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引言】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的目的、流程和具体措施,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的】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的目的是识别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这些风险,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验室工作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因素,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流程】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设备和操作流程的全面检查,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泄露、火灾、爆炸、电气事故、人员伤害等。

2. 评估风险等级:对识别出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评估风险等级时,可以考虑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暴露时间等因素,并按照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分类。

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改进实验室工作环境、更新设备、加强培训和教育、制定操作规程等。

措施的制定应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和紧急程度进行优先排序。

4.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组织实施相应的措施,并确保其有效性。

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解决措施实施中的问题和障碍。

5.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进行评估和改进。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以适应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变化和需求。

【具体措施】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实验室工作中的风险: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实验室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实验室工作流程。

2. 提供安全培训和教育: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实验室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风险评估标准

风险评估标准

风险评估标准一、引言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和识别可能对项目、组织或者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风险评估标准是为了确保评估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指导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评估标准的要素和流程,并提供一个示例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二、风险评估标准的要素1. 风险定义和分类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需要明确定义风险的概念,并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类。

例如,可以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不同类型的风险。

2. 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风险评估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和工具来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常用的方法包括概率分析、影响分析、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等。

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对于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3. 风险评估指标为了对风险进行评估,需要制定一些指标来衡量风险的程度和影响。

常用的指标包括风险概率、风险影响程度、风险优先级等。

这些指标可以匡助评估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风险的重要性。

4.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普通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评估的范围和目标、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和评估风险、确定风险优先级、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等。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有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

三、风险评估标准的流程以下是一个示例的风险评估标准流程,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风险评估标准。

1. 确定评估的范围和目标在开始风险评估之前,需要明确评估的范围和目标。

例如,评估某个项目的风险,目标可能是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2. 采集相关数据采集相关数据是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之一。

可以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采集必要的信息。

例如,可以采集项目的历史数据、行业统计数据、专家意见等。

3. 分析和评估风险在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后,需要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使用概率分析、影响分析等方法来评估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评估的结果可以用数值或者等级来表示。

安全性风险评价与控制操作规程

安全性风险评价与控制操作规程

安全性风险评价与控制操作规程1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本公司药品安全性风险评估与控制流程,针对安全性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适用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已上市销售及在临床开发阶段的所有产品。

3职责3.1药物警戒部负责过程中的沟通、协调、相关数据的提供与报告的审核。

3.2药物警戒受托方3.2.1定期从安全性数据库中导出用于信号检测的安全性数据,定期审阅各种途径来源的安全性数据,并对此类报告进行分析、汇总,挖掘出其中的安全性信号。

3.2.2负责安全性信号的识别、分析和评估工作,并撰写信号检测报告。

3.3药物警戒负责人负责风险评估的决策,参与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及风险沟通。

3.4药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决策。

4参考资料《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VP指南》5内容5.1定义术语5.1.1已识别风险存在充分证据表明与所关注药品有关的不良反应。

例如:非临床研究发现、临床数据充分证实的不良反应;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或流行病学研究中观察到的,与对照组相比,特定参数之间存在差异,提示有因果关系的不良反应;通过若干记录完整的自发不良事件报告提示的不良反应,且时序关系、生物合理性强烈支持其与药品存在因果关系,如过敏反应、用药部位反应。

5.1.2潜在风险与目标药品存在可疑联系,但未经证实的不良事件。

例如: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获知的,但未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或期间可缓解的毒理学发现;临床试验或流行病学研究中观察到的,与对照组(安慰剂、活性药物、未暴露组)相比,根据特定参数之间差异判断为可疑联系,但尚不足以证实因果关系的不良事件;自发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生成的安全性信号已知与同一类型其它活性成分相关,或根据药品性质预期发生的事件。

5.1.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确保特定药品的获益最大限度的地超过其风险。

5.1.4风险沟通发现和传播潜在的或已经出现的健康风险信息,以便于患者和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治疗时使用最佳方案,包括传播内容的确定、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

共线风险评估管理规程

共线风险评估管理规程

1.目的多产品共线生产需评估交叉污染或共线的相关风险,确定控制策略,使交叉污染、混淆、人为差错等风险最小化。

本规程规定了进行多品种共线风险评估流程及方法,用于识别多产品共线生产活动中的交叉污染风险,并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支持公司对多产品共线的管理决策。

2.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最终灭菌、非最终灭菌生产线多品种共线生产的风险评估。

3.职责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实施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

生产车间负责参与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并完成相关评估内容。

质量管理部负责参与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并完成相关评估内容。

负责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过程指导和最终结果的审核批准。

4.定义参考文件4.1.《质量风险标准管理规程》SMP-QA-Q-0014.2. 无菌药品GMP验证指南2010年版4.3、中国药典(2015年版)4.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5.定义5.1.共线生产:指在药品生产中,有多个产品使用共用的厂房、设施、设备等情况。

5.2.本规程所指的多产品包括以下情况:两种或两种以上完全不相同的产品,具体区分以公司产品代码为准。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同的产品组分(如配液工序提供的液体),或中间产品等。

5.3.本规程所指的多产品共线包括以下情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在同一个生产厂房进行生产,受限于生产厂房的硬件条件,可能会共用某些公用工程系统,人流、物流通道,仓储设施或其他配套设施。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在同一个(或多个)房间内生产,或共用同一台(或多台)生产设备生产。

6.内容6.1.共线风险评估流程涉及到多产品共线生产的生产厂房、生产设备,应针对共线部分开展风险评估,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风险,并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

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不是一次性行为,在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应不断实施或回顾。

不同阶段开展风险评估的内容和特点如下所示:在多产品共线的计划阶段,应开展风险评估,预测其中的风险,并给出建议的风险控制措施。

质量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质量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目的:为了把风险启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及风险审核、回顾,持续地贯穿于药品流通过程中,将质量风险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制定本规程。

范围:适应于公司药品经营质量风险控制全过程。

责任:公司所有岗位人员。

规程内容:1、风险启动,找出公司药品经营过程中在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在库养护、销售、出库复核、运输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即识别风险),包括潜在情况假设。

2、质量管理部应对岗位员工找出的风险进行确认,搜集潜在的危险、背景信息和数据资料。

确定风险管理的时限和预期结果。

3、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

根据图表《质量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的程度》计算风险综合指数:3.1.风险识别是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即根据确定的质量风险,系统地收集、利用相关的信息和经验来确认存在的风险,指出将会出现的问题;3.2.风险分析是对风险影响因素、范围、关联关系、趋势、外部信息资料、根本原因等进行分析和估计。

找出将会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否被及时发现;3.3.风险发生的严重性按照等级估计,即第Ⅰ级微小,第Ⅱ级中等,第Ⅲ级严重,第Ⅳ级毁灭性;3.4.风险评估,通过评估风险的严重性等级,从而确认风险标准的等级,一般按照低级风险、中级风险、高级风险和很高风险四个标准等级去衡量。

内容如图表《风险严重程度》。

质量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现程度注:风险综合指数:风险综合指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现的难易程度4、风险控制:质管部对于已经评估过的风险,采取相对措施来减少风险,包括接受风险和风险降低两个部分:4.1.风险接受:即作出是否接受风险的决定,一般指低级风险。

一旦风险结果不能被接受,质管部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新的风险或者未曾评估过的因素;4.2.风险降低,当风险等级超过了可接受水平(一般指中级风险以上),应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通过填制《质量风险事件控制》报表督促落实。

包括努力提高发现质量风险的能力、制定应急措施和整改措施,质管部应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实施、改进、监督其落到实处。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二、实验室风险评估程序1.确定评估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实验室风险评估的目标,例如评估实验室的安全性、环境风险等。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实验室的相关信息,包括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操作规程、实验室人员等。

3.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对实验室设备、操作规程和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实验室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4.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对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5.编制评估报告:将风险评估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风险识别、风险等级评估和建议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实验室风险控制程序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报告中的建议,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措施等。

2.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确保实验室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

3.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持续改进: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新的风险,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风险控制水平。

四、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的重要性1.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实验室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2.保护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保护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3.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实验室事故和故障,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4.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实验室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五、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的案例分析以某大学化学实验室为例,通过实施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成功减少了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新版GMP——风险评估SOP-特别适用

新版GMP——风险评估SOP-特别适用

XXXX药厂有限公司编号SOP QA 00009A 药品生产质量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第1页共4页制定/日期部门审核/日期QA审阅/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质保部分发部门1.目的建立药品生产质量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产品生产质量风险点的评估、控制及审核操作行为,从而降低药品的质量风险。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风险点的质量风险评估、控制及审核管理,包括供应商管理的风险评估、生产过程风险点的评估、检验风险点的评估、空调系统风险点的评估、工艺用水制水系统风险点的评估等。

3.职责3.1高层管理者:负责各部门间的质量风险管理协调;确保质量管理风险机制的建立,确保相应的资源保障。

3.2 质保部: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及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3.3风险评估小组:负责药品生产各环节质量风险评估。

3.4各职能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4.内容4.1药品生产质量风险分析标准操作规程概述4.1.1选择的风险分析模式: 应用失败模式影响分析模式(FMEA)对质量风险点各环节进行风险评估。

4.1.2 进行风险分析后出具各环节的风险分析报告,并经风险评估组审核、总工程师/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执行。

4.2风险分析流程4.2.1风险识别:对药品生产的各环节(包括供应商管理的风险评估、生产过程风险点的评估、检验风险点的评估、空调系统风险点的评估、工艺用水制水系统风险点的评估等)中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风险点,然后进行失败模式风险分析,找出各个关键点(质量风险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关键点。

4.2.2风险分析:应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识别潜在的失败模式,对风险的严重程度(SEV)、发生几率(OCC)和发现的可能性评分(DET),评分实行10分制,即从低到高依次评分为1、2、3、4、5、6、7、8、9、10分.如表1、表2、表3所示。

编号SOP QA 00009A药品生产质量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第2页共4页表1:风险的严重程度(SEV)评分制(10分制)结果结果的严重性评分严重危害在没有任何预兆或有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的,影响操作人员和机器安全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及其严重的失败模式。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及 流程

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及 流程

附件
风险辨识评估步骤及方法
推荐采用JHA作业危害分析法,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因素进行辨识。

第一步:明确评价对象
即明确要对哪个部门、车间、岗位、哪套生产装置等进行JHA风险评价。

车间:装置、工序,如机修车间车床,切割机切割工序。

部门:职能部室,如维修、仪表、动力等。

第二步:列出作业活动清单。

列出所分析的对象可能涉及的到的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可分为操作活动、管理活动。

第三步:分解工作步骤。

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

用几个字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

如果作业活动划分的步骤实在太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危险源分析。

第四步: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险源。

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第五步: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注意:措施是现有的,已经存在的,包括:安全设施(联锁、检测报警、安全附件等),管理措施(管理文件、操作
规程、应急预案)人员培训。

第六步:风险评价,推荐采用风险矩阵法(L·S)进行风险评价。

(具体讲解见课件P103)。

第七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性的、完善性的措施或建议。

新版GMP——风险评估SOP-特别适用

新版GMP——风险评估SOP-特别适用

药厂有限公司1.目的建立药品生产质量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产品生产质量风险点的评估、控制及审核操作行为,从而降低药品的质量风险。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风险点的质量风险评估、控制及审核管理,包括供应商管理的风险评估、生产过程风险点的评估、检验风险点的评估、空调系统风险点的评估、工艺用水制水系统风险点的评估等。

3.职责3.1高层管理者:负责各部门间的质量风险管理协调;确保质量管理风险机制的建立,确保相应的资源保障。

3.2 质保部: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及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3.3风险评估小组:负责药品生产各环节质量风险评估。

3.4各职能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4.内容4.1药品生产质量风险分析标准操作规程概述4.1.1选择的风险分析模式: 应用失败模式影响分析模式(FMEA)对质量风险点各环节进行风险评估。

4.1.2 进行风险分析后出具各环节的风险分析报告,并经风险评估组审核、总工程师/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执行。

4.2风险分析流程4.2.1风险识别:对药品生产的各环节(包括供应商管理的风险评估、生产过程风险点的评估、检验风险点的评估、空调系统风险点的评估、工艺用水制水系统风险点的评估等)中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风险点,然后进行失败模式风险分析,找出各个关键点(质量风险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关键点。

4.2.2风险分析:应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识别潜在的失败模式,对风险的严重程度(SEV)、发生几率(OCC)和发现的可能性评分(DET),评分实行10分制,即从低到高依次评分为1、2、3、4、5、6、7、8、9、10分.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风险的严重程度(SEV)评分制(10分制)4.2.3风险评估:识别、分析和评价潜在的风险。

在对4.2项下主要生产工序风险控制进行全面的分析后,对其可能的失败模式进行影响的严重程度S,其原因的发生几率O和现有控制手段后的发现的可能性D,将其相乘,计算便得到每个关键工艺过程的风险优先数(即风险等级)RPN=S×O×D,即FMEA中每一条风险优先数(RPN),基于RPN 确定失败模式和原因的优先次序。

风险评估的操作规程

风险评估的操作规程

风险评估的操作规程一、引言风险评估是在项目或活动实施前,对潜在风险进行系统性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它不仅有助于识别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各种风险,还能提供决策者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风险评估的操作规程,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定义风险评估目标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定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潜在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2. 识别可能的紧急风险事件和应对措施;3. 了解可能出现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风险。

三、确定评估范围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确定评估的范围和边界。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评估的项目或活动;2. 界定评估的时间范围;3. 确定评估涉及的各方利益相关者。

四、收集背景信息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需要收集必要的背景信息,以便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信息的收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或活动的相关文档和资料;2. 过往类似项目或活动的风险经验教训;3. 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五、识别和分类风险在完成背景信息收集后,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

具体步骤如下:1. 借助头脑风暴等方法,列出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2. 根据风险的性质、来源和影响,将风险进行分类。

六、评估风险概率与影响对于已经识别和分类的风险,需要评估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评估的具体步骤如下:1. 利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评估;2. 利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七、制定评估结果在完成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评估后,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制定评估结果。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确定风险的优先级;2. 制定风险评估矩阵,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3. 为每个风险等级分配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八、监控和更新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监控和更新。

具体步骤如下:1. 设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风险事件;2. 定期评估和更新风险评估结果,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压缩空气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压缩空气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1.目旳:1. 1对压缩空气风险评估所适应旳措施及所获成果, 合用于压缩空气对A/C级及A/B级洁净环境下注射剂产品生产过程中旳使用;1.2 风险评估所获成果可以确认压缩空气对注射剂产品有关潜在风险及其评估, 以及应采用旳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

因此, 后来验证和确认活动旳范围及深度将根据风险评估旳成果确定。

2.合用范围:2. 1 压缩空气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对注射剂产品生产旳重要关键工艺设备如:浓配料及过滤系统设备、稀配料及过滤系统设备、洗瓶机、灌封机以及灭菌柜设备等;3.责任者: 生产操作人员、QA监督员、车间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及质量受权人。

4.操作内容:4.1风险评估措施【遵照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4.1.1 风险确认: 也许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旳风险;4.1.2 风险鉴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旳后果, 其建立在严重程度、也许性及可检测性上;RPN(风险优先系数)计算: 将各不一样原因相乘;严重程度、也许性及可检测性, 可获得风险系数( RPN = SPD )RPN > 16 或严重程度= 4高风险水平: 此为不可接受风险。

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 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减少风险产生旳也许性来减少最终风险水平。

验证应先集中于确认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续执行。

严重程度为4时, 导致旳高风险水平, 必须将其减少至RPN最大等于816 ≥RPN ≥8中等风险水平: 此风险规定采用控制措施, 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减少风险产生旳也许性来减少最终风险水平。

所采用旳措施可以是规程或技术措施, 但均应通过验证。

RPN ≤7低风险水平: 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 无需采用额外旳控制措施。

表1 压缩空气风险分析4.3.检查活动4.3.1协调压缩空气资源分派, 包括检查计划, 频率和深度;4.3.2评价效果存在压缩空气质量缺陷, 检查中所发现旳问题旳严重程度。

4.3.3确认检查后所采用旳管理措施旳适合性和类型。

质量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质量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生产部建立质量风险管理系统,以保证产品质量。

贯通于质量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2.1 确定和评估产品或者流程的偏差或者产品投诉对质量和药政法规造成的潜在的影响,包括对不同市场的影响。

2.2 评估和确定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计的范围。

2.3 厂房设施、建造材料、通用工程及预防性维护项目或者计算机系统的新建或者改造。

2.4 确定质量体系,如材料、产品放行、标签或者批审核的效果或者变化。

2.5 其他方面的应用。

2022 版 GMP 实施指南《质量管理体系》分册“质量风险管理”。

4.1 “质量风险管理”是质量管理方针、程序及规范在评估、控制、沟通和风险时的系统应用。

4.2 “风险”由两个关键因素构成:即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发生的严重性。

质量风险评估项目小组人员负责采集背景信息并选择相应的质量风险管理模式,然后进行风险评估。

质量风险管理是通过掌握足够的知识、事实、数据后,前瞻性的判断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通过风险控制,避免危害发生。

6.1 质量风险管理模式6.1.1 风险评估6.1.2 风险控制6.1.3 风险审核,文件和沟通质量风险管理模式图请见下表:6.2 质量风险管理流程6.2.1 风险识别6.2.2 风险分析6.2.3 风险评价6.2.4 风险控制6.2.4.1 风险降低6.2.4.2 风险接受6.2.4.3 风险审核及回顾6.3 质量风险管理步骤的详细说明6.3.1 风险识别:确定事件并启动质量风险管理6.3.1.1 确定风险评估的问题6.3.1.2 采集和组织信息在此阶段清晰地确定风险的问题或者事件对质量风险管理的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

通常需要考虑的风险包括对患者的风险;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风险;法规不符合的风险等。

在此阶段还需采集背景信息并确定质量风险管理项目小组人员及资源配置等。

用于识别风险的信息可以包括历史数据,理论分析,成型的意见,以及影响决策的一些厉害关系等。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一、引言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而制定的。

该程序旨在识别和评估实验室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或者消除这些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二、程序步骤1. 风险识别首先,实验室应组织风险识别工作,通过对实验室工作流程的分析和实地考察,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和潜在危(wei)险点。

这些风险源可以包括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电气安全、火灾风险等。

2. 风险评估在识别出潜在风险源后,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来确定风险级别,并为每一个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估风险时,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风险矩阵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技术措施包括改进设备、改变工艺、加强安全设施等;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培训员工、建立紧急预案等;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安全培训等。

4. 风险监控与评估实验室应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监控包括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和安全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员工的健康监测,采集和分析事故和故障的数据等。

5. 风险沟通与培训实验室应建立风险沟通和培训机制,确保员工对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的理解和遵守。

风险沟通可以通过组织安全会议、发布安全通知、建立安全文化等方式进行;培训可以包括安全操作培训、紧急处理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等。

三、要求和注意事项1. 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周期性实验室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与控制,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评估与控制的周期可以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来确定,普通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与控制,并在实验室设备、工艺或者人员变动时进行相应的更新。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图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图

麻醉药物选择
不同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各不相同。
特殊情况
如患者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影响麻醉安 全性。
并发症风险指标
术后出血
感染
术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持续时间直接影 响患者恢复。
手术部位感染、全身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治 疗难度和患者恢复时间。
器官功能损伤
血栓形成
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周围器官,导致相应 并发症。
术前风险评估
患者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家族 病史、用药情况等,以评估手
术风险。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 、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评估。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 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以评估手术耐受性。
影像学检查
根据手术需要,进行相应的影 像学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
加强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 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况,确保手术的安全。
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过程 的安全和顺利。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指 导,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03
04
患者年龄
年龄越大,手术风险相对越高 。
患者身体状况
如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营养 状况等,直接影响手术耐受性

基础疾病
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增加手
术风险。
过敏史
对麻醉药或某些抗生素过敏的 患者,手术风险增加。
手术操作难度指标
手术部位
不同部位的手术难度不 同,风险也不同。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的程序和要求。

二、风险评估程序1. 确定评估范围: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实验室区域和活动范围。

2.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观察、咨询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参考相关资料,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3.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对识别出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4.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整理成风险评估报告,包括风险识别、风险等级、风险影响因素等信息。

三、风险控制程序1.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和责任分工。

2.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如改进实验室设施、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制定操作规程等。

3. 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4. 风险控制记录:对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记录,包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等。

四、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要求1. 安全意识培训: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设备维护与检修: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废物处理:建立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4. 紧急预案制定:制定紧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 定期检查与评估:定期进行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总结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降低实验室事故和风险的发生概率,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措施,以适应实验室工作的发展和变化。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

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一、引言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是为了确保组织内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健康安全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二、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1. 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健康安全风险;2.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3. 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减少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4.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维护组织的声誉。

三、程序内容1. 风险评估1.1 确定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对象、评估的时间和地点,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2 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职能等,以便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1.3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观察、调查、测量等方法,识别可能对员工健康安全造成危害的潜在风险。

1.4 评估风险严重程度: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后果,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

1.5 评估风险可接受性: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以及需要采取何种控制措施。

2. 风险管理2.1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2.2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制定的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包括培训员工、购买必要的设备和工具、改善工作环境等。

2.3 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4 评估和更新:定期评估和更新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四、责任与义务1. 组织领导层:负责制定和实施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实施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并监督员工的执行情况。

3. 员工: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参与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工作,并积极配合相关措施的实施和监督。

五、培训和沟通1. 培训: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其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引言: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研究人员的健康,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的相关内容。

一、风险评估程序1.1 确定实验室的风险评估目标:- 确定实验室的风险评估目标,例如评估实验室的安全风险、生物安全风险等。

- 确定评估的时间范围,例如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定期进行例行评估等。

1.2 识别潜在风险因素:- 识别实验室内的潜在风险因素,例如化学品、生物样本、尖锐物品等。

- 评估这些风险因素对实验室和人员的潜在危害。

1.3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例如使用风险矩阵等方法进行定量或者定性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二、风险控制程序2.1 制定风险控制策略:-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策略,例如优先控制高风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

- 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级和时间表。

2.2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建立安全操作规程等。

- 监督实验室人员遵守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2.3 定期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 建立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实验室的风险操纵情况。

-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

三、培训和教育3.1 培训实验室人员:-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紧急处理措施等。

- 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实验室人员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风险。

3.2 提供风险信息和警示:- 向实验室人员提供风险信息和警示,例如化学品的危(wei)险性、生物样本的传染风险等。

- 定期组织安全会议或者培训,加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3.3 建立沟通机制:- 建立实验室内部和与外部的风险沟通机制,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实验室环境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二、风险评估程序1.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范围和目标,例如评估实验室的物理风险、化学风险、生物风险等。

2.收集信息:收集与实验室相关的信息,包括实验室设备、实验材料、实验操作流程等。

3.识别潜在风险: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实验室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生物安全等。

4.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安全操作规程、防护设施的设置、应急预案等。

三、风险控制程序1.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减少等。

2.实施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等。

3.监测与评估:建立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持续改进: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不断改进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风险管理文件1.风险评估报告:对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评估方法、评估结果、风险等级、控制措施等。

2.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实验室的安全要求、操作流程、防护措施等。

3.应急预案:制定实验室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事故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4.培训记录:记录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人员等。

五、风险沟通与培训1.风险沟通:建立实验室风险沟通机制,及时向实验室人员和相关部门传达风险评估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管理要求。

2.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应急处理等内容,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最新

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最新

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最新风险评估是在项目或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需要制定详细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引言风险评估是对项目或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确定其潜在的影响,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标准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风险评估的过程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二、主要内容1.风险评估的目的和范围:- 确定风险评估的目的和任务,明确评估的范围和指导原则。

- 制定评估的时间进度和工作计划,明确评估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2.风险识别和分类:-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全面梳理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

- 将风险按产生原因、性质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分类,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风险分析和评价:- 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风险分析。

可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和评价,确定其概率、影响程度和严重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

4.风险控制和管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 制定风险应对计划,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并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5.风险沟通和报告:- 及时向决策者和相关人员沟通风险评估结果,确保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 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包括评估方法、结果、建议等内容,并提交给决策者。

6.风险评估的质量控制:-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抽取样本、数据验证、分析方法验证等内容,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对评估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和验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三、操作流程1.确定评估目标和范围:明确评估的目的和任务,并确定评估的范围和指导原则。

2.风险识别和分类: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梳理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并进行分类。

3.风险分析和评价: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并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和评价。

4.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1.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地控制措施。

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1)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b使用时,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c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重大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的活动d设施、设备等相关风险e人员相关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f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g被无用和恶意适用的风险h风险度范围、性质和时限性i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j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k确定可接受的风险l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来风险的评估m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n适用时,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o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开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p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锁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q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2)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害等的风险进行评估3)风险评估应有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4)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审编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等。

5)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

6)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括相关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7)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活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88888药业有限公司
8888888888888888888888Medicare Pharmaceutial co.,Ltd
1、目的:
为了更好地执行《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特制订此操作规程。

2、范围:
适用于从原辅料生产到成品销售整个药品生命周期所有环节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源筛选、工具的使用,风险评估运作程序。

3、责任:
3.1 质量保证部为质量风险评估运作的组织部门。

3.2 各部门的负责人,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内容:
4.1 根据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质量保证部可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全公司或某部门进行风险评估活动。

4.2 工具的使用。

4.2.1 可以使用但不限于下列工具。

4.2.2 可根据工艺流程图、或部门、或系统进行逐一分析,进行风险源筛选。

如使用鱼骨图。

4.2.2.1 填写《风险源或危险源调查确认表》
4.2.2.2 风险源经过确认批准后,启动风险评估程序。

4.2.3 风险评估的矩陈图
页码第 2 页共 3 页
鱼骨图
矩陈图
高:此风险必须降低
中:此风险必须适当的降低至尽可能低。

低:考虑收益和支出,尽可能降低。

4.2.4 失败模式效果分析(FMEA)打分。

4.2.4.1 方法:设定风险系数值为1-5,对风险评估项目进行F、G、P三个因素的风险系数评估。

其中F为失败的频率,G为失败的严重性,P为失败难察觉的可能性。

以F×G×P
的值对风险进行评估。

4.2.4.2 标准(额外评估):如果F、G、P的系数值等于或超过4,F×G×P的值超过15,应进行风险控制,采取防范措施。

风险评估表
4.3 风险评估结果出来后,按《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控制,并完成风险评估报告。

4.4 文件附件
《风险源或危险源调查确认表》RD(WS10•01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