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8fef7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b.png)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唱《母亲教我的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增强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母亲教我的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源自于中国各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 音乐知识: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3. 歌唱技巧: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咬字清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唱《母亲教我的歌》,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音阶、节奏和歌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音频设备:播放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2. 乐谱:准备歌曲的乐谱供学生学习。
3.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母亲教我的歌》的介绍和演唱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母亲教我的歌》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歌曲学习:a) 分析歌曲的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知识。
b)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c)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歌唱技巧。
3. 歌曲欣赏: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演唱的《母亲教我的歌》,感受音乐的魅力。
4.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母亲形象,以及母亲对他们成长的影响。
5.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分析其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以《母亲教我的歌》为素材,创作类似的歌曲,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发言、练习等。
2. 歌唱技巧:评估学生在歌唱《母亲教我的歌》时的音准、节奏、咬字等方面的情况。
3. 情感表达:关注学生在分享自己母亲形象时的情感态度,评估其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歌唱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5f0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2.png)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母亲教我的歌教案教案主题:母亲教我的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教给他们的歌曲。
2. 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通过唱歌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母亲教我的歌词和歌曲录音。
2. 课堂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母亲的照片或者播放与母亲相关的歌曲,引起学生对母亲的思考和回忆。
步骤二:导入歌曲(10分钟)播放母亲教我的歌曲录音,让学生听一遍,不要教唱。
然后再播放一遍,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听。
步骤三:歌词教学(20分钟)将母亲教我的歌的歌词分发给学生,并通过几个简单的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歌词。
例如,让学生读出歌词中的关键字,或者让他们填写歌词中的空白部分。
步骤四:唱歌练习(30分钟)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唱歌。
教师可以在一旁带领,保持整齐和谐的歌唱。
步骤五:歌曲表演(20分钟)学生们分组准备歌曲表演。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主唱”,其他成员伴随合唱。
并在课后进行小组表演。
步骤六:歌曲反思(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你觉得这首歌有什么特别之处?2. 这首歌让你联想到了什么?3. 你对母亲有什么感激之情?教学延伸:1.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一首歌曲,表达对母亲或其他亲人的感激之情。
2. 学生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乐器伴奏歌曲,并进行更加精彩的表演。
教学评估:1. 学生是否能掌握并唱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 学生在小组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何?3. 学生在歌曲反思环节的回答是否合理。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们能够通过歌曲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增强了他们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表演,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03cb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07.png)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母亲教我的歌》,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温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母亲教我的歌》是一首描绘母爱主题的经典歌曲,创作于xx 年,由我国著名作曲家xxx作曲,歌词作者是xxx。
2. 歌曲结构分析:歌曲为单二部曲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母亲教儿歌唱的场景,第二部分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3.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母亲教我的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和节奏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母亲教我的歌》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旋律等,引导学生跟唱。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难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4. 合唱展示:各组轮流进行合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5.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教师讲解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歌唱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歌唱表现:评价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
2.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评价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分组练习和合唱展示中的团队合作表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母亲教我的歌》乐谱2. 音响设备:录音机、音响3. 教学道具:图片、卡片4. 互联网资源:相关音乐资料、教学视频七、教学步骤1. 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引导学生跟唱。
2. 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歌曲《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歌曲《母亲教我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f9c58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c.png)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课时内容分析:《母亲教我的歌》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880年创作的《吉普赛歌曲集》中的第四首。
这本歌集里共有七首歌,歌词选自波希米亚诗人阿尔道夫.海杜克的抒情诗集《吉普赛歌谣》。
这七首歌曲都有着较浓郁的民歌风格,它们生动地表现了吉普赛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母亲教我的歌》是这七首歌里最成功、最动听的一首。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教学已经可以做到课堂上对纪律的要求,但孩子天性还是很活泼,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的把握上要适当,既要有课堂秩序的维持,又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时教学目标:一、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温馨的画面。
二、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体会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倾注的爱,并能够懂得报答他们。
三、通过情景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表演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和附点节奏,以及连音线的唱法。
2、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1、用深情的歌声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并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对妈妈的爱。
2、深刻的理解歌词的含义,想想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并学会报答他们。
教学过程:一、导入组织教学,复习歌曲《妈妈的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妈妈的心》你们有没有唱给妈妈听啊?(生答)那你们想不想听下,妈妈给我们唱的歌?二、聆听1、初听这首歌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与前面的《妈妈宝宝》有什么不同?(《妈妈宝贝》感觉活泼可爱,这首歌曲让人感到一丝伤感)可以多听几遍,再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讨论。
2、歌曲背景《母亲教我的歌》融入淡淡哀愁的旋律,将德沃夏克那种斯拉夫人的伤感情怀毫无保留的倾泻出来,任凭你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
48位小提琴组成的重弦乐合奏,绵密的群感,特别厚实饱满的音色,都会令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成片舞动的丝绒。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详细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ea47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7.png)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详细教案教案标题:母亲教我的歌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母亲教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3. 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教学资源:1. 母亲教我的歌曲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
2. 母亲教我的歌曲歌词。
3. 音乐播放设备。
4. 学生乐器(如口琴、小提琴等,可选)。
教学准备:1. 确保音乐播放设备正常工作。
2. 准备好母亲教我的歌曲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
3. 复印足够数量的母亲教我的歌曲歌词。
4. 准备学生乐器(如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母亲教我的歌。
2.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的母亲是否曾经教过他们一首特别的歌曲,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展示(10分钟):1. 播放母亲教我的歌曲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
2. 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观察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歌曲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 这首歌曲有哪些特点?(如节奏、旋律、歌词等)2.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和意见。
学唱(20分钟):1. 分发母亲教我的歌曲歌词给学生。
2. 按照节奏和旋律,带领学生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3. 分段教唱,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每个部分的歌词和音调。
4. 可选择性地引入学生乐器,让学生用乐器伴奏或演奏歌曲的旋律。
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用学唱的方式表演母亲教我的歌曲。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表达能力。
3. 其他学生可以给予表演小组鼓励和反馈。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母亲教我的歌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音乐,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首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 组织音乐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创作成果。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高中音乐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高中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b47f6f0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4.png)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高中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母爱在音乐中的体现。
2. 学习如何通过音乐传达个人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母亲教我的歌”这一主题的文化和情感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由来和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2. 歌曲学习:教师将教授学生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学生将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歌曲的基本要素。
3. 情感表达: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教师将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以及与母亲相关的回忆,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
4. 创意演绎:学生将被鼓励对歌曲进行个性化的改编或创作,可以是改变旋律、添加新的歌词,或者是结合其他音乐元素进行创新。
5. 分享与讨论:学生将有机会在班级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各自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将有大量的互动,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 小组合作: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创作,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意的碰撞。
- 情感引导:教师将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挖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评价评价将基于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 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 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和深度。
- 创意演绎的原创性和艺术性。
- 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结语通过这份教案,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首歌曲,更是在体验一次心灵的旅行。
音乐作为一种强大的沟通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最深层的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用心去听,如何用情去唱,如何通过音乐与世界对话。
这份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831e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2.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母亲教我的歌》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音乐元素。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母爱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用音乐去感受和传递爱。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音乐理解:理解歌曲中的音乐表情术语,如“温馨地”、“深情地”,并能通过自己的演唱表现出来。
-情感表达: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要能自然地融入个人情感,使歌声充满感情。
具体分析:
-在二声部合唱方面,学生可能会在协调两个声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在音准和节奏上。教师需要通过分组练习、声部交替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不够到位。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最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音乐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寻找更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让音乐课堂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美好回忆。
-音乐元素:理解和运用歌曲中的基本音乐元素,如八分音符、附点音符、音程等。
-德育渗透: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情感。
举例说明:在歌曲演唱方面,学 Nhomakorabea需要重点关注歌曲的起承转合,尤其是在副歌部分,要能准确地唱出旋律的起伏,表达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学生需学会如何与同伴配合,准确唱出二声部的旋律,保持音准和节奏的一致。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8476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d.png)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教案标题:母亲教我的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和演唱《母亲教我的歌》,培养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母亲教我的歌》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们准备好的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PPT或黑板展示一幅描绘母爱的图片,让学生们思考并分享他们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们回忆自己的母亲或其他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女性,让他们分享一些关于她们的故事或经历。
导入歌曲:1. 播放《母亲教我的歌》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们先欣赏这首歌曲。
2. 引导学生们仔细聆听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尝试跟随歌曲的节奏轻轻地拍打自己的手掌。
歌曲分析:1. 引导学生们共同分析歌曲的歌词,解释歌词中的一些生词和词组。
2. 引导学生们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以及歌曲中使用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等)对情感的表达起到的作用。
歌曲演唱:1. 将歌曲的歌词分发给学生们,并一起反复朗读,确保学生们理解歌词的含义。
2. 分组练习: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练习歌曲的演唱,鼓励他们合作、互相帮助。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歌曲,其他小组可以给予鼓励和建议。
展示和总结:1. 邀请学生们展示他们的演唱成果,可以选择一些小组进行集体演唱。
2. 引导学生们分享他们在学习和演唱《母亲教我的歌》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3.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母爱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表达对母亲或其他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人的感激之情。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们创作自己的歌曲或诗歌,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2. 邀请学生们选择其他歌曲,用类似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和演唱。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们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鼓励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母亲叫我的歌教案模板5篇
![母亲叫我的歌教案模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5212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0.png)
母亲叫我的歌教案模板5篇母亲叫我的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的选取材料的写法。
2、学习语言朴素,质朴中见深刻的写作特点。
3、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朱德同志献身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增强学生对党,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材料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导语: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1944年她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心情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二、了解回忆录的特点三、布置学生自读阅读提示,圈划出回忆录的特点。
四、理解字词1、要求读准的字:佃睦豌庚妯娌溺塾衙辍差役2、要求掌握的词:五、读课文,理清段落结构(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一生的回忆。
(二)(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巡回指导、阅读,标清层次。
六、布置作业回忆录中共回忆了母亲几件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作者赞美了母亲哪些品德,把握选材特点教学环节:一、提问字、词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三、讲读课文第二部分: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对革命的支持,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在回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这一方面记叙了母亲哪些具体事情?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说明母亲具有朴素阶级意思,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与支持?4、当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后,母亲又是怎样支持的?作者寄予了什么感情?四、总结:课文第二部分追忆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
指导学生读文。
指导学生找出写母亲煮饭,种田,养蚕,挑水,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等事。
母亲教我的歌-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6500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6.png)
母亲教我的歌-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流行的歌曲,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
2.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3.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音乐表演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歌曲《母亲教我唱山歌》的特点和含义。
2.学习唱歌技巧和表演姿势。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古代歌曲乐曲的理解和表达。
2.学生对于唱歌的技巧和表演的自信程度。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2.教具: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老师播放《母亲教我唱山歌》的录音,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曲调和歌词,同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唱歌的观感和娱乐性进行探究。
第二步:学唱1.初步学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一段歌词,重点教学唱歌的技巧和表演动作。
教师可以用手势或身体语言配合歌词的节奏和音调。
2.细节学唱细分掌握每一个音调的高低,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表达每一个音符,掌握更加细致的歌唱技巧。
第三步:学习唱歌技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开口唱歌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唱歌的技巧和表演姿态。
第四步:合声唱最后,让学生分组合唱歌曲,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声音的和谐之美。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家和家人一起尝试唱歌,展示唱歌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更加深厚的认识,并且学习了唱歌的技巧和表演姿态。
此外,学生们还进行了小组合唱,感受和谐与美的氛围,让他们对于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最后,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总结和回顾本次教学。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母亲教我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ad31d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0.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母亲教我的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母亲教我的歌》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深情,歌词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温暖和力量,培养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
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欣赏和理解方面,学生们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母亲教我的歌》,并理解歌曲的表达情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3.准备教室内的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母亲的辛勤付出,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
通过讨论,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直到能够正确演唱歌曲。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互相观摩和指正。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主题,讨论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鼓励学生在家中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并演唱《母亲教我的歌》。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2cf58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d.png)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母亲教我的歌》,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采用欣赏、学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学会感恩、珍惜母爱。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母亲教我的歌》,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分析歌曲中所表达的母爱主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母亲教我的歌》,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以及节奏、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母亲教我的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简介歌曲背景: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3. 学唱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2)针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教师进行示范,帮助学生克服演唱难关。
(3)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
4. 讨论歌曲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歌曲主题“母爱”,讨论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享自己的感悟。
5. 完整演唱歌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完整的歌曲演唱,检验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熟练程度、音准、节奏准确性。
2. 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体现出的感恩、珍惜母爱的行为。
3.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对母爱的感悟。
五、教学延伸1. 开展“母亲节”主题活动,让学生为母亲献上一份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
2.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访问,深入了解母亲在家庭中的付出,增进亲子关系。
3.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共同分享母爱故事,促进家校沟通。
六、教学准备1.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母亲教我的歌》音频。
2. 乐谱:准备《母亲教我的歌》的乐谱,方便学生跟随演唱。
3.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歌词、旋律图等。
4. 讨论素材:收集一些关于母爱的故事、名言,用于课堂讨论。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cce47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b.png)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母亲教我的歌》是一首具有浓厚亲情色彩的经典歌曲,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对家人的感恩之心。
1.2 课程目标(1)了解歌曲的背景及意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亲情情感。
(2)学会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解析(1)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结构。
(2)解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母爱情感。
2.2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及音乐特点。
(2)运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歌曲中的亲情主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学生提前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3.2 课堂教学(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3)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分组练习演唱。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四章:课程拓展4.1 举办家庭音乐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让学生在家人面前演唱《母亲教我的歌》,增进亲子关系。
4.2 制作手工艺品让学生以歌曲为主题,制作手工艺品,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演唱表现,关注他们的发音、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
5.2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环节的参与程度,鼓励积极发言。
5.3 家庭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关注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为学习《母亲教我的歌》做情感铺垫。
6.2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母亲教我的歌》编配伴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七章:课程实践7.1 校内演出组织一次校内演出,让学生在舞台上演唱《母亲教我的歌》,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增强自信心。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560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1.png)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唱出《母亲教我的歌》这首歌词。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教学准备:1. 录音机/MP3。
2. PowerPoint幻灯片或者黑板。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母亲教我的歌》的音频,让学生倾听歌曲。
2. 引出话题:“大家有没有听过这首歌呢?这首歌叫做《母亲教我的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唱这首歌。
”正文(25分钟):歌词学习:1. 教师播放音频,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听。
2. 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学生跟读。
3. 教师用幻灯片或者黑板展示歌词,逐句教学,学生跟读。
4. 教师带领学生逐行学唱,逐段反复练习。
情感交流:1. 分享歌曲的情感和意义:“这首歌是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大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呢?我们怎样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呢?”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或者亲身经历。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合并(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整首歌,加深印象。
2. 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学唱歌曲的重要性以及对母亲的感激。
3.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唱这首歌,或者把歌曲录音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
4. 教师作为结束,再次播放歌曲的音频,带领学生一起回顾。
拓展活动(可选):1.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歌曲,用类似的方式学唱,并分享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
2. 学生可以创作一段歌曲/诗歌,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或者内心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歌曲表演或者创作歌词的内容,评价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对母亲的感激情感的表达。
2. 教师可以给予口头或书面的评价和鼓励。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母亲教我的歌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母亲教我的歌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df0d1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d.png)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忧考⼩编整理了⼩学三年级上册⾳乐母亲教我的歌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内容:聆听《母亲教我的歌》 ⼆、教学重点:感悟⾳乐与情感的作⽤和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学会运⽤⾳乐语⾔分析⾳乐作品,学唱曲谱. 教学⽬标: ⼀、知识与能⼒⽬标 1感受和体验⾳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乐是情感的艺术。
⼆、过程与⽅法⽬标: 1、能分辨出⾳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2、能在⽼师的引导下分析沃尔塔⽡河的主题⾳乐并根据图⽚划分段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能够主动搜集表达不同情感的歌曲向同学介绍 三、教学过程: 聆听《母亲教我的歌》 1很⾼兴和同学们⼀同⾛进这节⾳乐课,今天的主题是情感之声。
设问:⼈类的情感有哪些? 母爱、友情、爱情等 (⼀)<>: 1播放歌曲引导学⽣感受歌曲的情感? 2对⽐⼩提琴版探究找出作品的异同? 讨论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组织评论乐曲再重复时候发⽣了什么样的变化? ⼀)《母亲教我的歌》师:在亲情之中, 有⼀个⼈的爱最为伟⼤,从我们出⽣之时就时刻萦绕在我们⾝边。
没错,那就是母爱。
母亲把她所有的爱与奉献都慷慨地给予了我们,⽆微不⾄地关⼼着我们,这种情是每个⼈都为之动容的。
同学们能说出⼏⾸歌词母亲的歌吗?(《烛光⾥的妈妈》《母亲》《我的好妈妈》等等) 在捷克,有⼀位⾮常优秀的作曲家,他叫德沃夏克。
他从⼩⾮常喜爱⾳乐,但是家庭穷困加之⽗亲的反对,⼩德沃夏克总是在母亲的掩护下偷偷的学习⾳乐,最终成长为⼀位优秀的作曲家。
当德沃夏克长⼤成⼈,母亲也离他⽽去。
于是他便创作了这⾸《母亲教我的歌》,⽤它来寄托对母亲的⽆限哀思之情。
1、欣赏《母亲教我的歌》和⼩提琴曲《母亲教我的歌》感受两⾸不同风格的作品。
2、对⽐讨论:这两⾸作品你更喜欢哪⼀⾸?为什么?⼩提琴的⾳⾊缠绵哀伤,让⼈有⽆限的想象空间,对⽐声乐曲的带歌词演唱,更似是:此处⽆声胜有声。
教案:《母亲教我的歌》音乐鉴赏
![教案:《母亲教我的歌》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b7fde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e.png)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母亲教我的歌》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分析和描述《母亲教我的歌》中的旋律、节奏、和声、动态和音色等要素。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讲义或课件,介绍《母亲教我的歌》的背景和分析要点。
音乐播放设备,播放《母亲教我的歌》的录音。
笔和纸,供学生做听后感和分析记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音乐鉴赏的经验和方法,提问如"你们曾经听过或参与过音乐鉴赏的活动吗?"引入今天的主题,《母亲教我的歌》音乐鉴赏,解释它在音乐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介绍《母亲教我的歌》(10分钟)介绍《母亲教我的歌》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者,如作曲家、作词家等。
解释《母亲教我的歌》的主题和意义,以及其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三、分析音乐要素(15分钟)播放《母亲教我的歌》的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
引导学生分析和描述《母亲教我的歌》中的音乐要素,如旋律的特点、节奏的感觉、和声的运用、动态的变化和音色的选择。
鼓励学生用他们的感受和表达来描述和分析音乐要素。
四、欣赏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母亲教我的歌》的听后感和分析结果。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母亲教我的歌》在音乐表达和情感传递方面的效果。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培养他们评价音乐作品的能力。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总结《母亲教我的歌》音乐鉴赏的要点和收获。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是口头演讲、书面报告或小组展示等形式。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用他们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和评价该作品。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或演出,让他们亲身参与和体验音乐的演奏和鉴赏。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似主题或风格的音乐作品,比较它们的异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相关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对《母亲教我的歌》的音乐要素有更深入的理解。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347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8.png)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母亲教我的歌》,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歌词,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母爱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唱《母亲教我的歌》,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母亲教我的歌》的音频和视频,相关图片,教学PPT。
2.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母亲教我的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 学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演唱水平。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学唱《母亲教我的歌》,并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他们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美好。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母亲教我的歌》为蓝本,让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举办母亲节音乐会:让学生在母亲节期间,为母亲举办一场音乐会,演唱《母亲教我的歌》以及自己创作的歌曲。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演唱表现,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
2. 创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创作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学习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母亲教我的歌教案【三篇】.doc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母亲教我的歌教案【三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86db064d6137ee06eef9185a.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母亲教我的歌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内容:聆听《母亲教我的歌》二、教学重点:感悟音乐与情感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学唱曲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分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并根据图片划分段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主动搜集表达不同情感的歌曲向同学介绍三、教学过程:聆听《母亲教我的歌》1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这节音乐课,今天的主题是情感之声。
设问:人类的情感有哪些?母爱、友情、爱情等(一)>:1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2对比小提琴版探究找出作品的异同?讨论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3组织评论乐曲再重复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母亲教我的歌》师:在亲情之中,有一个人的爱最为伟大,从我们出生之时就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
没错,那就是母爱。
母亲把她所有的爱与奉献都慷慨地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这种情是每个人都为之动容的。
同学们能说出几首歌词母亲的歌吗?(《烛光里的妈妈》《母亲》《我的好妈妈》等等)在捷克,有一位非常优秀的作曲家,他叫德沃夏克。
他从小非常喜爱音乐,但是家庭穷困加之父亲的反对,小德沃夏克总是在母亲的掩护下偷偷的学习音乐,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作曲家。
当德沃夏克长大成人,母亲也离他而去。
于是他便创作了这首《母亲教我的歌》,用它来寄托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之情。
1、欣赏《母亲教我的歌》和小提琴曲《母亲教我的歌》感受两首不同风格的作品。
2、对比讨论:这两首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小提琴的音色缠绵哀伤,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对比声乐曲的带歌词演唱,更似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3.学唱歌曲的旋律,体味歌曲的情感特征。
四、小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善于表达人类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漫漫人生路中,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抒发着人类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做有心人去感受人类中不同的情感.篇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鉴赏、编创和演唱,在情感的抒发过程中,产生感恩母爱的情感共鸣;2、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并能唱出《母亲教我的歌》的音乐主题;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版本《母亲教我的歌》的对比欣赏,了解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于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了解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于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对歌曲的速度、歌词等进行改编,自创作品并演唱.教学方法:对比、探究教具:CD、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导语:”大家知道老师学吉他所学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吗?——《真的爱你》,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下这首歌曲.”2、教师表演后提问:”老师刚刚唱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教师明确:对母亲的感恩之情!3、教师:”是的,《真的爱你》是黄家驹生前写给母亲的歌,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想写一首歌给自己的母亲是对母亲感恩的表达.黄家驹虽然已经英年早逝,但他这首歌还能一直陪伴他的母亲,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二、授新课(一)学习歌曲《母亲教我的歌》1、歌曲背景介绍在1880年,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也创作了一首写给自己母亲的歌.德沃夏克说,自己小的时候,母亲经常为他吟唱一些非常好听的波西米亚民歌.但现在德沃夏克自己有了孩子,不知该唱什么歌谣给他们,于是德沃夏克很自然地想到了母亲教她的歌谣,而这些的歌谣就成为了德沃夏克歌曲创作的素材.请大家翻到第一单元第二节《情感之声》的第一首作品.2、学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歌曲的意文、美声版;”1)、教师教唱歌曲主题第一段歌谱(钢琴弹唱);2)、跟老师钢琴和范唱学唱歌曲主题第一段;3)、教师播放中文版《母亲教我的歌》,学生跟唱歌曲主题第一段.(二)、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1、欣赏小提琴版的《母亲教我的歌》师:”这段动人的旋律一直被音乐家们以不同的方式演绎,接下来我们欣赏由维也纳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版《母亲教我的歌》的主题部分.思考:歌曲的速度怎样?歌曲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用这个乐器对歌曲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学生:……教师明确:”中等(行板)速度,小提琴的音色接近歌唱版中人的声音,音色柔美,富有歌唱性、抒情性,营造了歌曲含蓄、深情、温馨而暗含忧郁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欣赏教师创编的摇滚版《母亲教我的歌》音频1)、教师:”对于这段旋律老师也尝试了进行改编,加入了现代的摇滚元素,同学们想听听吗?在听的同时请思考,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学生:……教师明确:”速度变快了、主奏乐器由柔美抒情的小提琴音色变成了粗犷狂野的电吉他音色、表达的情感变得欢快、激情、热烈、奔放!”2)、教师:”请大家给这个版本重新命一个名.”学生:”《母亲带我去游乐场》、《母亲带我去长隆》……”3、教师小结1)复听小提琴版后教师小结:”快速度通常表现的音乐情绪——欢快、热烈、激昂……较慢速度通常表现的音乐情绪——深情、温馨、忧郁或者悲伤……在刚才听的两段音乐片段中,有快慢两首作品,音色也不一样.其中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含蓄典雅、细腻集中、忧郁神秘,接近人声的特点.因此这样的速度和音色最适合表现原作者希望表达的含蓄、深情、温馨而暗含忧郁的思念之情.篇三教学内容:一、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cc9d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4.png)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和演唱母亲教我的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教学内容:1. 歌曲:选择一首母亲教我的歌曲,如《母亲教我》或《妈妈的吻》等。
2. 歌曲的演唱技巧:音准、节奏、音色、发声等。
3. 歌曲的情感表达:通过歌曲的演唱,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与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或经历,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主体:1.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a. 分段学习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b. 听录音或演示,让学生跟随学习曲调和发音。
c. 反复练习,熟悉歌曲的整体结构和节奏。
2. 声音训练和技巧练习。
a. 教授基本的发声技巧,如呼吸控制、喉咙放松等。
b. 练习音准,通过音阶唱练或其他音准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音准感。
c.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表达方式,表达出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3. 合唱练习和团队合作。
a. 分配不同的声部,让学生分组合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b. 练习合唱的和声和配合,确保整体声音的和谐。
c.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支持,共同完成合唱演练。
总结:1. 回顾学习的过程和成果,与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对他们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 通过演唱母亲教我的歌曲,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评估学生在合唱演练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反应。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与家长一起演唱母亲教我的歌曲,加强家庭亲子关系。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音乐表演活动,展示他们的演唱才能和音乐表达能力。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7篇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4709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1.png)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7篇母亲教我的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2、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厚感情。
能力目标:1、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诵读。
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
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及其深远影响。
2、延伸拓展。
本文选自《胡适自传》。
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如其中的《先母行述》,全貌性地感知胡适及其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打印好的讲义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分析母亲形象。
品味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拓展延伸,理性思考母爱及其影响。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播放歌曲《烛光中的妈妈》)同学们,母爱,一个饱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话题。
的确,无论是年长年少,还是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思念。
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就是儿女心泉的自然流淌,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念、祝福普天下所有的母亲。
二、资料助读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
思考:(1)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的我”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点拔:(1)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母亲教我的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捷克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国外音乐的兴趣。
2、有感情地唱好《母亲教我的歌》。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歌曲表达的感情。
2、让学生掌握音乐速度的相关知识。
3、让学生了解人声分类。
教具准备:
视频、音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大家听过哪些国外的歌曲啊
生:回答。
师:老师今天就带给大家一首捷克的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三、歌曲基本内容介绍。
师: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880年创作的《吉普赛歌曲集》中的第四首。
这本歌集里共有七首歌,歌词选自波希米亚诗人海杜克的抒情诗集《吉普赛歌谣》。
这七首歌曲都有着较浓郁的民歌风格,它们生动地表现了吉普赛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母亲教我的歌》是这七首歌里最成功、最动听的一首。
四、聆听歌曲。
师:大家注意听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五、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形容一下歌曲的速度。
是快速、中速还是慢速。
这些有什么区别呢
师:我们来用不同的速度感受一下。
师:大家发现其中的区别和奥妙了吧!
师:那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一次。
师: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齐唱歌曲。
六、歌曲分析和处理。
师:歌曲是D大调,2/4拍,采用歌谣体、复乐段结构写成。
插写一个人回忆起幼年时,母亲教自己唱歌时的情景。
既有甜蜜的回忆,又饱含着辛酸的情感。
它的旋律非常朴实。
每段四个乐句。
歌曲进行时的伴奏部分写得也极为简洁。
这些都加深了这首歌沉思的意境。
第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用的是下行模进的手法。
后面的八度跳进用得非常之巧妙,为歌曲增加了色彩。
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间的钢琴过门,用了一系列的装饰音,既轻盈活泼,又有回忆的意境,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段落。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把头两句第三小节的第一个八分音符变化成为三连音,轻轻住上一滑,使歌曲的曲调更新颖,生动感人。
到第三句的后半部分曲调开始变化,最后一句里出现了变化音“#i”,这个曲调带有悲伤的情感,与歌词十分吻合,最后终止在属音上,而这正是吉普赛民歌的特色。
七、总结。
相信大家学习了这首歌之后对捷克的这首歌曲有很多认识和看法,大家课下可以和同学、老师多多沟通哦。