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化复习题答案剖析

合集下载

【化学】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1(1)

【化学】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1(1)

【化学】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1(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间的转化需要考虑反应实质、条件以及物质的用量,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22O H O223ΔSi SiO H SiO −−−→−−→ ②222O H O224点燃S SO H SO −−−→−−−→ ③C 2SiO点燃−−−→NaOH 223CO Na CO −−−→ ④NaCl 溶液Δ−−→ NaCl 晶体通电熔融−−−→Na ⑤Na 2O 常温−−−→ 2H O2Na O NaOH −−−→ ⑥3KClO2HCl(浓)Cl −−−→石灰乳−−−−−→ 漂白粉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④⑤⑥D .②④⑤⑥【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①错误; ②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氧化:SO 2+H 2O 2=H 2SO 4,生成硫酸,②正确;③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 2高温Si+2CO↑,③错误;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生成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Cl 2↑,生成钠单质,④正确;⑤钠和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 2=2Na 2O ,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 2O +H 2O=2NaOH ,⑤正确;⑥氯化氢和氯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ClO 3+6HCl(浓)=KCl+3Cl 2↑+3H 2O ,生成氯气,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因此可以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⑥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合理的是②④⑤⑥,答案选D 。

高化复习题2

高化复习题2

第七章共聚合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名词:(1)均聚合与共聚合,均聚物与共聚物(2)均缩聚、混缩聚、共缩聚(3)共聚组成与序列结构答:①由一种单体进行的聚合称为均聚合,产物称为均聚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聚合称为共聚合,产物为共聚物。

②由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称为均缩聚。

由分别含相同官能团、且自己无法均缩聚的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称为共缩聚。

在均缩聚中假如第二单体或混缩聚中加入第三、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称共缩聚。

③共聚组成指参与共聚的单体单元在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

序列结构是指参与共聚的单体单元在大分子链上的排列情况。

2.无规、交替、嵌段、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有何差异?对下列共聚反应的产物进行命名:(1)丁二烯(75%)与苯乙烯(25%)进行无规共聚(2)马来酸酐与乙酸2-氯烯丙基酯进行交替共聚(3)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依次进行嵌段共聚(4)苯乙烯在聚丁二烯上进行接枝共聚答:无规共聚物:参与共聚的单体沿分子链无序排列。

交替共聚物:参与共聚的单体沿分子链严格相间排列。

嵌段共聚物:由较长的某一单体的链段与较长的另一单体的链段间隔排列。

接枝共聚物:主链由一种单体组成,支链由另一种单体组成。

①丁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②马来酸酐-乙酸2-氯烯丙基酯交替共聚物③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④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3.试用动力学和统计两种方法来推导二元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

在推导过程中各做了哪些假定?答:①动力学:五个假设,推导见书。

②统计学:两个假设,推导见书。

4.对r1 = r2 = 1;r1 = r2 = 0;r1 >0,r2 = 0;r1 r2 = 1等特殊体系属于哪种共聚反应?此时d[M1]/d[M2] = f([M1]/[M2]),F1 = f(f1)的函数关系如何?答:①r1=r2=1,理想恒比共聚,d[M1]/d[M2]=[M1]/[M2],F1=f1。

②r1=r2=0,交替共聚,d[M1]/d[M2]=1,F1=0.5。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4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4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利用淀粉和石油化工产品烃C 可制备聚酯化合物F ,合成路线如下:已知:C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25g L ⋅;NaOH 22RCH Br RCH OH −−−−−→水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完全燃烧产物只生成2CO 和2H Od.可用于生产酒精(2)A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下列不能与A 反应的是________。

a.NaOH 溶液b.酸性4KMnO 溶液c.银氨溶液d.新制2Cu(OH)悬浊液 (3)C D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写出B+E 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伴有一种副产物生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八元环,写出该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任意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HCOO -;②分子中无环状结构;③1mol 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20.5molH 。

(6)以C 为原料,设计制备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b 羟基、醛基 a 加成反应2222nHOOCCH CH COOH+nHOCH CH OH −−−→浓硫酸+(2n-1)H 2O2423CH CH OH KMnO 22323323H O CH CH CH CH OH CH COOH CH COOCH CH −−−−−−−→−−−−→−−→催化剂酸性溶液浓硫酸═【分析】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生成22HOOCCH CH COOH ,C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25g L ⋅,说明C 为乙烯,乙烯和溴发生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22HOCH CH OH ,22HOCH CH OH 和22HOOCCH CH COOH 发生缩聚,可得聚酯化合物F ,据此解答。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化合物A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气体甲为纯净物且只含两种元素,在标况下体积为672 mL;溶液乙为建筑行业中常用的粘合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写出气体甲与NaOH(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3)高温下,A与足量氯气能发生剧烈爆炸,生成三种常见化合物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Mg、Si、H Si2H6 + 4OH- + 2H2O = 2 SiO32- + 7H2↑ MgSi2H4 + 7Cl2 = MgCl2 + 2SiCl4 + 4HCl【解析】【分析】因溶液乙为建筑行业中常用的粘合剂,则为硅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气体甲中含有硅元素,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单质乙,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L×120×10-3 L = 0.12 mol,根据硅酸钠中Na元素与Si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可知气体甲中含Si的物质的量为0.12mol/2 = 0.06 mol,又知气体甲为纯净物且只含两种元素,在标况下体积为672 mL,即36721022.4/LL mol-⨯= 0.03 mol,则易知A为0.03 mol,其摩尔质量为2.52 0.03gmol= 84 g/mol,且1个气体甲分子中含2个硅原子,同时气体甲与氢氧化钠按物质的量为0.03 mol:0.12 mol = 1:4的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气体单质乙,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气体单质乙中含氢元素,即为氢气。

因此气体甲中的另一种元素不能为氧元素,可推知气体甲中的两种元素为硅元素与氢元素。

另外,结合溶液甲只有一种溶质,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受热不易分解,推出白色沉淀为难溶氢氧化物,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为3 mol/L×20×10-3 L = 0.06 mol, A的质量为2.52 g,化合物A由三种元素组成,推测所含的金属元素为镁,根据Mg~2HCl可知,一个分子A中含1个镁原子,再根据分子组成可确定A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为84-1×24-2×28 = 4,据此分析作答。

高化习题思考题答案

高化习题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1. 举例说明单体、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等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聚合物的原料称做单体,如加聚中的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缩聚中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往往转变成结构单元的形式,进入大分子链,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

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

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不再与单体相同。

如果用2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则由2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104-106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DP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X表示。

元数目的平均值,以n2. 举例说明低聚物、齐聚物、聚合物、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诸名词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高分子多半是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的聚合物。

聚合物(polymer)可以看作是高分子(macromolecule)的同义词,也曾使用large or big molecule的术语。

从另一角度考虑,大分子可以看作1条大分子链,而聚合物则是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根据分子量或聚合度大小的不同,聚合物中又有低聚物和高聚物之分,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低聚物的分子量在几千以下,而高聚物的分子量总要在万以上。

多数场合,聚合物就代表高聚物,不再标明“高”字。

齐聚物指聚合度只有几~几十的聚合物,属于低聚物的范畴。

低聚物的含义更广泛一些。

3. 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聚丁二烯和天然橡胶的结构式(重复单元)。

选择其常用分子量,计算聚合度。

聚合物结构式(重复单元)聚氯乙烯-[-CH2CHCl-]- n聚苯乙烯-[-CH2CH(C6H5)-]n涤纶-[-OCH2CH2O OCC6H4CO-]n尼龙66(聚酰胺-66)-[-NH(CH2)6NH CO(CH2)4CO-]n聚丁二烯-[-CH2CH=CHCH2 -]n天然橡胶-[CH2CH=C(CH3)CH2-]n聚合物分子量/万结构单元分子量/万DP=n 特征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5~1510~3062.5104800~2400960~2900(962~2885)足够的聚合度,才能达到一定强度,弱极性要求较高聚合度。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1)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诺贝尔提出了原子学说C.屠呦呦合成了双氢青蒿素D.门捷列夫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

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W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Z与M同主族且二者可形成常见气体甲,X、Y、Z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甲可以与Z的某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强酸B.化合物乙中可能含有离子键C.Y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大于Z简单氢化物的沸点D.X分别与Y、Z、M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X与Z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最高3.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W>X>Y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W>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D.化合物XY与 ZY2中均含有共价键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W与Y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Y、Z组成的化合物可做耐火材料B.原子半径:r(X)<r(Y)<r(Z)<r(W)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由X、Y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两种AO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6.02×1022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已知3.0g 2-3A.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AO23-的摩尔质量为60C.3.0gAO23-的物质的量是0.02mol D.A原子的摩尔质量32g/mol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核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②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③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必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则非金属性:P>N④离子化合物中既可以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可以含有非极性共价键⑤从上到下,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酸性HCl>HI⑥离子半径:K+>Cl->S2-⑦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⑧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A.1个B.2个C.3个D.4个7.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O4。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5章填空题专项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5章填空题专项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M 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可降解纤维、塑料和医用材料,其水解最终产物为N 。

燃烧9.0 g 的N 只产生2CO 和2H O ,且质量分别为13.2g 和5.4g ,实验测得N 在标准状况下的蒸气密度为14.02g L -⋅;N 分子中四种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1:3。

(1)写出N 的分子式:________。

(2)写出N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写出N 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合成M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363C H O催化剂−−−−−→+(n-1)H 2O解析:(1)N 的摩尔质量1114.02g L 22.4L mol 90g mol M ---=⋅⨯⋅=⋅,19.0g (N)0.1mol 90g mol n -==⋅,1mol N 中:113.2g 44g mol 3mol 0.1mol(C)1moln -⋅==,15.4g 218g mol (H)6mol 0.1mol1moln -⨯⋅==,111190g mol 1mol 12g mol 3m (O ol 1g mol 6mol 3mol 16g mol )n ----⋅⨯-⋅⨯-⋅⨯=⋅=,则N 的分子式为363C H O ;(2)N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M ,由N 的分子中四种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1∶3,可知N 的结构简式为,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n-1)H 2O 。

2.根据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回答问题:聚丙烯酸钠涤纶酚醛树脂(1)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涤纶需要两种单体,其中能和 NaH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复习题(带答案和解释)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复习题(带答案和解释)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复习题〔带答案和解释〕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复习题〔带答案和解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复习题,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1.(2021辽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以下各组物质,按照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烧碱液态氧碘酒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干冰铁氯化氢D.空气氮气胆矾【解析】熟石灰[Ca(OH)2]属于纯洁物,B项错误;化合物氯化氢属于纯洁物,C项错误;空气属于混合物,胆矾属于纯洁物,D项错误。

【答案】 A2.(双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答案】 AC3.某纯洁物由两种原子构成,那么该物质()C.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答案】 C4.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

以下物质中,也属于同类氧化物的是()【解析】 CO2、S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SO3属于同类。

【答案】 B5.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C.冰、水混合物D.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解析】纯洁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假设是分子构成的纯洁物可以说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洁物可以是一种单质,也可以是一种化合物。

A中的残留物是锰酸钾和MnO2的混合物,不是纯洁物;B中物质是由NaCl和H2O组成的混合物;C中从外观上虽不同,一种液体、一种固体,但都是由同种分子水分子构成的,所以是纯洁物;D中NH4NO3含氮量应为35%,但题中数据30%说明一定含有杂质,是混合物。

【答案】 C6.以下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分类组合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HCO3SiO2CO2BNaOHHClNaClNa2OCOCNaOHCH3COOHCaF2SO3SO2DKOHHNO3CaCO3CaOSO3【解析】 A组中Na2CO3不是碱,SiO2不是碱性氧化物;B 组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组中SO3不是碱性氧化物;D组分类正确。

【答案】 D7.以下物质的分类采用树状分类法的是()A.铁是单质,又是导体C.氯化钠是钠的化合物,又是氯化物D.氢氧化钙是纯洁物、化合物,又是碱【答案】 B8.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分子化学12,1级复习题答案

高分子化学12,1级复习题答案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试题编号:12级1班,13级6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

每空1 分,总计20分)⒈无定型聚合物的力学三态是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两个转变温度是玻璃化温度和粘流温度。

⒉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快引发,慢增长,不终止。

慢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速终止⒊使引发剂引发效率降低的原因有体系中的杂质、笼蔽效应、和诱导分解。

⒋按参加缩聚反应的单体种类,缩聚反应可分为均缩聚、混缩聚和共缩聚三种。

⒌氯乙烯自由聚合时,聚合速率用引发剂用量调节,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聚合温度控制6.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PE 、PP 、PVC 和PMMA 等。

⒈高分子科学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反应工程和高聚物成型加工等四部分。

2. 阴离子聚合体系中活性中心离子对可能以紧密离子对、被溶剂隔开的离子对和自由离子等三种形态存在。

一、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1、共轭效应使聚合热降低()2、自由基聚合,单体转化率与反应时间无关()3、氯乙烯聚合时,分子量由温度控制()4、苯醌对自由基,阴离子及阳离子聚合都有阻聚作用()5、阴离子聚合中,温度升高链转移反应加剧()6. 自由基、离子聚合和缩聚反应一样。

都有活性中心。

()7、在玻璃态分子链处于冻结状态,但链段能自由运动。

()8、共价键的均裂产生自由基。

()9、自动加速现象指转化率大于15-30%时,聚合速率增大的现象。

()10、聚合物的结构对其反应性能没有影响。

二、选择题(20分)1.某工厂用PVC 为原料制搪塑制品时,从经济效果和环境考虑,他们决定用( ⑶ )聚合方法。

⑴ 本体聚合法生产的PVC ⑵ 悬浮聚合法生产的PVC ⑶ 乳液聚合法生产的PVC ⑷ 溶液聚合法生产的PVC⒉)为了提高棉织物的防蛀和防腐能力,可以采用烯类单体与棉纤维辐射技术或化学引发接枝的方法,最有效的单体是( ⑶ )⑴ CH 2=CH -COOH ⑵ CH 2=CH -COOCH 3 ⑶ CH 2=CH -CN ⑷ CH 2=CH -OCOCH 3⒊在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加入少量苯乙烯,会发生( ⑵ ) ⑴ 聚合反应加速; ⑵ 聚合反应停止; ⑶ 相对分子量降低; ⑷ 相对分子量增加。

生化复习题后一半剖析

生化复习题后一半剖析

1.DNA分子由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相连,碱基配对原则是和间有三个氢键,和有两个氢键。

2.核酸是由许多通过键连接起来的多核苷酸链,核酸分子完全水解可得到, , 。

DNA中的碱基是RNA中的是。

DNA中的戊糖是RNA中的戊糖是。

3.RNA链可局部盘曲成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为型结构,由, , , 和。

tRNA的氨基酸臂3′-末端最后三个碱基是tRNA反密码环中有三个相连的单核苷酸组成。

氨基酸臂的功能是,反密码环的功能是。

tRNA 的三级结构为型结构。

4.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 。

5.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 , , 。

6.核酸分子中含有和,所以对波长有强烈吸收。

7.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横向靠维系,纵向则靠维系。

8.DNA变性时断裂。

在260nm处的吸光度,出现。

9.生物细胞中主要含有三种RNA,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种类最多的是、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是。

半衰期最短的RNA 是,既含外显子又含内含子的RNA是含量最少的RNA是。

10.r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的作用。

11.嘌呤核苷的糖苷健是12.嘧啶核苷的糖苷键是13.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14.成熟的mRNA由经剪接后形成,其上有和序列,5′-末端有结构,3′-末端有。

15.可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和。

16.DNA解链温度(Tm)是指。

DNA的Tm值的大小与其分子中所含的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关系有关。

若含有A-T配对较多则Tm 、含有G-C配对较多则Tm 、分子越大则Tm 。

17.作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合成模板的是,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需与蛋白质共同构成核糖体的RNA是。

18.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原料和、、提供其分子中全部N和C原子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嘌呤核甘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原料、和。

共同原料是、和。

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方式主要是。

19. 尿嘧啶和胞嘧啶分解代谢的产物是、和;胸腺嘧啶分解代谢的产物是、和。

高分子化学重点课后习题解答

高分子化学重点课后习题解答

1.图1 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关系1.链式聚合2.活性聚合3.逐步聚合对链式聚合,存在活性中心,活性中心的特点一是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生成,二是高活性,可使高分子链是瞬间形成,因此在不同转化率下分离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延长反应时间只是为了提高转化率。

对逐步聚合,是官能团间反应,由于大部分单体很快聚合成二聚体、三聚体等低聚物,短期内可达到很高转化率,但因官能团活性低,故需延长反应时间来提高相对分子质量。

对活性聚合,活性中心同时形成,且无链转移和链终止,故随反应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和转化率均线性提高。

2.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单体有何相同与不同?连锁聚合单体的主要反应部位是单体上所含不饱合结构(双键或叁键),在聚合过程中不饱合键打开,相互连接形成大分子链。

需要有活性中心启动聚合反应,为此多需用引发剂,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相对分子质量高。

逐步聚合单体的主要反应部位是单体上所带可相互反应的官能团,在聚合过程中官能团相互反应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分子链。

不需活性中心启动反应,但反应活化能高,为此多需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慢,受平衡影响大,相对分子质量低。

3.凝胶点:出现凝胶化时的反应程度。

(逐步聚合概念)凝胶化:体形逐步聚合的交联反应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变得很大,难以流动,反应及搅拌产生的气泡无法从体系中溢出,出现凝胶或不溶性聚合物明显生成的实验现象。

(逐步聚合概念)凝胶效应:自由基聚合中随反应进行体系粘度加大,妨碍了大分子链自由基的扩散运动,降低了两个链自由基相遇的几率,导致链终止反应速率常数随粘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步下降;另一方面,体系粘度的增加对小分子单体扩散的影响并不大,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基本不变,因而出现了自动加速现象。

这种因体系粘度增加引起的自动加速又称凝胶效应。

(自由基聚合概念)4.为什么在缩聚反应中不用转化率而用反应程度描述反应过程?在逐步聚合中,带不同官能团的任何两分子都能相互反应,无特定的活性种,因此,在缩聚早期单体很快消失,转变成二聚体、三聚体等低聚物,单体的转化率很高。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和答案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和答案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热塑性高聚物在熔融状态下塑化, 冷却后定型, 再加热又形成一个新的形状, 如此反复若干次, 从结构上看, 没有大分子链的严重断裂,其性质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这样的高聚物成为热塑性高聚物.2.聚合度聚合物中重复结构单元重复次数称为聚合度.3.单体带有某种官能团、并具有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化合物, 或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原低分子化合物称为该聚合物的单体.4.重复结构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5.阻聚剂和缓聚剂有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及增长自由基反应,生成非自由基或活性过低而不能增长的自由基,使聚合反应受到抑制。

. 根据抑制程度可将这些物质分为: 阻聚剂: 能终止所有自由基并使聚合反应完全停止到这些物质耗尽为止。

缓聚剂: 只能终止一部分自由基而使聚合速率降低。

这两类物质的作用,只有程度不同而非本质区别。

6.高分子化合物也叫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具有高的相对分子量,其结构必须是由多个重复单元所组成,并且这些重复单元实际上或概念上是由相应的小分子衍生而来。

高分子化合物或称聚合物,是由许多单个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组成的物质.7.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结构以一定方式链接起来的原子组合称为结构单元。

8.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称为单体单元. 9.通用塑料通用塑料指产量大, 成本低和应用广泛的一类塑料.10.工程塑料广义地说, 工程塑料是作为工程材料或结构材料的塑料; 狭义地说, 一般是指具有某些金属性能, 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 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以及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的塑料.11.均聚物由一中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称为均缩聚12.混聚物由两种带不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称为混缩聚.13.共聚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 并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重复单元的缩聚反应称为共缩聚14.平衡缩聚和非平衡缩聚平衡缩聚通常指平衡常数小于103的缩聚反应.非平衡缩聚通常则指平衡常数大于103从缩聚反应或基本不可逆的缩聚反应.15.反应程度和转化率反应程度指反应了的官能团数与起始官能团数之比.转化率指反应了的单体分子数与起始单体分子数之比.16.聚合物的多分散性聚合物是由一系列分子量(或聚合度)不等的同系物高分子组成这些同系物高分子之间的分子量差为重复结构单元分子量的倍数,这种同种聚合物分子长短不一的特征称为聚合物的多分散性.17.本体聚合是单体本身在不加溶剂以及其它分散剂的条件下,由引发剂或直接由光热等作用下(无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18.溶液聚合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高分子是指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2、平均分子量相同的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一定相同。

(×)3、分散性相同的聚合物,分子量也相同。

(×)4、涤纶树脂是杂链聚合物。

(√)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是相同的。

(√)6、温度低于Tg时,非晶态聚合物处于玻璃态。

(√)7、温度高于Tg(玻璃化温度)低于Tf(粘流温度)时,非晶态聚合物处于粘流态。

(×)8、温度高于Tm时,分子量较高的结晶型聚合物处于粘流态。

(×)9、Tg是非晶型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Tm是结晶型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10、缩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的整数倍。

(×)1、体型缩聚的产物具有可溶可熔性。

(×)2、在缩聚反应中,聚合度随时间或反应程度无明显增加。

(×)3、对于平衡常数较小的缩聚反应,要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要将小分子浓度控制的很小。

(×)4、在线性缩聚反应中,可以用反应程度控制分子量。

(×)5、在线性缩聚反应中,一开始单体的转化率就很大,但没有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6、体型缩聚反应中,为了不发生“粘釜”现象,必须控制反应程度大于凝胶点Pc。

(×)7、2-2体系(bBb+aAa)可以形成体型缩聚物。

(×)8、2体系(bRa)可以形成线型缩聚物。

(√)9、2-3体系只能形成线型缩聚物。

(×)10、在2体系缩聚反应中,加入单官能团物质越多,形成聚合物的分子量越大。

(×)11、在2-2体系中,摩尔系数增大,聚合物的分子量也增大。

(√)12、合成尼龙-66的缩聚反应是均缩聚反应。

(×)13、在缩聚反应中,通常利用转化率来描述该反应与产物聚合度间的关系。

(×)14、缩聚反应中,两单体的配料比对聚合度无影响。

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复习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版)

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复习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版)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学习目标】1.掌握乙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3.了解乙烯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4.了解烃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常见烃的组成及结构,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5.初步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组成、性能,了解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基础知识】一、乙烯1、应用:乙烯是石油化工重要的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乙烯可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药物 等。

乙烯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 石油化学工业 的发展水平。

乙烯还是一种植物 生长调节剂 。

2、物理性质:乙烯为 无 色、稍有 气味 的气体, 难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 略小 。

熔、沸点分别为-169 ℃、-104 ℃。

3、乙烯的组成与结构4、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①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

②乙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 CO 2 。

(2)加成反应①乙烯使溴的 四氯化碳 溶液(或溴水) 褪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2===CH 2+Br 2―→ CH 2Br—CH 2Br 。

②乙烯与H 2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 。

③乙烯与H 2O 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H 2O―――――→催化剂加热、加压 CH 3CH 2OH 。

④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 原子或原子团 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3)聚合反应①乙烯之间相互加成可得到聚乙烯,化学方程式为n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 。

②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聚合物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

2013-化工基础复习题及解答(高分子)

2013-化工基础复习题及解答(高分子)

绪论一.选择题1.下面那个过程属于动量传递过程?(B )A、萃取B、过滤C、蒸发D、干燥2.下列哪个单位为SI单位(A )A、温度/KB、温度/℃C、体积/m3D、力/N二.填空1.请列举出化工中常用的5个SI单位(格式要求-量的名称/单位符号)长度/m、质量/kg、时间/s、热力学温度/K、物质的量/mol。

2.质量衡算、能量衡算与动量衡算是化学工程课程中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衡算的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衡算的依据;动量守恒定律是动量衡算的依据。

三.计算题1.丙烷充分燃烧时要使空气过量25%,燃烧反应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试计算得到100 mol燃烧产物(又称烟道气)需加入空气的物质的量。

解:以1mol丙烷为计算标准。

根据反应方程式1molC3H8→5molO2氧气过量25%,换算为空气量:(1.25×5)/0.21 = 29.76(mol)其中O2为6.25mol,N2为23.51mol根据计算结果:空气量29.76mol→烟气量31.76mol那么,产生100mol烟气量需要的空气量:(100×29.76)/31.76 = 93.7(mol)2.在换热器里将平均比热为3.56 kJ/(kg·°C)的某溶液自25°C加热到80°C,溶液流量为1.0 kg/s,加热介质为120°C的饱和水蒸气,其消耗量为0.095 kg/s,蒸气冷凝成同温度的饱和水排出。

试计算此换热器的热损失占水蒸气所提供热量的百分数。

(120°C饱和水蒸气的焓值为2708.9 kJ/kg,120°C饱和水的焓值为503.67 kJ/kg。

)解:根据题意画出流程图基准:单位时间1s;在图中虚线范围内作热量衡算:在此系统中输入的热量:∑ Q I = Q1 + Q2(Q = mc PΔt)蒸气带入的热量:Q1 = 0.095 × 2708.9 = 257.3 kJ溶液带入的热量:Q2 = 1.0 × 3.56 × (25-0) = 89 kJ∑ Q I = Q1 + Q2 =257.3+89 = 346.3 kJ在此系统中输出的热量:∑ Q o = Q3 + Q4冷凝水带出的热量:Q3 = 0.095 × 503.67 = 47.8 kJ溶液带出的热量:Q4 = 1.0 × 3.56 × (80-0) = 284.8 kJ∑ Q o = Q3 + Q4 =47.8 +284.8 = 332.6 kJ热量损失= ∑ Q I - ∑ Q o = 346.3 - 332.6 = 13.7 kJ热量损失的百分数= 13.7/(257.3 - 47.8)= 6.5%3.P6例0-1;P7例0-2;P10例0-3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一.选择题1.流体的输送方式通常有四种。

杭州市锦绣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杭州市锦绣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 .C 6H 5CH 2OH 和C 6H 5OH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 C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A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选项A 正确; B .C 6H 5OH 为苯酚,属于酚类,而C 6H 5CH 2OH 为苯甲醇,属于醇类,二者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选项B 不正确;C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 正确;D .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最简式相同,如乙炔、苯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D 错误; 答案选B 。

2.现有乙酸和23CH CHCH =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1-a 7B .3a 4C .()61-a 7D .()121-a 13答案:C解析:乙酸的化学式为C 2H 4O 2,丙烯的分子式为C 3H 6,则在混合物中C 、H 原子数目之比为1:2,则C 、H 元素质量之比=12:2=6:1,混合物中一共有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a ,则混合中碳元素质量分数=(1-a )×67。

故选C 。

3.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CH 2=CH 2B .CH 3CH 2CHOC .CH 3COOCH=CH 2D .CH 3CH(OH)CH 3答案:C解析:A . CH 2=CH 2含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故A 错误;B . CH 3CH 2CHO 含有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水解反应,故B 错误;C . CH 3COOCH=CH 2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 正确;D . CH 3CH(OH)CH 3含有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水解反应,故D 错误;故选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2019备战高考化学巩固复习-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含解析)一、单选题1.同温同压下,x g的甲气体和y 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x∶y等于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C.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D.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N A个Fe(OH)3胶粒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C.25∶,1.01×105Pa,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 AD.常温下,23 g NO2含有2N A个氧原子4.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①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l2和CO②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③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两种气体④同压强、同体积的N2O 和CO2两种气体.A.①③B.③C.③④D.②④5.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 ②NaOH ③BaCl2④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6.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实验室制氨气C.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热D.检验K2CO3中的K+7.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B.在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目为2N AC.将1L 2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8.下列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A.石蕊试剂滴入稀盐酸B.酚酞试剂滴入氢氧化钠溶液C.食盐溶液加水稀释D.干燥的氯气通过刚采摘的红色的鲜花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CCl4中含Cl原子数目为0.4N AB.28g聚乙烯中所含原子数为6N AC.0.1mol苯乙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4N AD.常温常压下,10 g 46%酒精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0.1N A10.《本草纲目》中收载“烧酒”篇:“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高2022届高2019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课后小专题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16

高2022届高2019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课后小专题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16

课后小专题训练试题16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所以共有18个族B.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C.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D.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2.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碱性:NaOH>LiOH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酸性:HClO4>H2SO4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HI3.[2020·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硒(Se)与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Se>SB.沸点:H2S>H2SeC.稳定性:H2S>H2SeD.酸性:H2SO4>H2SeO44.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按由左到右的顺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单质的熔点降低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R在同一周期B.原子半径:W>R>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D.Y-和R2-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6.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丁的化合价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氧酸的酸性:乙<丁B.元素非金属性:甲<乙C.氢化物的沸点:甲>丁D.丙所形成的单质可能互为同位素对上述元素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④的原子序数小于元素⑦的原子序数B.②、③处于同一周期C.上述八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⑤D.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8.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Y与Z同主族,W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强的无机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填空题(1)按阴离子聚合反应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下述单体为(ACDB);A α-氰基丙烯酸乙酯;B 乙烯;C 甲基丙烯酸甲酯;D 苯乙烯(2)从化学交联角度,PE、乙丙二元胶、聚硅氧烷等不含双键的聚合物可用(过氧化物)进行交联;不饱和聚酯树脂宜用(在引发剂存在下加入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烯类单体)交联;天然橡胶等一般用(硫或含硫有机化合物)交联;(3)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阻聚剂(苯醌、硝基化合物、氧、硫等)是按照加成型阻聚机理影响聚合反应的;(4)缩聚反应初期用惰性气体加压,是为了(防止产物高温氧化变质和避免单体挥发造成原料配比变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减压,是为了(使小分子排出);(5)典型的乳液聚合的主要组分有(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和乳化剂);聚合场所在(胶束和乳胶粒内)。

(6)配位聚合双金属机理的要点为(在钛上引发,在铝上增长;每一个过程插入一个单体);(7)按聚合物热稳定性从大到小排列下列聚合物为(ABDC);A 聚四氟乙烯;B 聚苯乙烯;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 聚α-甲基苯乙烯;(8)引发剂LiR、RMgX、ROLi、NR3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引发活性,按从小到大排列为(NR3,ROLi,RMgX,LiR);(9)聚酰胺-610的英文符号为(PA-610),商品名(尼龙-610或锦纶-610),按照聚酰胺-610中的数字表示的顺序其单体分别为(己二胺和癸二醇);(10)按照对甲基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活性顺序由小到大排列下述引发剂为(DABC);A RMgX;B ROK;C 吡啶;D NaR(11)在推导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时作了三个假定,分别是(增长链不管长短均等活性)(相对分子质量足够大,引发反应消耗的单体可以忽略,聚合速率由链增长速率表示)(稳态假定,引发速度等于终止速度);(12)虽然1,2-二甲氧基乙烷的介电常数比四氢呋喃小,但反应速率常数却大得多,这是由于前者的(电子给予指数或溶剂化能力)高于后者的缘故;(13)阳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是(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14)r1=r2=0,说明两种单体只能共聚而不能自聚,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严格交替而连,形成交替共聚物);(15)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程度P=0.95时的数均聚合度为(20)。

(16)Flory统计凝胶点总是比实验值(偏小),原因是由于(存在分子内环化付反应)及(官能团不等活性)的因素;(17)按对α-氰基丙烯酸乙酯阴离子聚合引发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下述引发剂为(A>D>C>B);A 钠+萘;B H2O;C CH3OK;D BuMgBr(18)乙酸乙烯酯聚合体系中加入少量苯乙烯,将会出现(聚合速度下降)现象,这是由于这两种单体与自由基的(活性)不同所致;(19)阳离子聚合主要通过(链转移或单基)终止;阴离子聚合,尤其是非极性共轭烯烃链转移都不容易,成为无终止聚合,结果形成(活的)聚合物;(20)自由基聚合机理的特点是(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2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英文符号为(PMMA),商品名(有机玻璃),制造板材常用的聚合方法是(本体聚合);(2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阻聚剂(氯化铁、氯化铜等)是按照电荷转移型阻聚机理影响聚合反应的;(23)链转移反应的结果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24)单金属机理的要点为(每增长一步都是烷基R或增长链接在单体的β-碳上,R-Ti 键与单体为顺式加成反应)。

(25)苯酚(过量)+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溶液缩聚,得到线型缩聚物,该反应为(2-2)官能度体系。

若在得到的热塑性酚醛树脂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加热,则得到体型缩聚物,其中苯酚的官能度为(3)。

2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英文符号为(PET),商品名(涤纶),常用的聚合方法是(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环氧乙烷法);27)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阻聚剂(DPPH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芳胺、酚类)是按照链转移型阻聚机理影响聚合反应的;(28)界面缩聚所用的单体必须是(高活性的含活泼反应基团的双官能化合物);(29)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若单体是聚合物的良溶剂,则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在(较高)转化率处;(30)PMMA热降解的主要产物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31)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阻聚剂按照阻聚机理不同可分为(加成型、链转移型及电荷转移型)三种;(32)聚酰胺-6的英文符号为(PA-6),商品名(尼龙-6或锦纶-6),工业上多采用(己内酰胺)为单体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制得;(33)典型的悬浮聚合的主要组分为(单体、水、引发剂和悬浮剂),聚合的场所在(单体液滴内);(34)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35)聚合物与其单体不互溶的聚合体系中,长链自由基或聚合物可不断沉淀出来,构成一个非均相体系的聚合方式,称为(沉淀聚合);(36)聚乙烯的主要类型有(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三种;(37)在提出的α-烯烃的配位聚合机理中,较为有名的有Natta的(双金属活性中心)机理和Cossee-Arlman的(单金属活性中心)机理;(38)在以己内酰胺为单体合成尼龙-6的生产中,可采用不同引发剂聚合反应。

用水作引发剂属于(逐步聚合)机理,用(强碱性阴离子引发剂)则按连锁聚合机理进行。

在以己内酰胺为单体合成尼龙-6的生产中,可采用不同引发剂聚合反应。

用水作引发剂属于(逐步聚合)机理。

用(强碱性阴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由于产物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所以反应仍按逐步聚合反应机理进行,同时兼具(链式聚合反应的特点。

(39)r1=r2=1,说明两种单体均聚和共聚速率(完全相同),属理想共聚,共聚曲线为共聚物组成-单体组成图上的(对角线);(40) 自由基聚合链终止的形式为(双基终止);沉淀聚合一开始就处于非稳态,一般只能(单基终止);(41) 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为(2-3)官能度体系,得到体型缩聚物;甲醛(过量)+苯酚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溶液缩聚得到(体型)缩聚物,该反应为(2-3)官能度体系;(42) 阴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是(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四、选择题(1)引发剂ROR能引发单体(A)聚合反应;A 甲叉丙二酸二乙酯;B 丁二烯;C 甲基丙烯酸甲酯;D甲基丙烯腈(2)下列只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是(b);ACH2=CHC(CH3)=CH2;BCH2=C-(NO2)2;CCF2=CF2;DCH2=CHCH3(3)下列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的烯类单体是(a);ACH3CH=CHCOOCH3;BCH2=C(CH3)COOCH3;CCH2=C(Cl)2;DCH2=CH-CH=CH2(4)在下列三种自由基中,最活泼的为(b);A烯丙基自由基;B甲基自由基;C丁二烯自由基;D苯乙烯基自由基(5)丙烯在进行(D)反应时,才能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A 自由基聚合;B 正离子聚合;C 负离子聚合;D 配位聚合(6)聚氨酯通常是由两种单体反应获得,它们是(A);A 己二醇-二异氰酸酯;B 己二胺-二异氰酸酯;C 己二胺-己二酸甲酯;D 三聚氰胺-甲醛(7)乙基烯丙基醚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时只能得到聚合度为4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这是由于(C)的影响;A空间位阻效应;B吸电子效应;C自动阻聚作用;D活化能高(8)两种单体的Q值和e值越相近,就越(C);A 难以共聚;B 倾向于交替共聚;C 倾向于理想共聚;D 倾向于嵌段共聚(9)下列属于逐步聚合机理的为(A);A 己内酰胺以水或酸作催化剂合成尼龙-6;B 苯乙烯在萘-钠作用下合成PS;C 苯乙烯热聚合合成PS;D PMMA在AIBN引发下制备有机玻璃(10)下列环状单体中,能开环聚合的为(B, d);A二氧六环;B四氢呋喃;Cγ-丁内酯;D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1)自动加速现象是自由基聚合特有的现象,它通常会导致(C);A相对分子质量下降;B聚合速度下降;C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D三者都存在(12)下列那条不是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特点(A);A 链终止方式为双基终止;B 聚合反应温度较低;C 溶剂类型对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结构有很大影响;D 引发剂通常为亲核试剂(13)关于PA-6的结构式,正确的写法是(C);A HO[-OC(CH2)5NHOC(CH2)5NH-]n H;B H[-NHOC(CH2)5-]n NH2;C HO[-OC(CH2)5NH-]n H;D H[-OOC(CH2)5NH-]n H(14) 下列能发生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引发剂体系为(A);A 丙烯腈-RMgX;B 丙烯腈-AIBN;C 丙烯腈-BPO-N,N-二甲基苯胺;D 丙烯腈-Et3N(15) 下面(D)不能用来表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多分散性;A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B 分散指数;C Flory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函数;D 聚合度(16) 在低温下进行丙烯的配位聚合反应,一般会得到(A)结构的聚合物;A 间同立构;B 全同立构;C 无规立构;D 旋光性聚合物(17) n-C4H9Li作为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配位阴离子聚合反应,在(A)溶剂中可得高顺1,4含量的立构规整聚合物;A 己烷;B四氢呋喃;C 硝基苯;D 液氨(18)某一单体在某一引发体系存在下聚合,发现:1) 聚合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2) 溶剂对聚合度有影响;3) 聚合度与单体浓度一次方成正比;4) 聚合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则这一聚合反应按(A)机理进行;A 自由基;B 阳离子;C 阴离子;D 配位(19)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延长聚合时间,主要是提高(A);A 转化率;B 反应速度;C 分子量;D 分子量分布(20)以n-C4H9Li为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聚合,其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速度大于在硝基甲烷中的反应速度,这是由于前者的(B, D)大于后者;A 介电常数;B 电子给予指数;C 极性;D 溶剂化能力(21) 已知对一单体在进行共聚合反应时获得了恒比共聚物,其必要条件必定是(C);A r1=1.5, r2=1.5;B. r1=0.1, r2=1.0;C. r1=0.5, r2=0.5;D. r1=1.5, r2=0.7(22)在乳液聚合反应中,聚合的主要场所为(D)。

A 水相;B 单体液滴;C 水相与油相界面;D 增溶胶束和单体/聚合物乳胶粒内(23)下列关于自由基沉淀聚合的叙述,那一项是合适的描述(A, c);A聚合一开始即处于非稳态;B一般不出现自动加速现象;C一般不发生双基终止;D产生链转移反应(24)一个聚合反应中将反应程度从97%提高到98%需要0-97%同样多的时间,它应是(b);A 链式聚合反应;B 逐步聚合反应;C 开环聚合反应;D 界面聚合反应(25)下列单体对中,易共聚生成嵌段共聚物的为(A);A 苯乙烯(r1=1.91)-异戊二烯(r2=2.05);B 甲基丙烯酸甲酯(r1=1.07)-丙烯酸甲酯(r2=0.5);C 四氟乙烯(r1=1.0)-三氟氯乙烯(r2=1.0);D 苯乙烯(r1=0.01)-马来酸酐(r2=0)(26)线性缩聚反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可以通过(D)方法来控制;A严格控制原料配比达到等物质的量;B加入少量单功能基物质;C控制反应程度或时间;D提高单体反应活性(27)在烯类单体进行的阳离子聚合反应中,能生成高分子量线性聚合物的为(C);A丙烯;B丁烯;C异丁烯;D2,4,4-三甲基-1-戊烯(28)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聚合机理是自由基还是阳离子反应的阻聚剂是(B);ADPPH;B苯醌;C醇类;D水(29)下列不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引发剂组合体系为(b);A Na-苯乙烯;B ROLi-苯乙烯;C RMgX-(甲基)丙烯酸甲酯;D NR3-α-氰基丙烯酸乙酯(30)下列那类反应聚合度不发生变化(C);A HDPE的辐射交联;B 聚异丁烯的解聚反应;C 由PS为原料,通过结构改造制备功能高分子;D 扩链反应(31)在线性缩聚反应中,延长聚合时间,可以(A, b);A提高反应程度;B提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使平衡向生成产物方向移动;D使平衡常数增大(32)下列关于单体的官能度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