是怎么变化的呢?谁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组算式,它们和刚才的三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刚才一组算式是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和积在变。
这一组算式是第二个因数不变,都是30……(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6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也就是说,在一道乘法算式中,只要保持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了几,那么它的积……(也跟着乘几)(板书)这就是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
和我们刚才×××同学的猜想是不是一致的?3.那么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在其它的算式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呢?下面就让我们当一回小小数学家,再举更多不同的例子来进一步验证,好吗?”在验证之前,请同学们仔细看好这里的学习步骤。
看好了吗?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小组合作进行验证并完成表二。
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验证的例子?请你指在上面说一说你们的算式中,因数是怎么变化的?积是怎么变化的?你们的例子符合积的变化规律吗?还有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你们的例子符合积的变化规律吗?有没有哪个小组举的例子不符合积的变化规律的?4.小结:刚才我们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力量,进行举例验证,我们发现每个小组举的例子都符合积的变化规律,我们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吗?能举完吗?虽然我们不能举完所有的例子,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数学上就可以说在任何一个乘法算式中,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其实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悄悄地用过了积的变化规律⑴现在你能用今天发现的规律解释(口算43×60,430×6)⑵再比如(竖式计算850×13)(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既然找到规律了,我们就要善于应用。
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本翻到83页。
用规律快速口算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比比谁最善于应用规律。
学生独立填写。
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结果,做对的同学举手。
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我来看一下,这里的第三列因数是怎么变化的,积呢?第5列的因数和积是怎么变化的呢?观察的真仔细,看来你们很善于应用所学的数学规律!2.想不想继续进行挑战,请继续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2题。
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结果,做对的同学举手。
谁来说一说,第一组题目当中,你是怎么根据这里第一题的得数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的?第三组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呢?3.下面请大家再拿出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请大家帮老师算一下37037×3的结果,结果是多少?下面沈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反应能力了,看谁很快告诉老师答案,你知道37037×()=222222吗?这回你们不用计算器就知道这里应该填什么啦?这样吧让我们使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算算看,这里面到底是不是填6。
你们为什么一下子就知道了这里是填6的呢?(真聪明,真善于观察和应用),下面就请大家继续应用这个规律完成下面的四道题目,做在作业纸上……(指两题说一说理由)4.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课堂一开始老师和大家比赛的这几道题目。
现在你们知道沈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了吗?沈老师只要记住一道算式的结果,就可以很快的算出其它算式的结果了。
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个规律,就可以使我们的计算变得非常(简便)5.想不想继续进行比赛了?这次,是你们同学之间进行比赛了,请组长把作业纸二发给组员,我说开始以后才能动笔。
(评价:这位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我们把它称为新的猜想,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功。
)(四)总结全课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请你围绕下面五点对自己的学习做个小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模板三教学目的: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在黑板上写出“12345679”让学生读,读后你发现了什么?2、介绍缺8数“12345679”,这个数非常神奇,现在很多人都在探究它。
你们想不想来探究它?3、先告诉老师在‘1——9’这九个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老师将用算式算出一串你喜欢的数送给你,高兴吗?12345679*()4、揭示课题很神奇吧,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你会发现数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5、提出学习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1÷112÷113÷114÷115÷11(1)学生独立操作。
(用计数器计算)(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充分让学生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汇报结果,充分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来写的商?⑷再用计算器验证。
5、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1、数字宝塔P29“做一做”补充:333333.3*666666.7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补充题学生的计数器数位不够,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结果)2、寻找奥秘P31第7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3、考考你的眼力!P31第8题学生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
4、实践作业自学课本P31——什么是“数字黑洞”?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