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期末复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课件

期末复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课件

1、学校举行“快乐运动 强国有我”主题演讲比赛,评分规则如下: (1)比赛总分为10分; (2)五位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其他三位评委的 总分为参赛选手的最终得分。
三位小伙伴的得分情况如下表,请根据打分规则计算出他们的最终得分, 并给他们排出名次。
27.3
2
27
3
27.6
1
2、有一个宽1.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将它的四条边紧贴桌面在直线上转一圈
基础巩固 说说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①62.2-(1.2+0.9)=62.2-1.2-0.9 ②□×(▲+■)=□×▲+□×■ ③(0.12+2.9)+6.1+0.88=(0.12+0.88)+(2.9+6.1) ④4600÷25=(4600×4)÷(25×4) ⑤128÷(2×32)=128÷32÷2 ⑥ 20000÷125÷8 =20000÷(125×8)
3、计算结果与72÷24的商相等的算式是( )。 A.(72×2)÷(24÷2) B.(72÷24)×(24×4) C.(72+72)÷(24+24+24) D.(72×3)÷(24×3)
基础巩固 选择
3、计算结果与72÷24的商相等的算式是( D )。 A.(72×2)÷(24÷2) B.(72÷24)×(24×4) C.(72+72)÷(24+24+24)=(72×2)÷(24×3) D.(72×3)÷(24×3) 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 不变。
基础巩固 将下列能简便的简便计算
(1)10.75+(0.4+0.25)
(3)19.48-2.36+8.52-4.64
基础巩固 将下列能简便的简便计算
(1)10.75+(0.4+0.25)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①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 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 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5、小数的数位顺序表6、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9、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① 1分米=0.1米 1厘米=0.01米 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一单元四则运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ɑ+0 =ɑ;0 + ɑ = ɑ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ɑ-0 = ɑ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ɑ-ɑ=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ɑ× 0 = 0 ;0 ×ɑ=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ɑ = 0 ;⑥0不能做除数:ɑ÷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盘点和分类练习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盘点和分类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计算知识点:1. 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2. 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差+减数被除数=商×除数3. 0的运算(默写)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除,要商“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一、填空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二、口算24+0= 13-13= 0×8= 0÷9= 0+2.8=70-0= 0+504= 0÷36= 392×0= 7.8-0=8×125= 4×25= 24×5= 25×8= 125×4=三、笔算(每行的最后一个要验算)450-68= 589+225= 4.2-1.25= 58.5+3.09=46×24= 104×35= 940×34= 13×124= 565÷80= 84÷21= 196÷39= 396÷12= 2550÷25= 414÷23= 816÷51= 640÷16=1 / 172 /四、思考题14 + 82 - =87 ×6+10 = 58 = = 计算过关检测 一、填空。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整数和小数
- 完成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 比较大小并确定整数的大小关系
- 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 小数与整数的关系及转换
二、分数
-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 分数与整数的关系及转换
-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三、乘法和除法
- 掌握乘法口诀表
- 了解乘法的性质和计算法则
- 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 了解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
- 运用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几何图形
- 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 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分类和比较
- 熟悉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五、数据统计
- 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 制作直方图和折线图
- 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中的信息
- 进行简单的数据比较和预测
六、时间和日期
- 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和表示方法
- 读取和表示时间的各种形式
- 进行时间的计算和比较
- 了解日期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提纲,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此提纲进行系统的复习,提高数学能力。

祝大家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及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及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及知识点1、复习提纲一、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3、整数乘法: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1)小数、分数、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5)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二、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 +c) =a×b+a×c简便方法:1、凑成整数、整十、整百;2、拆分整数(32=8×4)和25、125凑成100、1000;3、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4、连减:括号里减号变加号;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5、连除:括号里除号变乘号;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的移动: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向左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数的1/10倍;向左移动两位,缩小到原数的1/100倍;向左移动三位,缩小到原数的1/1000倍;求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要看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再按四舍五入法计算。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同级运算无括号从左往右〕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无括号先乘除再加减〕3、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5、有关零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乘以0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从一个角度看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相对立的面不可能同时看到。

2、左、右面看到的图形,在画的时候方向肯定要注意。

〔画出看到的图形转到面前后的形状。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 a +〔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 a×〔b×c〕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 a×c+b×c乘法分配律还是用于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a-b〕×c= a×c-b×c 〔三〕简便计算1、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如63+56+37=63+37+56或56+〔63+37〕2、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如15×7×2=15×2×7或7×〔15×2〕3、连减变减和〔减法的性质〕。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汇总】图形的平移:先确定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点平移到对应位置、最后连接成图。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折痕的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等。

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条数: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正三角形3条、圆无数条;(注: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画图形的另一半:①找对称轴、②找对应点、③连成图形。

【易错题、常考题】1.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条对称轴。

2.钟面上,从9:00到12:00,时针旋转了()°;从3时到3时20分,分针旋转了()°3.操作题。

将左图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将右图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1)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2)把长方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知识点汇总】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例如:230045800读作:两亿三千零四万五千八百。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数的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数的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

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大于等于5。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五.00二吨+0.0三五 =一0平方米-五.0四平方
吨=五.0三七吨
米=四.九六平方米
九、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 法]:
•[一]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要个看位[ ]进行 四十舍分五位入. •[二]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要十分看位[ ] 进行四百舍分五位入. •[三]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百要分看位[ ] 进行四千舍分五位入.
=0+二.四
=一一-一0
=二.四
=一
一二.三五+五.七八+六.六五+一四.二二 =一二.三五+六.六五+五.七八+一四.二二 =[一二.三五+六.六五]+[五.七八+一四.二二]
=一九+二0 =三九
一二.三五+五.七八+六.六五+一四.二 =一二.三五+六.六五+五.七八+一四.二 =[一二.三五+六.六五]+[五.七八+一四.二]
一二五×八÷一二五×八
六三+三七-六三+三七 一八二-五四-四六+一八 三五00÷一四 五二八—[一五0+一二八] 三六五-二九八 一二五×八八
一二000÷八÷一二五
三五00÷一四 =三五00÷[七×二] =三五00÷七÷二
=五00÷二 =二五0
三六五-二九八 =三六五-[三00-二] =三六五-三00+二
[二] 五四0除以三与六的和的二倍,商是多少?
P一一一第三题
在列综合算式时,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小括号的使用啊!

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60 + 880

【强烈推荐】四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复习提纲

【强烈推荐】四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在乘法算式中,0乘以任何数都得0;1乘以任何数都是任何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任何数除以1都是任何数。

★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 0 =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 - a = 0★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 0 = a★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 X 0 = 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字母表示:0 ÷ a = 0 (a ≠ 0)★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基础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基础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基础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1、鸡兔同笼问题。

(1)列表法。

(2)假设法:先做出某种假设,再根据这种假设进行计算、推理、解答。

假设全是鸡时,脚的只数比实际少,原因是把若干只兔按若干只鸡算了。

公式:兔的只数=(实际只数-2✖鸡兔的总数)➗(4-2),鸡的只数=鸡兔的总数-兔的只数。

假设全是兔时,脚的只数比实际多,原因是把若干只鸡按若干只兔算了。

公式:鸡的只数=(4✖鸡兔的总数-实际只数)➗(4-2),兔的只数=鸡兔的总数-鸡的只数。

一.选择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学校举行智力竞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李龙共抢答16题,最后得分16分,他答错了()题.A.9 B.15 C.7 D.102.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月12日是植树节。

为了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动员社会力量绿化美化家园,当天,市园林管理局在南山公园北门举办了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推进‘美丽阳泉’建设”为主题的植树节宣传活动。

当天,郊区某学校响应宣传,组织四年级学生在校园植树,在植树活动中,四年(1)班共32人参加植树,男生每人种树3棵,女生每人种树2棵,一共种了80棵。

参加植树的女生有()人。

A.18 B.16 C.12 D.143.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12个头,从下面数有40只脚。

兔子有()只。

A.4 B.6 C.8 D.104.小明买了钢笔和圆珠笔共6支,其中钢笔每支12元,圆珠笔每支7元,用了52元,小明共买钢笔()支。

A.5 B.4 C.3 D.25.组装车间要装配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共21辆,需要51个轮胎,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的辆数分别是()A.12和9 B.8和13 C.10和11 D.7和14二.判断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6.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可以用列表法,也可以用假设法。

7.丽丽的压岁钱里有面值20元和50元的人民币共计30张,总金额是1200元.丽丽20元的人民币一共有10张.8.有10元人民币和5元人民币共15张,合计120元,其中10元人民币的张数大于5元人民币的张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

一、整数
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整数的比较和大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二、小数
1.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小数的比较和大小
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三、分数
1.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分数的比较和大小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四、长度单位换算
1. 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2. 千克、克的换算
3. 升、毫升的换算
五、面积和体积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六、图形的认识和画法
1. 了解圆、直线、曲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
2. 能够用尺规作图的工具画出简单的图形
七、时间和日历
1. 时钟的读法和时间的表达
2. 日历的使用和日期的计算
八、数据统计
1. 了解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概念
2. 能够用图表展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这些知识,取得好成绩!。

2022-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四则运算》专题讲义

2022-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四则运算》专题讲义

选择题从300里减去2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300-25)×4B.300-25×4C.300×4-25【答案】B【解析】先用25乘4求出25的4倍是多少,然后再用300减去得到的积即可。

根据分析列算式为:300-25×4。

故答案为:B。

填空题60与45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列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60+45)(60-45)【解析】先求出60与45的和是60+45,60与45的差是60-45,然后用得到的和与差相乘,由于先算加法和减法,所以需要给加法和减法添上小括号;据此解答即可。

根据分析列综合算式为:(60+45)×(60-45)。

故答案为:(60+45);(60-45)。

判断题一个算式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_____)【答案】√【解析】略计算题列式计算。

62与38的差与76相乘,积是多少?【答案】1824【解析】先求出62与38的差是62-38,再用得出的差与76相乘。

由于先算减法,所以需要给减法添上小括号;再根据整数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62-38)×76=24×76=1824故答案为:1824。

计算题列式计算。

从2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5与3的积,差是多少?【答案】35【解析】先求出2000除以25的商是2000÷25,15与3的积是15×3。

再用得出的商和积相减。

根据整数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2000÷25-15×3=80-45=35故答案为:35。

计算题列式计算。

8乘以85加20的和,所得的积再除以42,商是多少?【答案】20【解析】最后求商,被除数是8×(85+20)的积,除数是42,据此列式解答。

8×(85+20)÷42=8×105÷42=840÷42=20故答案为:2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难点经典题型总复习(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难点经典题型总复习(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难点经典题型总复习(含答案解析)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题型复第二单元多位数1、xxxxxxxx里面有(4)个千万、(8)个百万、(0)个千和(5)个一;xxxxxxx是由(1)个万和(5)个一组成的。

2、一个数,它的千万位、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xxxxxxxx,读作九千零九十万九千九百。

3、用5、8、6这三个数字按下面的要求分别组成一个五位数。

1)读一个“零”:.2)读两个“零”:.3)一个“零”也不读:586.4、用5、6、7和6个“0”,按下面的要求分别组成一个九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的最大数:xxxxxxxx0.2)读两个“零”的最大数:xxxxxxxx0.3)只读一个“零”的最小数:xxxxxxxx0.4)读两个“零”的最小数:xxxxxxxx0.5、10本练本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8厘米。

照这样计算,本这样的练本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80米,xxxxxxx 本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800米。

6、100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千克。

照这样计算,xxxxxxx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000千克。

7、用2个“5”和9个“0”组成一个整亿数,这个数最小是xxxxxxxx0,读作五亿。

8、一个六位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24万,这个数最大是xxxxxxx,最小是xxxxxxx。

9、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10万,原来的数最大是xxxxxxx,最小是xxxxxxx。

10、从多位数xxxxxxxx80中划去四个数字,使剩下的六个数字(先后顺序不变)组成一个六位数,这个六位数最大是.11、在多位数xxxxxxxx5051中划去六个数字,使剩下的数字(先后顺序不变)组成的六位数最大,这个最大的六位数是.12、用1、2、3、8、9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接近30万的数,这个数是.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两个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乘5,那么积是75.2、XXX在朋友圈出售贺卡,一套4张,售价10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要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要点

数学期末复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6.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ɑ+0 =ɑ;0 + ɑ = ɑ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ɑ-0 = ɑ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ɑ-ɑ=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ɑ× 0 = 0 ;0 ×ɑ=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ɑ = 0 ;⑥0不能做除数:ɑ÷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附重难点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附重难点知识)

【期末资料】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要一、 数与代数部分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这些分数可以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就成了小数;例如101=0.1;1001=0.01;10001=0.0012、单位换算: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高级单位数×进率=低级单位数33;最后从左到右依次读出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

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求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要看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再按四舍五入法计算。

5、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6、计算小数加减法:注意小数点对齐。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小数小数加减小数的意义、数位、读写、性质、单位换算小数除法 小数乘法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计算、乘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小数除法计算、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取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2、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3、乘数与积的大小关系:(可用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或借“1”法)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另一个乘数第五单元;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51.75÷15)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的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在形内;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从直角的顶点可以做斜边上的高;钝角三角形的钝角顶点出发的高在形内;另外两条在形外。
4、三角形特性:稳定性
与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相对。
5、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常判断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就行。
6、三角形的分类:
注意:易错点和出难题点;向右是扩大;向左是缩小;出题灵活;比如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来的数多了6.48;原数是多少。
6、单位的化聚: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用乘法;高级单位的数×进率;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用除法;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注意:易错点;主要是进率记混了或者是3.25元是3元2角5分类型题出错多;主要理解方法。
7、求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注意语言表述上有些不同;比如保留整数也可以说成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说成精确到十分位。
8、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去掉末尾的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去掉末尾的0.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3锐)、直角三角形(1直+2锐)、钝角三角形(1钝+2锐)
按边分:等边三角形(3边等+3角等)、等腰三角形(2腰等+2底角等)、不等边三角形。
7、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拓展:以三角形内角和为基础推导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的方法。
8、三角形的拼组:这里指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注意: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进行实际的运用的时候会结合起来使用;比如25×8×4=8×(25×4)
5、乘法分配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注意:小学阶段只掌握描述性定义就行。
3、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看轴、描点、标数、连线
4、应用: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测趋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实践与综合运用)
广角
植树问题
★虽不属考试范围;但是和后续学习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综合性难题往往会结合植树问题来出。
3、描述路线:从出发地开始;确定行走的方向和距离。
五单元
三角形
★重点: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1、三角形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首位相连)的图形是三角形。
注意:理解知道就行。
2、三角形的特征: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内角)
3、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a+b)×c=a×c+b×c
注意:这是小学阶段孩子们所学最难的一个运算定律;在运用的过程中变化最多;也最容易出现问题;主要是“分别相乘”错误多。
6、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a-b-c=a-(b+c)
7、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连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a÷b÷c=a÷(b×c)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再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易错点;只能在“末尾”的0上做文章。
5、小数点的位移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 、 ……
三单元
பைடு நூலகம்运算定律和性质
★重点:加法2个+乘法3个+减法1个+除法1个;重在运用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六单元
小数加减法
★重点:计算方法
1、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去掉。
注意:计算时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是位值思想的再一次拓展。
2、其他:整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都可以拓展到小数的计算中。
三个三角形:梯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统计部分)
七单元
统计
★重点:会画折线统计图;能从图中分析出问题。
1、与条形统计图对比:
相同之处横轴和纵轴基本相同;也有单式和复式之分。
不同之处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趋势。
2、折线统计图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所得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提纲.DOC
一单元
四则运算
★重点: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数量关系)
运算顺序:
1、同级运算:由左至右依次计算
2、不是同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运算:a+0= a、a-0= a、a×0=0、0÷a=0(0不能做除数)
解决问题:根据教材的编排;以两、三步为主。
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单元概念多;重在理解。
1、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是10.
注意:小学阶段对数位顺序表的拓展。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读整数的读法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空间与图形部分)
二单元
位置方向
★重点:确定位置的方向(角度)和距离;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1、在平面图上标出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选择小角度来确定方向(用量角器);在确定距离;根据图中给定的单位长度所表示的距离;用直尺确定长短。
2、体会位置的相对性:两个地点的位置方向是相对的;距离是相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