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作息时间表
卢梭与康德的作息作文
![卢梭与康德的作息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1b8cf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d.png)
卢梭与康德的作息作文
卢梭与康德的作息不同,他每天晚上八点起床写文章到十二点半,早上五点半开始看书。
而康德则每天六点半起床读书,七点四十五分吃早饭。
相比之下,康德的睡眠时间明显少于卢梭!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用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和大众:学习太辛苦、生活压力大等等…可我想说,这些都只是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罢了!要知道,一个人如果能够坚持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作息,那么一切难事将会迎刃而解。
因为作息和我们生活中的其它事情密切相关——睡觉休息、工作娱乐甚至做梦都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才能得以实施。
而且有个奇怪的现象:“学霸”们似乎也特别注重睡眠时间;反
观平常考试经常拿高分或者靠前名次的同学,虽然也忙碌但却总喜欢熬夜奋战。
原因何在?还不是因为对他们而言睡眠是最重要的吗?那什么样的睡眠质量算合格呢?从医学角度讲,健康成年人正常睡眠应该维持7-8小时(深度睡眠),而青春期孩子除外,建议10小时左右即可。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当然啦,我并非否定超过12小时以上的睡
眠效率,毕竟我本身也属于学渣一枚嘛~我主张让同学们尽快调整状态,适应学校的节奏。
另外补充一句:保护视力请减少手机使用频率哦!现代社会的确存在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竞争激烈的大城市里更是残酷无比。
刚出校门的学生们满怀希望地走向职场,结果发现这个世界远没有自己想像的美丽。
他们迫于生计被迫打拼,心底留下永久的创伤,变得越来越脆弱敏感。
但又恰逢教育体制的改革,让学
历贬值,真才实干再也换不回曾经渴求的岗位。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表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2602d8b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f.png)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表英国每日发行的老牌报刊《每日邮报》,登出了历史上不同领域的著名伟人作息时间表。
从莫扎特到弗洛伊德,从贝多芬到本杰明·富兰克林。
初次看到这些时间表,让我有些意外,原以为这些奇才怪才们过起日子来可能都象梵高一样不懂人间烟火,过得疯狂极致,黑白颠倒,相反的是他们每天把自己安排的都挺正常和规律,除了莫扎特看上去比较辛劳以外,其它人大都安排的挺健康,除了比较长的工作时间外,也有劳逸结合,注重锻炼。
在网上仔细查找了他们的资料,不仅厘清了以前大多模糊的印象,再回头审视这些作息表,我想这大概是他们虽然有时代的条件所限导致长寿者不多,个人命运也大都曲折多戗,但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成就上都多产高产的主要原因吧。
查尔斯·狄更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家,名作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雾都孤儿》《远大前程》等,其中代表作《双城记》,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
他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英国的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都得到大发展,亦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大幅扩张。
狄更斯最有名的,常被现代人引用的名言是: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24岁结婚,并育有10个子女。
两人性格趣味上都有差别,据说对他的创作尤其是晚年生活带来不幸影响。
狄更斯最终死于脑溢血,活了58岁。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伟大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我们熟悉的《黑桃皇后》,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就出自他的笔下。
柴科夫斯基生活在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
情感生活也是复杂多戗。
被认为是一位同性恋者,经历过对侄子的不伦之恋,以及对一名法国女歌手的暗恋。
接受了一名偏执女学生的疯狂求婚。
贝多芬富兰克林等历史名人是如何管理时间的?
![贝多芬富兰克林等历史名人是如何管理时间的?](https://img.taocdn.com/s3/m/f6be701927284b73f24250fe.png)
贝多芬富兰克林等历史名人是如何管理时间的?《每日邮报》根据美国作家Mason Curry的著作《每日仪式: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刊登出了历史上各个领域的伟人的作息时间表,看看那些伟人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从时间表中可以看出,伟人们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为了工作、创作而“废寝忘食”,而是作息规律,计划周详。
大部分人每天坚持散步及运动,同时保持与人的交流,如去酒吧坐坐、写信、聊天等。
看来安排好时间,作息规律,是迈向伟人的第一步呢~~1、约翰·弥尔顿约翰·弥尔顿每天从早上四点起,就开始孤独地沉思--当然是在床上。
然后他的助手会给他念圣经一个半小时,那是因为他业已失明的缘故。
之后助手开始听他口述,进行创作,以及帮助他阅读。
随后一天的时间也安排得非常紧凑。
弥尔顿人生的最后 20 年彻底失明,但他仍然在此期间创作了万行长诗《失乐园》,时间从 16ZZ 到 1664____,长达 6 年。
日复一日的严格时间管理,使他从另一个维度夺回了被掠走的光明。
2、本杰明· 富兰克林本杰明· 富兰克林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他是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在墓碑上刻下“印刷工富兰克林” 的他,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发明了避雷针、双焦点眼镜和蛙鞋,创造了 8 次和 16 次幻方,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担任过驻法大使,撰写的自传一经问世便被抢购一空--这样一位经天纬地的通才,一天都在干些什么?在不放风筝也不领导战争的时候,富兰克林会足足地睡上八个小时,起床后对上帝祈祷,然后开始几乎没有空闲的一天。
除去共计八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长,吃早餐之前他会处理手头的科学研究,午饭时则同时处理手头的账单,只有晚间会单独拿出一段时间听音乐、消遣。
有意思的是,富兰克林的一天有两个独特的部分:起床前他会思考“今天要干什么”,而睡前则会反思“今天我做了什么好事” --如果富兰克林读到《论语》中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____,应该会如遇知己。
睡眠里的生命风水——为什么要五点起床
![睡眠里的生命风水——为什么要五点起床](https://img.taocdn.com/s3/m/a50cb5e7c77da26924c5b021.png)
睡眠里的生命风水——为什么要五点起床作者:宗和来源:《齐鲁周刊》2015年第10期早起是个哲学命题?在18世纪的德国柯尼斯堡,哲学家康德有一张特制的时间表,列在首位的就是五点起床。
康德对仆人浪泊的军令是:无论他怎么赖床,浪泊都必须想方设法把他拖起来。
接着,康德会喝两杯茶,抽一斗烟,然后备课。
值得提一笔的是,康德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烟,终生未变,但年纪越大,烟斗越大。
康德活了80岁。
画家范曾每天五点钟起床,诵读古诗文两个小时,年届七旬仍坚持如故。
坊间传闻范曾能背诵古诗文五千篇,有次学生问起,他对门生说:“五千太夸张,一千却不在话下。
”这是数十年晨诵的成果积累。
范曾是1938年生人,今年77岁。
现代科学认为睡眠是天然的补药,它是人类共同的滋养和满足自我的基本方式,又难以捉摸。
我们在思想、意识清醒时,永远不能理解像睡眠这样超出意识之外的状态。
在间接、隐晦和有活力共存的情况下,才能对睡眠一探究竟。
从这种程度上,睡眠是一个哲学命题: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中,睡眠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
在希腊神话中,睡神修普诺斯是死神塔纳托斯的孪生兄弟,都是黑夜女神尼克斯的儿子。
在佛教中,睡眠代表无知,属八缠之一,在大乘真理第二章中,代表了邪恶。
只有庄子的道家哲学中,提到睡眠是重要的,具有积极作用。
传统中医则对睡眠有相当系统的解读。
《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能”者,能量也。
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通过肝的作用不断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古人也有睡子午觉的养生习惯,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以达颐养天年目的。
中医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必须静卧,以候气复。
现代研究也发现,夜间0点至4点;机体各器官功率降至最低;中午12点至1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因此子午睡眠的质量和效率都好,符合养生道理。
康德作息时间
![康德作息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5581532e7375a417866f8fbe.png)
大师他老人家早就见马克思去了,也没留下武功秘笈什么的以供参考。)
17:00-22:00 看书。要求:书房温度恒定15度。(这么低的温度,大概是为了
保持头脑清醒吧。)
22:00-4:45 睡觉。传闻,一到22点,康大师立马上床睡觉,而且是一沾枕头
12:45 待客。给那些迟到的客人some color to see see。
13:00-16:00 与那些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也是康大师大发议论的享受
时光。(一顿饭3小时,对现在我们的来说,是不是忒浪费了点? 要都学康大师,咱们的快餐TYCOON们就没有发迹的机会了。)
5:00 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康大师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烟,终
生不变,但年纪越大,烟斗也越大。
7:00-9:00 上课。
9:00-12:45 写作。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于这个时间段。
康德(1724——1804)
康德的一生就像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归功于他超级规律的作息,堪比瑞士造手表。且看康大师的作息时间表:(如有想成家成者的,可效仿。)
4:45 仆人浪泊叫醒康德。康德命令:无论他怎么赖床,浪泊都必须想方设法
把他拖起来。
16:00-17:00 著名的康大师独门散步。定时定点,广大柯城居民一看见康大师就
对表。有次康大师看卢梭的〈爱弥儿〉走火入魔,忘了出门散步,广大市民一片混乱,一致认为教堂敲错了钟。(不得不佩服啊。康大师他比瑞士手表更准呀!)
(完整版)学术巨擘作息时间表
![(完整版)学术巨擘作息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991675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b.png)
(完整版)学术巨擘作息时间表学术巨擘作息时间表本文档旨在介绍学术巨擘的作息时间表。
以下是学术巨擘的一天的作息安排:- 早晨(6:00 - 8:00):学术巨擘通常会在早晨进行个人活动和准备。
这段时间可以用来锻炼身体、阅读学术文献或者做一些冥想放松的活动。
- 上午(8:00 - 12:00):这个时间段是学术巨擘进行研究和写作工作的黄金时间。
他们可以专注于阅读文献、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或者进行实验研究。
- 中午(12:00 - 13:00):学术巨擘通常会在这段时间享用午餐并休息片刻。
他们可以与同事或学生一起用餐,并且展开一些轻松的交谈。
- 下午(13:00 - 17:00):下午是学术巨擘继续进行研究和写作工作的时间。
他们可能会参加会议、指导学生、准备讲座或者进行实验。
- 傍晚(17:00 - 19:00):这段时间学术巨擘通常会有一些自己的个人时间。
他们可以进行一些喜欢的爱好活动、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或者参加社交活动。
- 晚上(19:00 - 21:00):晚上是学术巨擘进行一些轻松读书、写作或准备明天的工作的时间。
他们可能会选择阅读一些非学术相关的书籍、写博客文章或者整理工作笔记。
- 夜晚(21:00 - 22:00):学术巨擘通常会在这段时间做些放松的活动,如观看电视、听一些音乐或者和家人聊天。
- 深夜(22:00 - 6:00):睡眠对于学术巨擘而言非常重要,因此他们通常会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深夜是学术巨擘休息的时间段,他们会尽量保持安静以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
请注意,上述时间表只是一般情况下学术巨擘的作息时间安排,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每个学术巨擘的作息惯都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具体的作息时间可能会因人而异。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可有一样却是相同的......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可有一样却是相同的......](https://img.taocdn.com/s3/m/f3ac628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7.png)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可有一样却是相同的......本文由必克英语(ID:spiiker007)授权壹学者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天才是怎么炼成的?看看下面的作息时间表你就明白了:是良好的时间管理。
从莫扎特到弗洛伊德、达尔文到狄更斯等大师,他们的起床、工作和偶尔拖延的作息时间表整理出炉了!“壹学者”热诚欢迎您赐稿或荐稿,点击查看>>“壹学者”征稿启事投稿邮箱:******************大师们的作息时间表可能和你想象的有所不同:巴尔扎克每天要喝50杯咖啡,弥尔顿要花好几个小时背诵圣经。
伟人们在作息安排上风格各异、令人惊奇,弗洛伊德每天要工作13个小时,而莫扎特只工作4小时……1、Gustave Flaubert古斯塔夫·福楼拜(法国现实主义作家)while writing Madame Bovary写《包法利夫人》时的作息Time 时间Activity 活动3:00-10:00 Sleep 睡觉10:00-11:00 Newspapers, mail, cold glass of water, filled pipe, chat with mother, hot bath 看报,寄信,喝一杯冷水,装烟斗,和母亲聊天,洗热水澡11:00-12:00 Light meal, cold chocolate 便餐,冷巧克力12:00-13:00 Family stroll 和家人散步13:00-14:00 Lessons 上课14:00-19:00 Reading 阅读19:00-20:00 Dinner 晚餐20:00-21:30 Talk with mother 和母亲聊天21:30-3:00 Real work 真正工作2、Ludwig van Beethoven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作曲家)Time时间Activity 活动22:00-6:00 Sleep 睡觉6:00-6:30 Breakfast was coffee, which he prepared himself with great care - he determined that there should be sixty beans per cup, and he often counted them out one by one for a precise .吃早餐,即贝多芬自己精心冲泡的咖啡:咖啡一定要是每杯60个咖啡豆,他经常一颗一颗地精确数出来。
康德的生活规律
![康德的生活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eee359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b.png)
康德的生活规律康德是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同时,康德也是一个重视生活品质与作息的人,他提出了一些生活规律,以下是对康德生活规律的简述。
1. 合理的作息时间康德认为,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是平衡的关键。
因此,他建议人们早睡早起,在晚上10点到早上6点之间保持充分的睡眠,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正常的工作能力。
2. 均衡的饮食康德主张均衡的饮食,遵循适度饮食的原则。
他认为,适量的食物可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同时避免贪食和过度饮食。
他也推崇素食主义,并认为素食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3. 远离烟酒康德不饮酒不吸烟,他强调烟酒会对身体和精神产生负面影响,对人的行为和决策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他主张远离烟酒,以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完整和健康。
4. 注重锻炼康德认为,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
他主张适度的运动,比如散步或慢跑等,可以消除压力,使精神放松,同时也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5. 保持清晰的心智康德认为,保持心智的清晰和平静非常重要。
他主张通过自我控制和冷静的思考来控制感情和情绪,以帮助人们保持重视清晰和理性的态度。
他认为,训练心智和思考能力是生命中的长期任务,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坚持。
6. 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康德认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很重要,这种态度可以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他主张对生活保持乐观,找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尽可能地利用这些美好的事物来获得快乐和满足。
他认为,在人生中体验美好的事情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
总之,康德的生活规律十分朴素简洁,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他认为,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培养清晰和理性的思考能力,以及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和遵循的生活准则。
盘点历史上各著名大佬的作息时间表
![盘点历史上各著名大佬的作息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361046c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8.png)
盘点历史上各著名大佬的作息时间表英国《每日邮报》根据美国作家Mason Curry的著作《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译:《每日惯例: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刊登出了历史上各个领域的伟人的作息时间表。
看看那些伟人每天都在做些什么?从时间表中可以看出,伟人们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为了工作、创作而“废寝忘食”,相反,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作息规律,计划周详。
大部分人每天坚持散步及运动,同时保持与人的交流,如:去酒吧坐坐、写信、聊天等。
另外,名人们的许多奇葩习惯也频频爆出吐槽亮点,接下来编编就摘出来几位给大家“观赏”一下,找到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规律,给自己的生活以参照借鉴意义。
一、富兰克林主要时间:工作&思考奇葩习惯:无富兰克林每天5点起床,每天都思考同样一个问题,醒来想一次,睡前想一次:我今天要做(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二、康德主要时间:教课&阅读奇葩习惯:必须新鲜肉食配葡萄酒康德喜欢每晚10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喝茶、吸烟。
教逻辑学教了四十年。
每天花三个小时阅读。
三、柴可夫斯基主要时间:社交&编曲奇葩习惯:漫长的散步柴可夫斯基每天只工作3个小时呢!四、达尔文主要时间:和艾玛(达尔文妻子)在一起奇葩习惯:躺在床上思考人生达尔文夜里12点睡觉,7点就起床,睡眠时间很规律,看来懂进化论就是厉害,睡眠系统进化得很好。
五、狄更斯主要时间:聊天&写作奇葩习惯: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开始写作,一定要是绝对安静……狄更斯每天花5个小时写作,喜欢去小乡村散步。
六、弗洛伊德主要时间:病人咨询时间&分析病人奇葩习惯:绕着维也纳环城大道极速行走弗洛依德每天抽二十支雪茄大烟鬼!七、莫扎特主要时间:编曲&社交&教课奇葩习惯:半夜编曲莫扎特喜欢午夜编曲,奔放的灵感大多来自寂静的午夜。
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采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
道家作息时间表
![道家作息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a2d1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c.png)
道家的作息时间表
道家的作息时间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因为道家注重顺应自然,强调作息要根据季节、天气和个人情况来调整。
不过,以下是一个大致的道家作息时间表,仅供参考:
1. 早晨:
5:00-5:30:起床,进行简单的梳洗。
5:30-6:00:进行一些轻度的锻炼或打坐冥想,活动筋骨,调整呼吸。
6:00-7:00:进行早餐,一般以清淡的食物为主。
2. 上午:
7:00-9:00:进行工作或学习,保持专注。
9:00-10:00:进行短暂的休息,可以散步或做一些轻度的运动。
10:00-12:00:继续工作或学习。
3. 中午:
12:00-13:00:进行午餐,避免过饱,以七八分饱为宜。
13:00-14:00:进行短暂的休息,可以午睡一会,但时间不宜过长。
4. 下午:
14:00-16:00:进行工作或学习。
16:00-17:00:进行下午茶时间,放松心情,可以与朋友聊天或阅读一些轻松的书籍。
5. 晚上:
17:00-19:00:进行晚餐,以清淡的食物为主。
19:00-21:00: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看电影等。
21:00:开始准备入睡,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打坐冥想或阅读一些轻松的书籍来帮助放松心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作息时间表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具体的时间安排还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季节的变化来调整。
康德作息时间表
![康德作息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509324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1.png)
康德作息时间表
康德(1724-1804)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是个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开创者。
他几乎被公认为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祖师爷。
康德的作息时间表就是他建立个人工作和学习方式的核心要素。
康德主张要有一个严格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每天起床时间定在晨5点,做完早读后要准时上午9点开始新的学习。
中午12点有时他会去应邀参加会议或讨论,下午3点回到文具桌前开始写作和记录,此后到晚7点进行阅读和审查写作,并且在7点30分去完成未完成的学习内容。
晚上9点的时候就可以休息了,康德时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考虑哲学问题,有时会拿出纸笔记下有关的灵感。
康德的作息时间表虽然很规律,但他也非常注重放松和锻炼。
他常常会很早就起床锻炼身体,每天晚上也会在外面慢跑数公里,此外,他还每天做瑜伽静练,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康德信奉通过有效利用时间和积极投入学习,提升和提高自己的思维和文化素养,给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
他的作息时间表被许多现今的学者学生用来努力寻求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康德的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很有用的学习方式,因为它提醒我们,在一定比重追求实现目标的同时,也要记得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如此才能为把握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
康德追求的理想不仅局限于一个人,而是可以被任何人所达成。
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一种有效且有益的方法,它促使人们在努
力学习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康德的作息时间表,无疑可以帮助任何一个人更好的管理时间,并在获得更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的同时继续改进自己,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努力。
康德生平和活动年表
![康德生平和活动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c957240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b.png)
康德生平和活动年表1724年4月22日伊曼能尔?康德生于哥尼斯堡。
1730年入小学。
1732年入中学。
1737年母亲去世。
1740年9月24日康德考取哥尼斯堡大学。
1746年父亲去世。
《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1747年康德在安德施牧师家当教师(在古姆比年附近的犹德申村)。
1750年在休里增少校家当教师(在奥斯德罗德附近的阿尔恩斯多尔夫村)。
1753年在凯瑟林伯爵家当教师(劳登堡,吉尔西德区)。
1754年回到哥尼斯堡。
6月《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地球是否由于绕轴旋转时发生过某种变化》。
8月《关于从物理学观点考察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的问题》。
1755年3月《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
4月17日提出学位论文《论火》。
5月13日硕士学位论文考试。
6月12日获得硕士学位。
9月27日求职论文答辩。
《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
1756年春《自然地理学讲授提纲》。
1758年1月(至1762年7月) 康德——俄国臣民。
春《运动和静止的新学说》。
12月康德争取基波克死后虚悬的教授职位,未成。
12月14日向伊丽莎白女王呈交的申请书。
1759年10月《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
1760年6月《对丰克先生夭亡的想法》。
1762年《三段论法四格的诡辩》、《论脑病》、《对自然神论饿道德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
1765年《关于1765年冬季学期讲课时间表的通知》。
1766年2月康德被任命为王家图书馆副馆长。
《视灵者的幻想》。
1768年《论空间方位区分的基本根据》。
1769年埃尔兰根大学聘请担任教授职务。
1770年1月耶拿大学聘请。
3月31日被任命为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编内正教授职务。
8月21日学位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答辩。
1771年评论莫斯卡提的作品。
1772年2月21日致函赫茨,谈到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构思。
1772年5月康德辞去图书馆副馆长一职。
1775年《论各种不同的人种》。
1776—1777年论文“博爱”的两篇文章。
名人的时间表
![名人的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0a1b83008762caaedc33d41c.png)
龙源期刊网
名人的时间表
作者:曹卫华
来源:《初中生·博览》2011年第07期
曾有记者问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呢?”富兰克林笑了笑,说:“你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
”
5:00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些什么事?”8:00~11:00,13:
00~17:00工作。
12:00~13:00阅读,吃午饭。
18:00~21:00用晚饭,谈话,娱乐,检查
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事?”
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康德对媒体也公开过一份时间表。
4:45仆人叫醒康德,并嘱咐:无论他怎么赖床,都必须想方设法把他拖起来。
5:
00~7:00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
7:00~9:00上课。
9:00~12:45写作。
12:45下楼待客。
13:00~16:00与那些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交流思想。
16:00~17:00散步,思考问题。
17:00~22:00看书,做笔记。
22:00~4:45睡觉。
时间是漫长的,日复一日,无始无终,但人的生命是极其有限的。
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其实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能注重有计划地利用时间。
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言:“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它们,你就是永远的赢家。
”
(摘自《天津日报》文/曹卫华)。
时间管理 康德
![时间管理 康德](https://img.taocdn.com/s3/m/867140f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1.png)
时间管理康德时间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和能力。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环境中,有效地管理时间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压力、增强生活质量。
康德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在时间管理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康德对时间管理的观点和指导原则,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
康德的时间观念康德认为时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将时间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流动,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要按照时间的流动来组织自己的生活。
康德认为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并合理利用它。
康德还强调时间的价值。
他认为时间是一种无价的财富,我们不能浪费它,应该将时间用于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上。
康德鼓励人们在时间管理上保持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优先级,以确保时间的最大效益。
康德的时间管理原则康德提出了一些时间管理的原则,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原则:1. 确定目标康德认为,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计划应该始于明确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计划和行动步骤。
康德建议人们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设定合理的时间框架来完成它们。
2. 设置优先级康德认为,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做出取舍,并将时间投入到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他建议人们将任务分为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进行评估,以确定优先级。
优先处理那些既紧急又重要的任务,而将那些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任务放到后面。
3. 避免拖延康德认为,拖延是时间管理的大敌。
他鼓励人们积极主动地处理任务,不要将事情拖延到最后。
康德建议人们制定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并按计划执行,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4. 制定时间表康德推崇制定时间表来管理时间。
他建议人们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和活动,并制定具体的时间框架和时间表。
制定时间表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组织和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和碎片化。
5. 保持效率康德认为,保持高效率是有效时间管理的关键。
哲学家康德守时的故事
![哲学家康德守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da612e783c4bb4cf7ecd1d8.png)
哲学家康德守时的故事康德的生活非常的规律,5点起床,每天早晨的五点,他就会起床,然后开始两个小时的工作,中午吃饭后,他一定会去散步,晚上十点会准时上床睡觉。
甚至于到最后,他做事情沿途经过的家庭主妇会用他的活动当做时间表,因为分毫不差。
另一个关于康德守时的故事是,一次他去朋友家拜访,因为之前有写信给人家说自己上午十一点会到,同时朋友家住的比较远,过去还要经过一条河,所以他大清早就租了辆马车前往。
等到康德和车夫到达河边后,却发现桥断了,虽然河不宽,但是水深,而且结了冰,这也就意味着他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朋友家。
为此他感到很焦急,询问车夫后得知,如果往前面走,十公里外还有一座桥,但是走这条线路到达朋友家就十二点半之后,选择走眼前的线路,只需不到四十分钟。
两难的抉择后,康德花费了两百法郎买了河边的小屋,并且许诺屋主,二十分钟内从小木屋拆下几块木条修好桥面,就将小木屋送给屋主,于是屋主很快喊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按时的修好了桥。
桥修好后,马车终于在十点五十五到达了朋友的农场。
在家门口等待的朋友见到看的的第一句话就是“朋友,你真准时。
”哲学家康德全名伊曼努尔·康德,生于公元1724年的4月22日,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近代西方哲学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也是他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其他流派。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信仰新教的虔诚派的教徒,虔诚派非常强调宗教精神,也非常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所以康德从小的精神世界就受到很深的虔诚派的影响。
上学后,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所以他的宗教哲学其实就是对虔诚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入柯尼斯堡大学读书,后来因为家境贫寒,直到1748年才正式毕业,毕业后康德去了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镇当家庭教师。
一边学习一边教书的他,思想渐渐走出柯尼斯堡,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1770年,康德获得了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教授的职位,当上教授后,康德十年来都没有发表文章,而是在潜心致学。
16位天才大咖每天的时间分配
![16位天才大咖每天的时间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c6fc4d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9.png)
16位天才大咖每天的时间分配从贝多芬到康德、从福楼拜到巴尔扎克,这些如雷贯耳的创作天才们,都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呢?《每日惯例:艺术家们如何工作》(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一书,为我们详细展示了 161 位创作者的日常作息。
为了看起来更加直观,设计者选取了其中的16位,用时钟的形式做了表达。
其中白色代表睡眠,绿色代表主要工作,土黄色代表社交及用餐,湖蓝色代表运动,灰色代表从事其他赚钱方式,详细分解了他们的一天的日程安排。
关于这份作息安排,有些是针对艺术家创作某一部作品时的状态,有些则是维持了好几年的生活作息。
可以看出,他们有些人恪守纪律,用规律而严谨的生活保持着创作灵感;而另一些人反之,只有在创作时才会有固定仪式。
其实,这样的分享并不是希望大家模仿,毕竟有些人一天花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事,另一些人可能要花上10小时处理。
杜绝拖延症,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创作习惯,并规律执行或许才是作者最想传达的理念吧。
1.贝多芬被后世尊称为“乐圣”的贝多芬的一天,每天早上喝的咖啡也要精准的计算剂量。
2.古斯塔夫·福楼拜福楼拜是法国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名著《包法利夫人》的作者。
从他的作息来看,应该是一位具有恋母情结的夜猫子。
3. 莫扎特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除了作曲以外还相当注重社交生活,打扮、社交、追姑娘样样不落,只是睡眠时间看起来有点短。
4. 托马斯·曼托马斯·曼是一位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著名作品有《魔山》、《威尼斯之死》、《布登勃洛克家族》等。
这样的作息时间表,算得上是健康生活的典范。
5. 佛洛伊德佛洛伊德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每天花上大量的时间在会诊与研究。
除此之外,雪茄、暴走和打牌也是他的心头爱。
6. 伊曼努尔·康德伊曼努尔·康德是启蒙时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
康德296岁生日头顶是璀璨星空,心中有道德律令!
![康德296岁生日头顶是璀璨星空,心中有道德律令!](https://img.taocdn.com/s3/m/b23d242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9.png)
康德296岁生日头顶是璀璨星空,心中有道德律令!苏格拉底说人类惟一的幸福秘方就是哲学。
因此想要幸福,就去读哲学吧。
而读哲学,康德是绕不过去的。
1724年4月22日,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西斯堡(现变成俄罗斯领土,改名加里宁格勒)。
据其自述:幼年时胸腔狭窄,心肺活动空间均不够,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甚至十分厌世。
康德厌世,理由充分。
他虽金发碧眼,面色红润,但身高仅得1.57米,双肩高低不一,精神脆弱,十分敏感,连刚印好的报纸也能让他狂打喷嚏。
除了身材不好,他还高度近视;脑袋虽不大,却与瘦小身材不成比例。
唯一的亮点是目光:炯炯烈焰,至老不衰,令人如沐神睨,弗敢逼视。
康德家境贫寒,13岁丧母,16岁入柯尼西斯堡大学,一入学便因裤子破了拿去缝而出不了宿舍门。
20岁其父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给即将毕业的康德。
长兄如父,康德断然辍学,先后在柯城郊区三个贵族家庭当家庭教师11年,养活三妹一弟和自己。
期间和女东家凯撒琳伯爵夫人传出绯闻。
1755年6月,弟妹们均已成人,康德重装上阵,以32岁高龄杀回柯大,并马上显示出自己一生后发制人的澎湃动力,先以《论火》获硕士,三月后,再以《对形而上学知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通过答辩,成为柯大的无讲席讲师,开始长达41年的教学生涯。
康德一辈子没干过别的,除了读书,写书,就是教书。
他教过:逻辑、形而上学、人类学、道德哲学、伦理、自然神学、数学、物理、力学、美学、地理、生物、教育学、自然法等课程(真是全才啊!)。
康德的职业是教书匠,研究哲学完全是业余爱好。
在《纯粹理性批判》赢得整个世界之前,康德是个业余哲学青年。
康德上课,从不迟到、缺席,从不照本宣科。
从未出过国的康德讲课趣闻逸事不断,间杂异国风土人情,经常把学生讲得当堂大笑或落泪。
康德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资质中平的学生能听懂为标准。
他常说:“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开素质教育之先河。
161位天才创作者日常作息的分析:看看你和天才之间的距离,到底差在了哪里?
![161位天才创作者日常作息的分析:看看你和天才之间的距离,到底差在了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e6765f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c.png)
161位天才创作者日常作息的分析:看看你和天才之间的距离,到底差在了哪里?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作者:丹尼尔来源:丹尼尔先生(MRDANIEL777)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原标题:《你和这些天才的距离,就是多了一份懒惰,少了一种执着》从贝多芬到康德、从福楼拜到狄更斯,这些天才的成功与他们的作息时间有没有关系呢?一位好奇者Mason Currey 的《每日惯例:艺术家们如何工作》(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通过对161 位天才创作者日常作息的分析,试图在其中找到答案。
为了更直观的体现这些天才们一天的作息,Mason 设计了一个「时钟图」。
圆圈顶端刻度划为午夜 0 点,而底部刻度则为中午 12 点,每一格都代表一个小时。
不同颜色区分也显示出每日的各方面活动:白色为睡眠,绿色为主要工作,土黄色为社交及用餐,湖蓝色代表运动,灰色代表从事其他赚钱方式。
看看你和天才之间的距离到底差在了哪里贝多芬的日程表贝多芬6点起床后,早餐是精心准备的咖啡——每一杯都为60 颗咖啡豆,他通常会亲自数出来。
整个上午直至下午2 点,他都在工作谱曲,剩余时间则属于社交、进餐和运动。
不过就算在散步时,他也会随身携带乐谱和铅笔记录灵感。
天才会把自己大脑最清醒的时间用于工作,其他时间的活动,往往都在为这段创作时间积蓄能量。
康德的日程表严格遵循时间表的康德,也是早睡早起的模范,晚上 10 点入睡,早上5 点起床。
写作仅占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上午的重头戏则是教授四个小时的授课,40 年来雷打不动。
午间,康德会去酒吧享用全天唯一的正餐,而下午 4 点到 7 点和好朋友 Joseph Green 的密谈交流,准时得足以让邻居来校准调表。
康德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几乎所有时间都与哲学思考有关。
作息时间主题班会
![作息时间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1360f97b1eb91a37f1115c3f.png)
我们的守时故事
严格执行作息时间
起床:6:50 第五节课: 早操:7:10 14:30 早餐:7:30 晚餐:16:55— 第一节课:8:00 Insert text 17:25 中餐:11:30—12:00 here 晚自习:18:30 午睡:12:30—14:00 就寝:20:10
Picture Frame
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名人故事准确的时间表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遵循严格的生活规律也每天晚上八点钟睡觉清晨5点钟起床他在30年中严格按照这一时间表活动准确无误以致于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时当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门的时刻为标准来校对时间
主题班会
• 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名人故事 • 准确的时间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守时的故事
一次,他的 秘书迟到两 分钟
就解释说:“我的表不准。
华盛顿严肃地说:“或者是你换一 只表,或者是我换一个秘书!”
打这以后,他的秘书或身边工作人员, 再也不敢不守时了。
时时早,事事早
•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 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 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 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 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 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 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 己的坐位上。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 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 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 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 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 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 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 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 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 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 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 守诺言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钟表般的作息时间,是否适合你?
康德真是神一般的大牛存在,几十年坚持超规律的作息时间,我等小辈,学习学习吧。
康德是1756年通过教职论文答辩的,然后担任哥尼斯堡的讲师,之前从1754-1756一直是当没有固定收入的讲师,按人头收钱的那种。
自1761年后(37岁),康德的课程表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一、二、四、五固定上课的时间是,早上8到9点讲《逻辑学》,9-10点讲《机械学》,10-11点讲《理论物理学》,11-12点《形而上学》,下午2-3点《自然地理学》,3-4点《数学、平面几何学与三角》,到1777年(53岁),康德每周授课在26-28小时之间,终于在1770年被聘为正教授。
这个课表看上去太疯狂了,这么一个1米5几的瘦弱身躯哪来这么大能量?
后来康德成名之后,似乎就没有这么玩命上课了,但是课时仍然不少。
康德晚年以生活规律著称,特别是每天雷打不动的散步,秘诀是散步时用鼻子呼吸,少说话。
老头就靠这个健康地活到80多岁。
他晚年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5点起床,穿着睡衣在书房喝两杯淡茶,抽根烟。
7-11点讲课。
12点-下午4点吃饭,一般是约一群人边聊边吃,如果人多,会延到6点。
老人家一天就吃这一顿饭!散步以一小时为度。
回家后看书看报,10点睡觉。
就这样,他仍然每天要上近4个小时的课!
康德的作息时间:
康德(1724——1804)康德的一生就像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归功于他超级规律的作息,堪比瑞士造手表。
且看康大师的作息时间表:(如有想成家成者的,可效仿。
)
4:45仆人浪泊叫醒康德。
康德命令:无论他怎么赖床,浪泊都必须想方设法把他拖起来。
5:00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
康大师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烟,终生不变,但年纪越大,烟斗也越大。
7:00-9:00上课。
9:00-12:45写作。
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于这个时间段。
12:45待客。
给那些迟到的客人some color to see see。
13:00-16:00与那些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也是康大师大发议论的享受时光。
16:00-17:00著名的康大师独门散步。
定时定点,广大柯城居民一看见康大师就对表。
有次康大师看卢梭的《爱弥儿》走火入魔,忘了出门散步,广大市民一片混乱,一致认为教堂敲错了钟。
(不得不佩服啊,康大师他比瑞士手表更准呀!)
17:00-22:00看书。
要求:书房温度恒定15度。
(这么低的温度,大概是为了保持头脑清醒吧。
)
22:00-4:45睡觉。
传闻,一到22点,康大师立马上床睡觉,而且是一沾枕头就入梦乡。
康德作息时间分析: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一个人会不断调整作息时间以适应自己的工作,而金牛又是慢热而谨慎的,我自己也是牛,最终选定的必定是最高效的工作方式。
康德晚年的作息时间绝对是值得参考的:若是除过早睡早起不算,只考虑具体的工作时间和其他生活时间的比例,那么这个时间表提供的重要信息是:
1、早晨起来两个小时以后才开始工作。
这两个小时,照我现在的理解,应该是整理思路的两个小时。
上午是头脑尚未被繁杂的外界信息所占据的时间,这个时候最适合反思和处理已经接收、但是尚未消化的信息,或是将已经消化的信息处理成文:成为可以表达和交流的信
念。
2、上课时间安排在早上是一样的道理。
将整理好的思路向学生传达,无异于再次加强和验证自己的观点。
3、在这之后开始写作:注意,一整天用于写作的时间只有不到四个小时。
而这四个小时是以前面的四个小时为基奠的!康德有效地利用了和学生的讨论时间,然后紧接着把讨论中自己重新整理的思路(或者加强印证了的观点)写作成文。
另外,这四个小时也是一个每天重复的过程,那么,即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没有任何新的收获,这四个小时也是前一天思路的延续。
我相信,康德讲课的顺序是“思考——讲授——成文”,而非一般教师的“读书——写作(写讲稿)——讲授(念讲稿,加点评)”——这是哲学工作的最佳顺序。
4、一天时间被分成严格的三段:上午是思考和写作(不接收新的信息,而只是反刍、消化和吸收),中午到下午是社交(性情的培养,三个小时)和散步(保证身体的活力和与自然的亲近,一个小时),这样,把对自己观点的信念暂时冲淡了之后,开始了“虚心”的学习时间(意思是真的把心放空、虚掉、“悬搁”自己的执见),读书的时间是5个小时。
这样看来,虽然康德貌似整个下午都在休息,但实际上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有9个小时之多,不算上课时间的话。
我觉得需要学习的是:读书和写作之间应该隔着一次睡眠和一次口头的、
交流性质的表达和整理。
这也是为什么,康德的写作引用如此之少,我相信他写作时除了工具书,书桌上是极其干净的,这样才能专注于自身的思考,条分缕析地做论证。
另外,他睡将近7个小时,在成年人里已经不算少了。
还有,他睡得早,不用吃宵夜,可是貌似连晚饭都不用吃,就太夸张了也。
读书五个小时,照我的经验,是铁定会饿的,饿了是睡不着觉的,或者,练瑜伽就能训练出来?
按照我分析出来的这些作息和工作结合的原则,就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做时间表:
比如说,把它整个推后两个小时,变成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睡,就比较符合我目前的作息。
然后按照三段原则安排每一天,把社交和散步时间安排在下午到傍晚的时间(而非中午到下午),这样,上午到下午就都是思考和写作的时间了。
这对于博士最后阶段和一般的学者都是很适宜的(但不适合于学生),如果材料基本齐备,重要的是整理思路和成文,但仍旧需要补充新材料,那么这个时间表完全可用。
7点起床(一般早上起来事儿特多),那么9点能出门就不错了,然后在地铁上要思考和整理思路,不要看书!最好是能看自己前一天的手稿,因为这里面埋藏最多的东西,隔天看会很不一样(要养成看自己写的东西的习惯,我以前觉得这样太自恋了,可即使是自我怀疑和批判也得首先有的放矢,所以还是要看自己写的东西!不是成文的东西、不要纠结于所谓文笔,而是看自己的随记,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对工作帮助非常大)。
10点左右开始工作,因为不用上课,所以可以尝试把写作分为两个步骤:先用一个小时,就像直接给学生上课那样,打一个草稿,不要考虑文笔种种,而只是尽量条分缕析地,把头脑中的东西表达清晰。
然后,根据这个草稿,判断自己还缺少那些材料,有目的地去看书!因为哲学的信息是很难消化的,所以,千万不要着急看完立刻去写,因为这样很容易你就被别人的观点和论证方式抓住了,或者是由于自己的执见而完全不能理解一个貌似错误的论证背后重要的思考。
所以,看!整理笔记!但不要写!
13点到15点:我最近养成的习惯是,吃完饭(反正消化的时候头脑很迟钝)喝咖啡的时候在一个随身的小本子上直接写作,而且用最为娴熟的母语。
这如今变成了我最高效的工作时段。
因为头脑迟钝,所以对语言的敏感度极低,这样的好处是,只抓取最熟悉的信息,这个时候最容易突破瓶颈,因为整个身心处在放松的状态,就像把思考直接交给白日梦,简直就是“自动写作”。
我经常惊讶于自己写出来完全还没想到的东西,不过缺点是,写得比想得慢了太多,经常很好的念头一闪而过,笔下却还在写前一句,等写完了那个念头再也没有了(我要学胡塞尔速记法!)
15点到18点:整理成文的时间。
这个时段的准备工作是一大杯咖啡,然后按照本子、按照草稿开始写,注意措辞,注意清晰表达和前后连贯,要照着一次成文的方向写,不要想着再
一遍一遍地改。
三个小时至少可以写A4两页了,如果准备充分的话,四五页都有可能。
因为我是用双语工作,甚至多语,所以遇到的困难尤其大。
但后来我发现,这困难其实也是帮助,因为借助语言转换经常能发现很多固着在语言使用之上的前见,这是哲学思考最要不得的。
这在很多德国人研究自己国家哲学的作品中完全可以看到,基本上就是一句话重复地说来说去。
或者停留在很肤浅的评论上,一看就知道这个人读了很多书把自己读死掉了。
完全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而原创性的作品正是来自这样的能力。
18点之后,需要完全的休息,至少两个小时,可以用来晚饭,会客,最好到21点,都处在放松的状态。
再次把头脑放空。
21点以后到24点,可以拿起些轻松的东西看,或者学习外语。
也可作为灵活的时间,倘若白天什么事情耽误了工作,可以在晚上补足。
但重要的是,在上床睡觉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一定要和工作有关,否则会影响第二天一整天的状态。
放松到21点即可。
我们不用看整整五个小时书再上床睡觉,但倘若看网页把自己看得乱七八糟,然后立刻睡觉,第二天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状态。
因为学者是不需要坐班的,没有老板和同事盯着,更需要自律,需要主动控制自己的精神状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