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2)
一、责任等级划分及责任情节划分
一、责任等级划分及责任情节划分(一)完全责任。
经济处罚赔偿费用的15%,科主任或护士长1-2%。
(二)主要责任。
经济处罚偿费用的10%,科主任或护士长05-1%。
(三)次要责任。
经济处罚偿费用的5%。
(四)轻微责任。
经济处罚偿费用的3%。
(五)免除责任。
二、责任情节(一)完全责任包括以下情节: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如脱岗、上班期间玩游戏、炒股、赌博等,延误诊断、治疗、抢救,导致严重医疗事件。
严重不负责任,如输血错误、手术部位错误、被手术者错误、被治疗者错误、医嘱执行错误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医院丢失重要医疗诊治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单、X线片、标本等导致诊断治疗错误、举证不能;严重医德医风问题;私收费行为;违法行为。
(二)主要责任包括以下情节:(1)违反诊疗护理制度,违反操作规程。
不遵守首诊负责制,随意转送患者,延误抢救时机;医生不遵守三级查房制度,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病情出现变化时不能及时发现;上级医生不亲自检查患者,轻信汇报而作出误诊;危急重患者优先就诊抢救制度不落实,不能按轻、重、缓、急原则治疗患者;不落实疑难危重病例,重大手术术前、术后病历讨论及会诊制度。
医生治疗计划制订草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或患者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盲目自信,不请示、不汇报、不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以致病情恶化,造成不良后果。
特殊治疗、特殊检查、手术等未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和签字手续,违反法定程序,或知情告知不及时、不到位;不遵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出现操作不当、操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违反手术室管理制度,在非手术场所手术造成严重后果;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特殊病人、危重病人无人观察,出现意外情况;(2)病历记录严重缺陷。
遗漏重要病史如过敏史、传染病史、特殊病史等,未履行提醒义务,造成严重后果;遗漏对病情至关重要的阳性体征导致诊断治疗错误,造成严重后果;未检查患者,凭主观想象编写病志导致诊断治疗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病历记录、手术过程记录与患者病情和实际不符导致诊断治疗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篡改、销毁病历导致司法败诉。
2024年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三篇)
2024年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1、全体检验人员要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法制观念,严格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各实验室要建立差错事故记报告制度,一且发生应及时登记报告,及时处理和整改。
2、事故。
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们规章和操作规程,造成检验失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经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的事件。
3、差错。
由于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引发检验错误,但对患者未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
差差错按程度不同,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
3.1一般差错:4、无论发生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或检验事故均应由实验室及时登记,查明情况,保留标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并要迅速采取措施,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5、要经常进行安全医疗教育育,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要定时向医院医务科报告差错事故的登记情况。
属于严重差错并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更应及时报告,并按____《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2024年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二)检验科主要负责各种产品、设备、材料等的检验工作,确保其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然而,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差错事故,给企业和用户带来损失。
为了及时掌握和记录差错事故的情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2024年我们制定了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下面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介绍差错事故登记制度是为了对检验科内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记录、分析和管理,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该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登记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和反馈机制。
二、登记范围登记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内发生的所有差错事故。
差错事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检验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2. 仪器设备故障或失效导致的事故;3. 样品标识错误或混淆导致的事故;4. 检验报告错误或遗漏导致的事故;5. 其他与检验操作相关的事故。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二篇)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本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差错及事故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工作,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全体人员。
第三节:差错及事故的定义第三条医疗差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一)未按照规定操作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行医疗工作;(二)使用错误的医疗器材或药物造成患者损失;(三)误诊、漏诊、错诊等错误诊断;(四)手术操作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意外事件;(五)不良反应等药物相关事件;(六)其他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行为。
第四条医疗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一)手术过程中发生重大意外导致患者死亡或重伤;(二)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重大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或重伤;(三)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或重伤;(四)化验、检查等医技操作过程中发生重大错误导致患者死亡或重伤;(五)其他导致患者死亡或重伤的意外事件。
第五节:差错及事故的登记报告第五条医疗差错及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填写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一)差错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二)差错及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三)差错及事故原因分析;(四)差错及事故对患者造成的损失;(五)责任人的姓名、职称及联系方式。
第六条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应由责任人亲自填写,并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经验教训,并制定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六节:差错及事故的处理第八条医疗差错及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应积极配合处理,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第九条医疗差错及事故处理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责任人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二)相关部门进行事实调查,并根据事实调查结果,判断责任人的责任;(三)根据责任人的责任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四)若事故涉及刑事责任,应立即报案,并交由相关司法机关进行调查。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模版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检验科差错事故的登记报告流程,提高事故应对和防范能力,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检验科相关的差错事故和意外事件的登记报告。
二、定义1. 差错事故:指在检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疏忽、失误或技术问题造成的不利后果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检验结果错误、设备损坏与故障等。
2. 意外事件:指在检验工作中突发的无法预料或无法避免的不良事件,如自然灾害、设备事故等。
三、报告登记责任1. 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整个检验科的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工作,包括事故报告的编写、审核和统计分析等。
2. 检验科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差错事故的报告登记,协助检验科负责人完成统计分析工作。
四、差错事故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差错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并尽快报告给所在部门负责人。
2. 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确认,并对事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需要上报给检验科负责人。
3. 事故登记报告编写:一旦确定需要登记报告,涉事人员应按照本制度要求编写差错事故报告,包括事故的基本信息、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对工作的影响以及事后处理等。
4. 报告审核:部门负责人应在报告编写完成后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报告提交:报告审核通过后,涉事人员将报告提交给检验科负责人,并进行备案。
6. 报告分析:检验科负责人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对差错事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7. 报告归档:差错事故报告应按照一定的归档规则进行归档,确保报告的存档安全和可检索性。
五、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内容要求1. 事故基本信息:包括事故的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
2. 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等。
3. 事故影响:对事故对工作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生产、安全和质量等方面。
4. 事后处理:对事故的救援和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包括现场处理、责任追究和改进措施等。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本(2篇)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一、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及时登记发生事故差错的经过、原后果。
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____讨论和总结。
二、发生差错事故时,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因、成的不良后果。
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与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三、发生差错事故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护士长在____小时内口头或电话报护理部,重大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科主任。
事故差错责任者,应在____天内提交书面检查资料。
四、发生差错事故的有关各种记录、化验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五、差错事故发生后,按性质、情节轻重分别____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六、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七、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本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分时,领导应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帮助目的八、护理部应定期____护士长分析事故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制度一、抢救室护士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与各科医生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实行____小时值班制,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做好交接班工作,严格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
二、抢救室护士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对危重病人,坚持“三先三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
“三先三后":危重病人先救治后检查:危重病人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收费。
三、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四、抢救室一切药品、物品齐全,抢救仪器性能良好,处于应急状态,做到定人保管、随时核对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标志明显,不准随意挪用和外借,以保证随时可用,用后的物品、仪器设备应及时清理、消毒,药品及时补全。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模版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检验科差错事故的登记管理,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适用于所有涉及检验科的单位。
二、定义1. 差错事故:指在检验科工作中由于疏忽、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错误行为、过失或事故事件。
2. 登记制度:是指对差错事故相关信息进行系统记录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责任与义务1. 检验科负责人:a) 负责制定并实施本登记制度,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b) 确保事故登记表格的及时更新,并对其进行备份存储;c) 定期检查登记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检验科员工:a) 应当积极配合事故登记工作,如实填写登记表格,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原因、经过和处理结果;b) 及时报告差错事故,并协助负责人完成相关调查和整改工作。
四、登记内容1. 差错事故基本信息:a) 事故发生日期和时间;b) 事故发生地点,包括具体位置和相关设备;c) 相关人员姓名、职位及联系方式;2. 事故经过:a) 按发生的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事故发生前、期间和后的相关信息;b) 描述事故的原因、主要环节和影响范围等重要要素;c) 对事故的实际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3. 处理过程:a) 记录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包括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后续整改方案;b) 记录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情况,包括纪律处分和教育培训等措施。
4. 整改措施:a) 根据事故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限;b) 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明确分工,并跟踪整改进展情况;c) 确定整改措施的验收标准和程序。
五、登记流程1. 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尽快将事故情况书面报告给检验科负责人。
2. 检验科负责人收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登记流程:a) 分配一个登记编号,用于标识和索引事故记录;b) 将事故相关信息录入登记表格;c)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决定是否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3. 登记表格的填写要求:a) 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准确描述事故的经过和影响;b) 包括必要的附件,如照片、视频等;c) 确保登记表格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检验科作为质量监控和保障的重要环节,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然而,由于人为疏忽、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故障等原因,检验科差错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及时发现、纠正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建立并完善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2.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的意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是对检验科差错事故进行管理和追踪的重要措施。
其主要目的在于:1)掌握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2)为上级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事故信息,以便进行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3)为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和提供参考依据;4)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水平。
3.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的要求3.1 登记报告内容(1)事故基本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2)事故原因: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原因,以便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处理。
(3)事故责任人:明确事故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员,便于追究责任。
(4)事故处理措施:列举针对该事故所采取的处理措施,以及其执行情况。
(5)总结经验教训:对该事故进行总结,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事故的防范提供借鉴。
3.2 登记报告流程(1)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事故,并尽快填写登记报告。
(2)登记报告应由事故责任人负责填写,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确认。
(3)审核通过后,登记报告将归档保存,以备今后参考和查询。
4.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的优势4.1 提升整体反应速度通过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发现事故、追踪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将大大提升整体反应速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4.2 改进管理决策通过对差错事故进行登记报告,上级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到事故情况,并据此进行管理决策。
例如,可针对频繁发生的事故,进行相关设备的维护和升级,提高管理水平。
4.3 促进责任追究和问题解决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能够明确事故责任人,并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以便追究责任。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范本(3篇)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范本1.检验科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发现人员及时登记所发生之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组织讨论。
2.发生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科室应及时报告医务部、院领导;立即采取措施抢救病人,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检验试剂应妥善保管封存,血液标本应保留三天,不得擅自涂改和销毁各种记录。
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后,科主任应组织讨论,做到“三不放过”(即未找出事故原因不放过,责任者未吸取教训不放过,未制订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医务部。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范本(2)事故报告制度是一种组织管理措施,旨在记录和分析公司内发生的事故事件,以便改善工作环境和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以下是一个事故报告制度的范文:事故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规范事故报告行为,建立和完善事故预防和处理机制,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事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第二条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基本信息,如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伤亡人数等;事故的原因、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事故的影响和损失等。
第三条事故报告应真实、准确地记录事故发生的经过和情况,不得故意隐瞒或夸大事实。
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及时上报,并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完成报告。
第三章事故报告的流程和责任第五条发生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事故情况,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第六条事故报告应经过现场负责人审核确认后上报公司管理部门。
第七条公司管理部门应及时收到事故报告后,进行审查,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八条公司管理部门应将事故报告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四章事故报告的保密性第九条事故报告涉及的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给外部和未经授权的人员。
第十章事故报告的追责措施第十一条对于故意隐瞒事故信息、虚报事故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 科室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 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 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 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 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 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 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
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 急诊检验, 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 防止院内感染制度, 检验质量管理, 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 试剂管理, 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 差错事故等级管理, 教育培训制度, 信息反馈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 检验结果登记等。
(2) 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件) 及医疗救援任务。
(1) 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 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 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 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3) 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 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2) 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范本(2篇)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范本一、目的和范围该制度旨在规范检验科差错事故的登记流程和要求,帮助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二、术语定义1. 检验科:指机构或单位中负责检验工作的部门或岗位。
2. 差错事故:指在检验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疏漏或事故。
3. 登记:指将差错事故记录在册、报告或其他相关形式上。
三、登记要求1. 差错事故的登记应及时、准确、完整。
每起差错事故必须单独登记,不得合并或遗漏。
2. 差错事故的登记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责任人;- 事故结果和影响;-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 相关防范措施和改进建议。
四、登记流程1. 发现差错事故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向检验科报告,并提供详细信息。
2. 检验科负责人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研究,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3. 调查研究结果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相关负责人,并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
4. 相关负责人审核登记表,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确认,并提出改进建议。
5. 差错事故登记表应及时归档,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保密和信息处理1. 差错事故登记信息应按照保密要求进行处理,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或单位。
2. 登记信息的保存应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过期的登记信息应进行彻底销毁。
六、追责和改进措施1. 差错事故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和行政责任,同时接受相应的纪律处分。
2. 差错事故的调查结果应及时提交给有关人员,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差错事故的登记信息应在相关会议上进行讨论和总结,以提高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
七、培训和教育1. 检验科成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加强差错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对发生重大差错事故的人员,应进行追责和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八、附则1. 对于特定行业、特殊设备和特殊环境下的差错事故,可以适量调整登记要求,并报经主管部门批准。
2. 对于常见的差错事故和防范措施,应在制度执行中进行宣传和培训,以便及时提醒相关人员。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科学严谨的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是一个组织机构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针对差错事故的登记报告制度应当得到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实施。
本文将对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
一、制度背景和意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是为了记录和处理检验科中所发生的差错事故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全面准确地反应差错事故的情况,还可以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从而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该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有效记录差错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能够对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改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能够增强组织机构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员工更加注重安全操作,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的内容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事故基本情况:报告应当详细描述差错事故的时间、地点、过程、人员等基本情况,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2. 事故原因分析:报告应当对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技术不熟练、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确保找出问题的根源。
3. 事故影响评估:报告应当对差错事故对检验工作和组织机构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质量损失、经济损失、声誉损失等,确保对事故影响的客观评价。
4. 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估:报告应当详细记录差错事故的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防止再次发生。
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的流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的流程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环节:1. 事故信息收集:组织机构应当建立差错事故信息的收集渠道和机制,鼓励员工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并进行初步核实。
2. 报告编制与审核:对于初步核实属实的差错事故信息,组织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编制和审核事故报告,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信用性。
3. 报告上报与反馈:报告编制和审核完成后,应当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和部门,并向相关人员反馈处理结果和意见,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及试题[修改版]
第一篇: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及试题.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时,应立即向医教科口头报告,并将时间,经过,性质,处理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医教科。
2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3问题发生后先由科内负责组织讨论,处理,必要时医教科可派人协助解决。
4如形成纠纷,科内指定专门人员接待家属。
5如需提交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科室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由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
6.相关责任人和所属科室应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医教科备案。
各科室都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于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时,应立即------------------口头报告,并将时间,经过,性质,处理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
第二篇: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科内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发生差错的时间、责任人、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及处理结果。
2.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护理缺陷、差错,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并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填写在护士长工作手册,按规定时间上报护理部。
4.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
6.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二篇)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而建立的一套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明确的登记、报告和处理程序来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差错和事故,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为受害者提供赔偿和救济。
这一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登记: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差错和事故登记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发现或参与医疗差错和事故时,及时将其登记记录下来。
登记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受害者等信息。
2. 报告:医疗机构要求医务人员将登记的差错和事故报告给上级管理部门或专门的质量控制委员会。
报告应包括事件的详细描述、可能的原因分析和后果评估等内容。
报告应该及时递交,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处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差错和事故处理程序,明确责任人和处理方式。
对于轻微的差错,可以通过内部讨论、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较严重的差错,需要进行专门的调查、责任追究和纠正措施,包括处分相关责任人、改进医疗流程等。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还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4. 监督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定期的差错和事故监测和评估机制,对登记、报告和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通过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总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而建立的一套制度。
通过明确的登记、报告和处理程序,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差错和事故,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二)1、根据____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2、各级医务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医疗法律(规)及规定,严格执业,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各科室要建立科室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本,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或指派专人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做到及时、准确,并在一周内讨论与总结,订出预防措施。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规范医疗差错和事故的登记、报告及处理,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三、定义1. 医疗差错: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疏忽、错误或不当操作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行为。
2. 事故:指医疗设施、设备故障、水电供应中断或突发情况等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患者遭受伤害或事故发生。
四、登记和报告1. 医疗差错和事故的登记:医院内的医务人员应及时将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登记,包括日期、时间、地点、人员、原因等详细信息,并将登记表报送给医院质控部门。
2. 报告程序:(1) 医务人员发现医疗差错或事故后,应立即上报给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或护士长。
(2) 科室主管医生或护士长收到报告后,应立即向质控部门报备,并协助质控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3) 质控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小组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4) 质控部门根据调查报告,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关科室主管医生、护士长和医务人员,并将处理情况书面报告给医院领导。
五、处理程序1. 医疗差错处理:(1) 对于轻微的医疗差错,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和道歉。
(2) 对于较严重的医疗差错,质控部门将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包括但不限于责任追究、处罚等。
2. 事故处理:(1) 发生医疗事故后,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通知质控部门进行处理。
(2) 质控部门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责任追究、事故调查、赔偿等。
六、保密原则医院对医疗差错和事故的登记和处理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隐私。
七、督导和监督医院质控部门负责对医疗差错和事故的登记、报告和处理进行督导和监督,并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八、追究责任对于故意隐瞒、拖延报告或不按规定程序报告的医务人员,医院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共五则)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共五则)第一篇: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在检验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
2.各检验单元有防范处理检验不良事件的预案, 预防其发生。
3.各检验单元应建立检验不良事件登记本, 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 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 如实上报, 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 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应妥善保管, 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 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 由科主任报告医务科, 并交书面报表。
7.科室应认真填写“检验不良事件报告表”, 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科主任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 组织科内讨论, 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 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
科主任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医务科, 医务科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检验科。
8.对发生的检验不良事件, 组织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 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 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 科主任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 确定根本原因, 及时制订改进措施, 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定期对本科室的安全情况分析研讨, 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检验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 如不按规定报告, 有意隐瞒, 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 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理。
11.检验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12.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发生检验不良事件↓ 科主任↓ 医务科↓ 上报主管院长第二篇: 不良事件无责报告制度及流程不良事件无责报告制度一、目的:鼓励员工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信息, 医院利用报告系统进行研究、分析, 获得医疗安全警示信息和改进建议, 增强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 从而实现医疗安全的目标。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模版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的处理流程,确保对差错事故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处理,并提供有效的管理与跟踪。
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工作。
二、定义1.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指检验科内发生的差错事故的记录和报告,包括相关事故信息、责任认定和处理措施等内容。
2. 差错事故:指检验科内发生的不符合规定、影响工作质量和安全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样本遗失、实验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
3. 责任认定:- 直接责任:指差错事故中主要责任人的直接责任。
- 间接责任:指差错事故中与主要责任人有关的其他人员的责任。
- 共同责任:指差错事故中多人共同承担的责任。
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的编制与提交1. 登记报告的编制- 差错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即进行调查,收集事故现场的证据和相关情况,并编制差错事故登记报告。
- 登记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基本信息、责任人员的说明、事故原因和影响分析、责任认定和处理措施等内容。
- 登记报告的编制要求准确、完整,并由责任人员进行签字确认。
2. 登记报告的提交- 编制完成并签字确认后的登记报告,应及时提交给检验科主管领导。
- 检验科主管领导在收到登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并提出必要的修改或补充意见。
- 经审核通过的登记报告,应由检验科主管领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归档。
四、登记报告的审核与处理1. 登记报告的审核- 登记报告的审核工作由检验科主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共同参与,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公正。
- 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和处理措施的合理性,提出具体的修改或改进意见。
2. 登记报告的处理- 经审核后,对差错事故登记报告中的责任认定进行详细说明,并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 处理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纪律处分、岗位调整、培训教育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
五、报告的追踪和反馈1. 报告的追踪- 检验科主管领导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的跟踪机制,确保实施处理措施,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
检验科二级评审考核标准
甘肃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二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临床检验43分检查报告时间5分临床用血管理25分一、科室任务(8分)1、(3分)开展项目总数二甲医院:开展项目≥200项;二乙医院:开展项目≥150项。
评审方法:现场查看及查看登记本扣分标准:检验项目降5%扣0.2分2、(5分)必须开展的检验项目血液:血常规、骨髓形态学体液检查:尿常规、尿沉渣各种体液常规检查、粪便常规及潜血免疫:甲、乙、丙型肝炎检测、结核抗体检测、艾滋病筛查微生物: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查方法:现场查看及查看登记本评审方法:检验项目降5%扣0.2分扣分标准:必须开展项目缺1项扣0.2分二、科室管理(8)1、基本制度;(1)急诊制度;(2)标本管理制度;(3)预防医院感染制度;(4)检验质量管理制度;(5)仪器管理制度;(6)试剂管理制度;(7)差错事故登记制度;(8)继续教育培训制度;(9)与临床沟通信息反馈制度;上述制度执行良好,工作运转有序检查方法:查看相关制度、查落实情况、查各种管理记录评审方法:制度缺一项扣0.5分,1项制度落实不完善扣0.2分科室现状及任务分配:按要求各项制度均已齐全,需进一步落实。
需准备以下资料:(1)急诊项目操作SOP文件(责任人:张玲);(2)健全特殊标本登记包括骨髓样本、脑脊液、胸腹水、血气分析及特殊病人的样本实行首接负责制(制表张玲,落实科室人员及标本送检者);(3)医疗垃圾、废血、废液及一次性物品处理(4)大型仪器有使用、维护、校准记录(5)试剂入库记录、订购记录、消耗记录(6)室间质评情况分析、汇总等记录(7)每个仪器档案等原始资料保存(8)学习计划每月两次06—08年、进修计划(9)临床沟通信息卡、反馈记录、汇总及整改措施(10)危急值报告记录、急诊报告登记、急诊报告时间显示2、人员结构(4分):(1)科主任具副高1分、专业组长技师30%1分;(2)检验人员资质得2分三、实验室管理(7)1.(1分)申请单与报告单分开,报告单书写规范、完整;2.(2分)各项试验建立SOP文件,定期更新;3.(1分)检验报告时限明文规定,公示承诺;4.(1分)检验报告鉴发和复核制度;5.(1分)报告单有正常值范围与异常结果显示(除细菌);6.(1分)尿沉渣镜检率100%,沉渣分析仪复检率≥100%,血常规镜检率100%。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范本(2篇)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检验科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致力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公共安全。
然而,差错事故在检验科工作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有效管理和监控差错事故,确保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并完善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二、制度目的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准确记录和分析差错事故的发生,为事故处理和改进提供信息支持,从而有效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检验科,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等。
四、制度内容1. 事故登记事故登记是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以下要点:(1)事故发生时间:记录差错事故具体发生的日期和时间。
(2)事故类型:对差错事故进行分类,如实验失误、仪器故障等。
(3)事故责任人:记录主要责任人的姓名和工作部门。
(4)事故描述:对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进行详细的描述。
(5)事故影响:分析差错事故对工作进度和结果的影响。
(6)事故处理:记录对差错事故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7)事故改进措施:提出改进检验科工作流程和方法的措施。
(8)事故复核:对差错事故的处理结果进行复核和评估。
(9)事故总结:总结差错事故发生原因和教训,为类似事故的预防提供经验。
2. 报告提交和审批(1)责任人填写完整的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2)上级主管部门对差错事故登记报告进行审批,审批意见需明确有效。
(3)报告及审批意见应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3. 统计和分析(1)对差错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事故数量、事故类型等。
(2)对常见的差错事故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定期汇总分析差错事故的处理情况和改进效果,为制度的优化提供参考。
4. 奖惩和激励(1)对差错事故责任人进行奖惩和激励,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奖励,教训者给予警告和处罚。
(2)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差错事故的申报率和处理效率。
五、制度执行1. 检验科负责人应对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进行宣传和解释,确保全体工作人员理解和遵守制度要求。
医疗不良事件分级(I—IV级)
徐州矿山医院等级医院复审应知应会(之六)医疗不良事件分级(I—IV级)一、I级医疗不良事件指有过错事实并且造成后果的事件:如果两者有因果关系,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例:某患者因病情需要到某医院急诊科就诊,因该医院病床已满无法收治病人,接诊医师将此情况告知患者并建议转诊,但没有对患者及时诊疗和积极跟进,没有及时请专科会诊,没有及时请示上级医师、科主任,亦未报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调病床。
导致患者病情急剧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二、II级医疗不良事件是指无过错事实但造成后果的事件:医疗行为无过错,主要由药物、医疗器械、植入物造成的医疗意外,或不可避免的医疗并发症和疾病的自然转归,其后果可能比较严重,但一般不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例:某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在某医院行前列腺手术治疗,术后使用止血药物引发患者急性脑梗塞。
三、III级医疗不良事件是指有过错事实但未造成后果的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指错误的行为已实施在患者身上),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例:标本送检过程延误,未影响检验结果事件。
四、IV级医疗不良事件是指无过错事实也未造成后果的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医疗行为的过错事实,其级别最低。
例:患者于2012年í月í日住院检查治疗,检验科于入院第二天下午出具检验报告为“B”型血。
入院第二天晚因患者手术需要输血,手术医生开具输血医嘱及申请单(红细胞2单位,血浆2000ml),申请单记录血型为“B”型,血库配血时查血型发现该患者血型为“O”型,经复查确定为“O”型,遂配置“O”型血;手术室护士在给患者输血前核对发现检验报告单与血袋内标志血型不符,未给患者用血,将此问题反馈给血库,经血库再次检查确认患者血型为“O”型无误方进行输血。
I—IV级其后果严重程度逐步递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2)
医院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二)
1.建立检验工作查对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检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检验时的项目、所用的试剂、编号;检验结束时的检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病房。
2.严防检验标本丢失或损坏,尤其是脑脊液、心包液、骨髓、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并检验,防止漏检、错检;生化、免疫检验标本验后应保留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留三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防止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止定错或错报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等等。
3.建立检验标本难收制度。
病区送检验的检验标本和化验单应经检验科有关人员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回,并要求重送。
4.发现差错应及时向专业组长及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处理,并登记入册。
发现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5.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
6.科主任及专业组长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对检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