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说课稿

合集下载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四上《唱:铃儿响叮当踏雪寻梅》说课稿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四上《唱:铃儿响叮当踏雪寻梅》说课稿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四上《唱:铃儿响叮当踏雪寻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铃儿响叮当踏雪寻梅》是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圣诞节为背景,描述了孩子们在雪地里欢快地玩耍,唱着铃儿响叮当的歌曲,寻找着梅花的美丽。

这首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富有诗意,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

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歌词内容,能够跟上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然而,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节奏和音准,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圣诞节和梅花的文化背景不太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介绍。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能够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圣诞节和梅花的文化背景。

4.能够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原因:歌曲中有一些稍微复杂的节奏和音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才能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模仿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教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圣诞节的音频和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圣诞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授: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意义,然后教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在唱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和指导,提高演唱技巧。

4.展示环节:每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鼓掌。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鼓励,强调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曲谱和歌词,以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提示。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演唱表现和课堂参与度来进行。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八单元踏雪寻梅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八单元踏雪寻梅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八单元踏雪寻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梅花傲雪盛开的情景,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坚强和顽强不屈的品质。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词曲作者通过歌曲传递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善于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梅花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文化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踏雪寻梅》,培养学生对梅花的喜爱,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他们乐观、坚强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踏雪寻梅》,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能够用适当的情感演唱歌曲。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踏雪寻梅》,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以及对梅花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和梅花的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激发他们对梅花的喜爱。

2.聆听:播放《踏雪寻梅》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他们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学唱:引导学生跟随多媒体设备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5.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让学生感受梅花的高洁、坚强和顽强不屈的品质。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踏雪寻梅》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踏雪寻梅》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踏雪寻梅》苏少版一. 教材分析《8踏雪寻梅》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美丽景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京剧音乐的特点,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京剧音乐可能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京剧音乐的魅力。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8踏雪寻梅》。

3.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的意境,体会梅花在雪中的优美。

4.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演唱《8踏雪寻梅》,感受京剧音乐的特点。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意境,体会梅花在雪中的优美。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京剧音乐,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2.讲解法:教师讲解京剧音乐的特点,为学生演唱提供指导。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意境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8踏雪寻梅》的旋律、歌词和图片。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京剧音乐和歌曲。

3.黑板:用于板书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京剧音乐,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然后简要介绍京剧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8踏雪寻梅》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介绍梅花在雪中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表情。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观摩和评价,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深入理解歌曲意境。

全国小学音乐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踏雪寻梅》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全国小学音乐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踏雪寻梅》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⒉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和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⒊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相关背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⒈弱起拍处的演唱。

⒉调音记号的演唱。

⒊大调音程的演唱。

⒋歌曲中力度的表现。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双响筒、串铃、碰铃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要考验一下同学们的耳朵。

老师播放一段大家熟悉的音乐,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曲子的名字?(学生聆听《铃儿响叮当》伴奏音乐,举手抢答。

)学生:《铃儿响叮当》(学生回答时暂停音乐)教师:这位同学反应真快。

其他同学听出来了吗?没关系,让我们继续听听看。

(继续播放,教师带领学生和着音乐哼唱。

)音乐中叮叮当当的铃声是那么欢快、活泼。

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段很短的音乐,我想考考同学们的音乐模仿能力,看看哪位能用嘴巴模仿这段声音?(播放《踏雪寻梅》的铃声,学生模仿。

)教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而且学得很快,让我们再来听一次。

(再次播放,出示曲谱。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曲谱。

(用稍慢的速度跟琴声视唱曲谱,引导学生注意曲中的八分休止符以及最后一小节的音准。

) 2/4 3 5 5 0 ︱ 2 5 5 0 ︱响叮当响叮当2/4 3 5 5 0 ︱ 1 1 1 0 ︱响叮当响叮当教师:铃声清脆、悦耳,应该唱得跳跃、有弹性。

老师给它加上记号“﹥”,这是什么记号?学生:跳音记号。

教师:让我们再来唱一唱。

(学生跟琴演唱)教师: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来自哪里呢?学了今天的歌曲大家就明白了。

二、歌词欣赏教师: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歌词。

(教师配乐朗读歌词,并解释“雪霁”、“坝桥”。

)教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吧!铃声是从驴脖子上传出来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中骑驴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愉悦、悠闲、心旷神怡、怡然自得……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踏雪寻梅说课案

踏雪寻梅说课案

踏雪寻梅说课案踏雪寻梅说课案1.一、说课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四年级的歌曲教学中,通过歌曲的演唱,揭示歌曲的主题思想,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有感情的演唱,并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通过歌曲的演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借助生动的形象,把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中。

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教授第八单元时,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本单元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

编写的歌曲意在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意境,产生对冬季大自然的兴趣,不畏严寒。

《踏雪寻梅》是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

千百年来人们赞美这样的雪梅精神。

歌曲表现了雪天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明快流畅,琅琅上口。

二、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的美好意境。

2、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感受歌曲《踏雪寻梅》。

3、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重点1、断音的唱法和前半拍休止的唱法2、能用轻快活泼、丰富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3、四个“响叮当”处的演唱及处理四、教学难点1、渐强渐弱的的演唱技巧2、“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五、说教法和学法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视觉图像法、声势律动法,对比听唱法,示范演唱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谈话法、听唱、内心感受法,跟琴模唱法等。

具体有:1、借助多媒体课件,设境悟情,以情激趣,利用情境导入法,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节奏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中,相当于人的骨架,很好的掌握了节奏,也是歌曲学习的成功的重要之路。

《踏雪寻梅》中前半拍的休止节奏教难掌握,我准备在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利用肢体语言,更好的掌握节奏。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八单元 踏雪寻梅 |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八单元 踏雪寻梅 |苏少版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踏雪寻梅》【教材简解】《踏雪寻梅》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全曲为2/4拍,带变化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本单元的主题是“冬之韵”,根据本单元所表现的内容,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最好把这节课放在特定环境中——冬天,这样能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对音乐的理解结合起来,更能把学生带到歌曲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这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关注学生音乐情感体验这一要求。

【目标预设】1、情感目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根据力度记号对歌曲进行力度的处理,正确掌握跳音的演唱方法。

3、方法目标: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力。

【重点、难点】1、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歌曲中弱起小节和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3、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4、在聆听、比较、表现、创编等音乐活动中充分体会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设计理念】本课力图通过简单的歌曲及相关的音乐活动让学生自主创编,小组合作。

主要通过引领学生欣赏音乐、图片并发挥想象,自主分析音乐各要素,并运用于演唱。

歌曲的演唱中使用对比的方法,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体验速度、力度及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通过说、听、议、唱、创……层层递进,多角度感受音乐,实现教学目的。

【设计思路】为了更好地贯彻和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让其自学、互动、交流的教学新模式。

我以冬天的画面为主线,从冬之乐——冬之景——冬之韵——冬之旅——冬之情中,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升华,体会歌曲的意境和感受,在“铃之声,梅之艳”中开展教师引导,在“雪之画,乐之妙”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的学唱和创作,增加学唱歌曲的乐趣,激发学生创作表现,最后在“心之语”中冬画落幕,提高学生的品格和培养人文精神。

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教案

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教案
mi mi mi
ma ma 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游戏: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来自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学生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




《踏雪寻梅》这是一首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节奏游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3/4302010︱302010‖


唱《铃铛响叮当》




1、通过学唱《铃儿响丁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鼓励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节奏感及二部节奏的配合能力。





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二部节奏练习




《铃儿响丁当》,美国歌曲,彼尔彭特作于1875年。原为一首嬉戏歌曲,为人们冬季滑雪时所唱,副歌衬词中德叮叮当既是模仿雪橇的铃声。后来,该曲又逐渐成为圣诞节日等节日晚会上所唱的祝酒歌。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教学
一、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问好。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冬天的故事‎》中的《踏雪寻梅》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冬天的故事‎》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教学时间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前夕。

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应‎体现情趣性‎。

旨在驱散严‎冬的寒冷,增加学生音‎乐的感受积‎累,从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比较‎中发展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本单元可分‎四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学为‎主、采用《冬天的故事‎》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童声合唱曲‎《冬天的故事‎》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一、三乐段为2‎/4拍,抒情、柔美,表现冰天雪‎地的美景,第二乐段为‎3/4拍,欢快、跳跃,描绘了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

《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

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四次“响丁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

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目标:*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断音的演唱‎方法。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一.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歌曲,歌词描绘了一个人在雪中寻找梅花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轻快,适合学生欣赏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的精神内涵,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较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感受音乐的美。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发现新事物,对于富有诗意的歌曲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踏雪寻梅》的背景及寓意,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提高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准确演唱。

2.理解歌曲的寓意,感受歌曲的美。

3.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歌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

2.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寓意及演唱技巧。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踏雪寻梅》的音频、歌词、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3.教学道具:雪花、梅花等,用于创设情境。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踏雪寻梅》,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随后,展示歌曲的歌词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梅花元素。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寓意,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同时,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呼吸方法。

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说课稿

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说课稿

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说课稿《踏雪寻梅》说课稿[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冬天的故事》中的《踏雪寻梅》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冬天的故事》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教学时间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前夕。

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应体现情趣性。

旨在驱散严冬的寒冷,增加学生音乐的感受积累,从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比较中发展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本单元可分四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学为主、采用《冬天的故事》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童声合唱曲《冬天的故事》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一、三乐段为2/4拍,抒情、柔美,表现冰天雪地的美景,第二乐段为3/4拍,欢快、跳跃,描绘了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

《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

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四次“响丁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

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目标:*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断音的演唱方法。

*能根据力度记号对歌曲进行力度的处理。

3、方法目标:*运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与口技模拟自然界的音响。

*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添加合适的前奏和尾声,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力。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节课,学生能够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目标:1. 了解《踏雪寻梅》这首古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意象和情感;3. 研究赏析诗词的技巧,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介绍《踏雪寻梅》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3. 教授赏析诗词的技巧和方法;4. 组织学生朗读、演绎和自主创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意象和情感,通过分析诗句和修辞手法进行深入解读;2. 教授赏析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和韵味;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并兼顾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介绍和解读,引导学生对《踏雪寻梅》的背景和作者有基本了解;2. 分析法: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3.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朗读和演绎,展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4.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赏析诗词,分享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5. 创造性研究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踏雪寻梅》的背景;- 引发学生对梅花和雪的联想和思考。

2. 研究分析:-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情感;- 解读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赏析诗词:- 教授学生诗词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对仗、韵律等;- 通过教师的朗读和演绎,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和韵味。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赏析诗词,分享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

《踏雪寻梅》教案(优秀3篇)

《踏雪寻梅》教案(优秀3篇)

《踏雪寻梅》教案(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这3篇《踏雪寻梅》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踏雪寻梅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篇一一、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一节音乐唱歌课,课时为一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聆听、学唱、表演、比较、创编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真正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歌曲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去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

乐曲为带变化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中抒发人们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主要以叮当声为骑驴行走的背景来衬托一声部的形象。

B段描绘了骑驴踏雪赏梅的情景,并且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抒发了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心情;整首歌曲曲风轻快、活泼,既表现出人们踏雪赏梅的兴致,也赞美了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培养学生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对比、引导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去。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词曲作者及代表作品,能够唱准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五、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六、教学难点1、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对弱起句及休止处的正确演唱。

七、教学准备1、钢琴2多媒体课件3、打击乐器八、教学方法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九、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八单元 踏雪寻梅

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八单元 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表达歌曲欢快热情的情绪。

2、能充分感受并演唱到位歌曲的各种力度记号,把顿音唱的欢快跳跃,并尝试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通过本课学习,能学习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连音、顿音以及力度记号的演唱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出示梅花图师:请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花?它盛开在什么季节?( 梅花开在冬季)2、课件出示雪梅图师:下雪的冬天时美丽的,一支支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

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用他们的笔来描写梅花,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梅花的诗?(指名生说师总结导入诗词《踏雪寻梅》)二、教授新课1、出示诗词《踏雪寻梅》(1)师有感情地朗诵诗词(2)生齐有感情地朗诵诗词(3)师提问:在诗词中有不理解的字词吗?(指名生说)(“霁”:雪后放晴。

“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2、简介词曲作者(1)这首诗词是由刘雪庵(1905—1985)写的,他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

曾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等多所学校任教,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曾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活动,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作曲家黄自给他谱上曲,成为一首歌曲。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黄自。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刘雪庵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3、出示歌曲歌谱,师: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1)初听歌曲,体会歌曲情绪(2)再听歌曲,师:你能找出歌曲中表示声音的乐句吗?(指名生说,教师出示学习演唱)4、学唱歌曲(1)学唱四个响叮当乐句A、师弹琴教唱歌谱(强调休止符),生唱会之后填词演唱B、师:同学们看一下,如果再乐谱上方加上“▼”符号,它表示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演唱呢?( 师讲解顿音记号,要求演唱时要短促有力)C、师弹琴指导生练唱(2)学唱整首歌曲A、教师弹琴范唱歌曲B、师弹琴,生用“wu”哼唱歌曲旋律(稍微慢一点的速度)C、练熟一点之后加快一点速度(提醒学生唱好休止符)D、教师弹琴大声唱,生小声填词演唱E、师弹琴生填词演唱歌曲(反复练唱)(3)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演唱歌曲歌曲要唱出朝气积极向上的精神,速度是中速三、拓展探究加入打击乐器演唱歌曲A、认识打击乐器(碰铃、木鱼、三角铁、铃鼓、沙锤、双响筒)B、了解各种乐器的奏法,并尝试用它来演奏C、创编节奏加入到歌曲中来D/、指名学生演奏,其他学生齐唱歌曲四、教师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踏雪寻梅》歌曲优美的诗词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向我们展示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通用13篇)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通用13篇)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通用13篇):《踏雪寻梅》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梅花精神。

2、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唱《踏雪寻梅》,并能用清新、明快、和谐的声音唱歌曲的第二声部。

3、能用各种方式探索音响效果为歌曲配伴奏,创设歌曲意境。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踏雪寻梅》的二声部演唱和用探索的音响为歌曲作表演唱。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自制学生座位:U字型教学程序:(课前播放殷秀梅的《我爱你,塞北的雪》,感受一个“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意境。

上课铃响音乐即停。

)一、观看音像-感悟冬趣1、师:好一个北国风光,万里雪飘,这样的冬景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今天的内容就是感受冬天的独特魅力。

打出字幕“冬之韵”(有下雪、飘洒的感觉)2、欣赏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师:请欣赏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说说在歌曲中,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老师可用几个简单的动作引发学生的小小参与)生自由发言,快乐的圣诞、雪橇、铃铛声……3、引入下一环节:师:一串欢快的、叮当响的铃儿把我们带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

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在座的你们,会找到哪些乐趣呢?学生回忆、诉说自己在冬天的乐趣如:堆雪人、打雪仗、溜冰等。

设计意图:《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大家都能哼唱,而且较欢快,给他们创设“美丽的冬天”的`意境,感受到冬天的气息,初步体验到冬之韵的意境。

二、诵读――感悟冬韵1、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的诗是怎样表达对冬日雪景的感受?(老师打出踏雪寻梅图和诗)2、老师有感情诵读诗词,简单解说:“雪霁”的“霁”是雪后放晴;“灞桥”是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它把你带入了一个怎样的意境?3、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读这首诗?(请一、二位学生朗读)4、分析题目“踏雪寻梅”师:诗人是怎样踏雪寻梅的?(骑着毛驴,寻着花香去找梅花)三、赏学歌曲――感悟冬韵1、初听歌曲师:作曲家黄自看到了这首诗以后,把它谱成了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7页,歌曲《踏雪寻梅》。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个人在雪地里赏梅的情景,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包括音准、节奏、唱功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踏雪寻梅》,能够熟练地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特别是歌曲的高音部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乐谱、歌词卡片、雪花贴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踏雪寻梅》,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特别是歌曲的高音部分。

3. 学习歌曲: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4. 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水平。

5. 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标注出需要注意的音准和节奏。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要求音准准确,节奏流畅。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培养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音准、节奏、唱功等方面的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梅花为主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歌曲。

也可以举办一个小型音乐会,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踏雪寻梅》。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经典的中国艺术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

这首歌曲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从音乐要素来看,歌曲采用了中速稍快的节奏,旋律轻快活泼,充满了愉悦的情感。

歌词描绘了在寒冬中踏雪寻梅的情景,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踏雪寻梅》对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歌唱技巧,增强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能力,但在音准、节奏把握以及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踏雪寻梅》,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提高歌唱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音准,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细腻处理。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要素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节奏、旋律的练习以及歌曲的演唱,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歌唱水平。

苏教小学音乐四上《8踏雪寻梅》word教案 (1)

苏教小学音乐四上《8踏雪寻梅》word教案 (1)

小学四年级音乐备课主备人:复备人:编号425 备课时间10月11日上课时间教具教学内容唱《踏雪寻梅》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2、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演唱二声部曲谱的能力。

3、听赏《冬天的故事》教学重难点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

后半拍起的乐句是本课教学难点教材分析《踏雪寻梅》这是一首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

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程序师生活动意图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三.节奏游戏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3/4 30 20 10 ︱30 20 10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游戏: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

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学生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

“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3)再次欣赏歌曲。

(4)学唱歌曲。

难点处跟唱。

(5)巩固几遍。

(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

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确的唱好断音。

(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击乐器伴奏。

3、歌曲处理(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谱例板书设计课后笔记金山小学四年级音乐备课主备人:复备人:编号426 备课时间10月11日上课时间教具教学内容唱《铃铛响叮当》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铃儿响丁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踏雪寻梅》教案【精品】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踏雪寻梅》教案【精品】
三、创造与活动。
1、节奏创编:给出几种节奏,请每位同学创编1—2小节节奏。
个同学展示作品,选出两组进行二部交换练习。
2、老师给出两个节奏,进行单声部、二声部节奏练习。
3、讲解三连音,进行三连音二部节奏练习。
四、小结:














?踏雪寻梅?这是一首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节奏游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3/4302010︱302010‖
3、歌曲处理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比照,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金山小学四年级音乐备课
主备人:复备人:
编号
426
备课
时间
10月11日
上课
时间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教学
一、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问好。
二、歌曲教学:
1、用打击乐器〔双响筒、铃等〕形象地模仿马儿奔跑时的马啼声、铃铛声,引出课题?铃儿响丁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雪寻梅》说课稿[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冬天的故事》中的《踏雪寻梅》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冬天的故事》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教学时间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前夕。

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应体现情趣性。

旨在驱散严冬的寒冷,增加学生音乐的感受积累,从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比较中发展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本单元可分四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学为主、采用《冬天的故事》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童声合唱曲《冬天的故事》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一、三乐段为2/4拍,抒情、柔美,表现冰天雪地的美景,第二乐段为3/4拍,欢快、跳跃,描绘了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

《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

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四次“响丁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

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目标:*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断音的演唱方法。

*能根据力度记号对歌曲进行力度的处理。

3、方法目标:*运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与口技模拟自然界的音响。

*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添加合适的前奏和尾声,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1、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其演唱方法。

(简略一些)3、四个“响叮当”处的演唱及处理。

4、用合适的音响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1、弱起句的正确演唱。

2、“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处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教师教法]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

具体的教法有:1、情景导入法2、预设悬念法3、谈话讨论法4、节奏律动法5、图谱示意法6、对比演示法[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要抓住学生特点,就要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对节奏型及休止符的理解不深刻,,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深入浅出的讲述节奏并且反复练习。

(3)动机和兴趣上:四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很容易调动起来,因此,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钢琴、三角铁、碰铃、保鲜袋、可乐瓶[教学过程]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一、冬天的故事二、冬天的声音三、冬天的歌声四、冬天的音乐会五、冬天的畅想下面我将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地阐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一、冬天的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一)激趣导入1、首先我运用情境导入法,播放童声合唱《冬天的故事》,展示一组冬季的风光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冬天的美。

“随着冬爷爷一起敲开冬天的大门。

”2、随后出示无音乐的画面:雪过天晴,白雪皑皑,红梅怒放,问:“画面中描绘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后,师小结:“梅花傲雪斗艳,凌寒独开,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它们为沉寂的冬天增添了一抹艳色,一片生机。

”3、随后出现儿童骑驴由远到近的画面:“看,谁来了?”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小朋友骑着毛驴悠哉悠哉地赏花(或者赏雪)来了。

”4、通过以上这种预设悬念法,谈话讨论法,渐渐引出自然界音响的模拟。

二、冬天的声音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听一听、猜一猜、比一比、练一练的方法,探索自然界中冬天的各种音响。

运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与口技进行模拟。

为后面歌曲的二度创作,作好铺垫。

(一)说一说1、首先问学生:“这么美的画面,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学生会说:缺少声音,太安静了。

2、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可能会有:呼啸的寒风、树枝上的雪花“簌簌”抖落的声音、小毛驴的脚步声、驴脖子里的铃铛“叮当”作响、小朋友的歌声、风吹树枝的声音……(二)听一听1、随后让学生闭目聆听音响,运用联想想象法,享受音画结合带来的美感。

师在一块预先准备好的小幕布后演示:又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太阳露出了红通通的笑脸,下了一整夜的大雪终于停了,风儿推开冰雪的窗帘,我们看到了,看到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朵朵梅花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寒风仍是“x- x- 呼呼”(可乐瓶吹气)地刮着,雪花“x x x x 簌簌簌簌”(揉搓保鲜袋)像棉絮似地从梅枝上轻轻地抖落,小毛驴欢快地奔跑过来。

“xx xx xx xx 咯哒咯哒咯哒咯哒”(口技,无力度变化),驴脖子上的小铃铛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声响,“xx x0 xx x0 xx x0 xx x0 ”(敲击碰玲),脚印串串,雪地上盛开出朵朵的白梅来,一朵接着一朵……(三)比一比待学生猜出创造音响的方法后,老师单独用口技表演驴蹄声,(师表演,力度渐强渐弱),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感受驴子由远及近的音响变化。

(四)练一练1、在教学过程中,用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及时给予表扬:“你们真是有一双超级灵敏的耳朵!”再次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2、师生合作,自己动手来演绎,感受大自然奇妙的音响。

三、冬天的歌声(一)揭示课题后,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

(二)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1、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

2、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比较欢快的、悠闲的、怡然自得的……3、再次聆听老师范唱,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些乐句,自主选择学唱的顺序。

(在课件中我制作了多个热区域链接,便于学生自主选择)(三)下面是分段学习歌曲环节。

在此环节我将着眼于解决歌曲的重难点:1、当学生选择第一乐段时*按节奏跟老师分句读歌词,同时解决其中的生辟字“霁ji”和“坝桥”的读音及词意。

*用模唱法分句学唱歌词。

重点解决两个附点处的演唱:*在休止符处采用“向外张望、闻花香、听铃声”节奏律动的方法,来解决本句的难点。

师演唱:雪霁天晴朗(向外张望),腊梅处处香(闻花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听铃声)。

*用画弧线的方法解决“驴”的音高*最后让学生带着这些动作完整地跟琴唱一唱。

2、当学生选择四句“响叮当”时,这样安排:*请学生说说此情此景中小毛驴的铃当声,应该是怎样的?*让学生用对比法选择一条更适合的铃铛声,表现欢快而又轻巧的情绪。

*学生选择后介绍断音记号。

*师生一起探讨四句“响叮当”的力度处理,用渐强来表现了驴子由远及近,跟琴演唱加以巩固。

3、当学生选择最后一句时,如下安排:*直接跟老师跟琴唱一唱,让学生找出最难唱的地方。

*用图谱示意法解决“好花”的一字多音。

用闻花香的身势解决弱起乐句的难点。

4、最后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有表情完整跟琴跟伴奏演唱,用以上所有提出的要求多次加以巩固。

四、冬天的音乐会此环节充分运用合作讨论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及时捕捉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具体操作如下:1、首先用这样的话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冬天万物凋零,万籁俱寂,显得格外清冷,让我们点燃创新的火花,为萧条的冬天奉献一场热热闹闹的音乐会好吗?”2、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设计合适的方案。

3、然后让学生分组汇报。

4、师生共同探讨方案的可操作性,指导学生练习。

并为表现好的学生颁发不同颜色的音乐会入场券。

*伴奏演员用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歌手们加上合适的力度记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配音演员用可乐瓶,塑料袋,口技为歌曲加上前奏和尾声。

5、再次环节以后,老师参与创作,提出新的建议。

*用回声法处理四句“响叮当”。

(师示范)以丰富歌曲的情绪性。

6、最后完整地配乐演绎歌曲。

五、冬天的畅想1、出示俗语:“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2、师小结:这皑皑的白雪,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赏的美景,更为来年的丰收打下了基础,还为大家提供了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撬的好处所。

来,让我们坐上冬爷爷的小雪橇一起去采集更多,更精彩的冬天的故事吧!3、生在《踏雪寻梅》音乐声中律动走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